浅析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 杨勇

合集下载

浅析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

浅析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

浅析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自由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高层建筑工程的普及,电梯生产总量呈现稳步提升态势,我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电梯安装与生产国家。

制动器作为整体结构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电气控制与检验层面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并直接影响整体电梯的使用安全性、运行稳定性,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键词:制动器;电梯;失效原因;检验对策中图分类号:TU857文献标识码:A引言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也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电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项垂直交通工具,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项重点内容。

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提升,电梯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是,电梯在应用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安全事故,制动失效是电梯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项事故,如何解决问题,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是现代人们关注的一项重点问题。

1电梯制动器的常见故障分析1.1电气系统故障电气系统故障是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果电梯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抱闸接触器就会切断制动器的供电,对制动系统进行控制。

如果此时接触器处于并联的状态当中,则制动器继续得电导致制动失效。

除此之外,触点粘连也是电气故障的主要发生原因。

确保电梯中两个抱闸接触器触点之间的相互独立,是避免电梯制动失效的有效措施。

1.2电磁系统故障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人们常说的溜梯问题,主要原因是曳引机制动器的制动性能不足。

电磁系统故障导致制动器制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察:第一是电磁铁芯常年运行发生磨损导致运行卡阻,铁芯无法达到指定的伸缩位置,导致制动器失电时闸瓦不能抱紧制动轮,出现制动力不足的问题。

第二,励磁线圈长期使用发生破损产生的电磁力不足,不能正常推动电磁铁向外运动到合适的位置,制动闸瓦不能完全与制动轮脱开从而严重磨损,导致正常制动时制动力不足。

第三,制动器合闸速度降低,转动部件产生问题,导致无法合闸,制动器失效。

电梯制动器自监测要求浅析

电梯制动器自监测要求浅析

电梯制动器自监测要求浅析作者:张怀继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13期【摘要】欧洲标准增加了对制动臂(块)的动作情况或制动力进行自监测要求。

我国标准提高了电梯制动器自监测的要求,要求对制动器制动臂(块)的动作情况和制动力均要进行自监测或定期人为检查。

为了规范电梯制动器自监测的实现,应该进一步规定其实现的安全完整性等级至少要达到SIL2。

【关键词】电梯;制动器;自监测截至2016年底,我国在用电梯的保有量超过了500万台。

随着在用电梯数量的高速增长,近年来由于电梯制动器故障所引起的轿厢意外移动、冲顶和蹲底而导致的电梯乘客伤害事故呈现增加的趋势,为了降低这类事故发生,自2016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一号修改单,新增加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要求,增加了用于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冗余性工作制动器自监测的要求。

当前,电梯制动器自监测要求成为了业界讨论的焦点,本文笔者对制动器自监测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供读者参考。

1 欧洲标准电梯制动器自监测的要求2007年6月,欧洲标准EN81-1:1998+A3:2008修正案发布,提出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新要求,并规定用于意外移动保护功能的冗余型工作制动器需要增加自监测功能。

2014年3月,新发布的EN81-20标准进一步规定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应该符合以下要求:“在没有电梯正常运行时控制速度或减速、制停轿厢或保持停止状态的部件参与的情况下,该装置应能达到规定的要求,除非这些部件存在内部的冗余且自监测正常工作。

注:符合12.4.2要求的制动器认为是存在内部冗余。

在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的情况下,自监测是指对机械装置的正确提起或释放的验证或对制动力的验证。

”2 我国标准电梯制动器自监测要求我国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是修改采用欧洲EN81标准。

2016年7月1日,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一号修改单开始实施,对欧洲标准有关制动器自监测的要求进行重大修改,新增要求如下:“在没有电梯正常运行时控制速度或减速、制停轿厢或保持停止状态的部件参与的情况下,该装置应能达到规定的要求,除非这些部件存在内部的冗余且自监测正常工作。

电梯制动器的检验及故障形式分析

电梯制动器的检验及故障形式分析

电梯制动器的检验及故障形式分析摘要:在建筑使用过程中,要想让电梯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制动器有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制动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失效的问题,要想将这些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完全消匿,就需要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对其实施综合性的管理,只有做好全方位的保障工作,才能够让电梯运行更加安全,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

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都要对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常规性的检查和检测,并且还要针对制动器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计划,一旦电梯制动器出现任何问题时,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保证电梯的运行安全,进而使得电梯制动器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关键词:电梯制动器;检验;故障形式1电梯制动器的概念电梯制动器是电梯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和保持电梯在停止或紧急情况下的运动状态。

