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送别诗

合集下载

临别诗句 赠友

临别诗句 赠友

临别诗句赠友
1. “朋友啊,此去何时见也,且把情谊记心间。

”就像那天空的飞鸟与白云,总是相互陪伴,我们不也是这样吗?
2. “离别时刻莫悲伤,未来路长等你闯。

”你看那大海中的船儿,即使历经风浪,也依然勇敢前行,我们也能如此!
3. “今日一别各东西,友情永远不会移。

”这就好比那屹立的山峰,无论四季变换,始终坚守在那里呀。

4. “前路漫漫莫彷徨,好友永远在身旁。

”想想那夜晚的星星和月亮,相互辉映,我们不也这样相互支持吗?
5. “虽要分别心莫愁,思念连线情长久。

”如同那首尾相连的火车车厢,我们的情谊也不会断开呀!
6. “送君千里终须别,重逢之日定不远。

”像是冬天过去春天总会来,我们的相聚还会远吗?
7. “分别在即话不多,深情厚谊不用说。

”这不就像那深深的湖水,无需言语也知道它的深沉。

8. “终有一别莫流泪,笑容相伴才最美。

”恰似那绽放的花朵,总是用最美的姿态面对呀。

9. “临别赠言表真心,友谊之花永长存。

”就如同那古老的大树,岁月流转依然生机勃勃。

我的观点结论:朋友间的离别纵然不舍,但真正的友谊不惧距离与时间,会永远存续。

赠友送别的诗有哪些

赠友送别的诗有哪些

赠友送别的诗有哪些赠友送别的诗有哪些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赠友送别的诗有哪些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赠友送别诗1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赠友送别诗2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友送别诗3岑参(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赠友送别诗4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赠友送别诗5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赠友送别诗6李白(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相关阅读:送别朋友的话1、如果我们能回到昨天,我一定努力站住笑着会祝福你!2、即将是分别,我真心的祝福你永葆天真,无邪,快乐,向上的气息。

3、我不去多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那块绿洲,便不再瞻前顾后!4、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就是久长,愿我们的心儿能紧紧相随,永不分离。

5、离别时,希望你能记住我。

不要问,善变的世界,明天是否依然如故。

6、梦被黎明轻轻地摇醒,朦胧中我再说一句多情的`悄悄话:晚上再与你相见。

7、有人居然说,爱情在分别时就会减退,其实心爱之物得不到时滋味更甜美。

8、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

因为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9、自己走过的路,就是自己最贵重的财富。

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

七言送友诗

七言送友诗

七言送友诗
七言送友诗是一种以七个字为一句来进行构思的诗歌形式。

它常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祝愿,同时也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赠友本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表达出我们对朋友的祝福。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篇七言送友诗。

春风十里送行舟,离别之时,相忘于江头。

惟愿友谊常伴在,花前月下,圆满如梦。

这首七言送友诗中,作者叙述了自己送别朋友的场景。

他们站在江边,听着春风,看着行船,感受着离别的悲凉。

作者尤其强调了相忘于江头,意味着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可能会很遥远,很多事情会改变,但是这种友谊仍要寄托于江水之上,划过这片天地。

接下来是诗中的祝福部分。

作者希望友谊能够常伴在花前月下,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希望。

最后,他希望友谊圆满如梦,没有任何的遗憾和缺憾,让这份美好的情感化为永恒。

总体而言,这首七言送友诗语言简练,与作者心意相符,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寄托了作者的祝福和希望。

这种送别的方式,能够让人更好地去祝福朋友,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感激之心。

友情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常常能够陪伴我们走过生命中的难关。

虽然我们也许会分别,但是这种情感却与日俱增,能够慰藉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因此,朋友之间的送别,也可以是一种不断成长的经历,让我们更珍惜自己的人生。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赠友送别诗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赠友送别诗

