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卫统计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1.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年西藏自治区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平均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该地2007年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就构成一个总体,从此总体中随即抽取2000人,分别测的其红细胞数,组成样本,其样本含量为2000人。 2.简述误差的概念。 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使重复观测获得的实际观测值往往无方向性地围绕着某一个数值左右波动的误差;非随机误差中最常见的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叫偏倚,是使实际观测值系统的偏离真实值的误差。 3.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 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够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4.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习惯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 1.调查研究主要特点是什么? 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是:①研究的对象及其相关因素(包括研究因素和非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人为给予干预措施②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2.简述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①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③确定调查方法④确定调查方式⑤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⑥制定资料整理分析计划⑦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3.试比较常用的四种概率抽样方法的优缺点。 (1)单纯随机抽样优点是:均数(或率)及标准误的计算简便。缺点是:当总体观察单位数较多时,要对观察单位一一编号,比较麻烦,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办到。 (2)系统抽样优点是:①易于理解,简便易行②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由于样本相应的顺序号在总体中是均匀散布的,其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缺点是:①当总体的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递增(或递减)趋势,系统抽样将产生明显的偏性。但对于适合采用系统抽样的情形,一旦确定了抽样间隔,就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可能造成另外的系统误差②实际工作中一般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估计抽样误差,因此这样计算得到的抽样误差一般偏大。 (3)分层抽样优点是:①减少抽样误差:分层后增加了层内的同质性,因而观测值的变异度减小,各层的抽样误差减小,在样本含量先锋等的情况下其标准误一般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标准误②便于对不同的层采用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年西藏自治区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平均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该地2007年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就构成一个总体,从此总体中随即抽取2000人,分别测的其红细胞数,组成样本,其样本含量为2000人。 2.简述误差的概念。 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使重复观测获得的实际观测值往往无方向性地围绕着某一个数值左右波动的误差;非随机误差中最常见的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叫偏倚,是使实际观测值系统的偏离真实值的误差。 3.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 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够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4.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习惯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

统计学原理(第2版)习题答案解析简版

第一章总论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B 5.A6.D 7.D 8.B 9.D 10.D 11.C 12.A 13.C 14.D 15.D 三、多项选择题 1.ACE 2.ABD 3.BE 4.CE5.BDE 6.ABC 7.ACE 8.ABCE9.BCE 四、判断题 1.×2.×3.√4.√5.×6.×7.√8.× 第二章统计设计 一、填空题 (1)第一、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2)整体设计、专项设计 (3)全阶段设计、单阶段设计。 (4)长期设计、中期设计、短期设计。 (5)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6)总体数量、概念、具体数值。 (7)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8) 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9)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10)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科技统计指标体系、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 1.BE 2.AD 3.ABCE4.ACE 5.BD 6.ABC 7.CD 8.ABCD 9.ABCDE 三、判断题 1.√2.√3.×4.√5.√ 第三章统计调查

一、填空题 1.准确、及时、全面、系统。 2.基础资料。 3.全面、非全面、经常性、一次性、组织方式不同 4.核心、原始资料 5.国民经济(或国家)、地方、专业 6.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7.一次性、全面 8.全面、非全面 9.原始、次级 10.范围 11.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12.普查、全面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13.明确调查目的 14.调查单位 15.调查表、表头、表体、表脚、单一、一览 16.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C 6.D 7.D 8.D 9.D 10.D 11.B 12.C 13.B 14.A 15.B 16.B 17.A 18.B 三、多项选择题 1.ADE 2.ACDE 3.AE4.ACE 5.ABC 6.CD 7.ACD 8.ABC 9.ABCDE 10.DE 11.BCDE 第四章统计整理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B 5.B 6.C 7.C 8.C 9.A 10.C 11.C 12.A 13.B 14.C 15.B 三、多项选择题 1.AC 2.CE 3.DE 4.BCDE 5.ACD 6.ABE7.ABE 8.CD E9.ACD 10.ACDE 四、判断题 1.×2.×3.×4.√5.×6.√7.√8.√9.×10.√六、计算题

