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川乌、草乌的合理炮制经验

合集下载

附子的炮制方法

附子的炮制方法

附子的炮制方法附子,又名附子、附子、砒霜,为紫金山脉附子科植物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或附子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根茎。

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镇痛止痉等功效,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

在中医药理论中,附子的炮制方法对其药效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附子的炮制方法。

首先,附子的炮制需要选用新鲜的附子根茎,去除杂质,洗净后晒干备用。

炮制时,可以采用干炒、醋炙、酒炮等方法。

其中,常用的炮制方法是醋炙。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附子根茎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醋,使其浸泡,然后取出晾干,反复进行数次,直至附子呈微黄色为止。

醋炙后的附子,药性更温和,毒性减弱,适用范围更广。

其次,附子的炮制还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握。

在炮制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避免过度炮制导致药性减弱,或者火候不足导致药性不够温和。

一般来说,炮制时火候要适中,避免高温过猛,也要避免火候不足。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炮制时间和火候,确保炮制后的附子药性稳定。

最后,炮制后的附子要储存妥善。

炮制完成后的附子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同时,要注意防潮防虫,避免附子受潮发霉或者遭受虫害。

储存期间要定期检查,确保附子的品质不受影响。

总之,附子的炮制方法对其药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确的炮制方法可以使附子的药性更加温和,功效更加显著。

因此,在进行附子炮制时,需要注意选用新鲜的附子根茎,掌握好炮制方法和火候,并妥善储存炮制后的附子,以确保其药效和品质。

李可的川乌,附子运用经验,炙甘草,蜂蜜怎样解附子的毒性

李可的川乌,附子运用经验,炙甘草,蜂蜜怎样解附子的毒性

李可的川乌,附子运用经验,炙甘草,蜂蜜怎样解附子的毒性李老从事中医临床与探索46年,每遇急险重危症,使用毒剧中药救治,皆获起死回生之效。

疑难痼疾用之则立见转机,累起沉疴。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附子,一生累计超过5t。

川乌次之,亦在3t以上,经治人次万名以上,无一例中毒。

如何驾驭药中猛将,使之听从调遣,治病救亡而不伤害人体?奥秘在《伤寒杂病论》中已有揭示。

仲景在历史上运用乌、附剂最早,使用频率最高。

仲景方中,乌、附大多生用,用量之大,古今少有。

何以保证无害?全在经方的配伍、炮制与煎服方法上见真谛。

以《金匮》乌头汤为例:本方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各3两,川乌5枚。

川乌1枚,大小平均5g,则为25g许。

炙甘草3两,汉代1两合今之15.625g,以16克计,则为48g,恰为川乌之2倍。

乌头汤之煎服法,亦寓有深意。

先以蜜2升(汉代1升合今之200mL)煎川乌,煎至1升时去川乌,留蜜待用。

蜜煎川乌,有两层意义:一则蜜为百花之精华,善解百毒,尤为川乌毒之克星;二则以稠黏之蜜汁文火煮之,必影响毒性之分解。

川乌剽悍燥烈之性,已不能为害。

然后全方5味药,以水3升,煮取1升去渣与煎妥之川乌蜜混合再煎,进一步中和毒性。

再看服法:服7合(140mL,为全剂的2/3)。

服药后的效果要求:“不知,尽服之。

”服后唇舌微觉麻木为“知”。

“不知”--如无此感觉,则“尽服之”,即把所剩1/3的药液全部服下,以“知”为度。

一般病人,服乌头汤140mL,即有效应。

体质异常者,此量不能中病当把一剂药全部服下,方始奏效。

李老读《金匮》至乌头汤项下,反复玩味,深感此必仲景当年亲历、亲尝的切身体验之谈,绝非臆测可比。

仲景在1700多年前,已取得了临床应用乌附剂的成功经验:第一,凡乌、附类方(附子汤除外)炙甘草为乌、附之2倍,甘草善解百毒,甘缓以制其辛燥;第二,蜜制川乌,蜜为百花之精华,芳香甘醇凉润,善解百毒,并制其燥烈;第三,余药另煎,取汁与蜜再煎,中和毒性,使乌头之毒性降到最低点,而治疗效能不变。

