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程第六章 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测试卷及答案(三)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测试卷及答案(三)一、单选(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C )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A 1979B 1980C 2005D 20002.我国所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 A )。
A “互信、互利、平等、写作”B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C “平等、互利、不结盟”D 全民自卫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 C )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A 4月13日B 4月14日C 4月15日D 4月16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 B )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A 12B 13C 16D 175.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每年9月份的( C )定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A 第二个星期六B 第二个星期日C 第三个星期六D 第三个星期日6.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
每年( D )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按照兵役机关的安排在当年进行初次兵役登记。
A 9月30日B 10月31日C 11月30日D 12月31日7.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 B )A 一年B 两年C 三年D 五年8.我国古代海防建设是从( A )开始的。
A 明代B 唐朝C 宋代D 清朝9.1894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 C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朝鲜战争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20年12月26日修订通过,并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A 第十二届B 第十三届C 第十四届D 第十五届二、多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全国有了统一的军队,并形成了由( ABC )组成的武装力量体制。
A 京师兵B 郡县兵C 边兵D 民兵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 ABD )组成。
第六章 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 横队——个人或成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叫横队。在横队中,队形的
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与队形纵深相等。 方队——横宽和纵深大体相等的队形叫方队。 基准士兵——指挥员指定作为全体士兵行动目标的士兵,即为基准士
第一节 共同条令概述
一、颁布共同条令的意义 二、共同条令的主要内容 三、贯彻共同条令应注意的问题
一、颁布共同条令的意义
我军的共同条令是我军在长期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 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武器装备、作战和训练任务 的发展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我军现行的共同条令包括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简称《内务条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简称《纪律条令》)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简称《队列条令》), 又称“三大条令”,是中央军委于2010年5月4日通过发 布,同年6月开始实施的。共同条令主要规定了军人的 基本职责、权利、相互关系、生活制度、活动方式、队 列行动、执勤方法、奖惩和纪律等,是全体军人必须遵 守的行为准则。
大学生军事训练教程
第六章 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目录
第一节 共同条令概述
1
第二节 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
2
第三节 分队的队列动作
3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的主要内容。 (2)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 (3)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的精
神,养成良好的军人姿态。
教学内容 (1) 《内务条令》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内容。 (2)《纪律条令》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内容。 (3)《队列条令》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内容。 (4) 队列动作训练。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第六章

1.概念和作用
《内务条令》是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军人职责、军队内部关系、日常制度、管理和勤务规 则的条令,是军队行政管理和军事生活的基本准则。
它为军队建设正规的生活、工作、训练和战备秩序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我军正规化建设 的一项重要法规,在我军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贯彻《内务条令》,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军革命化、现代化和正 规化建设。
《内务条令》简介
— 6—
1.2 《内务条例》的基本内容
(三)军人的职责
一是士兵职责 二是军官职责 三是首长职责 四是主管人员职责
(四)军队内部关系
军人相互关系 官兵关系 机关相互关系 部队(分队)相互关系
(五)军人的行为举止 和日常管理制度
关于日常生活秩序方面的 制度 关于日常管理和安全方 面的制度
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分区列队等场合。可与立正互换。
