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4月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常在教学工作结束时举行且与其它测验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

2.教育领域所获得的反映教育现象或事物数量事实的大量数据具有离散性、规律性和()A.对称性B.等距性

C.等比性D.变异性

3.比较同龄人的身高与体重发育的差异程度,要应用()

A.X B.S

C.CV D.AD

4.若一次考试偏难,多数考生分数偏低,这时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曲线为()

A.单峰对称分布曲线B.正偏态分布曲线

C.倒“U”型次数曲线D.“J”型次数曲线

5.不.能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为()

A.中数B.众数

C.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

6.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

A.-1≤r≤1 B.-1≤r≤0

C.-1

7.在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所对应的原始分数区间最小的是()A.PR=15~PR=25 B.PR=25~PR=35

C.PR=35~PR=45 D.PR=14~PR=55

8.下列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

A.离差智商B.年级常模

C.标准分数常模D.百分等级常模

9.当一个测验由各个项目组成时,整个测验的难度就是()

A.所有项目的难度的算术平均数

B.组成测验项目的难度的调和平均数

C.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算术平均数对测验满分值的比

D.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调和平均数对于测验满分值的比

1

10.下列中属于性能优良的试题区分度的取值范围是()

A.D<0.20 B.0.20

C.0.300.4

11.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对有些不太稳定的特质,如考试焦虑进行测量时,用来估计信度的方法不.能是()

A.重测相关B.折半相关

C.平行形式相关D.内部一致性相关

12.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真分数与观察分数及测量误差的关系是()

A.当误差分数为正值时,真分数被高估

B.误差小,观察分数离真分数就越远

C.误差大,多次施测时前后一致性就会好

D.测验大量反复实施,所得观察分数的就会趋近并最后等于真分数

13.下列中关于正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在X=σ取得最大值

B.曲线以过X=σ的直线为对称轴

C.曲线在正负两个方向上无渐近线

D.正态分布是一条单峰对称呈钟形的曲线

14.若想检验两个总体平均数是否相等,应该使用()

A.双侧检验B.单侧检验

C.F检验D.2χ检验

15.下列关于2χ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2χ≥0

B.2χ分布不具有可加性

C.当自由度df≥3时2χ分布是双峰正偏态分布

D.当自由度df>10时,2χ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计数数据

17.零相关

2

3

18.小概率事件 19.测验效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

共18分)

20.什么是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 21.简述圆形图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22.什么叫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

23.简述总体分布的拟合良度检验的主要原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4.计算下列原始数据的标准差。(手工计算或利用计算器计算均可)

70、75、60、75、63、64、75、87、88、89、62、84、90、95、100、32、37、60、70、59、62、69、57、82、84、83、91、92、84、83、65、74、73、80

25.某测验在标准化样组上的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10分,样组内某学生的标准分数

为1.2,那么他的原始分数应是多少?

26.10名大学生两种运动能力测试的名次如下表所示,请计算两种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系

[公式:)

1n (n D

6

1r 22

R --

=∑]

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1小题评分。

27.严格配对的两组被试各有21名学生,实验结束后统一测试,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分别

是70分和74分,标准差分别是7分和9分,两组学生成绩间的相关系数为0.62,请在α=0.05显著性水平上检验两种实验成绩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公式:t=

)

1n /()S rS 2S S (X X 212

22

12

1--+-;t 值表附后]

28.已知某区初二外语统一考试平均成绩为75分,某校有64名学生参加考试,平均成绩为

72分,标准差为12分,问该校成绩与全区平均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α=0.05) [公式:Z=

n

/S X μ-,正态分布表附后]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

29.为什么说统计假设检验是一种带有概率保证的反证法?

4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及参考答案201107.doc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1、4、10、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 A.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B.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 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 A.直接性与随机进行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 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 3.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 )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 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 A.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 C.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 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 A.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 C.中数D.众数 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 A.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 C.标准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 7.在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 A.0.50 B.被试的通过率 C.1.00 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 8.主观题的优点是( ) A.测验效率高B.作答容易 C.能有效控制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力 9.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

小学教育统计与测量

1.什么是教育统计?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教育统计就是把数学中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教育领域而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2.测量的量表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称名量表:它的数字只起对事物的特性进行区别或分类的作用,没有数量的大小、多少、位次和倍数关系。 等级量表:既无相等的单位,又无绝对零点。 等距量表:其结果可进行加、减运算,无绝对零点,分类性、有序性、等距性。 比率量表:单位相等,有绝对零点,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什么是教育测量?它有什么特点? 教育测量就是根据教育学、心理学、测量学的理论和原则,通过各种测验和观察,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分派数字。 特点:1.教育测量对象的复杂性和不明确性2.教育测量方法的间接性3.教育测量结果的相对性。 4.教育工作者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是什么? 1.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2.掌握科学的教育管理手段 3.提高教学水平 4.锻炼科学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第二章 2.从数据性质的角度找出与其他不同类的数据:D.30摄氏度 3.测量数据0.101的实限B.[0.1005 ,0.1015) 4.一组限为70~79,不属于该组的数据是:C.79.5 5.编制次数分布表最关键的两个步骤是:A.求全距与定组数 6.向下累计次数的含义是某一组:C.以上各组次数的总和 7.某小学在学雷锋活动月中,各年级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分别为:一年级男生12件、女生15件;二年级男生16件、女生24件;三年级男生11件、女生13件;四年级男生20件、女生24件;五年级男生18件、女生15件;六年级男生5件、女生10件根据上述资料,请编制一个适当的统计表,并绘制相应的统计图。 8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参加校园绿化植树活动,总计需要植树120棵(其中松树46棵,柳树24棵,杨树50棵)。请绘制一个适当的统计表,并绘制相应的统计图。 9根据下列数据资料请编制一个次数分布表并绘制相应的次数分布图。 58 79 66 76 75 83 56 70 71 73 85 80 73 72 75 56 78 59 61 74 68 55 76 74 41 61 91 45 71 82 68 69 63 50 61 84 60 65 71 77 62 78 84 85 92 97 70 88 47 66 78 38 67 63 70 66 73 77 72 61 73 68 72 74 76 77 87 61 47 52 69 66 52 76 79 68 66 62 64 69 63 65 68 68 66 67 71 72 69 78 10完成下列次数分布表:

