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小潮气量及高 PEEP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治疗及护理

小潮气量及高 PEEP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治疗及护理戴维蕾【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潮气量、高PEEP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6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小潮气量和不同PEEP治疗的护理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31例采用小潮气量及高PEEP治疗的急性窘迫综合征患者与30例对照组患者相比,PaO2/FiO2、PaO2均改善明显,24 h后PaCO2改善明显。
结论小潮气量及高PEEP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2页(P254-255)【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潮气量;高PEEP;护理【作者】戴维蕾【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ICU,浙江嘉兴31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R473.5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致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核、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由于肺泡水肿、肺泡塌陷导致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研究对31例ARDS患者实施小潮气量、高PEEP治疗的护理进行观察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住ICU科的ARDS患者61例,均为有创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危重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制定的ARDS诊断标准.。
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32~73岁,61例中原发病有重症肺部感染18例,创伤25例,误吸8例,中暑3例,各种中毒5例,重度胰腺炎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病例针对原发病分别予以及时手术、清创、祛除误吸物、化痰、选用合理抗生素等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主张小潮气量通气的潮气量范围

主张小潮气量通气的潮气量范围
潮气量调节是呼吸道感染患者重要的调节治疗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加速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康复,还可以缓解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小潮气量通气是潮气量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充分、合理的气体。
一、潮气量通气的理论基础
小潮气量通气,也称为低潮气量通气,是指当通气机引出的气体量低于机械通气时,就发生小潮气量通气状态,以实现机体正常所需气体量的稳定入息。
二、潮气量通气范围
1. 前通气潮气量:常见前通气潮气量为1-2L/min,对于非平衡肺综合征或者低肺复苏压及肺复苏病人,可以选择0.5-1L/min的小潮气量进行前通气。
2. 后通气潮气量:常用后通气潮气量在3L/min,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气体入息,并且有助于维持患者体内稳定的潮气量。
3. 调整潮气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应当适当调整潮气量水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潮气量的调整不能太大或太小。
三、注意事项
1. 潮气量的稳定性: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维持患者体内潮气量的稳定性,避免潮气量的过大或过小。
2. 避免低通气:为了提高通气的质量,避免低通气、低潮气量造成的呼吸衰竭,应确保患者潮气量达到正常水平。
3. 低潮气量状态:一旦发现低潮气量,应及时将患者状态调节回正常水平,避免造成严重后果,以确保患者机体正常运转。
四、总结
小潮气量通气是潮气量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调整潮气量水平,它不仅可以加速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康复,还可以缓解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但在进行小潮气量通气
时,应注意维持患者体内潮气量的稳定性,避免造成低潮气量状态,以确保患者机体正常运转。
成功抢救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成功抢救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标签: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病历资料患者,女,50岁,主因咽痛6~7天,咳嗽,咳痰4~5天,于2008年1月10日17:00收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6~7天受凉后出现咽痛,偶有流涕,无发热,未处理。
于入院前4~5天出现咳嗽,咳黄痰,痰中带血,黏稠不易咳出。
量较多,伴喘息。
于当地静滴“青霉素,喘定”(量不详)等药物,无好转,喘息逐渐加重,于2008年1月9日23:00来我院拍胸片后回当地卫生院按“肺炎”给予吸氧,静滴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抗感染,二羟丙茶碱平喘,氨溴索祛痰等综合治疗,患者呼吸困难里进行性加重,于2008年1月10日17:00收入我科。
既往体健。
入院查体:神志恍惚,体温不升,呼吸窘迫,38次/分,脉搏137次/分,血压40/20mmHg。
大汗淋漓,四肢末端湿冷,颜面、口唇紫绀。
双肺满布干湿性啰音。
心率137次/分,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双下肢无浮肿。
