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型中的周杰伦现象-许冬晶

文化转型中的周杰伦现象-许冬晶
文化转型中的周杰伦现象-许冬晶

2013年1月第42卷第1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Jan.2013

Vol.42No.1

[收稿日期]2012-10-

30[作者简介]许冬晶(1966-)

,女,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讲师。文化转型中的周杰伦现象

许冬晶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摘 要] 流行文化作为当今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受众极广,所以能够在很大程度表现出一个时代的社会心理与潜藏的观念。本文以港台流行音乐输入之时既被广泛接受又遭到拒斥的尴尬处境为例,描述了流行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并以周杰伦现象为典型案例,通过对其两首歌词的叙述时间与其他细节的分析来审视一些文化观念,认为当代中国含有对失落线性时间所产生的焦虑感。最后结合对周杰伦现象中形象消费因素的分析,确认当代中国社会中后现代因素的萌芽。

[关键词] 流行文化;意识形态;周杰伦;历史观念;形象

[中图分类号]:G 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623(2013)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01--0145--

05一、接受与排斥之间:流行文化在大陆

阿多诺曾指出,流行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产物。从这点上看,作为缺乏资本主义过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照理来说也会缺乏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文化。事实也的确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的文化是完全受主流意识形态支配的,这种文化制造出来并不是供消费的,

而是直接作为再生产的资料来使用,所以无论当时的文化流传得多么广泛都不能算是流行文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中国在媒介技术上还远远没有达到传播大众文化的要求。然而,依照马克思的看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客观性,而生产力又对上层建筑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①,那么中国具有流行文化,或者说流行文化能够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得到发展则又是合乎逻辑的。这看似相反的两种逻辑结论,或许恰好有助于解释中国流行文化发展的特异之处,以及大陆对流行文化一直处在接受与排斥的两极中摇摆不定的矛盾心态。

大陆最早的流行文化基本上是从港台引进的。基于当时大众所能够接触到的传播媒介主要是书籍、广播和收音机,那时从港台舶来的流行文化除了通俗小说之外主要便是港台的流行音乐。“1980到1984年间,港台歌曲仍在不断输入。首先值得注目的是一批台湾校园歌曲;其次是伴随香港电视剧而来的《万

里长城永不倒》

、《孩子,这是你的家》等;再有就是台湾流行音乐作曲家侯德健带来的由苏芮演唱的《搭错

车》插曲,尤以《酒干倘卖无》流传甚广”[1

]。然而,港

台流行音乐在大陆的第一位名副其实的代表却当属邓丽君。上面引文中所提及的几首歌曲虽然传唱极广,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歌曲中携带着比较浓厚的人文因素,而邓丽君的歌却不一样。邓丽君的情歌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带有十分够味的商业色彩,很适合有闲人在茶余饭后的空闲时间里哼哼唱唱,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纯正的流行音乐。然而大陆对邓丽君的态度却是十分复杂的,

尽管邓丽君的歌在大众中颇受欢迎,但同时也受到来自精英阶层的抗拒。长期的红色

/小资的二分研究模式使得大陆的研究者常常使用像“

庸俗”定性的字眼来评论邓丽君的歌,很明显,这种评论代表着官方意识形态的声音②。这可以算是大陆批评界既希望引入流行音乐同时又对别种意识形态的事物保持着高度警惕的一个象征。

30多年过去了,

意识形态性质的批评已经淡化了,这并不完全是批评界的功劳,而是大众与流行文化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以降,大陆普通市民,

尤其是年轻的一代,政治热情急速降低[2

]第十章,使得大众不再关注来自意识形态的批评意

见,不但如此,实际上他们更热衷于接受与意识形态无直接关系的事物,

这样,来自港台的目的在于制造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2卷 

愉悦体验的流行音乐便很容易被大陆民众所接受,于是粤语歌和闽南语歌开始风行东南沿海各省。这一方面固然可以说是对某种新鲜的文化充满好奇心的体现,但是支配这一切的深层原因却是市场经济观念的发展。如果我们考虑到市场经济的核心观念是竞争,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强调个人奋斗的充满资本主义竞争意识的台语歌《爱拼才会赢》何以会在80年代流传全国,而不仅仅局限于闽语系地区。闽南语歌和粤语歌之所以能够在大陆流行,归根到底的原因还是在于当时大陆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起社会意识的转变。从另一方面看,媒介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大众文化的流行,“信息处理及再生产的技术与信息的空间传递技术相结合,便为交流新模式展现出种种远景,这些远景很可能要引起社会秩序的重大变化”[3]40,重大变化并没有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审查制度之外的低成本盗版大量地复制港台的磁带光盘,极大地促进了港台流行文化的传播,更不用说1997年以后互联网的发展对流行文化的传播的推动③。

进入新世纪之初,台湾歌手周杰伦④进入大陆市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周杰伦就打下了大片的市场,一直“红”到今天。可以说周杰伦对当代青少年有着重大的影响,事实上他俨然成为继刘德华之后的另一个时代青少年的偶像(理所当然,在获得最广泛的承认的同时,周杰伦也受到批评界及“刘德华一代”的排斥)。由于“青春偶像是当代个人欲望的对象化或偶像化,他是个人欲望的替代性满足”[4]214,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个时代的偶像的分析来观察暗藏在那个时代之下的某些社会观念。如果说拥有俊朗正直的形象和拼命工作的精神的刘德华⑤代表了20世纪最后20年香港经济上升及中国内地市场经济发展时期所渴求的公平竞争及个人英雄主义的意识形态,那么我们一样有理由认为在新一代偶像周杰伦身上同样会折射出暗藏在当前中国社会表象之下的某些精神意识与文化观念。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周杰伦当作一个象征来看待。

