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记乘法口诀以及练习形式

巧记乘法口诀以及练习形式
巧记乘法口诀以及练习形式

巧记乘法口诀以及练习形式

首先找规律、联系,然后再记忆,积是20以上的对部分同学来说困难,每天重点练习孩子容易出错或较难记忆的口诀。

一、找规律

学生编完乘法口诀后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进行记忆。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1-4的口诀对大部分学生问题不大。

5的口诀较易掌握:之前学数数的时候,他们都会5个5个数,5、10、15、20、25

二五一十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2×5=10或5×2=10,可以表示2个5相加(乘法就是加数相同的加法的一种简便写法)。

9的口诀规律很多,我认为有两种可以帮助他们记忆:用双手表示9的乘法口诀(人教版数学书第83页);还有就是

1×9=9→10-1

2×9=18→20-2

3×9=27→30-3……

二、生活中的口诀

不管三七二十一

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变。

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关在炼丹炉里,练了七七四十九天。

三、对口令

这是数学课比较常用的游戏方式。一般两人进行。一人说出两个乘数 (如:七八).另一个人说出这两个乘数的积(五十六)。可以采用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拍手对口令、分组对口令等方式。

用这种游戏方式背口诀。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对口诀背诵的熟练程度。

四、大转盘

在一大一小两个圆形硬纸板上分别写上l一9这九个数字。制成钟面的样子(如右图),旋转其中一个圆形纸板,停止转动后使里外两个数对齐,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这种游戏方式最大的优点是随机性比较强。他们的材料袋里有(数学书第87页第1题有模型)。

五、扑竟牌游戏

两人分别从1--9这9张扑克牌中各抽出一张,谁先说出口诀。这两张扑克牌就属于谁,直到一方输没为止。这种游戏可以就地取材.既节约时间又容易保管。对提高背诵口诀的速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应注意:同桌两人背诵口诀的熟练程度要相差无几.否则会使背口诀慢的同学失去信心。

最终还要达到灵活运用:5×6+6= 可以用一句口诀直接算出结果吗?(5×6是5个6,再加上1个6,就是6个6);以

及日常生活中:比如一双袜子9元,我们家有4口人,每人买一双,要花多少钱?

在生活中要渗透数学知识,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做游戏的过程中等等,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掌握了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也有助于孩子学习数学知识。

以上我说的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以及思想情感上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成长!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9的数目特性编制和记忆乘法口诀。 2、在计算、观察和比较中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记忆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课前准备:正方形纸板、剪刀、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2~8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来对口令。 师生对口令:四七——四九——三六——五九——二九——师:谁来出口令跟大家对? 生生对口令。 2.揭示课题 师:看来大家已经熟练掌握了2~8的乘法口诀。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二、立足经验,理解口诀 1.编写乘法口诀 师:其实在我们学习的2~8的乘法口诀里,就藏着一些9的乘法口诀。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课件逐一呈现2~8的乘法口诀,学生依次找到: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师:我们一起把找到的这几句口诀读一遍。(生读,师把口诀按顺序板书出来。) 师:数数看,一共找到了几句? 生:(齐)7句。 师:9的乘法口诀一共有9句。剩下的你能把它编出来吗?请写在本子上。 师:谁来编? 生:九九八十一。 师:他编的对吗? 生:八九七十二再加九就是九九八十一。(板书:九九八十一) 生:一九得九。(板书:一九得九)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一个9相加就是9。 师:一个9就是9。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9的乘法口诀全部都编出来了。我们一起读一读。 全班齐读一遍。 2.理解口诀的含义 师: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句口诀,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它的意思。可以画一画,写一写。

