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新技术CCM与VNS(科内晨会)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专家讲座

● 关心治疗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第45页
强调降低再入院主要性
● 识别适宜接收GTMT患者 ● 改进和完善从医院到家庭(H to H)
过渡期治疗,控制基础心血管病和合并症 ● 多学科联合管理 ● 亲密随访:普通患者,重点患者
电话随访、门诊复诊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第46页
心衰管理误区
不能正确解读临床试验证据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第20页
舒张性心衰诊疗
● 经典心衰和体征 ● LVEF正常或轻度下降(≥45%)左室大小正常 ● 相关结构性心脏病存在:
左房大、左室肥厚、舒张功效障碍证据 ● 超声心动图排除:心包病、心肌病,瓣膜病 ● 其它需考虑原因:老年、高血压、女性、
糖尿病、房颤、肥胖、 代谢综合症 ● BNP/NP-proBNP:轻至中度升高或最少在灰区
急性心衰临床分类
● 急性左心衰竭: 慢性失代偿,ACS,高血压急症, 急性心瓣膜功效障碍, 急性重症心肌炎,严重心率失常
● 急性右心衰竭:
● 非心源性急性心衰:
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心肾综合征,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严重肺动脉高压,大块肺栓塞
第51页
急性心衰诊疗
● 临床评定 基础心血管病 发生诱因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KILLIP法(急性心梗) FORRESTER法(监护室、手术室) 临床程度分级法(门诊、住院)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第33页
心衰合并房颤
房颤:30%合并心衰,随访10年30%新发心衰
心衰:13—27%合并房颤,NYHAⅣ级50%
预后:不良(脑栓塞,血动力学恶化,猝死 )
治疗:节律控制与心率控制优劣尚无定论 (节律控制无优势)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第45页
强调降低再入院主要性
● 识别适宜接收GTMT患者 ● 改进和完善从医院到家庭(H to H)
过渡期治疗,控制基础心血管病和合并症 ● 多学科联合管理 ● 亲密随访:普通患者,重点患者
电话随访、门诊复诊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第46页
心衰管理误区
不能正确解读临床试验证据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第20页
舒张性心衰诊疗
● 经典心衰和体征 ● LVEF正常或轻度下降(≥45%)左室大小正常 ● 相关结构性心脏病存在:
左房大、左室肥厚、舒张功效障碍证据 ● 超声心动图排除:心包病、心肌病,瓣膜病 ● 其它需考虑原因:老年、高血压、女性、
糖尿病、房颤、肥胖、 代谢综合症 ● BNP/NP-proBNP:轻至中度升高或最少在灰区
急性心衰临床分类
● 急性左心衰竭: 慢性失代偿,ACS,高血压急症, 急性心瓣膜功效障碍, 急性重症心肌炎,严重心率失常
● 急性右心衰竭:
● 非心源性急性心衰:
高心排血量综合征,心肾综合征,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严重肺动脉高压,大块肺栓塞
第51页
急性心衰诊疗
● 临床评定 基础心血管病 发生诱因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KILLIP法(急性心梗) FORRESTER法(监护室、手术室) 临床程度分级法(门诊、住院)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第33页
心衰合并房颤
房颤:30%合并心衰,随访10年30%新发心衰
心衰:13—27%合并房颤,NYHAⅣ级50%
预后:不良(脑栓塞,血动力学恶化,猝死 )
治疗:节律控制与心率控制优劣尚无定论 (节律控制无优势)
心衰专题知识讲座
心力衰竭小讲课课件

2.临床表现的识别: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涉及多种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应通过病例分析、图表对比等方式,强化学生对这些典型表现的认识。
3.诊断方法的介绍:心力衰竭的诊断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教学中应详细介绍各项检查的适应症、方法、结果解读等,提高学生的诊断能力。
补充和说明:
病因讲解时,可通过图表、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各种病因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补充和说明:例题讲解时,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随堂练习:针对病例和例题,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补充和说明:随堂练习应注重巩固重点、难点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五、作业设计
重点关注作业设计,确保作业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Fra bibliotek以下是详细补充:
1.作业题目:涵盖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5.随堂练习:针对病例,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
1.标题:心力衰竭
2.内容:
