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孤独”意识
华兹华斯_孤独的刈麦女_赏析

华兹华斯《孤独的刈麦女》赏析穆丹丹(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消极浪漫主义大诗人,“湖畔派”的主要代表。
本文通过对其作品《孤独的刈麦女》的分析,揭示了他的文艺主张和回归自然的意愿。
关键词:华兹华斯;意境;意象;自然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9-03-28责任编辑:李占忠校对:王现忠作者简介:穆丹丹(1982-),女,汉族,河北衡水人,基础教学部英语教研室,助教,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文章编号:JL01-0229(2009)02-0054-03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 of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9年6月第4卷第2期Jun.2009Vol.4No.2威廉·华兹华斯不仅是“湖畔诗人”的领袖,也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的巅峰诗人。
他的文笔清新、流畅、朴素、有力,题材多为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村生活,这种充满灵气的浪漫主义诗风一扫古典主义的略显呆板之气,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鲜多彩的世界。
《孤独的刈麦女》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以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景为背景,清新流畅地将强烈情感自然流露。
无韵白体诗的格律给了它自然的乐音,短小而又精致,其飘逸的文笔,汇同大自然的旋律,声声刺入煽情的灵魂,使肉体的麻木,不再衍生。
诗歌共分四节,以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优美动听的歌声为贯穿全诗的线索,第一节着重描述了一位孤独的年轻姑娘边收割边唱着凄凉的歌;第二节则采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重点突出了收割女歌声的优美动听;第三节是诗人对收割女所唱歌词内容的大胆猜测;第四节说明歌声虽已远逝,音乐声却久久在诗人心头萦绕,令人回味无穷。
该诗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孤独的收割人忧郁动听的歌声,着重表现了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现就本诗的主题、意境、意向和语言等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的文艺主张和回归自然的意愿。
解析华兹华斯的孤独诗学

牡 丹 江 师 范 学 院 学报 ( 社 版 ) 哲
J u n l f d ni gNo ma Unv ri o r a o Mu a j n r l ie s y a t
N o 4. 0 0 . 2 1
To a .1 8 t INo 5
解析华兹华斯的孤独诗学
彭 艳
( 州科技 学 院 天平 学 院 ,江苏 苏 苏州 2 5 0 ) 10 9
[ 摘 要 ] 湖 畔诗 人 威 廉 ・ 兹 华 斯 被 文 学 评 论 家 誉 为“ 独 诗 人 ” 情 感 与 写 作 手 法 的 完 美 结 合 成 就 了 华 孤 ,
华 氏诗 歌孤 独诗 学 的无 穷魅 力 。从 情 感 角 度 看 , 人 对 孤 独 持 有 与众 不 同 的 积 极 态 度 , 大 自然 中 的 孤 独 诗 即
、
诗 人 对 孤 独 所 持 的 积 极 态 度 与 独 特 理 解
华 兹华 斯 与 其 他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的 区别 之 一 在 于 他所 展 现 的孤 独 情 怀 的 积 极 源头 , 人 试 图寻 求 自身 诗 与 大 自然 的情 感 共 鸣 , 的 诗 歌 被 认 为 是 一 桩 “ 灵 他 心 与 自然 的婚 姻 ”[ , 3 因此 , 开 大 自然 解 读 华 氏 诗 歌 ] 撇 是 不 彻 底 的 , 面 的 , 因 为 他 是 群 山 中 的 诗 人 , 重 片 “ 更 要 的是 , 是 吟诵 孤 独 的诗 人 。因 为 只 有 在 孤 独 中才 他
一
支撑 , 心灵 的保 姆 ,引 导 , 护 者 , 整 个 道 德 生 命 的 / 保 我
灵 魂 ”。 诗 句 中 , 人 将 大 自然 看 作 纯 粹 的 情 感 [在 5 诗
华兹毕斯诗句

华兹毕斯诗句华兹毕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1. "我独自漫游,像一朵云" - 《独行者》这句话来自华兹毕斯的名诗《独行者》,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作为观察者的孤独状态。
2. "我的心在山间流连忘返" - 《心灵在山间》这句诗表达了华兹毕斯对自然的热爱,尤其是对英格兰湖区风光的喜爱。
3. "无垠的大地,无比的天空" - 《抒情歌谣集》这些词语展现了华兹毕斯诗歌中的广阔视野和浪漫情怀。