卫生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卫生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人群健康和疾病模式的学科,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来揭示人群健康状况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在学习卫生统计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些卫生统计学课后习题及其答案。 一、描述统计学习题 1. 某医院在一周内随机抽取了100名患者,调查了他们的年龄情况,得到以下数据:18, 22, 25, 28, 30, 35, 38, 40, 45, 50, 55, 60, 65, 70。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答案:平均数=40.71,中位数=40,众数=无。 2. 某地区调查了500名居民的身高情况,得到以下数据:150cm, 155cm, 160cm, 160cm, 165cm, 170cm, 175cm, 180cm, 185cm, 190cm。请计算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答案:标准差=12.91,变异系数=7.17%。 二、推断统计学习题 1. 某医院想要了解某种疾病的发病率,随机抽取了1000名居民进行调查,发现有100人患有该疾病。请计算该疾病的发病率及其95%的置信区间。 答案:发病率=10%,95%的置信区间为(8.11%, 11.89%)。 2. 某研究团队想要了解某种药物的有效性,随机选择了200名患者,其中100人服用药物A,100人服用安慰剂。经过观察,发现服用药物A的患者中有80人痊愈,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中有60人痊愈。请计算药物A的治愈率及其95%的

置信区间。 答案:药物A的治愈率=80%,95%的置信区间为(73.45%, 86.55%)。 三、生存分析学习题 1. 某研究团队对500名癌症患者进行了随访,发现其中100人在5年内死亡。 请计算该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其标准误。 答案:5年生存率=80%,标准误=2.68%。 2. 某药物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共有200名患者参与了研究,其 中100人服用药物A,100人服用安慰剂。经过随访,发现在药物A组中有80 人存活,安慰剂组中有60人存活。请计算药物A的生存率比及其95%的置信区间。 答案:药物A的生存率比=1.33,95%的置信区间为(1.07, 1.65)。 以上是一些卫生统计学课后习题及其答案。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可以帮助学生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卫生统计学在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 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掌握相关知识对于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卫生统计学,为促进人类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统计学基础(第2版)》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1.C 2.C 3.C 4.B 5.A 6.B 7.C 8.A 二、1.CE 2.ACD 3.ABCDE 4.CD 5.AD 三、总体:该商店销售的所有洗衣机。 总体单位:该商店销售的每一台洗衣机。 品质标志:型号、产地、色彩。 数量标志:洗涤容量、用水量、外形尺寸。 数量指标:全年销售额、销售量。 质量指标:返修率、平均每天销售量、全自动洗衣机占全部销售量比例。 第二章 一、1.B 2.B 3.A 4.C 5.C 6.C 二、1.CE 2.ABD 3.ACE 4.BCD 5.BCD 6.BD 7.ADE 三、 1.(1)属于普查。(2)调查对象是该企业所有工人,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是每一名工人。(3)调查时间是2014年12月28日。 2.略 第三章 一、1.D 2.C 3.B 4.B 5.C 6.A 7.B 8.B 9.A 10.A 二、1.AD 2.ACD 3.CD 4.DE 5.ABCDE 6.DE 7.BD 三、 1.略 2.答案如附表1所示。 附表1 每只灯泡的耐用时间组距数列耐用时间/h 灯泡数/只耐用时间/h 灯泡数/只80 0~ 85 0 85 0~ 90 0 90 0~ 95 0 7 2 5 3 7 950~ 1 000 1 000~ 1 050 1 050~ 1 100 2 1 8 2 合 计 1 0 第四章 一、1.D 2.D 3.A 4.B 5.B 6.B 7.D 8.C 二、1.AB 2.ABD 3.ABDE 4.ADE 5.AE 三、 1.125% 2. 95.79%

