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实验报告报告—2008301200188王晓东
集成电路实验日常实训报告

一、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二、实训地点XX大学电子实验室三、实训目的1. 熟悉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3. 深入了解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过程;4. 提高对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训内容1. 集成电路基本原理及实验(1)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了解半导体材料的特性,掌握PN结、二极管、晶体管等基本器件的原理和特性。
(2)集成电路基本电路:学习放大器、稳压器、滤波器等基本电路的设计与实验。
(3)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了解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光刻、蚀刻、离子注入、扩散等。
2. 集成电路设计及实验(1)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学习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稳压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
(2)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
(3)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学习版图设计软件,掌握版图设计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3.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验(1)光刻实验:学习光刻原理,掌握光刻机的操作方法和光刻工艺流程。
(2)蚀刻实验:学习蚀刻原理,掌握蚀刻机的操作方法和蚀刻工艺流程。
(3)离子注入实验:学习离子注入原理,掌握离子注入机的操作方法和离子注入工艺流程。
五、实训过程及结果1. 集成电路基本原理及实验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基本原理,掌握了PN结、二极管、晶体管等基本器件的特性和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放大器、稳压器、滤波器等基本电路的性能。
2. 集成电路设计及实验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我们学习了运算放大器、滤波器、稳压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并成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路。
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我们掌握了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并成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路。
3.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实验在光刻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光刻机的操作方法和光刻工艺流程,成功完成了光刻实验。
集成电路社会实践报告

集成电路社会实践报告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集成电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我参加了一次关于集成电路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我选择了一家知名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作为调研对象。
刚进入企业,我就被其现代化的生产设施和严谨的工作氛围所震撼。
整个工厂布局合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有序运转,身着洁净服的工作人员专注地操作着各种精密设备。
在参观过程中,企业的技术人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集成电路的制造流程。
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再到封装测试,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高科技和精细操作。
芯片设计是整个集成电路制造的源头,需要专业的设计团队运用复杂的软件和算法,将电路功能转化为具体的版图。
晶圆制造则是在超净环境中进行,通过一系列的光刻、蚀刻、掺杂等工艺,在晶圆上形成数以亿计的晶体管和电路。
封装测试环节则是对制造完成的芯片进行性能检测和封装,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与企业员工的交流,我了解到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需要企业不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以保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其次,人才短缺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集成电路领域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而目前相关人才的培养速度还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此外,国际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也给集成电路产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例如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出口等。
在实践中,我还观察到集成电路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
集成电路不仅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领域,还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为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
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努力实现国产化替代,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班级:XX姓名:XXX学号:XXXXXX指导老师:XXX实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实验目的1. 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基本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包括原理图设计、版图设计、仿真分析等。
3. 学习使用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如Cadence、LTspice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集成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原理图设计:使用Cadence软件绘制一个简单的CMOS反相器原理图。
2. 版图设计:根据原理图,使用Cadence软件进行版图设计,并生成GDSII文件。
3. 仿真分析:使用LTspice软件对设计的反相器进行仿真分析,测试其性能指标。
4. 版图与原理图匹配:使用Cadence软件进行版图与原理图的匹配,确保设计正确无误。
三、实验步骤1. 原理图设计:- 打开Cadence软件,选择原理图设计模块。
- 根据反相器原理,绘制相应的电路符号,包括NMOS和PMOS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
- 设置各个元件的参数,如晶体管的尺寸、电阻和电容的值等。
- 完成原理图设计后,保存文件。
2. 版图设计:- 打开Cadence软件,选择版图设计模块。
- 根据原理图,绘制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的版图。
- 设置版图规则,如最小线宽、最小间距等。
- 完成版图设计后,生成GDSII文件。
3. 仿真分析:- 打开LTspice软件,选择仿真模块。
- 将GDSII文件导入LTspice,生成对应的原理图。
- 设置仿真参数,如输入电压、仿真时间等。
- 运行仿真,观察反相器的输出波形、传输特性和功耗等性能指标。
4. 版图与原理图匹配:- 打开Cadence软件,选择版图与原理图匹配模块。