它通过施加制动力来阻止或减缓电梯的运动,以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梯制动器通常由制动装置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制动装置包括制动鼓、制动片和制动弹簧等组件,通过施加制动力来阻止或减速电梯的运动。

控制系统则负责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并在需要时触发制动器的操作。

在正常情况下,电梯制动器主要用于电梯的停止和起动过程。

当电梯停止时,制动器会施加制动力使电梯保持在静止状态。

当电梯需要启动时,制动器则会释放制动力,允许电梯开始运行。

另外,在紧急情况下,如电梯的速度超过了安全范围或发生电力故障时,制动器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它能够迅速施加制动力,以防止电梯发生意外事故或滑落。

电梯制动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制动器的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安全性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2电梯制动器的常见故障形式2.1制动器控制线路故障若电梯制动器的线圈出现接触不良、短时间内反复通电和断电以及触点相粘连的情况,将造成闸刀与制动轮之间的摩擦加剧,从而加快机械件的磨损,最终导致制动力失效。

浅析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

浅析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

浅析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摘要:伴随着目前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必备交通运输工具,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随着电梯应用频率的不断提高,电梯发生故障问题也越来越频繁。

本文分析了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

关键词: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检验在整个电梯设备的系统内部,电梯制动器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构成内容,制动器的主要作用是在电梯停站时确保轿厢保持稳定,不发生晃动现象。

据有关事故统计显示,很大一部分电梯应用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电梯制动器失效有关。

因此,针对电梯制动器的设计要求和检验方法展开相关研究工作,对于保障电梯运行安全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电梯制动器概述及基本结构和工作特点1.电梯制动器概述。

电梯的制动器是电梯上动作最频繁的安全装置,它的作用是保证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能安全、平稳地制停电梯,以供人员进出电梯,因此它的可靠性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旦电梯发生坠落或冲顶时,制动器制动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台电梯的安全性能。

为此,《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电梯必须设有制动系统,而且应具有一个常闭机-电式制动器(摩擦型),即通电时制动器释放,不论动力电源失电或控制电路电源失电时应立即制动。

2.制动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特点。

基本结构。

电梯用制动器一般为机电式制动器(摩擦型),这种制动器必须是“常闭式”制动器,主要由电磁铁、制动臂、制动瓦块、制动弹簧等组成。

工作特点。

工作可靠,电梯运行时,制动器松闸;电梯失电后或停止运行时,制动器抱闸。

二、制动器相关检验标准及要求1.《电梯监督检验规程)2.8.2对电梯制动器的检验作出了明确规定:“制动器动作灵活,工作可靠,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松闸时,制动轮与闸瓦不发生摩擦”,检验方法:“外观检查,必要时用塞尺测量”;2.8.3规定“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由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检验方法:“根据电气原理图和实物状况,检查切断制动器电流的电气装置数量和独立性。

电梯制动器故障保护功能的实现和检验

电梯制动器故障保护功能的实现和检验

电梯制动器故障保护功能的实现和检验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设备,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电气控制系统的影响。

为使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保障,应当对相应的电气控制系统加以强化,同时应当及时诊断出现的故障,并定期开展相应的维护工作。

基于此,以下对电梯制动器故障保护功能的实现和检验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制动器;故障保护功能;实现和检验引言制动装置是涉及电梯安全的重要部件,在电梯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电梯在升降过程中,制动器能有效地发挥制动作用才能确保电梯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旦制动失效,电梯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故从电梯研究设计开始,经采购、安装,到维保等各个环节都要对制动装置密切关注;后期应定期检查,进行周期性检测、检验,保持制动装置在有效状态。

1某电梯运行过程描述在对某品牌的曳引式载货电梯进行例行年检时,发现如下异常现象:当电梯空载检修运行时,松开轿顶检修运行按钮,电梯继续向上运行20~30cm才会停止运行。

在重载向下检修运行时,则会继续向下运行一段距离后才会停止。

但正常工况上下运行则无故障,平层精确无异常。

对于存在此种情况的电梯,实际运行时存在重载蹾底和空载冲顶的风险,冲顶的后果是轻则轿顶部件损坏,重则轿厢内乘客受到伤害。

人为使电梯安全回路中的任何一个开关(例如轿顶的急停开关)动作,机房中曳引机制动器均存在延迟抱闸现象。

经过分析和测试,电梯制动器闸瓦机械动作灵活,测得该电梯的平衡系数为0.44,在设计要求值0.4~0.5之间,属于国家标准允许范围。

再对电梯进行曳引能力测试,曳引力测试符合要求。

由此初步判断,电梯各个机械部件工作正常,异常运行状况与电梯控制逻辑有关。

2电梯制动失效的原因2.1制动器制动力出现异常制动器制动力通过制动系统中转轴与抱闸之间的摩擦力获得,若两者配合不佳,则会引起摩擦力不足,从而制动器制动力异常,最终影响到制动效果。