4. "一株水仙花开放在我的视线里" - 《我看见一株孤独的水仙》华兹毕斯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一朵水仙花,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思考。
5. "童年即逝,回忆却永恒" - 《序曲》这句诗出自华兹毕斯的自传体长诗《序曲》,表达了他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6. "繁星点点的夜晚,我听见灵魂深处的声音" - 《夜思》在这首诗中,华兹毕斯描绘了夜晚静谧的环境,并展示了内心世界的反思。
7. "让我们快乐地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 - 《欢乐颂》这句诗体现了华兹毕斯乐观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8. "飘落的雪花,就像思绪般纷飞" - 《冬日之晨》这句诗运用了雪景来比喻内心的思绪,反映了华兹毕斯细腻的情感世界。
9. "我在沉思,我在等待,直到真理显现" - 《沉思》这句诗显示了华兹毕斯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精神。
10. "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 - 《自然颂》这句诗突出了华兹毕斯对自然的崇拜,他认为自然是创造力和灵感的源泉。
华兹华斯经典诗歌《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原文及赏析

华兹华斯经典诗歌《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原文及赏析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忽然间我看见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在树荫下,在湖水边,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
(飞白译)李好摘要:《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代表作之一,因其文笔清新,自然流畅而广为流传。
本文主要从诗歌的韵律,语篇衔接和思想内容三个方面鉴赏此诗。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湖畔诗人”的领袖,同时也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早年他受到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尤其是卢梭“回归自然”的影响。
英法战争爆发后,他“归隐”湖畔,致力于诗歌创作,并逐渐构建了自己的诗歌创作理论。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则是他其中的代表作之一,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定下了基调。
[1]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骚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
他们也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
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
华兹华斯认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诗人“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对以18世纪格雷为代表的“诗歌词藻”。
他进而论述诗和诗人的崇高地位,认为诗非等闲之物,“诗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它同人心一样不朽”,而诗人则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护者,支持者和维护者。
【诗歌鉴赏】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_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_诗歌鉴赏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英国]华兹华斯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荡,忽然间我看见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在树荫下,在湖水边,迎着微风起舞翩翩。
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
粼粼波光也在跳着舞,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我久久凝望,却想象不到这奇景赋予我多少财宝,——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经典台词,和水仙一同翩翻起舞。
(飞白译)【赏析】《我孤独地漫游》是华兹华斯抒情诗的代表作,也许还是华兹华斯描写自然的诗中最美的一首。
这是1802年4月的一个春日,在英格兰北部这还是乍暖还寒的多雨季节。
华兹华斯等数人沿湖,这一天风比较大,湖水漾起层层波纹。
