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集成电路实验日常实训报告

集成电路实验日常实训报告

一、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二、实训地点XX大学电子实验室三、实训目的1. 熟悉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3. 深入了解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过程;4. 提高对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训内容1. 集成电路基本原理及实验(1)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了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掌握PN结、二极管、晶体管等基本器件的原理和特性。

(2)集成电路基本电路:学习放大器、稳压器、滤波器等基本电路的设计与实验。

(3)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了解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光刻、蚀刻、离子注入、扩散等。

2. 集成电路设计及实验(1)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学习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稳压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

(2)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

(3)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学习版图设计软件,掌握版图设计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3.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验(1)光刻实验:学习光刻原理,掌握光刻机的操作方法和光刻工艺流程。

(2)蚀刻实验:学习蚀刻原理,掌握蚀刻机的操作方法和蚀刻工艺流程。

(3)离子注入实验:学习离子注入原理,掌握离子注入机的操作方法和离子注入工艺流程。

五、实训过程及结果1. 集成电路基本原理及实验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基本原理,掌握了PN结、二极管、晶体管等基本器件的特性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放大器、稳压器、滤波器等基本电路的性能。

2. 集成电路设计及实验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我们学习了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稳压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并成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路。

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我们掌握了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并成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路。

3.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验在光刻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光刻机的操作方法和光刻工艺流程,成功完成了光刻实验。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班级:XX姓名:XXX学号:XXXXXX指导老师:XXX实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实验目的1. 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基本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包括原理图设计、版图设计、仿真分析等。

3. 学习使用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如Cadence、LTspice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集成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原理图设计:使用Cadence软件绘制一个简单的CMOS反相器原理图。

2. 版图设计:根据原理图,使用Cadence软件进行版图设计,并生成GDSII文件。

3. 仿真分析:使用LTspice软件对设计的反相器进行仿真分析,测试其性能指标。

4. 版图与原理图匹配:使用Cadence软件进行版图与原理图的匹配,确保设计正确无误。

三、实验步骤1. 原理图设计:- 打开Cadence软件,选择原理图设计模块。

- 根据反相器原理,绘制相应的电路符号,包括NMOS和PMOS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

- 设置各个元件的参数,如晶体管的尺寸、电阻和电容的值等。

- 完成原理图设计后,保存文件。

2. 版图设计:- 打开Cadence软件,选择版图设计模块。

- 根据原理图,绘制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的版图。

- 设置版图规则,如最小线宽、最小间距等。

- 完成版图设计后,生成GDSII文件。

3. 仿真分析:- 打开LTspice软件,选择仿真模块。

- 将GDSII文件导入LTspice,生成对应的原理图。

- 设置仿真参数,如输入电压、仿真时间等。

- 运行仿真,观察反相器的输出波形、传输特性和功耗等性能指标。

4. 版图与原理图匹配:- 打开Cadence软件,选择版图与原理图匹配模块。

- 将原理图和版图导入匹配模块。

- 进行版图与原理图的匹配,检查是否存在错误或不一致之处。

- 修正错误,确保版图与原理图完全一致。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原理图设计:- 成功绘制了一个简单的CMOS反相器原理图,包括NMOS和PMOS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

专用集成电路实验报告56

专用集成电路实验报告56

专用集成电路实验报告56
专用集成电路实验报告56
一、实验介绍
本次实验是关于专用集成电路的实验,通过搭建实际电路并进行测试,以加深对专用集成电路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过程
1.首先,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并找到相关的专用
集成电路芯片。

本次实验选择了一个用于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集成电路。

2.根据芯片手册,获取其引脚定义和使用方法。

了解芯片的输入输出
信号特性,并设计出相应的电路接线。

3.接下来,搭建实际电路。

根据设计图纸,将专用集成电路芯片与其
他电路元器件连接起来,确保连接正确、稳定。

4.完成电路搭建后,对电路进行电气测试。

通过调整电源电压和信号
输入,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和电流大小,验证电路的性能和功能。

5.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根据需求,可以对
电路参数、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
经实验验证,所搭建的专用集成电路电路运行正常,输入信号能够正
确地输出,符合芯片手册的规定。

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见附表1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专用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学习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芯片、设计电路接线和进行测试分析。

同时,本次实验也加深了我们对电路搭建和调试的理解,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专用集成电路的应用研究和创新,为电子科技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表1: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本次实验主要介绍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设计方法,通过设计和制作CMOS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放大器电路来实现对这些知识的应用。

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实验器材和材料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和材料:1、计算机2、激光打印机3、示波器4、信号源5、直流电源6、理想电感7、电容8、MOSFET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涉及的知识点包括:1、MOSFET的基本概念和特性MOSFET是一种场效应管,在电子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的主要特点是控制端的电压可以改变通道区中的电子密度,从而控制电流流过管子中的通道。