电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轿厢遇到不均衡的载荷,如偏重于一侧时,会导致制动器制动力的作用异常,久之就容易引发制动失效,对电梯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浅谈电梯制动器的作用与检验检测

浅谈电梯制动器的作用与检验检测
3、电梯制动器常见问题防范措施
3.1加强制动器维修保养
对于电梯运行中制动器的维修保养来说,有关单位一定要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电梯档案的构建。而且,还要有效落实各项管理体系,形成一个安全管理组织,实施人员工作分配制度,其中日常的保养和维修工作一定要由效率高、资深的单位来承担,如果条件允许,要及时更换质量不合格的产品。除此之外,维修保养单位还要得充分遵守国家的规范标准,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电梯维修保养的人员培训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维修人员明确相关技术标准,熟练掌握问题的解决措施,才能更好的完成电梯制动器的维修和保养,并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3.2提高检验质量
在进行电梯制动器的检验时,相关检验机构一定要在国家制定的规范标准下进行,以制动器的质量、安全性为主,对其进行全面的检验,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存在运行隐患。另外,最好能在特定的时间下展开检验工作,这样不仅能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掌握,还能加强制动器外观的检验,并通过轿厢空载上行的方式对制动器的制动效果进行判定。
1、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梯控制器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件,加强对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和检测,可以加大电梯安全运行的指数,它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梯的蹴底和冲顶,电梯制动器内有压缩弹簧,制动器内的摩擦片可以紧紧地压在制动盘上,通过两者的摩擦力使电梯停止运行,要使电梯正常运行,就要让制动盘和制动器的摩擦片分离。当电梯处在一种静止状态下时,电梯制动器和电动机内是没有电流流通的,制动弹簧这时会将制动轮紧紧抱住,确保电机不运转,当对电圈进行通电时,电磁铁会迅速磁化,制动瓦块张开,与制动轮完全分离,电梯就可以正常运转了,当电梯到达相应楼层需要停下时,电动机和电磁铁的线圈同时失电,电磁铁的磁力就会迅速消失,铁芯通过制动臂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制动瓦块又将制动轮紧紧抱住,电梯停止运行。

浅析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

浅析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

浅析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摘要:电梯制动器是电梯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其任何一次制动失效都会导致电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时导致冲顶、蹲底、溜车和停层失控等电梯安全事故,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有效地防范冲顶或蹲底等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动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制动器的实时监测装置也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1我国标准对制动器动作监测的要求GB 7588-2003(含第1号修改单)第9.11.3条要求:在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的情况下,自监测包括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的验证和(或)对制动力的验证。

如果检测到失效,应关闭轿门和层门,并防止电梯的正常启动。

GB/T 10060-201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第5.1.8.9条要求:装设机-电式制动器的每组机械部件工作情況进行检测的装置,如果有一组制动器机械部件不起作用,则曳引机应当停止运行或不能启动。

GB/T 24478-2009《电梯曳引机》第4.2.2.2条对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提出的要求:所有参与向制动轮(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至少分两组设置,应监测每组机械部件,如果其中一组部件不起作用,则曳引机应停止运行或不能启动,并应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重量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下行[1]。

2电梯制动器智能监测系统测量原理基于电梯制动器失效模式及故障原因分析,实现对电梯制动器工作状态的智能监测,制动器智能监测系统应能够实时采集制动器的制动轮与闸瓦间隙、闸瓦磨损量、制动距离、制动电磁线圈电压值(包括开闸电压和维持电压)、曳引机工作电流。

采用两个LVDT传感器对制动轮与闸瓦间隙和闸瓦磨损量进行测量,将其分别安装在两个制动导靴的侧面上,两个传感器探头到制动轮端面距离相同,安装中心线夹角为180°。

采用旋转编码器测量制动距离,旋转编码器与制动轮同轴安装。

制动线圈电压值和曳引机工作电流分别采用WB V121S07和WB I412F21传感器进行测量,实现对制动器和曳引机工作状态的监测。

浅谈电梯制动器的相关要求和检验方法

浅谈电梯制动器的相关要求和检验方法

浅谈电梯制动器的相关要求和检验方法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多了很多的高层建筑物,传统的楼梯已无法发挥作用,这时候就需要垂直交通运输工具,比如电梯,它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又省时又省力。

