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氏易林32
《焦氏易林》汉·焦赣(下)

《焦氏易林》汉·焦赣(下)卷三○咸之第三十一咸雌单独居,归其本巢。
毛羽憔悴,志如死灰。
乾小窗多明,道理利通。
仁贤君子,国安不僵。
坤心恶来怪,冲冲何惧?颜渊子骞,尼父圣诲。
屯鸟鸣呼子,哺以酒脯。
高栖水起,来归其母。
蒙国马生角,阴孽萌作。
变易常服,君失于宅。
需入年多悔,耕石不富。
衡门屡空,使士失意。
讼诸儒行贾,远涉山阻。
与旅为市,不危不殆,利得十倍。
师梁破桥坏,水深多畏。
陈郑之间,绝不得前。
比双凫俱飞,以归稻池。
经涉萑泽,为矢所伤,损我胸臆。
小畜谩诞不成,佶梁灭文。
许人买牛,三夫争之。
失利后时,公孙怀忧。
履南国饥凶,民食糟糠。
少子困捕,利无所得。
泰狗吠非主,狼虎夜扰。
惊我东西,不为家咎。
否望龙无目,不见手足。
入水求玉,失其所欲。
同人以鹿为马,欺误其主。
闻言不信,三口为咎。
黄龙三子,中乐不殆。
大有养幼新婚,未能出门。
登宋望齐,不见太师。
谦王孙贵子,相与为友。
明允笃诚,升擢荐举。
豫山水暴怒,坏梁折柱。
稽旅难行,留连愁苦。
随鹯鸠徙巢,西至平州。
遭逢雷电,碎我苕芦。
室家饥寒,思吾故初。
蛊登高伤轴,上阪弃粟。
贩盐不利,市贾折阅。
临祝巘王孙,能事鬼神。
节用绥民,卫国以存,眉寿多年。
观九里十山,道却峻难。
牛马不前,复反来还。
(还,一作道)噬嗑枯树不花,空渊无鱼。
旧鸟飞翔,利弃我去。
贲雄狐绥遗,登山崔嵬。
昭告显功,大福允兴。
剥哑哑笑言,与欢饮酒。
长乐行觞,千秋起舞,拜受大福。
复大椎破毂,长舌乱国。
床笫之言,三世不安。
无妄男女合室,三姓同食。
婚姻孔云,宜我孝孙。
(三,疑作二)大畜千仞之墙,不得入门。
金笼铁疏,利以避兵。
欲上南阪,轴方不转,还车复反。
颐华言风语,自相诖误。
终无凶事,安宁如故。
大过泛泛柏舟,流行不休。
耽耽寐寐,公怀大忧。
仁不遇时,退隐穷居。
坎大尾小头,重不可摇。
上弱下强,阴制其雄。
离一身三口,语无所主。
东西南北,迷惑失道。
恒南行求福,与喜相得。
封受上赏,鼎足辅国。
(晋之谦同)遁过时不归,雌雄苦悲。
焦氏易林-乾卦

乾之噬嗑
坚冰黄鸟,终日悲号。不见白粒,但见藜蒿,数惊鸷鸟,为我心忧。
22. -
乾之贲
室如悬磬,既危且殆。早见之士,依山谷处。
23. -
乾之剥
大禹戒路,蚩尤除道。周匝万里,不危不殆,见其所使,无所不在。
24. -
乾之复
三人为旅,俱归北海。入门上堂,拜谒王母,饮劳我酒。
1.乾
1. -
乾之乾
道徙多阪,胡言连蹇。译喑且聋,莫使道通。请遏不行,求事无功。
2. -
乾之坤
招殃来螯,害我邦国。病伤手足,不得安息。
3. -
乾之屯
阳孤亢极,多所恨惑。车倾盖亡,身常忧惶。乃得其愿,雌雄相从。
4. -
乾之蒙
37. -
乾之家人
三女求夫,伺候山隅,不见复关,长思叹忧。
38. -
乾之睽
阳旱炎炎,伤害禾谷。穑人无食,耕夫叹息。
39. -
乾之蹇
骑豚逐羊,不见所望。径涉虎庐,亡羝失羔。
40. -
乾之解
暗昧冥语,相传诖误。鬼魅所居,谁知卧处。
29. -
乾之坎
黄鸟采绿,既嫁不答。念我父兄,思复邦国。
30. -
乾之离
胎生孚乳,长息成就。充满帝室,家国昌富。
31. -
乾之咸
三人求桔,反得大粟。女贵以富,黄金百镒
32. -
乾之恒
