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凶”上诉求增其罪 聂树斌案 绝处逢生(南方周末 2007-11-1)
聂树斌案

聂树斌案:探路冤假错案法硕1501 柯晗一、案情回顾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液压件厂女工康某在该市西郊孔寨村附近一块玉米地里被强奸杀害。
一个月后,原鹿泉市综合职业校办办工厂工人聂树斌被警方以该案嫌疑犯名义抓捕。
1995年3月15日,石家庄中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及强奸妇女罪判处聂树斌死刑。
聂树斌提出上诉。
1995年4月25日,河北高院作出二审判决: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犯强奸妇女罪,改判15年,合并执行死刑。
两天后,聂树斌被枪决。
十年之后的2005年1月18日,河南省荥阳市公安局索河路派出所干警抓获河北省公安厅网上通缉犯王书金。
王书金供述称多次强奸、杀人,并称石家庄西郊玉米地的奸杀案也是他所为。
2006年,邯郸市中院开庭审理了王书金一案,但起诉书内只字未提与聂树斌案关联的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奸杀案。
2007年3月,邯郸市中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强奸罪判处王书金死刑。
王书金提出上诉,坚称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奸杀案是其所为。
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级法院对王书金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
2015年6月、9月和12月,聂树斌案复查期限先后延期三个月。
今年2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消息称,由于申诉代理律师又提交了新材料,经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获悉决定再次延长聂树斌案复查期限三个月,至2016年6月15日。
二、本案疑点(一)存在刑讯逼供的重大可能性聂树斌被拘禁后,公安办案人员不可能不讯问,当时的刑诉法规定,拘留后24小时内必须询问被拘留人。
而且事关命案,公安人员急于破案,在正常情况下必然会连续突击讯问,而且可能使用违法手段。
据办案人员说聂树斌为口吃,需要多次讯问,才能完成案件全过程的讯问任务。
但是,即使这样,聂树斌被拘禁后4天的讯问笔录不翼而飞,极不正常。
历经21年申诉 :聂树斌案再审背后的“推手”们

2016年6月7日晚,聂树斌案代理律师李树亭和聂树斌的母亲张焕枝抵达济南。
山东省高院孟庭长特意叮嘱李树亭,要让聂母吃降压药,早点儿休息,还关切地问是否需要安排人帮忙安抚其情绪。
6月8日,山东省高院向聂树斌的母亲送达了再审决定书。
之后,新华社发布报道,最高人民法院已于6日决定依法提审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
从济南回石家庄的路上,几年来,李树亭第一次见到张焕枝开怀大笑。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多年来,聂案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比其他案件,该案影响力更大,审理起来更难,“聂案的事实更加扑朔迷离,到底是不是冤假错案(还不能说)。
因为还出现了个王书金,已经经过了河北方面的审理,所以最高法亲自提审聂案是比较恰当的。
”
“该来的,总会来”,原《南方周末》记者刘长第一时间发了朋友圈,回忆关注聂案五年来的点滴,并感叹“几代媒体的接力,几代法律人的接力,我们亲历其间者,虽觉得这一天来得太晚,但这一天真到来了,仍然感觉到欣慰”。
岂止媒体与法律人,一桩21年前的旧案能迎来再审,背后的推动者,甚至为此付出代价的体制内外的人士,所在多有。
聂树斌最高人民法院改判无罪终获清白(2)

聂树斌最高人民法院改判无罪终获清白(2)1995年3月15日,石家庄中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及强奸妇女罪判处聂树斌死刑。
聂树斌上诉。
1995年4月25日1995年4月25日,河北高院作出二审判决: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犯强奸妇女罪,改判15年,合并执行死刑。
两天后,聂树斌被枪决。
2005年1月18日2005年1月18日,聂树斌被枪决近10年之后,曾犯下多起强奸杀人案的王书金在河南落网,后主动供述称自己是石家庄西郊玉米地奸杀案真凶。
2007年3月2007年3月,王书金因犯故意杀人罪和强奸罪一审被判死刑,但其主动供述的石家庄市西郊玉米地强奸杀人案未被起诉,王以此为由提出上诉。
2013年9月27日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级法院对王书金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目前,王书金案处在死刑复核阶段。
2014年12月12日2014年12月12日,最高法指令山东高院对聂树斌案异地复查,10天后,山东高院向聂树斌母亲送达立案复查决定书。
2015年3月17日2015年3月17日,聂树斌被执行死刑近20年后,律师首次获准查阅该案完整卷宗。
同年4月28日,山东高院召开聂树斌案听证会。
此后案件复查四度延期。
2016年6月6日2016年6月6日,最高法决定依法提审原审聂树斌案,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6月8日向聂树斌的母亲送达了再审决定书。