制草乌的炮制与应用

制草乌的炮制与应用

制草乌的炮制与应用展开全文本品为毛莨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Reichb.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

主产于东北、华北、内蒙古。

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

【处方用名】制草乌。

【炮制加工】(1)煮制或蒸制:取净草乌,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4~6h或蒸6~8h,以草乌熟透至取大个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后切薄片,干燥。

(2)黑豆制:现将黑豆煮至膨胀,再将泡透的生草乌倒入锅内,煮至熟透为度。

每草乌50kg,用黑豆5kg。

【功效及用法用量】辛、苦、热;有毒。

归心、肝、肾、脾经。

属祛风湿药。

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

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常用剂量:内服,1.5~3g,宜先煎久煎。

在实际临床使用过程中,制草乌常用剂量3~9g,大剂量3~15g,甚至有大剂量使用制川、草乌各30g,或制草乌40g而取得很好疗效的记载。

【大剂量单药应用经验】1.宋朝太医局经验:治泄泻下注,单用草乌头三枚,去皮尖,一枚生用,一枚炮制(约20~30g),另一枚烧灰存性,共为细末,醋糊丸,水泻倒流水下,赤痢与甘草汤、白痢与干姜汤同服,具有祛寒止泻的作用,用于清浊不分,泄泻注下,或赤或白,脐腹疼痛,里急后重。

(《太平圣惠和剂局方》三神丸)2.中国人民解放军58医院经验: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

将草乌制成注射液,肌肉注射,成人每次2mL(含总生物碱2mg),每日1次;或穴位注射,每穴0.5mL,每次2~3穴(每日1次)或1~2穴(每日2次),10d为一疗程,停药2~3日后可继续用药。

孕妇忌用,心脏病慎用。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神经痛等共64例,总有效率为95.8%以上,大多治疗6~10日疼痛即见减轻,对重症风湿性关节炎止痛效果尤为明显。

(《中草药通讯》,1972年第3期)。

【大剂量配伍及名方应用经验】1.王士福经验:王氏认为寒痹(坐骨神经痛)下肢一侧疼痛剧烈、不能屈伸着地、不能睡于痛侧,其痛多由环跳穴经委中、承山下至昆仑,常选用《金匮》乌头汤合四物汤,每取捷效,并同时指出,取效速否,在于二乌剂量。

附子的炮制与分类完整版

附子的炮制与分类完整版

附子的炮制与分类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附子的炮制与分类炮制方法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

取川乌一二三级侧根(即附子)收获后24小时内,放入胆巴水(制食盐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氯化镁)内浸渍,以防腐烂,并消除毒性(含乌头碱,有剧毒)。

然后经浸泡、切片、煮蒸等加工过程,制成各种不同规格的供药用的附片。

用泥附子做原料,一般可制成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熟片、黄片、卦片、刨片等产品。

现将产地加工方法、产品质量及贮藏方法介绍如下:1. 白附片:又称白片或天雄片,系用较大或中等大的泥附子作原料。

加工过程如下:(1)洗泥:每制100千克白附片,约需泥附子370千克。

将泥附子上的泥土洗净,并去掉须根。

(2)泡胆:每100千克白附子,用胆巴45千克,加清水(河水、井水等淡水)25千克,盛入缸内(称为花水)。

然后将洗好的泥附子放入,浸泡5日以上,在浸泡过程中每天要将附子上下翻动一次。

附子浸泡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附子外皮色黄亮,体呈松软状即可;若浸泡时间稍长则附子皮硬;当出现附子露出水面时,必须增加老水(即泡过附子的胆水),无老水可增加胆水。

泡后的附子称胆附子。

(3)煮附子:先将"老水"在锅内煮沸,再将胆附子倒入锅内,以"老水"淹过胆附子为度,中途上下翻动一次。

有鼓风机设备的地方,约煮10~15分钟;无此设备的则煮15~20分钟;,以煮到胆附子过心为止。

然后捞起倒入缸内,缸内有清水和"老水"各半,再浸泡1天,叫做冰附子。

冰过附子的水可再与清水混合,又可冰下次的附子。

(4)剥皮:将漂过水的附子从缸内捞起,剥去外层黑褐色的表皮,用清水和白水(即已漂过附片的水)各一半的混合水,浸泡一夜,中途应搅动一次。

(5)切片:将浸泡后的附子捞起,纵切成2~3毫米的薄片,再倒入清水缸内浸泡48小时,换水一次再浸泡12小时,以除去片内所含的胆水,即可蒸片,若天气不好,就不换水,可延长时间。

