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故障诊断

合集下载

螺杆泵的维修方法

螺杆泵的维修方法

螺杆泵的维修方法螺杆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输送各种液体和半固体物料。

由于长期使用或操作不当,螺杆泵可能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

本文将介绍螺杆泵的维修方法,以帮助读者解决常见的问题。

一、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1. 泄露问题:螺杆泵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泄露现象。

首先要检查密封件是否破损或老化,如果有问题需要及时更换。

其次,还要检查连接部位是否紧固,确保无松动现象。

2. 噪音大:如果螺杆泵工作时噪音异常大,可能是由于轴承磨损或润滑不良导致的。

此时需要检查轴承是否需要更换,同时保证润滑油的正常供给。

3. 温度升高:当螺杆泵工作温度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时,需要检查泵体和轴承是否有堵塞或过热的情况。

如果发现有杂物阻塞,应及时清理;如果轴承润滑不良,应进行润滑处理。

4. 输送能力下降:螺杆泵的输送能力下降可能是由于泵腔内积聚了较多的杂质或液体黏度增加导致的。

此时需要清理泵腔,清除杂质,并可以考虑降低液体黏度或增加泵的压力。

二、螺杆泵的维修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螺杆泵的维修时,首先要确保停机,并切断电源。

同时,要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安全眼镜等,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 维修工具:维修螺杆泵时,需要准备一些常用的工具,如扳手、榔头、千斤顶等。

根据具体故障情况,可能还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如密封圈拆卸工具等。

3. 维修流程:在开始维修之前,要先了解螺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然后按照维修手册或说明书的要求,依次进行拆卸、检查、更换、安装等步骤,确保每个维修环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4. 维修保养:维修完成后,应对螺杆泵进行保养工作。

包括清理泵体内部,检查和更换润滑油,检查和调整紧固件,保持泵体干燥等。

这样可以延长螺杆泵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三、螺杆泵的预防维护措施1. 定期检查:定期对螺杆泵进行检查,尤其是密封件、轴承、润滑系统等部位。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可以避免故障的发生。

2. 注意润滑:螺杆泵的润滑系统应保持正常运行,定期检查润滑油的质量和量,及时更换和补充。

螺杆泵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

螺杆泵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

螺杆泵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以螺杆泵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为题,本文将介绍螺杆泵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维护和使用螺杆泵。

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液体输送。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或操作不当,螺杆泵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螺杆泵运行时可能会出现异响。

当你听到螺杆泵运行时发出异常的声音,这往往意味着泵内部存在故障。

处理方法是首先停止泵的运行,检查泵的进出口是否有堵塞物,清除堵塞物。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由于泵内部零部件磨损或松动导致的,需要拆解泵进行维修或更换相关部件。

螺杆泵可能会出现漏液的现象。

如果你发现螺杆泵周围有液体渗漏,首先要检查密封件是否破损或老化。

如果密封件损坏,需要及时更换。

另外,还要检查泵体是否有裂纹,如果有裂纹则需要更换泵体。

此外,还要检查连接螺纹是否松动,如果松动则需要重新拧紧。

第三,螺杆泵可能会出现流量减小的问题。

当你发现螺杆泵的流量明显减小时,首先要检查泵的进口是否有堵塞物,如果有需要清除。

其次,要检查泵的叶轮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则需要更换叶轮。

另外,还要检查电机转速是否正常,如果转速过低则需要调整。

螺杆泵的温升过高也是一个常见故障。

当你发现螺杆泵运行一段时间后,泵体温度明显升高时,首先要检查泵的润滑情况,是否需要添加或更换润滑剂。

其次,要检查泵的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冷却系统故障需要进行修复。

另外,还要检查泵体是否有杂质或沉积物,如果有需要清除。

螺杆泵可能会出现电机无法启动的故障。

当你启动螺杆泵时,发现电机无法启动,首先要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是否有漏电等问题。

其次,要检查电机是否过载,如果过载需要检查电机的保护装置是否触发。

另外,还要检查电机的绝缘情况,如发现绝缘损坏需要进行修复。

螺杆泵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异响的判断与处理、漏液的判断与处理、流量减小的判断与处理、温升过高的判断与处理以及电机无法启动的判断与处理。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范本(2篇)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范本(2篇)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范本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常见故障包括泵的密封失效、轴承损坏、泵的出口压力不稳定等问题。