双侧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胸片:双肺门影增浓,肺纹理增强紊乱模糊,并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双肋膈角锐利。
血气分析:pH 7.308,PaCO235.7mmHg,PaO2 34.0mmHg,HCO317.7mmol/L,TCO2 18.8mmol/L,BEb-7.7mmol/L,BEeef-8.6mmol/L,O2sat 58.2%,FiO2 0.53(面罩吸氧)。
血常规:WBC 1.60×10O9/L,RBC 4.81×10O12/L,HGb 139g/L,PLT 117×109/L。
尿分析:蛋白(++),余(-)。
电解质:钾3.22mmol/L,钠126.9mmol/L,氯88.1mmol/L。
随机血糖10.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4.41%。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35U/L,总胆红素24.4tunol/L,直接胆红素15.0μmol/L,间接胆红素9.4μmol/L,总蛋白58.4g/L,A/G 1.4。
小潮气量通气及其意义

小潮气量通气及其意义小潮气量通气(Vt)是指每次正常呼吸中吸入肺部的气体量。
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小潮气量通气为400-600毫升。
小潮气量通气是呼吸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评估呼吸功能、监测呼吸状态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了解肺功能:通过测量小潮气量通气,可以评估肺的容积和功能状态。
正常人的小潮气量通气在一定范围内,若小潮气量通气存在异常,则可能说明肺部存在疾病或功能障碍。
2.评估呼吸功能:小潮气量通气的测量是评估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人体新陈代谢需求增加时,如体力活动或发热等,小潮气量通气也会相应增加,以适应身体的气体交换需求。
通过监测小潮气量通气的变化,可以评估呼吸功能的适应性和恢复情况。
3.监测呼吸状态:小潮气量通气的监测可以用于评估呼吸状态的稳定性和呼吸模式的规律性。
对于一些需要持续监测呼吸状态的患者,如晚期呼吸衰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通过连续监测小潮气量通气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呼吸状态的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疾病诊断和治疗:小潮气量通气对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小潮气量通气的测量可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观察疾病进展和疗效等。
对于一些呼吸衰竭的患者,通过调整小潮气量通气和通气频率等参数,可以改善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小潮气量通气是呼吸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肺功能评估、呼吸状态监测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小潮气量通气,可以了解肺功能的状态、评估呼吸功能的适应性、监测呼吸状态的稳定性,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对于医护人员而言,了解并掌握小潮气量通气的测量方法和意义,对于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弥散性肺损伤,进而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
补充:ARDS的主要病理特征:★应激炎症反应导致肺微血管通透性升高所致的高蛋白质渗出性肺水肿和透明膜形成,肺泡萎缩,可伴有肺间质纤维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A.肺水肿B.肺泡萎缩C.肺泡内透明膜形成D.肺充血E.肺泡纤维化『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肺泡纤维化。
一、病因1.肺内因素:指对肺的直接损伤,包括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
2.肺外因素:严重休克、脓毒症、神经系统病变、急性胰腺炎等。
各种严重创伤和感染可致ARDS。
我国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重症肺炎★二、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
除原发病的表现外,常在原发病起病后突然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气促、发绀,不能被通常氧疗所改善★,也不能用其他心肺原因所解释。
常伴有烦躁、焦虑、出汗。
三、辅助检查1.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氧合指数PaO2/FiO2(吸入氧的分数值)ARDS时≤300mmHg。
(正常值400~500mmHg)氧合指数降低是ARDS诊断的必备条件。
2.X线胸片早期可无异常,或呈轻度间质改变,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肺纹理增多。
继之出现斑片状以至融合成大片状的浸润阴影,大片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其演变过程符合肺水肿的特点,快速多变;后期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改变。
四、治疗原则1.纠正缺氧:迅速纠正缺氧是抢救最重要的措施。
一般需高浓度(>50%)给氧★,使PaO2≥60mmHg或SaO2≥90%2.维持适当的体液平衡3.机械通气★需要尽早应用:改善呼吸窘迫的最佳措施。
主要措施:呼气末正压给氧(PEEP),小潮气量。
若过度通气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呼气末正压给氧(PEEP)+小潮气量+高浓度吸氧五、护理措施1.遵医嘱给予高浓度吸氧,并观察氧疗效果。
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36期重症肺炎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该种疾病具有起病急、发病快、临床特点复杂及多样化,治疗难度极大,疾病发生后,易发生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情况,加重患者病情,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为30%~70%。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属于临床高危疾病,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其呼吸困难情况,提高其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是临床救治的重点所在[1]。
