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合集下载

临床实验室检测系统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标准操作

临床实验室检测系统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标准操作

了解方法可能存在的 局限性,以便在实际 应用中加以注意。
2024/1/24
掌握方法的特点,如 操作简便性、自动化 程度、检测通量、检 测时间等。
8
方法性能评估
进行方法学性能评估,包括精密度、准确性、特 异性、敏感性等指标。
通过与金标准或其他已确认的方法进行比对,验 证所选方法的性能。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方法是否满足实验室需求和 预期目标。
注意事项
在方法确认和性能验证过程中,应注意抗体的选择和保存,以及实 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7
案例三:血液分析仪方法确认与性能验证
方法确认
包括仪器安装、调试、操作培训,以及方法学比对实验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等步骤,确保血液分析仪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性能验证
通过重复性实验、线性范围实验、携带污染实验等,对血液分析仪的性能指标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满足临床需求。
14
操作前准备
确认检测系统
确保所使用的检测系统(包括仪 器、试剂、校准品等)符合相关 标准和要求,并已进行正确的安
装和调试。
2024/1/24
准备试剂与样品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足够的试剂和 待测样品,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
校准与质控
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质量控制,以确 保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5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04
室内质量控制
通过设立质控品、重复实验等 方式,监控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和准确性。
2024/1/24
22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实施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持续改进
依据国际或国家相关标准,建立实验 室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方针、目 标、职责和程序。
通过对实验室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分析 ,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 措施并持续跟踪验证,实现实验室质 量的持续改进。

雅培ARCHEITECT 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雅培ARCHEITECT 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雅培ARCHEITECT 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性能验证摘要】目的:对雅培ARCHEITECT 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雅培 C800)的肾功能三项,即尿素氮(BUN)、肌酐(CREN)、尿酸(UA)的精密度(批内、日间)、正确度、线性范围以及生物参考区间等相关分析性能进行评价。

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文件(EP5-A2、EP15-A2)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简称卫生行业标准)的相关文件进行评价。

结果:BUN、CREN及UA的中、高值的批内精密度均小于1/4总误差(TEa),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3总误差(TEa);BUN、CREN及UA的各项目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均在1.00±0.03范围内,R2均≥0.95,线性范围分别为0~38.83mmol/L、0~1289umol/L、0~884.5umol/L;对江苏省2015年第二次5份室间质控物的BUN、CREN、UA检测结果与靶值的偏倚分别为-2.30%~0.61%、-2.74%~0.79%、0.38%~2.86%之间,均小于1/2总误差;各项目的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本实验室引用的参考区间内。

结论:雅培ARCHEITECT 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BUN、CREN、UA检测的主要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能够满足各个层次医院的临床检测需要。

【关键词】雅培 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验证;精密度;正确度【中图分类号】R19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277-02为保证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根据实验室的有关要求,应对非配套检验系统的精密度、正确度、可报告范围等进行评价,本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03-2012、WS/T 408-2012、WS/T 404.5-2015),对雅培C800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的BUN、CREN及UA三项进行分析验证,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仪器雅培ARCHEITECT 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郑秀娥;李晋;柴谦;张俊国【摘要】目的:对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进行性能验证.方法:对AST等9个生化项目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和携带污染率进行验证,并与OLYMPUS-AU5400生化检测系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AST、CK、GLU、CREA、UA、CA、AMY、Mg和BNN 9个项目的精密度验证均合格;各项目在测定范围内都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斜率0.97~1.03,r≥0.95);AU2700生化分析仪内外圈携带污染率验证合格;两种仪器相关性较好(r2≥0.95,斜率0.9~1.1).结论:OLYMPUS-AU2700生化检测系统9项生化指标的精密度、线性、携带污染率和仪器相关性这四个方面基本满足临床生化检测的实验要求.【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23【总页数】4页(P10-12,43)【关键词】OLYMPUS-AU2700;\r精密度;\r线性;\r携带污染;\r相关性;\r性能验证【作者】郑秀娥;李晋;柴谦;张俊国【作者单位】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山东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检验科山东济南 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9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成为临床生化检验的主要仪器之一仪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检验质量。

为配合实验室申请ISO15189质量体系,同时也为了验证2009年购入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本实验室根据《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15189)和美国病理家学会(CAP)要求[1],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工作,对OLYMP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仪器相关性四个主要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