二、周杰伦的歌:拼凑的文本与模糊的声

周杰伦是富有争议的,而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周杰伦模糊———大多数批评者称之为“口齿不清”———的唱腔;二是关于方文山为之所填的那些极富个性的歌词。这些争议大多集中在显而易见的形式方面,对我的分析企图———即通过形式去阐释这些形式所暗藏的某些文化观念———并无帮助,所以这里就不再引用了,但我希望我能够围绕着这两方面展开我的分析。

(一)《爱在西元前》中的爱情与时间

首先,我打算引一段《爱在西元前》这首在当时流传非常广的周杰伦的早期歌曲的歌词: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毫无疑问,这几段歌词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方文山在叙述之中插入了蒙太奇式的镜头切换。古巴比伦的法典与现在“我欣赏着你的脸”之间除了时间的跳跃之外没有任何逻辑上的关联,作者不停地在这些段落中进行时空的变换。叙述者在这里摆出了一个静止同时是精致的姿态,先是站在“现在”追忆“历史”,接着又站在“遥远”张望几十个世纪后的“未来”,而所有变换中的时间最后的停留之处是在作者的叙述时刻中⑥。作者实际上是在这里用小说的笔法叙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之中制造了一个永恒爱情的幻觉。方文山在这里把作者与叙述者分离开来,与将作者放置在时空之外相对的是把叙述者埋葬在古巴比伦的历史当中,如此一来,讲述故事的人看似歌手周杰伦,其实不啻于一个千年的幽灵。叙述者即故事中爱情的主体的飘忽不定实际上透露出这里所谓爱情也同样亦真亦幻。也正因为作者的退隐与主角的飘忽不定留下的缝隙,才使得接受者很容易地进入故事中去。接受者在故事中充当的角色并不是直接替代主人公,而是既“静静欣赏”那张深爱的脸又“静静凝视”整个故事的发生,整个故事既与之切身相关,又与之毫无关联。接受者在故事中所充当的虚拟的行动元的分裂与周杰伦轻盈的“R&B”唱腔共同保证了听这首歌的人的心态是轻松的。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这两句歌词实际上透露出《爱在西元前》这首歌的内在秘密。“难解的语言”与周杰伦一向为人所诟病的吐字不清的唱腔两者之间或许可以形成互文性的解释。这首歌如果不参照歌词实际上是无法解读出其中的意义的,这样这首歌在表演出来的

 第1期许冬晶/文化转型中的周杰伦现象

时候我们也许可以将其视为是对难解的古文明的一种“戏拟”,于是这首歌与歌中所讲述的故事同时成为一场游戏。如果我们将这首歌与刘德华那首浪漫主义自我抒情式的代表作品《冰雨》(一首至今在K歌房仍然极受欢迎的歌)稍加对比就会发现两者何其不同。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歌曲风格方面的差异,更是两个时代之间爱情观念的转变,深沉的爱情在《冰雨》中是被“追求”的,而在《爱在西元前》中是被“追忆”的,并且这种“追忆”的态度还远不是严肃的,而仅仅只是在说“这种东西曾经有过”。永恒是沉重的,将之视为传说来缅怀在这样的年代也许更为适合。正是因为“追忆”之下的游戏精神使得周杰伦的歌迅速地在牛仔裤与休闲衫一族中传播开来。这是困惑的一族,他们既不能忍受正经八百的严肃深沉,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和条件站在严肃的对立面。对他们来说,在严肃与反严肃之间有一段空虚需要填补,于是“悬置”一切严肃对立的游戏精神便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而周杰伦恰好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空间。正应了范·登·哈格的看法:消费大众文化的作品和实践,是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内心越空虚就会消费越多的大众文化作品和实践[5]50。而周杰伦为收录这首歌的专辑取名《范特西》(Fantasy:幻想,梦想之意),以及为之后的专辑取名《八度空间》、《依然范特西》,估计也并非偶然的事。

(二)《发如雪》中的古典意象与时间

并非只有《爱在西元前》一首歌具有典型意义,周杰伦于2005年发行的《十一月的肖邦》专辑中的《发如雪》同样耐人寻味: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

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

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很明显,这仍然是一首关于爱情和时间的歌词,但最吸引人的并不是主题,而是其中夹杂的大量的古典意象。然而,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些古典的意象实际上与时间的主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假如仍然从叙事的角度去看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得出与我对《爱在西元前》的分析结果相似的结论:时间的跳跃过程上凝固在某一个时刻,而这个时刻实际上是个幻觉,因为这个时刻既在想象中的那一块“碑”上,又同时在最后一句中。只是这一首歌词时间的跳跃变化比起《爱在西元前》更为混乱无序,正如歌词中所说的“几番轮回”那样,我们能够在许多语词的缝隙中发现相悖的时间顺序,如“几番轮回”与“哭红颜唤不回”所表达的直线性的时间的矛盾,“扎马尾”作为静止的时刻与“今生”作为动态的时间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些矛盾之处,如果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像解读古典诗词那样把原因归结到创作主题的情感上去。但是只要把这首歌中的那几段RAP唱法以及结尾处反复重复的“铜镜映无邪,扎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考虑进去的话,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剪不断理还乱”的时间顺序实际上并不重要,因为时间顺序中蕴含的对时间流逝的无可奈何与抒情者所表达的对爱情的永恒忠贞最后都湮没在玩世不恭的饶舌唱法与最后这个戏剧化的场面中。“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这一句无论从唱法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都呈现出游戏的内涵。也就是说这首歌中存在着一个自我消解主题的程序,使歌只成为歌,娱乐的价值得以凸显⑦。