由于该种疾病的凶险程度高,病情复杂多变,治疗工作难度高,因此,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尚无统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一般通过气管插管维持生命,但该种侵入性操作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较大,使得患者出现各种应激反应,患者的痛苦程度加深,因此配合度较差[2]。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机械通气成为治疗肺损伤及呼吸综合征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提高患者肺泡通气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
本研究收治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7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小潮气量、高PEEP 机械通气治疗及传统潮气量、PEEP 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及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7例,经肺部影像学及血气分析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利用抽签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2~89岁,平均(60.23±4.21)岁。
观察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3~87岁,平均(59.36±4.1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使用Evita4呼吸机,采用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心电监护仪。
选择容量控制通气模式或压力控制模式,撤机前10~12h,转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及压力支持模式过渡撤机。
小潮气量高频率通气设置方法

小潮气量高频率通气设置方法1. 什么是小潮气量高频率通气?在医院里,特别是重症监护室,医生们常常会用一种叫做“高频率通气”的方法来帮助呼吸困难的病人。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肺部有问题的小伙伴。
简单来说,小潮气量高频率通气就是用很小的气量、很快的速度来帮助病人呼吸,就像小宝宝喝奶一样,细水长流,轻轻松松。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对肺部的伤害,还能更好地保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不过,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搞定的哦。
你得认真调整参数,像调音师一样,调到最佳状态,才能让病人舒服又安全。
2. 如何设置小潮气量高频率通气?2.1 确定潮气量首先,我们得说说“潮气量”。
这个听起来有点儿高大上的词,其实就是每次呼吸进出的气量。
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潮气量一般设定在6到8毫升每公斤体重的范围内。
不过,对于那些特别娇弱的病人,咱们就要更加谨慎,可能会调到4到6毫升每公斤。
就像做菜,要根据食材的不同来调味,不能一味儿重口味。
2.2 调整呼吸频率接下来是呼吸频率。
这就像咱们吃饭的节奏,太快了容易噎着,太慢了又不够饱。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分钟的呼吸频率设置在15到30次之间。
小病人或者特殊情况可能会需要更高的频率,这时候就得小心翼翼,确保每次呼吸的效率最大化。
你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个设置,频率调得不对,病人可就难受了。
3. 监测和调整3.1 实时监测一旦设置好了通气参数,咱们就得像保姆照顾婴儿一样,时刻关注病人的状态。
用监测仪器观察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
如果发现指标不对劲,立马得调整!这可不能像看电视剧一样悠哉游哉,要时刻保持警惕,别让病人出状况。
3.2 适时调整根据监测到的数据,适时调整通气参数,就像调节空调的温度,时冷时热,不能让病人感到不适。
如果发现氧气不够,那就得加大潮气量;如果二氧化碳太高,那就需要提高呼吸频率。
保持灵活应变的能力,才是真正的高明之处。
4. 注意事项当然了,设置小潮气量高频率通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咱们还得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应用于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分析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应用于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9-29T07:06:49.9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作者:赵雄伟[导读]赵雄伟(威宁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贵州威宁553100)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同期观察组则增加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
结果:治疗前2组PaCO2、PaO2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PaCO2较对照组更低,PaO2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前2组WBC、CRP、PCT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WBC、CRP、PCT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