3.答案如附表2所示。 附表2 甲、乙两地区钢产量的发展情况 甲地区 乙地区 比较相对指标 (甲∶乙) 2013年 2014年 发展速度 (%) 2013年 2014年 发展速度 (%) 2013年 2014年 钢产量/万t 3 000 3 300 110 5 000 5 250 105 60% 62.85% 年平均 人口数 /万人 6 000 6 000 100 7 143 7 192 100.69 人均钢 产量 /(t/人) 0.5 0.55 110 0.7 0.73 104.28 4. M e =7 340元 M 0=7 110元 5.(1)= =件/人=1.5件/人 ==件/人=1.8件/人 因为<,所以乙单位工人生产水平高。 (2)σ甲= ===0.67件/人 σ乙= = = =0.60件/人 V 甲=×100%=×100%=44.7% V 乙=×100%=×100%=33.3% 因为V 甲>V 乙,所以乙单位工人生产水平整齐。 第五章 一、1.B 2.C 3.A 4.B 5.C 二、1.CDE 2.ABE 3.ABD 4.BCD 5.BD 6.BE 7.BCDE 8.ACE 三、 1.4月份非直接生产人员平均人数=人≈97人 4月份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496人 2.第一季度:=t=7.76t 第二季度:=t=9.45t 第三季度:= t=9.79t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年西藏自治区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平均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该地2007年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就构成一个总体,从此总体中随即抽取2000人,分别测的其红细胞数,组成样本,其样本含量为2000人。 2.简述误差的概念。 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使重复观测获得的实际观测值往往无方向性地围绕着某一个数值左右波动的误差;非随机误差中最常见的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叫偏倚,是使实际观测值系统的偏离真实值的误差。 3.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 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够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4.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习惯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 1.调查研究主要特点是什么? 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是:①研究的对象及其相关因素(包括研究因素和非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人为给予干预措施②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2.简述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 ①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③确定调查方法④确定调查方式⑤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⑥制定资料整理分析计划⑦制定调查的组织计划。 3.试比较常用的四种概率抽样方法的优缺点。 (1)单纯随机抽样优点是:均数(或率)及标准误的计算简便。缺点是:当总体观察单位数较多时,要对观察单位一一编号,比较麻烦,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办到。 (2)系统抽样优点是:①易于理解,简便易行②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由于样本相应的顺序号在总体中是均匀散布的,其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缺点是:①当总体的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递增(或递减)趋势,系统抽样将产生明显的偏性。但对于适合采用系统抽样的情形,一旦确定了抽样间隔,就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可能造成另外的系统误差②实际工作中一般按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估计抽样误差,因此这样计算得到的抽样误差一般偏大。 (3)分层抽样优点是:①减少抽样误差:分层后增加了层内的同质性,因而观测值的变异度减小,各层的抽样误差减小,在样本含量先锋等的情况下其标准误一般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标准误②便于对不同的层采用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答案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答案 【篇一: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 二、简答题 1 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 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3 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 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 5 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 二、计算与分析 2 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b 4. c 5. d 6. d 7. c 8. e 9. b 10. a 二、计算与分析

1 2 [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又因血铅含量仅过大为异常,故应计算只 有上限的单侧范围,即95p 。 第四章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d 4. d 5. e 6. e 7. e 8. a 9. d 10. e 二、计算与分析 1[参考答案] 不正确,因为此百分比是构成比,不 是率,要知道男女谁更易患病,需得到1290名职工中的男女比例, 然后分别计算男女患病率。 2[参考答案] 不正确,此为构成比替代 率来下结论,正确的计算是用各年龄段的死亡人数除各年龄段的调 查人数得到死亡率。 3[参考答案] 不正确,此为构成比替代率来下 结论,正确的计算是用各型肝炎的新病例数除以同时期内可能会发 生该病的人群人口数得到发病率。 第五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单项选择题 1. e 2. d 3. b 4. e 5. d 6. e 7. e 8. e 9. e 10. d 1.[参考答案] 本表的缺点有:12、横表目与纵标目分类不明确,标 目设计不 3、线条过多,比例数小数位不统一。 2..[参考答案] 本题应用直方图表示839例正常人发汞值分布情况, 由于最后一组的组距与其它组不等,需要变成等组距。为保持原始 数据的组距一致为0.2,把最后一组频数转换为36/(0.6/0.2)=12 3.[参考答案] 将表中数据绘制成普通线图可以看出:60岁之前,男 女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小,60岁之后,男性随年龄变化食管癌发病率比女性增长较快,差异明显扩大。 将表中数据绘制成半对数线图可以看出, 不同性别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快慢速 度相当,且女性的趋势和转折点更清楚。应用半对数线图能够更恰 当地表示指标的变化趋势 第六章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 1. e 2. d 3. e 4. c 5. b 6. e 7. c 8. d 9. d 10. d 1. [参考答案] 样本含量为450,属于大样本,可采用正态近似的方 法计算可信区间。 2. [参考答案] 1n=1022n=1041p=94.4%2p=91.26%

