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与附子

合集下载

一种用于川乌和附子种植的追肥肥料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川乌和附子种植的追肥肥料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川乌和附子种植的追肥肥料及其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兴福,张亚琴,文秋姝,邓秋林,李思佳,陈雨,雷飞益,石峰,窦明明,马留辉
申请号:CN201711170442.0
申请日:20171122
公开号:CN107721529A
公开日:
201802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川乌和附子种植的追肥肥料及其应用,以重量份计,所述追肥肥料包括:氮肥115.95~140.85份、磷肥115.95~140.85份、钾肥248.55~294.15份、钼肥6.6375~7.635份;所述追肥肥料可提高川乌产量和品质、附子产量和品质,适用于川乌和附子人工规模化种植。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地址: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川乌与附子的功能主治异同

川乌与附子的功能主治异同

川乌与附子的功能主治异同1. 异同概述在中医药领域中,川乌和附子是两种常用的药物。

虽然它们都有一定的毒性,但却有着不同的功能主治作用。

本文将探讨川乌和附子的功能主治的异同之处。

2. 川乌的功能主治2.1 川乌的概述川乌,又称四川乌,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

它主要生长于我国四川、云南等地,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2.2 川乌的功能川乌具有以下主要功能:•祛风活络:川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身体麻木等症状。

•祛痰止咳:川乌可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症状,有助于缓解呼吸道不适。

•安神定志:川乌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有助于平稳情绪。

•祛寒散寒:川乌可用于治疗寒性疼痛、寒凝等症状,有温通经络的作用。

2.3 川乌的主治川乌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川乌可用于改善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中风后遗症:川乌可用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中风后引起的偏瘫、语言障碍等症状。

•神经衰弱:川乌可用于改善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焦虑等症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放松心情。

3. 附子的功能主治3.1 附子的概述附子,又称炮附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主要产自我国河南、湖南等地,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3.2 附子的功能附子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温阳散寒:附子具有温热的特性,可用于治疗寒性疼痛、寒凝等症状,有助于温暖身体。

•镇痛止痛:附子可用于缓解剧痛、痉挛引起的疼痛,有助于舒缓不适感。

•驱寒散湿:附子可用于治疗寒湿侵袭引起的关节痛、腹痛等症状,有助于排除湿气。

3.3 附子的主治附子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寒湿痹痛:附子可用于改善受寒湿影响引起的关节痛、腰痛等症状。

•产后寒疝:附子可用于缓解产后寒疝引起的腹痛、腹胀等症状,有助于恢复子宫功能。

•腹痛腹泻:附子可用于治疗腹痛、腹泻等症状,有助于缓解消化系统不适。

4. 川乌与附子的异同川乌和附子虽然都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但它们在功能主治上有以下异同之处:•功能异同:川乌主要用于祛风活络、祛痰止咳、安神定志、祛寒散寒等症状,而附子主要用于温阳散寒、镇痛止痛、驱寒散湿等症状。

生药鉴别细辛、牛膝、大黄、何首乌、川乌、附子

生药鉴别细辛、牛膝、大黄、何首乌、川乌、附子

1.大型簇晶 2.导管 3.淀粉粒
2
1
3
1
1
1
3
3
2
唐古特大黄根茎粉末 药用大黄根茎粉末 掌叶大黄根茎粉末
2020/11/14
28
2020/11/14
29
[理化鉴别]
1.将大黄的95%乙醇提取物点于滤纸上,置紫外 灯下显浓棕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检查 土大黄苷)。 2.微量升华得黄色针晶,高温则得羽状结晶,加 氢氧化钠等碱液溶解并显红色( 羟基蒽醌类反 应)。
【产地】主产四川
【性状鉴别要点】
与牛膝的性状主要区别是:较粗,质韧, 不易折断。断面筋脉点多,点状排列成4~ 11轮同心环,味甜。
2020/11/14
12
2020/11/14
13
牛膝与川牛膝的比较
2020/11/14
14
2020/11/14
15