5的乘法口诀》练习题

姓名 一、我会补充口诀。 一五()()五十五五五()二五()()五二十 二、我能看图写算式和口诀。 1. △△△△△×= △△△△△×= △△△△△口诀: 2. ×= ×= 口诀: 3. 5元×= ×= 一共多少元?口诀: 三、我是计算小能手。 2 4 5 3 1 5× ×5 4 3 2 1 5 四、魔力圆圈。 1.在里填上“>”、“<”或“=”。 4×5 5×4 1+9 9×1 3×5 3+5 2×5+3 3×5 5×3 5×5 25 4×5-5 2.在里填上“+”、“-”或“×”。 4 5=20 3 5=8 19 4=3 5 20 10=10 2 5<10 5 3>12 五、我有办法。 1.一共有多少个橘子? 2.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1、☆☆☆☆☆☆☆☆()个()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读作: ()×()=()读作: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4+4+4=4×□,□里填() A. 4 B.3 (2)3×5读作() A.3个5 B.3乘5 C.3加5 (3)6个2相加的算式是() A.6×2或2×6 B.6+2或2+6 (4)积是10的算式是()。 A.5+5 B.5×2 C.3+7 3、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 3 +3+3= 4+4= 6+6+6+6+6= 2+2+2+2= 18+18= 7+7+7= 2+2+2+2= 4、写出乘法算式。 3个9相加。()6和4相乘。() 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是3。()5个2相加。 ( ) 5、看图列算式。 ★★★★★★★★★★★★ 算式是()×()读作()乘() ◆◆◆◆◆◆◆◆◆◆◆◆◆◆◆ 算式是()×()读作()乘() 6、画△表示乘法算式. (1)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doc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 3.通过白雪公主的故事,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吗?在这个故事里,你知道哪些主要人物?(白雪公主、皇后‘王子、七个小矮人等)喜欢白雪公主吗? 故事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王子和公主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师:可是有一天,恶毒的皇后不知从哪儿得到了一个魔盒,她不甘心白雪公主比她漂亮,所以利用了魔盒的魔力,

又抓走了白雪公主和王子,同时也将七个小矮人变成了她的奴隶。 你们看可恶的皇后抓走了几个人啊?(课件出示) 生:(9个) 师:他们9个人被皇后抓走后,日子过得很不开心。你们愿意把他们救出来吗?可是皇后很狡猾,她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要来救人了,所以利用这9个人分别设计了9个关口,只有我们顺利通过这9关,才能真正救出他们。大家有没有信心?我们今天就来学习9的知识,(出示课题9的乘法口诀)用知识闯关,把他们解救出来了,好吗? 二、新知探究,勇闯九关 师:好,准备一下,我们开始冲关了! (一)请闯第一关:每次加9,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课件出示) 我们来开火车回答,如果答错了,火车就会开到别的地方去!,小朋友们听明白了吗? 师:真棒!我们顺利的救出了第一个小矮人,想不想继续? (二)请闯第二关:尝试编口诀。

记9的乘法口诀有诀窍

其实记9的乘法口诀有诀窍,乘数加1,十位上的数字就会加1,个位上的数字会减1,依次类推就可以了。”小狮子用这种方法来记,果然成功了。巧记9的乘法口诀 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时,我们可以列出乘法算式,直接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最近我们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那么怎样又好又快地记住9的乘法口诀呢? 欢欢:我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在9×1=9,9×2=18,9×3=27……中,发现9不管乘哪个数,它的积的十位上的数总比这个一位数少一个,而积的个位上的数又恰好与这个一位数加起来等于10。比如9×8的积十位上的数是7,恰好比8少1,而个位上的数是2,正好与8相加等于10。小朋友们也可以试着探索一下。如果你一时忘了乘法口诀,就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轻易的推出来了。 贝贝:我在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将积的各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9!一九得九的积就是9;二九十八的积是1和8组成,和为9;三九二十七的积是2和7组成,和为9……六九五十四的积是5和4组成,和为9;九九八十一的积是8和1组成,和为9!有意思吧? 迎迎:我呀,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总是记不熟,还常会出错。我的烦恼被细心的妈妈知道后,于是妈妈教给了我一种随身携带的好方法。小朋友们,你想知道吗?请跟我一起做。请把你的双手并排伸直,掌心朝自己,从左起每个手指分别代表1~10的数,依次从左向右弯曲1个手指,用没弯曲的手指数来分别表示9乘几的积。例如:9×3,我就弯曲第三个手指。弯曲手指左边的手指个数是2个,表示积的十位;右边的手指个数是7个,表示积的个位。所以9×3=27。小朋友,你会动手“做”9的乘法口诀了吗?这可是随身带着的乘法口诀啊! 有意思吧?请你也好好开动脑筋,说不定你还能发现更多的秘密呢! 今天晚上,我在家自学9的乘法口诀。我的口中念念有词: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背着背着,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又好又快的方法。这个巧记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我管它叫做“找朋友”。 在9的乘法口诀中,其中的一个乘数“9”是不变的,而另一个乘数是一直变动的,这个变动的乘数和后面的积之间是有规律的。一是变动的乘数与积的个位数相加所得到的和是10,如:1+9=10、2+8=10、3+7=10······9+1=10,所以,当我看到乘数是1时,我就会马上想到积的个位是9;看到乘数是2,积的个位就是8,依此类推。二是变动的乘数比积的十位上的数大1,如:1-1=0、2-1=1、3-2=1······9-8=1,也就是说:当变动的乘数是1时,积的十位上就是0,当变动的乘数是2时,积的十位上就是1······这样,随便从口诀中抽出一道算式,我就能马上说出它的答案,比如:8×9的积是72,7×9的积是63······ 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学习之前,学生已有相当丰富的口诀习得经验,本节课,我就是要启发他们充分利用前面学习口诀的思考方法和经验来学习新的知识,强调学习的独立性。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巧记口诀。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课一开始,我就单刀直入课的中心,“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乘法口诀的最后一块内容——9的乘法口诀。对于9的乘法口诀,你了解多少?”正如我所预测的,学生根据学习经验,马上就说出9的乘法口诀有9句,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来介绍9的口诀是哪几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外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指出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要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自主探索,突出主体