2016年11月25日2016年11月25日,聂树斌案再审合议庭听21年来的聂树斌情况这21年来,培根的一句名言经由公共媒体的反复传播而广为人知: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
几乎每一宗错案的平冤,每一次正义的迟到,都会有人把这句名言再度重述。
司法公正是个最不能进行“数目字管理”的领域。
对每一宗个案来说,公正没有99%,只有0%或100%。
聂树斌案亦是如此,要么聂是真凶,要么他是冤案苦主。
这中间,没有模糊地带。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它只会迟到。
支撑舆论21年对聂案坚持不懈围观的,是另一句法谚:“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它只会迟到。
聂树斌案一个观点

聂树斌观点观点:针对聂树斌被执行死刑的疑问关键:1995年3月10日,石家庄中院对该案进行了审理,15日,以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分别判处聂树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聂树斌不服,提起上诉,河北高院于1995年4月25日做出二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聂树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强奸妇女罪改判为有期徒刑15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995年4月27,对其执行了死刑。
我们来看,我国死刑核准权的设定演变。
(一般分3个阶段,此处仅列举2个。
)第一阶段:建国初到刑诉法颁布前。
死刑核准权最早出现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
第11条第5款规定,死刑案件的判决和裁定,一般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但在当事人对高级人民法院死刑案件终审裁定不服,申请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的,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复核。
1957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规定:“今后一切死刑案件,都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从而实现了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第一次回收。
决议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
1958年最高人民法院又将死缓案件的核准权交由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第二阶段:79年刑诉法和刑法中均对死刑案件的核准权进行了严格控制,规定由最高院统一行使。
1981-1983年之间对杀人、抢劫、强奸、放火、投毒、决水和破坏交通、电力设备等罪行,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或者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被告人不上诉的,不必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授权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对部分严重暴力犯罪需判处死刑的案件行使核准权。
1991年-97年为打击日益猖狂的毒品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又先后授权云南,广东等五省,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部分毒品死刑案件行使核准权。
综上,我们来看这个案子。
聂树斌案发生在1995年,在一审结束后关于被判死刑,聂树斌提起了上诉,按理,该死刑判决应报请最高院核准,但实际上有无核准我们不得而知。
其次,在高院25日做出判决后,居然在27日就已经执行了死刑,这效率简直令人咂舌。
聂树斌案分析3

聂树斌案件分析事件经过聂树斌,男,1974年11月6日出生,汉族,河北省鹿泉市下聂庄村人,原鹿泉市综合职业技校校办工厂(鹿泉市冶金机械厂)工人。
1994年8月10日,石家庄市液压件厂女工康某某的父亲到公安机关报案,其女儿康某某于8月5日下午5点下班后失踪。
当日下午康某父亲、同事在下班路线西侧附近玉米地发现康某某失踪前穿的连衣裙、内裤,8月11日上午在衣服附近玉米地内又发现了康某某腐败的尸体。
9月23日根据群众提供线索将聂树斌抓获。
9月28日聂树斌供述在孔寨村玉米地内强奸被害人并用花衬衣将被害人勒死的犯罪经过,还主动供述了公安机关并不掌握的偷窃的作案用花衬衣细节,并绘制了窃取地点路线图。
并指认了作案现场、埋藏衣服地点,在混合辨认当中,辨认出康某某照片、自行车及作案用花衬衣。
1995年3月15日,以聂树斌犯有故意杀人、强奸妇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决定执行死刑。
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审判决,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5年,王书金承认自己为“聂树斌案”的真凶。
2013年9月27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王书金非聂树斌案真凶,驳回王书金上诉、维持原判。