根据不同的控制方式,MOSFET可以分为N型和P型两种。

2、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放大器电路是一种能够放大电信号的电路,可以将小电信号放大为相对较大的电信号。

根据不同的信号类型和放大器类型,可以设计不同种类的放大器电路。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本次实验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如下:1、设计MOSFET的放大器电路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所需放大器的需求,设计出一种合理的MOSFET放大器电路。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大小,计算出所需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2)根据放大倍数,选择合适的与MOSFET配合使用的电容和电阻。

(3)将MOSFET、电容和电阻按照电路图的样式和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制作和测试MOSFET放大器电路,具体步骤如下:(2)使用万用表对焊接完成的电路进行测试,确保电路连接正常。

(3)将电路连接到直流电源和信号源上,调节电源和信号源的参数,测试电路的放大效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本次实验的主要结果包括设计和制作的MOSFET放大器电路以及测试结果。

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对电路的性能进行评估,并确定是否满足所需放大倍数的要求。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设计方法,并掌握了MOSFET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集成电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集成电路制造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制造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IC)作为现代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其制造技术日益得到广泛关注。

我国政府也在政策上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参加了集成电路制造实习,旨在了解集成电路制造的基本流程,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 掌握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2. 熟悉集成电路制造的基本流程和工艺。

3. 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集成电路基本知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首先学习了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指标。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集成电路根据集成度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根据制造工艺可分为双极型集成电路和MOS型集成电路。

同时,我还掌握了集成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如晶体管数量、功耗、频率、噪声等。

2. 集成电路制造流程学习接下来,我们学习了集成电路的制造流程。

集成电路制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晶圆制备:采用硅锭生长、切片等工艺制备出合格的硅晶圆。

(2)氧化:在晶圆上生长一层氧化硅薄膜,作为后续工艺的基底。

(3)光刻:利用光刻机在晶圆上刻画出电路图案。

(4)刻蚀:去除光刻后不需要的物质,形成集成电路的沟道和接触孔。

(5)离子注入:引入掺杂离子,改变晶圆的导电性质。

(6)化学气相沉积:沉积绝缘膜和导电膜,形成晶体管和金属连线。

(7)平坦化:去除表面不平整的物质,为后续工艺提供平整的表面。

(8)化学机械抛光:使晶圆表面更加光滑,提高成品率。

(9)封装:将晶圆切割成单个芯片,进行封装。

(10)测试:对封装后的芯片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满足要求。

3. 实习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

操作内容包括:晶圆制备、光刻、刻蚀、离子注入、化学气相沉积、平坦化、化学机械抛光等。

通过操作,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集成电路制造的各个环节,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ne555实验报告

ne555实验报告

ne555实验报告NE555实验报告NE555是一种常用的集成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定时器、脉冲发生器和脉冲宽度调制等电路中。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对NE555进行实验,以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目的:1. 了解NE555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NE555的基本应用电路;3. 通过实验验证NE555的性能特点。

实验原理:NE555是一种集成电路,内部包含比较器、RS触发器、电压比较器和输出级驱动器等功能模块。

NE555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外部电路控制电压比较器和RS 触发器的状态,从而实现定时和脉冲发生的功能。

实验材料:1. NE555集成电路芯片;2. 电阻、电容、开关等元器件;3. 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测量仪器。

实验步骤:1. 搭建NE555的基本应用电路,如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等;2. 调节外部电路参数,观察NE555的输出波形和频率等性能指标;3. 使用示波器和数字万用表等测量仪器对NE555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NE555在不同的外部电路条件下,可以实现不同的定时和脉冲发生功能。

其输出波形可以是方波、三角波等不同形式,频率和占空比也可以通过外部电路调节。

NE555具有稳定的性能特点,适用于各种定时和脉冲发生的应用场景。

结论:NE555作为一种常用的集成电路,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NE555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NE555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NE555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定时器、脉冲发生器和脉冲宽度调制等电路中。

希望本次实验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集成电路的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的实习报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IC)产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集成电路产业,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XX集成电路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2. 学习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3. 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集成电路设计: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了Cadence等设计工具的使用。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我学会了设计反相器、与非门等基本电路,并完成了相关设计文档的编写。

2. 集成电路制造:在制造环节,我了解了集成电路制造的基本流程,包括光刻、蚀刻、离子注入、扩散、化学气相沉积等。

通过参观生产车间,我看到了集成电路制造的自动化生产线,了解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 集成电路封装:在封装环节,我学习了封装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了解了芯片封装的类型、材料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封装机、焊锡机等设备的使用,并参与了芯片封装的实验。

4. 集成电路测试:在测试环节,我了解了集成电路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了测试设备的操作。

