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物体的内能

合集下载

《物体的内能》 讲义

《物体的内能》 讲义

《物体的内能》讲义一、内能的定义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聊物体的内能。

那什么是物体的内能呢?简单来说,内能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大家都知道吧,就是构成物质的微小颗粒。

而分子一直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具有一定的能量,这部分能量就是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同时,分子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就好像有一根根小弹簧把分子们连接在一起。

分子由于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就是分子势能。

比如说,一个气球,里面充满了气体。

气体是由无数个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不停地跑来跑去,它们运动的快慢就决定了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大小;而分子之间的距离以及相互作用,就决定了分子势能的大小。

气球里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加在一起,就是气球内气体的内能。

二、影响内能的因素那物体的内能大小到底由哪些因素决定呢?首先,温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就越剧烈,分子的动能也就越大,物体的内能也就越大。

想象一下,把一杯冷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得更快,内能就增加了。

其次,质量也会影响内能。

质量越大,意味着物体内部分子的数量越多,总的内能也就越大。

比如一大桶水和一小杯水,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大桶水的内能更大,因为它里面的水分子多呀。

再者,物质的种类也有影响。

不同的物质,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不同,内能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说,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铁块和木块,它们的内能可能就不一样。

还有,物体的状态也会改变内能。

比如冰融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水凝固成冰,会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说到这,有的同学可能会把内能和机械能弄混,咱们来好好区分一下。

机械能是物体整体的运动和位置所具有的能量,比如一个滚动的足球具有动能,一个被举高的杠铃具有重力势能。

而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能量总和,它和物体整体的宏观运动以及位置无关。

举个例子,一辆飞驰的汽车,它具有很大的机械能,因为它在快速运动。

物体的内能_课件

物体的内能_课件
做功
热传递改变内 能的Fra bibliotek法做功 实质上是能的转化
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 互转化的过程。
热传递 实质上是能的转移
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 体,或者内能从同一物体的高温 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0C), 其表示什么含义?
若1kg水升高20C需吸收多少热量? 若2kg水升高10C需吸收多少热量?
热值单位的含义:
为什么我国“长征3号” 火箭用的燃料是液态氢,而 不是汽油?
完全燃烧15克燃烧值是 3.36×107焦耳/千克的木炭, 求7 :能产生多少热量?
若10kg水升高200C需吸收多少热量?
Q=cm(t-t0)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 计算公式会有什么不同?
例:一块质量为5千克、温度为100C的 铁块加热到2000C,铁块吸收了多少热 量?[C铁=0.46 ×103焦/(千克·0C)]
燃料的热值
液化石 油气或 天然气
液态氢
汽油
从能的转化的角度看, 转化 。
常用燃料的热值(焦/千克)
燃料 热值
燃料
热值
干木柴 1.2×107 煤油
4.6×107
烟煤 2.9×107 氢
1.4×108
无烟煤 3.4×107 煤气(焦/米3) 3.9×107
焦炭 3.0×107
木炭 酒精
3.4×107 天然气(焦/米3) (7.1-
3.0×107
8.8)×107
柴油 3.3×107

第五节 内能

第五节  内能

1、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的由它们的相对 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分子势能。 2、分子势能跟体积有关系 即:体积变化←→分子势能变化 讨论: 1、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如何改变?重 力做负功时,重力势能又如何变化? 2、弹力做正功时,弹性势能如何变化?弹 力做负功时,弹性势能又如何改变? 3、分子势能的变化跟分子力做功有关吗?
强化练习: 1、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此时它们 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 动,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 过程中,关于分子势能变化情况的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以下说明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机械能为零,内能不为零是 可能的。 B、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 同的内能。 C、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D、0℃的冰的内能比等质量的0℃水 的内能大
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如图。如果要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就要克 服分子间的引力做功,即分子引力做 负功,分子势能要增大。 r> r0 如果减小分子间的距离, F引 F引 那么分子引力做正功,所 以分子势能减小。 总之,当r>r0时,分子势能随着r的增大 而增大,随着r的减小而减小。
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 负功时,重力势能增大; 弹力做正功时,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做 负功时,弹性势能增大。 可见,在分析势能的变化规律时,要从 对应作用力的做功情况着手,如果对应 作用力做正功,则势能减小;如果对应 的势能←→重力 弹性势能←→弹力 分子势能←→分子力 结论:分子势能的变化跟分子力做功有关 讨论: 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力表现为什么 力?此时如果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力做功 情况如何?分子势能如何变化?如果分子 间距变小呢?
第 五 节 内 能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五节 物体的内能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五节 物体的内能