最新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复习必看知识点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复习必看知识点 统计:对事物某方面特性的量的取值从总体上加以把握与认识。教育统计: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它是为教育工作的良好运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统计学内容:描述统计是通过列表归类、描绘图象、计算刻画数据分布特征与变量相依关系的统计量数,如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把数据的分布特征、隐含信息,概括明确地揭示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对待和使用数据。推断统计是教育统计的核心内容。如何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即进行统计估计和统计假设检验。测量: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教育测量:给所考查研究的教育对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量尺上的指定值。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的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其上的数字量化水平最高,全面具有可比可加可除性。标准化测验(测验):测量工具、施测与评分程序、解释分数的参照体系都以科学地实现标准化。即代表性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验。标准化考试:教育条件下的心理特质是学业成就的标准化测量。量表:标准化测验中的测量工具(考试卷或心理测试项目的集合)与解释分数的常模(或标准),都有物化的形态,合在一起称为量表。教育测量的特点是间接性和要抽样进行。理解教育测量抓住:测量的结果就是给所测对象在一定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要达到目的就要按照一定规则来进行一系列工作。工作如何进行和能在什么性质量尺上指定值,归根到底取决于所测对象本身的性质。数据: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现的事实资料。数据种类:来源分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人工编码数据。反应的变量的性质分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数据。数据特点:离散性、变异性、规律性。计数数据:以计算个数或次数获得的,多表现为整数。测量评估数据:借助测量工具或评估方法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指派给数字后所得的数据。人工编码数据:以人们按一定规则给不同类别的事物指派适当的数字号码后形成的数据。称名变量: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不说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有劣。计算次数或个数,不能进行运算。顺序变量: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的变量,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数据之间有次序和等级关系,不具有相等的单位,也不具有绝对的数量大小和零点,进行顺序递推运算。等距变量:表明相对大小,相等的单位,零点相对,不能用乘除法反映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比率变量:具有量的大小、相等的单位、绝对零点、进行运算,用乘除法处理数据,做比率描述。不同性质的测量量尺:名义量尺(指定数字有类别标志意义,无性质优劣、分量多寡涵义,量化水平最低);顺序量尺(数字量化水平最高,有优劣大小先后之别,单位不等,有可比性无可加性);等距量尺(数量化水平更高,数字是单位相等但零点可任意指定的线形连续体系上的值,有可比可加性无可除性);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的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其上的数字量化水平最高,具有可比可加可除性)。次数分布: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次数多少的情况,或者是这批数据在数轴上各个区间内所出现的次数多少的情况。编制次数分布表的步骤:求全距: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定组数:确定把整批数据划分为多少个等距的区组,数据个数200个以内,组数取8-18组。定组距:全距与组数的比值取整数就是组距,取奇数或5的倍数。写出组限:每个组的起止点界限,如10-15(9、5 14、5)。求组中组:组中值等于(组实上限加组实下限)除以2,选奇数。归类划记:设计表格记录上述有关结果对数据归纳划记。登记次数。次数分布图—次数直方图: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次数多边图:利用闭合的的折线构成多边形以反映次数变化情况的图示方法。累计次数曲线图绘制步骤。1、纵轴为累计次数的量尺,横轴代表测验的分数量尺。2、对于“以下”分布来讲,各个坐标点的位置,其横坐标是各组的实上限,纵坐标是累计的次数。3、用连续光滑的曲线把点的轨迹连起来,再与横轴上最低组的实下限所在点连起来,形成“S”形曲线。线形图绘制:1、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2、根据有关统计事项的具体数据,在由纵横两轴所决定的平面上画记圆点,用稍粗的线段把相邻的点依次连接。3、在同一个图形中,可画若干条线(不超过3条)不同的线形图,便于比较分析。用不同的折线,在图形的适当位置上标明图例。次数多边图制作:1、画纵轴和横轴。二者长度之比5:3,纵轴为次数的量尺,横轴代表测验的分数量尺,并在横轴上最低组与最高组外各增加一个次数为0的组。2、在两轴所夹的直角坐标平面上,分别以每个组的组中值为横坐标,相应低次数为纵坐标,画出两个点。3、用线段把相邻的点依次连接起来,连同横轴,构成一个闭合的多边形。统计分析图——散点图: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形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适应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线形图:以起伏的折线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适于描述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藐视一种事物随另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比较不同人物团体在同一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变化特征几相互联系。条形图:用宽度相同的长条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数量关系的图形。用于描述离散性的统计事项。圆形图:以单位圆内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形面积的百分比表示各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的图示方法。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数据。集中量数:观测数据不仅具有离散性的特点,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具有向某点集中的的趋势,反映次数分布集中趋势的量数。作用—提供整个分布中多数数据的集结点位置,集中反应一批数据在整体上的数量大小,是一批数据的典型代表值。种类—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算术平均数:一批数据总和除以数据总次数所的的商。特点(反应灵敏、确定严密、简明易懂、概括直观、计算简便、代数运算、应用普遍)。性质—数据组全部观测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为0。每一观测值都加上一个相同常数c计算变换后数据的平均数等于原有数据的平均数加上这个常数。每一观测值都乘上一个相同常数c所得新数据的平均数,其值等于原数据的平均数乘以这个常数。对每个观测值做线性变换,即乘上相同的常数,再加上另一常数d,计算变换数据的平均数,其值等于原数据的平均数做相同线性变化后的结果。中