东山西岳,会合俱食。百家送从,以成恩福。
33. -
乾之遁
弱鸡无距,与鹊交斗。翅折目盲,为鸠所伤。
34. -
乾之大壮
隙大墙坏,蠹众木折。狼虎为政,天降罪罚。高弑望夷,胡亥以毙。
汉代名著《焦氏易林》的使用方法

汉代名著《焦氏易林》的使用方法据《汉书》记载,焦氏“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孟康注云:“分卦直日之法,一爻主一日,六十四卦为三百六十日。
余四卦,《震》《离》《兑》《坎》,为方伯监司之官。
所以用《震》《离》《兑》《坎》者,是二至二分用事之日,又是四时各专王之气。
各卦主时,其占法,各以其日观其善恶也。
”(卷七十五)。
可见,焦氏的卦气说,是以四正卦各直二至二分之日,其余六十卦三百六十爻,一爻直一日,直三百六十日。
传世的《焦氏易林》中,书前即列有六十四卦的直日之法,名日“焦林直日”。
其云:“六十卦,每卦直六日,共直三百六十日。
余四卦,各寄直一日。
立春、雨水,《小过》、《蒙》、《益》、《渐》、《泰》。
惊蛰、春分(春分震卦直一日),《需》、《随》、《晋》、《解》、《大壮》。
清明、谷雨,《豫》、《讼》、《蛊》、《革》、《夫》。
立夏、小满,《旅》、《师》、《比》、《小畜》、《乾》。
芒种、夏至(夏至离卦直一日),《大有》、《家人》、《井》、《成》、《媚》。
小暑、大暑,《鼎》、《丰》、《涣》、《履》、《逐》。
立秋、处暑,《恒》、《节》、《同人》、《损》、《否》。
白露、秋分(秋分兑卦直一日),《巽》、《萃》、《大畜》、《贲》、《观》。
寒露、霜降,《归妹》、《无妄》、明夷》、《困》、《剥》。
立冬、小雪,《艮》、《既济》、《噬嗑》、《大过》、《坤》。
大雪、冬至(冬至坎卦直一日),《未济》、《蹇》、《颐》、《中孚》、《复》。
小寒、大寒,《屯》、《谦》、《睽》、《升》、《临》。
每两节气共三十日,管五卦。
逐日终而复始,排定一卦,相次管六日。
凡卜,看本日得何卦,便于本日卦内,寻所卜得卦,看吉凶。
”由于《焦氏易林》一书“某卦之某卦”的形式,使后人产生了焦氏以卦变占验的误解。
很多人采用现在金钱摇卦的形式,虽然简化了,但却已经不是古代真正焦氏易林的用卦方法。
对此,今人王新春先生有明确的辨析。
他说:“焦赣以值日之卦为本卦,以本卦所值之日内行占所筮遇的卦为之卦。
【最新精选】焦氏易林书录

【最新精选】焦氏易林书录焦氏易林书录焦氏易林序焦氏易詁悲哉。
易之為書也。
自東漢迄今。
幾兩千年。
總九經之注。
不如易一經之多。
而易義之晦自若也。
誤解相承如故也。
李剛主曰。
易二千年在漆室中。
真信心之言哉。
蓋易之為書。
義盡在經中。
說皆在經外。
如內外應予。
卦位貴賤。
陽升陰降。
陽順陰逆。
乾貞子。
左行陽時六。
坤貞未。
右行陰時六等說。
經傳皆不詳也。
倘乾鑿度不言之。
後人如何各大之。
又如互卦。
如乾南。
倘左氏不言。
可竟襄助其無矣。
又如旁通。
如覆象。
左氏雖言之。
乃至東漢。
口傳一失。
遂知之不真。
並左氏而誤解矣。
由是而推之。
卦象如震車震旗震姬震射震威震殺艮言艮鳥坎眾等象。
並見於左氏內外傳。
後儒失其義。
而竟疑此象矣。
其餘所未言而象之遺失者。
不知凡幾也。
夫易說易象。
解易之根本也。
觀春秋人說易。
無一字不本於象。
其重可知。
失其說,亡其象。
而強詁之。
不猶瞽者之辨黑白。
聾者之聽音聲乎。
必無當矣。
今日之易說。
東漢人之易說也。