(三)历史的幻觉与连续性时间的失落

现在,我将对以上两段的分析做一点综合,我想说的主要是关于历史。中国的流行音乐(包括摇滚)一向都喜欢把历史的观念纳入其中,但是同样都是历史观念的显现在周杰伦的歌中却出现了新的变化。80年代的歌如《万里长城永不倒》、《中国人》和《龙的传人》等等,都是通过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追忆来凸显一种民族自豪感,表达的是古老中华的认同。这些,当然可以说是当时中国在各个方面结束封闭落后的状态开始走向世界时的一种乐观昂扬情绪的反映,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整体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在周杰伦的那些歌中,除了以上所说的两首之外及《本草纲目》、《将军》和《止战之殇》等等许多是直接把历史的意象引入其中之外,更多的是诸如《菊花台》、《东风破》等以变相的形式来显示出历史,准确的说是时间的观念。正如周杰伦的另外2首歌《反方向的钟》与《回到过去》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这些变相表达历史的歌曲通常是通过大量使用古典诗词的意象与制造追忆式的时间矢量使历史感浮现在叙述上。保罗·克罗塞曾指出:“阅读一个符号形式就是安排元符号的内容,即提到什么样的行为或环境。同时,安排这样的内容也会涉及主体支撑点的位置。这是因为所安排的内容描述了可能性或在读者本身具体情境中寻求相似或相同之处的行为环境。因此,元符号内容便是他或她潜在空间的延伸。”[6]29由此,我认为古典意象在这里可以起到唤醒接受者关于“过去”的观念,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2卷 

使接收者可以凭借着“过去”的存在而在意识中重新组织在后现代社会中混乱无序的时间,借此制造重建线性历史的可能性。我们可以说80年代的歌曲企图再现历史,而周杰伦的歌所表现出来的虽有这种企图,但更多的却是表现———而不是再现———历史的方式,是一种对历史的主观缅怀。这些歌中重提历史的动机主要不在于民族认同感⑧,而在于对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历史的失落的焦虑。这里我们可以联想一下2007年北京师范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演《论语心得》时的空前盛况。但是尽管于丹的讲稿及之后的著作十分畅销,我们仍然没有理由认为大众真正热衷于接受国学古典,因为畅销的是《论语心得》而不是《论语》。于丹本人亦声言:“让它能以最切近的一种现实的,朴素的,生活中可以还原的哲理去进入每个人。”⑨为了实现所谓的“还原”,“误读”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提倡大众消费“元典”是不可能的。换言之,畅销的表情更多是经过媒体过滤之后的关于国学的观念而不是国学的内容。这个例子同样表现了历史在当今社会的尴尬处境。连续性时间观念遭到破坏使得关注作为一向被认为“可以为鉴”的“形而上的最后一座堡垒”[7]273的历史成为一种潮流。然而这个潮流的当务之急迫切寻找的却不是司马迁所谓的“究天人之际”或者像兰克那样描绘崇高,而是重新建构时间连续性的幻觉。这里的“连续性”还远不是理查德·罗蒂所说的那样通过对某些符号中有用的东西的描述而使之与我们感兴趣的东西联系起来[8]120,而是克服因场的缺失而造成的焦虑。周杰伦歌中的时间不是由过去到现在,就是由现在到过去,更多的时候是两者相互混淆,在我看来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的投射。

三、萌芽中的后现代性

高小康先生曾认为“流行音乐不是被欣赏的,而是被听到的:它是一种呼唤,以直接、感性的方式传达出心灵的呼唤”[9]289。的确,这个10多年前的断言十分精辟,但对今天的情况而言还嫌不够完整。这一论断很明显不适合于周杰伦,因为周杰伦的歌是无法被“听”懂的。周杰伦的歌在听的过程中无法被释义的原因大致有流动过于迅速的R&B节奏、歌词严重陌生化和唱腔过分模糊不清。这里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此不可释义的歌何以竟会被那么多的人接受?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经典的“编码—解码”模式似乎变得不再适用了。也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来回答这个问题,即周杰伦不需要他的歌迷“听”懂他的歌,他需要的是歌迷参与到他的行动中来。或者换一种说法,对于周杰伦的歌迷而言,消费他的偶像歌势必要先消费他的偶像的形象。这个“形象”实际上是抽象的,是在社会群体的观念中传播的,它只需要在想象中被感受而不必被见到。尽管周杰伦在年轻一代中被视为个性的象征,但实际上他首先必然是艺人/歌迷结构中的一个功能项,它的具体形象是被这个结构塑造出来的,而他的歌只是他的形象的一部分⑩。如果说消费形象是后现代的一个象征,那么周杰伦似乎表征着中国社会中的某些后现代因素。

中国理论界对目前中国社会究竟是属于现代还是后现代仍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不认为这是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但我仍打算依据上面对周杰伦的歌远不能算是完整的解读对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詹明信(F.Jameson)曾经归纳了后现代文化的四个特点,其中有两个是涉及时间的。他认为后现代文化是无历史的,即时的。“它并不涉及前人的苦难和斗争。人们既不是在依赖传统,也不是在抵抗传统,而是在把传统打乱拼贴,拼凑一起”。同时,后现代文化又是无时间的,“他集中关注把文化意义的碎片在空间中组织起来,这些碎片的时间联系不是从外界表现的,而是必须通过个体行动者从内部重构”[10]219-220。我们可以看到詹明信的这两个结论在周杰伦的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当然,我们不能就此断定中国当前就处于后现代社会,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否认中国现在的确具有部分的后现代性,至少从文化上看是这样的。从逻辑上看,后现代文化并不属于某一民族的文化,而是属于在传播技术支配之下的全球化的文化,这样,任何一个开放的现代国家的文化都不免在一定程度上被镀上了一层后现代的色彩[11]141-147。自然,中国也不例外。目前国内有一些学者认为对于像中国这样还没有完全经历现代化的国家而言谈后现代性尚为时过早。这种看法所体现出的焦虑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对当前的一些现象视而不见。

注 释:

