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2003年1 月6日,数 万名美国大 兵增兵海湾。 离别催人泪 下:“爸爸, 别走!”
在巴勒斯坦,士兵的枪口对着哭泣的幼童:“爸爸,我害怕……”
妈 妈 ! 妈 妈 你 在 哪 里 ?
迷
茫
我 走 不 动 了
这 个 世 界怎 么了 ?
我怎么什么也看不见了???
透过炮弹炸开的墙壁看得见外边的风景与硝烟,可是,家已经没有 了……
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蹒跚在千疮百孔的弹痕之间
2003年7月31日,一名利比里亚儿童在蒙罗维亚一处医疗中心等待治疗。自 从1989年12月利比里亚陷入内战,多年来战乱不断,造成几十万人丧生, 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和
平
反
战
停 止 战 争
2003年9月10日晚,一些儿童参加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山前举行烛光祈祷集会, 纪念“9· 11”恐怖袭击事件两周年,呼吁世界各民族互相团结,实现和平。
知识抢答:
说出“三十六计”中的5 个。
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说出“三十六计”中的5 个。
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国、 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 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 计、连环计、走为上
第五关
战争预测,你说我评
五十年后,如果再发生大的地区冲 突,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在这 次战争中,将会出现哪些新式武器 呢?
21世纪的战争,将是尖端武器的 竞争和较量。科学家和军事家们 预测,未来的战争中将有七大尖 端级武器称雄于战场,它们是: 激光武器、隐形武器、单兵攻防 武器、微波炸弹、纳米武器、信 息武器和无人化武器。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何为“铸剑为犁”?其实铸剑为犁就是说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厌恶战争。
“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仍然时时战踏着公理和正义,这是为什么?看!古代,中国人为了所谓的金钱名誉,不停地明争暗斗,一些皇室子弟为了皇位,不惜兄弟相残,曹植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就写出了其中的辛酸是不可言喻的……近代,外国为侵占中国的领土,企图吞并中国,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用来同中国作战,不知牺牲了多少无辜的性命,浪费了多少财富,看一看: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之后,国中与外国,战斗了几年,同样足徒劳无功,外国侵略者入侵中国,踩在中国人的尸体上抢走了园明园内的大量奇珍异宝,还烧毁了园明园;南京大屠杀死在外国人手中的无辜中国人有三十万以上。
三十万!这个惊人的数目,只是外国人为了侵略中国而残杀的……这种种血的教训难道还不能体现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吗?在现在,这战斗的锋义仍在不停地燃烧着,被战争害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也不断地在增加,这一切令人心寒。
美国攻打伊拉克,也牺牲了不少美国人和伊拉克人的性命。
其原因是因为布什怀疑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难道仅仅一个怀疑就可以爆发一场惨绝人寰战争吗?这一切难道就没人想过吗?近来一些恐怖分子,炸伤,炸死了1200多名俄罗斯中学生。
难道这些手无寸铁的学生有错吗?这一切难道就不令人深思吗?……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的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
就在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
试问: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作文(1):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这个问题人们问了不少,可到底谁
才能给这个答案?
有句话说“我们不怕战争,但我们反对战争”!的确如此,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都不会惧怕战争,因为我
们有着伟大的团结精神,不管你的力量多么强大都比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的团结力量。
但我们反对战争。
在联合国总部前,“铸剑为犁”的雕像已矗立了四十多个
春秋。
但是和平的钟声并为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起,战火
和死亡仍然时时践踏周围公里和正义。
世界上没人期望战争。
战争是残酷的,是可怕的,是悲
惨的。
战争一旦爆发,就以为着将有不少人失去家园,失去亲人,。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铸剑为犁
20世纪,全世界发生了大小战争总共不下 400次!在战争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痛的 代价。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 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远远多 余鞭炮声和礼炮声。
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 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 犁,和平永驻?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战争, 认识战争,期待“铸剑为犁应有日”的到来。
新课导入
“铸剑为犁”是苏联于 1957年送给联合国的礼物, 是著名雕塑大师乌切吉奇的 名作之一。它代表了世界各 国人民千百年来渴望和平的 美好梦想。至今,这一雕塑 原作仍树立在联合国总部广 场。”
底座上面有乌切吉奇的诗 “那样的时刻将会到来,人 们把剑铸成犁,用标枪制成 镰刀,再看不到流血,再不 会去打仗。”
阿富汗战争是指 2001年美国联合阿富汗
北方联盟对塔利班的一
场战争。战争的结果已
经出来了:塔利班政权
被推翻,基地组织基本
被消灭。
二、文艺作品与战争
1、说一说你所读过的与战争有关的文学作品。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罗广斌 杨益言《红岩》 曲波 《林海雪原》 肖霍洛夫(苏)《静静的顿河》 密西尔(美)《飘》 雨果(法)《九三年 》 大仲马(法)《三个火枪手 》 列夫-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
有 一 种 童 话 叫
“爸 爸, 别 走 !”