川乌炮制方法与标准

川乌炮制方法与标准

川乌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分开子根(附子),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古代炮制方法】汉代有煻灰火炮炙、蜜煮(《金匮》)法。

唐代有熬(《千金》)、烧作灰(《产宝》)、火煨、米炒、醋煮(《理伤》)等法。

宋代增加了微炒、黑豆煮、酒浸、酒拌炒、童便制(《圣惠方》)、盐炒(《博济》)、酒煮(《苏沈》)、黑豆同炒、盐煮炒(《总录》)、蚌粉炒制、乌豆蒸(《局方》)、煅存性(《总微》)、牡蛎粉炒制、米泔浸后麸炒制(《三因》)、麻油煎令黄(《朱氏》)、姜汁浸、童便浸后姜炒(《扁鹊》)等方法。

元代有土制(《丹溪》)法。

明、清时代又增加了酒和童便制、盐姜制、面炒制、蛤粉炒制、米泔浸(《普济方》)、盐酒浸(《医学》)、酒醋制(《纲目》),并提出湿纸煨后酒煮,以人口不麻为度(《醒斋》)、童便及浓甘草汤同煮汁尽为度(《必读》)、草果蒸(《串雅外》)等多种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生川乌: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用时捣碎。

2、制川乌:取净川乌,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或干,切厚片,干燥。

筛去碎屑。

【饮片性状】生川乌呈不规则的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

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多呈多角形;气微,味辛辣,强烈麻舌感。

制川乌为不规则或长三角的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质轻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舌感。

【质量标准】生川乌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9.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按干燥品计算,含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的总量应为0.050%~0.17%;制川乌含双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次乌头碱及新乌头碱的总量计,不得过0.040%。

附子炮制方法

附子炮制方法

附子炮制方法
附子,又称为附子,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中医药中。

附子具有温阳散寒、温经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而附子的炮制方法对于其药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附子的炮制方法。

首先,准备好附子和炮制所需的配料。

附子的选材非常重要,应选择无虫蛀、无霉变、无霉斑、无裂缝的附子。

配料包括干姜、盐、醋等。

接着,进行炮制。

将选好的附子放入铁锅中,加入适量的盐和醋,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水量要稍微多一些。

再加入适量的干姜,然后盖上锅盖,用文火煨炖。

煨炖的时间要根据附子的大小和硬度来定,通常需要煨炖2-3个小时。

煨炖的过程中要不时地翻动附子,以保证炮制的均匀性。

最后,将炮制好的附子晾干。

将炮制好的附子取出,晾干后,即可放入干燥通风处保存。

炮制好的附子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正确的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炮制附子的过程中要注意火候的掌握,不能让附子煨炖过久或者过短,否则会影响其药效。

另外,炮制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让附子受潮或者受到污染,以免影响其品质和药效。

总之,附子的炮制方法对于其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正确的炮制方法能够保证附子的药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治疗功效。