针对这些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排除方法。

1. 泵的密封失效泵的密封失效可能导致泵的漏液或泄漏,影响泵的正常运行。

首先,我们需要检查密封件是否磨损或损坏。

如果是磨损,可以更换新的密封件。

如果是损坏,需要修复或更换泵的密封部件。

同时,还需要检查密封面是否清洁,确保密封效果良好。

2. 轴承损坏轴承损坏可能导致泵的转子不平衡或出现异常声音。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首先检查轴承是否润滑良好,如果不足需要添加适量的润滑油。

如果轴承已经损坏,需要更换新的轴承。

在更换轴承时,需要注意正确安装,确保轴承与轴向对齐,减少摩擦和振动。

3. 泵的出口压力不稳定出口压力不稳定可能是由于进口阀门调节不当或泵的内部结构出现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首先检查进口阀门是否完全打开,确保足够的进料流量。

如果进口阀门已经打开,但压力仍然不稳定,需要检查泵的内部结构。

可能是泵的叶片磨损或堵塞导致流量不畅。

这种情况下,需要清洗或更换叶片,确保泵的内部通道畅通。

4. 泵的噪音过大泵的噪音过大可能是由于泵的运转不平衡或部件松动导致的。

首先,需要检查泵的底座和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如果松动需要紧固。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检查泵的叶轮是否损坏,如果损坏需要更换新的叶轮。

此外,还需要检查泵的衬套是否磨损,如果磨损需要修复或更换。

5. 泵的漏液泵的漏液可能是由于密封失效、管道连接松动或泵的内部结构出现裂缝导致的。

首先,需要检查泵的密封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需要修复或更换。

其次,要检查管道连接是否紧固,如果松动需要重新连接。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检查泵的内部结构,查找裂缝并及时修复。

以上是螺杆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这些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范本(二)螺杆泵是一种常见的离心泵,常见故障有:轴向力过大、泵体泄漏、泵转速不正常、泵阀不灵活、泵排气困难、噪音大等。

单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单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单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单螺杆泵由多种弹性材料制成,因此该种类型的泵可以输送粘度高达80%的高粘度流体,并可以用来输送含有硬悬浮颗粒的易磨损介质或含有纤维的介质。

1、泵无法启动或卡泵泵长时间未启用(打开进料阀门,使用管钳进行盘车)变频器不适配或参数设置不适合(检查变频器功率及参数设置)定子橡胶发生变形或介质粘度大流动性差(检查介质及定子内腔情况)物料堵塞严重,泵处于无液运转(检查管道堵塞情况)控制系统缺陷,接触不良(查看控制系统及接线情况)2、泵没有流量定转子磨损或万向节断裂(更换定转子及万向节)管道堵塞、进料不足(检查管道,排除堵塞问题)泵旋转方向有误,与箭头旋转方向不一致(调整电机转向)进出口阀门未打开(开启阀门)泵出口压力超出额定压力(更换符合工况压力的新泵)介质在低温下凝固(加热介质)3、流量及压力达不到额定要求吸程太高、吸入管道泄漏、进料不充足(检查维修管道)进料管阀门未全部打开后或进口管道堵塞(开启阀门,疏通管道)转速太低,没有达到额定转速(调节转速至额定值)吸液池液量不足(为吸液池加液)转子、定子磨损(更换定子或转子)介质粘度过高(加热介质,降低粘度)4、超压、超电流憋压、卡泵导致(检查管道堵塞情况,检查介质情况)电机卡死(将泵与电机分离,通电后对电机进行检查)5、泵异常振动、异响产生气蚀:管道堵塞,阀门未全部开启,管道过细,流速快(排除气蚀问题)高压时异常,主要是定子损坏、机械零部件损坏(更换磨损零部件)电机异响,磁通声音明显(调整变频器参数设置)定转子静摩擦明显,声音非常尖锐;介质容易沉淀吸附在定子型腔内表面,冲洗不充分或冲洗方式不正确(拆卸检查定子型腔及介质沉淀情况)6、轴封泄漏填料密封磨损(压紧或更换填料)机械密封损坏/介质腐蚀(更换机封)7、电机/定子过热非变频电机做变频使用(提高运转频率至35Hz以上)运行扭矩太大、长时间干运转(保证进料充足,降低运行扭矩)泵轴与减速电机轴不同心(重新调整同轴度)介质温度过高(更换耐高温定子、调整转子尺寸)长时间高速运转(降低运行速度)。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常用于输送高粘度介质和含固体颗粒的介质。

