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的豪放派风格

合集下载

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诗风

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诗风

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诗风介绍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诗人是苏轼。

苏轼以其豪放派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富有情感激昂、意境深远,并且常常展现出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本文将深入探讨苏轼的豪放派诗风及其特点。

苏轼的背景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出生在北宋时期,是一位多才多艺、卓越而有争议性的文学家。

苏轼早年曾任官于政界,并且表现出了强烈的民间关切和持不同政见的倾向。

后因政治理念与其他官员相左而导致被贬谪多次,在流离失所中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豪放派诗风。

豪放派诗风特点1. 情感直接而激昂苏轼的诗作情感真挚直接,表达了他心中的热血豪情和对人生的激情追求。

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通过深入而直接地描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渴望,将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紧密融合。

2. 自然意象与社会观察苏轼在诗作中常常运用大量生动的自然意象,如山水、花草、春夏秋冬等等,以表现出对自然界之美的赞美与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同时,他也关注社会问题并进行观察和批判,通过文字展现出对时代变迁和社会人群命运的关怀。

3. 慷慨激昂与反传统精神苏轼在其诗作中表现出了对枯燥陈旧传统观念和礼教束缚的反叛精神。

他敢于发声,并以挑战权威为己任。

他鼓励个体表达真实想法,并尊重个体情感和独立思考。

经典作品欣赏•《赤壁怀古》:这是苏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他以雄浑的笔触写出了壮丽的赤壁之战场景,表达了对英雄过往的敬佩和自己心中无尽豪情。

•《水调歌头》:这首词展现出苏轼纵情豪放、不拘一格的风采。

他通过描述爱情和生活的多样性,揭露了社会上种种迷失与虚荣,并提倡个体独立自由的精神。

•《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贬谪期间创作的作品,他以洒脱的笔调嘲讽自身命运,并表达了对权势派系压制和社会黑暗现象的坚决抵抗。

结论苏轼作为宋代豪放派诗人,以其真挚情感、直接表达和批判精神打破了传统文学约束,赋予了中国古代文学以新的活力。

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诗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诗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诗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 引言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其中苏轼堪称一位传世诗人。

苏轼以其豪放派诗风而闻名于世,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苏轼的豪放派诗风特点,以及他在文学领域中给后世带来的影响。

2. 苏轼的豪放派诗风特点苏轼以其开放、直接、情绪激烈和自由奔放的写作风格而著称于世。

以下是他豪放派诗风的几个主要特点:2.1 情感表达直接而激烈苏轼笔下所呈现出来的情感非常真实和强烈,他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

他通过直白、率真的语言表达内心情感,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他体验到的喜怒哀乐。

2.2 畅游于自然与人生之间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贯穿了他的诗歌创作。

他以自由闲适的态度面对自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情感中,并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景色、季节变化等的欣赏和感慨。

2.3 强调个性与人生哲思苏轼在他的诗中经常探讨关于人生、命运和人性等问题。

他提出了很多令人深思的观点,如“知君用心如日月,向君心地胜淮海”等。

这些诗句体现了苏轼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入思考。

3. 苏轼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苏轼以其豪放派诗风为后世文学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3.1 开启豪放派文学新时代苏轼开创并发展了豪放派诗歌的风格,使这一风格成为宋代文坛上重要的流派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写作风格打破了传统束缚,为后世文学家树立了一个全新的创作方向。

3.2 影响后世文人苏轼对后世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对后世诗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许多后世文人通过研究苏轼的作品,吸取其写作风格和技巧,使得豪放派诗歌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承下去。

3.3 对中国文学史的地位和影响苏轼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开拓性的豪放派诗风,使自己成为后世文人所崇尚和模仿的对象,同时也为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4. 结论苏轼作为一位杰出豪放派诗人,他以开放、直接、情绪激烈和自由奔放的写作风格闻名于世,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浅谈苏轼的“豪放词”

浅谈苏轼的“豪放词”

浅谈苏轼的“豪放派”词”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

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东坡居士。

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成为“苏辛”。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豪放风格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清代词论家徐釚谓东坡词“自幼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

”(《和苑丛谈》卷三)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英雄气格的代表作,恐怕要首推这篇誉为“千古绝唱”的赤壁怀古了。

