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新乡至月山铁路新建第二双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我国铁路发展现状

“八纵八横”是我国“十五”期间提出重点建设和强化改造的铁路主通道。 “八纵”指京哈、东部沿海铁路、京沪、京九、京广、大(同)湛 (江)、包柳、兰昆。“八横” 指京兰、煤运北通道、煤运南通道、陆 桥铁路(陇海和兰新)、宁(南京)西(安)、沿江铁路、沪昆、西南 出海通道。 “八纵”具体路线: 京九通道 京九通道(北京~南昌~深圳~九龙),建成龙川北至东莞东复线,形成北 京经深圳达九龙的复线运输通道。增建广深铁路四线。 京广通道 京广通道(北京~武汉~广州),完成武广电化改造,建设武汉长江第二铁 路大桥,增建长沙至衡阳段第二双线。实现北京至广州通道全线电气化。 大湛通道 大湛通道(大同~太原~焦作~洛阳~石门~益阳~永州~梧州~湛江~海 口~三亚),建成北同蒲铁路太原至原平段复线,进行洛阳至襄樊电气化改造, 建成益阳至永州铁路和粤海通道。 包柳通道 包柳通道(包头~西安~重庆~贵阳~柳州~〈南宁〉,建成神木北至延安 北、西安至安康铁路,进行延安北至新丰镇、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建设安康至达 县复线。形成包头至柳州贯通西部地区的南北通道。
快速客运网总规模达到2万公里以上煤炭通道总能力达到18亿吨西部路网总规模达到35万公里形成覆盖全国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个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国的集装箱运输系统一个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这不仅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铁路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
陈璐琦 09303066 09港2
中国铁路现状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铁路是最 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国家运输体系的骨干。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 政府对铁路实行优惠政 策,为加快铁路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八 五”以来,相继建成了京九铁路、南昆铁路 等重点工程,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部分地区运输的紧张状况,但总体上仍不能 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铁路 平均运输密度已达到每公里2868万换算吨公 里,可谓世界铁路之最,但是,无论从铁路 自身发展,还是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 展的需要看,都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铁路建 设。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237号文件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237号文件第一章总那么第1条为增强铁路营业线施工、维修作业及平安管理,做到运输、施工统筹,确保铁路交通平安和施工平安。
依据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平安管理方法»〔铁办〔2020〕190号〕规则,结合我局实践状况,特制定本细那么。
第2条营业线施工系指影响营业线〔包括临管和代维修线路〕设备动摇、设备运用和铁路交通平安的各种施工,分为施任务业和维修作业。
主要项目如下:1. 施任务业⑴线路及站场设备技术改造,增建双线、新线引入、电气化改造等施工。
⑵跨越、穿越线路、站场,架设、铺设桥梁、人行过道、管道、渡槽和电力线路、通讯线路、油气管线等设备的施工。
⑶在线路平安维护区内架设、铺设管道、渡槽和电力线路、通讯线路、油气管线等设备的施工。
⑷在规则的平安区域内实施爆破作业,在线路隐蔽工程〔含通讯、信号、电力电缆径路〕上作业,影响路基动摇的各种施工。
⑸在信号、联锁、闭塞、CTC/TDCS、列控、信息等行车设备上的大中修施任务业。
⑹线路大中修,路基、桥隧大修及大型养路机械施任务业,接触网大修作业。
⑺减速顶、停车器等设备的大中修作业。
2. 维修作业维修作业应应用〝维修天窗〞停止,作业末尾前不需限速,完毕后须到达正常放行列车条件。
主要项目见附件1。
第3条营业线施工必需把确保铁路交通平安放在首位,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树立、设计、施工、监理、行车组织、设备管理等单位和部门必需严厉遵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消费法»、«铁路运输平安维护条例»、«树立工程平安消费管理条例»、«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置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影响营业线设备动摇、运用和行车平安的施工,必需归入天窗,对影响行车和施工平安的每个环节,都必需强化管理,确保行车和施工平安。
第4条铁路营业线施工必需坚持运输、施工统筹的原那么,增强施工方案管理,实在增强施工组织和施工时期的运输组织。
铁路项目策划书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边界条件 ...................................... 第一节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及地理位置........................................1.2工程范围..................................................4.3生活、施工用电............................................4.4通讯条件..................................................4.5资源市场情况..............................................4.6生活、卫生及治安条件......................................4.7项目的外部环境............................................4.9弃砟场.................................................... 第五节业主、设计、监理、监督单位及地方政府部门情况............... 第六节合同环境 ................................................6.1合同类型..................................................6.2合同价款分析..............................................8.8效益目标..................................................8.9商务目标..................................................8.10信誉评价目标............................................. 第二章对项目的评估及认识.......................................第一节工程的总体认识 .......................................... 