性能验证方案(仅供参考)

性能验证方案(仅供参考)

性能验证(仅供参考)1 生化生化室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可报告区间等。

适用时,还要考虑分析灵敏度(仅对那些在接近0的低值有临床意义的项目有必要进行确定,必要时,可引用说明书中给出的低值)和干扰试验。

1.1 精密度1.1.1 标本准备及要求质控品、已经检测过的病人标本或具有血清基质的定值材料。

每个项目均需选择至少正常和病理两个浓度水平的验证材料进行验证。

所用样本一定要稳定,其基体组成应尽可能相似于实际检测的病人标本,样本中的分析物含量应在该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附近。

1.1.2 方案1.1.2.1 方案1:对验证材料每天分析1批次,2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测定4次,连续5天。

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内精密度(%)。

1.1.2.2 方案2:批内精密度: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新鲜临床标本,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同批次内检测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20次。

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X)、标准差(SD)和批内变异系数CV(%)。

批间精密度: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新鲜临床标本,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或将室内质控品按照常规标本的方法一样测定,测定结果在遵照厂商参数不出控的前提下),同批次内检测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20次,同一批号室内质控品某一时间段(至少20天)的室内质控数据逐步累积最终得出均值、标准差。

1.1.3结果判断从美国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估允许误差表中查阅评价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由实验数据统计的批内不精密度和批间不精密度小于允许误差范围的1/4和1/3作为检测系统不精密度性能的的可接受标准(或用卫生部临检中心的允许总误差、卫生标准等),且又小于厂商提供的精密度性能指标,说明由实验室评价的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性能可接受,符合要求。

若大于判断限,检测系统的不精密度是否符合要示,应再进一步做统计学处理作出判断。

1.2 正确度1.2.1 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含盖的项目,则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准;成绩在80%者即为验证通过。

生化项目性能验证表格(CNAS-037)

生化项目性能验证表格(CNAS-037)

分析具有指定值的参考物质,选择可报告范围内2个浓度水平,每天重复测定2次,连续测定5天,计 算平均值及偏移。
2.要求
以能力验证/室间质评评价界限作为允许总误差(TEa),偏移应小于1/2该项目允许总误差(TEa)
3.结果
测定结果
水平I
水平II
1 第一天
2
34.00 35.00
78.90 78.90
1 第二天
2
34.00 35.00
78.90 78.90
1 第三天
2
34.00 35.00
78.90 78.90
1 第四天
2
34.00 35.00
88.00 88.00
1 第五天
2
34.00 35.00
88.00 88.00
平均值
34.50
82.54
参物浓度
35.00
83.00
偏移
1%
1%
1/2TEa
8%
结论
28.55
3
19.00
28.64
均值
18.60
29.05
标准差(SD)
0.51
0.64
变异系数(CV)
3%
2%
1/3TEa
5.3%
结论
合格
ALT 正确度验证(标准物质)
参考文献: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2019) CNAS-CL02-A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化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2018 ) 1.验证方案
236.70
353.35
470.00
500
y = 0.9972x + 0.5163 R²= 0.9999

基层医院中生化分析仪的性能验证方法

基层医院中生化分析仪的性能验证方法

基层医院中生化分析仪的性能验证方法何乐春;陈福军【摘要】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 active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 chemistry analyzer. Methods By referring to industry standards, this paper verified tow automatic chemistry analyzers for accuracy, repeatability, linearity range and the sample carry-over. Results Analyzer with slow testing speed was failed in testing accuracy, repeatability; analyzer with high testing speed met all standard requirements. Conclusion Because of the long period of absorbance observation, analyzer with slow testing speed was worse than the high speed analyzer, and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for automatic chemistry analyzer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using kinetic assay kit.%目的为基层医院建立一种可行性强、结果可靠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验证方法.方法参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行业标准,对两台国产生化仪的准确性、重复性、线性范围和样品污染携带进行检测.结果低测速生化仪在使用速率法试剂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为不合格;高测速生化仪各项检测结果均合格.结论由于检测周期过长,低速生化仪在同样的时间内监测反应过程吸光度的次数少于高速生化仪,因此参照本文的验证方法时应多使用速率法试剂盒.【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8(033)005【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生化分析仪;准确性;重复性;线性范围;污染携带【作者】何乐春;陈福军【作者单位】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重庆市医疗器械质量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1147;辽宁省药械审评与监测中心,辽宁沈阳 1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9引言生化分析仪对于所有医院的检验科都属于最基本和必不可少的诊断分析仪器。