统计学课后题答案(袁卫庞皓曾五一贾俊平)

第1章绪论 5.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b5E2RGbCAP 6.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 440加仑的油漆罐。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装满的油漆罐应为 4.536 kg。要求:p1EanqFDPw (1>描述总体; (2>描述研究变量; (3>描述样本; (4>描述推断。 答:(1>总体: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全部油漆; (2>研究变量:装满的油漆罐的质量; (3>样本: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50罐油漆; (4>推断:50罐油漆的质量应为4.536×50=226.8kg。 7.“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运动员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实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实验(即在品

尝实验中,两个品牌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要求:DXDiTa9E3d (1>描述总体; (2>描述研究变量; (3>描述样本; (4>描述推断。 答:(1>总体:市场上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2>研究变量:更好口味的品牌名称; (3>样本:1000名消费者品尝的两个品牌 (4>推断:两个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思考题 4.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RTCrpUDGiT 5. 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 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

《统计学》课后答案(第二版-贾俊平版)

《统计学》课后答案(第二版-贾俊平版)

第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一、学习指导 统计学是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它几乎被应用到所有的学科检验领域。本章首先介绍统计学的含义和应用领域,然后介绍统计数据的类型及其来源,最后介绍统计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本章各节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如下表所示。 章节主要内容学习要点 1.1 统计及其应用领域什么是统计学 ④概念:统计学,描述 统计,推断统计。 统计的应用领 域 ④统计在工商管理中的 应用。 ④统计的其他应用领 域。 1.2 数据的类型分类数据、顺 序数据、数值 型数据 ④概念:分类数据,顺 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④不同数据的特点。 观测数据和实 验数据 ④概念:观测数据,实 验数据。

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④概念: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1.3 数据来源数据的间接来 源 ④统计数据的间接来 源。 ④二手数据的特点。 数据的直接来 源 ④概念:抽样调查,普 查。 ④数据的间接来源。 ④数据的收集方法。 调查方案设计④调查方案的内容。 数据质量 ④概念。抽样误差,非 抽样误差。 ④统计数据的质量。 1.4 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总体和样本④概念:总体,样本。参数和统计量④概念:参数,统计量。 变量 ④概念:变量,分类变 量,顺序变量,数值型 变量,连续型变量,离 散型变量。 二、主要术语 1. 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

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 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 学分支。 3. 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 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4. 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 据。 5. 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 数据。 6. 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7. 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8.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 数据。 9.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 的数据。 10. 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 据。 11. 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 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12. 普查: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13. 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

《统计学基础(第2版)》参考答案

【习题与实践训练】答案 第一章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4.D 5.A 6.C 7.D 8.B 9.A 10.C 多项选择题 1.BCDE 2.ABCD 3.ACD 4.ADE 5.ABC 6.ABCDE 7.ADE 8.BCE 9.ABCDE 10.BCD 填空题 1.工作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 2.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3.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4. 变动的数量标志 5.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品质标志统计总体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6.指标条件指标名称、指标数值、指标单位 7.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基本专题 8. 定性数据定量数据 9.母体子样 10.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 应用能力训练题 1.略 2.略 3. ⑴总体:持有该公司信用卡的所有顾客;总体单位:持有该公司信用卡的每一位顾客;样本:300名顾客;样本量:300名;品质标志:过去六个月是否购买产品;数量标志:每位顾客购买金额;数量指标:300名顾客购买总额;质量指标:平均购买额为1782.67元;统计量:300名顾客平均购买额为1782.67元;参数:持有该公司信用卡的所有顾客购买总额。 ⑵本案例采用的统计方法属推断统计。 4.轿车生产总量,旅游收入是数量指标;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出生率,安置再就业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是质量指标。 区分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方法是: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 5.总体:中国农民;样本:全国31个省(区、市) 6.8万户农村住户的农民;变量:现金收入、工资性收入、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6.略。 第二章 判断题 1.× 2.× 3.× 4. √ 5.× 6.× 7. × 8. √ 9.× 10. × 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C 5.B 6.D 7.A 8.C 9.B 10.D 多项选择题 1.BDE 2.ACD 3.BCD 4.ADE 5.BCE 6.ABCE 7.ABCE 8.BDE 9.BDE 10.ABC 填空题 1.单一表一览表 2.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3.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4.直接观察法 5.有意识随机 6.统计调查方案 7.表头表体表脚 8. 访问法(采访法、询问法) 9. 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10.网上直接调查网上间接调查