“爸爸,我害怕……”
爸 爸 ! 妈 妈 你 在 哪 里 ?
我 想
哭
!
我怎么什么也看不见了???
一颗呼啸而来的子弹,玻璃后面的小男孩眼神还安详天真。 他是这样年幼,还不知道躲避来自成人世界的伤害。
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我们的世界不需要战争
• 在战争武器前, 人的生命是多么的 脆弱!世界不需要 有更多的伤心欲绝 的人。战争给我们 的伤害是:家破人 亡,妻离子散。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 的召开,苏联的雕塑家叶夫根 尼· 武切季奇创作了一尊“铸剑 为犁”的青铜雕像,雕塑中的 青年人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 手拿着要改铸为犁的剑,象征 着人类要求消灭战争,把毁灭 人类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 以造福全人类。 这座青铜雕像 于1959年由当时的苏联政府赠 送给联合国留作永久的纪念, 至今仍然摆放在联合国花园内 与其他国家赠送给联合国的雕 塑装点着联合国大厦前的广场 花园。
铸剑为犁
世界上没人希望战争.战争是残酷的,是可怕的,是悲惨的.战争一旦爆发,就以为 着将有不少人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失去生命.一个士兵在总统眼力只不过是微 不足道的,可是对一位母亲而言,是她的一切. 一场战争的到来,并不是意味能给 这个国家带来幸福,大多是残酷的事实. 九千年了,科技不断提高,而战争也并不 减少. 为什么人类不能和平共处呢? 不管是世界大战,还是反恐战.说来说去,还 不就是图一个"利". 中国的领土广大,为此遭受日本人的侵略,可今天日本人却 光明正大的说是为了自卫:伊拉克因为国家中有大量的石油,石油是世界上最值 钱的东西.美国人为了得到大量的石油,攻打伊拉克,而且还华丽的说是为了打 击恐怖份子的组织. 这些"强盗"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多么可笑啊! "政府有时候 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先生给英法联军的一位将 军写的信里的一句话. 没人希望爆发战争,看到战争. 人们渴望和平的钟声早日 敲起,希望这世界早日没有战争!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何时铸剑为犁?就是说全 世界到什么时候可以真正实现消灭战争出现永久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的大战 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和平景象,人们从战争的苦难中进入了和平时期,深感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各国人民都深切希望今后再也不要有战争出现,因此 1949年4月20日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第一次大会于1949年4 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下面我们来探讨下面几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 部前已矗立了四十多个春秋,可是和平的钟声 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 亡仍然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这是为什么? • 第二个问题: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 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 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 第三个问题:怎样理解“我们反对战争,但我 们不怕战争”这句话的含义? • 第四个问题: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 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1、主题要紧紧扣住“战争与和平”话题,在此 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打开自 己的课外知识大门。 2、注意拟一个好题目,选一个好角度,用一 个好形式。 3、写这一类作文,最好把“大事”或“问题”分 解成几个方面,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来认 识、思考,同时可对某一个侧面或层面重点 分析。注意查找资料。 4、字数在500字以上,字迹工整,标点正确。
《从军行》杨炯
•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名人言战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春秋· 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 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 战为下。(三国· 诸葛亮) 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 张方) 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希腊· 柏拉图)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 国· 巴斯卡)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_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四十多年前,在联合国总部前,立上了一个雕像。