①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32页。

② 事实上,邓丽君也曾被大陆学术界以十分明白的意识形

态索隐方法批评过。邓丽君翻唱李香兰的《何日君再来》在大陆便曾因“精神污染”、“汉奸歌曲”等名义而被禁。

 第1期许冬晶/文化转型中的周杰伦现象

③ 需要声明的是,技术削弱意识形态控制的说法可能只在

中国内地的特殊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但即便如此也是加强了整个社会所要求的意识形态,即技术被意识形态所利用。“意识形态是用一种幻觉的催眠魔术做到这一点的。”(J·希利斯·米勒语)参见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第143页。

④ 周杰伦,台湾歌手,生于1979年。2000年发行同名专辑

《JAY》,2001年9月发行了专辑《范特西》,其中《爱在西元前》以《双截棍》等歌曲在年轻一代中影响甚大。

⑤ 众所周知,刘德华不论演技还是歌唱水平都不能算是香

港艺人中最杰出的,然而他的公众形象与工作态度在演艺圈却有着其他艺人难以企及的口碑。

⑥ 正如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所言:“形象这一现象带来的是

一种新的时间体验,那种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连续性感觉已经崩溃了,新的时间体验只集中在现时(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上,除了现时以外,什么也没有。”参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205页。

⑦ 美国艺术理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对先锋派的看法值

得我们参考:“内容被如此完全地消解为形式,以至于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在整体上或部分上只能还原为它自身,而不能还原为任何其他东西。”(《先锋派与庸俗艺术》)参见《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1页。

⑧ 在周杰伦的那些歌中,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且

还涉及其他民族的历史,也就是说那些歌中体现出来的历史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历史感。

⑨ 见于丹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

4c3f431501000892.html

⑩ 流行音乐的市场运作本身就具有制造形象的功能,周杰伦的特殊之处在于他的形象是这个功能施行的极端。

[参考文献]

[1] 关黎,张辉.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J].音乐生活,2007(5).

[2]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8.

[3]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M].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

[4] 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英)保罗·克罗塞.批判美学与后现代主义[M].钟国仕,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 实用主义之进程[M]//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9] 高小康.世纪晚钟———当代文化与艺术趣味评述[M].东方出版社,1995.

[10] (澳)马尔科姆·沃斯特.现代社会学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0.

[11]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The Jay Chou Phenomenon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XU Dongjing

(Chinese Department of Xing’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ulanhaote,Inner Mongolia,China137400)Abstract:Pop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owadays society.Due to having a larger number of audi-ences,so to a large extent,pop culture is the performance of an era of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hidden concept.Take Hong Kong and Taiwan pop music have been widely accepted,at the same time,and rejected for example,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r culture and ideology.Then I will focus on the Jay’s phe-nomena.Through analyzing,narrative time and other details of two lyrics,we can observe the concept of time andhistor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Next,I point out that contemporary China exist anxiety for the lineartime over.Finally,analyzing the image of the consumer with Jay’s phenomenon,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exists the seeds of post-modern factors.

Key words:pop culture;Ideology;Jay Chou;historical ideal;image

【责任编辑 张晋海】

于丹,易中天现象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利大于弊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方观点是于丹,易中天现象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利大于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为新时代下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指明了方向。 首先,让我们明确两个概念。第一,“于丹,易中天现象”是指在当代中国以于,易为代表的一批思想活跃,有一定学术功力的专家学者,站在大众平民的立场上,通过现代传播并运用现代视角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和诠释,从而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阶层对新一轮传统文化热的讨论和思考。第二,复兴是指复而兴之,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体。其次,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现代大众的普遍关注,需要借助现代传播的引导,需要引起现代社会的广泛思考。 我方并不否认于丹,易中天现象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有一定弊处,但是立足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普遍缺失的客观现状,我方认为于丹,易中天现象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利大于弊。理由如下: 第一,于丹,易中天现象有利于传统文化复兴受众主体的大众化。于,易等文化人通过细腻感性或诙谐机智的方式,以平民立场,现代视角,贴近生活,实现经典的大众化,在学术界和大众之间架起了文化普及和传播的桥梁。 第二,于丹,易中天现象有利于传统文化复兴传播方式的现代化。他们通过现代媒介方式完成了传统文化对大众的对接,实现了学术化精英化的内容与大众平台之间的有效传导。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传统文化在大众中的价值通过媒介传播的方式被大家接受认可。 第三,于丹,易中天现象有利于传统文化复兴社会思考层面的深刻化。以于,易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学者的倍受关注,引发了来自社会各方面广泛的,深刻的大讨论和大思考。来自学术界的不同声音,各种媒介的激烈讨论,不仅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歪曲,反而使大众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得利的是大众,促进的是传统文化的复兴。

浅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现代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的灵魂,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现代先进的文化才能使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大发展,才会使社会全现代的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面的进步。是否拥有现代先进文化,是否代表现代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并决定其兴衰成败。先进的文化作用于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内驱力,主要显示为以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为主体的精神力量和经科技教育为主体的知识力量。就是要为新的时代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从而为新时代的到来提供源源不 断的强大动力。 1、现代先进文化是建设现代社会的内在需要未来的中国,将不仅是一个更加丰足的物质世界,也是一个更加繁荣的文化家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人类文明进程,表达了先民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果说在物质贫困的时代,解决肌渴是人的第一需要的话,那么进入此后的社会发展阶段,享受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同等的重要,一个文化生活贫乏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健康、优质、丰富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他们在人格建设上全面发展的需 要。而人民群众充分地享受文化成果,广泛地参与文化活动,其正成为文化的实践主体和创造主体,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2、现代先进文化是建设现代社会的精神基石,先进的文化对于现代社会,乃是阳光,是空气,是朝代命脉和精神基石。现代先进的文化建设有其特是的内涵和形式:就是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引导人民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支持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提倡学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全面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先进的文化具有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进行有效整合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根。全面建设现代社会的中国,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任务来抓。把它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 文明建设的全过程。 传统文化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群众的文化创造结晶,是群众文体的很需要组成部分,具有民族性、民间性等显著的特点。对于传统的文化建设,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现代群众文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直接的反映是那些经历了千万年遗承的民间传统节日,中国戏曲和其他至今保留在民间的古老艺术内容和形式。这些曾