2020/11/14
16
大黄 Radix et Rhizoma
◆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以根灰黄、味辛辣而麻舌者为佳。
2020/11/14
根茎
3
2020/11/14
4
2020/11/14
5
显微鉴别
次生构造不发达类型
后生表皮 1列细胞,表皮细胞 皮层 宽,外皮层细胞1列
内皮层具凯氏点。 油细胞众多;粗根有石细胞。 中柱鞘 1列薄壁细胞。 维管束 初生木质部2-4原型, 形成层隐约可见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2020/11/14
6
成分与质量
挥发油2.65%,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 丁香酚 、黄樟醚、细辛醚等
马兜铃酸限量 不得过0.001%; 含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9.0% 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 含细辛脂素不得少于0.050%

乌药高产栽培技术

乌药高产栽培技术

乌药高产种植技术乌药原名叫附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由母根旁生侧根形成的块根,称附子、川乌,母根称乌头,又叫草乌。

我县是乌药的适生区,一般亩产鲜药1000 公斤左右,高产可达1500 公斤,低产只有500 公斤,干鲜比率为1:3,一般一亩可产干品 300 至 500 公斤,种植附子成为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门路。

一、形态特点。

属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 厘米。

块根往常 2 个连生,种植品种的侧根往常肥大,倒卵圆形至卵形,直径可达 5 厘米;表皮茶褐色至深褐色、光滑,四周有瘤状崛起,下部有多半或无渺小须根,茎直立,圆柱形,青绿色,下部老茎多带紫色;叶互生,有柄,叶片卵圆状五角形,坚纸质或略革质,表面暗绿色,反面灰绿色;花期6—7 月,总状花序,花序轴上密生反曲的白色柔毛;小苞片窄条形,萼片5,呈花瓣状,花蓝紫色,外被短毛;果期 7—8 月,果长圆形,具横脉,黄棕色。

二、选地备耕。

附子生长环境要求,气温:零下 2℃至 36℃之间,降雨量: 1 000-1 200mm;海拔: 500-1200m;年日照时数 1 300 一 l 500h 的地域。

选择土层松散肥饶、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田块种植,粘土或低洼积水地域不易种植。

最忌连作,前茬作物以水稻、玉米、蔬菜、小麦为好,亩施 2000 公斤农家肥作底肥,假如农家肥不足,可增添 50 公斤N、 P、K≥35%的复合肥与土壤浅翻混匀,使土壤松散、平展,开好排水渠。

三、选好种子。

附子品种宜选倒卵形、个圆、中等大小、色彩新鲜、芽口紧包、无病虫的强健块根。

这样的种子出苗秆粗、强健、抗病抗逆力强、所结的附子一般个大而圆、商品率高。

凡块根瘦长,倒锥形的不宜作种。

对无根毛,或根毛少而短,毛上长有根瘤菌的,块根上有病菌、黑斑、霉烂、缺芽的附子不可以做种。

种根挖出后,放在背风阴凉的地方摊开(厚约 6 厘米)晾 7—15天,使皮层水分稍干一些便可种植。

一般大附子用于商品生产用种,小附子做生殖种子使用种植前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浸种 30 分钟。

川乌与附子

川乌与附子

草乌
RadixAconiti Kusnezoffii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 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华乌头A.chinense 卡氏乌头A.carmichaeli 及同属多种野生植物的干燥块根。
[性状]
草乌
制草乌
草乌母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略弯曲,形如乌鸦头。 表面暗
棕色或灰褐色,皱缩,有的具突起的支根,习称“钉角”。子 根 附生于上端,形状较小。质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粉质。
附子炮制原理
乌头碱
苯甲酰乌头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乌头胺
3.其他生物碱 去甲乌药碱(higenamine, dl-demethylcoclaurine),强心作用 去甲猪毛菜碱(salsolonol),强心、升压、镇痛作用 棍掌碱(coryneine),升压作用
HO HO NH
HO HO NH CH3
HO HO N+(CH3)3
[性状]
川乌 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表面棕褐
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根及子根痕。质坚实,断面类白 色或浅灰黄色;气微,味辛辣、麻舌。
制川乌 呈不规则或长三角形片状;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
灰棕色形成层环纹;质轻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舌感。
[性状]
附子 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有微细纵皱纹,上端具凹陷
短柄乌头(雪上一枝蒿)
[功效] 去风,镇痛;有大毒。
刻。总状花序顶生,花蓝紫色;蓇葖果。
[采制]
一般于栽后第二年6月中旬采挖,将子根与母根分开,洗净 泥土、须根。母根晒干称川乌。子根习称泥附子,加工成: 1.盐附子 将个大的子根放入盐卤(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浸 泡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凉晒,至表面出现 大量盐霜,质地变硬为止。 2.黑顺片 选中等大小的子根,浸盐卤液中数日后,与浸 液共煮至透心,捞出,用水漂洗,纵切成约5mm的厚片,用 水浸漂,并加用红糖与菜油炒成的调色液,使附片染成茶褐 色,取出蒸透,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 3.白附片 加工方法与黑顺片略同,但不加调色液,煮至 透心后,剥去黑褐色外皮,纵切成薄片,用清水浸漂,蒸透, 晒至半天,用硫磺薰后再晒干。 黑顺片与白附片直接入药。盐附子需制后才能入药。