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精选6篇)

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精选6篇)

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精选6篇)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精选6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苏轼词的豪放派风格论文篇1宋代的诗词,明确是分为两个派别,即婉约与豪放。

婉约,内容不外乎是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而豪放派便恰恰与其相反,内容比较宽阔浩荡,气势恢宏,让人读后有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苏轼正是豪放派诗词的最有代表性人物。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浅谈苏轼诗词的豪放派风格,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苏轼受良好的家庭文学氛围所熏陶,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其学识渊博,思维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

他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查,而其诗词在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豪放便是其诗词的主要风格。

苏轼还对诗词进行改革,扩大了诗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诗词境,是苏轼改革诗词体的主要方式。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事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诗词,将传纺之只表现爱情之诗词变革为表现性情之诗词,使诗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从而形成了苏轼的豪放派诗词风。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比较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欢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诗词,语诗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律。

苏轼是第一个用“豪放”作诗词的,并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诗词风的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其豪放诗词风的代表作。

下面,我结合具体的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浅谈苏轼诗词的豪放派风格。

一,其风格的诗词中形象一般而言,诗词的形象有三种: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自我形象。

人物形象是指除诗人自己以外的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景物形象是指自然界的客观形象,例如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自我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自己。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元丰五年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的。

古诗鉴赏苏轼的豪放风格

古诗鉴赏苏轼的豪放风格

古诗鉴赏苏轼的豪放风格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尊重的诗人,他以其豪放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苏轼的豪放风格、作品主题和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苏轼的豪放风格苏轼的豪放风格凸显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在他的《赤壁赋》中可见一斑。

这篇赋描写了东汉末年刘备、孙权联合抵御曹操的战斗和火烧赤壁的壮丽景象。

苏轼在赋中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事迹的赞美,积极歌颂了智勇双全的刘备和孙权,形象地描绘了战船翻滚的壮烈场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苏轼的豪放风格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学形式,他敢于创新,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二、作品主题苏轼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历史典故等。

其中,自然景色是苏轼作品中的常见主题之一。

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力,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和四季变幻的诗作。

例如他的《夜泊水村渡》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他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了对广袤江河和寂静夜晚的深情赞美。

此外,苏轼的作品也经常涉及人生哲理。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思熟虑来描绘人生的喜怒哀乐。

在他的《定风波》中,他写道:“豪情惊潮初试声,天地霜华变古今。

折节向行尘土外,满面尘灰势犹陈。

”这些诗句流露出了他在官场上的遭遇和对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困境的无畏和对人生的热爱。

三、艺术特点苏轼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他的意境描写和抒情表达。

他善于以简约而形象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这两句简单而富有力量感的诗句,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命运相结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此外,苏轼的作品还注重音韵和节奏的运用。

他崇尚声音与意义的统一,讲究音律的和谐。

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韵律的起伏和节奏的流畅,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苏轼的豪放诗风

苏轼的豪放诗风

苏轼的豪放诗风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其豪放的诗风而闻名于世。

苏轼的诗歌作品充满个性、自由和激情,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深入探讨苏轼的豪放诗风,分析其作品的特点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首先,苏轼的豪放诗风在题材选择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诗作涵盖了广泛的主题,既有咏史抒怀类的作品,也有山水田园的描绘,甚至包括了饮酒作乐等生活场景。

苏轼眼中的世界是多元的、丰富的,他以自由的态度面对生活,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情感。

他勇于挑战传统的主题限制,敢于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去创作,让他的作品充满活力和真实性。

其次,苏轼的诗歌语言大胆独特,显示出他的豪放情怀。

他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善于运用夸张、对比、比喻等手法来描绘事物,使诗歌充满生动感和张力。

他的诗歌充满了讽刺和幽默,常常打破传统诗歌中的严肃和庄重,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方式展现诗歌的魅力。

苏轼的诗歌语言直接、生动,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当时文学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此外,苏轼的思想观点也在其诗歌中得到了充分表达。

他关注社会疾苦、民生问题,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对民众命运的关心。

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爱情、友情、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权力腐败、官场黑暗的批判。