西漢所遺。
皆零詞斷句。
不能會其通。
獨焦氏易林尚為完書。
乃歴代學者皆以占辭視之。
余獨以為焦氏林詞多至四千餘。
其必有物焉。
以主其詞。
不然,以一卦為六十四詞。
雖善者不能也。
乃日夜覃精而求其故。
求之既久。
然後知其本於易象。
其深者雖不能盡通。
淺者遂得其八九。
乃昔人為之注者。
祗釋其故事地名人名。
及草木禽獸蟲魚之名。
無釋及卦象者。
今既稍有所通。
遂卽其通者而詳注之。
注之既久。
兼得其易說。
又久之。
而知焦氏之易象易說。
為東漢所無。
於是由其說以解易。
凡李剛主所謂二千年漆室者。
往往復明。
復由其說以解左傳。
凡服虔,杜預所不解或誤解者。
象皆有著。
乃恍然於易說易象至東漢頗失其傳。
東漢人之誤解有由也。
閑常輯易林之說易者。
次而編之。
名曰焦氏易詁。
有焦氏直說者。
有焦氏未言。
由其例以推得者。
凡得十卷。
其間如利涉大川。
鶴嗚子和。
有言等解。
及坤水兌月等象。
雖起東漢人質之。
亦不得不謂焦氏之是。
而悟己之非也。
於是又頗雜采東漢以來名家易說。
與焦說並列。
以顯其得失。
焦氏易林[陸敕先校宋本]·卷第十一
![焦氏易林[陸敕先校宋本]·卷第十一](https://img.taocdn.com/s3/m/7a77ece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d.png)
焦⽒易林[陸敕先校宋本]·卷第⼗⼀焦⽒易林卷第⼗⼀ 損之四⼗⼀41. 損損 路多枳棘,步刺我⾜。
不利旅客,為⼼作毒。
乾 鯉鮪鮒鯽,積福多⿂。
資所無有,富我窮家。
1. 乾 2. 坤 坤 景星照堂,麟遊鳳翔。
仁施⼤⾏,頌聲作興。
仁序無明,失其寵光。
(豫之⾉)屯 ⽺腸九縈,相推稍前。
⽌須王孫,乃能⾄天。
3. 屯 蒙 四⼿共⾝,莫失所圖。
更相訪接,動失事便。
4. 蒙 需 ⽔流趨下,逮⾄東來。
求我所有,買鱣與鯉。
(益之無妄)5. 需 訟 春栗夏棗,⼭鮮希有。
⽃千萬⽯,貴不可賤。
(否之漸)6. 訟 師 旦往暮還,相佑與聚,無有凶患。
7. 師 ⽐ ⼤蛇當路,使季畏懼。
湯⽕之災,切直我膚。
賴其天幸,歸于室廬。
(屯之井)8. ⽐ ⼩畜 徒⾜去域,亂⼊陳國。
有所畏避,深藏邃匿。
9. ⼩畜10. 履履 海為⽔宗,聰明且聖。
百流歸得,無有叛逆。
常饒優⾜。
11. 泰泰 夏⿆麩麯,霜擊其芒。
疚君敗國,使年⼤傷。
(泰之賁)12. 否否 秋隼冬翔,數被履霜。
雄⽝夜鳴,家憂不寧。
13. 同⼈同⼈ 樂仁上德,東鄰慕梁,來安吾國。
⼤有 還憂除殃,污泥上義,下⽥為江。
14. ⼤有15. 謙謙 暗昧冥語,傳相詿誤。
⿁魅所居,誰知臥處。
16. 豫豫 南歷⽟⼭,東⼊⽟關。
登上福堂,飲萬歲漿。
17. 隨隨 ⽐⽬四翼,來安我國。
福善上堂,與我同床。
18. 蠱蠱 乘⽜逐驥,⽇暮不⾄。
路宿多畏,亡其騂騅。
19. 臨臨 元吉無咎,安寧不殆。
20. 觀觀 奮翅⿎翼,翱翔外國。
逍遙徙倚,來歸溫室。
噬嗑 河伯娶婦,東⼭⽒⼥。
新婚三⽇,浮雲洒⾬。
露我管第,萬邦蒙祐。
21. 噬嗑22. 賁賁 嬰兒求乳,慈母歸⼦。
⿈麑悅喜,得其⽢飽。
23. 剝剝 貧⿁守⾨,⽇破我盆。
毀罌傷瓶,空虛無⼦。
24. 復復 多載重負,捐棄於野。
王母誰⼦,但⾃勞苦。
25. ⽆妄⽆妄 雄狐綏綏,登⼭崔嵬。
昭告顯功,⼤福允興。
⼤畜 嬰兒駭笑,未有所識。
狡童⽽爭,亂我政事。