生化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生化检测系统性能验证
基本概念
测量重复性 在一组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包括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地点,并且在短时间段内对同一或相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 在临床化学上,即所谓的批内精密度。 在评估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时,通常重复性条件来代表基本不变的测量条件(被称为重复性条件),产生的测量结果是最小变异。3. 重复性信息可对故障排除目的有用处。
1
当不接受数据超过2个,应怀疑是否为方法不稳定或操作者不熟悉所致。
2
此时应不用此次试验数据,检查问题和解决问题后重新开始新的评估实验。
3
必须保留任何离群值和室内质控失控的记录。
4
数据收集
计算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01
从CLIA’ 88允许误差表中查阅评价的该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
02
结果分析
2
定值参考物来源
选择适合评价的检验方法最易获得的材料。
至少要求测定2个水平,选择的水平应能代表方法的最低和最高测量范围。
实验前充分混匀分析物,用实验方法重复测定2次,
将检测结果与说明书标示值或靶值进行比对,计算偏倚,以CLIA’88的1/2作为评价标准,偏倚小于CLIA’88的1/2,认为检测系统的偏倚属临床可接受水平。
当试剂盒说明书中厂商给出建议的稀释度时,可直接验证该建议的稀释度即可,不必验证其它倍数。如没有给出建议的稀释度,则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稀释。
1
2
可报告范围样品测预期值*100%
判断标准:80%≤R≤120% ,则偏倚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可报告范围判断指标及判断标准
文件依据
CLSI (原NCCLS)颁布的EP5-A2文件《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性能评价-批准指南第二版》
实验方法

谈谈生化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评价

谈谈生化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评价

谈谈生化检测系统分析性能的评价检测系统是完成检测项目测试所涉及的包括仪器、试剂、校准品、检验程序、质量控制、保养计划等一系列的模块的组合;大部分检测系统是开放的也就是非配套系统。

需要对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可否接受作出判断,决定取舍或以期逐步改进。

判断检测系统的可接受性,首先要确定各检测项目的分析性能标准-允许总误差(TEa);其次要明确各检测项目的总误差,既不精密度(CV)和不准确度(Bias),以此为操作点应用Westgard方法评价决定图,在图上根据预期操作点的所在区域,来判断分析性能的可接受性。

根据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得出的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作为操作点,应用Westgard方法评价决定图判断各项目的方法性能的可接受性。

结果钙(Ca)、尿素(Ur)、钠(Na)、氯(CL)、总胆红素(TB)、磷(P)、肌酐(Cr)、总蛋白(TP)方法性能属于临界水平;总胆固醇(TC)、淀粉酶(AMY)的方法性能属于良好水平,其他各检测项目的方法性能属于优秀水平。

现对参加室间质评活动中的17个检测项目作了分析性能可接受的判断,分析如下。

一、检测材料和方法1、检测系统仪器为东芝40-FR生化分析仪、康立AFT-500电解质分析仪。

室内质控品、校准品、试剂均为德塞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其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试剂由中生北控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淀粉酶(AMY)试剂由温州津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室间质控品,由自治区临检中心提供。

室内质控使用德塞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正常值和病理值质控血清,所有检测程序按照仪器和试剂说明书设计,测试过程中除使用德塞诊断系统的正常值和病理值质控品外,还使用罗氏正常值和病理值质控血清验证,使用该系统检测患者标本可以溯源至参考方法或相应参考品或有关的技术标准。

2、评价项目均为目前参加本地区的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尿素(Ur)、肌酐(Cr)、尿酸(UA)、葡萄糖(Glu)、TC、TG、钾(K)、钠(Na)、氯(CL)、钙(Ca)、磷(P)、AMY共17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剂和校准品的要求


在整个阶段,尽可能使用相同条件,应 使用同一种类同一批号的试剂和校准物, 如有可能,只进行一次校准。 使用不同批号试剂和多次校准都会增加 检验结果的变异程度。
质量控制


检验时应同时至少测一个质控品。 当质控品结果超出规定的失控限,不论实 验结果是否满意都应弃去不用,重新进行 试验以取得实验数据。 要保存所有的质控数据和失控处理记录。
文件依据