他的诗歌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呼吁。

苏轼用自己的文字勾勒出一个真实而多元的世界,让读者在诗歌中感受到人生的真谛。

苏轼的豪放诗风在后世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作品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和写作方式。

在他的影响下,后世文人对诗歌创作的自由度和个性化有了更深入的探索。

苏轼开创了一种以个人主体和情感为核心的诗歌创作模式,使得诗歌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与读者产生共鸣。

苏轼的影响力延续至今,他的作品不仅被广泛传诵,也为后世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借鉴。

综上所述,苏轼的豪放诗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创作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作品。

浅析宋代词人苏轼的豪放词风

浅析宋代词人苏轼的豪放词风

浅析宋代词人苏轼的豪放词风苏轼是最具盛名的宋代词人,所做的词为宋代词的发展画上了不朽的笔画。

豪放一派词风有着气象恢弘、视野广阔的特点,词语宏博、不拘一格。

苏轼开创豪放词风,是集大成者。

本文旨在浅析苏词旷达豪放的词风,详情如下。

标签:宋代;豪放派;苏轼;作词风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苏轼在诗、词、书法、散文、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所作的诗内容丰富,情感充沛;所作的词至理明确、令人深思。

苏轼认为诗词同源,并将两者结合,获取了莫大的成功,开创出豪放词派,因此有着“豪放诗人”的美称。

1、“豪放”词的定义“豪放”有着气魄恢弘、不受拘束的意思。

在《书吴道子画后》中,苏轼阐述了“豪放”的定义。

从“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一句中可知,“豪放”是一种创新、是不受文法的约束,虽然为极致豪放,却不脱离生活常规。

因此,“豪放”中包含风格与内容两方面。

风格指的是艺术的生动、形象性,表现出的是豪放不羁,气势磅礴;内容指的是艺术的真实磊落性,表述的是内在气势。

此外,苏轼认为“豪放”是作家与生俱来的气质。

从《王维吴道子画》中“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与“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两句描写可知,吴道子在落笔作画前就已经具备了“豪放”的性格。

由此可知,“豪放”是作家的内在气质,是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通过文字进行表述便形成了超凡脱俗的艺术特点。

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气势磅礴的豪放派作词风格得以彰显。

在《苏东坡传》序言中,林语堂通过“元气淋漓”四字对苏轼的作词风格描写最为恰当。

根据上述讨论可知,苏轼创作的豪放词风有着洒脱豁达、气势恢宏的写作特点。

2、苏轼豪放词风的特点2.1气势磅礴的英雄气魄苏轼既有着“豪放诗人”的美誉,定是有着让人称赞的豪放词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获取大家认可的第一首豪放词作。

此词抒发了苏轼对驰骋沙场的向往与壮志为国的豪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诗歌艺术

宋代诗人苏轼的豪放派诗歌艺术

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苏轼以其丰富多样的作品、豪放不羁的风格和独到的艺术造诣而闻名于世。

在宋代的文化繁荣和士人文化的风潮中,苏轼的豪放派诗歌艺术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超凡的才华苏轼出生在一个世家学术世家,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他精通经史百家的知识,擅长诗词、赋文和散文的创作。

苏轼的诗歌作品充满生活情趣、鲜活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他不仅善于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也能出色地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风貌。

风格独特的豪放派苏轼的诗歌风格以豪放派为主,代表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成就之一。

豪放派强调个性表达、情感宣泄和诗歌自由,与此同时,它也注重结构完整、意境深远和语言精炼的特点。

苏轼的诗歌特点集中地展现了二者的结合。

豪放派的诗歌,宛如雄鹰翱翔天空,自由自在地展翅飞翔。

苏轼的诗歌常常散发着青春骚动的气息,流露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宣泄内心的情感,表达自由的思想,以其真实感人的描写和情感的饱满而触动了人们的心灵。

感人至深的真实情感苏轼的诗歌作品常常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他以自己的感受和亲身经历为基础,用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展现出内心的独特追求和对人性、社会的思考。

苏轼的诗歌作品引人入胜,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人生、友情、爱情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这种真实的情感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也使他的作品经久不衰。

描绘丰富多样的社会风貌苏轼的诗歌除了由真实的情感触发外,也展现了丰富多样的社会风貌。

他描绘了人民的苦难、社会的不公、官场的黑暗等社会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喜怒哀乐。