第二节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对策 ..............................2.1工程特点..................................................2.2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第三节工程的风险评估 ..........................................4.1安全管控重点及措施........................................4.2质量管控重点及措施........................................4.3质量通病的控制及防治措施.................................. 第三章项目组织................................................. 第一节项目管理类别、组织机构及职责 ............................1.1项目管理类别..............................................1.2组织结构..................................................1.3主要岗位及部门管理职责....................................1.4管理工作清单及责任矩阵....................................1.5项目一般员工绩效考核...................................... 第二节项目部、各分部定员定编及主要人员 ........................第三节主要子项目施工方法简述 ..................................3.1路基工程..................................................3.2**工程....................................................3.3桥梁工程.................................................. 第四节施工平面布置图策划,临时工程筹划 ........................4.1施工总平面布置............................................4.2大型临时设施布局及实施方案................................ 第五节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试验与检验工作筹划 ..............5.1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筹划......................................5.2监控量测工作筹划..........................................第三节机械设备 ................................................3.1主要设备来源..............................................3.2设备配置计划建议..........................................3.3非标设备的来源、组织形式.................................. 第四节资金流分析及资金计划 ....................................4.1资金流分析................................................4.2资金需求计划.............................................. 第五节项目分包建议 ............................................ 第六章工程成本预测............................................. 第七章全面预算及涉税管理.......................................第八章二次经营策划............................................. 第九章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第一节办公用品配置计划 ........................................ 第二节中心试验室仪器配置计划 .................................. 第三节测量仪器配置计划 ........................................第四节施组、方案编审计划....................................... 第五节科研选题 ................................................ 第六节创优规划 ................................................ 第七节近期工作计划 ............................................ 第十章请集团公司帮助解决的问题.................................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边界条件第一节工程概况1.1项目名称及地理位置项目名称:新建**至**铁路河南段站前工程**-I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豫政[2010]42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豫政[2010]42号](https://img.taocdn.com/s3/m/1f1ee43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9.png)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豫政〔2010〕42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我省在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培育河南交通区位新优势,现就加快推进全省铁路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重大意义铁路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在铁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铁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铁路主通道“三纵三横”(“三纵”:京广、京九、焦柳铁路,“三横”:陇海、宁西、新荷兖日铁路)贯穿全省,干线铁路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显著增强;随着高速客运专线的快速建设和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我省铁路网结构逐步完善,在全国铁路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铁路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对中部地区的总体战略定位是“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粮食生产基地、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交通优势是全球化时代区域竞争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性优势,交通地位的变化会导致一个地区经济的兴衰,保持交通优势是关系河南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关键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产业集聚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加快“两大跨越”(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奋斗目标,必须进一步强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培育河南交通区位新优势。