附子与川乌的区别及正确使用方法

附子与川乌的区别及正确使用方法

附子与川乌的区别及正确使用方法附子和川乌都是中药材中常见的物质,但它们在性质、功效和使用方法上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就附子和川乌的区别以及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阐述。

一、附子与川乌的区别1.来源与性质附子,又称附子带皮、制附子、乌头附子,是百合科植物乌头的干燥块根。

附子性温、味辛、咸,具有较强的毒性。

川乌,又称乌药、乌贼骨、吴乌,是菟丝子科植物乌药和左旋半夏科植物川乌的块根。

川乌性平、味苦、辛,毒性较小。

2.功效与主治附子具有温通肾脏、暖中停痛、破魔祛邪、散寒止痛等功效。

主治寒痹、筋骨疼痛、寒湿阻络、中风偏瘫等病症。

川乌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降低血脂、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主治肝胆疾病、跌打损伤、瘰疬、淋巴结核等疾病。

3.用法用量附子一般用于制成配方中,较少单独使用,用量应控制在适宜范围以避免中毒。

川乌可以用于煎剂、丸剂、散剂等制剂中,常与其他药物搭配应用。

用量根据具体病情和药物配方而定,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附子与川乌的正确使用方法1.附子的正确使用方法(1)为了避免附子毒性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一般情况下应遵循以下准则使用附子:- 严禁未经专业人员指导和监督独自使用附子;- 尽量使用已经去除毒性的附子,遵循药典规定;- 使用附子前应先充分了解附子的性质、功效和禁忌症。

(2)附子的煎剂使用方法:- 将附子用水煮沸,煮沸后再煎煮15分钟左右,再滤去渣滓;-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合适的剂量,服用煎剂。

2.川乌的正确使用方法(1)川乌常用的制剂有颗粒剂、丸剂、散剂等,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制剂。

(2)川乌的使用剂量应根据病情和配方而定,使用前应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

(3)川乌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避免使用川乌;- 长期大剂量使用川乌可能导致中毒,应遵循医生的指导。

三、注意事项1.使用附子和川乌时,应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请遵循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使用;- 尽量选用已经去除毒性的附子,在使用前充分了解其性质和禁忌症;-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过敏体质患者,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黑附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黑附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黑附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一、黑附子简介黑附子,又称川乌、乌附子,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

它是毛茛科植物附子的块根或横切面,经过晒干或炭煮而制成。

黑附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黑附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二、黑附子的主要作用黑附子具有以下主要作用:1.祛风湿:黑附子有温阳、祛寒的作用,能够活血散寒、祛风止痛,对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痛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杀虫驱蛇:黑附子对虫蛇有较强的毒性,能够用于杀虫驱蛇和解毒。

中医常将黑附子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中毒等疾病。

3.止吐和止嗽:黑附子对久咳、咳血以及呕吐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抑制呕吐中枢,减少咳嗽的频率和剧烈程度。

4.抗炎和镇痛:黑附子对于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能够缓解疼痛并改善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

