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66 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效果
子宫肌瘤68例中医治疗疗效分析

子宫肌瘤68例中医治疗疗效分析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应用中成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应用中药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20例,顯效率58.8%,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治疗显效14例,显效率41.1%,总有效率为67.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推广应用。
标签:子宫肌瘤;中医疗法;临床效果子宫肌瘤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其临床发病人群主要以处于生育期的妇女为主。
在中医理论中,子宫肌瘤属于“癥瘕”的范畴[1],其病因为气滞血瘀、七情内伤、痰湿、脏腑功能失调等。
中医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与重要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已日渐成熟,其安全及副作用小的治疗优势也随之凸显,文本就子宫肌瘤的中医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来自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的34例患者中,年龄在31-55岁之间,平均41岁,肌瘤发现时间在1-35个月,肿瘤大小在1.5cm-5cm之间,平均3cm;对照组的34例患者中,年龄在32-57岁之间,平均42岁,肌瘤发现时间在1-36个月,肿瘤大小在2cm-5.5cm之间,平均3.5cm。
两组患者的资料包括年龄、病情、肌瘤大小、病情程度方面等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中药治疗(观察组)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消瘤汤治疗。
中药消瘤汤组成:熟地黄、云茯苓30g,赤芍、夏枯草、牛膝、牡丹皮20g,皂角刺60g,王不留行、穿山甲、桃仁、路路通、川芍lOg,水蛙、土鳖虫6g,泽兰15g,每日1剂以水早晚煎服,注意经期需停服,90d为1疗程。
认知行为干预在改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认知行为干预在改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恐惧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作者:陆政杨爱娟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2年第20期【摘要】目的:探討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对降低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复发恐惧、提高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于丰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择期手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抛硬币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
对照组采用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
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评价两组患者社会支持程度、疾病复发恐惧及生活质量状况。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生活质量和疾病复发恐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复发恐惧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社会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复发恐惧。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子宫肌瘤复发恐惧生活质量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in Improving Postoperative Relapse Fear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LU Zheng, YANG Aiju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20): -144[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mode on reducing recurrence fear, improving 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after uterine fibroids. Method: A total of 66 patients with uterine fibroid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in Fe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9 to Jul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hysteromyoma resec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on this basis. Social support, fear of disease recurr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cial support, quality of life and fear of disease recur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3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quality of life each dimen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and total scores of fear of disease recurre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ocial lif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ysteromyoma surgery and reduce the fear of recurrence.[Key words]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Uterine fibroid Fear of recurrence Quality of lifeFirst-author’s address:Fe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Fengcheng 3311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20.034子宫肌瘤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其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占21%~32%,而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1-2]。
手术治疗子宫肌瘤65例临床分析

发 3例 , 其余患者术后健康状况 良好。 开腹手术时间最短 , 阴式
手术 出血量 、术后排 气 、住 院时间最少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 . )见表 1 P 00 , 5 .
表 1 不 同手术方式患者情况比较 ( ) ;
手术仍是子宫肌瘤 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近年来 , 随着妇科 手
65年 ; . 孕产 次 0 8次 , 均 35次 ; 生育 史 5 ~ 平 . 有 7例 , 生育 未
者 8例 ; 肌瘤个数 1 l , ~ 2个 平均 35个 ; . 子宫肌瘤生长部位 : 肌 壁间 3 5例 , 黏膜下 1 , 发性 8例 , 膜下 7例 , 宫颈 O例 多 浆 子 4例 , 阔韧带 内 l ; 例 肌瘤体积 05c N 2 m , . m310c ]平均 6 . c , 05 m ; 临床主要表现 : 月经多、 贫血 、 腰酸 、 肿块 、 月经紊乱 、 痛经 、 白带 增多 、 下腹痛 、 尿频 、 不孕 、 排尿困难 、 继发性贫血 。 1 方法 . 2 根据 患者 年龄 , 肌瘤部 位 、 大小 、 目, 数 对生育 的要求决定手术与否及术式选择 , 并尽量保 留卵巢功能 。对于 年龄 4 0岁以上 , 肌瘤较大 , 症状 明显 , 经药 物治疗无效 , 无需保 留生育功 能, 原则上行全子宫切 除。所有患者均在全麻或硬膜 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 , 除常规准备外 , 阴道准备采用碘氧法消 毒 , 中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 1 例 , 其 2 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加单侧附 件切 除术 1 ,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 1 , 例 例 筋
龄、 生育要求 、 瘤类型等具体情 况来选择合适 的手术方法进 肌
行 治 疗 , 达 到 既 能 解 除 患者 的痛 苦 , 能 满足 患 者 意 愿 , 高 要 又 提
6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体会

2014.09267生殖健康子宫肌瘤作为女性群体常见良性肿瘤疾病,发病率极高。
近年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生活习惯的变化,子宫肌瘤发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1]。
本文选取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前行阴道B 超检查确诊,排除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禁忌症患者等。