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考试大纲

第一章 一、识记:数据的概念以及数据的两种分类方法 计数数据 测量评估数据 人工编码数据 名称变量 顺序变量 等距变量 比率变量, 数据的三个特点 领会:称名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 等距变量数据及比率变量数据的运算特点及其间区别二、识记:次数分布 领会:简单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 简单次数 相对次数 累积次数 累积相对次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简单应用:阅读统计表并能回答或分析有关数量的问题三、识记:次数直方图 次数多边图 领会:次数多边图与次数曲线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简单应用:能绘制简单次数分布直方图和多边图 能绘制相对次数分布直方图和多边图 四、识记:散点图 线形图 条形图 圆形图 领会:四种常见的统计分析图的应用特点 第二章 一、识记:集中量数 常见的几种集中量数 领会:集中量数的主要作用 二、简单算术平均数 识记:简单算术平均数在通常情形下称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定义 公式及符号表达 领会:算术平均数的特点及四条基本性质 、 简单应用:正确计算算术平均数 应用算术平均数有关性质简化计算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三、识记:加权(公式)

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领会: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区别 简单应用:加权和及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与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四、识记:中数、、 众数及其记号 领会:中数的特点及适应场合 简单运用:对一组简单的数据能用观察法迅速确定其中数事众数。 利用经验公式确定某次数分布的众数 五、识记:集中趋势 离中趋势 差异量数 常见的几种差异量数种类 领会:差异量数的主要作用 差异量数与集中量数之间的联系 六、识记:平均差 计算公式及符号 领会:平均数的意义 平均差与平均数的区别 简单应用: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差 七、识记:方差 标准差 计算公式及符号 领会:标准差与平均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标准差的若干性质 简单应用: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 应用标准差的性质确定一组新数据的标准差 八、识记: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及符号 领会:使用差异系数的意义 简单应用:正确计算次数分布的差异系数 应用差异系数评价两组数据的相对差异程度 九、识记:地位量数 百分等级 领会:百分等级的意义及其计算步骤 简单应用:根据百分等级的计算法则 按得分点详细统计出次数分布的情况下,能够为每个得分点确定相应的百分等级 第三章 一、识记:相关 相关系数符号 领会:相关统计学意义 相关系数的评价 相关几何意义 相关散点图与因果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二、识记: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练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统计 2.变量 3.算术平均数 4.频率 5.测验设计 6.测验效度 7.描述统计 8.名称变量 9.离散变量 10.总体 11.教育测量学 12.自由应答式试题 13.随机变量 14.连续型变量 15.度量数据 16.正相关 17.同质性χ2检验 18.难度 19.比率变量 20.样本 21.概率 22.负相关 23.独立性χ2检验 24.情境测验法 25.推断统计 26.等距变量 27.随机误差 28.双向表 29.心理测验 3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31.非随机变量 32.个体 33.心理量表 34.分层抽样 35.标准误 36.零假设 二、填空题 1.统计学含_____和_____ 两大类。 2.依据变量的性质,变量分为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_____。 3.X1=1,在数轴上只表示一个点,则X变量是_____。 4.91.5是一个连续数据,它的真正范围是_____。

5.一次全县调考后,算得其标准差为δ=15,某校参加考试的人数为49人,其标准误是_____。 6.教育测量具有_____、_____ 和_____ 的特点。 7.口头测验的方法有高声朗读教师提问,随机抽答,专题发言,小组讨论,师生一般会谈,_____ 和_____ 。 8.情境测验的主要类型有_____ 和_____ 。 9.教育统计具有_____ 和_____ 的特点。 10.教室里有20个学生,取这个数值的变量称为_____。 11.Y1=1,在数轴上表示为一个区间,则y变量是_____。 12.资料来源有两个方面,即_____和_____。 13.统计图由标题、图号、图目_____ 和_____ 五部分构成。 14.点二列相关在教育测验中可用来计算_____。 15.标准正态分布(也称Z分布)的离差统计量公式是_____。 16.效度分为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_____。 17.教育统计具有_____ 和_____ 的特点。 18.统计表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组成。 19.教育测量的主要工具是_____ 。 20.测验题目的编排形式有两种,即_____ 和_____ 。 21.将简答题、填空题归于客观题的理由是_____ 。 22.独立样本平均数之差的标准误的公式是_____。 23.在标准正态分布图形中,α=.05时的临界(Z值)是_____和_____。 24.一般正态曲线有_____ 条。 25.编制统计图表的工作属于_____。 26.问卷调查法分为两类,分别是_____ 和_____ 。 27.统计表的种类分为简单表、分组表、_____ 。 28.教育测量有四种量表,它们是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_____ 。 29.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包括_____ 个测验。 30.客观题中最灵活的一种题型是_____。 31.相关样本平均数之差的标准误的公式是_____。 32.在标准正态分布图形中,α=0.01时的临界(Z值)是_____和_____。 33.依据变量是否具有随机性,变量分为_____ 和_____。 34.在一次体育比赛中,某班获得团体第1名,取这个数值的变量称为_____。 35.非随机误差包括_____和_____。 36.教育调查的常用方法有_____和____。 37.A班50人,B班48人,要比较两班某次考试后的成绩分布状况,应该用_____ .图形表示。 38.教育测量学研究内容主要是_____ 。 39.智力超常人的智商是_____ ,智力正常人的智商是_____ ,低常人的智商是____ 。 40.布卢姆把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_____六个层次。 41.将学生的兴趣分为“很有兴趣、有兴趣、较有兴趣、无兴趣、很无兴趣”五个等级,并分别用“5、4、3、2、1”表示。取这些数值的变量称为_____ 。 42.随机误差的来源包括_____ 和____。 43.数据14、2、17、9、13的中位数是_____