尤其对神经性疼痛以及骨科疼痛有一定的镇痛效果。

5.提升免疫力:黑附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减少感染风险。

三、黑附子的功能主治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经验,黑附子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风湿性关节炎:黑附子能够温经通络、祛风湿,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痹痛症:由于黑附子能够活血散寒、疏通经络,因此对于各种寒湿痹痛、痛经、腰腿痛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其他骨伤疾病:黑附子可缓解骨科疾病引起的疼痛,并促进骨骼修复。

在中医治疗骨折、骨质疏松等骨伤疾病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4.寄生虫感染:黑附子具有较强的驱虫作用,可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感染等相关疾病。

5.呕吐和咳嗽:黑附子具有镇吐、镇咳的作用,对于呕吐、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综上所述,黑附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祛风湿、杀虫驱蛇、止吐止嗽、抗炎镇痛和提升免疫力等多种作用。

它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风湿性关节炎、痹痛症和寄生虫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效果。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草乌川乌附子及其它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草乌川乌附子及其它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草乌川乌附子及其它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

又名:乌头、乌喙、五毒根、草乌头、耗子头、竹节乌头。

原植物北乌头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青海、山东,主产于辽宁;新疆称其为断肠草,东北称鸡头草、兰靰鞡花,山西称小叶芦、勒革拉花。

本品药材性状: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长2~7cm,直径0.6~1.8cm。

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有的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一侧有一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茎。

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褐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和数个瘤状侧根。

质硬,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

气无,味辛辣,麻舌。

制草乌为不规则圆形或近三角形的片。

表面黑褐色,有灰白色多角形形成层环及点状维管束,并有空隙,周边皱缩或弯曲。

质脆。

气微,味微辛辣,稍有麻舌感。

本品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中医临床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一般炮制后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草乌有镇痛,抗炎作用,对心脏有影响,及抗组胺、局麻作用等。

其它药用部位:(1)草乌叶:为北乌头的干燥叶,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卵圆形,3全裂,长5~12cm,宽10~17cm,灰绿色或黄绿色,中间裂片菱形,渐尖,近羽状深裂,侧裂片2深裂,小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上表面微被柔毛,叶柄长2~6cm,质脆,气微,味微咸辛;本品系蒙古族习用药材,其味辛、涩,性平,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止痛,中医临床用于热病发热,泄泻腹痛,头痛,牙痛;(2)射罔:为草乌汁制成的膏剂,味苦,性热,有毒,用于瘰疬结核,瘘疮毒肿,头风,风痹,腹中癥结,疟疾,疝气。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