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 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 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 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 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携枪时不背手。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第六章 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内务条令》简介 《纪律条令》简介 《队列条令》简介
队列动作训练
— 2—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内务条令》简介
1 • 《内务条例》的概念和作用 • 《内务条例》的基本内容
— 3—
1.1 《内务条例》的概念和作用
关于战备秩序方面的制度
关于零散人员的管理制度
《内务条令》简介
— 7—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大学生军事教程黄占辉第六章解放军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

第六章解放军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知识导航:条令条例是全军队列训练和队列生活的依据。
学习和贯彻共同条令,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加速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旨在介绍《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
学习目标:1.了解解放军条令条例,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2.培养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军人姿态。
第一节内务条令一、《内务条令》的主要内容《内务条令》是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基本职责、军队内部关系和日常生活制度的军事法规,是军队实行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
该条令共21章,326条,10条附录,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总则总则主要阐述了制定本条令的目的和依据,明确了军队的性质及其内务建设的思想、基本任务、目标、标准、原则、要求以及各级首长和机关在军队内务中的责任和义务。
总则是条令的总纲,其内容对本条令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二)军人的职责及内部关系这部分主要讲述了士兵职责、军官职责、首长职责、各级主管的职责以及军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部分内容主要明确任务的分配,增强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保证军人政治上平等,确保军队的内部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军人的日常规范1.行政会议这里讲的会议是以连队为基本单位,在服役期间所要参加的会议,主要有班务会、排务会、连务会和军人大会。
各种会议的时间、任务和内容是不同的。
2.军容风纪军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着装,保持军容严整。
本部分主要针对军人的着装、仪容和举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3.作息和请销假制度军队通常保持8小时操课和8小时睡眠,并详细规定起床、早操、洗漱、开饭、业余活动、点名和就寝时间。
4.礼节要求尊干爱兵是我军一贯的原则,条令在礼节方面也有严格的规定。
士兵要尊重干部,服从领导和管理;干部要以身作则,公道正派,对士兵不仅要严格管理,还要关心士兵的生活、安全和健康。
5.对外交往和安全工作军人在对外交往中必须遵纪守法,坚决维护国家和军队的利益,不得与地方人员进行不正当、不必要的交往。
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

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西安交通大学徐宗真注:参考于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第三版第一章:国际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当前国际局势:1.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冲突仍然不断;2.经济全球化成为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3.大国较量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4.全球战略态势转换加快,安全形势依然严峻;5.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主要表现:1.中国面临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2.我国与所有邻国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3.我国积极参与和建立多边区域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4.我国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仍存在威胁和挑战:1.美国将在较长时期内对我国保持现实的综合压力;2.日本争当世界政治大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3.北部强大军事压力基本解除,睦邻关系已经建立;4.我国与周边国家尚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海洋权益的争议。
北稳、南和、东紧、西动:北稳:北线面临的安全环境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由于中俄、中蒙睦邻关系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动摇,因而这一有利环境将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南和:南线安全环境处于总体稳定态势。
东紧:东线的安全环境并不乐观,而且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性缓解。
西动:西线的安全环境正处于新的变动之中,其总体形势好于东部方向。
坚决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3.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是和平的前提;4.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别国干涉;5.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章:中国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专门兵书的问世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试题]