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

统计:对事物某方面特性的量的取值从总体上加以把握与认识。 教育统计: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是为教育工作的良好运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 统计学内容:描述统计是通过列表归类、描绘图象、计算刻画数据分布特征与变量相依关系的统计量数,如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把数据的分布特征、隐含信息,概括明确地揭示出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对待和使用数据。推断统计是教育统计的核心内容。如何利用实 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来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即进行统计估计和统计假设检验。 测量: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 教育测量:给所考查研究的教育对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量尺上的指定值。 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的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其上的数字量化水平最高,全面具有可比可加可除性。 标准化测验(测验):测量工具、施测与评分程序、解释分数的参照体系都以科学地实现标准化。 即代表性行为样本的客观而标准化的测验。 标准化考试:教育条件下的心理特质是学业成就的标准化测量。 量表:标准化测验中的测量工具(考试卷或心理测试项目的集合)与解释分数的常模(或标准),都有物化的形态,合在一起称为量表。 教育测量的特点:是间接性和要抽样进行。 理解教育测量抓住:测量的结果就是给所测对象在一定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要达到目的就要按照一定规则来进行一系列工作。工作如何进行和能在什么性质量尺上指定值,归根到底取决于所测对象本身的性质。 数据: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现的事实资料。 数据种类:来源分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人工编码数据。反应的变量的性质分称名变 量、顺序变 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数据。数据特点:离散性、变异性、规律性。 计数数据:以计算个数或次数获得的,多表现为整数。 测量评估数据:借助测量工具或评估方法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指派给数字后所得的数据。 人工编码数据:以人们按一定规则给不同类别的事 物指派适当的数字号码后形成的数据。 称名变量: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不说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有劣。计算次数或个数,不能进行运算。 顺序变量: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 的变量,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数据之间有次序和等级关系,不具有相等的单位,也不具有绝对的数量大小和零点,进行顺序递推运算。 等距变量:表明相对大小,相等的单位,零点相对,不能用乘除法反映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 比率变量:具有量的大小、相等的单位、绝对零点、进行运算,用乘除法处理数据,做比率描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种测量中,不.能直接测量的是() A.体重B.身高 C.胸围D.智力水平 2.下列变量中属于称名变量的是() A.学生的体温B.学生的身高 C.学生所在的班级D.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 3.中数的缺点是() A.不简明B.含义不明确 C.缺乏灵敏性D.易受极端值影响 4.记录随机试验结果的变量称为() A.随机变量B.函数变量 C.确定性变量D.非随机变量 5.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最强的是() A.-0.90 B.-0.32 C.0.12 D.0.53 6.某份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现要分析试卷中作文题(满分为30分)的区分度,应采用() A.等级相关法B.积差相关法 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 7.常模参照测验主要用于() A.鉴别与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B.评价课堂教学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C.提供学习者个人学习经历和已达水平D.说明学习者掌握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程度8.通过被试间相互比较而确定分数意义的评分称为() A.相对评分B.绝对评分 C.相互评分D.团体评分 00452#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第1 页共4页

9.某儿童的智力相当于6岁5个月水平,而他的实际年龄是5岁2个月,那么他的智商约为() A.116 B.118 C.120 D.124 10.用重测相关估计信度时存在的局限是() A.对所测特质的稳定性有限制 B.对测验项目的难度排列有限制 C.只能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重测才能得到重测相关 D.对测验的内容范围、测验难度、试题类型等有限制 11.以下关于效度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A.同样的测验在多种使用目的下表现出种种不同程度的正确有效性 B.测验有效与否及程度如何是一个很明确的指标,与测验的类型无关 C.通常我们能够说明测验的正确性,而不能从根本上说明测验的有用性 D.心理和教育测验所测验特质或结构是一目了然的,所以测验效度不会引起争议 12.编制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时,测验项目的难度最好为() A.0.20左右B.0.50左右 C.0.70左右D.0.90左右 13.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显著性水平 值减小时,则会() A.增加I型错误B.减少II型错误 C.减少I型错误D.同时增加两类错误 14.随机事件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1≤P≤1 B.0≤P≤1 C.0

教育统计与测量网上综测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网上综测答案 1、正正态分布有哪些特点:左右对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相等;曲线下面积为1;概率与标准差有关 2、独立性检验:卡方检验用于按两个分类标志分类的资料,用于检验这两个分类之间是否独立的检验。 3、试述测验项目得分的恰当难度:难度|常模参照测验|难度系数|0.5|标准参照测验|教学目标|区分度|恰当难度 4、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有哪些?简单随机抽样;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5、称名变量:指用字母或数据代码的形式来区别事物不同种类,从而形成的变量 6、推论统计: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资料,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关系 7、小学常用的心理测验主要包括哪些种类?: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教育测验; 8、常见的抽样分布有哪些?: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 9、圆形图:用圆形内扇形面积的大小来说明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构成比例的图形。 10、试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反证法|虚无假设|备择假设|抽样分布|统计量|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原理|显著性水平 11、简述等级相关的适用范围:具有等级特征的数据资料;个数较少或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测量数据; 12、完全相关:指相关联的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另一个也相应地成比例变化 13、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5千克,体重的标准差为3.7千克,平均身高为110厘米,身高标准差为6.2厘米,问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 14.8%|5.6%|大于 14、中位数: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据中,居中间位置的数据。 15、抽样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16、试分析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规律:小样本|大样本|总体标准差|已知|未知