- 将原理图和版图导入匹配模块。
- 进行版图与原理图的匹配,检查是否存在错误或不一致之处。
- 修正错误,确保版图与原理图完全一致。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原理图设计:- 成功绘制了一个简单的CMOS反相器原理图,包括NMOS和PMOS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本次实验主要介绍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设计方法,通过设计和制作CMOS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放大器电路来实现对这些知识的应用。
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实验器材和材料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和材料:1、计算机2、激光打印机3、示波器4、信号源5、直流电源6、理想电感7、电容8、MOSFET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涉及的知识点包括:1、MOSFET的基本概念和特性MOSFET是一种场效应管,在电子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的主要特点是控制端的电压可以改变通道区中的电子密度,从而控制电流流过管子中的通道。
根据不同的控制方式,MOSFET可以分为N型和P型两种。
2、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原理放大器电路是一种能够放大电信号的电路,可以将小电信号放大为相对较大的电信号。
根据不同的信号类型和放大器类型,可以设计不同种类的放大器电路。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本次实验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如下:1、设计MOSFET的放大器电路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所需放大器的需求,设计出一种合理的MOSFET放大器电路。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大小,计算出所需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2)根据放大倍数,选择合适的与MOSFET配合使用的电容和电阻。
(3)将MOSFET、电容和电阻按照电路图的样式和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制作和测试MOSFET放大器电路,具体步骤如下:(2)使用万用表对焊接完成的电路进行测试,确保电路连接正常。
(3)将电路连接到直流电源和信号源上,调节电源和信号源的参数,测试电路的放大效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本次实验的主要结果包括设计和制作的MOSFET放大器电路以及测试结果。
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对电路的性能进行评估,并确定是否满足所需放大倍数的要求。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设计方法,并掌握了MOSFET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集成电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集成电路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理解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于近期参加了集成电路认识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对集成电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实习目的1. 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熟悉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
4. 学习集成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初期,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了解到集成电路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可以完成特定功能的电子器件。
根据集成度不同,集成电路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接着,我们学习了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要包括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和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主要针对连续变化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等;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则针对离散的信号,如数字信号、脉冲信号等。
2. 实验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集成电路实验操作。
主要内容包括:(1)集成电路焊接:学习如何使用焊接工具对集成电路进行焊接,掌握焊接技巧。
(2)集成电路测试:使用测试仪器对焊接好的集成电路进行测试,确保其功能正常。
(3)集成电路应用:设计并搭建简单的集成电路应用电路,如数字逻辑电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等。
3. 交流讨论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通过讨论,我们了解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应用领域的前沿动态,拓宽了视野。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1. 深入了解了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了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熟悉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
4. 学会了如何使用测试仪器对集成电路进行测试。
5.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习体会1. 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代表了国家的科技实力。
集成电路社会实践报告

集成电路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中,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我参加了一次集成电路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入了解了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制造过程,亲身体验了集成电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收获颇丰。
二、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制造过程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具有高度集成、小型化和高性能的特点。
在实践中,我了解到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非常复杂,包括晶圆制备、光刻、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多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电子元器件制造到微米级别,实现高度集成。
三、集成电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在实践中,我参观了一家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了解到集成电路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
无论是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还是光纤通信,都离不开集成电路的支持。
集成电路的高度集成和高性能,使得通信设备更加小型化和高效率,为人们的通信提供了便利。