又名:乌头、乌喙、毒公、耿子、川乌头、卡氏乌头。

原植物乌头栽培于中南及辽宁、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贵州、云南,主产四川、云南,云南昭通民间称其为十二元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总状花序顶生,花蓝紫色;蓇葖果。
[采制]
一般于栽后第二年6月中旬采挖,将子根与母根分开,洗净 泥土、须根。母根晒干称川乌。子根习称泥附子,加工成: 1.盐附子 将个大的子根放入盐卤(食用胆巴)水溶液中浸 泡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凉晒,至表面出现 大量盐霜,质地变硬为止。 2.黑顺片 选中等大小的子根,浸盐卤液中数日后,与浸 液共煮至透心,捞出,用水漂洗,纵切成约5mm的厚片,用 水浸漂,并加用红糖与菜油炒成的调色液,使附片染成茶褐 色,取出蒸透,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 3.白附片 加工方法与黑顺片略同,但不加调色液,煮至 透心后,剥去黑褐色外皮,纵切成薄片,用清水浸漂,蒸透, 晒至半天,用硫磺薰后再晒干。 黑顺片与白附片直接入药。盐附子需制后才能入药。
短柄乌头(雪上一枝蒿)
[功效] 去风,镇痛;有大毒。Leabharlann 附子炮制原理乌头碱
苯甲酰乌头胺
乌头胺
3.其他生物碱 去甲乌药碱(higenamine, dl-demethylcoclaurine),强心作用 去甲猪毛菜碱(salsolonol),强心、升压、镇痛作用 棍掌碱(coryneine),升压作用
HO HO NH
HO HO NH CH3
HO HO N+(CH3)3
草乌
RadixAconiti Kusnezoffii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 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华乌头A.chinense 卡氏乌头A.carmichaeli 及同属多种野生植物的干燥块根。
[性状]
草乌
制草乌
草乌母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略弯曲,形如乌鸦头。 表面暗
棕色或灰褐色,皱缩,有的具突起的支根,习称“钉角”。子 根 附生于上端,形状较小。质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粉质。
[化学成分] 含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 如中乌头碱、乌头碱、异乌头碱。 [功效]性热,味辛、苦。有大毒,须炮制后使用。 草乌为中药麻醉剂的组成药物。 草乌叶有清热、解毒、止痛功效。
关白附 Radix Aconiti Coreani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 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 的干燥子根及母根 [产地]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药 理 作 用
1.川乌与附子均具有抗炎、镇痛与局麻作用,其活性成 分为乌头碱类生物碱。 2. 附子、川乌具强心作用。有效成分去甲乌药碱、去甲 猪毛菜碱。 3. 川乌的乌头碱类具有扩张血管,起降压作用。 4.川乌与附子具有很强的毒性,急性中毒时,心搏增强, 继而引起传导阻滞而致心律不齐,最后心脏停止于舒张 期。乌头碱引起恒温动物急性中毒,表现为呼吸兴奋、 运动麻痹、末稍痉挛,呕吐样开口运动,通常称为乌头 碱症状。
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小支根或支根痕,习称钉角。侧边 留有自母根摘离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灰白色,粉性。气微 弱,味带辛辣而麻舌。
[性状]
盐附子 圆锥形,形较大, 长4~7cm,直径3~5cm; 表面灰黑色,附有盐霜, 潮润性。 黑顺片 系纵切片,上宽 下窄,具棕黑色皮,剖 面暗黄色,半透明状, 有光泽,断面角质样。 白附片 形似黑顺片, 但无棕黑色外皮,全体 黑顺片 黄白色,半透明状。
川乌 Radix Aconiti 附子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
[来源]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的干燥主根(母根);
附子为卡氏乌头的干燥子根(块根)加工品。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地下块根常4~5个连生, 母根长圆锥形,侧生子根短圆锥形。 茎直立。叶互生,具短柄,掌状3深裂, 两侧裂片再2裂,裂片边缘具粗齿或缺
[性状]
川乌 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表面棕褐
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根及子根痕。质坚实,断面类白 色或浅灰黄色;气微,味辛辣、麻舌。
制川乌 呈不规则或长三角形片状;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
灰棕色形成层环纹;质轻脆,断面有光泽,无臭,微有麻舌感。
[性状]
附子 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有微细纵皱纹,上端具凹陷
HO
去甲猪毛菜碱 去甲乌药碱
棍掌碱
[理化鉴别]
1.川乌或附子粉末醇提液 置水浴上蒸干,加醋酸搅 拌滤过,滤液中加碘化汞 钾试液2滴,产生黄色沉淀 (检查生物碱)。 2.薄层层析: 展开剂:正己烷--二乙胺 (5∶1)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液
乌头碱
次乌头碱
川 制 乌 川 乌
草 乌
制 草 乌
黑 顺 片
盐附子
白附片
[显微特征]
乌头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数列 淡黄色木栓化细胞;皮层有单 个或2~3成群的石细胞,内皮 层不明显。韧皮部宽阔,形成 层环多角形;木质部导管呈“V” 字形排列。髓宽阔,薄壁细胞 中含淀粉粒。
皮层
韧皮部
木 质 部
形成层
木质部
[化学成分]
1.双酯类二萜生物碱(强毒性)主要有乌头碱、新乌头碱等。 此类化合物有C8-OH乙酰化,C14-OH芳酰化结构而具强烈毒性。 2.单酯型二萜类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等,其明显毒性减小。 3.其他生物碱成分:去甲乌药碱(higenamine)、 棍掌碱等。
功效 川乌性热,味苦、辛,有大毒。制川乌功效同生川乌, 毒性小。能祛风湿,温经止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 节疼痛等症。 附子性大热,味辛、甘,有毒;能回阳救逆、补火助 阳、逐风寒湿邪。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宫冷、 心腹寒冷、寒湿疲痛等症。
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犀 角同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