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复习资料

就是“统而计之”对所考 察事物的量的取值在其出现的全部范围内作总体的把握,全局性的认识。教育统计: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它是为教育工作的良好进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教育统计学: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应用统计,是数理统计跟教育学、心理学交叉结合产物2、测量: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教育测量:就是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的规则在某种性质量尺上指定值 3、心理量表:心理测验工具与常模的结合 4、数据: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示的资料事实称为数据。计数数据:是以计算个数或次数获得的,多表现为整数。测量评估数据:借助测量工具或评估方法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指派给数字后所获数据。人工编码数据以人们按一定规则给不同类别的事物指派适当的数字号码后所形成的数据 5、称名变量: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并不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优劣。顺序变量:是指可以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的变量,具有等级性 和次序性的特 点。等距变量: 除能表明量的相 对大小外,还具 有相等的单位。 比率变量:除了 具有量的大小、 相等单位外,还 有绝对零点。比 率变量数据可以 进行加、减、乘、 除运算 6、次数分布:一 批数据中各个不 同数值所出现次 数多少的情况, 或者是这批数据 在数轴上各个区 间内所出现的次 数多少的情况。 简单次数分布 表:通常简称为 次数分布表,其 实质是反映一批 数据在各等距区 组内的次数分布 结构。相对次数: 各组的次数f与 总次数N之间的 比值 7、次数分布曲 线:从理论上讲, 如若总次数无限 增大,则随着组 距的缩小,这些 折线所接近的极 限便将成为极光 滑而富有规则性 的曲线,称为次 数分布曲线 8、散点图:用平 面直角坐标系上 点的散布图形来 表示两种事物之 间的相关性及联 系模式。散点图 适合于描述二元 变量的观测数 据。线形图:以 起伏的折线来表 示某种事物的发 展变化及演变趋 势的统计图,适 用于描述某种事 物在时间序列上 的变化趋势,也 适用于描述一种 事物随另一事物 发展变化的趋势 模式,还可适用 于比较不同的人 物团体在同一心 理或教育现象上 的变化特征及相 互联系 9、观测数据不仅 具有离散性的特 点,而且还具有 向某点集中的趋 势,反映次数颁 分布集中趋势的 量数叫集中量 数。中位数:位 于数据分布正中 间位置上的那个 数。如果一组数 据从小到大排 列,则中位数通 常是将这批数据 个数一分为二, 居于中间的那个 数。众数:一个 次数分布中出现 次数最多的那个 数,众数不唯一 可有一个或多 个。用符号表示。 离中趋势:数据 具有偏离中心位 置的趋势,它反 映了一组数据本 身的离散程度和 变异性程度。差 异量数:反映一 组数据离散程度 的量 10、一批数据的 算术平均数指的 是这批数据总和 数除以数据总次 数后所得的商 数。平均差:各 数据与其平均数 的离差绝对值的 平均值。方差: 数据的离差平方 数的算术平均 数。标准差:方 差的算术平方根 11、差异系数: 差异量数和集中 量数两相对比后 所形成的相对差 异量数。地位量 数:凡反映次数 分布中各数据所 处地位的量就叫 地位量数 12、相关:行为 变量或现象之间 存在着种种不同 模式、不同程度 的联系。这种联 系叫做相关。直 线性相关:两个 变量的成对观测 数据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上描点构 成的散点图会环 绕在某一条直线 附近分布 13、原始分数: 在测量工具上直 接得到的测值 (数字),叫原始 分数。相对评分 分数:通过被试 间相互比较而确 定意义的分数叫 相对评分分数。 绝对评分分数: 通过拿被试测值 跟应有标准作比 较来确定其意义 的分数叫绝对评 分分数 14、常模:测验 常模简称常模即 指一定人群在测 验所测特性上的 普遍水平或水平 分布状况。组内 常模:解释被试 原始分数的参照 体系,即被试所 属那类群体的 人,在所测特性 上测验取值的分 布状况。标准分 数常模:用被试 所得测验分数转 换成的标准分数 来揭示其在常模 团体中的相对地 位的组内常模 15、线性变换: 对所有要作变换 的值,都乘以同 一确定值然后再 都加上另一确定 值。测绘项目的 难度:被试完成 项目作答任务时 所遇到的困难程 度。项目的难度 指数:定量刻画 一个测验项目的 被试作答困难程 度的量数就叫项 目的难度指数。 得分率(通过 率):最通用的项 目难度指数的求 法,就是计算被 试在项目上的得 分率或者说通过 率。项目区分度: 就是项目区别被 试水平高低的能 力的量度。测验 信度:测验在测 量它所测特质时 得到的分数(测 值)的一致性。 它是对测验控制 误差能力的量 度,是反映测验 性能的一个重要 质量指标 16、观察分数: 如果从测验实施 过程中实际得到 的被试分数叫观 察分数。真分数: 被试在所测特质 上客观具有的水 平值。测量误差: 观察分数与真分 数的差就是测量 误差。信度系数: 利用同一测验向 同一批被试重测 两次所得的两批 独立测值,求出 其间的相关系 数,就可利用这 种重测相关系数 作为测验信度的 估计值。这样的 相关系数就叫信 度系数。稳定性 系数:由于重侧 法十分强调特质 的稳定性,所以 用这种方法求取 的信度系数就叫 做稳定性系数。 等值性系数:用 平行形式相关求 得的信度系数, 因为特别强调两 测验形式的等值 关系所以又叫等 值性系数 17、测量标准误: 实际测验中所得 测值偏离真分数 的程度叫做测量 标准误可记为。 测验效度:测验 实际上测到它打 算要测的东西的 程度。内容效度: 测验项目构成应 测行为领域代表 性样本的程度。 效标关联效度: 测验预测个体在 类似或某种特定 情境下行为表现 的有效性。结构 效度:测验测得 心理学理论所定 义的某一心理结 构或特质的程 度。效度系数: 测验分数与效标 1 / 8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及参考答案201004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00452 113、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温度计测出的气温量值是() 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 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 2.下面题型中属于客观题的是() A.计算题 B.证明题 C.作图题 D.选择题 3.这组数据{6,17,21,9,16,12,10,7,8}的中位数是() A.7 B.8 C.10 D.16 4.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的一类测验是() A.常模参照测验 B.诊断性测验 C.终结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5.下列能反映数据分布离散趋势的特征量数是() A.相关系数 B.地位量数 C.集中量数 D.差异量数 6.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最高级的层次是() A.领会 B.评价 C.分析 D.知识 7.一列是连续变量数据,另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计算相关系数时应该运用() A.等级相关 B.点双列相关 C.积差相关 D.列联相关 8.同时对多个总体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一般方法是() A.单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B.两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 C.卡方检验 D.方差分析 9.测验所得分数(测值)一致性的测验性能质量指标称为() A.难度 B.区分度 C.信度 D.效度 10.适用于总体很大,样本较小,总体无中间层次结构的随机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分层抽样 D.分阶段抽样 11.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B.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12.原总体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情况下的平均数的抽样分布服从()