虽然螺杆泵具有稳定、高效、可靠的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一些常见故障。

下面将介绍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 泄漏故障泄漏是螺杆泵常见的故障之一,主要表现为轴封泄漏和连接处泄漏。

轴封泄漏可能是由于轴封磨损或硬件松动导致的,而连接处泄漏则可能是由于管道连接不牢固、密封垫片老化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 轴封泄漏:首先检查轴封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则需要更换轴封;同时检查轴封的螺栓是否松动,如有则需要紧固。

- 连接处泄漏: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如有松动则需要紧固;检查密封垫片是否老化,如有老化则需要更换。

2. 噪声过大故障螺杆泵运行时如果出现噪声过大的问题,一般是由于叶轮损坏或不平衡、轴承损坏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 叶轮损坏或不平衡:检查叶轮是否损坏或不平衡,如有则需要更换叶轮或进行平衡处理。

- 轴承损坏:检查轴承是否损坏,如有则需要更换轴承。

3. 振动过大故障螺杆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振动过大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螺杆与泵壳间隙不合适或螺杆损坏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 螺杆与泵壳间隙不合适:检查螺杆与泵壳之间的间隙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则需要调整。

- 螺杆损坏:检查螺杆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则需要更换螺杆。

4. 流量异常故障螺杆泵运行时如果出现流量异常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进出口阀门未完全打开、进口管道阻塞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 进出口阀门未完全打开:检查进出口阀门是否完全打开,如未完全打开则需要完全打开。

- 进口管道阻塞:检查进口管道是否存在阻塞物,如有则需要清理。

5. 温度过高故障螺杆泵运行时如果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润滑油不足、冷却系统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 润滑油不足:检查螺杆泵的润滑油是否充足,如不足则需要添加润滑油。

- 冷却系统故障: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行,如有故障则需要修复或更换。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三篇)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三篇)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泵不吸油故障原因:(1)吸入管路堵塞或漏气;(2)吸入高度超过允许吸入真空高度(3)电动机反转;(4)油料粘度过大;排除方法:(1)检修吸入管路;(2)降低吸入高度;(3)改变电机转向;(4)将油料加温。

2、压力表指针波动大故障原因:(1)吸入管路漏气(2)安全阀没有调好或工作压力过大,使安全阀时开时闭。

排除方法:(1)检修吸入管路;(2)调整安全阀或降低工作压力3、流量下降.故障原因:(1)吸入管路堵塞或漏气;(2)螺杆与泵套磨损;(3)安全阀弹簧太松或阀瓣与阀座不严(4)电动机转速不够。

排除方法:(1)检修吸入管路;(2)磨损严重时应更换零件(3)调整弹簧,研磨阀瓣与阀座;(4)修理或更换电动机4、轴功率急剧增大故障原因:(1)排出管路堵塞;(2)螺杆与泵套严重摩擦;(3)油料粘度太大。

排除方法:(1)停泵清洗管路;(2)检修或更换有关零件;(3)将油料加温5、泵振动大故障原因:(1)泵与电动机不同心;(2)螺杆与泵套不同心或间隙大;(3)泵内有气;(4)安装高度过大泵骨主生气蚀。

排除方法:(1)认真调整同心度;(2)检修调整;(3)检修吸入管路,排除漏气部位;(4)降低安装高度或降低转速6、泵发热故障原因:(1)泵内严重摩擦;(2)机轮密封回油孔堵塞;(3)油温过高排除方法:(1)检修调整螺杆和泵套;(2)疏通回油孔;(3)适当降低油温。