26. ⼤畜27. 頤頤 ⼗丸同投,為雉所離。
焦氏易林全文

焦氏易林1---乾之乾道徙多阪,胡言连蹇。
译喑且聋,莫使道通。
请遏不行,求事无功。
2---乾之坤招殃来螯,害我邦国。
病伤手足,不得安息。
3---乾之屯阳孤亢极,多所恨惑。
车倾盖亡,身常忧惶。
乃得其愿,雌雄相从。
4---乾之蒙鵊鵴鳲鸠,专一无忧。
君子是则,长受嘉福。
5---乾之需目瞤足动,喜如其愿,举家蒙宠。
6---乾之讼龙马上山,绝无水泉,喉焦唇干,舌不能言。
7---乾之师仓盈庾亿,宜稼黍稷。
年岁丰熟,民人安息。
8---乾之比中夜犬吠,盗在墙外。
神明佑助,消散皆去。
9---乾之小畜据斗运枢,顺天无忧。
所行造德,与乐并居。
10--乾之履空拳握手,委地更起。
富饶丰衍,快乐无已。
11--乾之泰不风不雨,白日皎皎,宜出驱驰,通理大道。
12--乾之否载日晶光,驂驾六龙。
禄命彻天,封为燕王。
13--乾之同人子号索哺,母行求食。
反见空巢,訾我长息。
14--乾之大有上帝之生,福佑日成。
修德行惠,乐且安宁。
15--乾之谦山险难登,涧中多石。
车驰軎击,载重伤轴,担载差踬,踠跌失足。
16--乾之豫禹凿龙门,通利水源。
东注沧海,民得安从。
17--乾之随乘龙上天,两蛇为辅,踊跃云中,游观沧海,民乐安处。
18--乾之蛊彭祖九子,据德不殆。
南山松柏,长受嘉福。
19--乾之临南山昊天,刺政关身。
疾悲无辜,皆憎为仇。
20--乾之观江河淮海,天之奥府。
众利所聚,可以饶有。
乐我君子,百福是受。
21--乾之噬嗑坚冰黄鸟,终日悲号。
不见白粒,但见藜蒿,数惊鸷鸟,为我心忧。
22--乾之贲室如悬磬,既危且殆。
早见之士,依山谷处。
23--乾之剥大禹戒路,蚩尤除道。
周匝万里,不危不殆,见其所使,无所不在。
24--乾之复三人为旅,俱归北海。
入门上堂,拜谒王母,饮劳我酒。
25--乾之无妄传言相误,非干径路。
鸣鼓逐狐,不知迹处。
26--乾之大畜三羊争雌,相逐奔驰。
终日不食,精气劳疲。
27--乾之颐纯服黄裳,戴上以兴。
德义既生,天下归仁。
28--乾之大过桀跖并处,人民愁苦。
焦氏易林[陸敕先校宋本]·序
![焦氏易林[陸敕先校宋本]·序](https://img.taocdn.com/s3/m/2e26b99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7.png)
焦氏易林[陸敕先校宋本]·序刻易林序廣圻十六七歲時,從游於長洲張白華師,假館程子念鞠家。
鄙性不耽,尚時藝,每問師讀古書之法,師指誨靡倦。
念鞠既同門而頗蓄書,甚相得也。
先是念鞠有陸敕先手校本《易林》,在師所,枚葊漫士吳君,借而失去。
廣圻後聞其事,恨不一見。
多方搜訪,久之,遂獲。
袁君綬階以枚葊所臨,及餘姚盧抱經學士所臨等本相示,最後陸本歸黃君蕘圃。
取勘一過良多是正。
乙丑冬,客江寧,蕘圃以札來告,將謀付刊去,冬返及里門,則釐然在目焉,而屬序其簡首,回憶初知有是書目之日,倏忽二十五、六寒暑,曾不一瞬,唯師頤德弗營,精神巋然,而念鞠以薄宦遽化於外。
廣圻亦復行年四十有三,久見二毛矣。
方思悉數吾吳人物、源淵、典籍、流派,所聞所見,加以筆記,存諸敝篋,示我兒曹,稍傳文獻之信。
而蕘圃刻是書,顛末乃可為其中一事者也。
敢即舉而書之。
嘉慶十三年,歲在戊辰春正月下旬元和顧廣圻。
