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绿色物流发展及对的启示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简介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采用环保、低碳、节能的技术、理念和管理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国内外,绿色物流已经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并分析我国在绿色物流方面存在的差距。
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概况在发达国家,绿色物流已经成为各大物流企业的重要战略。
这些企业积极采取措施,以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以下是国外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方面:1. 车辆技术的创新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和应用绿色交通工具,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天然气车等。
这些车辆具有低碳排放、低能耗的特点,能够降低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2. 路线和配送优化在国外,绿色物流企业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配送计划,减少行驶距离和时间,从而节约燃料消耗。
他们还采用智能调度系统和实时监控技术,以提高运输效率。
3. 包装和物流管理绿色物流企业广泛应用可回收、可再利用的包装材料,如纸板箱和可溶解的塑料袋等。
他们还采用高效的仓储和配送管理系统,优化库存和运输,减少资源浪费。
4. 智能技术应用国外绿色物流企业积极应用智能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智能路线规划、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从而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差距尽管我国在绿色物流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存在一些差距。
以下是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差距:1. 技术创新的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绿色交通工具和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我们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2. 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国外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和政策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相比之下,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无法为绿色物流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
3. 意识和文化差异绿色物流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意识转变。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绿色物流的意识和文化仍存在一定差距。
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在全球风行。
美、欧等发达国家物流业起步较早,对环境问题非常重视。
因此,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早就对绿色物流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而我国政府和企业对绿色物流的认识不够,对如何去发展绿色物流也缺乏经验。
本文通过分析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情况得出其对我国启示。
标签: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启示一、国外绿色物流发展分析1.政府绿色政策的大力支持在美国、欧洲、日本这些物流发达国家,政府对于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相当重视,他们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对发展绿色物流进行引导和调控。
(1)美国政府对于绿色物流的政策支持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其物流发展也处于龙头地位。
美国的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政府对绿色物流的更大关注和支持。
首先,美国政府通过政策进行宏观引导。
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
”其次,美国政府制定相关绿色环保法规。
如2003年年初以来,加利福尼亚州出台了港口“绿色”环保法规及新补充措施,对集装箱车和其他货运汽车在港口码头出入口外的等候时间进行严格控制。
(2)欧洲各国政府对于绿色物流的政策支持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绿色物流的国家之一,欧洲联盟的建立更是为欧洲物流的绿色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随着资本、劳动力、资源、市场的自由转移,关税壁垒拆除,欧洲的统一市场逐渐形成,对于物流的各种限制性关卡或措施不复存在,形成了遍布欧盟大地的绿色物流通道。
另外,欧盟各国普遍重视标准化工作,都设有由政府大力支持的标准化技术组织。
在欧盟国家的企业和市场上,统一的欧盟标识、欧盟标准随处可见,由于欧盟国家经济的先进性,这些标准或标识相当一部分已成为国际统一的标准和标识,促进全球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效率化。
国外物流业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物流发展的认知

国外物流业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物流发展的认知一、国外物流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国外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国外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1. 快速增长的电商物流: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国外物流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遇。
电商物流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快递业务的飞速增长,也促进了仓储、配送等环节的发展。
2. 跨境物流的蓬勃发展: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促使了跨境物流的迅猛发展。
国外物流企业积极拓展全球网络,提供跨境物流服务,并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物流效率和可追溯性。
3. 绿色物流的推进: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绿色物流成为国外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各国物流企业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推动物流运输的低碳化和减排。
4. 多式联运的发展:国外物流业注重发展多式联运,通过整合不同的运输方式,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灵活性。
多式联运不仅能够降低物流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物流信息化的普及:国外物流企业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物流运作的可视化和智能化。
二、对我国物流发展的认知1. 借鉴国外物流业的先进经验:国外物流业在技术、管理和服务方面具有许多先进经验,我国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加快物流业的发展。
例如,可以学习国外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绿色物流推进经验,提高物流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2.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的水平。
例如,加快港口、铁路、公路等物流节点的建设,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3. 推动物流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物流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