9的乘法口诀 评课稿(陈永华)

实用、实在、有效 听汤帆老师《9的乘法口诀》有感 保康县实验小学陈永华 本节部级优课汤帆老师教学的内容是教材例四《9的乘法口诀》,它是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已经掌握较多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迁移类推的方法,将已有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学习9的乘法口诀中。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乐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今天有幸聆听了汤帆老师的课我认为它是一节实用、实在、有效地课堂教学。在课堂的重点环节汤帆老师处理的很得当,教学过程中同时注意孩子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并且利用教材素材因势利导,合理导入新课,既给学生提供机会充分展示“已知”,又抓住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不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口诀的热情。具体表现在: 一、力求数学知识情境生活化,体会生活数学无处不在。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自觉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引入就像是写一篇文章的开头,好的开头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本节课汤帆老师利用端午节划龙舟这一情景引入,不仅具有趣味性,还巧妙地突出了这节课的重点“九的乘法口诀”而且从学生的“已知”往往是粗浅、局部和零散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入手。因势利导,合理导入新课,并可以通过“已知”的破绽,提出恰当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高兴地看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数学很神奇、很有趣。 二、注重数学知识的有效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为此,本节课汤帆老师勇敢让位,把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并且在学习新知时汤帆老师设计的非常巧妙有序。例如在正式编制9的乘法口诀之前,通过袋鼠跳格子直观图片,让学生再次感知几个9数据的由来及特征,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计算比较简便。 2.4×3=(),读作(),用口诀()来计算。 3.4+4+4+4+4=×1+1+1+1+1+1=× 4.在里填上“+”“-”或“×”。 55=10 13=52 26=12 5.根据口诀“三六十八”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是()和()。 6.写出4道积是18的乘法算式:()、()、()、()。 二、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四()()十五()七三十五()十六 ()三十()六十八四六() ()五二十五 三、计算题。 1.算一算。 5×3=4×2=2×6=3×6= 4×4=6×1=2×3=5×5= 2×4+3=3×5-4= 6×5-10= 5×4+3=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24 ()×6=183×()=3 ()×5=156×()=304×()=16 四、看图列式计算。 1.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2. =() 口诀: 3.

×=()×=) 五、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蚂蚁在过河? 2.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1)一共有多少人在做操?(2)踢毽子和跳绳的各有多少人? 3. 3元/盒6元/个2元/本5元/支 (1)买4个文具盒需要多少元? (2)买5盒蜡笔和一本笔记本需要多少元? (3)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1.乘法 2.12 四乘三等于十二三四十二 3.4×5或5×41×6或6×1 4.+ ×- × 5.3×6=186×3=18 6.2×9=189×2=183×6=18 6×3=18

二、得八三五五四四(二八)五六三二十四五 三、1.15 8 12 18 16 6 6 25 11 11 20 23 2.6 3 1 3 5 4 四、1.3+3+3+3=12(个) 3×4=12(个)或4×3=12(个) 2.5×6=30(个)或6×5=30(个)五六三十 3.4×4=16(个) 4.3×3=9(个) 五、1.4×2=8(只)或2×4=8(只) 2.(1)6×5=30(人)或5×6=30(人) (2)4×2=8(人)或2×4=8(人) 3×4=12(人)或4×3=12(人) 3.(1)4×6=24(元)或6×4=24(元) (2)3×5+2=17(元)或5×3+2=17(元) (3)答案不唯一,如: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元? 5×3=15(元)或3×5=15(元)

