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毕马威 经典case

合集下载

毕马威公司的案例分析

毕马威公司的案例分析

攻心为上—案例分析:毕马威公司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转变“毕马威公司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转变”的案例所描述的是这个企业在1992年至2001年期间所经历的一场根本性的战略转变。

这个战略转变的发起人、领导者就是当时刚刚担任毕马威公司(以下简称KPMG)英国东南区分公司总经理,而在2001年已经成为KPMG全球董事长的科林.沙曼。

经过接近10年的非常成功的战略转变,KPMG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服务提供商之一。

在截止2000年9月的财政年度中,KPMG的服务收入达到135亿美圆。

从表面上看,KPMG战略转变的成功所表现出的是这个公司的战略管理能力,但是实际上我们所应该欣赏的是科林.沙曼,作为一个管理者,同时又是一个战略家,他所具有的杰出的战略管理能力,特别是战略实施的能力。

一科林.沙曼是KPMG英国公司的一名资深合伙人,从1992年开始他成为KPMG英国最大业务地区(东南区)的总经理。

虽然当时他只是一个区域市场的领导者,但是具有一种强烈和超乎于其位置的愿望,那就是希望使自己所在的分公司和整个KPMG成为全行业最杰出的企业,这个愿望造就了后来的“领先者计划”,也是整个故事的起点。

对于已经在70-80年代连续取得成功的KPMG来说,成为行业的领先者并不是天方夜谈,因为当时它已经是整个行业六个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之一了。

但是实现这个愿望最大的难处之一恰巧就在于KPMG公司在什么时候能够出现科林.沙曼这样一个“超现实主义”的人物,他能够在公司所有的人都在感受成功和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具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战略能力。

如果说90年代初的KPMG的绝大多数员工都在“海水下面浸泡”的话,那么科林.沙曼就是整个公司中为数不多的“岛屿”,他看到了整个环境、行业和竞争正在和将要发生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有可能把整个行业带入一个以价格竞争为主要内容的时代。

因为:(1)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主要会计师事务所所采用的发展战略基本上相同,以客户关系为基础,通过相关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营销方面的范围经济,从而导致六个控制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具有几乎相同的业务组合;(2)经过一系列的购并与发展,六大竞争者在规模与掌握的资源方面没有实质性差异,各自拥有自己的客户,但是缺乏能够引领整个行业发展的领袖企业;(3)为了成为行业领袖,六个主要竞争者有可能陷入一场无差异的激烈竞争,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毛利下降;(4)事实上这种低价格的竞争已经在发生,而且受到了诉讼的威胁,正在受到越来越严格的规则与规定的监管。

kpmg-case presen

kpmg-case presen

3.DHL优势
• 1 完善的物流服务 DHL的快递服务拥有覆盖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0多个 目的地(主要城市)的运输网络,而物流服务能覆盖全球150个国家和地 区。同时DHL的运输手段,包括公路、铁路、空运以及多式联运使DHL 能承运不同种类规格的货物,并有相当大的服务弹性,能满足不同客户 的多样化需求。
• •
备用) 生存责任 - 构建可持续未来 (备用 备用 在“生存责任”的座右铭下,我们制定了履行我们企业责任的全面战略。该战略规定 我们如何主动构建未来。 我们的承诺通过三个企业方案:
• •
GoGreen 环保 GoGreen 合理使用资源,将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我们是第一家为自身设 定合格 CO2 效率目标的全球物流公司。到 2020 年,我们预计将能源效率在 2007 年的 基础上提高 30% - 采用更高效运输、优化规划、替代能源和创新技术等措施。此外, Deutsche Post。
1.公司简介
• DHL是全球快递和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它始建于1969年美国旧金山 ,以三个创始人的姓的首字母进行命名。 • DHL的主营业务包括全球快递、国际空运和国际海运、欧洲地面运输 以及提供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 • DHL于2002年年底由德国邮政100%控股,并于2005年与英国物流企业 EXEL进行合并,形成现有DHL的三个核心品牌:
3.DHL优势
• 2 强大的信息系统
货物都由条形码录入数据库 报关手续都通过信息系统的EDI报文完成 运输工具均安装了GPS 客户可通过INTERNET平台在途查询


3.敏锐的市场感知
早在20世纪70年代DHL就率先将业务网络铺设到香港、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 国家和地区,随后又极快地完成了全球布局,并且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如今成为四大 物流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家。