(1)定义、病因、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简述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列举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3)阐述心力衰竭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答案:
治疗原则: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等)、非药物治疗(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起搏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通过病例导入、理论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但部分学生在病例分析中仍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
3.诊断方法的介绍:心力衰竭的诊断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教学中应详细介绍各项检查的适应症、方法、结果解读等,提高学生的诊断能力。
补充和说明:
病因讲解时,可通过图表、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各种病因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补充和说明:例题讲解时,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随堂练习:针对病例和例题,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补充和说明:随堂练习应注重巩固重点、难点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五、作业设计
重点关注作业设计,确保作业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Fra bibliotek以下是详细补充:
1.作业题目:涵盖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5.随堂练习:针对病例,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
1.标题:心力衰竭
2.内容:
(1)定义、病因、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简述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2)列举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3)阐述心力衰竭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答案:
治疗原则: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等)、非药物治疗(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起搏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通过病例导入、理论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但部分学生在病例分析中仍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
心力衰竭专业知识讲座

分类: 按发生过程分急性和慢性 按症状和体征分左、右、全心功效不全 按机理分收缩性和舒张性
心力衰竭专业知识讲座
第3页
收缩和舒张功效不全比较
心力衰竭专业知识讲座
第4页
CHF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引发慢性心功效不全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1. 心肌病变 心肌收缩功效障碍:心肌结构损害、心肌代谢障碍 心肌舒张功效障碍: 心肌肥厚
机制--抑制Na+-K+-ATPase,Na+-Ca++交换增加,强心 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 负性传导
适应证—急慢性心功效不全,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脏扩充 心脏扩充伴房颤者最正确 可改进症状,但不能降低死亡率
禁忌证---预激合并房颤,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 迟缓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尖瓣狭窄呈窦性心律,显著低钾血症,高钙血症 肺源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洋地黄效果差,易于中毒
心力衰竭专业知识讲座
第21页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液体潴留治疗中推荐使用口服利尿剂
药 袢利尿剂
物
丁尿酸 速尿
托塞米
噻嗪类利尿 剂
氯噻嗪 氯噻酮 氢氯噻嗪 吲哒帕胺 美托拉宗
保钾利尿剂
阿米洛利 螺内酯 氨苯喋啶
序列肾单位 阻断剂
美托拉宗 氢氯噻嗪 氯噻嗪 (IV)
起始剂量(日)
0.5-1mg, 1-2次 20-40mg,1-2次 10-20mg,1次
心力衰竭专业知识讲座
第18页
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去除或限制病因,消除诱因 普通治疗:休息、限盐、限水 基础治疗:强心、利尿、扩管 治疗进展:ACEI( ARB )、-阻滞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三腔起搏器、心脏移植
心力衰竭专业知识讲座
第3页
收缩和舒张功效不全比较
心力衰竭专业知识讲座
第4页
CHF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引发慢性心功效不全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1. 心肌病变 心肌收缩功效障碍:心肌结构损害、心肌代谢障碍 心肌舒张功效障碍: 心肌肥厚