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4-56岁,平均年龄为(32.6±2.7)岁,病程为2个月到8个月,平均病程为(4.5±1.6)个月,肌瘤平均大小为(70.6±16.5)cm 3,其中2例患者伴有腹部手术史;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5-55岁,平均年龄为(33.6±2.8)岁,病程为3个月到7个月,平均病程为(4.8±1.4)个月,肌瘤平均大小为(70.5±15.8)cm 3,其中3例患者伴有腹部手术史。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统计比较。
1.2 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行经阴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截石位,常规铺巾消毒后用宫颈钳牵拉宫颈组织,确定子宫肌瘤位置并于阴道前后穹窿部位作切口;先探查子宫与子宫附件,制定剔除方案;通过阴道穹窿术野充分显露子宫肌瘤,并避开血管区域纵向切开肌瘤表面到达肌瘤组织,向四周用肌瘤剥离器钝性剥离周边组织,用粗丝线缝合并向外牵拉后切除整个肌瘤瘤体,通过穹窿切口取出肌瘤;用可吸收羊肠线缝合处理6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体会陈小静安徽淮北市中医院妇产科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效果。
子宫全切术治疗宫颈肌瘤60例疗效分析

子宫全切术治疗宫颈肌瘤60例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宫颈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宫颈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等。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术后随访病变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对于符合宫颈肌瘤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行经阴子宫切除疗效佳,术后并发症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子宫全切除术;腹式;阴式;宫颈肌瘤宫颈肌瘤为子宫肌瘤的特殊类型,生长部位低,常位于腹膜下或阔韧带内,使宫颈增大、变宽,嵌顿或突向阴道充满盆腔,扰乱正常解剖,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难度[1]。
临床多采用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阴式手术不需开腹及冲洗盆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而逐渐在临床推广应用。
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宫颈肌瘤患者,分别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与经阴子宫切除术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我院2008年10月-201年10月收治的宫颈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多数患者可见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少数患者合并月经量过多。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
观察组年龄40~58岁,平均年龄45.6±5.3岁;观察组根据手术探查,宫颈肌瘤类型为:中央型6例,前壁型1例,后壁型5例,侧壁型11例,多发型7例。
宫颈肌瘤平均大小12.5cm×10.0cm×5.0cm。
对照组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48.2±5.4岁;对照组根据手术探查,宫颈肌瘤类型为:中央型7例,前壁型1例,后壁型5例,侧壁型10例,多发型7例。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168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16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针对不同情况下子宫肌瘤手术的选择以及术后疗效情况。
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68例,其中全子宫切除术88例,次全子宫切除术43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7例。
结果:所有手术均取得成功,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相比,明显发现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但术后并发症比例以及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反而优于后两者。
手术后3个月复查发现,临床有效率83.3%。
结论: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肌瘤大小以及是否合并卵巢其他病变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留卵巢。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并发症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肿瘤病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岁的中年妇女,有研究表明,至少有20%的育龄期妇女患有此病[1]。
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68例,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68例,年龄21~50岁,平均352岁。
瘤体直径15~127cm,其中肌瘤单发82例(488%)。
子宫肌瘤的部位包括壁间肌瘤50例,浆膜下肌瘤26个,黏膜下肌瘤6例。
多发86例(512%)。
所有病例术前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均正常,且均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心肝肾疾病,无生殖道急性炎症等手术禁忌证。
患者入院時存在主要明显的临床症状79例(470%);另外伴有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47例(280%),其中有5例患者伴重度贫血;伴有下腹部疼痛32例(190%);伴有白带增多20例(119%)。
方法:①术前准备:B超检查肌瘤的位置、大小,常规检查血常规、白带常规、支原体、衣原体、凝血、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正常才可以进行手术,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流净3~6天内。
②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肌瘤大小以及是否合并卵巢其他病变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探讨 王方淑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探讨王方淑摘要]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应用价值。
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66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33例)给予针对性护理,评定并对比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第1天、出院前疼痛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
结果: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观察组为(20.65±6.34)小时,少于对照组的(39.28±9.88)小时(P<0.05)。
⑵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术后第1天为(5.01±0.89)分,低于对照组的(7.34±1.69)分(P<0.05);观察组出院前为(3.04±0.57)分,与对照组(3.16±0.87)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前均低于术后第1天(P<0.05)。
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术后恢复,可考虑推广运用。
[关键词] 子宫肌瘤;护理,针对性;围术期子宫肌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主要由结缔组织、平滑肌构成,可引发月经异常、白带增多、腹痛、腰痛、贫血等异常,对广大女性身心健康有较多不利的影响,手术至今仍是其重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笔者经多年实践发现,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相当重要,对此,我院在围术期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使不少子宫肌瘤患者显著获益,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遵循前瞻、对照研究的设计原则,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6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两组。
观察组33例中,年龄(22-59)岁,平均(37.38±5.99)岁;身体质量指数(17.57-27.33)Kg/m2,平均(24.24±3.08)Kg/m2;肌瘤大小(3.2-11.4)cm,平均(6.07±1.54)cm;已生育30例,未生育3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9例,初中至中专9例,小学以下5例;术式:子宫全切5例,子宫次全切19例,子宫肌瘤剥除术9例。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55218·经验交流·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冯丽丽(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江苏 沭阳 223600)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
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患者的个体化要求,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治疗。