传统媒体如何转型

传统媒体:to be or not to be? 财经眼腾讯财经[微博] 2013-10-13 07:34 我要分享 37 有个段子是这么讲的。“报纸会消亡吗?不会的,没有报纸,你拿什么包油条。”但现在,连包油条的活也轮不到报纸做了,因为容易铅中毒。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纸媒将在今年经历生死攸关的大考,明年电视可能会很苦”,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新媒体研究学者魏武挥对腾讯财经做出如上判断。 10月8日,来自非官方但已经被多方证实的消息称,上海两大报业传媒巨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即将展开合并。而近年来,传统媒体裁员、停刊,资深媒体人退出舞台的故事不绝于耳。 “作为安全边界极高的体制内媒体,解放和文新都需要抱团取暖,商业媒体的日子可想而知。” 中国传统媒体的管理者们现在恨不得能够堵住耳朵。因为,如果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那么在今后恐怕很难会有安神之日。 中国传统媒体的雪崩时刻 抱团取暖,这是不少业内人士听闻这一合并传闻后的第一反应,因为摆在解放和文新面前的,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报业寒冬。这一点,在新华传媒的财报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佐证。 根据新华传媒的半年报,其上半年主营收入8.1亿,同比减少0.23%,这其中,2012年广告报刊则是重灾区同比大幅缩水31.54%,到2013年,下跌之势未减,继续同比锐减32%。 此并非个案,有业内人士向腾讯财经透露,人民日报旗下的京华时报近年广告收入每年降幅可达20%—30%。另外一位《南方周末》的负责人则表示,在今年年初的全体大会上,就有领导称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这一表述还是首次出现。 现代传播控股有限公司上半财年净利润32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400万元人民币,大幅下滑78.4%。西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成都商报》广告代理和印刷业务公司博瑞传播同时出现大幅下滑,该公司2012年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27.44%,其中博瑞广告利润下滑8.73%。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现代社会在进步,人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早已不是钻木取火的那个时代,中国社会这样繁荣富强离不开人类的进步。据实践经验表现,民族前进的动力是人民素质的提升,同样也影响这民族的素质,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素质现代化。一个民族的现代化不只是有车水马龙的现代化设施,更是有坚不可摧的内在精神,以人为根本的,用人的理想道德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以及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民族素质的现代化是用文化的现代化积累起来的,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教育者的文化能力,学习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才能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更为稳定繁荣,所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必须言传身教的一门必须课。一、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学无一不是为完善道德、人格、社会而提出的理论观点。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对知识层面的拓

展,也是对人格素质的培养,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在注重道德素质的同时又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现状一大学生虽然对学习传统文化的肯定,但是获得知识的认知程度不高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成长在一个相对稳定和物质丰富的时代,不存在温饱问题,所以更多倾向于思想方面的成长。他们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取代了所有的思维模式,孔孟逐步淡出整个认知里,传统文化也在观念中逐渐被淡化。但是,总体上大学生还是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在一项关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力的调查,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数据显示,认为认知程度"很高"的有141;认为"一般"的最多,有30;而认为"很低"的只有6在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时,选择"比较大"的比例是最多的;对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方面的结果显示,其中,认为"十分必要"的占41,位居第一位,认为"有必要"的占39,位居第二位;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关系的认识方面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选择"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的有427,位居第一位,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所以通过以上数据表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对方面的未来很看好的。二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课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复兴的想法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文化复兴的想法。 文化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这些文化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我们也就有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这两个层面的文化。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千年时间的沉淀,孕育了我国让世人瞩目的传统文化。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数代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也正是它们,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弥纶天地之大道的易文化;有无为而无不为的道文化;有内圣外王的儒文化;有不占屈人之兵的兵文化;有涅盘境界的佛文化;有天雨栗,鬼夜哭的汉字文化;有上工治未病的中医文化;还有入乎神,通乎道的武术文化和人生三宝精神气的养生文化。这些文化的合体,构成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有客观自在的规律,它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时至今日,我国文化已由传统文化发展到了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但这也并不是说,现在文化与传统文化毫无关联,它们还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大家都特别注重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其矛头所指首先是儒家,五四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即

证明了这一点;极力为中国传统文化做辩护的,其扞卫的中心也是儒学;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其分析的对象也主要是儒家。这种习惯,近来颇受到一些人的怀疑和批评。如有人认为,从先秦开始,中国文化思想就是多元构成的,而不是儒家思想统治下单一的传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不是儒家,而是道家,中国传统文化从表层结构看,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政治伦理学说,从深层结构看,则是道家的哲学框架;有人甚至认为,中国国民的真实心态不在思想家的言论着作中,而体现在诸如谚语一类的东西中。我认为,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虽然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却实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 客观地看待中国的现代文化,我觉得可以说是对于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和宋明理学所倡导的一些儒家方面的思想,在现在,也被运用到了很多方面。如在教育方面,我们继承了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诲而不倦”等等的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了发展;在外交方面,我国现在所倡导的和平外交政策,也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为人处事和与人交往方面,儒家所倡导的“有朋自远方来”的观点,现在也广为任用,零八年的北京奥运会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当然,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体现在其他的很多方面。总而言之,现代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继承和发展。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也有自身的特点。