他的诗作有时悲愤交加,有时展现出幽默风趣。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苏轼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心,也成为后世对那个时代的了解的重要参考。

诗歌作品欣赏《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苏轼的豪放派风格
摘要苏轼的豪放派风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本文着重从豪放抒情的形象上、豪放语言的锤练和品味上、豪放的抒情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等几点浅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苏轼;豪放派;念奴娇
宋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颗奇葩,和唐诗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耀眼夺目。

宋词的流派,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

婉约,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而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北宋苏轼第一个用“豪放”评词,并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他的豪放词风的代表作。

苏轼(1037-1101)宋朝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首先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 的创作主张。

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开辟和发展了词的豪放风格。

他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气吞山河的气势,一扫词坛“绮罗香泽之态”,被尊为豪放派的代表。

下面就苏轼的豪放派风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展现浅谈几点看法:
1豪放风格的诗歌形象
诗歌的形象有三种: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自我形象。

人物形象是指除诗人自己以外的英雄、名流、亲属、友人等;景物形象是指自然界的客观物象,例如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自我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我”,即诗人自己。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的。

词的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

我们在词的开篇就看到了一个豪迈和大气的场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

所选形象也特别大气:大江,指规模之大、之宏伟,江面之宽,流域之广,尽在一个“大”字之中。

东去,向东流去,这流去的不仅仅是江水,更是时光,更是历史,更是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首句起笔气势雄浑,意境壮伟。

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

“乱石穿空”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惊心骇目。

总体上写的景物形象有:大江,波涛,故垒,乱石,惊涛,浪花,江山。

人物形象有千古风流人物,具体的写周瑜。

这些形象,都不是艳词中所写的,而是豪放派所推崇的形象。

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

“小乔初嫁”看似闲笔,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
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

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

这也是历史与现状,这是故作超旷的写法。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2豪放的语言锤炼和品味
在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过程中我们看到词中的词、句用得准确,用得生动,用的豪放。

尤其是动词和形容词。

如“穿”、“拍”、“卷”三个动词用得绝妙,三个动词从不同角度诉诸不同的感觉,陡峭山崖、汹涌骇浪、滔滔长江集中地突出了古赤壁战场令人惊心动魄的雄奇景象。

3豪放的抒情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一首词的风格,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主要是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

3.1抒情方式
这首词采用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如“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都是作者直接抒发的感情,语言虽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但不失磊落和豪放。

3.2修辞手法
诗词有很多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比喻,借代,夸张。

在这首词中最能突出苏轼豪放派词风的是夸张手法的运用。

例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

而苏轼寥寥十几个字就把石之险,山之高,浪之大,都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3豪放的表现手法
在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衬托、渲染、象征、对比、先扬后抑、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最突出豪放风格的就是虚实结合。

这里的虚是指已消失的境象。

表达多现实的不满。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所以是虚景。

如果说“雄姿英发”是对周瑜的形容与赞许的话,那么这句则是对周瑜的肖像仪态上的直接描绘,装束儒雅,风度翩翩,一介书
生。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书生,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词人的心绪神游从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之中,猛然间回到现实中来,才突然感觉自己的可笑,自己原来多么多愁善感,一直使自己早早的长出了花白的头发。

想象之中周瑜的英雄事业和自己的现实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自己虽然也有周郎之才干,可现在却是“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啊!到这里词人的郁愤与苍凉顿时油然而生。

在这里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词中的意象,开拓词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分地展现了豪放派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趣味。

即使在结尾,词人回顾自己的坎坷经历,发出无限的感慨,一切就像在梦中一样,虚幻而迷茫也没忘豪放。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将自己的满腔希望寄托在这一杯杯水酒上,以一种豪放的心态借酒消愁,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可谓余音袅袅!感情高亢沉郁,昂扬而又顿挫,有着无限的感慨和豪放的胸怀!
参考文献
[1]曾枣庄编,苏词汇评[M] .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
[2]东坡乐府[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陈迩冬选注.苏轼词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张璋,黄校注评笺.秦观词集[M]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5]晁氏琴趣外编, 刘乃昌,杨庆存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