2017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最新复习资料

2017年教育统计与测量 、教育统计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2、测量结果能在其上取定数值的量尺,从量化水平高低的角度可分为:名义量尺、顺序量尺、等距量尺与比率量尺。 3、在名义量尺上所指定的数字,只具有类别标志的意义,而无性质优劣,分量多寡的意义。 4、顺序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则较高,有优劣、大小、先后之别,如学业成绩评定优劣。 5、等距量尺上的数字量化水平又更高,这种数字是单位相等但零点可任意指定的线性连续体系上的值,如温度,可比可加。 6、比率量尺是一种有绝对零点的,等单位的线性连续体系。如身高、体重等。能加、减、乘、除 3、测量工作按一定的规则进行,体现为三种东西即:测量工具、施测和评分的程序与要求、结果解释参照系或参照物 4、心理测量跟物理测量的两点突出差异:一间接性;二要抽样进行 5、数据的种类①从数据来源分成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和人工编码数据②根据数据所反映的变量 的性质分分为称名变量数据、顺序变量数据、等距变量和比率变量数据。 6、顺序变量、等距变量与比率变量的区别;顺序变量数据之间虽有次序与等级关系,但不具有相等单位,也不具有绝对的数量大小和零点,因此只能进行顺序递推运算,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等距变量不能用乘、除法运算来反映两个数据之间的倍比关系,能做加减运算。比率变量数据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7、数据三个特点 ①数据的离散性 ②数据的变异性 ③数据的规律性 8、统计一批数据的次数分布两种方法:一、按不同的测量值逐点统计次数;二、为了简缩数据以区间跨度来统计次数。如分数段统计 9、编制简单次数分布步骤 ①求全距②定组数③定组距 ④写组限⑤求组中值 ⑥归类划记⑦登记次数 10、相对次数分布表主要能反映各组数据的百分比结构 11、累积次数分布表还分成“以下”累积次数分布表与“以上”累积次数分布表两种。 “以下”累积其目的在于反映位于某个分数“以下”的累积次数共有多少 12、次数分布图两种表达方式:次数直方图和次数多边图13、次数分布曲线按形状有各种不 同类型 ①单峰对称分布曲线。正态分布曲 线也是这一类型曲线中的一种 ②非对称曲线即偏态分布。正偏 态: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 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 在一些考试中,若题目偏难,多数 考分偏低时,可形成正偏态分布。 而负偏态的次数分布偏向正好与 正偏态相反 14、几种常用统计分析图:散点图、 线形图、条形图和圆形图。 15、圆形图有其独特的功能,特别 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 类数据 16、集中量数有三个作用 ①向人们提供整个分布中多数数 据的集结点位置 ②集中反映一批数据在整体上的 数量大小 ③一批数据的典型代表值 17、集中量数有多个种类,最常用 的是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 种。其中算术平均数是使用最普通 的一个集中量数。 18、中数在下列情况中有较好的应 用价值①数据分布中有个别异常 值或极端值出现时,用平均数作分 布的代表值倒不如用中数作分布 的代表值来得客观合理②在次数 分布的某端或两端的数据只有次 数而没有确切数量时③在一些态 度测验、价值观测验或一般的民意 问卷测试中,通常向被调查对象提 出一些事项,要求被调查对象对这 些事项排序。那么,在这种资料的 信息数据整理分析中可应用中数 来概括各个事项的总体排序结果 19、常用的差异量数是平均差、标 准差和方差等指标 20、差异系数又称为变异系数和变 差系数,用符号CV表示。差异系 数是一种反映相对离散程度的系 数,即相对差异量数。它消去了单 位,因而适合于不同性质数据的研 究与比较。 21、数据在次数分布中所处的地位 可用百分等级来表示。百分等级也 称百分位。用记号PR表示。 百分等级反映的是某个观测分数 以下数据个数占总个数的比例的 百分数,在0到100之间取值。如 百分等级PR=75,与其对应的这个 百分位数,读作第75百分位数, 记作P75 20、相关:统计学上用相关系数来 定量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直线性 相关的强度与方向。 如相互关联着的两变量,一个增大 另一个也随之增大,一个减小另一 个也随之减小,变化方向一致是正 相关。 如相互关联着的两变量,一个增大 另一个反而减小,变化方向相反是 负相关。 相关系数用r表示, r在-1和+1 之间取值。 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大小,表示两 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 相关系数r的正负号,表示相关的 方向,分别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相关系数r=0,称零线性相关,简 称零相关; 相关系数|r|=1时,表示两个变量 是完全相关。 