机制--抑制Na+-K+-ATPase,Na+-Ca++交换增加,强心 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 负性传导
适应证—急慢性心功效不全,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脏扩充 心脏扩充伴房颤者最正确 可改进症状,但不能降低死亡率
禁忌证---预激合并房颤,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 迟缓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尖瓣狭窄呈窦性心律,显著低钾血症,高钙血症 肺源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洋地黄效果差,易于中毒
心力衰竭专业知识讲座
第21页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液体潴留治疗中推荐使用口服利尿剂
药 袢利尿剂
物
丁尿酸 速尿
托塞米
噻嗪类利尿 剂
氯噻嗪 氯噻酮 氢氯噻嗪 吲哒帕胺 美托拉宗
保钾利尿剂
阿米洛利 螺内酯 氨苯喋啶
序列肾单位 阻断剂
美托拉宗 氢氯噻嗪 氯噻嗪 (IV)
起始剂量(日)
0.5-1mg, 1-2次 20-40mg,1-2次 10-20mg,1次
心力衰竭专业知识讲座
第18页
治疗方法
病因治疗:去除或限制病因,消除诱因 普通治疗:休息、限盐、限水 基础治疗:强心、利尿、扩管 治疗进展:ACEI( ARB )、-阻滞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三腔起搏器、心脏移植
心力衰竭诊治小讲课医学PPT课件

10
左心衰竭
2. 体征
肺部湿性啰音(下垂部位) 心脏体征
基础心脏病体征 心脏扩大 HR 舒张期奔马律
11
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是由于右心室病变或负荷增加引起的心力衰 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大多数右侧心力衰竭是由 于左侧心力衰竭发展而来,两者共同形成全心衰竭。 1. 症状 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5
心力衰竭的定义及类型 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 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慢性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慢性心衰的治疗
6
心力衰竭的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梗死; 心肌炎和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和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 常见; 心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心肌病最常见,甲亢或甲减心肌病、 心肌淀粉样变性; 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 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慢性贫血、 甲亢、围生期心肌病等。
7
心力衰竭的诱因
感染: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最多见 血容量增加:钠盐摄入过多,静脉输液过多过快 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妊娠、分娩、暴怒等 治疗不当:不恰当停用利尿剂或降压药物 原有心脏病加重:
冠心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风心病合并风湿活动 合并甲亢或贫血等
14
全心衰竭
右心衰竭继发于左心衰竭而形成全心衰竭。 此时往往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减轻。
15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利钠肽:BNP、NT-proBNP 肌钙蛋白、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
左心衰竭
2. 体征
肺部湿性啰音(下垂部位) 心脏体征
基础心脏病体征 心脏扩大 HR 舒张期奔马律
11
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是由于右心室病变或负荷增加引起的心力衰 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大多数右侧心力衰竭是由 于左侧心力衰竭发展而来,两者共同形成全心衰竭。 1. 症状 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5
心力衰竭的定义及类型 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 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慢性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慢性心衰的治疗
6
心力衰竭的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 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梗死; 心肌炎和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和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 常见; 心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心肌病最常见,甲亢或甲减心肌病、 心肌淀粉样变性; 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 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心脏瓣膜关闭不全、慢性贫血、 甲亢、围生期心肌病等。