铁路线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铁路线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引言铁路线路改造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背景铁路线路改造项目旨在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缩短行程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该项目计划改造既有线路,包括轨道、道岔、信号设备等,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旅客和货物运输需求。
3.环境评价方法3.1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铁路线路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大气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噪音和振动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影响。
3.2 数据收集和分析为了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收集了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实地观察,以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
4.环境影响评价结果4.1 大气环境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大气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以及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气体排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封闭管理,采取湿法施工等措施来控制扬尘;推动使用清洁能源列车,减少尾气排放。
4.2 水环境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水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对地下水的开采和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我们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用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4.3 噪音和振动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周边居民的主要噪音来源是列车行驶过程中的轮轨噪音和运营设备的噪音。
为了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居民的影响,我们建议在新线路设计中考虑隔音措施,加装噪音屏障,调整车辆运行速度等。
4.4 生态环境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动植物迁徙、生境破坏等。
我们建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保护重要的生态系统,采取合理的生态补偿措施,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5 社会影响铁路线路改造项目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周边居民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HJ 453-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境境
境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类比调查、测量与评价
声振 电 水 大 固 生
环动 磁 环 气 体 态
境环 环 境 环 废 环
境境
境物境
施工期与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声振 电 水 大 固 生
环动 磁 环 气 体 态
境环 环 境 环 废 环
境境
境物境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分析及投资估算 向建设、设计单位反馈意见
制定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
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的基本生产单位。 3.14 建设 construction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安装、调 试、验收以及试运行。 3.15 运营 opera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4 基本规定 4.1 评价程序
2
HJ453-2008 3.10 车组 set of car
由单节车编成固定的基本行车单元,可在轨道上独立运行的车辆组合体。 3.11 列车 train
在线路上运行的,由一个或多个车组组成的集合体。 3.12 车辆段 wikipedia
具有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较高级别的车辆检修 任务的基本生产单位。 3.13 停车场 depot
采用专用导向装置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自动 导向轨道交通,以及直线电机轨道交通。
3.2 地铁 subway 采用专用轨道、专用信号,在全封闭线路上独立运营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
主要设在地下隧道内,也有部分延伸到地面或高架结构上,高峰小时单向客运能力一般在 30000~70000 人次。 3.3 轻轨 light rail
铁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新建铁路重庆至利川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二○○七年八月成都目录前言1 总论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目的和指导思想 (3)1.3环境要素选定与评价范围 (3)2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5)2.1工程概况 (5)2.2工程分析 (7)3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 (10)3.1自然环境 (10)3.2生态环境 (12)3.3社会环境 (13)3.4环境质量现状 (16)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7)4.1评价内容 (17)4.2生态环境现状及评价 (17)4.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4.4 工程与城市规划协调性分析 (5)4.5 水土保持方案 (6)5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7)5.1 声环境影响评价 (7)5.2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8)5.3水环境影响评价 (11)5.4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15)5.5 固体废物和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16)6 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及投资估算 (19)6.1 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 (19)6.2 环保投资估算 (24)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5)7.1本项目收益 (25)7.2损失部分 (25)7.3效益总和 (26)7.4无法量化的社会效益 (27)7.5小结 (28)8评价结论 (29)8.1线路方案合理性分析结论 (29)8.