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女妖精的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西游记之蜘蛛精的美丽

西游记之蜘蛛精的美丽

西游记之蜘蛛精的美丽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其中,蜘蛛精作为西游记中的经典角色之一,以其美丽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蜘蛛精的美丽,并分析其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一、蜘蛛精的外貌与美丽蜘蛛精是西游记中妖精的一种,通常被描绘成妖娆妩媚的形象。

她们的容貌媚惑且身姿曼妙,常常以美女的形象出现,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她们长着细长的身躯和柔软的肢体,眼眸清澈明亮,长发如瀑布般垂至腰际。

她们独特的外貌美丽迷人,给人一种无法抵挡的诱惑。

然而,蜘蛛精的美丽并不仅仅表现在外貌上。

她们擅长化妆术,能够变换成各种形象,从而获得人类的信任和欢心。

她们巧妙地使用化妆品,将自己打扮得美轮美奂,使得人们难以辨别她们的真实面目。

这种美丽的变相是她们吸引众人的一种手段,也是她们在西游记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之一。

二、蜘蛛精的美丽与文化意义蜘蛛精的美丽在西游记中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她们的美丽代表着一种诱惑和欺骗的力量。

蜘蛛精以其妙技与顶级手段将某些角色迷得神魂颠倒,使其陷入情网而无法自拔。

这种美丽的象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所体现。

人们常说“千年修得共枕眠,世世修来同船渡”,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美丽的追求。

然而,真正的美丽是内在的,而非外表上的花枝招展。

通过蜘蛛精的形象,人们得以反思美丽的真正内涵。

此外,蜘蛛精的美丽也与情感的探索有关。

西游记中,蜘蛛精常常通过美丽来引起人类的眷恋,然后将他们骗到自己的居所,以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种情节反映了人类在感情中常常追求表面的美丽,而忽视真正的感情内涵。

因此,蜘蛛精的美丽成为了人们对于感情真实性和内在优劣的思考。

三、蜘蛛精的美丽与人性之问蜘蛛精的美丽还涉及到人性与善恶的探讨。

蜘蛛精以其美丽的外表对其他角色施加影响,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驾驭他们。

然而,她们的美丽并不能掩盖她们邪恶的本质。

这种美丽和邪恶的强烈对比使人们反思美丽与善恶的关系,探讨美丽是否等价于善良。

西游记通过蜘蛛精的形象告诉我们,美丽并不是一个人品善良的标志,外表的美丽与内心的邪恶并不矛盾。

《西游记》铁扇公主形象浅析

《西游记》铁扇公主形象浅析

《西游记》铁扇公主形象浅析【标题】《西游记》铁扇公主形象浅析【作者】徐梅【关键词】西游记;铁扇公主;另类妖精;人味十足;婚姻悲剧【指导老师】李胜【专业】汉语言文学【正文】《西游记》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刻画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神魔世界。

形象,是社会的投影,全书以唐僧师徒四人为主来进行描写,但对那些阻碍西天取经的妖精们也有不少描述。

妖,是一切反常怪异事物的名称。

《左传?宣公十五年》云:“地反物为妖。

”这里的“妖”是指自然界中的变异现象转变为专指雀生大鸟、兔舞于市等一些妖异之事。

秦汉以后,“妖”的含义由专指自然界中的变异现象转变为专指动植物或无生命者的精灵,即妖物灵怪之类,《西游记》中的妖即属此意。

在《西游记》里的众多妖精中,作者刻画了很多女妖,但由于作品的魔幻色彩、宗教意识遮蔽了人们的目光,因而绝少有人留意那些女妖以及她们身上投射出的曙色。

其实,女性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天然尺度,她们的艺术形象更加负载着复杂多样的社会因子,更值得人关注。

铁扇公主就是《西游记》众多妖精中的一位,作品对她描述不多,她在众妖中也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不太能引起注意,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形象,却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意义,她是妖,却与其它妖截然不同,甚至说是相当另类,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作者的人生观;她身上全无妖性,更多闪现的是人性的光芒,“人味”十足;她遭受了婚姻的悲剧,有时代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因素,她是封建社会下女性的缩影,她的悲剧是封建社会妇女共同的悲剧。