CLSI (原NCCLS)颁布的EP5-A2文件 《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性能评价-批准 指南第二版》
实验方法

批内精密度 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在最短时间内 (常是在同一测量批次内)对同一样品 测量20次,由此计算出批内精密度。
实验方法

批间精密度 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连续20个工作 日)对同一样品(常为质控品),每天测 定一次,每次测定双份,由此计算出批间 精密度。 如果时间紧,也可改为测5日,每天 分2批进行,每批重复测定2次,每次至少 间隔2h,每个浓度每天能获得4个数据。 由此计算出总精密度。
自行研究或开发了一个检测方法,为 了使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临床要求,必须 对方法的性能作详细而全面的实验,这时 的实验是对性能的评价。 通常是生产厂家完成。
什么是性能验证?
对他人或厂商的评价资料中的几个主 要性能进行证实。 通常由实验室自己完: ―准确度(accuracy)---EP15 -A ―精密度(precision)---EP5-A2 ―线性范围(linear range )---EP-6 ―可报告范围(reportable range)---EP-6 ―参考区间(reference interval)---C28-A2 对非配套系统,验证更为广泛。
文件依据

CLSI 颁布的EP6-A文件《定量测量方 法的线性评价》
仪器要求


应有较好的测定精密度 不存在明显的携带污染等。 对仪器应进行定期维护及校准,保证 其处于正常状态。
试剂及校准品要求


试剂 应注意试剂有效期及批号,不可采用 过期试剂或不同批号的试剂。 校准品 可采用与评价试剂配套的校准品。校 准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仪器校 准步骤与间隔应按照本室的标准操作程序 进行。
数据收集
进行批内精密度评估实验时,一次只 能有一个离群值, 当不接受数据超过2个,应怀疑是否为 方法不稳定或操作者不熟悉所致。 此时应不用此次试验数据,检查问题 和解决问题后重新开始新的评估实验。
*必须保留任何离群值和室内质控失控的 记录。
结果分析

计算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从CLIA’ 88允许误差表中查阅评价的该 项目的允许误差范围。

CLSI 颁布的EP15-A文件《用户对精密度 和准确度性能的核实指南》
实验方法

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 测定具有溯源性的校准物质
实验程序


对权威机构提供的室间质控物进行检 测, 检测结果与已知靶值和可接受限进行 比较。
定值参考物来源




1. 已用参考方法或决定性方法定值的新鲜 冰冻人血清或其他一些未掺入成分的人物 质; 2. 从能力比对试验中获得的参考物; 3. 厂家提供的正确度确认物或质控物; 4. 实验室室间质评物; 5. 由第三方提供的已用一些不同方法定值 的物质。
判断标准


批内精密度—CV值要求低于1/4 CLIA ’ 88允许误差。 批间精密度—CV值要求低于1/3 CLIA’ 88允许误差。
CLIA
’ 88允许误差范围不涉及 的项目:
EQA的允许误差 试剂说明书提供
二. 正确度验证实验
基本概念



准确度(accuracy)指检测结果与被测 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正确度(truness)指大批检测结果得到 的平均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通常用统 计量“偏倚”来表示。 偏倚(bias)指测量结果的预期值与可 接受值间的差异。以检测计量单位或百 分率表示,即平均值与参考值的差异。
什么时候做性能验证试验?
1. 方法或系统首次在实验室使用; 2. EQA或PT结果未通过,采取纠正措施 后; 3. 达到文件规定周期
做性能验证时首先满足的实验条件


仪器的维护保养 仪器校准 室内质控 试剂、校准品(有效期、批号等) 人员(SOP) 保证仪器在最佳状态
一. 精密度验证实验
样品类型的选择



为避免基质效应对结果的影响,选用的样 品应与临床实验样品相似。 不可采用含有对测定方法具有明确干扰作 用物质的样品,如溶血、脂血、黄疸或含 有某些特定药物的样品。 样品物浓度应包括试剂厂商提供的试剂所 能达到的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样品制备
1.收集临床检测过程中的高值样品 即浓度接近预期测定上限的患者血清 (H)和低值样品(L), 若收集不到低值样品,可用生理盐水 或蒸馏水替代。 2. 将H和L样品按:1L、3L+1H、2L+2H、 1L+3H、1H关系各自配制(必要时可改 变比例)混合,形成系列评价样品。
基本概念