7、机械密封大量漏油故障原因:(1)装配位置不对;(2)密封压兽未压平;(3)动环或静环密封面碰伤;(4)动环或静环密封圈损坏。

排除方法:(1)重新按要求安装;(2)调整密封压盖;(3)研磨密封面或更换新件;(4)更换密封圈。

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二)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泵,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然而,由于使用条件的各种原因,螺杆泵在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介绍螺杆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 泵不能启动当螺杆泵无法启动时,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1) 电源问题:检查电源是否正常供电,是否有断电或短路等问题。

螺杆泵故障诊断及预防措施

螺杆泵故障诊断及预防措施

螺杆泵故障诊断及预防措施摘要:螺杆泵工作时,杆柱不但受到拉应力,而且受到剪应力。

如果设计不当或使用中监测不利,螺杆泵很容易发生故障。

分析了螺杆泵故障形式,即通常有管脱、杆脱、杆断、管柱漏失、定子失效、蜡堵、输油管线堵及供液不足等8种。

其中杆脱(断)和供液不足是螺杆泵常发生故障的主要形式。

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对这些故障的表现而加以诊断,并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螺杆泵故障诊断预防措施Abstract: When the screw pump work, the rod not only by the tensile stress, but also by shear stress. If poorly designed or use in the monitoring of adverse screw pumps are prone to failure. Analysis of the screw pump failure in the form, which is usually the tube off the rod off the broken rod string loss, stator failure, wax block, pipeline block for liquid less than eight kinds. Which the rod off (off), and insufficient fluid supply is the main form of the screw pump often fail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produc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failures to diagnose and propose preventive measures.Key Words: screw pump, fault diagnosis ,prevention measures0引言同其它采油方式相比,螺杆泵在开采高粘度、高含砂和含气量较大的原油时,有其独特的优点,目前在各作业区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单螺杆泵的故障有哪些

单螺杆泵的故障有哪些

单螺杆泵的故障有哪些单螺杆泵是一种常见的正向位移泵,它通过旋转的螺杆和壳体之间的内外形面密合,将液体从吸入口输送到排出口,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行业中。

然而,由于单螺杆泵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显现各种故障。

本文将介绍单螺杆泵的常见故障以及解决方法。

泄漏单螺杆泵发生泄漏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1.螺杆和壳体之间的密封不良。

螺杆和壳体之间的间隙过大或者密封磨损过度可能会导致液体从间隙处泄漏。

2.泵体和管道接头处的密封不良。

3.管路和阀门的密封不良。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实行以下措施:1.更换螺杆和壳体的密封件,特别是常常接触腐蚀性介质的单螺杆泵更应注意密封部位的保养和更换。

2.检查管路和阀门的密封性,适时更换密封件。

噪音单螺杆泵在工作时可能会发出噪音,紧要原因包括:1.壳体和螺杆之间的间隙过大或者不均匀。

2.泵体和支撑座之间的金属接触摩擦。

3.异物进入泵体内部。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实行以下措施:1.检查螺杆和壳体的搭配间隙是否正常,调整螺杆位置或者更换搭配间隙更合适的零件。

2.检查泵体和支撑座之间的接触情况,去掉异物或者更换有机板支撑,削减振动噪音。

3.清洗泵体内部,清除进入泵体内部的异物。

流量不足单螺杆泵输送流量不足的原因紧要有:1.泵的内部磨损严重。

2.螺杆或者壳体的损坏。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实行以下措施:1.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

2.更换损坏的螺杆或者壳体。

泵体温度过高单螺杆泵泵体温度过高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泵体封闭不良或者进口和出口压力不平衡。

2.环境温度过高。

3.液体温度过高。

4.泵体内部产生过多摩擦热。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实行以下措施:1.检查泵体的封闭是否良好,调整进口和出口的压力平衡。

2.调整环境温度。

3.降低液体温度。

4.检查泵体内部是否存在卡死或者磨损严重的零件,适时进行更换或者维护和修理。

输送介质的变化导致泵的故障单螺杆泵输送介质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泵的故障,包括以下情况:1.介质密度或者黏度变化过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杆泵故障诊断摘要:介绍了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等。

总结了螺杆泵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故障并重点分析了影响螺杆泵故障的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