浅析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特点

人 文 论 坛 191 INTELLIGENCE 浅析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特点 干虎程 摘 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它有着别的国家不曾拥有的优良的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要传播和发展,必定离不开媒体。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个人博客等新媒体的出现,传统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哪些特点?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负面影响以及在今后的新媒体传播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传播?这都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入手,阐述在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播 负面影响 绪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信息传播快捷到了以秒计算的地步,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和画面于一身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异军突起。新媒体究竟有哪些特点呢?它的出现,以其独具的传播优势,给信息传播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尤其对于中国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大国来说,更是具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的传播中有哪些特点呢?带来了一些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在新媒体日趋成为主流传播媒体的时代,传统文化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新媒体概况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当广播出现时,相对报纸它就是新媒体;当电视出现时,相对广播它又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当今社会是一个高技术催生下媒介品种空前繁荣发达的时代,网络、手机、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不同以往的媒体争相迭起,后来人们把这些媒体统一称为“新媒体”。但是新媒体的概念,目前还是无法明确。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对新媒体的定义:“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特点 所谓传统文化,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个民族、国家得以发展延续的保证,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在信息疯高速传播的的今天,新媒体已经开始占据主要传播位置,它“不是改变我们的思维,而是改造我们世界的结构”“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 回顾媒介发展的历史,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的空间和时间,还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观念以及文化传递的方式,尤其是在今天传媒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文化的传播更是呈现出了“前无古人”的全新特色: 在以往的媒介时代,文化的传播是一个非常缓慢、艰难的过程,人际传播或组织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这种传播状态下,文化只是囿于狭小圈子之内的一种生活方式,缺少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印刷术的发明,出现了报纸和书籍,使得文化可以传达到异地。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直到电子媒介的兴起,才真正意义上颠覆传统时空观念,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它使文化以近乎光速的传播速度四处传播,不仅如此,它还彻底打破地理意义上的疆域之分,使得文化可以传向无限广阔的空间。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当中国汶川出现地震时,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震感。在地震刚发生的时候,第一时间是网友发布的这一报道;当传统媒体和救援队都无法进入灾区时,互联网使身处灾区的网民变成了新闻记者;当地震发生之后,各大网站都在第一时间推出了捐款联系方式和账号。这就是新媒体的传播不受限制的强烈体现,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我所亲,尊我所尊”的和谐社会关系一种发扬与传承。 三、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负面影响 当今社会中,MM、PLMM、 GG、 XX、斑竹、沙发、顶、美眉等诸如此类的网络词汇横行,这就是新媒体时代的语言特色:语言滥用。但是它却以我们最不乐见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业里。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有一套自己的运用规则,脱离了语法规则的语言不仅会产生歧义、难以理解,而且还会像病毒菌一样感染整个文化系统,破坏文化的正常发展。然而在新媒体语境下,语言和词汇的运用变得无章可循,别字、错字、随处可见,乱造生字、乱用歧义似乎变成了一种时髦的举动,长此以往,虽不至于“国将不国”,但对成长期青少年的语言能力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毕竟“他们是明天的太阳”,“世界终将是他们的”。 基本文化技能的危机 读和写是一种最基本的文化技能,然而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文字只是作为看的对象而存在着,失去了它应有的读和写的内涵与意义。无论是写一封信、一篇文章或是一份报告,只要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猛敲,一篇字迹工整、排列整齐的文章便可大功告成。我们在享受着新媒体带给我们的方便快捷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中也接受了它对我们的功能器官的弱化:见到一个很熟悉的字却不认识,想写一个很熟悉的字却写不出来,或者写出的字歪七扭八,毫无美感可言。 致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黄宏老师的悉心指导。黄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细心的指导和坚持不懈。黄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经常点拨。对黄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感谢黄老师、王老师等老师对我的培养和教育。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然后还要感谢大学三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新闻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论文才得以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卫兴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2006年6月18日下午,新浪CEO 兼总裁曹国伟在“白玉兰”国际电视论坛上发表演讲《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传统媒体如何转型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普尔教授在《自由科技》中提出的概念。它不仅是内容和 渠道的融合还表现在媒介所有权、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的融合。传统媒体要想在新时代的 竞争环境下生存,就要做出一定的转型。 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已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比较之下,传统媒体大有式微之 势。摆在很多人面前的就是传统媒体转型的问题,那么传统媒体如何成功实现转型呢? 以下是传统媒体转型案例: 联著实业闻道屏联网解决方案助力新疆阿克苏日报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媒体融合发展“新疆答卷”。用户不仅可以“阅读”,还可以“视听”、“触控”、“玩乐”,甚至在线交易,落地终端和手机互动互联深受广大大众喜爱。 传统媒体转型方法: 1.融合传播,主流媒体牢牢掌控“麦克风” 联著实业闻道屏联网解决方案利用互联网将宣传性好的落地终端与互动性好的移动端整合,形成一个“空地协同”的立体传媒网络。通过“传媒网”频道,无缝对接当地权威媒体网站;点击“报刊”频道,可浏览最新报刊内容。 这种全媒体、全天候、全景式、全方位、多视角融媒体报道方式,让主流媒体进一步放大声音和价值,让正面声音占据主动,主流媒体牢牢掌控了“麦克风”,呈上的一道道“新闻大餐”让阿克苏市民耳目一新。 2.纵深推进,大步迈向融媒体时代 在原有的基础上走更精细化的传媒道路,落地终端开设有个性化频道,为阿克苏市民精准推送本地内容。“本地”频道下,各类图片、视频本地动态可供市民查阅;“生活”频道,美食、教育、休闲等各类生活服务跃然屏上。此外,便民服务也是应有尽有。 通过有效整合这些频道信息,精准定位,摸清市民喜好,推出专属的节目,提高用户黏性,满足本地市民需求。 江苏联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Inforcreation Co.,Ltd.)是一家以人工智能认知智能领域