当0.7≤|r|<1,称为高相关; 当0.4≤|r|<0.7时,称为中等相 关;当0.2≤|r|<0.4时,称为低 相关;当|r|<0。2时,称极低相 关或接近零相关 21、积差相关是应用最普遍、最基 本的一种相关分析方法,尤其适合 于对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情 况进行定量分析 22、等级相关适用的几种情况 ①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 据,或一列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 列是连续变量的数据。如对学生的 绘画、体育测试成绩排名就属顺序 变量数据 ②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 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 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 如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可测验加以 测量但学生的课文朗读水平却只 能根据若干准则由老师给予大体 的评估。 点双列相关适用于双变量数据中, 有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数据,如体 重、身高以及许多测验与考试的分 数;另一列数据是二分类的称名变 量数据,如性别 23、原始分数的意义必须要跟一定 的参照物(系统)作比较,才能真 正明确起来。 原始分数意义的参照物大体有两 类,一是其他被试的测值,即其他 被试在所测特性上的普遍水平或 水平分布状态;二是社会在所测特 性上的客观要求,即被试在所测特 性上发展应该达到程度的标准 24、常模总是指某一具体测验(不 能简单地看成是其名称所指特性) 上的常模。常模总是特定的、具体 的,是就一定人群在具体测验上的 表现来说的。常模又可分为发展常 模与组内常模两大类。发展常模又 有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之别,组内 常模又有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 数常模之别 25、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常模这一科 学概念的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他 最早建立了智力测验的年龄常模。 发展常模就是某类个体正常发展 进程各特定阶段的一般水平 26、智商(IQ)=智力年龄/生理年 龄×100 27、组内常模又可分为百分等级常 模与标准分数常模两个类别。一个 分数的百分等级,就是该分数在所 属分数组中,取值比它小的分数个 数占该分数组总个数的百分数。百 分等级值只有可比性而无可加性, 不能累加求和与进一步求平均;这 是百分等级常模的一个局限所在 28、一个测验分数的标准分数,就 是以它所属分数组的标准差为单 位的,对它所属分数组的平均数的 距离 29、难度指数(p)取值越大并不 意味着项目越难,而是越易;指数 p的数字值与其代表的含义,方向 恰好相反 30、三种偏态分布: 如果一个测验对某一被试团体来 说,难度相对显得大,那么,被试 团体中大多数人就会得低分,被试 总分分布就会形成正偏态分布; 如果一个测验对某一被试团体来 说,难度相对显得小,被试团体中 就会有很多人得高分,总分分布就 会形成负偏态分布; 假定被试团体在某一特定方面,其 水平分布事实上是呈正态分布的, 若测验项目的难度确能做到对这 个被试团体来说是恰当的,那么对 这个团体施测这一测验,所得被试 测验总分分布自然也会呈正态分 布 31、“高、低分组求得分率差”的 办法就是将全体被试按总分多寡 加以排队,然后取得分最多的27% 的被试作为“高分组”,得分最少 的27%的被试作为“低分组”,最 后求这两个组上项目得分率(通过 率)的差来作为区分度指数的取值 31、人们就使用两个平行形式测验 来测查同一批被试,这样也可获得 同一批被试的两批独立测值,从而 通过求相关系数,估出测验的信度 32、效度验证工作大体分为三类即 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 度。效标关联效度又包含“并存” 效度和“预测”效度这两个小类别 33、测验即使相当有效,效度系数 r XY的取值也很少能超过0.70,一 般取值能达到0.40就相当不错了 34、根据课堂教学运用测验的一般 顺序来分可把学业成就测验分成 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 测验和终结性测验。 根据解释测验分数的方法不同可 把学业成就测验分成常模参照测 验和标准参照测验两类。 根据成就测验的实施方式与测验 载体,我们把成就测验分成口头测 验、纸笔测验和操作测验 35、纸笔测验优点 ①提高测验的效率,即同时可以进 行大团体的测验 ②便于完整记录学生在题目作答 上的反应 ③便于施测和评分过程的规范化 和标准化从而提高学业成就测验 的信度与效度④便于对测验中答 题信息的分析研究