希望大家在炮制附子时能够严格按照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药效的质量和稳定性。

国医大师郭诚杰临床应用附子、川乌和草乌经验

国医大师郭诚杰临床应用附子、川乌和草乌经验

国医大师郭诚杰临床应用附子、川乌和草乌经验郭琳娟;张卫华;郭诚杰【摘要】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great master Professor Guo Chengjie by safely and effectively application of Fuzi, Chuanwu and Caowu: (1) Low dose of Fuzi tonyfy Yang, enrich Qi and biood; The medium dose of it could activate Yang to running Qi and blood; High dose of it dispelling cold, freeing channels and eliminating phlegm. (2) The special compatibility was summaried as follow: Sanjiao-Yang deficiency treated by prepared Fuzi-dried ginger; kidney-Yang deficiency of Xiajiao by prpared Fuzi-Rougui; prepared Fuzi-Aiye-roasted ginger teatment for deficiency-cold of lower origin; prepared Fuzi-Ejiao treatment for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 Chuanwu and Caowu combined with Qinjiuao, Guizhi and Xixin could treat of arthritis; cold in Shangjiao was treated by Fuzi-Baijiezi. (3) The clinical doses were changed with syndromes, the compatibility of medicines was investigsted, the medicines was decocted long to detoxify and should be given after meal.%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临床应用附子、川乌和草乌安全有效、经验独特:(1)认为附子小剂量补阳,助补气血;中剂量通阳,以行气血;量大散寒,通络化痰.(2)总结出独特的经验配伍:熟附子-干姜治疗三焦阳虚;熟附子-肉桂治疗下焦元阳不足;炮附子-艾叶-炮姜治疗下元虚寒;熟附子-阿胶治疗气血双虚;川乌、草乌配伍秦艽、桂枝、细辛治疗寒痹;附子-白芥子治疗上焦有寒. (3)临床应用量随证变,配伍考究,使用宜久煎解毒,饭后频服.【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6)002【总页数】3页(P1-2,19)【关键词】附子;川乌;草乌;郭诚杰;用药经验【作者】郭琳娟;张卫华;郭诚杰【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 712046;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46;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 712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Abstract〕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great master Professor Guo Chengjie by safely and effectively application of Fuzi, Chuanwu and Caowu:(1)Low dose of Fuzi tonyfy Yang, enrich Qi and biood; The medium dose of it could activate Yang to running Qi and blood; High dose of it dispelling cold, freeing channels and eliminating phlegm.(2)The special compatibility was summaried as follow: Sanjiao-Yang deficiency treated by prepared Fuzi-dried ginger; kidney-Yang deficiency of Xiajiao by prpared Fuzi-Rougui; prepared Fuzi-Aiye-roasted ginger teatment for deficiency-cold of lower origin; prepared Fuzi-Ejiao treatment for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 Chuanwu and Caowu combined with Qinjiuao, Guizhi and Xixin could treat of arthritis; cold in Shangjiao was treated by Fuzi-Baijiezi.(3)The clinical doses were changed with syndromes, the compatibility of medicines was investigsted, the medicineswas decocted long to detoxify and should be given after meal. 〔Keywords〕Aconite Lateralis Preparata; Radix Aconiti; 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 Guo Chengjie; experience of medication郭诚杰教授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针灸代表传承人之一,于2014年被评为国医大师。