毕马威KPMG供应链实例教材

毕马威KPMG供应链实例教材

运输
水平调度
减少交货时间
STRATEGIC SOURCING Development Selectio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Communication
集中人 力实践
工厂,机器 ,办公室布 局
快速设置
减少 变化
计划 维护
敏捷或同步 制造业
质量 验证
集装箱化
错误
小很多
© Copyright 1995 KPMG Peat Marwick LLP.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1
kpmg
The Global Leader
供应链
战略 采购
敏捷或同步 制造业
全球 分布
© Copyright 1995 KPMG Peat Marwick LLP. All rights reserved.
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战略供应管理与供应链集成?
商业和工业机构都面临着
激烈的挑战来改变他们的业 务流程,使产品和服务的市场 。
这一挑战的基石是战略供应 管理的内部和外部集成人,设 备,材料,运输、信息系统和操 作程序。
几个主要的力量是影响行政
领导在战略供应管理的必要 性:
市场全球化 信息技术 客户服务爆炸 新产品/工艺技术 再造工程的项目 时间压缩 成本竞争力 组织集成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Capacity Planning Inventory Analysis Production Scheduling Shop Floor Control
GLOBAL DISTRIBUTION

KPMG笔试+M面试+PAR面试经验分享

KPMG笔试+M面试+PAR面试经验分享

KPMG笔试+M面试+PAR面试经验提供KPMG笔试+M面试+PAR面试,经验提供今天早上刚par面结束,虽然结果,但还是想把这次的求职过程记录下来。

应届生是一个非常好的经验交流网站,我在这里得到了很多很有用的信息,所以一方面向写一点自己的东西回报这里,另一方面为拿offer攒个人品。

我是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税收方向的小本科一枚,申请的是毕马威的税务部门。

网申通过之后,开始准备笔试,也就是传说中的24+36经典题型,只不过今年已经降低了难度,数学是中文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题本,题本的编号相对应你的答题纸,每个人题都不一样。

其实相比德勤,普华在电脑上做测试,我更喜欢纸质的考试。

lz做完之后感觉并不是太好,数学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按顺序只写了15道,问了下其他人,其实算少的。

那个题本身并不难,只要不是那个紧张的气氛,再多给一些时间,大家都能做出来。

关于做题方法,有些人喜欢做到没思路的题就跳到下一道,其实这样比拟科学,只不过楼主性格属于一根筋型,所以就挨个做了。

Verbal题不是特别难,有点类似GMAT逻辑题的解题思路,做完了还剩下快两分钟。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毕马威的笔试所占比重非常高,这一环节淘汰率非常的高,而且笔试成绩的重要性楼主深有体会。

楼主因为私人原因申的是深圳所,在M面之后一段时间,hr打来告诉我深圳所人满了,问我要不要考虑北京所,如果楼主笔试成绩很烂特别烂的话,绝不会被放在waiting list里面的,也就没有par面的时机了。

没方法啊,只有北京所要人的话,那也得去啊。

总之淘汰率应该是从笔试到面试逐次递减的,虽然楼主不是什么笔试大牛,但是还是觉得好好准备笔试很重要。

笔试环节结束接到M面的之后,就开始准备case和一些常规问题。

关于case,楼主选择的是宜家家居,本来想弄个新鲜一点的题材能引起manager的兴趣,因为我猜想企业案例选宝洁和欧莱雅之类的人肯定很多,没想到manager完全对宜家家居无感啊,所以建议大家以后选择案例的时候,一定要从面试官的角度出发,可能选择一个更被人熟知的题材更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气氛。

KPMG(毕马威)笔试经典24题,36题详解(最终版本)

KPMG(毕马威)笔试经典24题,36题详解(最终版本)

KPMG(毕马威)笔试经典24题,36题详解(最终版本)KPMG经典24题The Classical 24 Numerical Reas"The big economic difference between nuclear and fossil-fuelled powerstations is that nuclear reactors are more expensive to build and decommission, but cheaper to sun. So disputes答案详解1. E(28x200+25x100)/(100%-10%)=90002. C(20x250+16x300) x6%=5883. BRegion E (permanent: temporary)=3:2Region SE Total: 400 Permanent: 150 Temporary: 250(New) Permanent: 400x3/5=240Temporary: 400x2/5=160所以我们可以得出P增加了90⼈,T减少了90⼈90x(30-18)=1080(我们可以⽤其他⽅法算,但是却不是最节约时间的算法)4.E⽬测,(SE和SW的P每⼩时接的电话数是最⾼的,⽽且SW的P的⼈数多,所以总数上SW可定⽐SE要⾼。