结论:对于重症肺炎伴随呼吸衰竭患者通过给予电子支气管镜辅助的肺泡灌洗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气分析并降低炎症性反应。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重症肺炎患者由于肺组织产生炎性浸润表现导致肺脏受损,其病情进展相对较快,再加上炎性因子呈现高表达水平,进而使得患者肺功能受损,也对其呼吸功能构成干扰,非常容易诱发呼吸衰竭。
常规的治疗方案为抗生素应用,然而局部病灶所获得的血药浓度相对较低因此无法满足需求,也造成疗效较差。
近年来电子支气管镜技术迅速发展,在临床治疗中获得非常广泛的使用,通过运用电子支气管镜辅助的肺泡灌洗有利于清除患者气道中分布的炎性分泌物,并且与全身应用抗生素药物相比其抗菌效果更为显著[1]。
以下将分析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的治疗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1.1临床资料抽取2019年6月~2021年4月本院7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2~78岁,均值为(59.7±1.8)岁;起病天数1~4d,均值(1.8±0.6)d。
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1~79岁,均值为(59.6±1.9)岁;起病天数1~4d,均值(1.8±0.5)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潮气量\高PEEP在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讨论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有效模式。
方法对8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取6~8 ml/kg的潮气量。
呼气未下压(PEEP)15~25 cmH2O,容量压力控制模式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结果8例患者注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抗感染、抗氧化及对症治疗6例患者康复。
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放弃治疗。
结论小潮气量、高PEEP治疗重病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是行之有效的,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愈率。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年6月份至2010年3月份、共收治肺炎病例62例、其中男26例,女,36例。
年龄18~76岁不等,平均32岁。
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咳嗽、咳痰、肺部闻及湿性啰音及胸部X线检查呈现片状高密度引及大片状密室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10×109者32例,白细胞总数在4~10×10918例,白细胞总数<4×109者12例,所有患者均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及淋巴细胞比例减少;血气分析有12例患者出现I型呼吸衰竭,其PaO2在38~56 mm Hg之间,PaCO2在28~32 mm Hg之间。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的均给予抗感染、抗氧化、止咳、化痰、平喘及补液等对症治疗,对营养状况差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如输入血浆、白蛋白等,有呼吸困难的给予氧疗,氧流量在1~3 L/mm,呼吸衰竭严重的8例患者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5例患者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用纽帮e360呼吸机,给予小潮气量,高PEEP通气模式,即潮气量以6~8 ml/kg;PEEP的选择以压力容量环下拐点为下限,上捌点为上限,一般控制在15~25 cmH2O,平均在22 cmH2O左右,另外3例患者应用BiPAP无创通气、其潮气的控制在6~8 ml/kg左右,呼气末正压在6~10 cmH2O,使氧分压控制在50 mm Hg以上。
3 结果
8例重症肺炎患者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相关治疗,呼吸机应用时间为12~16 d,有6例患者康复,1例死亡, 1例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其中发生皮下及纵隔气肿4例,1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4 结论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①意识障碍;②呼吸频率>30次/min;③PaO2<60 mm Hg、PaO2/FiO2<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④血压<90/60 mmhg;⑤X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 h内病变扩大≥50%;⑥少尿,尿量<20 ml/h;或<80 ml/4 h,或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该组患者有8例患者符合上述标准,进行了呼吸机辅助通气,采用小潮气量、高PEEP模式,有6例患者得以康复。
据治疗情况看,小潮气量、高PEEP模式治疗重症肺炎是行之有效的,因为重患者肺炎的患者
肺容积编小,故不宜采用高潮气量;重症肺炎患者由于肺内渗出较多,气道不开放,为有效的进行通气,必须采用高PEEP方能有效的开放气道,另外高PEEP能使给氧浓度尽可能在2 h之内降至50%以下,以减少氧中毒的发生。
但PEEP过高即不可避免的造成气压伤,如出现纵隔及皮下气肿,故在治疗上应权衡利弊,选择较为适合的PEEP参数,达到即能开放气道,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
随着病情好转,通气功能改善,可以不断的减少PEEP,最少可以减至4~6 cmH2O,逐渐达到撤机,减PEEP过程不宜过快,以使患者不断适应,可以每2~4 h减少4~6 cmH2O。
总之,采用小潮气量、高PEEP治疗重症肺炎是行之有效的,相对安全的。
参考文献
[1]王辰等.临床呼吸病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7:6364.
[2] 宋志芳,等.实用呼吸机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5:24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