雕像中的人正在把手中的剑用锤子铸成犁,这就是著名的铸剑为犁。
但在这四十个春秋中,世界各地依然在发生战争。
就我知道的来说就不下十个。
如:六日战争;1998年-2000年,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边境战争;911恐怖袭击;2003年3月20日,美英盟军同样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对伊拉克的进攻,料想中的伊顽强抵抗没有出现,伊拉克军及撒达母政权迅速瓦解,撒达母时代终结……美国人用最直接的方法夺得了自己想要的。
为什么会有战争呢?对啊,这一切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一切都源于人类的不信任和人类的不满足,就是欲望。
在欲望的驱使下,强大攻击弱小,发达国家攻击发展中国家,甚至恐怖组织袭击无辜的百姓。
这才导致了战火和死亡仍在上演,和平总是无法遍布世界。
孔圣人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小家长也教导我们别人的东西是不能拿的。
如果面积小的发达国家不为了领土去攻打面积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不为了石油攻打石油生产国,政府相信本国百姓,国家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而不是恃强凌弱,那么永远的和平便利我们不远了。
我觉得强国打弱国,这是一个国家素质的问题,是国家首脑的问题,说明那个国家的经济、科技虽然很发达,国家的民族的精神品质还处在野蛮时期。
如果一个国家整体的素质没发展的话,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简直是助纣为虐。
这便导致了战争依然在上演。
像我们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朝时期,虽然我们当时是世界上的强国,却从不欺凌弱小,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的人有素质,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通过战争惩治恶人,比如日本(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而被我们成为野蛮人的蒙古建的元朝,却不断侵犯其他国家,还残忍的屠城。
这就是素质、品质的差异。
总之,我认为只有人们提高了自身的修养,能克制欲望,这个世界的战争才会停止。
高分作文范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1500字

这世界应该铸一口大钟,悬挂在高远的天宇,按各大洲时差,每天朝暮响起。
这是一口和平的大钟,当人类杀戮和仇恨时,它就警醒世人。
人类是偏狭的、仇恨的、妒嫉的,每天每时每刻,几乎都有怨隙产生、争吵发生,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做事。
这是人类的本性,人类还没有找到共同的价值观,有的只是分歧和对立。
和平,不在上帝那里;和平,就在我们的内心里。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那人类用来屠杀的刀剑枪炮导弹,能转化为幸福的民用福利吗?对世界的无力感,是一种真实的感觉,它能帮助我们找到世界的本质。
人类自身的性情、脾气,能把我们人类自己逼疯。
人是最难改变的,尤其是大人,他的性格、脾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积淀。
许多人一生都守着自己的脾性和世界作战,和自己作战,和朋友作战,和亲人作战,直到把自己干死,成为一个终极的孤独者。
报纸上有一个清晰的标题,谁逼谁谁活吞了17枚钉子。
我们改变不了人类的行为,只能叹息,深深地感到无力。
这个世界太狂躁太疯狂太不理性,不光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我们不在场的那些世界,另一个空间场景里的世界,莫不如此。
想改变世界的人当然有,他们是政治领袖,或者年青人。
有公益心的人也经常看到,他们是一些志愿者,我钦佩他们,他们会竭力想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但他们都是在社会的层面,很外层地干预这个世界。
不像艺术家和文学家,从人类的灵魂、性情深处,着手解剖人性的弱点和缺陷。
那些个小家庭小相处里的矛盾纠纷,一点也不比巴以问题简单,不比叙利亚的内战平和。
房屋拆迁,一老娘拿了100万的钱,大女儿来哭来要,老娘说,已经给了你47万,现在,不要看到你了,你走开!90岁的老娘后来在地下打滚,逼大女儿走。
一个女人要和一个她认为没用的男人退婚,但不退彩礼,因为最初提出分手的是他。
一个离婚的女人要霸占一个年轻的小男人,并要他承诺对自己好一生,不许在外面找女人。
还有,两家造房,为地界吵架打架,双方全家参战,一女高中生长得很秀气,也参战揪打。
人长大了,总是要打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目标1、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活动开阔文化视野,增加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
3、培养资料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锻炼围绕某一事件进行评说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针对某一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写作能力。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师准备1、教师向学生介绍几本关于战争的图书或提供有关网址,让学生阅读或查阅。
2、教师要按兴趣和条件,给学生划分活动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做出安排,提出要求。