虽然E的每⼩时接电话数不⾼,但是他⼈数最多,所以总数也很⾼)5. C(43200+80000+16000) x105%-11232-12096-21600-19200-4160-4640=732326. A(40x120x4-1600)/16000=20%7. A43200/48-44000/50=208. D80000/50/25=649. E(2.50-2.40)/2.40x2.50+2.50=2.604(1.10-1.08)/1.08x1.10+1.10=1.1202.604-1.120=1.4810. A1.70-(3.20-1.70)=0.211. C(1.70-0.3)x(1-15%)=1.1912. E1.08x(1-20%)/2.40=36%13.G(70-50)x4x40x3=960014. B50x40x4x6+50x4x4x10=5600015. E3/2.4x40-40=1016. C(40-38)x4x3x(55+40)=228017. C8000/61.8-100/1.62=67.72不管在Yr 1,⽤了多少英镑买泰铢,我们要知道的是在Yr 2,8000泰铢可换多少英镑,所以⽤第⼆年的汇率,⽽不是第⼀年的。

毕马威面试 案例分析case-2017

毕马威面试 案例分析case-2017

Case1:a. 我抽到的case是一个关于一家名为bifood的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是一个餐厅形式,旗下有三个比较知名的品牌,主要的case是讲了这个公司将会加强一个加盟店的形式,然后要拆分中国市场,把中国市场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进行战略规划,还有一些关于这个公司现有战略,和未来战略的一个介绍,case的最后有一个财务报告,然后我抽到的问题里面包含了四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对这个公司进行一个swot分析,第二个是简述一下这个公司加强加盟许可与拆分中国市场的利弊,第三个是简要阐述一下这个公司的现有战略好不好,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和第二个有点类似,因为整个case花了很大篇幅来讲加盟许可,和中国市场的一个分离,也可以结合他对未来的一个战略和财务数据做一下分析。

最后一个是谈一下对食品行业的了解。

整个准备过程在60分钟,一定要先把问题写在草稿纸上,然后整个case很长,大概在10页左右,基本上阅读加上记录就会占用掉很多时间,其实我之前有准备很多战略分析方法,但是由于时间太紧,并且当时比较紧张,所以几乎没有用到。

时间到了以后hr还带着进去一个一个办公室,办公室里坐了一个manager,进去就直接让我开始分析case,然后由于当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所以基本就是照着自己记录的笔记pre的(这里强调一下,case是不能带进去的,一定要做好note)。

我个人觉得高度紧张很难有一个临场发挥的空间,然后就是按照note的思路,对我的四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回答,case结束以后就是经理提问的环节,我遇到的经理全程都是用中文提问,问题的话就是一些比较常规的,针对你的简历内容作出的一点提问,比如你为什么想做审计,然后聊了一点学校的活动,还有实习经历这些,不用太过紧张,就是一个简单聊天的过程。

b. 我的案例是Bifoods Group,全球最长寿且最大的快餐连锁巨头,然后超级厉害,多少个国家,多少个店铺之类的,年收入15B,主要产品是Hot Chicken,pizza,印度风味食品。

毕马威求职-KPMG实习面经

毕马威求职-KPMG实习面经

往届KPMG实习面经时间:2013-6-29面试类型:中文面试,小组面试面试题目:1 . 内容是15分阅读一份英文材料,讲一个公司要组织一个活动,有4种方案,有四个地点的门票,餐饮,交通的花费,还有公司员工的信息,男女性别比,结婚的员工比例,个人爱好,还有就是日历面试类型:中英文面试,群面面试题目:1 . 一分钟自我介绍(英文)2 . 要求你介绍你做的项目,还有你在项目中的角色、责任和成绩,你碰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等等3 . 为什么会选择会计行业,你的专业优势是什么4 . why KP, why elite, difference between KP and other big four firms5 . 小组讨论:案例是为一个一天的graduate starter program设计方案,还有一个组是为年夜饭设计方案,综合下来貌似都有涉及简单的计算成本之类,所以大家可以带一个计算器经验:这里我个人的建议是,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关注细节,拿到案例大概翻一遍了解方案需要确定的未知量以及他们的内在联系,再进行进一步的阅读,也方便规划时间。