但是尽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事故问题依旧在频繁的发生,其安全隐患也早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事情。

作为精密度十分高的运送工具,其构成包括众多的零构件,因此很有可能产生风险与故障。

在电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制动器的出现在一定水平上可以为电梯运作的安全性给予更高的保障,其品质优劣与否将对电梯自身安全性的高低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加强对电梯制动器的有关认识,并加强对电梯相关安全性能与检测方式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所以本文从电梯制动器的相关要求出发,探究电梯制动器检测的有效方法,并为未来电梯安全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梯制动器;相关要求;检验方法前言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我们对电梯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之所以电梯事故出现的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电梯上的一些安全部件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对这些零部件的检测过程和维修过程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电梯制动器的相关要求在电梯的应用当中发生的比较严重的安全事故便是溜车和冲顶事故,而为了应对此类案件的发生,电梯公司制订了相关的电梯标准。

而在现行的规定当中说明,在电梯运作的情况下务必安装相对应的制动器。

磨擦型的机电设备通常是电梯运作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机器设备,电梯制动器要具有驱动力开关电源才可以工作。

所以在发生问题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关掉电源。

所以,现在的电梯所用的系统全是选用电气制动的方法来进行的。

在电梯的运作全过程当中,可以确保其安全运作的前提条件标准便是电梯的制动系统。

同时电梯制动器一定要是常闭式的,也就是说在通电时会释放制动器,失电时可以马上制动,进而节省时间。

在一般状况下,制动器是在电动机和减速器之间安装,主要是因为制动器具有联轴器的效果,因此必须将其在蜗杆一侧安装,也有在电动机轴或蜗杆轴尾端安装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的实现与检验杨勇
摘要: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非常迅速,改善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关系到乘梯人员安全。

制动器作为电梯的重要部件,一旦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那么用来实时监测制动器的提起(或者释放)状态的保护功能就十分重要。

关键词: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实现与检验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和成果,为我国基础建设贡献力量。

制动器是电梯重要的安全装置,近年来随着电梯保有量的持续增加,由制动器故障所引起的电梯冲顶、蹾底、意外移动等事故也不断增多。

1我国标准提高制动器动作监测要求的目的
国家标准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一号修改单,允许使用靠近曳引轮的曳引机冗余型工作制动器(冗余是指制动器机械部件两组设置,且一组就可以使额定速度下行的满载轿厢减速)作为“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和“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动装置。

由于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大量使用,电梯制造商多采用工作制动器作为的安全保护的制动装置。

但是,面对由于制动器失效和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等原因造成电梯事故多发的现状,业界对电梯制动器其本身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足,标准要求不完善的共识也不断增强。

为了提高电梯制动器可靠性,欧洲标准增加了制动器的自监测要求:对制动器制动臂(块)的动作情况或制动力进行监测。

对于制动臂(块)动作情况的动作监测可以解决一组制动臂(块)部件失效造成全部或部分制动功能丧失和制动器电磁铁线圈断电但制动臂(块)不能释放这两种失效情况,而制动力动作监测的要求主要针对制动表面间磨擦系数降低和制动器弹簧变形等导致制动力矩不足的情况,两种自监测要求针对不同制动器失效模式,所以,欧洲标准对自监测两者选择其一的要求可能存在较大隐患。

2制动器动作监测检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1.安装及维保中的问题,对于电梯控制系统,是可以通过修改参数关闭相关功能的,包括制动器故障保护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模拟操作检验制动器故障保护功能时,系统并不会报故障。

另外,有的安装或者维保单位并没有严格按照电气原理图进行布线,或者擅自修改了线路和检测点信号。

如果制动器故障保护功能无效,无法监测到制动器的提起(或者释放),会出现由于制动臂部件失效造成全部或部分制动功能丧失,制动器电磁铁线圈断电但制动臂不能释放等安全隐患。

这将会导致电梯冲顶、蹾底、无法制停等重大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制动器两组制动臂同时释放(抱闸),检测开关断开;制动器两组制动臂同时提起(开闸),检测开关接通。

控制系统通过X21信号的通断检测制动器的提起(或者释放)。

此种设计方式最大的缺陷在于,如果其中一组制动器对应的检测开关失效,比如说BZK1触点粘连造成短接,BZK1对应的制动臂释放时,X21信号是断开的,即认为制动器两组制动臂都是释放的;BZK1对应的制动臂提起时,X21信号是通的,即认为制动器两组制动臂都是提起的。