结果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全部消失,手术效果良好。
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其年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生育要求等,在保护患者卵巢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55.1900 引言妇科疾病种类中,子宫肌瘤是一种生长在生殖器官内的良性肿瘤,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好发于30~45岁的育龄妇女[1]。
该种疾病非常容易引发患者不孕不育、盆腔压痛以及子宫出血等情况。
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女性越来越重视保留自己的子宫。
因此,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对患者子宫的伤害。
本文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
研究探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的对象。
年龄为22~57岁,平均年龄为(38.4±1.7)岁。
单发肌瘤32例,多发肌瘤20例,其中壁间肌瘤25例,浆膜下肌瘤22例,阔韧带肌瘤5例;最大肌瘤直径14cm最多11枚,有上腹部手术史12例,下腹部手术史24例,合并贫血14例,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卵巢肿瘤22例,未育6例,有月经量增多24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66 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5-11-06T10:30:47.5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8期作者:何萍吴尉军
[导读] 湖北省团风县人民医院 438800 手术治疗应用于子宫肌瘤中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术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充分保护患者卵巢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湖北省团风县人民医院 4388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4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6例,根据患者肿瘤的位置情况、大小和数目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手术方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手术后将切除的标本送至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子宫肌瘤。
患者的病情情况为子宫肌瘤变性患者29例,所占比例为43.94%。
在子宫肌瘤变性患者中,7例发生玻璃样变,9例发生钙化情况,11例发生囊性变,2例发生肉瘤样变。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手术治疗应用于子宫肌瘤中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术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充分保护患者卵巢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临床中应用效果;手术方式;回顾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8-0134-01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一种良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多发疾病。
此种疾病的病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子宫肌瘤发病几率不断提高,而且还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大部分患者均处于育龄阶段,因此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为了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我院特进行了一次研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4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6例,年龄范围在28~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4.44±2.16)岁。
其中患者的年龄在32~54岁的有19例,所占比例为28.78%;患者的年龄40~50岁的有41例,所占比例为62.12%。
在病情情况方面,单发性子宫肌瘤患者36例,所占比例为54.55%;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30例,所占比例为45.45%。
患者均符合关于子宫肌瘤的相关标准,并且临床均表现出子宫出血、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
患者在治疗之前均经过盆腔彩色B超进行检查,并且单个子宫肌瘤最大的直径为15cm,肿瘤数量在1~9个之间。
1.2 方法根据患者肿瘤的位置情况、大小和数目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手术方式,将选择的手术方式告知患者,在患者的同意的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对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观察指标观察手术治疗所取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治疗中,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子宫全切术10例,所占比例为15.15%;子宫全切术+单侧附件切除术13例,所占比例为
19.70%;子宫全切术+双侧附件切除术7例,所占比例为10.61%;子宫次全切术15例,所占比例为22.73%;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所占比例为31.82%。
患者的病情情况为子宫肌瘤变性患者29例,所占比例为43.94%。
在子宫肌瘤变性患者中,7例发生玻璃样变,9例发生钙化情况,11例发生囊性变,2例发生肉瘤样变。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患者在手术之后2例发生肠梗阻情况,所占比例为3.03%。
医生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干预治疗后痊愈出现,1例患者发生阴道残端出血情况,所占比例为1.52%。
进行局部止血后此种情况消失。
3例患者发生阴道残端肉芽组织增生情况,所占比例为4.55%。
医生进行局部处理之后痊愈出现。
2例患者发生阴道残端感染,进而引发盆腔炎情况,所占比例为3.03%。
使用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痊愈出院。
本次研究中患者的病例活检结果情况详细见表1。
3 讨论
子宫肌瘤英文名称为myomectomy,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
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1]。
有关子宫肌瘤的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涉及到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的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
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子宫出血、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疼痛、白带增多、不孕、流产等情况。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子宫肌瘤的大部分患者并不会出现上述症状,仅仅想是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2]。
相关研究证明,子宫肌瘤情况的产生主要多发的人群为32~54岁女性,高发人群为40~50岁的女性中,而在20岁之前和72岁后的女性不会引发此种情况的发生[3]。
在诊断子宫肌瘤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子宫出血情况,因为此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会引发其他症状发生。
从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方面来看,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目前医疗技术和医疗条件上来看,全子宫切除术式治疗子宫肌瘤最常见的手术方式[4],但是此种方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育功能,不能盲目降低手术需要的时间和提高手术的有效率而忽视患者的生育要求。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应用于子宫肌瘤中效果较为显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术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充分保护患者卵巢的基础上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述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在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琴. 5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3,13:13-14.
[2] 颜和芳,纪巧云,郑艳,彭丽平.20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03:88-89.
[3] 付慧.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02:72-73.
[4] 李坤,尚维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4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