就拿我们的案例来说,要确定讲师的人选、酒店的地点、培训的日期,而这些未知量与成本和各个未知量本身之间都有他们的内在联系,必须要梳理出一定的逻辑顺序,否则容易造成讨论到最后突然发现有因素没考虑而被迫推翻原有方案的窘境。

至于一些细节,大家可以不必要过多记录,比如具体的成本和日期,只需要对明显有区分度的特征留有印象就行。

比如ABCDE 都是外部讲师,而F是内部员工,不要花钱。

那么这个就需要在读案例时留意。

其余的,比如A3000一小时之类的,讨论的时候对照就可以。

最关键的还是梳理逻辑啊!!不然别人说看时间你就去看时间,别人说看地点你就去看地点,不仅仅很被动,容易给人附和的感觉,而且万一别人的思路是错的,有可能最后会面临窘境。

面试题目:1 . 一开始par用中文说我们先开始用英文聊,你用英文做一个自我介绍吧,时间就1分钟好了,聊的差不多就转中文,你看可以吗?2 . 英文自我介绍的时候par会比较积极的介入,我感觉只要是他比较感兴趣的点就会介入,以下几个地方都是他问到A . 在学生会的任职(这个问的比较久,有你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当时如何竞选,主要的工作)B . 发表的论文C . 学习成绩的排名3 . 然后他就说OK 那我们用中文聊好了,接下来主要都是问当时寒假实习的问题,有A . 寒假实习的收获B . 抽凭的感想C . 在工作中与对方人员的关系D . 你的in charge有没有对你提出一些建议和职业生涯规划建议面试类型:中英文面试,群面面试题目:1 . 一分钟自我介绍(英文)2 . 怎么看plastic levy 给HK带来的improvement或者是new problem面试类型:中英文面试,单面面试题目:1 . 面试的问题主要是实习项目相关的,然后会根据你的回答,再延伸出一些问题,包括实习都干了什么,有什么收获,项目组成员的印象,最大的困难之类2 . 为什么选择KP3 . 问了工作和生活的balance(英文)3 .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英文)面试题目:1 . case study , 案例共8页,大意是为一个公司策划年会,根据各个信息点的分析做出预算,时间,地点,出行方式的计划书。

毕马威案例

毕马威案例

毕马威案例毕马威,全称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是全球最大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下面为您介绍一个与毕马威相关的案例。

案例背景:2017年,毕马威卷入南非国家收入署(SARS)审计委员会的纷争。

南非国家收入署主席Tom Moyane指责毕马威在对该机构进行审计时存在严重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

此事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质疑。

案例分析:南非国家收入署委任毕马威对其进行外部审计,审计范围包括透明度、治理和财务管理等。

然而,Tom Moyane对审计结果表示不满,指责毕马威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

他还声称,毕马威的审计报告主观和不准确,对南非国家收入署造成了严重损害。

年内,由于与Tom Moyane之间的纷争不断,毕马威宣布中止了对南非国家收入署的审计工作。

案例争议:这起案例引起了南非国内外的广泛争议。

一方面,支持Tom Moyane的人认为毕马威的审计工作存在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调查和追责,以维护南非国家收入署的权益。

另一方面,支持毕马威的人认为Tom Moyane的指责毫无根据,他是在试图转移公众对南非国家收入署自身管理不善的关注。

案例影响:这起案件对南非国家收入署和毕马威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南非国家收入署在此次纷争中损失了信誉和声誉,公众对其工作的信任度下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毕马威则面临着公众对其审计质量的质疑,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准则的遵守,以恢复公众对其的信任。

结论:以上是关于毕马威涉及南非国家收入署的一个案例分析。

该案例凸显了审计行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审计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争议。

客观、准确、透明的审计工作对于维护企业或机构的声誉和信誉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se 1:Wolf (转型问题)Case内容:版本1:富士康中国内地和世界各地都有工厂,员工满意度低,媒体评价差,污染环境,blabla.........然后就说这工厂因为不可持续发展正在失去一些企业的大单,它过于依赖大型客户,所以要转型。

准备去做太阳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重塑品牌自主发展;版本2:在亚洲、欧洲、南美…都有市场,但最近employee management、working environment、pollution之类都广受诟病,使得一个大的国际客户把自己一半的订购量都转移到了其对手公司,所以高层想改变战略,不想过于依赖国际大顾客,改为生产太阳能光板,走greener、renewable的路子版本3:case大意是说wolf一直做电子器件的生产,在全世界都有工厂,属于廉价的制造及供货商,并将其提供给大公司诸如apple一类的(其实感觉就是富士康嘛。