一、另类妖精《西游记》中的妖精们可能存在着某些简单化、概念化的倾向,但作品中妖精们并非众妖一面,全无区别,若细细比较一番,就会发现书中有一妖是与众不同,相当另类的,那就是翠云山芭蕉洞的铁扇公主。

(一)容貌另类就美貌而言,铁扇公主无法和那些年轻女妖相比。

据统计,在取经路上,对唐僧师徒四人构成威胁,或与他们有直接冲突的女妖共有十一人(伙),她们是:尸魔白骨夫人(第二十七回),压龙山压龙洞的金角大王的母亲九尾狐狸(第三十回),灵感大王的义妹斑衣鳜婆(第四十八回),毒敌山琵琶洞的蝎子精(第五十五回),翠云山芭蕉洞的铁扇公主罗刹女(第五十九回),牛魔王的爱妾玉面公主(第六十回),荆棘岭的杏仙(第六十四回),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第七十二回),比丘美后白面狐狸(七十八回),陷空山无底洞的金鼻白毛老鼠精(第八十回),天竺假公主玉兔精(第九十五回)。

西游记中的妖精形象

西游记中的妖精形象

西游记中的妖精形象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其中丰富多彩的妖精形象都深入人心。

妖精作为小说中的一大特色,既扮演了各种角色,又展示了各种形态。

本文将介绍西游记中的妖精形象,并探讨这些妖精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白骨精西游记中最著名的妖精形象之一当属白骨精。

白骨精是一个具有人性化形象的妖精,她会变身成美丽的女子,引诱男子入魔。

尽管她外表美丽,但内心却狡诈邪恶。

这种形象凸显了妖精的欺骗性和危险性,也暗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欲望的诱惑。

二、黄袍怪黄袍怪是一个凶恶状貌的妖精形象,在《西游记》中作为魔王孙悟空的对手而经常出现。

黄袍怪的形象恶心可怕,让人不寒而栗。

他会变幻多端,迷惑人心。

黄袍怪的形象突出了妖精的邪恶本质,并展示了人们面对邪恶时应有的勇气和智慧。

三、蜘蛛精蜘蛛精是西游记中的另一个妖精形象。

她可以变身成一位妖媚动人的女子,用美艳的外表引诱猎物上当。

蜘蛛精的形象暗示了妖精的诱惑力和迷人之处,同时也暗示了人性的贪欲和欲望。

四、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是西游记中的一个高贵、傲慢的妖精形象。

她以自己的美貌和智慧引诱猴子,企图消灭孙悟空等人。

铁扇公主的形象展示了妖精的傲慢和自负,也体现了人性中的虚荣和自满。

五、狐狸精狐狸精作为西游记中的一个妖精形象,常以女子的身份出现,外表美丽动人。

她通常会利用自己的美貌和能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常常与人类之间发生爱情故事。

狐狸精的形象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妖精的形象和形态,也反映了人性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西游记中的妖精形象丰富多样,每个妖精形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寓意。

这些妖精形象不仅给小说增添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妖精文化的思考。

总结起来,西游记中的妖精形象以其多样性和独特性而闻名。

白骨精、黄袍怪、蜘蛛精、铁扇公主和狐狸精都是这部作品中令人难忘的角色。

通过这些妖精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善恶的探讨。

这些妖精形象的刻画都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读者,更是反映了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妖精的理解和解读。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人物形象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人物形象分析【导语】:西游记中白骨精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妖怪,本店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白骨精人物形象。

西游记描写妖精外貌的片段

西游记描写妖精外貌的片段

西游记描写妖精外貌的片段
《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众多形态各异的妖精形象。

以下是几个关于妖精外貌的精彩片段:
白骨精:这妖精生得相貌娇美,皮肤白皙如玉,身材苗条,宛如月宫中的仙女。

她的长发如瀑布般披肩,眼眸深邃,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她的笑容中透露着一丝诡异,让人不寒而栗。