势能增加.当 r>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引力,
将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 大.当 r<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斥力,将分子间距离增 大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经以上分析可知本 题 D 选项正确.
答案:D
知识点三 内能 提炼知识 1.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 2.决定因素: (1)分子总个数由物体物质的量决定. (2)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由温度决定. (3)分子势能宏观上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由物质的量、温度、体积共同决定.
答案:B
题后反思 1.分子势能与分子力做功有关,分子力做正功,分 子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 动能减小. 2.分子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决定 分子力是做正功还是做负功,继而决定分子势能是减小还 是增大.
1.当分子间距离大于 10r0(r0 是分子平衡位置间距离) 时,分子力可以认为是零,规定此时分子势能为零.当 分子间距离是平衡距离 r0 时,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分子势能与分子力做功 的关系. 2.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 变化的关系.
知识点一 分子动能
提炼知识 1.定义: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 能. 2.分子的平均动能: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 3.温度的微观意义: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 标志.
判断正误
(1)物体内一个分子的动能增加,则物体的温度一定 升高.(×)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 的平均动能增加,但是其中个别分子的动能却有可能减 小,A 错,B 对;分子的平均动能等于物体内所有分子的 动能之和与所有分子总数的比值,所以 C 错,D 对.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共3课时)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共3课时)

第1课时内能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没有内能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2.[2013·绍兴]图中改变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B)3.[2013·温州]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将升高。

该过程主要通过(B)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4.一条锯条的温度升高了,说明(C)A.一定对锯条做了功B.锯条一定吸收了热量C.可能对锯条做了功,也可能是锯条吸收了热量D.以上说法都不对5.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A.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B.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6.[2012·达州]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解析】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还与质量等其他因素有关;热量是传递的能量;液体沸腾过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改变。

7.[2012·烟台]如图3-5-1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D)图3-5-1【解析】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过程中,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

图3-5-28.[2013·杭州]实验装置如图3-5-2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

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9.[2012·杭州]冲击钻是一种打孔的工具。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全套PPT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全套PPT

结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温度
5
设计与实验
器材:白磷、铁丝、酒精灯、火柴、砂纸、气筒
实验要求:不考虑白磷自燃、不用火柴点燃白磷
热传递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铁丝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 结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热传递过程中,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实验目的: 使白磷燃烧 温度越高,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热传递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热传递过程中,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热量Q:热量是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单位:焦耳。
10
请你举出生活中属于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1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12
如图所示,在薄壁金属圆筒内注入少量乙醚,塞上塞
子,用一根绳子在金属圆筒外壁缠绕1-2圈。然后
按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来回拉动绳子。
如图所示,在薄壁金属圆筒内注入少量乙醚,塞上塞子,用一根绳子在金属圆筒外壁缠绕1-2圈。 热量是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如图所示,在薄壁金属圆筒内注入少量乙醚,塞上塞子,用一根绳子在金属圆筒外壁缠绕1-2圈。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 热量是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过程中,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压缩气体做功, 物体内能增加 热量是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热传递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克服摩擦做功, 物体内能增加 温度越高,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
乐成实验中学 徐青锋
2
红墨水扩散200C
红墨水扩散800C
热运动 物体内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3
谁对轿车做了功?
卡车具有能量 卡车具有机械能
谁对塞子做了功?
水蒸气具有能量

内能教案 《内能》教学设计优秀12篇

内能教案 《内能》教学设计优秀12篇

内能教案《内能》教学设计优秀12篇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教学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入门和启蒙,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了让您对于内能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12篇《内能》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物理内能教案篇一教材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五节物体的内能教材分析《内能》是初中物理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热学基础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内能概念的。

在热现象、热传递、做功的基础上,研究物体内能的变化,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从效果、能的形式变化与否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

本节内容是后续学习热机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过机械能和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但是印象不深刻,借用Flash动画,回忆起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运用类比的方法概括出物体内能的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本节课的宗旨是通过类比的方法学习微观的科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归纳、学习新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时要求学生具备初步运用类比法学习科学知识、分析科学现象、归纳科学结论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内能的含义。

2.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关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感受比较、归类、综合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难点:对内能的理解。

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每四人一套):铁丝、酒精灯、火柴、冰、镊子、锤、砂纸等。