7
心力衰竭的诱因
感染: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最多见 血容量增加:钠盐摄入过多,静脉输液过多过快 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妊娠、分娩、暴怒等 治疗不当:不恰当停用利尿剂或降压药物 原有心脏病加重:
冠心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风心病合并风湿活动 合并甲亢或贫血等
14
全心衰竭
右心衰竭继发于左心衰竭而形成全心衰竭。 此时往往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减轻。
15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利钠肽:BNP、NT-proBNP 肌钙蛋白、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
心力衰竭的治疗培训课件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ACEI/ARB、β受体阻滞食、运动、抽烟、饮酒的戒除、控制体重等。
3
手术治疗
心脏移植、心室辅助装置等。
药物治疗
ACEI/A RB
降低血压、减轻心脏 负担。
β受体阻滞剂
减慢心率、改善心脏 收缩功能。
利尿剂
促进尿液排泄,减轻 水肿。
洋地黄
增强心肌收缩力。
心力衰竭的治疗培训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症状、分类、诊断、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手术、患者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患者心脏不能把足够的血液输送到身体其他部分,导致疲劳、呼吸困难和水肿等常 见症状。
常见症状
1 疲劳
长时间活动后感到疲倦和 无力。
2 呼吸困难
指南
专业指南
根据最新研究和临床经验制 定。
指导医生
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改进病人护理
提供最佳护理方法。
非药物治疗
1
饮食
低盐饮食,限制液体摄入。
运动
2
适度的有氧运动。
3
抽烟、饮酒的戒除
减少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控制体重
4
保持健康的体重。
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如心脏移植或心室辅助装置可以考虑。
管理其他相关疾病
同时治疗其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以减少心力衰竭的恶化。
注意事项
1 定期复查
定期检查心功能和药物剂量。
2 注意药物副作用
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可能的副作用。
患者教育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改善生活方式等,以控制心力衰竭的发展。
《心力衰竭讲课》课件

1
药物治疗
包括利尿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
手术干预
2
等药物,以及针对潴留液、心律失常 的治疗。
心脏瓣膜手术、旁路手术等手术干预
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病情。
3
生活方式改变
控制血压、限制盐分摄入、戒烟戒酒 等生活方式改变有助于管理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预后及其管理
1 预后不佳
心力衰竭预后不佳,但 通过积极治疗、恰当管 理和健康生活方式,可 以延缓病情恶化。
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冠心病
冠心病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导致心肌缺血,损害心肌功能。
高血压
高血压会导致心室肥厚和心肌重构,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心脏瓣膜病变
心脏瓣膜病变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室扩张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分期
1
早期症状
疲劳、呼吸急促、水潴留、心脏杂音。
中期症状
2 定期随访
3 支持与护理
定期随访是管理心力衰 竭的重要环节,以及调 整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得到 全方位的支持和护理, 包括心理支持和康复指 导。
结论和要点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应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并通过药物、手术、生活方式改变等综合手 段进行综合管理。
《心力衰竭讲课》PPT课 件
心力衰竭是一种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的疾病,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血和缺 氧。
心力衰竭的定义和概述
心力衰竭定义
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出,导致组织器官无法 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力衰竭概述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会导致体力活 动耐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肺水肿、气促、心绞痛、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的非药物及起搏治疗-教学课件,幻灯,ppt