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29)8.3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 (30)附件:1、《关于新建铁路渝利线工程穿越玉峰山森林公园征求意见函》(中铁二院环工函[2007]214号);2、《关于请求同意渝利铁路通过龙溪河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函》(中铁二院环工函[2007]22号);3、《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政府关于渝利铁路建设拟通过龙溪河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有关环保问题的复函》(长寿府函[2007]46号)前言工程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西起重庆市江北区,向东途经重庆市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丰都县和石柱县,止于湖北省利川市,正线长度259.264 km,投资297.3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6]104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6]1045号](https://img.taocdn.com/s3/m/ea6cebf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6.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太原至焦作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6]1045号中国铁路总公司、山西省、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中国铁路总公司、山西省、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报来《关于报送新建太原至焦作城际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铁总计统函〔2015〕1017号)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办公厅《关于补充报送新建太原至焦作城际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铁总办计统函〔2016〕126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强化晋东南与中原经济区的快速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意建设太原至焦作铁路。
二、主要建设内容和技术标准(一)主要建设内容。
线路自太原南站引出,经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武乡县、襄垣县、长治市、高平市、晋城市,河南省博爱县,接轨于郑焦城际铁路焦作站,全长362公里。
全线设太原南站、新鸣李、晋中、太谷东、榆社西、武乡西、襄垣东、长治东、长治县、高平东、晋城东、博爱、焦作等13座车站。
(二)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米,困难地段3000米。
最大坡度:20‰。
牵引种类:电力。
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其他具体技术标准执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
设计运输能力:4000万人/年。
三、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建设安排项目总投资431.3亿元,其中工程投资397.6亿元,动车组购置费33.7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新乡至月山铁路新建第二双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工程概况新乡至月山铁路新建第二双线工程含新建电气化双线铁路79.876km,以及既有新月线新乡至焦作段线提速改造54.147km,线路等级为国铁I级。
工程永久用地4903亩,临时用地739亩(另有727亩取土场临时占地),拆迁房屋153297m2。
全线新建跨京广线等特大桥6座共21989延长米,土石方总量为711.8×104m3,其中填方703.2×104m3,挖方8.6×104m3。
新双线为货运专线铁路,设计行车速度120km/h;既有新月线为客货共线铁路,新乡西(不含)至待王(不含)段客车提速改造至160km/h,待王(含)至焦作(含)区段客车提速至120km/h,货车不提速。
工程总投资46.5亿元,预计2009年中开工建设,工期2.5年,2011年底建成通车。
2008年9月,铁道部与河南省签订了《加快河南铁路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合作新月增建第二双线等工程,争取2009年开工建设。
铁道部会同河南省政府于2008年11月17日以“铁计函[2008]1352号”文下发了《关于新乡至月山铁路增建第二双线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铁路网建设规划。
2 环境质量现状(一)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区生物类群以人工生态系统的农作物、农田林群、绿色通道、村落林群、果园、菜地等为主,各种群落类型交替连接,物种数量较少、生物多样性不丰富。
整个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生态稳定性及功能完整性。
评价区域内未见野生植被和大型的野生动物,没有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种类,也没有国家或省级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二)声环境现状(1)铁路边界既有新月铁路外轨中心线30m处边界测点,昼、夜间铁路噪声等效声级分别为68.4~68.6dB和66.5~66.8dB,昼夜均能满足《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昼夜70/70dB限值要求。
目前沿线各敏感点主要受铁路噪声影响。
(2)4a类区敏感点既有新月线处于4a类区的声环境敏感点,有宋庄等共计11处。
距既有铁路第一排建筑昼间现状噪声值为65.6~70.8dB,昼间南关村等5处敏感点超过70 dB,超标量为0.1~0.8 dB;夜间为63.8~68.9dB,11处敏感点均超过55dB,超标量为8.8~13.9dB。
因距离铁路近,主要受既有铁路噪声影响,声环境质量较差。
新双线沿线两侧处于4a类区域内的声环境敏感点,有柏山村等3处。
距既有铁路第一排建筑昼间现状噪声值为70.7~71.1dB,均超过70dB,超标量为0.7~1.1dB;夜间为66.8~67.1dB,均超过55dB,超标量为11.8~12.1dB。
因距离铁路近,主要受既有铁路噪声影响,声环境质量较差。
(3)2类区敏感点既有新月线处于2类区的敏感点,有丁固城等14处。
昼间等效声级分别为60.4~70.2dB和。
所有14处敏感点均超过昼间60dB限值要求,超标范围分别为0.4~10.2dB;夜间58.6~63.9dB ,所有14处敏感点均超过50dB限值要求,超标范围为8.6~13.9dB。
上述声环境敏感点现状噪声值超过标准限值,主要原因为受既有新月线列车影响,而且列车以货运列车为主,列车通过村庄时,基本上均鸣笛,从而导致噪声超标。
新双线沿线两侧处于2类区的敏感点,有焦庄等共计11处。
昼间等效声级分别为46.9~68.5dB和47.4~57.7dB。
昼间除月山铁路住宅区超标8.5dB外,其余10处敏感点均满足昼间60dB限值要求;夜间焦庄、月山铁路住宅区噪声值超标,超标量为2.4~7.7 dB,其余9处敏感点均满足夜间50 dB限值要求。