白話摘述:顧廣圻從張白華為師,暫住在同窗好友程念鞠家時,陳念鞠家中有豐富藏書,當時就知道有陸敕先手校本的《易林》,但此書卻讓人一個姓吳的借去不還,廣圻知道後相當懊悔沒能先讀此書,因此到處尋訪。
經過多年尋訪,果然找到:包括袁綬階,以及盧抱經等人都有臨〔抄〕本,而陸勘本則在黃蕘圃(黃丕烈,字蕘圃)手上,經過校刊後認為內容正確。
後來黃蕘圃說要將此書付刊(印刷),請廣圻寫序。
回想從一開始知道這本書,到為其寫序,已過25、6年,而今人事已非。
嘉慶13年即1808年。
刻陸敕先校宋本焦氏易林序世所行諸刻易林,悉出自明內閣本,成化癸巳彭華題,後可證也。
分上下經,為卷,或又析之作四卷。
而其譌舛,不可卒讀,則盡同。
近好事者多傳臨陸敕先校宋本,文句碩異,實視諸刻,遠勝往歲。
陸手勘者,歸予家。
續又收葉石君校本,取以參驗,先所傳臨,竟有稍益,失真處,故付之刻。
凡陸勘而誤,必存其真。
雖可知當為某字者,終不輒以改竄,亦猶予向日刻他書之意耳。
其諸刻所附,而陸勘未及者,蓋皆非出於宋本,概不載入。
焦氏易林-屯卦

焦氏易林-屯卦3.屯水雷屯坎上震下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既鹿无虞,以纵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3. -兵征大宛,北出玉关。
与胡寇战,平城道西,七日绝粮,身几不全。
1. -屯之乾泛泛柏舟,流行不休。
耿耿寤寐,心怀大忧。
仁不逢时,身隐穷居。
2. -屯之坤采薪得麟,大命陨颠。
豪雄争名,天下四分。
4. -屯之蒙山崩谷绝,天福尽竭。
泾渭失纪,玉历尽已。
5. -屯之需夏台羑里,汤文所厄。
鬼侯俞贿,商王解舍。
6. -屯之讼泥津污辱,弃捐沟渎。
所共笑哭,终不显录。
7. -屯之师李梅冬实,国多盗贼。
扰乱并作,君不能息。
8. -屯之比獐鹿逐牧,饱归其居。
反还次舍,无有疾故。
9. -屯之小畜夹河为婚,期至无船。
摇心失望,不见所欢。
10. -百足俱行,相福为强。
三圣翼事,王室宠光。
11. -屯之泰坐位失处,不能自居。
贼破王邑,阴阳颠倒。
12. -屯之否登几上舆,驾驷南游。
合纵散横,燕齐以强。
13. -屯之同人三孙荷弩,无益于辅。
城弱不守,邦君受讨。
14. -屯之大有河伯大呼,津不得渡。
船空无人,往来亦难。
15. -屯之谦甘露醴泉,太平机关。
仁德感应,岁乐民安。
16. -屯之豫重茵厚席,循皋採藿。
虽踬不惧,反复其宅。
17. -屯之随太乙驾骝,从天上来。
征我叔季,封为鲁侯。
18. -屯之蛊南巴六安,石解戟天。
所指不已,耊老复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之第三十二恒。
黃帝所生,伏羲之宇。
兵刃不至,利以居止。
震爲帝、爲玄黃,故曰黃帝。
坤爲牛,坤伏,故曰伏羲。
羲,犧同,牛牲也。
艮爲兵刃,艮覆故曰至。
巽爲利。
○宇,宋本訛宗,依元本、汲古。
刃,宋元本作刀,依汲古。
乾。
登墀踒足,南行折角。
長夜之室,不逢忠直。
此用《恒》象。
震爲足,兌折故踒足。
震爲南,艮爲角,艮覆故折角,伏坤故曰夜、曰室。
坤。
燕雀衰老,悲鳴入海。
憂在不飾,差池其羽。
頡頑[當作頏]上下,寡位獨處。
此仍用《恒》象。
兌爲燕雀,坤爲老、爲海,四五二句《詩·邶風·燕燕》文,乃莊姜送戴嬀大歸于陳之詩,故曰寡位獨處,義與毛合。
○鳴,宋元本作鴻,第三句作憂不在鄉,寡作在,均依汲古。
屯。