设计的文化内涵

设计的文化内涵 作者:佚名时间:2008-04-26来源:网络字号【大中小】【会员收藏】 设计直到现在,人们已渐渐地明白,设计是为人,而非产品或金钱,慢慢地明白了设计的这种人文精神。 而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 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什么?是儒学文化、五千年的封建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民间有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这就是一种文化,是现代设计在中国急需的养科。 俗语说:“根深才能叶茂”,中国目前的设计借鉴甚至抄袭西方的很多,这只是一种盲目的拿来主义,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的设计观念,而无需从形式上去照搬,这种照搬只会越来越失却本土自己的东西,跟着别人的步伐走。 我们一直鼓吹要和西方接轨甚至对话,这种接轨是要求有自己的东西,本土的文化内涵在里头,否则只是东施效颦,让别人耻笑而已。 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之所以走向成功,不仅因为他有一流的设计意识和头脑,也由于他在设计中加入了许多很中国化的东西,如中国古钱币、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他很聪明,很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加入一些现代的调味剂呈现出来。他就这样一步步地跨向了世纪一流平面设计大师的行列。 另一方面,中国化的东西更能使人感到一份亲切,一份自豪,更有一种国人的设计文化。在20世纪前的欧美,没有一个艺术家会在画布上留出这么大的空白,然而,传统的中国画家们都把这片空白看作让人发挥想象的依据,中国的哲学就是强凋的万物变化不定。每当我在寻找这种契合点时,看到日本的设计作品,特别亲切,觉得自己找到了,找到有深刻理性的感性作品。古代日本是自然崇拜。一千年前文化借鉴中包括佛教、汉字书写体系和中国唐朝的艺术和建筑。日本的艺术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严肃又是诞,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哲学的基础儒家提出做人的理想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也有人格修养的原则,即“内圣外王”。这尤其是儒家历代的志士仁人的道德理想。如汉初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

关键时期,应增强我们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报效国家。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能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

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谁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工业092班刘常进 选了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是我不会后悔的选择。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也对这种文化在我国的现状也表示十分担忧。 现在就“谁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发表一下我的浅见。 中国近代经历了几个严重破坏和抛弃传统文化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1919年中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猛烈抨击了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将反封建思想推向了高潮。许多参加运动的学生和百姓并没有真正明白反封建到底是反哪些思想和制度,就把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统统否定了,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封建思想。这对中国核心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第二个时期: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最严重的打击和摧残,几乎到了灭顶之灾,1966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破四旧”给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面貌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毁灭性打击,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庆典和流传千年的生活方式遭受了空前的质疑和破坏。在这个时期还严重扭曲了人性:子女批斗父母、夫妻互相提防、朋友相互揭发等,把个人崇拜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中国的伦理道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维持了几千年的家谱体系几近完全摧毁,至今无法正常恢复,失去了根和祖宗的民族是非常危险的。端午、春节、重阳等传统节日也被批判,文化艺术遭受空前浩劫,甚至对中国历代子孙顶礼膜拜的圣人孔子和其理学都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鄙视,足以见得此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摧残至深。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只要提到传统的东西就会被冠以封建迷信的帽子,再也没有人谁敢提敢想和敢传播传统文化了。从此,中国人便失去了信仰和传统价值观,伦理道德也开始变得模糊了。 第三个时期:中国还没来得及思考传统文化还应不应该恢复,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西方通过电影、音乐、书籍、教育、商品等生活方式一夜之间席卷而来,崇洋思想盛行。当时中国的年轻人根本还没明白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就很快吸收了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失去了自己的“根”就很容易接受别人的东西)。但我们并没有学到西方文化的真正内涵和精髓,学到的只是表面的东西。因此,我们对西方的文化就显得过分谦卑和崇拜,失去了自我传统的文化认同,从而变得浮躁和强烈的不自信。 看看70至90年代的年轻人那个不是看着日本动画片和美国好莱坞电影成长的,那个不对强势国家的文化与制度羡慕不已,并以刻意模仿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为荣,这是非常危险的倾向。当然,我并不反对学习和吸取强势国家的文化,但是我们必须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根”绝不能本末倒置。如果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不能很好的认识和尊重的话,那是是非常可悲的;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国人的行为思想也是非常危险的。 以上三个时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摧残和抛弃得差不多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如果我们还不能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 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 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 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 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 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 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阅读答案及解析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李子嘉 较之于传统媒体传播,新媒体传播具有传播方式数字化、传播过程交互化、传播行为个性化、传播速度实时化(即时性)等特点。而新媒体所要传播的传统文化文本,因为其载体——文字——是静止的、呆板的,在传播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又因为传统文化文本的表现形式是和今日通行的简化字、白话文不一样的繁体字、文言文,因此便与受众产生了一定的隔膜和距离,种种因素加大了其自身传播的困难程度。传统文化文本这些先天因素使得它在传播中缺乏生机活力,正需要新媒体用自由、主动、灵活的传播形式去激活它。 新媒体对于增强传统文化传播力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媒体优化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传统文化文本的传播先后经历了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到现在的新媒体网络传播阶段的发展。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形成了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突破了传者与受众界限,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性,给传统文化文本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第二,新媒体优化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模式。新媒体从时间和空间突破了原有的传播界限,在发展中与传统媒体融合,使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通过多种传播渠道的组合,传统文化资源的流通、开放与利用变得更为高效,传统文化能够以全覆盖、全时段的方式有效达到目标人群。这样就创造了一种新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范式,极大提高了传统文化文本的传播效果。 第三,新媒体优化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格局。麦克卢汉认为,快速发展的媒介使人们的交往方式及人的文化形态产生了重大变化。新媒体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创造出各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建立新的文化秩序,甚至有些我们熟知的文化经过媒介技术表现和重新包装后,也需要人们重新定义、审视、理解和接受它。如现在很多文化艺术表演中都通过运用虚拟影像、3D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度交融的氛围,形象生动且富有交互性的表现形式,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并加深文化感知,文化传播更富有包容性和参与性。 (选自《中华文化论坛》(2015009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新媒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所谓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广播、电视、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型媒介,如网页、论坛、博客、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 B. 新媒体出现后,其“数字化”、“互动性”的特点使其即时、互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壮大了新媒介的话语权与传播实力。