我国应加强物流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通过供应链管理和物流配送优化,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4.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人才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应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大对物流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物流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王筠;赵丹青【摘要】阐述了绿色物流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了国内外绿色物流发展现状,通过对比发现国内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绿色理念不足、条块分割严重、基础设施落后、成本高、效率低及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推动我国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green logistics practice, analyzed its development status quo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n, through comparison, found 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such as insufficient green awareness, serious segmentation between the subsystems, backward infrastructure, high cost, low efficiency and lack of talent reserve, etc., and at the e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期刊名称】《物流技术》【年(卷),期】2018(037)002【总页数】6页(P20-25)【关键词】绿色物流;国内外;发展现状;启示【作者】王筠;赵丹青【作者单位】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0;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521 绿色物流相关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流发展迅速,一跃成为新兴产业。
论国外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启示

论国外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启示摘要:我国自1979年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物流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但客观说来,我国的物流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性、兼容性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本身就存在较大差距,在绿色物流方面差距就更加明显了。
本文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特点和不足,并提出了在“低碳经济”坏境下促进我国绿色物流业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产业绿色物流低碳经济一、引言“低碳经济”的环境下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物流业中绿色物流发展领域的问题。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物流业处于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显著。
国外物流业通过立法、限制碳排放额度等措施对绿色物流及绿色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众多企业纷纷开始了绿色物流行动。
相比之下,我国物流企业还处于激烈竞争的态势,唯有少数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开始试点绿色物流的项目研究。
我国绿色物流领域存在着起步晚、立法不完善、人才短缺、信息技术跟不上等弊端。
因此,结合我国绿色物流业发展实际,借鉴国外绿色物流发展的有益经验,加速我国绿色物流的建设,进而取得新的竞争优势以应对未来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绿色物流的概念绿色物流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定义。
但是在国际上,绿色物流已作为继绿色制造、绿色消费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绿色热点,受到广一泛的关注。
在国内,随着加入WTO以来国际贸易的日益增多,国内企业不仅面临同类国际企业的产品质量竞争,还将面临有关的环境贸易壁垒。
国内少数企业及学者己经在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流通、绿色物流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认为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①。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研究德国作为欧洲经济最为发达和环保意识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其在绿色物流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德国的绿色物流管理实践对我国的启示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德国绿色物流管理的现状和特点、绿色物流管理的实践案例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我国的绿色物流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德国绿色物流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德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管理也因此得到了高度重视。
在德国,绿色物流管理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绿色运输工具的使用德国政府积极推动绿色交通运输,提倡使用低碳交通工具和绿色能源。
大量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在德国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不仅减少了对汽油和柴油等传统能源的需求,也有利于减少交通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2. 绿色物流网络的建设德国在物流网络建设上也非常注重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铁路、水路和多式联运等绿色交通方式,减少了对公路运输的依赖,减少了道路运输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了运输效率。
3. 环保包装和物流设施德国企业在包装和物流设施方面也非常注重环保。
采用可降解包装材料、节能环保的物流设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德国绿色物流管理的实践案例1. 德国邮政DHL的绿色物流实践德国邮政DHL作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和物流公司之一,一直以来致力于绿色物流的推广和实践。
DHL在德国大规模应用电动车、太阳能发电等绿色技术,通过优化线路和减少包装材料等手段,实现了绿色环保物流。
2. 德国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绿色实践德国一些供应链管理企业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绿色物流实践,通过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优化运输路线、加强环保意识教育等措施,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三、对我国的启示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我国在绿色物流管理方面仍有待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更多的环保法规和政策,推动企业采用绿色交通工具、发展绿色物流网络,降低企业的环保成本,激励企业积极开展绿色物流管理。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其绿色物流管理实践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的主要特点是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方法,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德国物流企业积极推动绿色运输方式的应用,如电动货车、自行车快递等,以减少对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德国还鼓励企业采用智能物流系统,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货物配送,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输成本。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注重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通过推行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德国实现了物流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