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聂树斌案进行复查,开启了中国异地复审的先河。
2014年12月22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聂树斌母亲送达立案复查决定书。
2015年3月17日,聂被执行死刑后律师首次获准查阅该案完整卷宗。
2015年4月28日,山东高院将召开聂树斌案听证会。
2015年9月16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外宣布,聂树斌案因案情复杂,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再次延长聂树斌案复查期限三个月。
在经历了四次复查延期之后,2016年3月26日,山东高院再次约谈他和李树亭律师,交流案件复查情况。
合议庭再次要求代理律师要积极提供有效的证据线索,供合议庭查证。
而聂树斌案的第四次延期将在2016年6月15日结束,是否会再次延期还不得而知。
聂树斌案真凶发现者遭遇不公广平县和媒体谁说的才是实情

青锋曾任河北邯郸广平县公安局副局长、办案过程中发现疑似引发大家高度关注的“聂树斌案”之真凶的郑成月,近日身患九种疾病,生活困窘,其工资也被冻结等情况被媒体披露后,其现状无不令人同情。
随即,有媒体发布长篇报道披露了郑成月目前身处的详细困境,以及多年来的遭遇,并称其因为最早对“聂树斌案”持不同意见并表示怀疑被提前离岗,这更让人对其遭遇打抱不平。
11月15日,郑成月原工作所在地广平县召开新闻通气会,对有关媒体的报道一一作出否认,让人产生不少疑问。
不仅要问,广平县和媒体,究竟谁在说谎?媒体披露,身为河北邯郸广平县公安局副局长的郑成月在2005年办案过程中发现了疑似“聂树斌案”的真凶。
但也就在此前后,郑成月遭到曾侦办聂树斌案的民警举报,有关部门派出的调查组对郑成月进行6个月调查,尽管没发现问题,但在2009年,郑成月却被通知不再担任副局长,并收了郑成月的办公室。
这一情况被有关媒体公开报道后,有人称是郑成月被提前离岗。
为了便于大家对郑成月的遭遇能如此引发各方面的关注,并被人同情等有所理解,在这里有必要将报道中的“聂树斌案”做一简单介绍。
尽管人们大都对这一案件有所了解,但在这里做简短回顾也十分必要。
据各种报道,1994年年方20岁的鹿泉县冶金机械厂工人聂树斌被石家庄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民警怀疑为一起强奸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尽管聂树斌及其家人一直不认为聂树斌有犯罪嫌疑,但1995年聂树斌经过一审、二审和终审后,还是被判处死刑并被执行。
聂树斌被执行死刑后,一直对判决不服的聂树斌的母亲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申诉之路。
而该案转折,正是发生在聂树斌被执行死刑的十年之后的2005年。
是年,在河南省荥阳市,当地警方抓获了河北省公安厅网上通缉逃犯王书金,审讯过程中,王书金供认自己才是被认定为聂树斌强奸杀人的那起案件的真凶。
由此,聂树斌案又经异地再审,在2016年11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作出《聂树斌故意杀人罪一案再审刑事判决书》,宣判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无罪。
聂树斌案再审判决书全文公布

聂树斌案再审判决书全文公布中国网12月2日讯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
以下为聂树斌案再审判决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6)最高法刑再3号原公诉机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
申诉人张焕枝,女,汉族,1944年12月13日出生,农民,住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村。
系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母亲。
申诉人聂学生,男,汉族,1945年8月1日出生,退休工人,住址同上。
系原审被告人聂树斌父亲。
申诉人聂淑惠,女,汉族,1972年1月31日出生,教师,住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街××号。
系原审被告人聂树斌胞姐。
诉讼代理人李树亭,北京市天钰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审被告人聂树斌,男,汉族,1974年11月6日出生,初中文化,原河北省鹿泉市冶金机械厂工人,捕前住河北省获鹿县(现石家庄市鹿泉区)×××村。
1994年9月23日被传唤,9月24日被监视居住,10月1日被刑事拘留,10月9日被逮捕。
1995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一案,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5年3月15日作出(1995)石刑初字第5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
宣判后,被告人聂树斌、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康某2分别提出上诉。
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1995)冀刑一终字第129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规定,核准聂树斌死刑。
2005年1月,涉嫌犯故意杀人罪被河北省公安机关网上追逃的王书金,被河南省荥阳市公安机关抓获后自认系本案真凶。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