巧记9的乘法口诀

第七课时:巧记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9 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进而巧记9的乘法口诀,活用9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学生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发现9 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二、讲授: 九的乘法口诀特别难记,可以让学生巧记,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比如: 1.找规律对比着记:如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和四九三十六等等。 2.利用故事来记: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变。 3.观察个位和十位的由来:几乘九,十位就是几减1,个位就是九减十位上的数字,如四九三十六。 你在背口诀的时候,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如何熟记“9的乘法口诀”? ①个位从大到小排列,9、8、7、6、5、4、3、2、1,十位从小到大排列,0、1、2、3、4、 5、6、7、8、9。 记住四九三十六,五九多少可以怎么想?三九多少可以怎么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都加了9。让孩子理解前后二句口诀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②成组的规律。 大家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积,除“一九得九”外,其他的积互相之间有哪些关系? 比如:二九十八,18, 九九八十一,81, 两位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交换了位置,你们还能找出几组这样的口诀吗? 三九二十七,27;八九七十二,72; 四九三十六,36;七九六十三,63; 五九四十五,45;六九五十四,54。 掌握这个特点、有的时候不用从头到尾背,记住“二九十八”就把哪句也记住了。(九九八十一) ③9的口诀得数还有这样的规律: 1个9,比10少1,是9, 2个9,比20少2,是18, 3个9,比30少3,是27, …… 9个9,比90少9,是81。 这个规律也能帮助我们熟记9的乘法口诀,比如七九( ),比70少7,既70 — 7 = 63,七九六十三。 ④仔细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积,除9以外,都是两位数,这些两位数,把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有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是9,1+8=9、2+7=9、……、8+1=9) ⑤“9的乘法口诀”和我们的双手也有一个很特殊的规律,所以我们还可以用“手指记忆法”来帮助我们记忆9的乘法口诀,用10个手指来记,学生既有兴趣又记得牢! 请伸出双手,在记忆“一九得九”这句口诀时,我们可以弯曲左手小拇指,在弯曲的手指右侧,还有9根手指,这里的“9”就代表积个位上的9;同样,在记忆“二九十八”时,弯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测试题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测试题 一、填空。 1、2乘4表示()个()相加的和是()。一个乘数是(),另一个乘数是(),积是()。 2、5乘3写成乘法算式是()。 3、4+4+4+4+4写成乘法算式是(),读作(),口诀是()。 4、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并写出口诀。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5、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 6、填写口诀。 (1)5×()=15口诀()(2)2×()=12口诀()(3)3×()=12口诀()(4)()×6=24口诀()(5)()×4=16口诀()(6)()×3=9口诀()7、 .()

() () 二、列式计算。 (1)6个3连加是多少?(2)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9,积 加法:________________ 是多少? 乘法:________________ ----------------------------- (3)5乘8,积是多少?(4)3和7相乘,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 ----------------------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18 3×()=15 4×()=24 ()×4=36 ()×6=30 ()×()=16 5×()=40 ()×6=36 3×()=27 四、在里填上“>”、“<”或“=”。 2×55+2 5+45×4 34+264 8+8 8×2 2×43×2 4×390-78 6-60 6×66+6 五、在中填上“+”“-”或“×”号。 31=3 63=18 22=0 64=10 33=9 50=5 54=20 62=4 24=6 44=16 六、在正确答案的()里画“√”。 1、和是8的算式: 2、积是4的算式: 4×2 6+2 2+6 2×4 4+4 2+2 2×2 1+3 1×4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教学反思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49页的内容,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已多次经历了编写口诀的过程,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在教学时我注意激活学生的知识能力储备,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老师的引领下自主完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找准认知起点 学生的经验,是学习的宝贵财富,如何利用好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那如何找准把握学生的已有经验,利用这些经验实行认知的“正迁移”,是整节课的重要环节。考虑到学生已经学过通过1-8的乘法口诀,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对于9的乘法口诀,虽然是教学的新内容,但在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中,或者学生与家长的交流中,或多或少会“知道”“了解”有关9的乘法口诀。根据这一学情,我在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已知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编问题。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很快编出了比较有教学价值的问题,而且解答正确率非常高。同样的,在后面让学生说说若突然忘记了其中一句九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如何来回忆时,学生想出了许多好方法,如利用前一句口诀和后一句口诀相差9这个规律来算得数;利用加法来算得数等等。学生说的头头是道,这都得益于前面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这里老师并没有花多大的力气,学生通过平时积累的经验能自主完成学习的任务。 二、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因为9的乘法口诀比较特殊,有着许多规律,所以在记忆口诀时,允许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忆口诀,照顾学生的不同差异。特别是,老师后来介绍的“手指记忆法”,学生很感兴趣。我先请一位同学上台边背9的乘法口诀边演示过程,其他学生仔细观看,然后带领学生一起伸出10个手指头,自己边动边记忆,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效果很好。提供多种巧记口诀的方法,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利用抽象的规律来记忆口诀,让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用手指记忆口诀,让不同层次的学习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三、需要改进和商榷的地方: 1、时间处理不够合理。 我在如何巧计9的乘法口诀和探索特殊规律“几个九比几十少几”这两个环节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导致后来的练习做得比较仓促,不够到位。特别是“9元超市”买东西这道练习题,本应该让每个学生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想买哪几件物品,要付多少钱,可是由于时间原因,我只是让个别学生回答,就匆匆进入下一个环节。实在是可惜。我发现自己平时上课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来时间不够,要么课上好了还没下课。看来如何合理分配时间也是个大学问啊。日后需多学习,多研究。 2、学生参与面不广。 本课的练习相对来说少了点,而且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参与面不广。第一道练习题是让学生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我只是指几名学生回答,并没有给与每个学生说的机会。我想这里改成同桌互相说一说比较好,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说的机会了。第二个抢答题更是聪明学生的天下了,一些后进生根本没有回答的机会。这里若改成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再校对答案,实效性更高。第三个“9元超市”买东西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很好地将这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测试题(活动za)