)但是wolf的工作环境很差,员工有很多抱怨,然后就是有污染啊等等不好的因素(血汗工厂吧就是)。

然后材料里讲到了wolf在电子器件生产方面遇到的困境,他的利润主要是基于贸易,但许多国际大公司觉得wolf这样的工作环境对他们的品牌价值会产生负向的价值,所以不打算和wolf合作,而是转向行业的竞争对手,导致了wolf的利润逐年走低,而它运营的成本在增加,另外有一页材料专门是诸如员工工作生活环境的负面报道,自杀率高,员工之间互相冲突,还有一张表是比较wolf全球工厂的情况,包括了员工数、自杀率、生产率、员工满意度等等。

在各种不利情况下,wolf集团打算向太阳能行业转型,认为进军太阳能行业能够改善企业的形象。

此外wolf有自己的odm部门,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比较好的制造成本的控制,较强的组装能力,而之前世界工厂的经验让他具备了向世界市场进军的可能性。

另外wolf还调研了太阳能市场,认为还是存在供需的缺口,加之它与政府的部门有合作,使得它有机会去占有市场。

总结:英文版:Good morning, thetopic of my presentation is about the “问题”. There are three parts of my presentation. The first part is a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mpany background. The second part is an analysis of问题. Finally, I would make a brief conclusion.Firstly, Let’s have a look at the company background. /Wolf is a manufacturer of electronic elements and supplies theseelements to many big companies such as Apple. It has operations in the whole world.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poor employee management, working environmentand pollution has caused increas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low satisfaction of employeesand negative media reports. /In this situation, many clients of Wolf regards that suchnegative image of Wolf would damage their reputation if they continue to corporatewith Wolf. Thus, many clients of Wolf decide to stop the business with Wolf. /As a consequence, the Wolf’s profit begins to drop every yea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olf decides to enter solar energyindustry, because it holds that such greener and renewable business can improveits image and rebuild its reputation. Moreover, the marketing research of solarenergy market Wolf made shows that the demand is over than the supply. That isto say, the market of solar energy is promising. Wolf believes that thedecisionto enter solar energy would be right and successful.Having knowledge ofthe background, now move on to the second part. 问题.To conclude, Wolfwants to enter solar energy business to rebuild its image. ……. Questions:1. 给出增加利润的建议; 分析公司未来几年的利润情况看再过多少年可以扭亏为盈(大概是这样子吧记不清了)2. 开拓新市场的建议3. 让你给它设计个新的企业文化; 怎么实现这种culture; 公司在换到culture和新strategy 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问题; 怎么推广企业文化让它深入员工和客户心中4. 如何ensurecustomer satisfaction; 上一题做的过程中有哪些challenge; 相关 steps ; 其它的建议5. 让我对这个公司以及今后这个战略做SWOT分析6. 什么方式来吸引员工7. 关于公司成为受欢迎公司要考虑的问题,并制定计划8. 该怎么做才能维护企业environmental-friendly的形象,以及增强公众对公司的信心9. 如何与媒体合作,消除负面影响10. 仅通过进入太阳能行业能不能改善企业形象11. 为了以后的长期持续发展,提出两个进入太阳能行业的原因12. keybenefits of the shift和majorchallenge问题总结:1.企业文化:设计,可能的问题,怎么实现2.转型:为什么,好处,问题,建议 (SWOT)3.客户/员工:满意度,问题,方法,建议4.媒体:怎么合作5.利润:HowCase 2: Outdoorsport----Billabong (并购型takeover)版本1: Billabong户外运动体育品牌盲目扩张,利润下降,有个别的企业要并购他,因为最大股东不愿意,没成。

版本2:Page 1:某公司1973年成立,专注于运动服饰、配件诸如滑板等。

以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格赢得良好的声誉。

2000年开始大肆扩张,市场遍及欧洲、美洲和亚洲,销售额一路飙升。

其创始人是个运动爱好者,热情果断并且有冒险精神,引领公司大幅扩张,并且从2003年(大约,记不清了)开始收购很多其他品牌。

Page 2~3:按时间顺序罗列了该公司收购的各种品牌,以及对应的信息,比如定位、营业额、公众形象等,有十多家吧,有表现好的,也有表现不好的。

LZ就记得一个Tiger Rose,高端奢侈风的泳衣品牌,主打女性市场==Page 4: 该公司在2011年以前的营业额利润都是一路飙升,到2011年却下降了70%。