2007年5月,申诉人张焕枝、聂学生、聂淑惠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多个部门提出申诉,请求宣告聂树斌无罪。
中国法律上著名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聂树斌案是中国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冤假错案之一。
聂树斌,男,河北省鹿泉市人,原鹿泉市人民法院院长。
1994年10月,聂树斌因涉嫌强奸、故意杀人罪被逮捕,并于1995年3月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995年4月27日,聂树斌被执行死刑。
然而,在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案进行再审,宣告聂树斌无罪。
二、案件经过1. 犯罪嫌疑1994年10月,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发生了一起强奸、故意杀人案。
被害人是一家私营企业的女工,被杀害后,凶手将其抛尸荒野。
当地警方经过侦查,发现聂树斌有重大作案嫌疑。
2. 逮捕与审判1994年10月,聂树斌被当地警方逮捕。
在审讯过程中,聂树斌承认了自己强奸、故意杀人的罪行。
然而,聂树斌的家人和律师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聂树斌的供述是在刑讯逼供下做出的。
1995年3月,鹿泉市人民法院对聂树斌案进行了一审,认为聂树斌的供述真实可靠,判决聂树斌犯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 二审与死刑执行聂树斌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了一审的判决。
1995年4月27日,聂树斌被执行死刑。
三、案件反转1. 新证据的出现2005年,新证据出现,证实了聂树斌的清白。
这起案件的原凶王书金被捕,供认了这起强奸、故意杀人案。
王书金的供述与聂树斌无关,而且聂树斌的家属也证明聂树斌案发时不在犯罪现场。
2. 最高人民法院再审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案进行再审。
再审过程中,法院审理了新证据,认为聂树斌的供述是在刑讯逼供下做出的,且没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聂树斌的犯罪事实。
最终,法院宣告聂树斌无罪。
四、案件影响聂树斌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中国法律史上的一起冤假错案。
此案暴露了中国司法系统在审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司法公正的思考。
1. 司法公正聂树斌案的发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司法公正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凶”上诉求增其罪聂树斌案绝处逢生(南方周末2007-11-1)“真凶”上诉求增其罪聂树斌案绝处逢生来源: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赵凌发自河北[2007-10-31 22:46:43].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此前苦寻2年而一直未得的聂树斌案判决书,在今年4月突然神秘出现。
■所谓“真凶”王书金在一审被判死刑后,于今年4月向河北高院提出上诉,理由却是检察院未诉其强奸杀害康某的罪行,导致无辜者(聂树斌)蒙冤。
■虽然河北高院一直不予受理,但据聂母称,最高院日前已受理其申诉聂树斌案何时真相大白?图为2005年,聂树斌的母亲哭倒在聂的坟上资料图聂树斌的姐姐展示她和弟弟生前的合影资料图本报2005年3月24日曾对此案进行过报道曾经轰动全国的河北聂树斌案(详见背景回放),在沉寂两年后,于过去的几个月中获得突破性进展。
两年时间里,聂母多次为儿子的案子向河北省高院提出申诉,均被以没法提供原审判决书为由驳回。
但就在今年4、5月份,神秘人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分别寄来了聂树斌案的一、二审判决书,从而扫除了对此案提出申诉的最大障碍。
与此同时,更戏剧性的场面随之发生。
也是在今年4月,一审被判死刑的王书金向河北高院提出上诉,理由却是检察院未诉其强奸杀害康某的罪行,从而导致无辜者聂树斌蒙冤。
王书金虽知自己难逃一死,但希望让自己的罪恶簿上再添一条人命,而不能让好人背黑锅。
这些戏剧性的变化,让一度被法学界人士认为已处绝境的聂树斌案,突然看到了一线生机。
迷雾重重自2005年3月聂树斌案被媒体披露后,两年时间里,河北方面成立的专案组一直对外宣称“正在调查”,但此前表示要向所有媒体公布调查结果的承诺至今仍付之阙如。
因有所谓“真凶”王书金的供认加上河北广平警方的调查,感觉“胜券在握”的聂树斌案却遭遇了不可思议的困局。
聂母向河北高级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申诉被驳回,理由是其不能提供当年聂树斌的原审判决书。
按照法律规定,原审判决书是申诉必须提供的要件之一。
1995年聂树斌历经石家庄中院一审判处死刑、河北省高院维持原判并复核,直至聂树斌被枪决,聂树斌的家人从未收到过一审及二审判决书。
“儿子到底犯了什么罪死的,我一直不明不白。
”从未看到过判决书的聂母张焕枝在过去的两年中一直为寻找判决书绞尽脑汁。
此前各方向法院讨要判决书的所有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包括律师。
已经与聂家解除委托关系的前代理律师李树亭告诉记者,他曾四次前往河北高院索要聂案判决书,法院以领导正在调卷为由拒绝提供。