第五单元—的乘法口诀测试题 .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并写出口诀。 .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乘法算式: .列式计算。 ()个连加是多少?()一个乘数是,另一个乘数是,积加法:是多少?乘法: ()乘,积是多少?()和相乘,积是多少? . .填写口诀。 ()×()=口诀()()×()=口诀() ()×()=口诀()()()×=口诀() ()()×=口诀()()()×=口诀()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

()×=()×=()×()= ×()=()×=×()= .在里填上“>”、“<”或“=”。 ×++×++-×× ×--×+.在中填上“+”“-”或“×”号。 ========== ======== ×()读作(),表示()个()相加。 ×﹦(),其中是(),是(),积是()。 .口诀天地。 三()十八()九三十六()七得七 ()八二十四四()二十八二()得八 五()四十()五十五三七() .用“五七三十五”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 .把﹢﹢﹢﹢改写成乘与加的算式是()。 .每个小朋友朵花,个小朋友一共有()朵花。 . 写口诀 ×()×( ) ×()×( ) ×( )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分) ××××× ×××××× ×××××

××××××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分) ×()=×()=×()= ()×=()×=()×()= ×()=()×=×()= 四、在里填上“>”、“<”或“=”。(分) ×○++○×+○×○+×○× +○-×○○× ×○×○++×○××○+4 .在正确答案的()里画“√”。 ()和是的算式:()积是的算式: ×++×++×+× ()()()()()()()()()()一个乘数是的算式:()一个乘数是的算式: ×+×-××××()()()()()()()() .观察下面算式,能改成乘法算式的画√,不能改的在上画×。 ()++()++()+++()××()+++()+++ 五、列式计算。(分,每题分) 、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与相乘的积是多少? 、一个乘数是,另一个乘数是,积是多少? 、一个加数是,另一个加数是,和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每题分共分 ) .二年级有个班参加跳绳比赛,每个班选我参加,一共选多少人? .做一件上衣要个扣子,做件同样的上衣要多少个扣子? .有个同学看卡通漫画,每个同学看本,一共看了多少本? .小红每天折只纸鹤,折了天,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同学们去公园划船,每条船上坐人,条船上坐多少人? .一根绳子,剪掉米,还剩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精品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精 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 设计理念 有效的学习总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过程,就是要成为不断地激活学生经验的过程。只有在具有一定的自主空间里,只有在不断的对话和刺激中,学生沉睡的经验才有可能被唤醒而处于积极状态,不断地同化、调整或重构。本课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着眼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究规律中学习新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5、76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9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节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自主探索并掌握9的乘法口诀。由于学生是在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本课,大部分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积累了编写口诀的经验,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初步识记9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通过观察,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初步识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积,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立足经验,理解口诀。 1.编写乘法口诀。 师: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9的乘法口诀? 师:你怎么判断他说的口诀对不对? 师:你能编剩下的口诀吗? 【设计意图:立足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对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和编写口诀的经验。让学生合作积较大的口诀编写,增加印象,突出难点,为后面记忆积较大的口诀作铺垫。】 2.理解口诀含义。 师:选出口诀中的一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它的意思。 展示学生的作品。 反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表示的是哪句口诀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口诀的含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加深对刚认识的口诀的印象,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寻规律,巧记口诀。 1.独立探寻规律。 师:9的乘法口诀是我们学习的口诀中最特别的一种。 看着9的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发现:⑴后一句口诀的得数与前一句口诀相比,十位数大1,个位数小1。⑵积的十位数比口诀的头一个数小1。⑶发现积的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和是9。】 2.引导探寻规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测试题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测试题 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并写出口诀。 2.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 (1)5个3连加是多少?(2)一个乘数是2,另一个乘数是6,积加法:________________ 是多少? 乘法:________________ ----------------------------- (3)4乘6,积是多少?(4)3和2相乘,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 ---------------------- 4. 5.填写口诀。 (1)5×()=15口诀()(2)2×()=12口诀

