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25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25张ppt)

关于李白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经 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学士,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 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 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作品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 《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 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这起首二句看 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 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 下二句抒情张本。
研究分享
第 13 页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悲凉
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 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 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 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 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 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
第 11 页
1.诗歌以“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 有什么用意?
“杨花”且“落尽”点明了时令,是“暮春”时节,杨花, 如同浮萍,也是漂泊无依的形象。“子规”,即杜鹃,其叫声凄 凉悲切。诗人所以在繁华杂树中独取杨花,在诸多禽鸟中特选子 规,不仅因为它们能点明暮春时令,切合当时情事,还由于它们 可以烘托凄凉悲哀惋的氛围,以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 心境,表达了诗人爱上、惆怅的心情。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7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7张)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


我寄愁心与明月, 为夜郎。唐代在
今贵州桐梓和湖 南沅陵等地设过
夜郎县。这里指
随君直到夜郎西。 湖南的夜郎(在
今新晃侗族自治 县境,与黔阳邻 近)。李白当时
在东南,所以说
“随君直到夜郎
西”。
译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逐句赏析
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 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 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闻道”,表示 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 自见。
闻 王 李昌 白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教学任务
掌握基本文学常识 掌握重点字词,
意象的意思 理解全诗主要内容和诗人思想感情
背诵全诗
趣味小抢答
同学们,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学过的《静夜 思》、《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诗呢? 你们还记得它的作者是谁吗?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 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 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 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 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 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 难》《蜀道难》《将进酒》《早 发白帝城》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完整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完整版

探讨诗歌中情感共鸣
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容易引起读者对友情的共鸣和思考。
对人生境遇的共鸣
诗人在诗中抒发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这种感慨具有普遍性和共鸣性,能够引发读者对自己人 生经历的反思和共鸣。
对乐观心态的认同
诗人在诗中传递了对友人的劝慰和激励,希望友人能够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人生挑战。 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也容易引起读者的认感十分真挚深沉,无论是对友人的思 念之情,还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真 实感受。
借景抒情
诗人巧妙地运用春天景象和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情境,将自 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运用比喻和象征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将“愁心” 比作“明月”,将“夜郎西”象征遥远的地方,进一步增 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
寓情于景
诗人将离情别绪融入景物描写中, 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 标过五溪”等,使情感表达更为含 蓄、深沉。
用典
诗人运用典故,如“随风直到夜郎 西”,借古讽今,增强了诗歌的历 史厚重感和文化内涵。
生动表现技巧分析
动词运用
诗人精准运用动词,如“寄愁心 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中的“寄”和“随”,生动地表 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
录音欣赏
提供名家朗诵的录音,让学生欣赏 不同风格的演绎,加深对诗歌的理 解和感受。
逐句解析诗歌内容
“杨花落尽子规啼”
解析杨花落光和子规啼叫的意象, 探讨其对营造诗歌氛围的作用。
“闻道龙标过五溪”
阐述龙标和五溪的地理位置及历 史背景,解析此句所表达的情感。
“我寄愁心与明月”
探讨诗人将愁心寄予明月的寓意, 解析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14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14张
② 一方面,作者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 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另一方面,作者与 友人分隔两地,难以相见,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 和朋友都能看见,也只有依靠明月才能寄托愁心,别 无它法。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
品味
诗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走近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 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朗读 诗歌
闻 / 王昌龄 / 左迁龙标 / 遥有此寄
杨花 / 落尽 / 子规 / 啼,闻道 / 龙标 / 过 / 五溪。 我寄 / 愁心 / 与 / 明月,随君 / 直到 / 夜郎 / 西。
品读 诗意
③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
④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牵挂和深切同情。
品读
意象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
光明、皎洁 跨越地域限制 古今不变 各种神话传说 阴晴圆缺的变化
时间流逝、命运无常
品读 诗境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① 本句借景抒情,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在作者眼 中成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代替自己陪伴 远在他乡的友人;
以杨花落尽和子规悲鸣起兴,渲染出感伤的氛围, 借月抒怀,表达悲愤、思念,关切、担忧的真挚友 情。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 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拓展
延伸 展开想象,将该诗化成一篇不少于250字的散文
要求:用第一人称来写,必须要有如下意象
杨花 子规 明月
在窗边,近看庭院。起风了!庭院的柳絮在纷 飞,纷飞的柳絮的长枝在飘荡,飘荡的长枝在拨动 着我的心弦,思绪便在这轻渺柔和的风中缓缓漾开。 风里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王昌龄被贬龙标府。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 悲凉凄异,哀转久绝。 站在窗边,远眺他乡。趟 过了五溪,已是大唐僻远的蛮荒之地,而遥远的龙 标城,更是一层远啊。 曾深深记得,也在这样的 月圆之夜,我和昌龄兄把盏共饮,吟诗作对,欢声 笑语连成天……心心相印的友情在杯光月影里盛开。 那夜,月是笑的,月是醉的。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3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3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体裁,属于近体诗。每首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 七绝。讲究平仄、押韵,第一、二、四句用韵。
• (2)题材:赠别诗。 • 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
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通常以"赠、别、送"等字眼。 • 例如《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
理解诗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千里可共,所以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明月当作使者,能够而且 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 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想象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 分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
作业布置
完成《学法》课后习题,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闻道龙标过五溪”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 “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 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 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担忧之情。
赏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运用 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拟人;想象;
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以及因朋 友要去的地方偏僻荒凉而充满了深深的担忧之情。
写作特色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此诗前两句先写景后叙事,选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啼叫悲
凄的杜鹃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哀伤悲凉的氛围,隐含着诗人对 友人被贬的同情和悲伤。后两句转而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遥 远和艰难,暗含着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深切挂念之情。
2.想象新奇,飘逸豪放。 后两句抒情,想象奇特。人隔两地,难以相伴,而月照中天,
初读感知
朗读要求 1. 自由朗读诗歌三遍。 2. 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并用“/”划分诗句的节奏。 3. 明确重点字音,齐读两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 朗读诗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5 整体感知
(1)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2)大意
杨花落尽,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听说你遭 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 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 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 夜郎以西!
6 小组讨论
(1)首句以描写 “杨花”“子规”两样景 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运用了什么修辞?抒发了什么情感?
子归的故事
“子规啼”有“子规啼血”的典故。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 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 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 老百姓“快快布谷! 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 鲜血洒在地上,竟然不断扩大慢慢的染红了整片山坡,花吸 收了之后就变成了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 历。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 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 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 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 月亮人格化,让明月捎去对朋友的牵挂,表现了 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 同情、担忧和关切之情。
课堂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表达了作者对好友被贬官的深切同情和担忧, 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之情。 (情感)
2 背景简介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 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 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 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 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 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 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 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 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见作者。
主题思想
•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 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 风逐月到夜郎西。
• 主要表达了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托月 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 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艺术特色
• 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 融情入景。
• ①诗人只能把自己的愁思托付给明月。 • ②诗人和朋友可以同时看到高照的明月。 • ③希望明月尽快带去诗人对朋友的问候。
合作探究
• 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 选取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
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
• 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
• ①明意象。即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物的特点。 • ②品意境。即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
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 ③悟情感。即根据作者的身份、地位、处境等想象作者
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情感。
合作探究
•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 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 析其作用。
写作背景
•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 二载(753)。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 县尉。《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 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 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 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 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 贬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 寄给他。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5、三、四两句抒情,运用 拟人 修辞 ,表达了 抒 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链接中考
• 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3分)
• “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 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 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飘零之感、离 别之恨。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 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了铺垫。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读准字音和节奏; 3、理解诗意,通过把握具体语句体会
诗歌意境; 4、理解诗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理解题意
贬谪,降职。
听说。
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 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 荒远的地方,王昌龄这次 是被贬为龙标尉。所以诗 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 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 称呼一个人。
总结: 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
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贴切地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关切与同 情。
课堂练习
• 1、本诗的作者是
, 唐代诗人。字