电动式全人工心脏
电液压驱动装置提供的心排量可达10升/分,Sarns TAH 是宾 州大学设计的双推动滚动式螺旋形转换器,已完成动物试验, 存活时间>3个月,并已进入临床试验。
(二)心脏移植
1967年12月南非开普敦(Capetown) 的C.Barnard医生年进行了首例人工心脏 移植,震撼世界。此后,心脏移植技术 日趋完善,6年存活率达60%,并对终末 期心衰的概念提出了挑战。
左室减容术
疗 效 1. 右室舒张末径83mm下降到58mm
2. EF值15.7%上升32.7%(23.78.8%) 3. 术后心功能恢复I级达57%
死亡率
1. 围手术期 2~22% 2. 2年存活率达 55%
死亡原因
心衰、出血、感染、心律失常
(六)双室同步起搏
双室起搏治疗顽固性心 衰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 与前5种心衰非药物治疗方 法相比,其简单易行,疗 效肯定,是世界范围内心 衰治疗研究的热点。
右室内膜的先除极:使室间隔与右
室同步除极及同步机械活动。当 左室被延迟除极及延迟收缩时, 室间隔已收缩完毕,左室收缩变 为游离壁的局部收缩,这降低了 室间隔对左室输出量的作用,使 已有严重病变的左室失去了球形 收缩,使心功能进一步下降。
双室同步起搏
左束支传导阻滞 或室内传导阻滞
电与机械活动中的有害作
双室同步起搏
二尖瓣返流
绝大多数顽固性心衰患者均有二尖瓣返流,二尖瓣 返流是这些患者恶性循环的因子。这些患者较低的左室射 血分数(EF值)包括:
有效EF值(射入主动脉血量) 无效EF值(返流到左房的血量)
无效EF值不仅无效,反而有害,其增加左房压,肺静 脉压,引起肺淤血,活动耐量下降。
这些患者的有效EF值比超声心动图报告的EF值更低。
电液压驱动装置提供的心排量可达10升/分,Sarns TAH 是宾 州大学设计的双推动滚动式螺旋形转换器,已完成动物试验, 存活时间>3个月,并已进入临床试验。
(二)心脏移植
1967年12月南非开普敦(Capetown) 的C.Barnard医生年进行了首例人工心脏 移植,震撼世界。此后,心脏移植技术 日趋完善,6年存活率达60%,并对终末 期心衰的概念提出了挑战。
左室减容术
疗 效 1. 右室舒张末径83mm下降到58mm
2. EF值15.7%上升32.7%(23.78.8%) 3. 术后心功能恢复I级达57%
死亡率
1. 围手术期 2~22% 2. 2年存活率达 55%
死亡原因
心衰、出血、感染、心律失常
(六)双室同步起搏
双室起搏治疗顽固性心 衰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方法, 与前5种心衰非药物治疗方 法相比,其简单易行,疗 效肯定,是世界范围内心 衰治疗研究的热点。
右室内膜的先除极:使室间隔与右
室同步除极及同步机械活动。当 左室被延迟除极及延迟收缩时, 室间隔已收缩完毕,左室收缩变 为游离壁的局部收缩,这降低了 室间隔对左室输出量的作用,使 已有严重病变的左室失去了球形 收缩,使心功能进一步下降。
双室同步起搏
左束支传导阻滞 或室内传导阻滞
电与机械活动中的有害作
双室同步起搏
二尖瓣返流
绝大多数顽固性心衰患者均有二尖瓣返流,二尖瓣 返流是这些患者恶性循环的因子。这些患者较低的左室射 血分数(EF值)包括:
有效EF值(射入主动脉血量) 无效EF值(返流到左房的血量)
无效EF值不仅无效,反而有害,其增加左房压,肺静 脉压,引起肺淤血,活动耐量下降。
这些患者的有效EF值比超声心动图报告的EF值更低。
心力衰竭专题宣讲专家讲座

4.影响洋地黄中毒原因 缺血、缺氧、水电解质紊 乱;肾功效不全;与其它药品适用
心力衰竭专题宣讲
第23页
治疗
5.洋地黄中毒表现 心脏方面 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室早二联律,快
速房性心律失常伴房室传导阻滞是特征性表现 胃肠道表现 恶心、呕吐 神经系统表现 视力含糊、黄视、倦怠
6.洋地黄中毒处理 停药;补钾;室性心律失常可用 利多卡因或苯妥因钠,电复律禁用;迟缓心律失常 可用阿托品
保钾利尿剂:螺内酯(安体舒通),与双氢克尿 心力衰竭专题噻宣讲 适用,普通20mg,tid;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第21页
治疗
4)血管扩张剂应用:
心力衰竭专题宣讲
第22页
治疗
3、增强心肌收缩力
洋地黄类
1.惯用制剂 地高辛、西地兰、洋地黄毒甙
2.适应证 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快速房颤
3.禁忌证 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病窦、心动过 缓、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洋地黄过量或中毒
2、心功效不全(心功效障碍):理论上是一个更广泛概念。表明经器械检 验如超声心动图等提醒心脏收缩或舒张功效已不正常,而还未出现临床 症状状态。
❖ 伴有临床症状心功效不全称心力衰竭,而心功效不全者,不一定全是心 力衰竭。
心力衰竭专题宣讲
第2页
一、心力衰竭类型
1.按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 2.按发生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3.按有没有舒缩功效障碍又可分为收缩性和舒张性
➢水 肿:下垂性水肿,积液 ➢颈静脉征:充盈、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 ➢肝 肿 大:心源性肝硬化 ➢心脏体征:基础心脏病体征
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杂音 ➢心脏性恶液质:胸水、腹水、心包积液
发绀
颈静脉怒张 下肢凹性水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工作方式
感知R波后30 ms(心室有效 不应期内)发放较强的心室刺 激脉冲,脉冲电压7~10 V, 脉宽5~20ms。
3、植入手术
首先在右心室植入双极刺激电极 导管。 电极植入最佳刺激部位依次是右 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心尖部、右心 室游离壁。 需要时植入常规右房、右室起搏 电极。 两根电极导线头端应该相距2 cm 以上。
3、植入手术
全麻状态下将电子脉冲发射器 植入右侧锁骨下区皮下。 颈外侧区做纵行切口暴露右侧 迷走神经植入神经刺激电极。 右室心尖部放置双极感知电极。