3、设计一张活动记录表格,发给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
表格内容包括活动项目、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参考资料1、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什么?据明代朱国桢写的《涌幢小说·兵器》说,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以下十八种:弓、弩、枪、刃、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耙头、绵绳、白打。
2、三十六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3、三十六计之二计解析(赵立、王世英)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敌方的情况已经明确,友军的意向却不稳定,这就要想方设法诱导友军前去杀敌,以避免过分消耗我方的战斗力。
这就是根据《损》卦“损下益上”的道理推演而形成的谋略。
〖评点〗“借刀杀人”其义谓:自己不出面,利用或挑拨别人去害人。
语出明代汪廷纳的《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范)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赵)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可见,其原意是用于人事关系方面。
此语用于战争计谋方面,则指的是为了保存实力,而利用矛盾,借助别国力量去击破敌方的谋略。
古代兵家认为,从军事观点来看,当敌我双方势均力敌之时,突然有一支新的强大部队,以第三者的态势出现,这必将是一个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加以利用。
同样,当一个国家容许他的邻国无限制地扩张势力,而不加以阻止时,那么,它的衰落将相随而至。
《兵法圆机》下卷《借》篇谓:“古之言借者,外援四裔,内约与国,乞师以救助耳。
惟对垒设谋,彼此互角而有借法,借法乃巧。
盖艰于力,则借敌之力;不能诛,则借敌之刃;甚至无财,而借敌之财;无物,而借敌之物;鲜军将,而借敌之军将;不可智谋,而借敌之智谋。
吾欲为者诱敌役,则敌力借矣;兵欲毙者诡敌歼,则敌刃借矣。
抚其所有,则为借敌之财物;令彼自斗,则为借敌之军将;翻彼着为我着,因其计成吾计,则为借敌之智谋。
不必亲行,坐有其事。
己所难措,假手于人。
敌为我资,而不见德。
我驱之役,法令俱泯。
甚且以敌借敌,借敌之借,使敌不知而终为我借,使敌既知而不得不为我借,则借法巧也。
”所借于敌的,可谓多矣,“借刀”总其说而已。
行借之时,要突显“智”“巧”二字。
春秋末年,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率军前去攻伐鲁国。
鲁国势弱,不堪一击,形势非常严峻。
子贡分析形势之后,认为只有吴国的实力可以同齐国抗衡,可以借助吴国兵力打败齐军。
于是子贡便前去游说齐相田常。
田常当时急欲铲除异己。
子贡以理相劝,劝他不要让异己在攻伐鲁国的战争中轻易得手而取得主动;而应让他们去攻打吴国,借以铲除异己的势力。
田常为之心动,但苦于齐国已作好伐鲁的部署,如在此时转而攻吴,怕是出师无名。
子贡说:“这事不难,我前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听了非常高兴。
子贡便来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它的势力必定得以强大,接着必将伐吴。
大王不如先动手,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以借此与强晋分庭抗礼、成就霸业了吗?”子贡又去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以解除吴王的后顾之忧。
子贡这次穿梭游说,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他又想到吴国胜齐之后,必然要挟鲁国,而使鲁国不能真正解除困境。
于是,他又暗自来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伐齐成功之后,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有所准备,以防吴国的进犯。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统率精兵103000人(其中有越国兵3000人),北上攻打齐国,鲁立即派兵助战。
齐军中了吴军的诱敌之计,深陷重围之中,结果齐军大败,主帅国书及其他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
此战以齐国请罪求和而告终。
夫差大获全胜之后,便立即率军转而攻晋。
因为晋国早就有所准备,故顺利击退吴军的进攻。
这样,子贡充分利用了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智于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使鲁国从弱势而危难之中,得以彻底的解脱。
还有,春秋末年,吴国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大败越王勾践后,吴王夫差的重要谋臣伍子胥多次建议乘势消灭越国。
越王勾践便用借刀杀人之计,离间吴王与伍子胥的关系。
越王派大夫文种携带厚礼,前去买通吴王的宠臣伯。
伯受贿后,千方百计替越国说话,多次在吴王面前诋毁伍子胥。
吴王听信了伯的谗言,以伍子胥阴谋通齐叛吴之罪将其杀害。
在中国古代,这方面事例很多,如曹操借刀杀祢衡等。
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
刚决柔也。
〖译文〗当敌方发生严重危机的时候,就要乘势发兵战而胜之。
这正是强者战胜处于困境之敌而采取的重要决策。
〖评点〗“趁火打劫”一语,其原意谓:趁别人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
此计用于军事方面是指:当敌方发生危机的时候,就要果断出击,以争取迅速取胜。