测量精密度(measurement precision) 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相似被测对象 重复测量得到测量示值或测得量值间的一致 程度。 1. 测量精密度通常由不精密度的量度以数字 表达,如规定测量条件下的标准差、方差和 变异系数。 2. 规定的条件可以是测量的重复性条件、测 量的中间精密度条件或测量的再现性条件。 3. 测量精密度用于定义测量重复性、中间测 量精密度和测量再现性。
样本浓度的选择
2. 所选浓度应在测量范围内有医学意义的值,即 至少有一个浓度在医学决定水平(medical decision levels)左右。 不要为了得到较小的精密度,都选用较高 值的样品,甚至超出测量范围。 也不应选用靠近最低检出限的样品,此时 所得的精密度往往偏大。 如没有医学决定水平,可在参考区间上限 左右选一个浓度 。 此外再根据检验项目的性质在线性区间内 选择一个值。
可报告范围判断指标及判断标准

判断指标:R=检测均值/预期值*100% 判断标准:80%≤R≤120% ,则偏倚在允 许误差范围之内。
四.分析灵敏度验证实验
基本概念

检测低限(LLD)指样品单次检测可以达 到的非空白检测响应量对应的分析物量。 功能灵敏度(FS)指检测系统可定量报告 分析物的最低浓度。 空白限(LoB)指在规定的可能性条件下, 空白样品被观察到的最大检测结果。 检出低值(LoD)指在规定的可能性条件 下可以检出的样本中分析物的最小量。
基本概念
3. 不同测量系统可使用不同测量程序。 4. 应在实际程度上给出改变或不改变条 件的说明。
基本概念

中间精密度 在一组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这些 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地点并且对 相同或相似的被测对象在一长时间段内重复 测量,但可包含其它相关条件的改变。 1. 应在实际程度规定改变和未改变的条件, 特别是如校准物、试剂批号、设备系统、操 作者和环境条件等变量。 2. 在体外诊断医疗器械评价中,一般中间 精密度条件代表医疗器械在一长时间段内的 实际使用条件。
实验程序




选择适合评价的检验方法最易获得的材 料。 至少要求测定2个水平,选择的水平应能 代表方法的最低和最高测量范围。 实验前充分混匀分析物,用实验方法重 复测定2次, 将检测结果与说明书标示值或靶值进行 比对,计算偏倚,以CLIA’88的1/2作为 评价标准,偏倚小于CLIA’88的1/2,认 为检测系统的偏倚属临床可接受水平。
线性范围结果分析


以预期值为横坐标,以实测值为纵坐标 进行线性回归, 得到直线回归方程Y=aX+ b , a在0.97~1.03范围内,r2 ≥ 0.95 。
可报告范围样品测定


收集接近线性范围上限的病人标本血清。 实验操作时,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为稀释 介质,每个稀释浓度检测两次,取平均值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当试剂盒说明书中厂商给出建议的稀释 度时,可直接验证该建议的稀释度即可, 不必验证其它倍数。如没有给出建议的稀 释度,则根据工作实际需要稀释。
文件依据

CLSI 颁布的EP-17A文件进行灵敏度 性能评价。
功能灵敏度实验程序


将校准品或质控品稀释后,在仪器上分 别对不同浓度的样品连续测定20次, 计算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以不精密度(CV)≤ 20%时对应检测 限样品具有的平均浓度即为功能灵敏度。
基本概念

测量重复性 在一组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包括 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 相同操作条件和地点,并且在短时间段内对 同一或相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 1. 在临床化学上,即所谓的批内精密度。 2. 在评估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时,通常重复 性条件来代表基本不变的测量条件(被称为 重复性条件),产生的测量结果是最小变异。 3. 重复性信息可对故障排除目的有用处。
生化检测系统 性能验证
为什么要做性能验证?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 法》 《ISOl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 可准则》 二者均要求,设备在临床应用之前必 须要进行性能验证; 目的:确定设备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 设备的性能是否合格,对检验结果的 准确性起决定性的作用。
什么是性能评价?
三. 线性范围及可报告范围 验证实验
基本概念


线性范围(linear range)使实验系统的 最终分析结果为可接受的线性的浓度范 围,此时非线性误差应低于允许误差。 线性(linearity)在给定的测量范围内, 使测定结果与样本中分析物的量直接成 比例的能力。
基本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