2.演示实验器材:未开启的可乐、铁架台、大试管、软木塞、水、火柴、带活塞的厚壁玻璃圆筒、浸过乙醚的棉花、气球、充气筒、DIS实验装置等。

3.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Flash课件。

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第一章第05节 物体的内能

粤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3第一章第05节 物体的内能
影响因素 是否为零
联系
内能 微观分子热运动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机械能
宏观物体机械运动
物体动能、重力 势能或弹性势能
物质的量、物体的 温度和体积
永远不等于零
物体的机械运动的速度、
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
或弹性形变量 一定条件下 可以等于零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课堂小结 物 体 的 内 能
分子 动能
分子 势能
分子B从无穷远处向固定的分子A运动
r0
A
B
1. r > r0,分子力做什么功?分子势能如何变化? 2. r < r0,分子力做什么功?分子势能如何变化? 3. 分子势能何时最小?
4. 画出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像, 规定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0。
分子势能与分子力做功的关系
①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 引力 ,若r减小,
1.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平均速率还与分子质量有关 2.分子的总动能与平均动能和分子数有关 3.温度反映的是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不能反映 个别分子的动能大小
一、分子动能
决定分子总动能的因素
微观上看: 与分子的个数和平均动能有关 。 宏观上看: 与物质的量和温度有关 。
分子总动能 不变,内能 增大
EP=0
特别提醒: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且小于零. EP的正负表示大小
二、分子势能
决定分子势能的因素
微观上看: 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宏观上看: 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三、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中_所__有__分__子__热__运__动__的__动__能__和_分__子__势__能_ 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 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 互作用着的分子所组成.
3.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 (1)从微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组成物 体的分子总数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 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定.
(2)从宏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的 摩尔数、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决定.
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子势能
1.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 所具有的由它们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
2.分子力做功跟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 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负功
时,分子势能增加.
•如果分子间距离约为10-10m数量级时,分 子的作用力的合力为零,此距离为r0。
•当分子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 现为斥力,要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 斥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 的减小而增大。
势能
▪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 -弹性势能
动能、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具有动能)
▪ 分子之间既相互吸引又互相排斥 (分子也具有分子势能)
▪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构成 物体
▪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机械能 着眼于整个物体
内能
着眼于物体内部微粒
4.有甲、乙两种气体,如果甲气体内分子 平均速率比乙气体内平均速率大,则( C) A.甲气体温度,一定高于乙气体的温度 B.甲气体温度,一定低于乙气体的温度 C.甲气体的温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气 体的温度 D.甲气体的每个分子运动都比乙气体每个 分子运动的快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则内能越大。
C.水分子的内能比冰分子的内能大。
D.100克.0°C的冰比100克.0°C的水内 能小。
3.一定质量的 0C 的冰熔解成 0C 的水,
其总的分子动能EK ,分子势能EP ,以及内能
E的变化是( C )
A. EK 、 EP 、E均变大 B. EK 、 EP 、E均变小 C. EK不变、 EP 变大、E变大 D. EK不变、 EP 变小、E变小
2.温度反映的是大量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不 能反映个别分子的动能大小,同一温度下, 各个分子的动能不尽相同.
3.在同一个温度下,物体分子的速度绝大部分 分布在某个值附近,但总是有小部分速度很 大的和速度很小的
二.分子势能
地面上的物体,由于与地球相互作用
重力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弹簧, 相互作用
弹性势能
微观:分子个数、分子平均动能、分子间距离
宏观:物质的量、温度、体积。
E内=Ek+械能的区别
1.能量的形式不同.物体的内能和物体 的机械能分别跟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相 对应,内能是由于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 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的相对位置而使物体 具有的能.而机械能是由于整个物体的 机械运动及其与它物体间相对位置而使 物体具有的能.
2.决定能量的因素不同.内能只与物体的 温度和体积有关,而与整个物体的运动速 度和物体的相对位置无关.机械能只与物 体的运动速度和跟其他物体的相对位置有 关,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无关.
3.一个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同时也具有 内能;一个具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机 械能.
它们之间可以转化
请比较
▪ 物体由于运动具有-动能 ▪ 物体由于被举高具有-重力
子势能为零.
②在r>r0的条件下,分子力为引力,当两分子逐渐 靠近至r0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在r<r0的条件下,分子力为斥力,当两分子间 距离增大至r0过程中,分子力也做正功,分子势能也减
小.
当两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三、物体的内能
1.物体的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 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 的内能.也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
课堂练习
例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D)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50℃的水的内能一定比10℃的水的内能多 C.0℃时水放热结冰,物体的内能减小到零 D.热传递过程中,放热物体的温度一定比吸热 物体的温度高
2、对于下列物体内能的议论,正确的
有 (D )
A.0°C的水比.0°C的冰内能大。
(2)微观含义(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 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 动能越大.
(3)分子总动能从微观上看与分子的个数和平均动能 有关
(4)分子总动能从宏观上看与物体的质量,摩尔质量 和温度有关。
注意:
1.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都相 同.但由于不同物质的分子质量不一定相同 , 所以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也不一定相同.
•如果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 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要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克服 引力做功,因此,分子势能随 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结论:分子间距离以r0为数值基准, r不论减小或增大,分子势能都增 大。所以说,分子在平衡位置处是 分子势能最低点
Ep
Ep最小
Ep
r r=r0
•取分子间距离是无限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值 •分子间距离从无限远逐渐减少至r0以前过程,分子 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而且距离减少,分子引力做 正功,分子势能不断减小,其数值将比零还小为负值。
第五节 物体的内能
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分子动能? 2、分子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3、什么是分子势能? 4、分子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5、什么是物体的内能? 6、物体内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子做无规则运 动而具有的能量
分子运动
存在分子动能
分子平均动能
分子运动无规则
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大量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尽相同,以中等速率 者占多数.在研究热现象时,有意义的不是一 个分子的动能,而是大量分子动能的平均值.
一、分子动能
1.分子动能:组成物体的分子由于热运 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
2.平均动能:物体里所有分子动能的平 均值叫做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
3、温度
(1)宏观含义:温度是反映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分子间距离到达r0以后再减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 斥力,在分子间距离减小过程中,克服斥力做功, 使分子势能增大。其数值将从负值逐渐变大至零, 甚至为正值。
F
F斥
r
F合 F引
3.决定分子势能:
(1)从宏观上看: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2)从微观上看: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离r有关. ①一般选取两分子间距离很大( r>10r0 )时,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