在月光下,她的身影若隐若现,仿佛是一位飘渺的幽灵。

牛魔王:这妖精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宛如一头雄壮的公牛。

他的面容狰狞,双眼如铜铃般大小,闪烁着凶狠的光芒。

他的犄角挺拔,犹如两把利剑,散发着强烈的威胁感。

在他的身边,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仿佛是他力量的象征。

蜘蛛精:这妖精生有八只长臂,每只手臂的末端都化作了一张狰狞的蜘蛛头。

她的身体纤细而灵活,能够在空中自由穿梭。

她的面容阴森可怖,嘴角挂着一丝残忍的微笑。

在她的身边,飞舞着无数的蜘蛛丝,仿佛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将猎物牢牢困住。

铁扇公主:这妖精身材丰满,面容娇艳,宛如一位妖娆的贵妇人。

她的手中握着一把巨大的铁扇,扇面上镶嵌着无数的宝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她的笑容中透露着一丝傲慢和娇媚,让人既感到恐惧又无法抗拒她的魅力。

这些妖精形象各具特色,生动地展现了《西游记》中奇幻的世界观和丰富的想象力。

浅析《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

浅析《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

浅析《西游记》中的女妖形象作者:陈玲玲兰正江来源:《西江文艺》2017年第17期【摘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创作中的一枝奇葩,拥有令人着迷的艺术魅力。

孙悟空作为其中着墨最多的形象之一,其反叛精神历来为人称道。

而西游记中的特殊群体---女妖,也同样拥有突破自我,挣脱束缚的反抗意识。

在对孙悟空反叛精神浓墨重彩的同时,女妖强烈的自我抗争精神同样不可忽略。

笔者将从自主追求爱情婚姻和极力达成自身目标两个方面来浅析女妖的形象。

【关键词】:女妖;爱情;欲望;反叛千百年来,妖就是一种反常怪异事物的名称,《左传·宣公十五年》曾云:“地反物为妖。

”而在《西游记》的妖精形象体系中,女妖是极其独特的一群。

与男妖的面容可憎、恐怖丑陋不同,西游记中出现的女妖,几乎清一色的是绝色美人。

不同于世俗女性对待情爱的矜持内敛,女妖大胆热情,奔放直接,对于情爱情欲的渴求坦荡而又热烈,更对于自身欲望毫无遮掩,顺从渴望,直面目标,坚定执着,反抗束缚的反叛精神坚决又惨烈。

本文将从自主追求爱情婚姻和极力达成自身目标两个方面来浅析其形象。

一、自主追求爱情婚姻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自荐枕席”的传说由来已久。

战国宋玉曾云:“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高唐赋》)塑造了自荐枕席的女子形象。

从高唐之女的巫山云雨,到后世聊斋里的花妖狐魅,皆不乏主动追求,自荐枕席的精怪,其不受传统“安于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则束缚,大胆追求爱情,自主安排婚配,骨子里的反抗意识直接而强烈。

西游记里的琵琶洞蝎子精是其典型。

蝎子精的形象在前代西游故事中并不存在,到《西游记》时才出现。

《西游记》中,蝎子精的故事是借鉴了杂剧《西游记》“女王逼配”故事中女王的性格特点,而附之以蝎子精的外形创造出来的。

西游记里 金鱼精 解读

西游记里 金鱼精 解读

西游记里金鱼精解读一、引言《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不仅有众多仙魔神佛的形象,还有许多妖怪妖精的角色。

其中,金鱼精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解读《西游记》中的金鱼精,探讨她的来历、特征、意义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

二、金鱼精的来历金鱼精最早登场于《西游记》第五回,在那一回中,金鱼精化身为孙悟空,试图引诱唐僧误入她的水晶宫。

虽然她的阴谋被识破,但她在后来的剧情中仍然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金鱼精的特征1.长相美丽:金鱼精的外貌十分美丽动人,她有着白嫩的肌肤和宛如水晶般的眼眸。

这些特征给人一种清新、纯洁的感觉。

2.水性优秀:金鱼精作为一个鱼精,擅长水性,能够在水中自如游动,展现出非凡的灵动和敏捷。

3.着装华丽:金鱼精喜欢穿着华丽的服饰,常常身着丝绸般的彩衣,佩戴各种珠宝首饰,她的着装彰显了她的高贵和独特。

四、金鱼精的意义1.代表妖怪世界中的美丽和神秘:金鱼精本身就是一个妖怪,她的美丽与神秘代表了妖怪世界中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2.表达人性的复杂性:金鱼精作为一个妖精,她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貌,还有着与人类相似的各种情感。