转型中的传统媒体赢利模式浅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转型基本上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市场化转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初以来的向新媒体转型,面对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攻势,许多报业都陷入经营困境。本文主要以报业为例探讨第二个阶段—— —往新媒体转型中传统媒体赢利模式如何实现。笔者认为,首先传统媒体要继续创新,为延伸新的项目打好品牌基础;其次,创办的新媒体要用新的理念去运行,新闻理念和技术理念并举,内容为王、技术为王和渠道为王相结合。 【关键词】转型中的传统媒体;赢利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经历了向市场化转型和向新媒体转型两个阶段。从向市场化转型开始,各传媒业就考虑如何塑造核心竞争力以及如何实现赢利,且实践中已取得一定成效,严峻的是向新媒体转型,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如果依然完全依赖内容为王、以内容换广告的赢利模式,势必陷入经营的困境,包括纸媒在内的传统媒体只有坚持创新,才能为延伸新的项目打好品牌基础,也才能在介入新媒体中以新的理念找到新的赢利模式。 第一,传统媒体在市场化转型中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内容,是内容为王的经营模式 这里着重以报业为例。中国报业的经营伴随着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经历了许多波折,从企业化经营—— —完全的事业单位—— —有报无业——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往市场化道路迈进。 1950年,中宣部发布了《关于报纸实行企业化经营情况的通报》,明确指出“企业化经营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可以实现的。”但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计划经济体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报纸经营方针就发生了根本变化,慢慢淡化了报纸企业化的提法。反右之后意识形态的变化,更是弱化了报业的经营观念,不再提报纸经营企业化,而是强化意识形态属性,反对报纸的商品属性,报社成为完全的事业单位,有利润时全部交给国家,无钱用时向国家申请拨款,经营得好坏也无所谓。到了“文革”时期,不只是没有报纸产业,连报纸行业都称不上。因为不能成行成市,大批报纸已停刊,国家层面剩下中央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地方一省一报,报纸不讲时效、不讲质量,也不能刊登广告,报纸之间不讲竞争,也根本无竞争对手。可见,从上世纪50年代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传媒一直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一切新闻传播活动都在国家计划下进行,也就无所谓经营模式和经济效益可言。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报业经营逐步放开,最终在往市场化的道路上迈开了步伐,这既是往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也是对传媒产品经济特征逐步把握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20世纪90年代前期,是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运营的阶段。改革开放之后,广告市场重新开放,传媒业开始重视经营工作。1978年,财政部转批《人民日报》等首都8家报社要求试行企业化管理的报告。同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在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正式宣布了报社企业化经营的决定,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成为那个时期具有中国特色新闻单位性质和特点的代名词。 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时期的报业转型,最突出的表现是对传媒功能认识上的改变,及其所引起的传媒性质、传媒内容和传媒经营等各方面的变革。首先,报纸的多种功能得以确定,由单一的喉舌功能发展为传播信息、普及知识、文化娱乐、舆论监督等多种功能并存。其次,报纸的新闻规律得以尊重,消除了左的办报思路影响,从假大空中走出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三是承认报纸并非单一意识形态属性,还包括商品属性,按市场规律经营,重视广告、印刷、发行等经营活动。传媒功能、传媒规律和传媒属性的回归,带来传媒内容和传媒经营的实质性改变,使我国的办报质量和经营质量都得以提升,报纸进入到讲究内容质量的竞争,主要就是新闻事件、新闻报道本身和新闻稿件处理的竞争,这也是当时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报纸选择不多、报纸的面孔相似的20世纪80年代,一篇新闻报道、一个标题、一个专栏就有可能名扬天下,经营独家新闻是同时赢得读者关注和广告收入 转型中的传统媒体赢利模式浅析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世笑瑾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以锦 7

论品牌传播的内涵与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31505509.html, 论品牌传播的内涵与作用 作者:贾宁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2期 摘要: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品牌传播自引入我国以来,在实践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它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是公司名称、产品、服务的商标,和其它有别于竞争对手的标识、广告等构成公司独特市场形象且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是人群对产品以及服务的认可,是品牌商与顾客购买行为间相互磨合衍生出的产物。 关键词:含义;内涵;作用 (一)品牌的含义 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认知、信任,是商品综合品质的体现。当人们想到某一品牌的同时总会和时尚、文化、价值联想到一起,当品牌被市场认可并接受后,品牌会产生其市场价值。对产品而言品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产品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设计等方面的组合体;二是产品的功能和心理两方面的利益点,如:产品的效用、功能、品味、形式、价格、便利、服务等。 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和实质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在品牌注册后形成商标,企业即获得法律保护并拥有专用权,是企业的无形载体。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必须决策品牌特性的深度层次,它的含义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品牌代表着特定商品的一系列属性。2.品牌体现着某种特定的利益。3.品牌体现了生产者的产品价值。4.品牌附着特定的产品文化。5.品牌反映一定的产品个性。6.品牌暗示购买或使用产品的消费者类型。 品牌就是消费者思想中的概念,品牌的形成过程就是人们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它的形成原理是所有企业品牌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所在,属于人类认知形成的规律,是先于企业而存在的普遍原理。不是因为品牌符合了某个品牌管理体系才获得成功,而是因为品牌管理体系符合了品牌形成原理才成功的。成功的品牌总有一套属于它自己的、不同于其它的品牌管理体系。在品牌的创造过程中,顺应了消费者的认知机制和知识体系,这个新品牌就容易获得成功。 (二)品牌的内涵 随着品牌在实践中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与其相关的概念,如品牌的特点、品价值、表现等,就显得尤其重要。企业塑造品牌内涵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竞争市场信息,包括竞争对手品牌的内涵及被接受程度,市场上品牌分布状况,产品特点、档次,然后,再根据自己公司或产品特点确定合适的内涵。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

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中国的很多古诗中就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和思想道德,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过“国家兴亡之学,名族盛衰之学”。《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后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把前一时代的优秀思想精华继承下来,而且有新的补充,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经过世世代代的沉积、凝集、升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