卫生统计学第二版习题册方积乾答案与解析

卫生统计学第二版习题册方积乾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绪论 1、统计资料可以分为那几种类型?举例说明不同类型资料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答:(1)1定量资料(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2无序分类资料(二项分类资料、无序多项分类资料)、3有序分类资料(即等级资料);(2)例如人的健康状况可分为“非常好、较好、一般、差、非常差”5个等级,应归为等级资料,若将该五个等级赋值为5、4、3、2、1,就可按定量资料处理。 2、统计工作可分为那几个步骤? 答: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四个步骤。 3、举例说明小概率事件的含义。 答:某人打靶100次,中靶次数少于等于5,那么该人一次打中靶的概率≤0.05,即可称该人一次打中靶的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可以视为很可能不发生。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 1、调查研究有何特点? 答:(1)不能人为施加干预措施;(2)不能随机分组;(3)很难控制干扰因素;(4)一般不能下因果结论 2、四种常用的抽样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答:(1)单纯随机抽样:优点是操作简单,统计量的计算较简便:缺点是当总体观察单位数量庞大时,逐一编号繁复,有时难以做到。 (2)系统抽样:优点是易于理解、操作简便,被抽到的观察单位在总

体中分布均匀,抽样误差较单纯随机抽样小: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偏性或周期性变化。(3)分层抽样:优点是抽样误差小,各层可以独立进行统计分析,适合大规模统计:缺点是事先要进行分层,操作麻烦。(4)整群抽样:优点是易于组织和操作大规模抽样调查:缺点是抽样误差大。 3、调查设计包括那些基本内容? 答:(1)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2)确定调查对象和观察单位;(3)选释调查方法和技术;(4)估计样本大小;(5)编制调查表;(6)评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7)制定资料的收集计划;(8)指定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计划;(9)制定调查的组织措施。 4、调查表中包含那几种项目? 答:(1)分析项目直接整理计算的必须的内容;(2)备查项目保证分析项目填写得完整和准确的内容;(3)其他项目大型调查表的前言和表底附注。 第三章实验设计 1、简述实验设计的特点。 答:(1)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2)受试对象可以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或水平是由随机分配而定的。 2、简述一般选择受试对象的原则 答:(1)受试对象能从临床试验中受益(2)受试对象具有代表性(3)受试对象具有依从性(4)受试对象可以是志愿者。 3、什么是混杂因素?设计时怎样控制混杂因素? 答:混杂因素是指影响实验效应并与处理因素同时存在的非处理因素。可以通过采取排除、平衡、或标准化的办法来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

袁卫统计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袁卫统计学(第二版)习题答案 答案 2.1 (1)属于顺序数据。 (2)频数分布表如下: 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 服务质量等级 A B C D E 合计 家庭数(频率) 14 21 32 18 15 100 频率% 14 21 32 18 15 100 (3)条形图(略) 2.2 (1)频数分布表如下: 40个企业按产品销售收入分组表按销售收入分组企业数频率向上累积(万元)(个)(%)企业数频率 100以下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以上合计5 9 12 7 4 3 40 12.5 22.5 30.0 17.5 10.0 7.5 100.0 5 14 26 33 37 40 ― 12.5 35.0 65.0 82.5 92.5 100.0 ― 向下累积企业数40 35 26 14 7 3 ― 频率100.0 87.5 65.0 35.0 17.5 7.5 ― (2)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分组表 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 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合计 11 11 9 9 40 频率(%) 27.5 27.5 22.5 22.5 100.0 2.3 频数分布表如下: 某百货公司日商品销售额分组表 按销售额分组(万元) 25~30 30~35 35~40 40~45 45~50 合计 直方图(略)。 2.4 (1)排序略。