上述敏感点现状值超标,主要原因为焦庄和月山铁路住宅区距离既有铁路较近,受既有新菏泽线、新月线列车影响较大。
(4)1类区敏感点新双线沿线两侧处于1类区的敏感点,共计有10处。
昼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45.6~50.7dB和39.1~43.2dB。
昼夜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昼间55dB、夜间45 dB限值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
(5)学校敏感点既有新月线沿线共有学校2处,分别为获嘉四中和恩村一街小学,两处学校均无住宿生。
昼间获嘉四中噪声值为60.8dB,超过60dB 限值,超标量为0.8 dB;恩村一街小学昼间59.9 dB,符合昼间60 dB 标准要求。
新双线沿线两侧共有学校3处,分别为霍村中心小学、小聂村小学、聂村中学。
其中昼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46.9~54.5dB和42.9~48.3dB,昼夜噪声值均能满足2类区昼间60dB、夜间50dB限值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
(三)电磁环境现状根据类比监测分析结果,对于本工程既有新月铁路沿线已经接入有线电视的敏感点,电力机车运行不会影响其收视效果;对于沿线没有接入有线电视且未自行安装卫星电视接收器的敏感点,在没有列车通过时收视质量基本能够满足居民需要,但有列车通过时会受到明显的干扰影响;沿线部分居民自行安装卫星天线,其收视质量基本等同于接入有线电视,列车运行对其影响不大。
(四)环境振动现状既有新月铁路沿线敏感点共计19处,除距离铁路最近的柏山村外,其余敏感点现状环境振动没有超标现象,昼、夜间振级均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之“铁路干线两侧”标准昼、夜间80dB的要求,月山站区内的柏山村昼夜超标0.3dB左右。
(五)水环境现状(1)大沙河与共产主义渠水环境现状均已经能够满足省政府2010年水环境质量目标的要求,但与水体功能区划相比较,二者均存在超标现象,其中大沙河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超标倍数4.36倍,共产主义渠超标指标为COD和氨氮,超标倍数分别为1.65和2.72倍。
(2)既有新月线沿线各站段污水均已得到有效治理,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二级标准要求,不会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
(六)环境空气现状(1)工程沿线城市与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部分评价区域内TSP和PM10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要求,SO2和NO2均能够达到GB3095-96二级标准要求。
(2)既有新月线沿线各站段共有燃煤锅炉9座,锅炉烟气均已得到有效治理,各项污染物指标均能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标准要求,不会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3 环境影响评价(一)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铁路建设将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减少耕地面积,项目永久占地面积为4903亩,占用农用地4279亩,造成农作物损失量共为3637.2吨/年,相对于整个区域来说,工程占地对耕地的影响不明显。
(2)本工程全线永久占用的基本农田总量约3411亩,评价要求铁路建设对占用的基本农田实行“占一补一”,建设单位按照省、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委托地方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占用耕地的补充开垦。
(3)本工程填方多于挖方,原设计中设置5个集中取土场,评价要求取消4号大石河取土场。
除1号取土场为耕地外,其他3处取土场均为未利用的荒地。
评价要求取土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取土后必须复耕。
本工程设置的取土场不位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内。
总体分析,经调整后本工程取土场设置基本合理。
(4)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暂时性的,使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受到影响,物种多样性暂时性减少。
但只要重视植被的保护和加强植被恢复,能够减轻这种不利影响。
(5)沿线所经地区不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的“三区”范围,工程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增加量为5008.65 t/a。
(6)项目永久占地造成当地植被覆盖率减少幅度为0.12~0.38%,项目施工结束后绿化和复耕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永久占地的植被覆盖率损失。
(7)项目沿线景观较为普通常见,没有突出的景观要素,工程投人运营后,植被将逐渐恢复,并且结合工程绿化措施,景观的整体功能将逐步恢复,本工程对景观影响不大。
(二)噪声影响评价(1)铁路边界①近期:既有线铁路边界30m处Leq为:昼间65.4~65.9dB,夜间63.1~63.7dB,昼间等效声级较现状值减少2.5~3.2dB,夜间等效声级较现状值减少2.8~3.7dB,均满足昼夜70/70dB限值。
新双线铁路边界30m处Leq为:昼间70.9~71.1dB,夜间70.9~71.0dB,均超过昼夜70/70dB限值。
②远期:既有线铁路边界30m处昼夜间Leq均较预测近期增加1.1dB左右。
均满足昼夜70/70dB限值。
新双线铁路边界30m处Leq为:昼夜间70.9dB,超过昼夜70/70dB限值,超标量为0.9dB。
(2)4a类区敏感点①近期:既有线共有宋庄等12处4a类区敏感点。
各敏感点预测值昼间为64.0~67.9dB,夜间61.1~65.8dB,昼间较现状降低了2.4~4.7dB,夜间较现状降低了1.3~4.5dB。
宋庄等12处敏感点昼间均满足70dB;夜间12处敏感点噪声值均超过55dB,超标量为6.1~10.8dB。
新双线共有焦庄等7处4a类区敏感点。
各敏感点预测值昼夜分别为:65.4~75.8dB和65.1~75.0dB。
昼间较现状增加2.0~24.1dB,夜间较现状增加6.6~30.5dB。
敏感点上屯等5处村庄昼间噪声值超过70dB标准,超标量为0.5~5.8dB;夜间焦庄等8处敏感点噪声值均超过55dB,超标量为10.1~20.0dB。
②远期:既有线昼夜间Leq较预测近期增加0.9~1.1dB左右。
敏感点宋庄等12处村庄昼间噪声值均满足70dB;夜间各敏感点噪声值均超过55dB。
新双线昼夜间Leq均较预测近期减少0.2dB左右。
敏感点超标情况与预测近期相比差别不大。
(3)2类区敏感点①近期:既有线共有丁固城等13处2类区敏感点,各敏感点预测值昼间为57.5~62.3dB,夜间54.8~61.0dB。
各敏感点昼间较现状降低0.3~7.9dB,夜间较现状降低0.7~8.7dB。
除阎庄等3处敏感点昼间噪声值达标外,其余10处敏感点昼间均超过60dB,超标量为0.1~2.3dB;夜间13处敏感点噪声值均超过50dB,超标量为5.2~11.0dB。
新双线共有小寺庄13处2类区敏感点,各敏感点预测值昼间为60.6~68.1dB,夜间60.4~68.1dB。
昼间较现状增加8.0~21.0dB,夜间较现状增加13.9~28.0dB。
所有敏感点昼间噪声值超过60dB,超标量为0.6~8.1dB;夜间噪声值均超过50dB,超标量为10.4~18.1dB。
②远期:既有线昼夜间Leq较预测近期增加1.6dB以下。
仅新恩村1处昼间等效声级较现状增加,昼间增加0.6dB,夜间增加0.2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