() (3)3×()=12口诀()(4)()×6=24口诀()(5)()×4=16口诀()(6)()×3=9口诀()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12 2×()=10 4×()=8 ()×4=16 ()×6=24 ()×()=9 5×()=20 ()×6=30 3×()=18 7.在里填上“>”、“<”或“=”。 2×55+2 5+45×434+264 4+390-78 2×43×2 4×390-78 6-60 6×66+6 8.在中填上“+”“-”或“×”号。 65=30 32=6 65=11 43=12 65=1 53=2 64=24 36=18 31=3 63=18 22=0 64=10 33=9 50=5 54=20 62=4 24=6 44=16 9.7×3=()读作(),表示()个()相加。 10.4×9﹦(),其中4是(),9是(),积是()。 11.口诀天地。 三()十八()九三十六()七得七()八二十四四()二十八二()得八五()四十()五十五三七()12.用“五七三十五”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 13.把7﹢7﹢7﹢7﹢8改写成乘与加的算式是()。 14.每个小朋友5朵花,4个小朋友一共有()朵花。

《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XX小学 XXX 引入就像是写一篇文章的开头,好的开头才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本节课从西游记故事开始,引入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饶有兴趣的愿意往下继续学习。 由于9的乘法口诀中规律比较多,而且学生已有了1-8的口诀的理解和编制经验,许多学生对9的乘法口诀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记住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记忆口诀时,介绍的“手指记忆法”,学生很感兴趣。我带领学生一起伸出10个手指头,并请两位同学上来板演,自己边动边记忆,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效果很好。提供多种巧记口诀的方法,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利用抽象的规律来记忆口诀,让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用手指记忆口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我在后半节课放出了《九九歌》,让学生边念儿歌边发现和今天学习内容密切联系的数字9。并提出问题“一九是多少天?二九结束时,一共用去了多少天?以及九九加一九是多少天?”使学生感受到9的乘法口诀并没有那么枯燥,连有趣的儿歌里都隐含着9 的口诀呢。 需要改进的地方:1.引导技巧需加强。在总结9和几相乘等于几十减去几的得数时,学生没有理解透我的意思,并没有举出我想的那个例子。而且,在整节课过程中,我说的有点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以后我应该多注意让自己少说,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2.时间处理不够合理。在最后一个环节,我们的发现中,由于时间原因,我只是让学生集体回答,并没有带着他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的内容,就匆匆结束。实在是可惜。我发现自己平时上课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时间不够,要么课上好了还没下课。看来如何合理分配时间也是个大学问啊。日后需多学习,多研究。 3.点评及鼓励应到位。对于孩子的回答评价不及时,其中有一个小朋友读27除9时应纠正为27除以9,没有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孩子可能见到有那么多老师听课而紧张,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我也没有引导孩子大声回答,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当然,我的课堂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课件的有效运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一定会多思考,多研究,使自己的课堂逐渐走向有效!

【强烈推荐】二年级上册2~5乘法口诀+练习题(集锦版)

2-5的乘法口诀 一、5的乘法口诀 1. 利用5个5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5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 2. 5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5,所得结果个位上的数字不是5,就是0。 3.口诀的编制方法:口诀的前半部分表示相乘的两个数,后半部分是相乘的积。例如:四五二十(四五:相乘的两个数;二十:相乘的积) 4.要点提示:根据五五二十五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二、2的乘法口诀 1.利用2个2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2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 2. 2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2。 3.要点提示:应用2的乘法口诀计算出的结果都是双数。 三、3的乘法口诀 1.根据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编制3的乘法口诀。 2. 3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3。 3.要点提示:根据“二二得四”和“三三得九”都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四、4的乘法口诀 1.先用数数的方法得出结果,再列乘法算式,根据乘数和结果编制4的乘法口诀。 2. 4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4。 3.要点提示:应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出的结果也都是双数。 五、2 ~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1.运用2 ~5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相关的乘法算式。 2.要点提示:要根据问题中所给数的特征,确定使用哪句口诀计算。