(2)频数分布表如下: 频数(天) 4 6 1 5 9 6 40 频率(%) 10.0 15.0 37.5 22.5 15.0 100.0 100只灯泡使用寿命非频数分布 按使用寿命分组(小时)灯泡个数(只)频率(%) 650~660 660~670 670~680 680~690 690~700 700~710 710~720 720~730 730~740 740~750 合计 直方图(略)。 (3)茎叶图如下: 2 5 6 14 26 18 13 10 3 3 100 2 5 6 14 26 18 1 3 10 3 3 100 65 1 8 66 1 4 5 6 8 67 1 3 4 6 7 9 68 1 1 2 3 3 3 4 5 5 5 8 8 9 9 69 0 0 1 1 1 1 2 2 2 3 3 4 4 5 5 6 6 6 7 7 8 8 8 8 9 9 70 0 0 1 1 2 2 3 4 5 6 6 6 7 7 8 8 8 9 71 0 0 2 2 3 3 5 6 7 7 8 8 9 72 0 1 2 2 5 6 7 8 9 9 73 3 5 6 7 4 1 4 7 2. 5 (1)属于数值型数据。 (2)分组结果如下: 分组 -25~-20 -20~-15 -15~-10 -10~-5 -5~0 0~5 5~10 合计 天数(天) 6 8 10 13 12 4 7 60 (3)直方图(略)。 2.6 (1)直方图(略)。 (2)自学考试人员年龄的分布为右偏。 2.7 (1)茎叶图如下: A班数据个数树 叶树茎树叶 B班数据个数 0 3 59 2 1 2 11 23 7 6 0 4 97 97665332110 98877766555554443332100 6655200 632220 4 5 6 7 8 9 10 0448 122456677789 011234688 00113449 123345 011456 000 4 12 9 8 6 6 3 (2)A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比较 集中,且平均分数较高;B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比A班分散, 且平均成绩较A班低。 2.8 箱线图如下:(特征请读者自己分析)

医学统计学考试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 D. 个体 2.总体是由〔c 〕。 A.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5.关于随机抽样,以下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时机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 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 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 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 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c 〕分布。 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 A.样本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D. 个体 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统计学袁卫期末复习及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实质性科学 C.社会科学 D.新兴科学 2.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 )是基础.是源。 A.统计学 B.统计资料 C.统计活动 D.统计方法 3.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设备台数 C.学生的年龄 D.工业企业数 4.数量指标是反映( ) A.总体的绝对数量指标 B.总体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 C.总体单位数量指标 D.总体的相对数量指标 5.质量指标是说明() A.总体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 B.总体的绝对数量指标 C.总体单位数的指标 D.总体单位质量的指标 6.()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及时性 B.真实性 C.全面性 D.总体性 7.某市1995年工业企业经济活动成果的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1996年元月31日,则调查 时间为( ) A.1年零1个月 B.1年 C.1个月 D.1天 8.对我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进行的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9.某手表厂为了解手表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10.某市1995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统计年报的呈报时间为1996年元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1年零1个月 B.1年 C.1个月 D.1天

11.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A.75%B.40%C.13%D.17% 12.某厂2003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2004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A.5.5% B.5% C.115.5% D.15.5% 13.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4.5,它们的标准差为12.8和3.7,则( )。 A.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B.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C.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D.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14.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 A. 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15.抽样平均误差是( )。 A.抽样指标的标准差B.总体参数的标准差 C.样本变量的函数D.总体变量的函数 1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甲厂比乙厂大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D.无法确定 17.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18.在简单随机重复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 A.2倍 B.3倍 C.4倍 D.1/4倍 19.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2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1.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 C.抽样误差系数D.概率度。 22.以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抽样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值本身,这一标准称为( )。 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准确性 23.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