中药炮制辑要

中药炮制辑要

韩雪201040306015 P281-230韶粉:煅。

——瑞竹堂方槟榔:搥碎。

橄榄核:烧灰。

——瑞竹堂方苦参:碎切。

大黄:渍。

柿树皮:烧烟欲尽,以缶盖灭火,研。

木鳖子:烧存性。

——宣明论荷叶:烧烟欲尽,以缶盖灭火,研。

乌龙角:烧存性。

——宣明论斑猫虫:去嘴脚,用三个,为哭柒慢火与糯米一合和炒,至米黄为度,去米。

鸡内金:焙。

草乌:一两,盐一两,入水少许,作闲汁,浸二宿,一日一次翻转,切,用鋾子炒黄色,为末。

——澹寮方金头蜈蚣:用羊酥炙黄色。

荆芥:和根碎剉。

商陆根:剉片子焙。

全蝎:去毒并尾爪。

——澹寮方白芷:削片。

土瓜根:酒炒。

——试效方远志:水浸,取肉,蘸姜汁焙。

乌蛇:去头尾三寸,新用极好酒浸三宿,去刺骨皮,取好净肉。

人参:先洗净,去芦,薄切,焙干。

当归:温水洗,薄切,焙干。

苦参:去木,取皮。

黄芪:净洗,寸截,搥碎,擘如丝状,以盐浸透,微火炙酥,搥。

地骨皮:去木,洗净。

白蒺藜:炒,以新砖二口磨去刺。

芎藭:净洗,切,焙干。

白僵蚕:炒断丝。

防风:净洗,切焙。

草乌:以黑豆一升,水煮令草乌都黑,惟心中一点白为度,切,焙。

厚朴:去粗皮,切,姜汁淹一宿,焙炒。

桔梗:净洗,去头,薄切,焙干。

胡麻:烧灰。

当归:酒浸,去芦焙。

五倍子:槌碎,洗净。

白术:泔浸半日,焙,麸炒。

山茨菰:去皮,焙干。

皂角刺:剉,新瓦上炒黄。

川墨:烧存性。

栝蒌:新瓦炒吞。

五灵脂:洗净。

生黄芪:去芦,焙,剉。

续随子:去壳,不去油。

乳香:竹叶包熨,研。

板蓝根:洗净,焙干。

山茨菰:去皮净,焙。

寒水石:1.煅过,苏为度。

2.火煅红,取出,地上去火毒。

五倍子:搥碎,先焙,净。

续随子:去壳研,去油取霜。

密陀僧:火缎,另研。

——杨氏家藏方红芽大戟:去芦,洗净,焙干。

胡桃:烧灰。

黄柏:去粗皮,细切,炒至赤黑色。

绿豆:微炒。

穿山甲:1.炒令黄色。

2.截片,蘸醋炒焦。

鸡内金:瓦上焙干。

——瑞竹堂方通明乳香:慢火于银石器中炒,手指搅使干,可急倾出,在纸上扇冷,研令根细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子=川乌=草乌的合理炮制经验李荣宗C泉州市国专医院南安$B9$95D
关键词[附子\川草乌\炮制
中图分类号[]9?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577B Y$>B6C9775D79Y77<F Y79
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C R:,M)+K* ^&-*):.&2’)_2‘a O D的子根加工品#性味辛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3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C主根D#性味辛=苦=温#有大毒#归心=肝=脾经#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其散寒止痛作用较附子为强3草乌为毛茛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
b
F
<
b
和华乌头等的干燥块根!其性味"功效与川乌同!而毒性更强#它们的主要成分多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即中乌头碱%&’()*+,-.-,’/!次乌头碱%012)*+,-.-,’/#乌头碱%3*+,-.-,’/#因此!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对它们经过合理的加工炮制#这些生物碱毒性较大!将它们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原碱%4’,5+16)*+,-,’/类生物碱!进而分解为毒性更小乌头原碱%3*+,-,’/类生物碱7另乌头碱类生物碱8位上的乙酰基在较缓的加热条件下被一些脂肪酰基置换生成毒性较小的脂生物碱类%6-2+9)6:)6+-;/!从而降低其毒性#可见附子"川乌"草乌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双脂型乌头碱的水解或分解程度#附子的生物碱既是毒性成分!又具有局麻"强心"抗炎"升压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附子在较长时间的浸泡和蒸煮过程中!剧毒性的乌头碱被水解成毒性较小及至很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7附子的毒性遇热能分解!所以加热处理是降低毒性的关键#还有加辅料如甘草或干姜对附子也有解毒作用#盐附子的毒性则较蒸煮过的黑顺片!白附片为大!所以高压蒸煮既可破坏毒性生物碱!保留强心等成分#
川乌毒性极强!口服<=>?@可致中毒!A?@可致死亡#种乌的炮制可通过对甘草或干姜与川乌同煮使其毒性降低!或将川乌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切片厚为>??BA??#加水煮沸>C或蒸A C干燥#草乌含有多量淀粉"应将药材浸泡润透!否则蒸煮过程中会出现D夹生E现象!达不到D内无干心E的要求#用乌豆"甘草煎汤后同泡煮透至无白心!捞出切片晒干#此法炮制可减低毒性及麻辣感#或以润蒸结合炮制草乌!以润A8C!切片厚为F=G??B>??!压力H8=H G I J)蒸>C#
附子为回阳救逆之要药!川乌生用有毒!多用外治疥癣"痈疮#经炮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心腹冷痛"疝痛"跌打剧痛等#草乌生品有毒!多外用于肿毒"止痛#制后降低毒性!内服多于风寒湿痹!中风瘫痪"寒邪头痛等#以上K种药品入汤剂应先煎K<B H<?-,!孕妇忌用!避免与半厦!瓜萎"贝母"白芨"白蔹等相反的药物同用#生制品应用时应严格区分#重视配伍用药如乌头常配白密!配伍得当是减少毒性的有效方法!配制后交付患者时应予说明本药特点采取正确的煎服方法#
海峡药学><<F年第F K卷第>期
附子、川乌、草乌的合理炮制经验
作者:李荣宗
作者单位:泉州市国专医院
刊名:
海峡药学
英文刊名: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年,卷(期):2001,13(2)