她既有善良温柔的一面,也有善于诱惑和算计的一面,这种复杂性也让人对她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兴趣。

3.探讨欲望与道德的冲突:金鱼精试图引诱唐僧,这反映了欲望与道德的冲突。

她的行为引发了一系列事件,人们对于欲望的探讨从而得以展开。

五、金鱼精与其他角色的关系1.孙悟空:金鱼精曾经化身为孙悟空,试图引诱唐僧,这与孙悟空自身不断的改过自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孙悟空的正直和善良。

2.唐僧:金鱼精的引诱行为给唐僧敲响了警钟,使他对于妖怪的阴谋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了取经的决心。

3.其他妖怪:金鱼精作为一个妖怪,和其他妖怪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和矛盾。

她的行为也反映了妖怪世界中的独特规则和人际关系。

六、结论通过对《西游记》中金鱼精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她作为一个妖精所代表的美丽与神秘,人性的复杂性以及欲望与道德的冲突。

《西游记》中女妖形象之我见

《西游记》中女妖形象之我见

《西游记》中女妖形象之我见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变幻奇诡的神话世界,在读者心中树起了一座艺术的丰碑。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动态形象。

本领超凡、机智多谋、敢于反叛的孙悟空;自私懒惰、贪吃好色的猪八戒;一本正经、迂腐之至的唐僧。

除此之外,作者笔下所描写的女妖们也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她们既如片片迷人的风景,又似道道可怕的陷阱,不仅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也丰富着《西游记》里的人物画廊。

在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对他们构成威胁或与他们直接发生矛盾冲突的女妖们共有11伙(人),她们分别是:尸魔白骨精(第二十七回);金角大王的母亲九尾狐(第三十四回);灵感大义的义妹斑衣鳜婆(第四十八回);毒敌山琵琶洞蝎子精《(第五十五回);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罗刹女、牛魔王之妾玉面公主(第五十九回);荆棘岭树精杏仙(第六十四回);盘丝洞七个蜘蛛精(第七十二回);比丘国美后白面狐狸(第七十八回);陷空山无底洞金鼻白毛老鼠精(第八十回);天竺国假公主玉兔精(第九十五回);这些女妖水虽出身不同,法术各异,但个个本领高强。

作者对这些女妖的描绘也是因物赋形,以形会意,使女妖的形象同中有异,多姿多彩,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一、异中有同(共性)《西游记》中这群外表迷人的精灵,同时也被赋予了狠毒邪恶、残酷狡猾、吃人肉、纵情欲的妖魔性。

有时就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奈何不了她们。

(一)食欲形象在《西游记》中很多妖魔都想吃唐僧肉而求长生不老。

作者刻画的这一群体中女妖精有:第27回白骨夫人,第34回金角大王的母亲九尾狐,第48回灵感大王的义妹斑衣鳜婆,第72回盘丝洞七个蜘蛛精。

她们的形象都非常鲜明、生动。

这里面与唐僧师徒有过正面交锋的有白骨夫人和盘丝洞七个蜘蛛精。

白骨夫人是西行路上第一个想吃唐僧肉的女妖精,她狡猾善变,邪恶狠毒,专吸人血,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被吃光了。

她是独挡一面的地头蛇,她抱着“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以及怕“笑破他人口”的想法,连续三次变化,几番戏弄,花言巧语,虽未能逃脱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最终浑身碎骨,但她的解尸法也搞得师徒反目,糊涂的唐僧赶走了孙悟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中女妖精的形象分析
《西游记》是我们自小便熟知的作品,然而,不同年龄时间的我们对于《西游记》又有着不同的见解。

由最初的看热闹,也开始分析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其中吴承恩在创作中刻画正面形象的同时,还向读者展示出许多女性反面形象,接下来笔者将对于女妖精形象做出系统而简要的分析。

一、女妖的美貌
《西游记》中的女妖魔,虽为取经人的对立面,均非善类,但与那书中的男性妖魔相比,却几乎是清一色的美人。

个个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共写到十一个(群)女妖,她们大都美比天仙。

作者在第二十七回对白骨精的描写“那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

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

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

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这是白骨精为迷惑唐僧师徒而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怪不得八戒动了凡心。