六、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1.学会收集、选择、整理数学信息,利用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要点提示:数学问题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 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 (1) 认识乘法算式并理解乘法的意义: 认识:乘数╳乘数=乘数 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如3╳4=12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12或4+4+4=12;3+3+3+3=12写成乘法算式是:3╳4=12或4╳3=12。 (2) 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 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会根据一个乘法口诀推出另外的乘法口诀,如根据“三七二十一”可以推出“五七三十五”(5个7比3个7多2个7,也就是在21上再加14,即21+14=35。) 错误典型: a、“口诀”与“读作”混淆: 如:3╳7=21,读作:3乘7等于21。口诀:三七二十一(其中的“十”字容易漏掉) 练习题 1.把口诀填写完整 二三()一三() 一二()二二()

小学数学计算题专题三 乘法-类型一 利用2-9的乘法口诀计算【最新整理】

专题三乘法 类型一利用2-9的乘法口诀计算 【知识讲解】 乘法口诀巧记方法: 一、两个因数相同的: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 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 九九八十一 二、积是整十数的: 二五一十四五二十五六三十五八四十 三、积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交换的: 二七十四五八四十三四十二三七二十一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四九三十六七九六十三三九二十七八九七十二 四、积的得数相同的:(两个因数不能重复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一八得八二四得八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一九得九三三得九三六十八二九十八 二八十六四四十六三八二十四六四二十四 六六三十六四九三十六 五、其他: 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五得五一七得七七八五十六六八四十八

【巩固练习】 一、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一十()九六十三七九()四()二十八()八三十二二九()三()十五()七二十一三六()五()四十五()六十八二八() 六()四十二()八四十四九()七()六十三()七四十二三三()三()二十四()五二十五四六()一()得九()九四十五六九() 八()七十二()八四十八三四()三()二十一()五三十五四七()五()四十()七十四三九()四()三十六()六三十三八() 四()二十()四得八九九()六()五十四()七三十五三六()五()四十五()七四十二七九()三()十二()七四十九六八() 八()六十四()八五十六四八()七()五十六()四十六二七()三()二十七()七得七六七()二六()五七()四九() 二五()三六()二八()

四四()三九()二七()四八()一九()四五()( )十八 ( )四十九 ( )十五 ( )二十一 ( )二十八 ( )五十六( )三十六 ( )四十 ( )四十二( )十四 ( )得八 ( )十二( )二十四 ( )得六 ( )三十 ( )得六 ( )七十二 ( )四十五四()二十()八五十六七八()六()四十八()七三十五二六()三()十八()七二十八六七() 五()四十()四十六三九()二()十二()六三十四四()七()五十六()九二十七三八()三()二十七()五二十五九() 六()四十二()九六十三六九()七()六十三()七三十五四五()三()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五()四十五()六十八三九() 四()三十二()八四十五六()四()二十()四十二八九()三()十五()七四十九四七()五()四十五()八六十四七八()

