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微信平台传播信任机制研究——以罗一笑网络募捐事件为例》文

献综述

一、“中国梦”的提出与概念解读

1.“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对“中国梦”这一概念的解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指定对象是十三亿中国人民;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最大特点是将国家、民族和个人视为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习近平相信“中国梦”一定能实现,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全国首家以“美丽中国”、“中国梦”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对“中国梦”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

2.“中国梦”的概念解读

南京大学哲学系张明在《“中国梦”的特征、价值导向与实现路径》一文中指出“中国梦”的整体性特征是“集体梦”与“个体梦”的有机统一,”是“国家梦”、“民族梦”、“政党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是集体梦想与个体梦想的综合交融。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中国梦”的最终价值导向,实现共产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同构性。他认为实现“中国梦”要做到对四个路径的坚持:必须怀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师金元浦在《“中国梦”的文化源流与时代内涵》中写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国梦构筑了最初的框架,中国梦彰显着中国精神。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多样性及思想的多元化激发了社会大众积极参与政治的热情。这种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公民需求。而中国梦的实现,就在于凝聚和激发改革创新、扭转乾坤的中国力量。

二、框架理论的产生、发展与运用

1.框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从20 世纪70 年代起, 新闻传播学者开始采用建构理论分析大众媒体如何生产出特

定的媒体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来,框架分析逐渐受到国内外传播学者的重视并且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后来由戈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中指出:框架是指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能使我们确定、理解、归纳、指称事件和信息。在此基础上,学者甘姆森把“框架”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代表取材的范围;另一类则指人们用以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潘忠党认为,框架的分析是关于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的研究领域。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的思想多是源自于戈夫曼。坦克德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框架理论并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可以说,它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新闻媒介框架是在戈夫曼的象征互动视角和心理学层面的预期理论视角的基础上得来的。新闻媒介框架由瑟尔斯提出,他认为新闻媒介倾向于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构造议题。

2.框架理论的解读及运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阳在《框架分析: 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中将框架分析研究的对象分为三个部分,即:新闻生产研究中的框架分析、传播内容研究中的框架分析、传播效果研究中的框架分析。通过对以往研究议题的总结分析,他提出框架概念本身涉及多种含义,框架分析是一个多范式的研究领域,应该容许多样化研究的存在和交锋。学术研究不能服从于价值判断,出色的框架分析应该直面数据和资料, 提供深入的解释,而不必执着于批判或保守的研究立场。研究者只负责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至于能否从中看出研究者的立场, 应该交给读者自行判断。

在《试论架构理论在新闻传播学的运用》一文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邓惟佳认为,架构理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解释。从宏观层面来看, 架构理论指的是记者和其他传播者用来以某种方法传递信息时的一种呈现模式,这种方法就是与受众现有潜在的经验产生共鸣。从微观层面看,架构理论描述了人们如何通过合适的信息内容和表达方式来传达以形成印象,使有关问题具有明显的特征。邓惟佳提出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多把架构理论运用在对新闻报道的具体的内容分析上, 例如张咏华教授的《框架建构理论透视下的英国卫报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一文,采用框架理论透视英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报道手法, 分析其涉华报道中的新闻框架构建及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

贾国彪在《论新闻的框架研究》中指出,一般情况下,框架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式,注重数据的采集和对比。一个完整的框架分析主要包括报道主题、关键词、图表和新闻来源这几个分析要素。2000年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联合,对中美两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的一系列报道为对象进行研究的课题就是采用了这种分析方法。贾国飚也认为,在运用框架理论分析时应当结合新闻学的微观与宏观层面。在具体的新闻写作和编辑中,起到统领作用的不是体裁、修辞或者版式,而是采编人员头脑中的新闻框架。

张辛、黄应平在《“5.12 汶川大地震”媒体报道的框架分析——以<南方周末>为例》中提出,框架至少存在于新闻消息来源、新闻组织、新闻工作者、受众以及社会文化等等之中。新闻框架是新闻工作者使用语言或符号再现客观现实的过程,新闻工作者受到新闻常规、新闻组织的符号机制及不同消息来源的政策立场三方面的影响,后二者不断从公共情景中选择事件、凸显事件、重组事件,形成公共议题。另外,新闻框架又受到新闻工作者个人框架影响,而受众使用媒介时,也会启动个人框架选择、诠释新闻事件,从而形成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趋同、协商或对立、实现三种现实间的转换与互动。选择和重组是框架的运行机制。

三、网络媒介及基于网络媒介的新闻传播

1.网络媒介及新闻事件网络传播的特性

孙武在《从大众传播角度谈网络媒介》中提出目前在网络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力的传播主体依然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它们提供的信息量大,用户的接触率、利用率高。网络媒介集声音、图画、文字、影像等各种符号于一体,是当今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具有灵活性、广泛性、互动性、综合性等特点,网络媒介在具有商品属性的同时也具有文化属性。网络不仅仅是媒介,它是一种虚拟空间,一个生活平台,又是一个商业平台。正是由于网络媒介的这些特性,对网络的信息传播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任斌在《重大新闻事件在网络传播中的特点综述》中认为,网络传播具有迅速性、多媒体、容量大、超时空、可检索、可保存、互动性等特点,重大新闻事件在网络传播中具有迅速性、互动性、广泛性、深入性、多媒体性、专题性以及跟踪性的报道特点,并且这些特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2.基于网络媒介的新闻传播的策略

王泽华在《中国互联网新闻传播中现存的突出问题、原因与防范对策》从网络新闻传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不同的主体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网络新

闻传播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与指导工作。各网站特别是省以上重点新闻网站,尤应加强党的宣传纪律与国家相关法律法令文件的学习,从采编、制作、终审、播放各个关键环节上,应按规定动作规范进行提倡文明办网,决不允许为赢得最大商业利益或小团体及个人利益而进行传播,造成新的信息污染,甚至舆论误导。建议相关部门,在适当时候在全国网民中开展文明上网的公民教育活动。各相关科技部门,如信息产业部、广电局等,及相关科研团体,应适应国际电子新技术革命的时代潮流,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改进与提高相关监测技术手段的革新,从技术层面更为有力、有效地制止网上新闻信息污染问题。建设相关部门应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同行先进经验,补充制定相关自律制度,有关法律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

在《从“网易新闻”看中国网络新闻的应对策略》中湖南商学院丁红从网络媒介自身及外部环境的改变两个方面提出了网络新闻传播的改进措施。她认为对于网络媒介自身来说,网络媒介首先应当自律,遵守职业道德;其次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原则,借媒介融合完成自身转型;然后应当注重传播的个人化;另外,完善网络新闻人才的培养计划也是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基础。从外部环境来看,首先从受众的角度来说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加强外界对网络新闻的监督。网络新闻需要自律,但这是不够的,还需要外部环境的监督。另外要适当开放网络媒介的采访权,只有充分了解受众的所需才能真正有针对性地做好新闻传播工作。最后就是完善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新闻业也越来越繁荣,影响的范围也愈加广泛,但与此同时权利的边界就会愈加模糊,相关法律的空白可能会让网络新闻的发展迷失方向。完善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实现合规合理的新闻传播,为网络新闻传播市场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