第六十回中写玉面狐狸精“娇娇倾国色,缓缓步移莲。

貌若王始,颜如楚女。

如花解语,似玉生香。

”难怪玉面狐狸精又叫玉面公主,原来她有倾国之色,也怪不得牛魔王会抛弃自己的结发前妻罗刹女。

第七十二回中写七个美人儿,“比玉香尤胜,如花语更真。

柳眉横远灿,檀口破樱唇。

钗头翘翡翠,金莲闪降裙。

却似嫦娥临下界,仙子落凡尘。

”使得那一心向佛、六根清净的唐三藏都“看得时辰久了”。

而八戒那贪色之徒就可想而知了,怪不得吴承恩大师会将七十二回取名为“盘丝洞七情迷本,垢泉八戒忘形。


第八十二回“妮女求阳,元神护道”中写白毛老鼠精的美貌更是传神,“发盘云髻似堆鸦,身着绿绒花比甲。

一对金莲刚半折,十指如同春笋发。

团团粉面若银盆,朱唇一似樱桃滑。

端端正正美人姿,月里嫦娥还喜恰。

”连嫦娥都惊喜她的美色,而孙行者则担心师父为美色所惑,“只怕一时动心”。

作者从外貌、肌肤、身材这几个方面来描写女妖,把女妖写得很美,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描写也不过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写。

《西游记》中女妖外表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作者在塑造这众多女妖的美貌时显然是别有用心,同样也应合了曹植《美女篇》中“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描写女人美丽即为妖艳的说法。

既为女妖,那也就少不了妖艳了。

二、女妖的魔性
美虽是女妖们的外表,但妖是一种反常的事物,因此狠毒、邪恶、怪异、纵欲等就不失为女妖的内在魔性。

美也罢、毒也罢,都成了女妖最基本的含义。

女妖也就成为中国自古以来那种不符合现实社会普遍要求和封建伦理道德的代名词。

她们作恶害人,阻碍取经大业。

她们接近唐僧,大多是为了吃其肉、采其元阳,以成太乙金仙。

白骨精是《西游记》第一个想吃唐僧肉的妖怪。

为此,她三次变化,几番戏弄,花言巧语,挑拨是非,虽然逃不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最后命丧金箍棒下,却也使得师徒反目,悟空被逐。

也许是唐僧命该步步逢灾、处处有难,第五十五回,刚刚摆脱了西梁女王的柔情羁绊,又落入蝎子精的琵琶洞府。

那妖怪虽然貌美如花,甚至在与悟空交战之前也不忘“烧汤洗面梳妆”,但却心狠手辣。

孙悟空那颗修炼过的头,大闹天宫时“那些神将使刀斧锤剑,雷打火烧,及老子把我安于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俱未伤损。

”可蝎子精使出倒马毒桩,只把他扎了一下,就使行者叫声“苦啊!”忍耐不得,负痛败阵而走,抱着头,只叫“疼!疼!疼!”蝎子精的毒不仅使悟空吃了亏,八戒着了道,观音不敢近前,连如来佛祖都惧怕她。

就连心存善良的罗刹女也不例外。

孙行者第一次借扇中,念及罗刹女是结拜兄弟牛魔王的结发妻子,以嫂子之礼相待。

无论孙行者如何的诚恳,罗刹女都是在大骂之后举剑便砍。

后来,她被孙悟空降服以后借出的扇子却是假的,可见她有多狠毒,多狡猾。

《西游记》中的女妖,虽然出身各异,或修炼成精,或神仙下凡,但都个个身手不凡,法力极强,具有神的本领。

我们知道《西游记》中最为熟悉的人物莫过于孙悟空了,原因在于他不仅神通广大,而且贯穿始终。

但小说里的女妖也有连孙行者也奈何不了的。

像作品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中的琵琶洞蝎子精,就尤为神通。

蝎子精长着两只钳子脚,使一柄三股叉,其蛰人的本领、毒汁的利害,连观音也无奈,怪不得孙行者那“雷打火烧”、“安于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俱未伤损”的头却“今日不知这妇人用的是甚么兵器,把老孙头弄伤也!”以至于最终蒙观音菩萨指示“去东天门里光明宫告求五曜星官,方能降伏。