常用手法
直抒胸臆 情景关系 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虚写(虚实结合) ……
温故而知新1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真题1
(2022·全国乙卷)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 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 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 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 长安在Hale Waihona Puke 边。(2022·全国乙卷)
译文: 在做官之前,像虞卿和魏齐,这是从小的穷朋友,算
是很早的了;在穷困中,像韩信和南昌亭长之间寄食交 往的穷朋友,也算是很早的了。
金秋八月送你离去,在这芦花被风吹动的飒飒 声中我更觉忧愁。
远眺你的船帆已经看不见了,只有日暮下的长 江独自流淌。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
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
正与这美景相称。
CB.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友中人也的曾风使采用正。与这美景相称”错误。三、 D四.诗句中的前意后思两是次:那使里用的“美君景”一,都直是为指世即人将所离称别道的,友人, 含你义到并了无蜀不中同地。区也一定会说风景很美。诗中
2.请简要赏析诗的颈联。
颈联借景抒情,
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 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孤灯、寒雨、浮 烟、湿竹,四个意象是多么凄凉。诗人写此景正 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其中的孤、寒、湿、暗、 浮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

孟浩然写给朋友的送别诗

孟浩然写给朋友的送别诗

孟浩然写给朋友的送别诗孟浩然写给朋友的送别诗(7首)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
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孟浩然
吾观鹪鹩赋,君负王佐才。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岐路莫迟回。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孟浩然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

幸值西风吹,得与故人会。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

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会。

《送陈七赴西军》
孟浩然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孟浩然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江上别流人》
孟浩然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朋友远行送别的诗句

朋友远行送别的诗句

朋友远行送别的诗句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朋友远行送别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朋友远行送别的诗句篇11、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8、朋友天一端,友于甚相欢。

珍重千金字,重逢一解颜。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11、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2、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13、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朋友的伤感诗句15、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朋友远行送别的诗句篇21.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王维《送别》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王维《送别》3.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杜甫《赠卫八处士》4.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石壕吏》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李白《送友人》6.衰兰送客咸阳道。

——贺铸《行路难·缚虎手》7.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留别妻》8.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杜牧《赠别》9.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0.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1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赠友送别诗

赠友送别诗

转眼又是一年,又到了分别的时刻,你要走了,我要留下;你的脚步走得远,我的心在这里痛;你要走,我无法阻挡,只能在原地挥手作别;你的身影渐渐远去,我的泪水渐渐流;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有快乐也有悲伤;你要走,我不能留住,只能在这里挥挥手;你的脚步走得远,我的心在这里痛;你要走,我无法阻挡,只能在原地挥手作别;我们的友情虽然不能永恒,但我们的缘分会永远不变;你要走,我只能在原地挥挥手,望你能够安好;千里之外,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有你的陪伴,我的心永不孤单;你要走,我只能在原地挥挥手,望你能够安好;你要走,我无法阻挡,只能在原地挥手作别;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朋友,祝你旅途愉快乐,安全,平安!在你走之前,我们约定,要在未来的日子里,保持联系,定期见面,让我们的友谊永不凋零,永不分离!你走之后,我在这里,一个人,孤独,把你的影子留在心里,把你的温柔藏在心底,我会想你,想你的每一次笑容,想你的每一次拥抱,想你的每一次鼓励,想你的每一次支持,想你的每一次牵挂!每当想你的时候,我都会把你的照片拿出来,看着你的笑容,心里充满温暖,在想你的时候,我就会把你的温柔,抚摸着我的心,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让我的心得到慰藉!我们的友谊,永不凋零,永不分离!即使你走远,我们的心也连在一起,你的每一次祝福,都会传到我的耳边,你的每一次心意,都会传递到我的心里,你的每一次关怀,都会温暖我的心灵!我们的友谊,永不凋零,永不分离!朋友,祝你旅途愉快,安全平安,时时刻刻,我都会在这里,等你归来!。

好朋友送别诗句

好朋友送别诗句

好朋友送别诗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好朋友送别的诗句:
1、送别友人的诗词:《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28个字里,没有如何话别,没有感情深厚的描写,只有李白望着孟浩然乘坐的小舟,渐行渐远,消失在视线中,久久没有回头。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

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同时写出了作者对好友的不舍之情。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友送别诗一、类型特征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江淹)“人世死前惟有别。

”(李商隐) 。

当离人的眼泪化成钻石,当离别的悲歌化为永恒的乐章,让我们期待重逢在灿烂的季节!让我们走进送别诗,去感受诗歌美丽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诗歌优美的词句中蕴含的深沉魅力。

送别诗,即人们送行时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是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