结合当前最新技术介绍了四种非常实用的螺杆泵故障诊断方法。

关键词:螺杆泵;故障; 分析;诊断引言螺杆泵采油系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采油技术,因其系统设备尺寸小、维护和管理方便、系统效率高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日益关注,并在油田上逐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螺杆泵按驱动方式分为电动潜油螺杆泵和地面驱动井下螺杆泵,油田上常用的螺杆泵为地面驱动井下螺杆泵。

随着我国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在油田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故障出现在现场生产过程中。

导致故障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去人为因素,螺杆泵采油技术理论的不完善是其主要根源。

但是由于螺杆泵采油的发展时间相对不长,在以后较短的时间内开发出完整的故障诊断系统是存在很大难度的。

因此,建立地面螺杆泵采油系统故障诊断的初步方法,既能解决油田的生产问题,又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资料。

一.螺杆泵结构及原理1.1螺杆泵结构螺杆泵采油系统按驱动方式分为地面驱动和井下驱动两大类。

在整个螺杆泵采油系统中,地面驱动发展较早、也比较成熟,但是井下驱动避免了地面驱动扭矩的损失、设备也比较少,具有较高的采油效率,国内正处于试验阶段,国内各油田现用的螺杆泵采油系统,一般都选取地面驱动方式,其结构图如下:1——光杆;2——驱动装置;3——抽油杆;4——油管5——套管;6——扶正器;7——井下螺杆泵图1-1 地面驱动螺杆泵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主要由地面驱动、螺杆泵和抽油杆组成。

地面驱动部分由电动机、减速箱和光杆密封器等组成。

采油动力由电动机输出,带动抽油杆旋转,连接在抽油杆底部的螺杆泵转子随之一起转动。

井下螺杆泵由转子和定子组成,转子由高强度钢材料制成的单头螺旋线体,具有坚硬耐磨、光滑镀铬表面;定子是一个在钢管内硫化成型的双头螺旋线体,其内橡胶定子具有柔软的弹性。

螺杆泵是各种井下抽油泵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

1.2螺杆泵采油原理地面驱动装置将动力通过抽油杆传递给井下螺杆泵转子,驱动螺杆泵转子转动,在螺杆泵转子与定子之间形成一个个密闭的空腔。

当转子在定子内转动时,封闭腔就沿轴向由吸入端向排出端运移,封闭腔在排出端消失,同时吸入端形成新的封闭腔,其中腔内所盛满的液体也就随着它的运移由吸入端推挤到排出端,由于封闭腔的不断形成、运移、消失、这就起到泵送液体的作用,完成输送原油的动作。

从上述工作原理可以看出,螺杆泵有以下特点:a)螺杆泵结构原理简单。

b)螺杆泵的排出流量均匀, 并且可通过地面改变驱动头的皮带轮大小,调节转子的转动来调节排出的流量。

c)螺杆泵的输出压头大, 无单流阀,故宜于输送粘度大的液体, 而且不会产生气锁现象,适合于高气油井。

d)螺杆泵自吸力较强,由于能均匀地排液和吸液,溶解气不易从原油中分离,减少了气体对泵效的影响。

e)螺杆泵定子通常采用耐油橡胶张贴在钢管内壁制成,它和转子密封为柔性面接触,当螺杆泵正常生产时,遇砂粒在密封面时,砂粒将压迫柔性的定子一面,随着转子的旋转和液体一起被挤在上一腔体内,因此,螺杆泵可在出砂井中使用。