二年级上册1-5的乘法口诀练习题

2和3的乘法口诀练习题姓名 1、我会默写2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 口诀:()乘法算式:( ) 口诀:()乘法算式:( ) ( ) 口诀:()乘法算式:( ) ( ) 口诀:()乘法算式:( ) ( ) 口诀:()乘法算式:( ) ( ) 口诀:()乘法算式:( ) ( ) 口诀:()乘法算式:( ) ( ) 口诀:()乘法算式:( ) ( ) 2、我会默写3的乘法口诀及相应的乘法算式。 口诀:()乘法算式:( ) 口诀:()乘法算式:( ) ( ) 口诀:()乘法算式:( ) ( ) 口诀:()乘法算式:( ) ( ) 口诀:()乘法算式:( ) ( ) 口诀:()乘法算式:( ) ( ) 口诀:()乘法算式:( ) ( ) 3、我会把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二八( )( ) ( )九二十七 ( )四十二 ( ) ( )得九二 ( )得八二()得四 ( )六十八()七十四三()二十一二九 ( ) ( ) 二()十六三五( )( ) 三()二十四( )( )一十二三得( ) 4、我会选择合适的数填在 ( )里。 ( ) ×( )=16 ( ) ×( )=27 ( ) ×( )=18 ( ) ×( )= 6 ( ) ×( )=9 ( ) ×( )=7 ( ) ×( )=10 ( ) ×( )=15 ( ) ×( )=21 ( ) ×( )=14 ( ) ×( )=24 ( ) ×( )=12 5、口算训练。 1×3= 2×5= 6×2= 8×3 = 9×3= 2×7= 2×3 = 2×1= 2×2 = 7×3 = 3×5= 3×3= 3×4= 8×2= 9×2= 3×3= 1×1= 2×8= 2×4= 2×6= 1×2= 5×2= 5×3= 5×3= 6×3= 9×1= 3×6= 3×8= 3×7= 8×3= 6、列式计算。 (1)3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2)4个3相加的和是多少?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加法算式:()乘法算式:()(3)7乘3的积是多少?(4)3乘9的积是多少?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加法算式:()乘法算式:()7、看图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8、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或将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5+5+5+5+5=()改写乘法算式:() (2)6×3=()改写加法算式:() (3)4+4+4=()改写乘法算式:() (4)2+2+2+2+2+2=()改写乘法算式:() (5)7×2=()改写加法算式:() 9、解决问题: (1) 一年级(1)班组织植树活动,共分了3组,每组有9人,一年级(1)班共有多少人? ( ) ○ ( )= ( )(人)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试卷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测试题 姓名:班级: 一、填空。 1、2乘4表示()个()相加的和是()。 一个乘数是(),另一个乘数是(),积是 ()。 2、5乘3写成乘法算式是()。 3、4+4+4+4+4写成乘法算式是(),读作 (),口诀是() 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并写出口诀。 2.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 (1)5个3连加是多少?(2)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6,积 加法:________________ 是多少? 乘法:________________ ----------------------------- (3)4乘6,积是多少?(4)3和2相乘,积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 ---------------------- 4. 5.填写口诀。 (1)5×()=15口诀() (2)2×()=12口诀() (3)3×()=12口诀() (4)()×6=24口诀() (5)()×4=16口诀() (6)()×3=9口诀() 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12 2×()=10 4×()=8 ()×4=16 ()×6=24 ()×()=9 5×()=20 ()×6=30 3×()=18 7.在里填上“>”、“<”或“=”。 2×55+2 5+45×4 34+264 4+390-78 2×43×2 4×390-78 6-60 6×66+6 8.在中填上“+”“-”或“×”号。 65=30 32=6 65=11 43=12 65=1 53=2 64=24 36=18 9.在里填上“+”“-”或“×”。

巧记乘法口诀以及练习形式

巧记乘法口诀以及练习形式 首先找规律、联系,然后再记忆,积是20以上的对部分同学来说困难,每天重点练习孩子容易出错或较难记忆的口诀。 一、找规律 学生编完乘法口诀后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进行记忆。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1-4的口诀对大部分学生问题不大。 5的口诀较易掌握:之前学数数的时候,他们都会5个5个数,5、10、15、20、25 二五一十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2×5=10或5×2=10,可以表示2个5相加(乘法就是加数相同的加法的一种简便写法)。 9的口诀规律很多,我认为有两种可以帮助他们记忆:用双手表示9的乘法口诀(人教版数学书第83页);还有就是 1×9=9→10-1 2×9=18→20-2 3×9=27→30-3…… 二、生活中的口诀 不管三七二十一 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变。

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关在炼丹炉里,练了七七四十九天。 三、对口令 这是数学课比较常用的游戏方式。一般两人进行。一人说出两个乘数 (如:七八).另一个人说出这两个乘数的积(五十六)。可以采用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拍手对口令、分组对口令等方式。 用这种游戏方式背口诀。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对口诀背诵的熟练程度。 四、大转盘 在一大一小两个圆形硬纸板上分别写上l一9这九个数字。制成钟面的样子(如右图),旋转其中一个圆形纸板,停止转动后使里外两个数对齐,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这种游戏方式最大的优点是随机性比较强。他们的材料袋里有(数学书第87页第1题有模型)。 五、扑竟牌游戏 两人分别从1--9这9张扑克牌中各抽出一张,谁先说出口诀。这两张扑克牌就属于谁,直到一方输没为止。这种游戏可以就地取材.既节约时间又容易保管。对提高背诵口诀的速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应注意:同桌两人背诵口诀的熟练程度要相差无几.否则会使背口诀慢的同学失去信心。 最终还要达到灵活运用:5×6+6= 可以用一句口诀直接算出结果吗?(5×6是5个6,再加上1个6,就是6个6);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