他们在林间发现了几株野生的黄水仙花,再往前走,水仙越来越多,等走到湖湾边时,突然见到整条狭长的湖湾地带竟开满了水仙花,和湖水的涟漪一齐摇曳生姿,迎风舞蹈!这一从未见过的美景使诗人惊呆了。
后来经过在平静中的追忆、咀嚼,华兹华斯写成了此诗,其中表现了自我与自然的交流,诗人从中找到了未泯的童心,窥见了一种永恒的契机,并把这种极乐的福祉与共享;不但要享受于一时,还要把这一境界贮存起来,作为精神的财富,作为永久的食粮,永远享受不尽。
本诗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名篇。
细分起来,又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十六行以写景为主,而诗人之情移注其中,赋予整个画面以人的主体性;后十行以写情为主,而水仙之景寓于其中,不时闪现出神秘的光辉。
郭沫若先生曾批评说:“这诗也不高明,只要一、二两段就够了。
后两段(特别是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
板起一个面孔说教总是讨厌的。
”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以为失之简单化。
如果只保留此诗的前半,这将成为一首意象主义的诗;而华兹华斯却是特别强调诗教的,在此诗中,他就是以自然的祭司的身份,在向读者进行诗教,以抵制人对于自然的异化,使心灵从自然获取安慰和治疗。
我好似一片孤独的流云作品理解

《我好似一片孤独的流云》是华兹华斯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各种版本文学选读的必选诗篇。
此诗写于1804年,写的是1802年4月的一个春日,华兹华斯和妹妹多萝西沿湖散步,忽然发现湖边一大片金黄色的水仙和湖水的涟漪一起摇曳起舞;大自然的美好景色成了诗人的一种美好的回忆。
后来,几经追忆,咀嚼,写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全诗共四节,分成两大部分:写景和抒情。
诗的开篇以第一人称叙述,诗人把自己比作一片流云,孤独而高傲,格调显得低沉忧郁。
接下来,诗人突然看到大片的水仙花沿着湖湾铺开,摇曳生姿,迎风起舞,在这快乐的“旅伴”的陪同下诗人也如痴如醉。
第二部分,也是全诗的点睛之处,叙述了诗人从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获得了崇高的精神慰藉,飘曳的水仙花成了他的一笔永久的、可贵的精神财富。
这首诗语言清新,毫无华丽的辞藻,但是简单中却有深意。
比如,一个平常的动词dance在此诗中就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了三次。
第一节中的dancing描绘水仙在树下迎着微风欢舞;第三节(第13行)中的danced把水仙和湖水联系在了一起,湖波起伏,似乎同样在欢舞;最后一节中的dances描述诗人的心灵和水仙一起起舞,暗示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和谐,从而揭示出想象的作用。
在这种人对自然的反思中,人享受到了自然美景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能用心灵的眼睛(inward eye)看到记忆中的自然世界,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华兹华斯“在平静之中回忆起来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一诗歌主张的最好印证。
同样,这种美好的感觉在他的《丁登寺旁》(Tintern Abbey)也曾出现:“这些美好的形体/虽已久别,倒从来不曾忘怀,/不是像盲人看不见美景,/而是每当我孤居喧闹的城市,寂寞而疲惫的时候,/它们带来甜蜜的感觉,/让我从血液里心脏里感到,/甚至还进入我最纯洁的思想,使我恢复了恬静”。
威廉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孤独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中经常描写孤独的感受。
例如,在他的诗歌《孤独的人》(The Solitary Reaper)中,他描述了一名女子独自在山间采药,她的歌声传遍山谷,却没有人与她分享这份快乐。
这首诗歌描述了孤独的人如何寻找慰藉,并借此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意义。
在华兹华斯的另一首诗歌《游荡者》(The Wanderer)中,他描述了一名旅人在山间漫步,他的心情孤独而悲伤。
诗人通过这名旅人的视角,描述了人类的孤独感,并呼吁人们寻找彼此的慰藉。
华兹华斯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孤独的主题,他通过描写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来表达对孤独感的思考。
华兹华斯诗歌《鲁思》原文及赏析

华兹华斯诗歌《鲁思》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华兹华斯诗歌《鲁思》原文及赏析【导语】:〔英国〕华兹华斯鲁思,她孤孤单单被撇下,爸爸屋里来了个后妈,那时,她七岁不满; 没有谁管她,她随心所欲在高山低谷游来荡去,自由,冒失,大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 州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Vo. 9 NO 2 12 .
A pr 201 . 0
J un l f a zo ioo gUnv ri o ra nh uJa tn iest oL y