f)螺杆泵不允许空转,空转可导致泵报废。

二.螺杆泵主要故障螺杆泵一般用于高粘度、高含砂井采油,螺杆泵工作时,一方面杆柱承受拉力,一方面管柱、杆柱还承受很大的扭矩。

因此,如果选井选泵不当,管柱和杆柱设计不当,泵质量不合格,防砂、防蜡措施不力,或生产时监测不力,都将会导致螺杆泵发生故障。

有时是开机后没见出油就已发生故障,有时是生产一段时间后出现故障。

螺杆泵的故障形式通常有抽油杆断脱、油管断脱、油管漏失、定子脱胶、转子脱离、输油管线堵塞、定子橡胶溶胀、结腊、供液不足等。

抽油杆断脱。

抽油杆断脱在螺杆泵油井发生率较高,抽油杆断脱占重复作业率的50%,抽油杆断脱后,产量为零,由于电机负载几乎接近为零,所以其运行电流小于其正常运行时的电流。

泵和油管液体漏失。

由于油管出现问题或泵的运行时间比较长,磨损严重,也会产生液体漏失,主要表现在流量小于理论流量,效率低,运行电流低于正常运转电流。

卡泵或油管堵塞。

油井由于含砂量较大,会导致卡泵或管线堵塞,发生上述情况后,泵吸入口压力会升高,流量减小,运行电流值增大。

这种情况极易导致螺杆泵抽油杆断脱。

供液不足。

由于螺杆泵的结构独特,工作时如果发生供液不足,将会导致转子和定子之间发生干磨,产生过热使橡胶定子烧毁;或者由于螺杆泵进口压力很低(低于气蚀压力),发生气蚀,流量效率下降,消耗功率增加。

判断供液不足主要根据螺杆泵进口压力和油井流量来考虑。

三.螺杆泵故障因素分析影响螺杆泵故障的因素很多,既有其自身因素,也有外界的因素。

3.1 螺杆泵自身因素分析1. 过盈量的影响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决定了要保证一定的泵效,就必须使定转子表面的接触线保持充分密封,而密封的程度取决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的过盈量。

一方面,过盈量大可获较高的泵效,但是抽油杆的扭矩增加,容易出现油管、抽油杆断脱现象,并且定子橡胶磨损加剧,影响泵的寿命;另一方面,过盈量小虽然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但泵的容积效率过低,将降低泵的系统效率。

因此,要对过盈量进行合理地选择。

所谓合理的过盈量,就是在能够保证一定的举升压力和容积效率条件下的过盈量值。

2. 转子转速的影响螺杆泵转速对螺杆泵抽油系统影响较大,提高螺杆泵的转速有很多有利的地方,也有其不利的地方:(1)螺杆泵转速越高,增加螺杆泵定转子的磨损。

(2)转速越高,单位长度内定转子间的生热量越大,引起橡胶热胀,定转子之间的扭矩增加,整个抽油系统的负荷上升。

(3)螺杆泵转速大,抽油系统抽油杆与油管的摩擦力增大,加剧油管、抽油杆的磨损。

(4)螺杆泵转速提高,杆管系统受力的疲劳程度增加。

地面驱动装置受力条件变差,电机功率变大。

3. 转子直径、导程的影响螺杆泵的转子直径、导程对于螺杆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许多影响,同时又受诸多因素的限制。

螺杆泵的理论排量为Q th=1440×4eDT·n×109分析得到螺杆泵的转子直径、导程对泵的理论排量有影响,从而对螺杆泵的输出功率也有影响。

转子在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扭矩大小将直接影响螺杆泵的使用寿命。

然而,转子的直径、导程又受泵筒尺寸的限制,因而不能无限制的增加转子的直径和导程。

4. 驱动螺杆泵抽油的合理电机功率驱动螺杆泵电机功率的配备除考虑正常条件外,还应考虑特殊条件下的需要。

(1)电机驱动功率应考虑螺杆泵光杆所需实际功率,也就是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2)一般电机的启动电流是电机正常电流的三倍,为了保证在电机启动时不烧电机,应留有保险系数。

(3)螺杆泵停泵,用防反转制动,扭矩不释放,再启动电机时,实际是满载启动,这时启动扭矩较大。

考虑上述因素后,电机功率不能取太小,以免特殊情况时会烧电机。

若选择电机过大,电机在工作时利用率太低,电机效率低。

另外,油井启抽时多数泵抽压差较小,负荷较小,综合各种因素考虑,选择电机功率应是正常工作时功率的1.5~2 倍。

5. 合理的沉没度螺杆泵抽油沉没度是螺杆泵抽油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沉没度过高,影响油井产量。

若控制的过低,影响泵的吸入状况,使泵效降低。

螺杆泵定子橡胶发热,定、转子间的摩阻增大,使抽油系统工况变差,螺杆泵定子破坏加快。

因此在抽油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泵的沉没度。

6. 螺杆泵的合理压头泵的压头是螺杆泵抽油系统正常运行的最基本参数,它是维持螺杆泵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指标。