股东投资者认为,是CEO过于主观和冲动的决定,盲目扩张,导致原有顾客对新增品牌不信任而流失。

然后CEO在2012年下台。

有其他集团提出收购该公司,未果,因为最大的股东即创办人拒绝。

新任CEO决定采取一系列重组措施,关掉很多连锁店,大幅裁员,纯化品牌。

并改善供应链和增强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

Page5: 第一张表是公司2011年和2010年在欧洲、美洲、亚洲三大市场的营业额、毛利和净利润表。

下降趋势。

第二张不怎么懂,好像是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表现,波动……Case 内容总结:英文版:Good morning, thetopic of my presentation is about the “问题”. There are three parts of my presentation. The first part is a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mpanybackground. The second part is an analysis of问题. Finally, I would make a brief conclusion.Firstly, Let’s have a look at the company background. Billabong is an outdoor sport companyestablished in 1973. It has great reputation because of the good quality andreasonable price./ However, from 2000, it began to expand greatly to internationalmarket, including Europe, America and Asia. Then, it starts to takeover otherbrands such as Tiger Rose, etc. from 2003. Such blind expansion leads to thesignificant decrease of profits, which decreased 70% in 2011. /Shareholders attributed this to the wrong decision made by CEO, thus,the CEO resigned in 2012. At the meantime, other company wants to takeoverBillabong, but the company founder refused./ In this situation, the new CEO decides to reorganize thecompany,including closing some shops, cutting the employees, improving the investmentin the supply chain and e-commence and so on.Having knowledge ofthe background, now move on to the second part. 问题.To conclude, Wolfwants to enter solar energy business to rebuild its image. ……. Questions:1. 分析要不要被并购之类的, 如果不,有什么更好的建议2. SWOT分析企业现状,然后提出未来建议;3. 它的老板在过程中犯过的错误(参考公司的发展历程)这家企业犯了什么错误,如何避免;分析公司CEO的strength,以及公司遇到瓶颈的原因和解决措施4. 分析销售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并说明给出建议前还需要哪些信息;关于市占率在一个财年中下降70%,要求通过回溯其10年的并购历史给出原因,并提出意见以及进一步需要的数据资料等等5. howto know customer needs, customer satisfaction之类的问题6. 分析这个公司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对于以上的的issue让你提出自己的solution7. 本地公司进入国际市场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8. 在本地市场产品多元化会面临的挑战?9. 多元化国际化公司在发展时,公司的领导层应该考虑到什么样的策略10. 从雇员的角度来分析job satisfacation11. 关于员工的(如果公司被收购要如何确保公司原来员工的利益)12. Culturechallenge and strategies to make transition smooth13. 给出一个best策略,说说哪些国家应该开设whole owned stores哪些国家应该借用别人的商店,哪些国家应该避免进入问题总结:1.要不要并购(可以包括并购后员工的问题)2.进军国际市场的挑战3.多元化的挑战4.现在的问题,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5.客户满意度Manager 的提问:1) 你如果是创始人即最大的股东,你会不会卖?2) 你觉得哪一部分是跟原有的品牌最不相容,最累赘的?3) 你提到员工归属感,那新CEO裁员后,应该怎么样来安抚剩下的员工,鼓励他们重塑信心呢?4) 新任CEO说到改善供应链,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或者你认为怎样才是一个好的供应链?5) 如果你是员工,领导给你描述未来蓝图画个大饼,你会安心吗?6) 觉得被并购对于公司是个怎样的机遇?7) 如果公司被卖出,你是新的管理者,除了欧美这些成熟市场,你对新兴市场怎么考虑?8) 为什么觉得中国有前景?Case 3: 两家零售商店的合并两家零售店并购,一家本地,中国市场份额第二;一家英国,进入中国市场10年左右,市场份额不大,目前亏损Market1 is a local market that has the second market share in China. Market 2 is asupermarket of UK. Market 2 has enteredinto China market for 10 years, but still has little market share and keepslost. In this situation, Market2 is going to merge with Market 1.1. 各自的优势;合并的利与弊,建议;合并后如何应对市场竞争;消费者希望从合并中得到什么2. 两个分别的改进措施3. 作为消费者买东西时你会考虑哪几项因素4. 作为一名中国的消费者请为两家超市提一些建议让它们卖的更好;5. 如何吸引客户的6. 如何解决问题促进两家merge的尽早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