文章 编 号 :0 14 7 ( O O O 一0 7 O 1 0 — 3 3 2 1 ) 2 O 8 一2
美 国 三 位 伟 大 思 想 家 爱 德 华 兹 , 默 生 , 罗 拥 抱 自然 , 恩 爱 梭 反
乎是所有真正诗人 必须具备 的精神气质 , 也是诗人及其诗 歌 能够存在下去必然追求 的生 态环境 。华兹华斯 的生 活经历 , 生存状态 以及 诗歌创 作充 分展示 了作为 诗人 身上具 有 的这 种精神气质 和他追 求的一 种生态 需求 。存 在 主义是 一个 很 广泛 的哲学流 派 , 主要包 括有 神论 的存 在 主义 、 无神 论 的存
《 水仙 》 是华兹华斯被公认 的代表作 之一 , 中反 映了诗 集
人孤独的心理和善 于哲思 的精神 。其 中诗 句“ 我独 自漫游 , 如山谷上空悠悠飘过 的一朵 云霓 , 蓦然举 目, 我望见一丛 , 金 黄的水仙 , 缤纷 茂密 ; 在湖水之滨 , 树阴之下 , 正随风摇曳 , 舞
期有关人 的“ 生存意义 ” 问题 和人 的普遍 “ 异化 ” 问题而受 到 思想界 、 理论界的广泛关 注 , 年来 又被 人们广 泛应 用 于文 近 学批评 。按照存在 主义理论 , 现代社会 被异化的个人 只能通 过孤独 、 通过“ 我思 ” 的努 力才 可 以拯 救 自我 , 得 自我 或者 使
学意 义的内涵 , 备 了一种哲 学思考 的深度 和社会 学意 义 。 具
传统批评 家把华兹华斯称为英 国浪漫主义诗人 中的“ 消极浪 漫主义诗人 ” 见仁见智 , , 固然也有一定道理 , 但也过于 笼统 、 有失偏 颇。华 兹华 斯 与柯 尔律 治 、 塞 被称 为 “ 畔派” 骚 湖 诗 人。这些诗人喜爱大 自然 , 写宗法制 的农 村生 活 , 恶资 描 厌 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 的金钱关系 。他们远离城市 , 隐居 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 斯米 尔湖 区。这种 所谓“ 与世 隔绝 ” 与
不 能 替 代 的 美 丽 。 真 正 的 创 造 活 动 是 在 孤 独 中 进 行 和 产 生 的 。“ 独 是 创 造 活 动 进 行 的 基 础 ”】。 孤 独 和 书 写 孤 独 几 孤 『 ]
浸泡在无边无 际的孤独 中 , 独无处 不在 、 孤 俯拾 皆是 。奥 地 利诗人里 尔克 ( leR ie r ) 给青 年诗 人 的信 》 Ri a rMai 在《 k n a 中 如是说 :其实作 为一个 诗人 来说 , “ 既可 以给人 的灵魂赋予孤 独, 也可 以给所有孤独 的万物 赋予灵魂 。只要 沉思 , 这就 是 可能 的。他首 先做 的就是给万物赋予灵魂 , 然后再给这 些灵 魂赋予孤 独 , 呈现所有世界 的本原 。L 华兹华斯 的诗歌创 作 ”3 ] 充分证 明这种 说法。华兹华斯 一些脍 炙人 口的诗 歌里 随处 可见孤独 , 孤独是构成 他 主要 诗歌 的“ 骨” 血 肉” 是诗 筋 和“ , 人 自己的“ 风骨” 。不仅 如此 , 他通过诗歌投射 出来 的孤独让 他成就 了一种特殊的美 , 而且这种美超越一般美学 意义和诗
义 理 论 视 野 探 讨 孤 独 折 射 出的 意 义 。
关 键 词 : 兹 华 斯 ; 独 ; 在 主 义 ; 救 华 孤 存 拯
中 图分 类 号 :2 6 10 文献标志码 : A
个 体 重 新 获 得 意义 。
细读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 的诗歌 , 就会发现诗人犹如 被 华兹华斯是英 国 1 9世纪 著名 的浪 漫主 义诗 人 , 一生 他 中创作 出了大量 的不朽诗作 。近年来人们从人类文化 学、 存 在主义 、 象学 等角度对 华兹华斯 的诗歌进行新 的认 识与 阐 现 释 。人们通过 动态研究 方式研 究他 运用 诗歌创 作对 人类文 明、 尤其 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才能走 出困境 进行 的思索 。本 文运用存在 主义理 论视野探 讨孤 独折射 出 的意义 。广义 的 孤独是难 以定义 的。这 里所指 的孤 独不 是各式 各样 酒足饭 饱后 的无病 呻吟。孤独是指灵 魂 的放射 , 性 的落寞 , 种 理 一 心无旁骛 的状态 , 思想 的高度 , 人生 境界 的 升华 。它 貌似无 声却有思想 , 没有外延却有 内涵 , 孤独是一种深刻 的诠 释 , 是
华 兹 华 斯 诗 歌 中 的 “ 独 识 孤 ’ ’ 思 意
白 建 霞
( 甘肃政法学院 人文学 院, 甘肃 独和沉沦者 的孤独有本 质的 区别。创造 者在孤 独 中拯救 自我 , 沉思 中给 自我和世 界赋 予意 在
义。本文研 究英 国浪漫主 义诗人 华兹华斯的两首著名诗歌《 水仙 》 孤 独的割麦女 》 与《 中的孤 独 , 并试 图运 用存在 主
在无意义 的宇宙中生活 , 人的存 在“ 本身 ” 也没 有意义 , 人 但 可 以在 存 在 的基 础 上 进 行 “自我” 就 , 造 “ 在 的 意 造 创 存 义”2。尽 管存 在主义的兴起 只是在二 十世 纪 中 、 期 的事 _ ] 后
情 , 是因为它关涉到各个历史时期 , 其是资本 主义 中、 但 尤 后
在 主 义 和存 在 主义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三 大 类 。它 可 以指 任 何 以
孤立个人 的非理性 意识活 动当作 最真 实存在 的人本 主义 学
说 。存 在 主义 以人 为 中 心 、 重 人 的 个 性 和 自由 , 为 人 是 尊 认
人性 、 为世界文 明史 把脉的人 文关怀如 出一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