通过实际测试,我学会了如何分析测试数据,判断芯片的质量。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职业素养: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集成电路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高了自己的职业素养。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对集成电路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第一篇:集成电路实验报告集成电路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一:反相器的设计及反相器环的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及掌握cadence图形输入及仿真方法;2、掌握基本反相器的原理与设计方法;3、掌握反相器电压传输特性曲线VTC的测试方法;4、分析电压传输特性曲线,确定五个关键电压VOH、VOL、VIH、VIL、VTH。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是利用 cadence 软件来设计一基本反相器(inverter),并利用仿真工具Analog Artist(Spectre)来测试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VTC,Voltag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curves),并分析其五个关键电压:输出高电平VOH、输出低电平VOL、输入高电平VIH、输入低电平VIL、阈值电压 VTH。

三、实验步骤1.在cadence环境中绘制的反相器原理图如图所示。

2.在Analog Environment中,对反相器进行瞬态分析(tran),仿真时间设置为4ns。

其输入输出波形如图所示。

分开查看:分析:反相器的输出波形在由低跳变到高和由高跳变到底时都会出现尖脉冲,而不是直接跳变。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MOS管栅极和漏极上存在覆盖电容,在输出信号变化时,由于电容储存的电荷不能发生突变,所以在信号跳变时覆盖电容仍会发生充放电现象,进而产生了如图所示的尖脉冲。

3.测试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采用的是直流分析(DC),我们把输入信号修改为5V直流电源,如图所示。

4.然后对该直流电源从0V到5V进行线性扫描,进而得到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5.为反相器创建symbol,并调用连成反相器环,如图。

6.测量延时,对环形振荡器进行瞬态分析,仿真时间为4ns,bcd 节点的输出波形如图所示。

7.测量上升延时和下降延时。

(1)测量上升延时:可以利用计算器(calculator)delay函数来计算信号c与信号b间的上升延时和下降延时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用集成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一开发平台软件安装与认知实验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级别:必做开课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学时:2 学时一、实验目的:1、了解 Xilinx ISE 9.2/Quartus II 软件的功能。

2、掌握 Xilinx ISE 9.2/Quartus II 的 VHDL 输入方法。

3、掌握 Xilinx ISE 9.2/Quartus II 的原理图文件输入和元件库的调用方法。

4、掌握 Xilinx ISE 9.2/Quartus II 软件元件的生成方法和调用方法。

5、掌握 Xilinx ISE 9.2/Quartus II 编译、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

6、掌握 Xilinx ISE 9.2/Quartus II 原理图设计、管脚分配、综合与实现、数据流下载方法。

7、了解所编电路器件资源的消耗情况。

二、实验器材:计算机、Quartus II 软件或 xilinx ISE三、实验内容:1、本实验以三线八线译码器(LS74138)为例,在 Xilinx ISE 9.2 软件平台上完成设计电路的 VHDL文本输入、语法检查、编译、仿真、管脚分配和编程下载等操作。

下载芯片选择 Xilinx 公司的CoolRunner II 系列XC2C256-7PQ208 作为目标仿真芯片。

2、用 1 中所设计的的三线八线译码器(LS74138)生成一个 LS74138 元件,在 Xilinx ISE 9.2 软件原理图设计平台上完成 LS74138 元件的调用,用原理图的方法设计三线八线译码器(LS74138),实现编译,仿真,管脚分配和编程下载等操作。

四、实验源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 Uncomment the following lines to use the declarations that are-- provided for instantiating Xilinx primitive components.--library UNISIM;--use UNISIM.VComponents.all;entity ls74138 isPort ( g1 : in std_logic;g2 : in std_logic;inp : 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y :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end ls74138;architecture Behavioral of ls74138 isbeginprocess(g1,g2,inp)beginif((g1 and g2)='1') thencase inp iswhen "000"=>y<="00000001";when "001"=>y<="00000010";when "010"=>y<="00000100";when "011"=>y<="00001000";when "100"=>y<="00010000";when "101"=>y<="00100000";when "110"=>y<="01000000";when "111"=>y<="10000000";when others=>y<="00000000";end case;elsey<="00000000";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ioral;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图 1上图中,g1 和g2 为两个使能控制信号,inp 为命令码输入信号,y 为8 位译码输出信号。

,当g1 与g2 均为高电平时,译码器正常工作,译码如上。

生成元件如下:图 2五、预习与思考:思考:比较 VHDL 语言和原理图的设计方法,这两种设计各有哪些优缺点。

原理图设计法-优缺点:优点:1)可以与传统的数字电路设计法接轨,即使用传统设计方法得到电路原理图,然后在 Quartus Ⅱ平台完成设计电路的输入、仿真验证和综合,最后下载到目标芯片中。

2)它将传统的电路设计过程的布局布线、绘制印刷电路板、电路焊接、电路加电测试等过程取消,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成本,减轻了设计者的劳动强度。