也就是说,系统无法检测到故障,无法监测到该组制动臂的正确释放状态。

如果其中一组部件在提起过程中失效,比如出现机械卡阻,造成该组制动臂无法释放时,将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是不符合检规要求的。

3打开单边抱闸的制动器制动力监测
在轿厢空载的情况下,轿厢停在设定的平层位置,该电梯的平衡系数为0.4-0.5,那么对重和轿厢两侧的可能不平衡力矩(不考虑系统摩擦力)为:T不平衡
=(0.4-0.5)QgR曳。

式中:Q为额定载重量;R曳为曳引轮半径。

如果考虑导轨
和导靴的静态摩擦力等其他的摩擦力F摩擦,则T不平衡=[(0.4~0.5)Qg-F摩擦]R曳。

对于采用精确补偿的电梯系统,如果验证合格,可以满足GB/T24478-2009《电梯驱动主机》中规定的,如果有一组部件不起作用,则驱动主机应当停
止运行或不能启动,其余制动器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
行的轿厢减速下行。

对于没有采用补偿链的电梯,验证制动力时轿厢所在位置应
该是电梯顶层。

当该电梯平衡系数为0.4时,该方案能验证的单边抱闸可能的最
小制动力矩为:T不平衡=0.4QgR曳;若两个单边制动器均验证合格,则两个制
动器的最小制动力矩为:T制动=0.8QgR曳。

要想制动住125%额定载荷,至少需
要的制动力矩为:T需=0.85QgR曳。

这不能验证GB7588-2003中第12.4条规定的:当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向下运行时,操作制动器应能使驱动主
机停止运转。

如果能证明该电梯的平衡系数大于0.425则可以验证通过。

所以采
用这种方式验证平衡系数在0.425-0.5之间的电梯是可以的。

4以制动器打开(提起)后保护开关断开为例
当两侧制动器都能正常打开(提起)时,开关都为断开状态(正常)时,系
统保护信号输入端都为断开状态,系统确定两侧制动器都已正常打开(提起)。

如果有一侧制动器出现故障不能正常打开(提起)时,如开关制动器正常开关为
断开状态(正常),开关制动器故障不能打开(提起)开关保持接通状态(故障),并将信号输入到制动器保护信号输入端,控制系统立即监测到的制动器故障。

当有一侧制动器出现卡阻故障,不能正常闭合(释放)时,如开关的制动器
正常闭合(释放)开关为接通状态,这时开关的制动器故障不能闭合(释放)开
关保持断开状态,保护信号输入端接收不到制动器闭合(释放)信号,控制系统
立即监测到的制动器故障。

这种接线方式在制动器闭合(释放)时开关都处于接
通状态,即使出现线路断路或插接件松动造成的线路断,虽然这种情况是因线路
问题造成误报制动器故障,系统也会立即监测到制动器故障。

5电梯制动器自监测要求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对于制动臂(块)动作情况的自监测一般采用制动臂(块)加装微动开关的
方式。

对于制动力验证的自监测采用“电梯空闲”时通过电梯曳引电机给“闭合”状
态的制动器提供验证扭矩的方式。

这两种自监测方式的实现,均需要对监测对象
的状态进行采集、对比、分析和发出应对指令,实现方式属于可编程电子安全相
关系统的要求,而采用传统的安全电路是几乎不可能实现自监测功能的。

欧洲标
准和我国标准都没有将电梯制动器自监测列入电梯安全装置(功能),也没有规
定自监测功能实现的具体要求,能造成实现方式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而且安全要
求不明确可能造成在自监测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又增添了新的安全隐患。

结语
为了完善电梯制动器动作监测功能,建议标准修订时将其纳入监测装置和电
气安全装置(功能)要求,并规定其实现的安全完整性等级要求。

在进行制动器
故障保护功能检验时,首先要查看电气原理图是否存在设计上的缺陷,确认制动
臂两组机械部件进行了分别检测设计,即采用两个独立的检测信号。

然后通过模
拟操作检查该功能是否有效。

对于将检测信号串联或者并联用一个检测点的,建
议厂家重新变更设计,改为分别检测。

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确保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落到实处,真正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
[2]张怀继.电梯制动器自监测要求浅析[J].科技视界, 2017(13):92
[3]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
[4]郑薇.浅谈电梯制动器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9):92-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