《十一家注孙子·计篇》有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杜牧注曰:“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互相攻伐,战事不断。
经过长年征战,越国终因不敌吴国,而俯首称臣。
越王勾践被扣押在吴国,失去了人身自由。
但是,勾践决不屈服,他立志复国雪耻,立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宏图大志。
他表面上顺从吴王夫差,终于骗取了他的信任,被放回越国。
勾践回国之后,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以麻痹夫差。
在国内,勾践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
经过数年的发奋图强,越国的实力大大加强了,人丁兴旺,物丰给足,人心稳定。
而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所迷惑,从没把越国放在眼里。
他骄横跋扈,拒纳谏言,杀死了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闭目塞听;他生活淫乱,奢侈无度;他加紧搜刮,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空。
公元前473年,吴国几乎颗粒无收,弄得民怨沸腾。
而正在此时,吴王夫差又北上会盟,以谋取霸主地位。
越王勾践认为时机已到,便举兵伐吴。
吴国内部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打败。
勾践的这次取胜,正是乘敌方内部的危机,而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选自《三十六计》,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4、几首军歌:大刀进行曲(麦新作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八路军军歌(公木作词)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嗨!游击战,敌后方。
/铲除伪政权。
/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
/钢刀插在敌胸膛,/钢刀插在敌胸膛。
/巍巍长白山,/滔滔鸭绿江,/誓复失地逐强梁。
/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
新四军军歌(陈毅作词)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
/获得丰富的战争经验,/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
/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创造现代的革命新军,/为了社会幸福,/为了民族生存,/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公木作词)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我们是人民的武装,/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建议1、战争是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在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之前,可以组织观看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以激发学生开展活动的兴趣。
2、可以举办一次战争题材的文学讲座;也可以与历史老师联系,讲述历史上著名的战例等。
3、本次活动内容较多,形式多样,应要求每位学生做好活动记录,作为活动评价的一项依据。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设计一、活动目的1、交流有关战争的知识,讲述战争的故事,在交流与讲述中形成对战争的正确认识: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了解正义战争的巨大威力。
2、引导学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组织本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活动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后,布置学生自行设计活动方案,学生可个体操作,也可以多人合作分工,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
2、布置任务一周后交流所收集的资料,与方案初稿。
3、活动组织落实前两天,收集齐全各小组所设计的活动方案,然后组织学生代表评选出最佳方案,提出反馈意见,交设计小组再修改,修改后推荐一个小组在语文课上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其它方案可让学生利用其他时间进行落实。
对优秀的设计方案予以表扬与奖励。
〖附学生所设计的活动方案〗方案一:何时世界铸剑为犁──我们呼唤和平一、古今战争知多少(请同学代表介绍,也可作成小组知识竞赛形式,内容大致如下,如有补充,也可以。
)1、说一说世界著名的战役:世界著名战争:逐鹿之战华夏族由野蛮时代转向文明时代过程中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在战争中获胜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平型关大战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抗击侵华日军进犯平型关的一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