![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1e1ed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f.png)
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摘要:探讨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国防教育应当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国家安全形势、国防政策法规、军事科学技术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同时指出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意义;途径国防是国家防务的简称,“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辞海》)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1]。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中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下简称《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并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2]。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对此强调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
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
(二)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军备竞赛由数量转为质量的竞赛。
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千方百计地推行西化,将战略重点放在台湾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区。
同时还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渗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或策划颠覆破坏活动,企图搞垮国家政权,或搜集情报,窃取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情报。
而且中国周边环境也存在较大危机,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随时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作出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条例

中国⼈民解放军军事训练条例颁布⽇期:1990-04-06执⾏⽇期:1990-04-06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录第⼀章总则第⼆章职责第⼀节⾸长职责第⼆节机关职责第三节各级职责第三章对象与基本要求第⼀节⼠兵第⼆节军官第三节单位第四章年度任务第⼀节参训兵⼒第⼆节训练时间第三节训练内容、质量指标第四节训练任务的改变第五章组织与实施第⼀节计划第⼆节准备第三节施训第四节登记、统计、总结、报告第六章考核与评定第⼀节考核第⼆节评定第七章保障第⼋章奖励与处分第九章附则第⼀章总则第⼀条为适应建设⾰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军队的需要,保证训练落实,提⾼训练质量,促进训练发展,特制定本条例。
第⼆条本条例是全军军事训练的基本法规,适⽤于全军现役部队的军事训练。
第三条军事训练是提⾼战⽃⼒的根本途径,是军队履⾏职能的重要保证,全军必须把军事训练作为和平时期部队⼯作的中⼼。
第四条军事训练必须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向,坚持为军队建设服务,保持部队的⾼度集中统⼀,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五条军事训练必须以马列主义、⽑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军事战略为依据,贯彻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提⾼部队战⽃⼒的⽅针。
第六条军事训练的基本任务:研究军事理论,学习⽑泽东军事思想,学习邓⼩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论述,掌握军事知识和技能,演练现代作战的组织指挥和战法,培养顽强的战⽃意志、优良的战⽃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全⾯提⾼官兵的军事素质和部队的整体作战能⼒。
第七条组织指导军事训练必须遵循训战⼀致,教养⼀致,分类指导,正规系统,勤俭练兵,确保质量的原则。
第⼋条军事训练⼯作实⾏统⼀领导,分级管理,按级负责制。
各参谋部是全军军事训练的主管机关。
各级司令部是本单位军事训练的主管机关。
第九条组织领导军事训练是各级司令、政治、后勤、技术机关的共同职责和任务。
各机关必须在军政⾸长领导下,以军事训练为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作,形成合⼒。
大学生军事教程(本科)第六章 军队共同条令教育 PPT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下达口令时,注意掌握好音节、音色、发音和 主音,以达到准确、清楚、洪亮的要求,使队列人 员能迅速执行。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 通常情况下,停止间,在队列中央前;行进间,纵 队时在左侧中央前,横队、并列纵队时在左侧前或 左侧,必要时在右侧前(右侧)或左(右)侧后。 变换指挥位置要取捷径,通常用跑步,尽量避免频 繁地变换指挥位置。
本章小结
的行为准则和军队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依据, 对于依法治军、提高部队战斗力、培养军人的 组织性和纪律性、保持我军的高度稳定和集中 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队列指挥要求包括:指挥位置正确;姿态端正, 精神振作,动作准确;口令准确、清楚、洪亮;清 点人数,检查着装,认真验枪;严格要求,维护队 列纪律。
第三节 队列条令
一、队列条令的主 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4)队列的一般要求。 《队列条令》规定了军队在队列中的纪律,主
二、队列条令的 作用
(1)队列动作。即军人、分队和部队按照 《队列条令》规定的要领所进行的动作。我军的队 列动作是在长期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过程中,为适 应部队正规化建设和纪律作风的培养以及技术、战 术训练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它可以分为单个军人 和集体两种,其中又可以分为徒手和携带枪械两种 情况。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主要包括:立正、稍息、 停止间转法、步法行进、坐下、蹲下、敬礼等。