Cardiology journal,2010, Vol. 17, No. 6, pp. 638–643
典型病例
入选54例患者,平均随访33.1月,结论:对于常规治疗反应不佳的心衰患者, CCM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选方案之一,长期观察未见相关不良反应。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
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
通过电刺激上调迷走神经活性纠正心衰患者 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以期改善心衰症状及预 后。
入选 16例CRT后临床疗效不佳的心力衰竭患者 实施不应期刺激术后平均随访(147±80)d 结果:心功能NYHA分级由3.4降为2.8,LVEF值由27.3% ±5%升至
31.1% ±6%,3例猝死。CRT与不应期刺激治疗未发生干扰,常见的 不良反应是膈肌刺激(10%) 结论:CRT疗效不佳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行不应期刺激治疗,并可能有 进一步疗效。
可能机制
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机制尚不明确。
动物模型实验证实在心室有效不应期给予电刺激,急性 期和慢性期均使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升高。
离体细胞研究发现不应期刺激可使细胞的钙内流增加, 延长动作电位的平台期。
1、系统组成
技术与方法
刺激器
发放高能量电刺激
电能消耗快,电池 仅能应用1年左右
电极导线
体外程控仪
近期重要临床研究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study of non-excitatory, 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electrical impulses for 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 Eur Heart J. 2008 Apr;29(8):101928.
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新技术:
CCM与VNS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 李继文
不应期刺激术
心脏收缩力调制术(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CCM)
在心室正常除极(QRS波)后的有效不应期内发放 具有一定能量的脉冲刺激,该刺激并不起搏心脏, 而能提高心肌收缩力,进而治疗心力衰竭。
Long-term outcome of 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Europace. 2011 Oct;13(10):1436-44.
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for heart failur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12 Sep;35(9):1111-8.
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first experience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nd 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Europace. 2014 Aug;16(8):1205-9.
1、系统组成
技术与方法
由电子脉冲发射 器、神经刺激电极 和心腔内双极感知 电极组成。
Cuff电极
(CardioFit 5000,BioControl Medical,Yehud,Israel)
2、工作方式
通过双极电极感知心腔内心 电活动,并在R波后一定的延 迟期内发放电刺激。 心率下降到预定最低频率以 下,刺激器即自动停止神经 刺激以免心率过慢。
可能机制
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迷走神经活性减弱及交感神经活性增强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促使心肌重构和左室功能降低。
动物模型实验证实VNS能减少左室收缩末及舒张末容积,显 著改善LVEF及舒张功能,且不增加心肌氧耗。
其他机制包括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NO释放、抑制房 颤和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肌重构等。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olic heart failure: rationale, design, and baselin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m Heart J. 2008 Oce首次报道18例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不应期刺 激治疗结果:(1) 室壁收缩运动增强,尤其刺激电极邻近部位 的心肌更明显;(2) 双室不应期刺激对提高心肌dp/dt max的作 用优于CRT;(3)无致心律失常作用。
First human chronic experience with cardiac contractility modulation by nonexcitatory electrical currents for treating systolic heart failure: mid-term safety and efficacy 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4 Apr;15(4):4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