”盘丝洞的蜘蛛精,肚脐里能放出无数软粘丝缕,把人和蜻蜓、蜜蜂粘住,想占便宜的八戒就吃足了她们的苦头。

陷空山的老鼠精,居住在无底深涧,洞内周围有三百余里,一重又一重,一处又一处,巢穴甚多,其刁钻狡诈、诡计多端,堪称女妖之最。

吴承恩在描写女妖法力强大之外,还描写了女妖的善变。

我们知道,神魔皆会变,以变来欺诈对方达到目的。

孙行者会七十二变,女妖也不例外。

在牺游记肿,唐僧取经,没有孙悟空的炼魔降怪,单凭八戒沙僧是不会成功的;而孙行者在危难之时没有神仙启示帮助,也难成正果。

这其中与女妖的善变分不开。

在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三变三戏唐三藏,使得唐僧师徒关系紧张,最后是唐僧的一怒之下撵走了悟空,弄得行者好不凄惨。

三、女妖的爱与情
中国传统的妇女观主张婚姻之事要听“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女妖精却毫无此禁忌。

唐僧是取经路上所有妖魔的共同目标,妖怪们都希望通过占有他这条捷径,免去修行之苦,直接成仙得道。

但男怪女妖,目的相同,方式有别。

在与取经人的冲突中,男妖怪大多以力相较,女妖精则常常以色迷人;男妖怪抓到唐僧,只要刷洗干净,蒸熟了便吃,女妖精得到唐僧,则多数要逼其成亲,“耍子去来”,既能采其元阳,又享天伦之乐,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女妖精总是主动追求,全无别的顾忌。

玉兔精假扮天竺公主,结彩楼、抛绣球,“欲配唐僧了宿缘”,被悟空识破后,大骂弼马温“破人亲事,如杀父母之仇”。

蝎子精摄得唐僧,回到洞府,弄出十分娇媚之态,携定唐僧道:“常言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且和你做会夫妻儿,耍子去也。

”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那女怪拉拉扯扯的不放,这师父只是老老成成的不肯,直缠到有半夜时候。

”女妖对情欲的渴求表现了晚明社会“以情反理”的社会思潮,这在《金瓶梅》、《三言二拍》小说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女子自媒自证、自主婚姻,本是明代启蒙思潮影响下通俗文学创作的一个主题,话本小说与明清传奇,所涉颇多。

在第六十四回中写杏仙生得“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

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

”活生生一个大美女,且还充满柔情,为人谦虚、贤惠。

她给大家进茶,吟出“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的妙句,还说自己“妾身不才”。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虽美,却不淫。

不以美色迷惑唐僧师徒,她对唐僧是有“爱之情”,就算成不了“姻眷”也未曾伤害唐僧丝毫。

在唐僧识破其为树妖后都对其有怜惜之情,只有那呆子,“不识好歹”,结果了她,好生可怜。

杏仙无论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讲,她所追求的都是一种爱与情。

《西游记》中的女妖还有着亲情的显露。

作者在第五十九回中就写道,罗刹女的儿子红孩儿因阻挠取经,而被观音菩萨收为善财童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这本是红孩儿的造化,可罗刹女却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难以自禁的母性流露,让人动容。

对于丈夫,罗刹女也是一个温柔贤良的妻子。

丈夫牛魔王贪财贪色,喜新厌旧,娶了玉面公主后,很少进家门,罗刹女俨然就是一个弃妇。

可她却对偶然相见,无情无义的丈夫百般殷勤,低声俯就。

满肚子的幽怨却只说一句:“大王,燕尔新婚,千万莫忘结发,且吃一杯乡中之水。

”可见她的情性的宽容。

更可贵的是为搭救丈夫,她甘愿奉上自己苦修多年的宝扇。

好在悟空也讲人情,只要宝扇,未要她命,否则恐怕她也愿搭上。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罗刹女爱子爱夫的深情,最后也就只有她“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别的女妖千方百计寻求的结果却为罗刹女得到了。

关于女妖的形象在《西游记》中有许多例子,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中女妖做出了分
类研究,让我们对《西游记》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便于在读者赏析《西游记》中可以更加系统的了解作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