開閡除憂,伯自外來。
忉忉无患,无心得歡。
坤爲門,震爲開、爲除,坎爲憂,在外故開門除憂。
震爲伯,伯自外來,言由外來內也。
坎爲患、爲心,震樂故无。
○无,汲古作之,依宋元本。
心,宋元本作之,依汲古。
蒙。
郊耕釋耜,有所疑止,空虛無子。
坤爲郊,震爲耕、爲耜,坎爲疑,坤爲虛。
釋耜,言輟耕也,故因疑而止。
坤爲虛,震爲子,坤亡故无子。
○郊,宋元本作効,耜作秬,均依汲古。
釋,汲古作擇,依宋本。
需。
張牙切齒,齗怒相視。
禍起蕭墻,牽引吾子。
患不可解,憂驚吾母。
互兌爲牙齒,兌剛魯故曰齗怒。
离爲視,故曰齗怒相視。
離爲禍,伏艮爲墻、爲牽引,坎爲患、爲憂,伏坤爲母。
○齗怒相視,宋元本作斷怒相及,依汲古。
齗齗,爭辯貌。
訟。
履不容足,南山多棘。
毋出房闥,乃无病疾。
伏《明夷》。
震爲足、爲履、爲南,坎爲棘、爲室,故曰房闥,坎隱伏,故曰毋出。
坎爲病疾,震解故无。
○闥,汲古作閨,依宋元本。
師。
牛騂无子,鳴於大野。
申后陰微,還歸其母。
騂,《玉篇》云:馬赤黃也。
坤爲牛、爲黃,故曰騂牛。
震爲子,坤殺,故曰子。
坤爲野,震爲鳴,故曰鳴於大野。
坤爲后、爲母,震爲歸,周幽王后,申國女,幽王寵褒姒,廢申后,故曰遠歸其母。
○三四句宋元本作"申後陰微,罡歸其母",茲依汲古。
比。
龍生於淵,因風昇天。
章虎炳文,爲禽敗軒。
發輗溫谷,暮宿崑崙。
終身无患,光精照耀,不被禍難。
首二句兼用《恒》象。
震爲龍、爲生,兌為淵,故曰龍生於淵。
巽爲風,乾爲天,龍在天上,故曰因風昇天。
比坤爲文,艮爲虎,震爲車,震覆故曰敗軒。
禽者,田獵也。
輗,轅端持衡者。
坤爲車,一陽在坤上若轅端衡木,蓋艮象也。
《水經注》渭水右有溫谷,然此溫谷即暘谷。
《書》宅嵎夷曰暘谷。
《淮南子》日出於暘谷,言發輗東海,夕至崙崑[當作崑崙]也。
坤爲暮,艮爲崑崙,坤爲身,艮爲終、爲光明,坎爲患難。
○昇,宋元本作身,禽作凶,光作充,均依汲古。
照,元本作炤,依宋本及汲古。
禍,汲古作患,與上患字複,依宋元本。
小畜。
既嫁宜吉,出入无咎。
三聖並居,國安无災。
通《豫》。
震爲嫁、爲出,巽爲入,坎爲聖,震數三,故曰三聖。
坤爲國,震樂故无咎災。
○咎,宋元本作憂,依汲古。
履。
北陸陽伏,不知白黑。
君子傷讒,正害善人。
通《謙》。
坎爲北,陽陷陰中,故曰陽伏。
《左傳》:"日行北陸而藏冰",言天寒也。
坎爲黑,巽爲白,巽坎皆爲伏,故不知。
艮爲君子,正反震故曰傷讒。
○白黑,汲古作黑白,依宋本。
泰。
一身兩頭,近適二家,亂不可治。
坤爲身,乾數一,故曰一身。
乾爲頭,坤數二,故曰兩頭。
伏艮爲家,坤爲亂。
○近,汲古作延,依宋元本。
否。
牝馬牡駒,嵗字不休。
君子衣服,利得有餘。
乾坤合體故曰牝牡,故嵗字不休,字,息也。
乾爲嵗,互艮爲君子,巽爲利,乾爲衣。
○牡駒,宋元作牝駒,依汲古。
字,汲古作孳,依宋元本。
同人。
南行懷憂,破其金輿。
安坐故廬,乃无灾患。
通《師》。
震爲南,坤爲憂患、爲車,乾爲金,故曰金輿。
坎爲破、爲室廬。
○灾,依宋元本,汲古作殃。
大有。
憂人之患,履傷浮願。
爲身禍殘,篤心自守,與喜相抱。
通《比》。
坤爲憂患,震爲履,震覆故曰履傷。
坤爲身、爲禍,坎心,艮爲抱。
第二句或有訛字,或謂浮願猶不及料也。
願,汲古作顔,依宋元本。
謙。
咸陽辰巳,長安戌亥。
丘陵生心,非魚市。
可以避水,終無凶咎。
《謙》震、坎、艮三陽俱備,震乾初坎乾中,艮乾上三陽成乾,故曰咸陽。