缺点:1)原理图设计方法没有实现标准化,不同的 EDA 软件中的图形处理工具对图形的设计规则、存档格式和图形编译方式都不同,因此兼容性差,难以交换和管理。

2)由于兼容性不好,性能优秀的电路模块的移植和再利用非常困难难以实现用户所希望的面积、速度以及不同风格的综合优化3)原理图输入的设计方法不能实现真实意义上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案,无法建立行为模型,从而偏离了电子设计自动化最本质的涵义。

VHDL 语言设计法-优缺点:优点:1)功能强大,灵活性强;2)不依赖于器件设计;3)可移植性,因为 VHDL 是一个标准语言,故 VHDL 的设计描述可以被不同的工具所支持。

缺点:1)电路采用高级的简明结构 VHDL 描述,意味着放弃了对电路门级实现定义的控制;2)由综合工具生成的逻辑实现效果有时不优化;3)采用工具的不同导致综合质量不一样。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VHDL 语言实现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级别:必做开课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学时:2 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 VHDL 语言设计基本单元及其构成2、掌握用 VHDL 语言设计基本的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3、掌握 VHDL 语言的主要描述语句。

二、实验器材:计算机、Quartus II 软件或 Xilinx ISE三、实验内容:以下三个内容选择两个完成(一)、用 VHDL 语言实现八位加法器的设计并实现功能仿真。

(二)、用 VHDL 语言实现优先编码器的设计并实现功能仿真(三)、用 VHDL 语言实现四选一选择器的设计并实现功能仿真。

四、实验步骤:(二)、用VHDL 语言实现优先编码器的设计并实现功能仿真优先计编码器常用于中断的优先级控制,以 8 位输入,3 位二进制输出的优先级编码器为例,当其中一个输入有效时,就可以输出一个对应得 3 位二进制编码。

另外,当同时有几个输入有效时,将输出优先级最高的那个输入所对应得二进制编码。

其真值表如下所示:表 2 优先编码器真值表输入二进制编码输出Input7 Input6 Input5 Input4 Input3 Input2 Input1 Input0 Y2 Y1 Y0 x x x x x x x 0 1 1 1 x x x x x x 0 1 1 1 0 x x x x x 0 1 1 1 0 1 x x x x 0 1 1 1 1 0 0 x x x 0 1 1 1 1 0 1 1 x x 0 1 1 1 1 1 0 1 0 x 0 1 1 1 1 1 1 0 0 1 x 1 1 1 1 1 1 1 0 0 0 用VHDL 语言实现优先编码器的设计并实现功能仿真验证其功能。

参考程序如下: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priorityencoder ISPORT (input:IN STD_LOGIC_VECTOR (7 DOWNTO 0);y:OUT STD_LOGIC_VECTOR (2 DOWNTO 0));END priorityencoder;ARCHITECTURE rt1 OF priorityencoder ISBEGINPROCESS (input)BEGINIF(input(0)='0') THENy<="111";ELSIF(input(1)='0') THENy<="110";ELSIF(input(2)='0') THENy<="101";ELSIF(input(3)='0') THENy<="100";ELSIF(input(4)='0') THENy<="011";ELSIF(input(5)='0') THENy<="010";ELSIF(input(6)='0') THENy<="001";ELSEy<="000";END IF;END PROCESS;END rtl;仿真图如下:由上图可以看出,当其中一个输入有效时,就可以输出一个对应得 3 位二进制编码。

另外,当同时有几个输入有效时,将输出优先级最高的那个输入即最低位的输入所对应得二进制编码。

(三)、用VHDL 语言实现四选一选择器的设计并实现功能仿真。

选择器常用于信号的切换,四选一选择器可以用于 4 路信号的切换。

其真值表如下所示:表 3 四选一真值表选择输入数据输入数据输出b a Input0 Input1 Input2 Input3 y0 0 0 x x x 00 0 1 x x x 1用 VHDL 语言实现四选一选择器的设计并实现功能仿真。

参考程序如下: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ENTITY mux4 ISPORT (input:IN STD_LOGIC_VECTOR (3 DOWNTO 0);a,b:IN STD_LOGIC;y:OUT STD_LOGIC);END mux4;ARCHITECTURE rt1 OF mux4 ISSIGNAL se1:STD_LOGIC_VECTOR (1 DOWNTO 0);BEGINse1<=b&a;PROCESS (input,se1)BEGINIF(se1="00")THENy<=input(0);ELSIF(se1="01")THENy<=input(1);ELSIF(se1="10")THENy<=input(2);ELSEy<=input(3);END IF;END PROCESS;END rt1;实验波形图:b、a 为选择输入端,input 为数据输入端,y 为输出,由图可见程序仿真实现了四选一的选择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