德国物流企业引入了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收集货物的实时位置和运送状态,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跟踪和监控。
德国物流企业还积极推动货物配送过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输效率和准确性。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强调企业间的合作与共享。
德国物流企业通过建立联盟和合作关系,共同利用物流设施和资源,降低运输成本和环境影响。
德国物流企业推行的共享物流模式,多个企业共享一辆车辆和货物配送设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德国政府还鼓励企业与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绿色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德国绿色物流管理实践以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为核心,在物流效率和合作共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对我国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研究总结

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研究总结
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研究总结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物流已经成为了国际物流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管理手段,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流模式。
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绿色物流的技术不断创新。
例如,一些国外物流企业已经开始采用电动车、太阳能充电等环保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绿色物流的管理不断完善。
一些国外物流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通过对物流过程中的环保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实现了对环保问题的有效控制。
此外,一些国外政府也开始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绿色物流的发展。
然而,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绿色物流的成本较高。
由于采用环保技术和管理手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绿色物流的成本较传统物流模式要高。
其次,绿色物流的标准尚未统一。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绿色物流的标准和要求不同,因此绿色物流的标准尚未得到统一,这也给国际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绿色物流将会成为国际物流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企业绿色物流发展及对的启示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国外企业绿色物流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许笑平发布时间:2010-06-29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外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比指出我国与其之间的差距,并在借鉴国外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加快我国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企业,绿色物流,企业物流,启示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企业物流是研究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始点到消费终点的流动与存储进行有效计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客户需要的科学,是物流活动最微观、最具体的存在形式。
将企业物流与绿色物流的内涵结合起来就是企业绿色物流。
企业绿色物流不仅要求其投入、转换和产出等所有环节的物流活动是绿色的,而且要求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也能达到最绿色的效果。
发达国家物流业起步较早,绿色物流概念相对普及,其企业绿色物流也经历了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历程,有许多地方值得中国借鉴。
一、国外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企业物流的绿色化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其企业绿色物流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的产品包装减少产品包装对环境的影响是企业绿色物流的重要内容。
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禁止使用含有铅、汞、锡等成分的或没有达到再循环规定的包装材料;也有许多国家通过建立存储返还制度,制定再循环或再利用法律,提供税收优惠或处罚等形式促进包装的绿色化发展。
政府的倡导也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
可口可乐公司率先在全球推广使用可循环的容器;麦当劳快餐店改用可再循环纸包装汉堡包。
法国拥有两三千名名专家组成的全国性包装研究所。
德国建立了专门实验室对现有各种包装材料的环境性能进行评估,同时为企业提供两套可选的回收渠道:一是供应商自己回收包装物;二是由非赢利的中间机构统一回收包装物。
针对塑料包装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美国的一批企业已开始使用可再循环的玻璃、钢木、陶瓷以及金属、棉布、纸张等包装材料。
对于过度包装,各国也都有相应的立法约束,比如韩国就明确规定过度包装属违法行为,并对包装占整个商品的重量比重和包装层数等指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还经常对市场上的商品包装进行检查,对简约的包装予以奖励,对过度包装予以惩罚。
德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开始倡导商品的“无包装”和“简单包装”,强调包装要无害于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要能再生或循环利用,以节约资源和能源。
如果企业要对其产品进行包装就必须缴纳“废品回收费”,如果消费者要废弃包装物就必须缴纳“垃圾清运费”。
2.绿色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企业绿色物流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引起国内外企业的高度重视。
很多企业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了使用之后的回收问题,并正致力于以提高可拆卸率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以提高废旧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增进企业物流的绿色化水平。
如果按重量计算,美国汽车产品的回收率已经达到75%。
目前,美国共有汽车零部件回收企业万家,年营业额达到数十亿美元。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也十分重视废旧零部件的回收问题,其汽车的回收率已经达到80%左右。
此外,IT行业的IBM、HP等企业也都正致力于提高其产品的可回收性。
全球主要复印机生产企业施乐、佳能等均投入巨资完善其逆向物流系统;柯达公司十多年前就已开始回收一次性相机;通用汽车、3M、强生、雅诗兰黛以及许多零售商都已将逆向物流的绿色化提上了企业的议事日程。
为了提高逆向物流的绿色化程度,很多发达国家企业的逆向物流已经开始引进第三方,以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优势和规模优势,提高企业逆向物流的绿色化水平。
例如,英国邮政建立了专业的逆向物流服务公司,以第三方物流的形式为英国零售企业Safeway提供退货管理服务。
根据服务协议,英国邮政将对Safeway公司所有网点内的退货商品进行集中管理,以消除退货商品在Safeway内部仓库之间的无效储存和搬运;同时,还负责对斯文顿仓库里的所有退货进行清点和评估,并根据需要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在美国,零售系统80%-90%的退货业务都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主要涉及图书、光碟、录像带等商品。