辟卦乾居辰巳,故曰咸陽辰巳。
震爲長,坤爲安,故曰長安。
辟卦坤居戌亥,故曰長安戌亥。
坎先天位西,坤爲都邑。
咸陽,長安,西方都邑也。
艮爲丘陵,坤爲魚、爲水,言丘陵可避水不可得魚也。
○水,宋元本訛不,依汲古。
按:《韻補》云亥音喜,引《易林》將戍繫亥,陽藏不起爲證,此處亦然,韻補說是也。
豫。
不知何孫,夜來扣門。
我慎外寢,兵戎且來。
艮爲孫,坎爲夜,坤爲門,艮手故曰扣門。
外寢,外室也。
艮爲外、爲寢,爲刀兵。
○寢,汲古訛寇,依宋元本。
隨。
昧旦不明,日暗無光。
喪滅失常,使我心傷。
震爲旦,兌爲昧,故曰昧旦不明。
艮爲日、爲光,兌嚮晦故无光。
○日暗,依汲古,宋元本作暗我,我爲夜之形訛字,疑原作暗夜無光,暗夜與昧旦爲對文,今姑從汲古。
蠱。
江陰水側,舟楫破乏。
狐不得南,豹无以北。
雖欲會盟,河水絕梁。
坤爲大川,故曰江水。
震爲舟,兌毀故破乏。
艮爲狐、爲豹,震爲南,震反爲艮則北矣,艮止故不得南。
北艮爲梁,兌折故梁絕。
○狐,宋元本作孤,依汲古。
北,元本訛比,依宋本、汲古。
絕梁,汲古作梁絕,依宋元本,梁與盟韻。
臨。
神之在丑,破逆爲咎。
不利西南,商人休止。
震爲神,先天居丑方,又臨爲丑月卦,故曰神之在丑。
兌爲破,易至於八月有凶,言至未遯,丑未衝,故曰破逆爲咎、曰不利西南。
西南,遯未也。
震爲商人,因逆破故休止。
○第四句宋元本作人休止後,依汲古。
觀。
然諾不行,欺天誤人。
使我露宿,夜歸溫室。
神怒不直,鬼擊其目。
欲求福利,適反自賊。
震爲言,震覆,故曰然諾不行、曰欺天誤人。
艮爲天、爲室,坤爲宿、爲夜,艮爲火,故曰溫室。
伏震爲神、爲怒,坤爲鬼,艮爲目,艮手故曰鬼擊其目。
艮爲求,巽爲利、爲賊。
○天,汲古作訟,露作虛,均依宋元本。
噬嗑。
攘臂極肘,怒不可止。
狼戾愎佷,無與爲市。
艮爲臂肘。
極,放也。
《儀禮·大射》"贊設決朱極三"注:極,放也,極肘,即放肘也。
震爲怒,艮爲狼,巽爲市,巽伏,故曰无與爲市。
○極,汲古作拯,依宋元本。
愎,宋本訛復,依元本、汲古。
佷,汲古作狠,依宋元本。
賁。
販馬買牛,會值空虛。
利得尠少,流連爲憂。
离爲牛,震爲馬、爲商旅,故曰販買。
离爲空虛,巽爲利,巽伏,故利得鮮少。
坎爲憂,艮止故曰流連。
○買,宋元本作賣,依汲古。
剝。
高樓陸處,以避風雨。
深室邃宇,君安其所。
牝雞之晨,爲我利福,請求弗得。
此用《恒》象。
伏坤爲重故爲樓,巽爲高故曰高樓。
坤爲陸,故曰陸處。
巽爲風,兌爲水,故亦爲雨。
巽爲伏,故曰以避風雨。
艮爲堂宇,下乘坤故曰深邃。
震爲君,艮爲安,故曰君安其所。
震爲晨,巽爲雞、爲利,艮爲請求,坤虛故弗得。
○之晨,元本作之息,汲古作司晨,依宋本。
福請求,宋元本作弗求得,茲依汲古。
復。
阿衡服箱,太乙載行。
逃時厯舍,所之吉昌。
《天官書》:"北斗帝車運乎中央",《晉書·天文志》:"北斗杓三星爲玉衡",衡,平也,轅端橫木也。
坤爲平、爲方、爲車箱,故曰阿衡服箱。
《詩》:"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毛傳》:"服,牝服也;箱,大車之箱也",疏:牝服長八尺謂較也,今俗爲平較,兩較之內謂之箱。
按:大車牛車兩轅,今車兩邊之墻古謂之較,兩較之中即爲箱,以其中虛故名牝服,茲曰阿衡服箱。
與太乙並稱,則阿衡指玉衡,服箱指牽牛,言太乙居中御斗牛以行也。
震爲君,故曰太乙。