诗词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

解题时要注意谁送谁,谁要走谁不走。

同时还要掌握其他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深婉含蓄,有的直露,有的蕴籍、有的用语浅近不事雕琢,却“境近意远,词浅情深”。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无论是友情难别(如李白《赠汪伦》)、亲情难分(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还是爱情难舍(如柳永《雨霖铃》),送别诗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因此有名家言:“大抵送别诗妙在写情”。

在这些“情”中,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文人墨客或直接抒写依依不舍离别之情,或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或安慰劝诫,或叮咛嘱咐,或言志祝福,或兼而有之,表达了多种多样复杂难遣的离愁别绪,构成古典诗词园中的一大景观。

二、历史渊源“相见时难别亦难”,考究中国送别诗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

从“送别”的角度来说:首先,交通不便。

中国古代土地辽阔,交通却十分落后,行舟骑马耗时巨大,亲朋好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因此,中国自古就有盼团聚,苦别离的传统。

其次,通讯滞后。

由于交通影响,科技不兴,亲朋好友一旦别离就无法及时联络,难报平安,也难知晓对方的近况,即使书信送达也已时过境迁,这不免也给离别蒙上了一层浓雾。

再次,社会混乱。

漫长的路途上,且不说荒山野岭,波涛汹涌这些“天灾”,就是盗贼横行,战乱频发这些“人祸”也使前途难测的阴影袭上离人心头,每一次的分别都有可能是永诀,因此古人常把“生离”与“死别”联系在一起,更添一层痛楚。

再者,离别的具体缘由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生活所迫,或为仕途奔走,或为建功立业,或为战争充军,或为遭遣贬谪,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都使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

从“诗”的角度来说,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兴起较早,发展较快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言志、抒情的功能无疑成为送别的最佳载体。

所谓“吟诗话别”,人们重视离别,逢别必送,赠之以诗,以诗为礼成为古代一种流行的社会风气,这也为送别诗的繁兴奠定了基础。

三、常见意象1、夕阳、日暮、月夜。

——时送别诗中常出现傍晚月夜等时间意象。

莫非古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①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②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③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情景交融)④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如: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2、长亭、劳劳亭、谢亭、灞陵亭、南浦。

——地长亭。

古时在城外驿道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

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

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王实甫《长亭送别》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劳劳亭。

劳劳亭,三国时期东吴时建,位于南京,离建康古城大约十五里。

在古汉语中,劳劳表示非常忧伤。

我国成语中,就有“劳燕分飞”之说。

劳劳亭的由来,是借用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

”的诗句之意。

即描写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被迫分离,两人恋恋不舍而送别。

自东吴后,故人即以此为送别点。

如: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谢亭。

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如: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李白《谢公亭》。

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灞陵亭。

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

如: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南浦。

“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

一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再一个是指河流的分口处。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也是一个表离情别绪的意象,多用于水边送行。

如: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屈原《楚辞·九歌·河伯》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芳菲肠断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朱淑贞《江城子》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3、杨柳,草,酒——物杨柳。

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人送别时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

其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如: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歌》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送别》草。

草总是离别相思怀人联系在一起,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

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

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

如: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酒。

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杨载《诗法家数》),“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李白《送殷溆》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御街行》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辛弃疾《满江红》4、劳歌、离歌、骊歌、阳关三叠劳歌。

本指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的代称。

骊歌。

即离歌,离别时唱的歌。

阳关三叠。

在诗歌中常寄予思乡及离别的情感。

5、此外,寒蝉、阳关、古道、西风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四、常用技巧1、直接抒情如唐诗人高适意境高远的七绝《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的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惟见遥空断雁,寒云出没。

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于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

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接着,作者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即寄托,“寓情于景”顾名思义,即将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上,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常用技法之一。

在送别诗中,诗人常常将离愁别绪寄托于眼前之景,即景抒情,借景表意。

景物或作为环境背景烘托离情,如高适《别董大》:“北风吹雁雪纷纷,千里黄云白日曛”,或直接借景言情,情从景出,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都看出景物在送别诗中已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表现,也是主观情感的写照。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鉴赏送别诗时一定要抓住景物及其客观特点、主观寄托进行分析。

如:唐诗人刘长卿虚处藏神、用笔神妙的五绝《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

但这幅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凭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

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

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

也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表露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此诗如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借乐景衬哀情。

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首句写离人乘舟而去,点明送别。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