教育统计与测量自考复习资料

1、统计:就是“统而计之”对所考察事物的量的取值在其出 现的全部范围内作总体的把握,全局性的认识。教育统计: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 体上的把握与认识,它是为教育工作的良好进行,科学管理、革新发展服务的。教育统计学: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应用统计,是数理统计跟教育学、心理学交叉结合产物 2、测量:按一定规则给对象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教育测量:就是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的规则在某种性质量尺上指定值 3、心理量表:心理测验工具与常模的结合 4、数据:用数量或数字形式表示的资料事实称为数据。计数数据:是以计算个数或次数获得的,多表现为整数。测量评估数据:借助测量工具或评估方法对事物的某种属性指派给数字后 所获数据。人工编码数据以人们按一定规则给不同类别的事物 指派适当的数字号码后所形成 的数据 5、称名变量: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名称、类别或属性上的不同,并不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顺序的先后及质的优劣。顺序变量:是指可以就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 小按次序将各事物加以排列的 变量,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的特点。等距变量:除能表明量的相对大小外,还具有相等的单位。比率变量:除了具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外,还有绝对零点。比率变量数据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6、次数分布: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次数多少的情况,或者是这批数据在数轴上各个区间内所出现的次数多少的 情况。简单次数分布表:通常简称为次数分布表,其实质是反映一批数据在各等距区组内的次 数分布结构。相对次数:各组的次数f与总次数N之间的比值7、次数分布曲线:从理论上讲,如若总次数无限增大,则随着组距的缩小,这些折线所接近的极限便将成为极光滑而富有规则 性的曲线,称为次数分布曲线8、散点图: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形来表示两种事 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散点图适合于描述二元变量的观 测数据。线形图:以起伏的折线来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及 演变趋势的统计图,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也适用于描述一种事物随 另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 还可适用于比较不同的人物团 体在同一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 变化特征及相互联系 9、观测数据不仅具有离散性的 特点,而且还具有向某点集中的 趋势,反映次数颁分布集中趋势 的量数叫集中量数。中位数:位 于数据分布正中间位置上的那 个数。如果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 列,则中位数通常是将这批数据 个数一分为二,居于中间的那个 数。众数:一个次数分布中出现 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众数不唯一 可有一个或多个。用符号M o表 示。离中趋势:数据具有偏离中 心位置的趋势,它反映了一组数 据本身的离散程度和变异性程 度。差异量数:反映一组数据离 散程度的量 10、一批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指的 是这批数据总和数除以数据总 次数后所得的商数。平均差:各 数据与其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 的平均值。方差:数据的离差平 方数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方 差的算术平方根 11、差异系数:差异量数和集中 量数两相对比后所形成的相对 差异量数。地位量数:凡反映次 数分布中各数据所处地位的量 就叫地位量数 12、相关:行为变量或现象之间 存在着种种不同模式、不同程度 的联系。这种联系叫做相关。直 线性相关:两个变量的成对观测 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描点 构成的散点图会环绕在某一条 直线附近分布 13、原始分数:在测量工具上直 接得到的测值(数字),叫原始 分数。相对评分分数:通过被试 间相互比较而确定意义的分数 叫相对评分分数。绝对评分分 数:通过拿被试测值跟应有标准 作比较来确定其意义的分数叫 绝对评分分数 14、常模:测验常模简称常模即 指一定人群在测验所测特性上 的普遍水平或水平分布状况。组 内常模:解释被试原始分数的参 照体系,即被试所属那类群体的 人,在所测特性上测验取值的分 布状况。标准分数常模:用被试 所得测验分数转换成的标准分 数来揭示其在常模团体中的相 对地位的组内常模 15、线性变换:对所有要作变换 的值,都乘以同一确定值然后再 都加上另一确定值。测绘项目的 难度: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 所遇到的困难程度。项目的难度 指数:定量刻画一个测验项目的 被试作答困难程度的量数就叫 项目的难度指数。得分率(通过 率):最通用的项目难度指数的 求法,就是计算被试在项目上的 得分率或者说通过率。项目区分 度:就是项目区别被试水平高低 的能力的量度。测验信度:测验 在测量它所测特质时得到的分 数(测值)的一致性。它是对测 验控制误差能力的量度,是反映 测验性能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 16、观察分数:如果从测验实施 过程中实际得到的被试分数叫 观察分数。真分数:被试在所测 特质上客观具有的水平值。测量 误差:观察分数与真分数的差就 是测量误差。信度系数:利用同 一测验向同一批被试重测两次 所得的两批独立测值,求出其间 的相关系数,就可利用这种重测 相关系数作为测验信度的估计 值。这样的相关系数就叫信度系 数。稳定性系数:由于重侧法十 分强调特质的稳定性,所以用这 种方法求取的信度系数就叫做 稳定性系数。等值性系数:用平 行形式相关求得的信度系数,因 为特别强调两测验形式的等值 关系所以又叫等值性系数 17、测量标准误:实际测验中所 得测值偏离真分数的程度叫做 测量标准误可记为SEM。测验效 度: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 的东西的程度。内容效度:测验 项目构成应测行为领域代表性 样本的程度。效标关联效度:测 验预测个体在类似或某种特定 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结构 效度:测验测得心理学理论所定 义的某一心理结构或特质的程 度。效度系数:测验分数与效标 测量值间的相关系数叫效度系 数 18、安置性测验:学期开始或单 元教学开始时确定学生实有水 平以便针对性地做好教学安排 而经常使用的测验。形成性测 验: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实施的用 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进步情 况的测验,这可为师生双方提供 有关学习成败的连续反馈信息。 诊断性测验:为探测与确定学习 困难原因而施测的一类测验。终 结性测验:在课程结束或教学大 周期结束时,用于确定教学目标 达到程度和学生对预期学习结 果掌握程度的一类测验,称为终 结性测验 19、常模参照测验:实是参照着 常模使用相对位置来描述测验 成绩水平的一种测验。标准参照 测验: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 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 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 的一类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 验:测量人的某种潜能,从而预 测人在一定职业领域中成功可 能性的心理测验 20、能力倾向:一个人获得新的 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内在潜力 21、确定性现象:在相同的条件 下其结果也一定相同的现象。不 确定性现象:在相同的条件下其 结果却不一定相同的现象,又称 随机现象 22、随机变量:我们称记录各种 随机试验结果的变量为随机变 量。概率:通俗地说,某事件发 生的概率就是该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大小记作为P(A) 23、正态分布是连续性随机变量 中常见的一种概率分布形态也 称常态分布。总体:我们把客观 世界中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元 素的全体称为总体。样本:从总 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组成的群 体称为样本。统计量:在总体数 据基础上求取的各种特征量数 我们称其为参数,应用样本数据 计算的各种特征量数我们称其 为统计量。抽样分布:从一个总 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等容量的 样本,计算每个样本的某个特征 量数,由这些特征量数形成的分 布,称为这个特征量数的抽样分 布 24、小概率事件:在教育统计中 常常把概率取值小于0.05或小 于0.01的随机事件称为小概率 事件。小概率事件原理:认为小 概率事件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 发生的原理 25、统计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 平: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公认的 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值被称为统 计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记为 α。虚无假设又称为原假设、零 假设,以符号H0表示。虚无假设 在假设检验中将被视作为已知 条件而应用,因此虚无假设应是 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陈述命题, 一定要含有“等于什么”的成分。 备择假设又称解消假设,研究假 设等,以符号H1表示。备择假设 作为虚无假设的对立假设而存 在,因此它也是一个陈述命题, 备择假设是对虚无假设的否定 26方差分析:统计学中一种独特 的假设检验方法,它的最基本功 能就是一次性检验多个总体平 均数的差异显著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