太乙,即北辰極尊,象君臣復出入無疾,故所之吉昌。
○之,汲古作求,非,依宋元本。
逃,疑爲巡之譌。
无妄。
飛來之福,入我嘉室,以安吾國。
乾爲福,震爲飛,巽爲入,艮爲室、爲國。
○嘉,汲古作居,依宋本。
大畜。
不孝之患,子孫爲殘。
老耄莫養,獨坐室垣。
巽爲孝,二至四巽覆,故曰不孝。
伏坤爲患,震爲子,艮爲孫,皆履乾上,而兌毀折故曰殘。
乾爲老,坤爲養,坤伏故莫養。
艮爲垣、爲坐、爲獨。
○子孫爲殘,宋元本作子爲母殘,茲依汲古。
頤。
南過棘門,鈎裂我冠。
斷衣傷襦,使君恨憂。
通《大過》。
乾爲南、爲門,互大坎故曰棘門。
艮爲冠、爲鈎,兌毀故冠裂。
乾爲衣襦,巽下斷,故斷衣傷襦。
乾爲君,坤爲恨憂。
○鈎,汲古作駒,依宋本。
斷衣,宋元本作鬬之,茲依汲古。
大過。
重弋射隼,不知所定。
質疑蓍龜,孰可避之。
明神答報,告以肌如,宜利止居。
以繩繫矢而射曰弋,正反巽故曰重弋。
伏艮爲隼,震爲射,正反震故不能定射的在何所也。
震爲蓍,艮爲龜,坤爲疑,震言故曰質疑。
震爲往,正反震故曰孰可避之。
震爲神,艮爲明,上艮爲反震故曰答報。
艮爲止,巽爲肌。
肌,蟲名,《爾雅·釋蟲》:"密肌,繼英,皆蟲名",注云未詳,茲曰止居或密肌爲蟄伏之蟲,正巽象也。
○弋,宋元本作或,汲古作卒,之訛六,均依《困》之《蹇》校。
肌如,汲古作犧牲,依宋元本。
宋元本无末句,依汲古。
坎。
麟麑鳳雛,安樂无憂。
捕魚河海,利踰徙居。
伏离爲文,故曰麟鳳。
艮亦爲獸、爲鳥,艮少故曰麑曰雛。
麑,鹿子也。
坎爲憂,震樂,故无憂。
伏巽爲魚、爲利,艮爲捕,坎爲河海,故曰捕魚河海。
艮爲居,震行故曰徙居。
○雛,宋元本作稚,徙作從,均依汲古。
離。
新田宜粟,上農得榖。
君子懷德,以千百祿。
离爲新,伏艮爲田,二嵗爲新田,巽爲粟、爲榖,中爻正反巽故曰宜粟、曰得榖。
伏艮爲君子、爲求,故曰千。
震爲百、爲祿。
○二三句宋元本作"君子惟德,千百以福",茲依汲古。
咸。
簪短帶長,幽思苦窮。
瘠蠡小瘦,以病之癃。
詳《復》之《節》。
第四句宋元本癃作隆,依汲古。
蠡,元本作蟸,非,癃,創也。
艮象,言小瘦之故因病癃也。
遯。
爭訟之門,不可與鄰。
出入有爲,憂生我心。
乾爲言,艮亦爲言,兌爲口,二至四兌反,與乾言相背,故曰爭訟,義本《夬·九四》也。
艮爲門,伏震爲出,巽爲入,伏坤爲憂、爲心。
○心,汲古作患,依宋元本。
大壯。
朽根枯株,不生肌膚。
病在心腹,日以焦枯。
伏巽爲木、爲隕落,故曰朽根枯株。
艮爲肌膚,上卦艮覆,故肌膚不生。
伏坤爲心腹、爲病,巽隕故枯。
按:壯者,傷也,故林詞如此而象則用伏。
○腹,汲古作腸,焦作燋,均依宋元本。
焦枯,宋元本作焦勞,依汲古協。
晉。
雨師娶婦,黃巖季子。
成禮既婚,相呼南去。
潤澤田里,年嵗大喜。
此用恒伏象。
兌爲雨,坤爲師,巽爲婦,卦六爻皆有應予,易所謂婚媾也,故曰雨師娶婦。
震爲黃,艮爲巖、爲季子,故曰黃巖季子。
坤爲禮,艮爲成,震巽爲夫婦,故曰成禮既婚。
震爲呼、爲南,兌爲潤澤,坤爲田里、爲年嵗。
震爲喜,言田里得雨澤,年嵗豐熟而大喜也。
元本舊注:《博物志》太公爲灌壇令,武王夢婦人當道夜哭,問之曰:我是東海神女,嫁于西海神童,我行必有風雨云云。
按:此注于林詞不甚合,恐別有故實,爲今所不能攷。
○南去、潤澤田里,依《井》之《坤》宋元本校,各本去作上,潤作膏,田里作下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