若螺杆泵的压头低于油井所需压头,油井不能生产。

螺杆泵的压头,由单级承压能力和级数决定,由水力特性曲线可以查出,但在油田应用中,抽吸介质的粘度、螺杆泵有效的工作级数、螺杆泵单级承压能力等都是影响螺杆泵工作压头的因素。

3.2 外界因素分析1. 油井出砂对螺杆泵采油的影响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井出砂。

虽然螺杆泵对含砂有较好的适应性,但在连续不断的运转中,带砂液体通过螺杆泵空腔可将砂粒带走,此时砂粒对定子和转子长期磨损,同样使定子和转子表面破坏,使螺杆泵使用寿命缩短。

(1)油井出砂加快螺杆泵定、转子的磨损,使螺杆泵过早漏失,压头下降。

定、转子之间的摩擦扭矩增加,易出现断杆,使驱动头负荷增大。

(2)油井出砂严重,长期不冲砂会埋泵吸入口,造成螺杆泵供液不足,使油井液面上升、油井产量下降。

油管流体不流动,油管流体中含砂下沉,堆在泵出口处,易卡泵,使电流增大,主要危害是易烧泵。

(3)油井出的部分砂镶嵌在定子橡胶中,使橡胶表面破裂。

镶嵌的砂粒越来越多,橡胶弹性过早失效,使螺杆泵定子橡胶过早破坏,压头降低,漏失量增加。

(4)油井出砂在螺杆泵停泵时,油管内流体停止流动,流体含砂下沉。

停泵后再次启抽时,易出现卡泵,易使抽油杆、地面驱动系统破坏;沉砂易堵塞油管流体,形成憋泵现象,易出现破坏地面系统及烧泵现象。

2. 油井结蜡对螺杆泵采油的影响一般原油含有石蜡质、胶质、沥青质,只是不同油井含蜡量不同。

在原油从井底通过螺杆泵沿油管举升到地面的过程中,原油的温度随地层温度降低而降低。

当蜡质达到结蜡温度时,蜡质从油液中析出,并粘结在油管壁和抽油杆上。

(1)井口、地面管线结蜡,使井口回压增大,增大泵的实际压头。

(2)泵出口以上结蜡,不但会有上述的危害,还会使油管沿程损失增大,抽油杆旋转磨阻增大,抽油杆及地面驱动系统负荷增大,使产量降低,增加事故率。

该部位结蜡,除上述影响外,泵的抽吸状况变差。

(3)泵吸入口以下结蜡,影响更严重,除上述影响外,泵吸入状况变差,液面上升,产液下降,严重时造成供液不足、泵效降低、易烧泵。

(4)预防油井结蜡,是保证螺杆泵采油井长期正常运转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要制定合理的洗井周期,保证洗井彻底,同时也可以对油井定期加药防止结蜡。

3. 游离气对螺杆泵采油的影响螺杆泵抽油,由于进、排液都是连续进行,不会发生气锁现象,能够适应于相对气液比较高的油井。

正常抽油时气液比越高,泵效就越低。

造成产液量波动或产量下降。

如果气液比过高,将有大量气体进入泵内,对定子橡胶造成气浸溶胀,增加摩擦扭矩后,产生大量热又不易被含气量较高的液体带走,引起泵温升高;同时引起定转子得不到充分润滑,易损坏定子和转子。

4. 泵深对螺杆泵采油的影响一般下泵越深,要求的举升压头越大,同时管柱及杆柱受力越大,对杆、管的强度要求也越高。

要求泵定子和转子不但要有足够的刚度,还要提高泵定子的承压能力,保证密封不漏失。

同样的单级承压能力,泵越深要求泵的级数越多;同样级数要求单级承压能力越大,对定子橡胶的耐温要求也高;下泵越深,地层温度越高,对定子橡胶影响越大。

5. 温度的影响目前多数螺杆泵定子橡胶的耐温能力达到80C 以上。

高温橡胶,耐温可超过120C 以上。

若地层温度超过橡胶的许用温度,定子橡胶会加快损坏,降低螺杆泵的性能指标,大大降低使用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