第一节 内务条令
一、《内务条令》 的主要内容
二、《内务条令 》的作用
(7)规定了军人的行为举止。 (8)规定了日常管理制度。 (9)规定了国旗、军旗、军徽的使用和国歌、军 歌的奏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队列动作训练
队列动作,是对单个军人和部队所 规定的队列训练、队列生活和日常生活 的制式动作,也是战斗动作的基础。
一、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
(一)立正 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 作的基础。 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 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 旗和军旗、奏国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 场合,均应当自行立正。
通过贯彻《队列条令》,进行严格 的队列训练,其目的是:一方面规范全 军的队列动作、队列队形、队列指挥; 另一方面培养军人良好的军姿、严整的 军容、过硬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以及 协调一致的动作。
同时,对维护我国军队文明之师、 威武之师的形象,对加强部队正规化建 设,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
图6-2 齐步
图6-3 正步
图6-4 跑步
图6-5 踏步
(六)立定 (七)坐下、蹲下、起立
1.坐下 2.蹲下 3.起立
(八)整理着装 (九)脱帽、戴帽
1.脱帽 2.戴帽
图6-6 蹲下
二、班、排、连的队列动作
(一)集合、离散
1.集合
集合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 照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1)班集合。 (2)排集合。 (3)连集合。
第六章 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第一节 内 务 条 令
《内务条令》是全军建立和维持良好 的内务关系,以及正规的内部秩序、履行 职责、进行行政管理、培养优良作风的依 据。 认真贯彻执行《内务条令》,对于我 国军队坚持依法从严治军,加强正规化建 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务条令》的主要内容 二、《内务条令》的作用
1.出列 2.入列
(四)行进、停止
横队和并列纵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 纵队行进以左翼为基准(一路纵队行进以 先头为基准)。
1.行进 2.停止
(五)队形变换
1.横队变纵队 2.纵队变横队
(六)方向变换
1.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 2.纵队方向变换
三、敬礼
敬礼分为举手礼、注目礼和举枪礼。 (一)敬礼
1.举手礼 2.注目礼 3.举枪礼
2.离散
离散,是使列队的单个军人、分队、部 队各自离开原队列位置的一种队列动作。 (1)离开。 (2)解散。
(二)整齐、报数
1.整齐
整齐,是使队列人员按照规定的间 隔、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 动作。 整齐分为向右(左)看齐和向中看 齐。
2.报数
(三)出列、入列
单个军人出列、入列通常用跑步(5 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者按照 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然后,进到指 挥员右前侧适当位置或者指定位置,面 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图6-1 立正姿势
(二)跨立(即跨步站立) 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 上分区列队等场合。可以与立正互换。 (三)稍息 (四)停止间转法
1.向右(左)转 2.向后转
(五)行进 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 步,辅助步法分为踏步、便步和移步。
1.齐步 2.正步 3.跑步 4.踏步 5.便步 6.移步(5步以内)第三节 队 列 条 令
《队列条令》是规范全军队列动作、 队列队形、队列指挥的军事法规,是全军 官兵必须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一、《队列条令》的主要内容
二、《队列条令》的作用
《队列条令》是我国军队队列生活的准 则和队列训练的基本依据。 全体军人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令,加强队 列训练,培养良好的军姿、严整的军容、过 硬的作风、严格的纪律和协调一致的动作, 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巩固和提高战斗力。
(1)扛旗换端旗 (2)端旗换扛旗
3.方向互换
(二)迎军旗
图6-12 步兵团阅兵队形和军旗持入队列行进路线
(三)送军旗
步兵团送军旗时,主持送军旗的指挥员下 达“立正”“送军旗”的口令。 听到口令后,掌旗员(成扛旗姿势)、护 旗兵按照迎军旗路线相反方向齐步行进。 军旗出列后行至团机关队形右侧前时,主 持送军旗的指挥员下达“向军旗——敬礼”的 口令。
图6-7 举手礼
(二)礼毕 (三)单个军人敬礼 (四)分队、部队敬礼
1.停止间敬礼 2.行进间敬礼
图6-8 行进间徒手敬礼
四、军旗的掌持与迎送
(一)军旗的掌持
1.掌旗姿势
掌持军旗的姿势分为持旗、扛旗和 端旗。
图6-9 立正持旗姿势
图6-10 准备行进扛旗姿势
图6-11 端旗姿势
2.扛旗、端旗互换
(二)阅兵形式 阅兵,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 (三)阅兵程序 步兵团阅兵程序如下:
1.迎军旗 2.阅兵式
阅兵式程序: (1)阅兵首长接受阅兵指挥报告。 (2)阅兵首长向军旗敬礼。 (3)阅兵首长检阅部队。 (4)阅兵首长上阅兵台。
3.分列式
步兵团分列式队形由团阅兵式队形 调整变换,或者由团首长临时规定。
听到口令后,掌旗员(由扛旗换端旗)、护 旗兵换正步,全团按照迎军旗的规定敬礼。 当军旗离开距队列正面40~50步时,主持送 军旗的指挥员下达“礼毕”的口令,部队礼毕。 掌旗员(由端旗换扛旗)、护旗兵换齐步, 返回原出发位置。
五、阅兵
(一)阅兵权限 阅兵,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事 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及团以上部队 军政主要首长或者被上述人员授权的其他 领导和首长实施。通常由1人检阅。
图6-13 步兵团阅兵标兵设置和标兵就位行进路线
分列式程序: (1)标兵就位。 (2)调整部(分)队为分列式队形。 (3)开始行进。 (4)接受首长检阅。
4.阅兵首长讲话 5.送军旗
(一)《内务条令》是加强军队正规化建 设的基本依据 (二)《内务条令》是坚持人民军队根本 性质的有利保证
第二节 纪 律 条 令
《纪律条令》是我国军队纪律和奖 惩的基本法规,是全体军人的行为准则 和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基本依据。
一、《纪律条令》的主要内容 二、《纪律条令》的作用
(一)《纪律条令》是军队维护纪律、实施 奖惩的基本依据 (二)《纪律条令》是维护军队高度稳定、 集中统一的武器 (三)《纪律条令》是加强军队革命化、现 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