。有诗仙之称。
• 2、“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 3、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



4、“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 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七言绝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5、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①杨花落尽子归啼 意思:杨花落尽,杜鹃声声哀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 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 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 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 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 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 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芙蓉楼送辛渐 • 王昌龄 •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 镇江)的城楼。辛渐:作 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 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 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 的 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 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 带为楚 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 正直。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子规:即杜鹃鸟。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 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 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 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 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此外,月亮还有弯镰、银 镰、素魄、凝霜、冰镜、 明镜、冰轮、夜光、素娥 等等许多别称。
〖知识拓展〗
古诗中以月寄情的句子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 千里兮共明月。” 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 我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 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重点练习
• 1、点名诗人闻讯的时节的一句诗是: 。 • 2、本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 。 • 3、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友人的关 切之情的句子是: 。苏轼《水调歌 头》中的 , 也借助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 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 4、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 逐月华流照君”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
探究2:
3.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答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 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 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 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 诚的关怀。
探究3:主题
4.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同情、 关切、安慰 之情。
1、总结存储: 学了本诗后你有什么收 获和感受呢? 2、课外延伸: ①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②请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这几首诗的 意境。
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江南春》 杜 牧
《登飞来峰》
《望岳》 《观沧海》
译)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写下这 首诗寄给他。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 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随君直到夜郎西!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 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 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 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 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 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查资料,说说你 从此诗的标题中知 道了哪些信息?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 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 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 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 诗。
听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并 用“/”划分诗句 的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 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有 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 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 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 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 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 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古人云:情哀而景哀, 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 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 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 的哀愁之情的?
•同学们,你们 还知道月亮的 其他称呼吗?
• 因初月如钩,月亮又称:银钩、玉 钩。 • 因弦月如弓,月亮又称:玉弓、弓 月。 • 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月亮又称: 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 玉镜。
探究1:
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有关的内容。 答:龙标、五溪、夜郎。 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 “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 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 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 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蜀国国王杜 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此,可以说, 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 之意自现。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随君/直到/夜郎/西!
根据注释,理 解诗歌大意,体会 诗的意境。
〖注释〗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 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 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 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 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 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 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 法。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学习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 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 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 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 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诗歌 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 生平、思想。
李白,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陇西成纪(今甘 肃天水)人。他是 我国文学史上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 与杜甫齐名,世称 “李杜”,还有 “诗仙”之称.著 有《李太白全集》
总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 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 “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 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 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 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 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 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 魅力的真正原因。
• 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月亮又称: 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 传说月中有桂树,月亮又称:桂月 、桂轮、桂宫、桂魄。 • 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 月亮故称:广寒宫、清虚宫。 • 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叫望舒, 故称月亮为望舒。
• 传说最多、最优美的还是嫦娥奔月的 故事。据说,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嫦 娥,因为偷吃了后羿向西王母要来的 不死之药,于是飘飘而上,奔入清冷 寂静的月宫,后成为月宫仙子,与她 相伴的还有捣药的玉兔和伐桂的吴刚 ,故又称月亮为嫦娥。 因为人们常 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又称月亮为婵 娟。
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 之地极偏远? 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 的感情?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 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 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 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 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