3.绿色供应链管理为了加快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进程,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已经成为必然。
早在1998年,通用汽车公司(CM)就邀请了8家供应商组成一个供应商环境咨询小组,以提高供应链企业在原材料选择、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环境效率。
1999年,Saturn公司及其供应商与田纳西大学的清洁生产与清洁技术中心以及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共同组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合作伙伴,以减少Saturn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GM的资助下,美国的非赢利组织——BSR(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对社会负责的商业)发起成立了一个由12家企业组成的供应链工作组,主要负责研究提高供应链管理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途径。
4.生态工业园区工业生态学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理想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该能以完全循环的方式运行,达到“零污染”、“零排放”。
在这种状况下,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废料,某个企业的废料可能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资源。
运用这一理念,在工业园区内通过预先设计工业生态系统,循环利用资源,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就是生态工业园区。
丹麦凯隆堡工业园是目前世界上运行最成功的生态工业园区。
该园区内的电厂是整个生态链的核心,电厂给制药厂供应高温蒸汽,取代了其自备锅炉;给居民供热,减少了3500个家庭取暖炉;供应中低温的循环热水,使大棚生产绿色蔬菜;余热放到水池中用于养鱼,实现了热能的多级使用。
同时,电厂的粉煤灰还用于生产水泥和筑路材料,脱硫石膏用来造石膏板,使进口的石膏原矿减少一半。
该园区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水。
炼油厂每年节水120万立方米,制药厂处理后的90万立方米废水也可用来替代淡水。
二是节约矿产资源。
电厂利用炼油厂排出的余热每年可节煤3万吨,节油万吨。
制药厂的残渣用来制造有机肥料,每年可节约氮800吨、磷400吨。
电厂和炼油厂的废弃物资源化后,每年可节约2800吨硫和8万吨石膏原料。
三是减少废弃物排放。
电厂20万吨的粉煤灰和8万吨除尘渣无需再填埋;炼油厂2800吨的硫不会再排放到空气中,制药厂100万立方米的水处理废渣不用填埋而制造成为有机肥,供附近农场使用。
此外,还避免了约200吨二氧化硫和13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一方面承担着发展经济、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发展任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很多绿色发展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观念已得到大多数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认同。
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企业物流系统的构建主要还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较少关注环境问题。
我国企业物流的绿色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缺乏对资源环境的价值分析和成本估算,对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的代价尚未以成本的形式引入到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中。
企业绿色物流还未成为大多数企业的主动选择。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物流绿色化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和观念虽然我国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已经开始觉醒,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正在形成,但这些意识和观念仍主要停留在有形产品的层面上。
企业认为只要自己提供的是绿色产品,拥有绿色标签,就完成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消费者则只需追求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
企业和消费者对二者之间的流通环节是否绿色,物流是否实现了绿色化,谁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
2.人才和技术虽然已有不少高校或其他层次的教育机构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但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总体水平还不高,而且几乎没有开设绿色物流或物流绿色化方面的专门课程,人才匮乏成为我国物流绿色化发展的重要障碍。
同时,与企业绿色物流相关的基础或应用研究成果十分少见,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导致我国物流的技术装备水平仍然很低,企业物流的自动化和清洁化水平都有待提高。
此外,我国企业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活动中的信息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信息服务能力较差,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妨碍了企业物流的绿色化推进。
3.政策和环境从体制上看,我国物流业仍然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和分段运作的现象,物流系统内在联系经常被人为分割,制约了物流系统的整体统筹与系统规划,导致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重复建设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能有效衔接不同运输方式的综合性物流枢纽,服务于区域或城市的物流园区,导致我国物流运作效率普遍偏低。
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企业物流的低效运作显然与绿色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使企业事倍功半。
从产业环境看,我国物流包装、物流器具、物流设备和物流设施之间的标准尚未统一,企业物流各环节之间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载荷率和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
此外,我国在条形码、物流单据等信息方面的标准化工作还很落后,在应答制度、赔偿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等管理模式方面的标准化工作才刚刚开始起步,物流领域的环境管理标准化工作还没有开始。
我国物流标准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4.绩效和后果上的差距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产品包装的回收利用。
纸质包装在美国的回收率为%,日本为%,而我国仅为%。
对于塑料包装,发达国家主要采用回收利用、焚烧或深埋三种方式进行处置,西欧、日本、美国对于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率分别为15%、5%、10%,焚烧率分别为30%、70%、5%,深埋率分别为55%、25%、85%,而我国只回收了大约10%的塑料包装,其余的都废弃在自然环境中,成为难以化解的白色垃圾。
玻璃包装的回收率在西欧国家平均为%,日本为49%,而我国仅为20%左右,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从绿色物流的定义内涵可以看出,物流的绿色化不仅要有利于产品包装的回收利用,也要有利于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以通过资源节约的方式促进环境保护;更为重要的是,物流的绿色化还应该减少物流活动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在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和物流活动本身的绿色化方面,我国都才开始起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加明显。
三、对我国发展企业绿色物流的启示1.加大我国政府的监管力度美、德、法等国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监管起着重要的作用,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与政策予以制约和激励。
我国政府可以从完善法律制度和出台激励政策两方面去做。
在完善法律制度方面,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和绿色物流标准,例如,制定固体废弃物处理法、空气污染控制法、最低排放标准和物流设备技术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