按照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及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判决书必须送达被告人近亲属。
但河北高院以聂案是1996年前的旧案为由,拒绝提供。
拿不到判决书,就意味着无法进行申诉和申请再审。
“我们连法院认定的事实都不清楚,怎么申诉?连生效判决的具体文号都不知道,怎么提起再审?”2005年4月,李树亭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2005年4月,同情张焕枝遭遇的聂庄村民五十余人前来河北高院再次讨要判决书。
因为“阵容强大”终于惊动高院一位李副院长。
据在现场的一家媒体记者描述,李副院长的回答明快坚决:研究决定,判决书现在不给!“一是因为,当年执行的是1979年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判决书送达家属;二是,这个案子正在复查,结果很快出来,到时候什么都有了,什么都清楚了。
”然而,六十多岁的张焕枝在过去两年中,一次次从聂庄到石家庄,再上北京,却一次次地无功而返,周而复始。
王书金案也开始向不利于真相调查的方向发展。
尽管王书金一直供述自己所犯六起强奸杀人罪,尤其坚持对1994年8月5日石家庄郊区玉米地强奸杀害康某的供述是真实的,但检方仅对其供述的四起犯罪进行了公诉,其中并不包括这起与聂树斌有重大关联的康案。
迷雾重重的聂树斌案必须依赖王书金案的调查才可真相大白,在这种情况下,两案其实同为一案。
但从河北省邯郸市检察院的公诉书来看,似乎试图撇清两案关联,各表一枝。
2006年4月11日,邯郸中院开庭审理了王书金一案,据参加庭审的相关人士称,在庭上王书金再次供认他强奸杀害康某的行为,但被法官以“与指控无关”为由打断,被公诉方以“查无实据”驳回。
时隔一年之久,今年4月,邯郸中院以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王书金死刑。
在官方调查结果不出、聂家又无法申诉的情况下,王书金的死刑判决无疑将加速聂树斌这起影响巨大的疑案最终走向沉默。
判决书神秘出现如有神助,今年4月的一天中午,为寻得判决书精神近乎崩溃的张焕枝拿到一封特快专递,没有寄件人信息。
撕开一看,“判决书!”这是1995年3月15日石家庄中院对聂树斌作出的一审判决。
张焕枝惊喜又悲凉——这是儿子被处决12年后,她第一次看到判决书的模样,这也是她奔走两年经受无数屈辱苦求不得的东西。
到底是谁寄来了判决书?!这个问题,张焕枝至今无解。
聂案其中一位代理律师张思之也颇感惊讶。
这位老律师在正当法律途径无法讨得判决书的情况下,曾试图运用私人关系,但最终也没有结果。
一个多月之后,张焕枝又以同样神秘的方式收到了河北高院的终审判决书。
“终于可以申诉了!”来不及推敲到底何人相助,张焕枝想到能够申诉非常激动。
12年前的两份判决以最权威的方式披露了当年法院认定的聂树斌的“犯罪事实”。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聂树斌于1994年8月5日17时许,骑自行车尾随下班的石家庄市液压件厂女工康某……聂故意用自行车将骑车前行的康某别倒,拖至路东玉米地内,用拳猛击康的头、面部,致康昏迷后,将康强奸。
尔后用随身携带的花上衣猛勒康的颈部,致康窒息死亡。
石家庄郊区分局在侦破此案时根据群众反映将聂树斌抓获后,聂即交代了强奸后勒死康某的犯罪经过,并带领公安人员指认了作案现场及埋葬被害人衣物的地点与现场勘查一致。
被告人聂树斌对康某被害现场提取物及生前照片进行辨认,均确认系被害人照片及其所穿衣物。
聂树斌所供被害妇女体态、所穿衣物与被害人之夫××(保护当事人省去姓名——记者注)、证人××所证一致。
据此足以认定康某系聂树斌强奸后杀死无疑。
判决书显示,当年聂树斌的辩护人并非无所作为,他也质疑公诉机关对聂树斌的指控证据不足,但这一意见被两级法院先后驳回。
河北高院最终如下宣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聂树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强奸妇女罪判处被告人聂树斌有期徒刑十五年,决定执行死刑。
终审判决是在1995年4月25日做出的,两天后聂树斌便被执行了死刑。
1995年4月28日,聂树斌的父亲照例前往看守所为儿子送生活用品时,被工作人员告知,不用再来了,你儿子昨天已被枪决。
从1995年到2007年,历经12年,聂树斌的父母终于通过一纸判决,从正式渠道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了儿子是为何而死,又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突然消失的。
面对得以披露的判决,聂案律师迅即提出再审请求,认为原审判决显然证据不足。
他们提出的主要质疑包括:一、在聂案中,没有任何人指证聂树斌对被害人康某实施了强奸,也没有人指证聂杀害了康某;二、侦查机关在现场并没有提取指纹、脚印、精液或其他痕迹,缺乏认定聂树斌实施犯罪行为的直接物证;三、现场提取的用来勒死被害人的花上衣没有查明来源。
律师的核心意见认为,聂被定罪仅仅是依据他本人的口供,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实聂树斌确实强奸并杀害了康某。
依据刑诉法第35条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够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另外有规定,“间接证据只有在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且排除了其他一切可能性的情况下,才能对被告人定罪。
”王书金上诉:不想让好人背黑锅戏剧般的转折紧随着判决书的从天而降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