被引用次数:7次
1.期刊论文周玉朱.Zhou Yuzhu有毒中药重用摭拾-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
有毒中药(下称毒药)每次内服的治疗剂量,在教材<中药学>(下称教材)[1]中已标明,如藜芦0.3g~10g,二丑3g~10g,制川草乌3g~9g等等;并在其使用注意中告诫医者,有的生品不作内服(如白附子),有的内服宜慎(如藜芦).笔者通过反复实践,初步认为,不少毒药,其口服药量由小到大,递增至1倍以上亦无明显毒副反应.兹就临证中摭拾的病例,浅谈与毒药相关的几个问题.
2.期刊论文刘克龙.付昌全活力洗剂配合手法治疗外伤性关节僵硬-中国民间疗法2001,9(11)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活力洗剂配合手法治疗外伤性关节僵硬3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4~56岁;病程6个月~2年.左股骨髁上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2例,右髌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4例,右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僵硬5例,右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3例,右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16例.
治疗方法
川草乌、甘松、赤芍、红花、甲珠、白附子、白芷、北细辛、川芎、归尾、姜黄各10g,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放入准备好的小锅内.倒入桐油50~150g,60度白酒500~1000ml,共煮沸,即为活力洗剂.治疗时术者用手蘸活力洗剂进行先轻后重、由远到近的推、拿、揉、摇、搓、拍打等手法热洗患肢关节40~60min,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3.期刊论文李朝明.竹剑平脊痛灵巴布剂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临床医学2005,25(8)
脊痛灵巴布剂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0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属中药新药开发示范性课题.该巴布剂由川草乌、天南星、附子、马钱子、细辛等药物组成,是外用贴剂,功能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等脊柱疾病所引起的疼痛[1,2].为更好观察其疗效,我们进行了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效学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4.期刊论文裴正学桂枝芍药知母汤考辨-中医药学刊2005,23(2)
本文对<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进行了纵横论说.首先由该方之组成入手,依据作者40余年之经验认为以乌头代替附子、并加细辛可提高该方之祛风胜湿功效.川草乌、细辛之量虽超过常规量之数倍,只要先煎1h则可去除毒性.此方除可治类风湿关节炎之外,对红斑性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所有自身免疫性疾患均可见效.笔者认为此方对三型变态反应可能有强大之抑制作用,大剂量之乌头、细辛"益火消翳"作用,可否与抑制三型变态反应之"抗原抗体复合物"之生成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5.期刊论文张延军.王景超急性乌头碱中毒20例-陕西中医2006,27(5)
我院1998年8月~2005年6月救治20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20例中毒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0~65岁,平均48.5岁.全部因为腰腿疼和颈肩部疼痛口服乌头类中药中毒.其中14例服川、草乌煎药水,5例口服附子药酒,1例口服一枝蒿煎药水.3例进食过程中,7例进食后30 min,8例30~120 min内,2例120 min后出现中毒症状;从出现中毒症状到就诊时间15 min~4
h,平均1.6 h,0.5~2h内就诊者12例.
1.刘因华.赵远.郭世民浅谈乌头类药物的中毒机制、抢救治疗及合理利用[期刊论文]-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2)
2.陈学习.彭成附子毒性影响因素探析[期刊论文]-陕西中医 2007(2)
3.薛盟举.李永勤从陕西省周至县人喜食附子谈附子毒性的监制及安全应用之法[期刊论文]-北京中医 2006(12)
4.邹毅参附注射液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脏损伤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5
5.朱林平阳虚、阴虚模型大鼠应用附子毒性对比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6.张宏附子、川乌、草乌叶时间、剂与药效的相关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7.朱林平附子毒性研究概况[期刊论文]-江西中医药 2004(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aixyx200102033.aspx
授权使用:长春应用化学技术研究所(ccyyhx),授权号:cba67f7f-77db-4a7f-908c-9df70098af80
下载时间:2010年9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