四、集成电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在参观医疗设备制造企业时,我了解到集成电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心脏起搏器、血压监测仪等医疗设备中都使用了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高度集成和稳定性,使得这些医疗设备更加精确和可靠,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集成电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智能家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而集成电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参观智能家居展示中心时,我了解到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控制。
通过集成电路,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者语音指令控制家居设备,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六、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也在不断发展。
在实践中,我了解到未来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更高的集成度、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性能。
同时,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扩展,涉及到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
七、结语通过这次集成电路社会实践活动,我对集成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集成电路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不仅在通信、医疗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实验报告第一篇:集成电路实验报告集成电路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实验一:反相器的设计及反相器环的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及掌握cadence图形输入及仿真方法;2、掌握基本反相器的原理与设计方法;3、掌握反相器电压传输特性曲线VTC的测试方法;4、分析电压传输特性曲线,确定五个关键电压VOH、VOL、VIH、VIL、VTH。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是利用 cadence 软件来设计一基本反相器(inverter),并利用仿真工具Analog Artist(Spectre)来测试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VTC,Voltag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curves),并分析其五个关键电压:输出高电平VOH、输出低电平VOL、输入高电平VIH、输入低电平VIL、阈值电压 VTH。
三、实验步骤1.在cadence环境中绘制的反相器原理图如图所示。
2.在Analog Environment中,对反相器进行瞬态分析(tran),仿真时间设置为4ns。
其输入输出波形如图所示。
分开查看:分析:反相器的输出波形在由低跳变到高和由高跳变到底时都会出现尖脉冲,而不是直接跳变。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MOS管栅极和漏极上存在覆盖电容,在输出信号变化时,由于电容储存的电荷不能发生突变,所以在信号跳变时覆盖电容仍会发生充放电现象,进而产生了如图所示的尖脉冲。
3.测试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采用的是直流分析(DC),我们把输入信号修改为5V直流电源,如图所示。
4.然后对该直流电源从0V到5V进行线性扫描,进而得到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5.为反相器创建symbol,并调用连成反相器环,如图。
6.测量延时,对环形振荡器进行瞬态分析,仿真时间为4ns,bcd 节点的输出波形如图所示。
7.测量上升延时和下降延时。
(1)测量上升延时:可以利用计算器(calculator)delay函数来计算信号c与信号b间的上升延时和下降延时如图所示。
集成电路导论实验报告

集成电路导论实验报告实验一:集成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方法实验目的:1. 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参数。
2. 学习集成电路的测量方法。
3. 掌握集成电路测量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1. 集成电路:选取常见的几种逻辑门电路芯片。
2. 集成电路测试台:包括电源、波形发生器、示波器等。
3. 测试电缆和测量仪器。
实验步骤:1. 准备集成电路和测试台,并将电源、波形发生器和示波器连接好。
2. 将集成电路插入测试台相应插槽,并按照测试仪器的要求连接电路。
3. 打开电源并设置合适的电压和频率。
4. 使用示波器观察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并记录相应数据。
5. 根据所测数据计算集成电路的基本参数,如电压增益、功耗等。
6. 对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不同参数的测量。
实验结果:以74LS00为例,通过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输入电压:2V输出电压:4V功耗:20mW增益:2实验讨论: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以看出74LS00逻辑门电路芯片在2V的输入电压下,产生4V的输出电压,且功耗为20mW。
通过计算得到的增益为2,即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2倍。
这些参数的测量结果可以用来评估集成电路的性能和设计电路时的参考。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集成电路的基本参数测量方法,掌握了集成电路测量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实验中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逻辑门电路芯片进行了测量,通过观察波形、记录数据和计算参数,获得了它们的基本参数。
这些参数的测量对于电路设计和性能评估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集成电路实验指导教师孙涛姓名王晓东年级08 学号2008301200188 成绩一、预习部分1.实验目的2.实验基本原理3.主要仪器设备(含必要的元器件、工具)实验一:Shell命令与Solaris9桌面管理一.实验目的了解Sorlaris 平台发展历史,Unix 操作系统的主要三个部分。
掌握Unix 的Shell 基本命令,公共桌面管理(Common Desk Environment)基本操作,Unix 的文件管理。
二.预备知识与实验原理计算机基本知识,Unix 操作系统发展的历史、特点,基本UNIX Shell 文件管理命令(见本章第一节)。
三.实验设备与软件平台Unix 服务器,工作站。
四.实验内容与要求熟悉三种UnixShell,及基本文件管理命令行命令:掌握UnixShell 的基本命令、使用、参数意义;并学会使用帮助;熟悉Unix 文件管理系统;基本掌握Sorlaris 公共桌面管理平台(CDE)。
五.实验步骤1. 分别完成并熟练掌握如下实验内容(参阅第一节内容)Bourneshell($)Kornshell($)Cshell(%)ls 显示文件名cd 目录转换mkdir 创建目录rmdir 删除目录cp 文档复制find 文件查找vi 编辑器geidt 编辑器man 帮助exit 系统退出reboot 系统重启pwd 显示当前路径二、实验操作部分1.实验操作过程(可用图表示)2.结论2. Sorlaris 操作系统的三个基本组成,熟悉命令行下的文件管理,子目录等。
3. CDE(公共桌面环境)(1)geidt 编辑文本文件(2)在CDE 下运行可执行程序(3)文件管理思考题1.简述UNIX 操作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
答:UNIX 操作系统是基于文件的,其三个主要部分是Kernel(内核)、Shell、文件系统。
Kernel是操作系统的核心,Shell是用户与kernel之间的接口。
它就像是命令的解释器或翻译器。
Solaris环境的文件结构是分层的目录树结构,类似于DOS的文件结构。
2.简述UNIX 演化过程和特点。
答:最早的计算机都采用的是批处理的方式,耗费的时间和财力都比较大,为克服这一缺点,贝尔实验室研制了一种较为简单的操作系统即UNIX。
随着许多商业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加入,使UNIX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直至今天拥有强大功能、性能良好的的UNIX 系统。
UNIX系统具有可移植性好、可靠性高、伸缩性强、开放性好、网络功能强、数据库支持强大、用户界面良好、文本处理工具强大而完美、开发环境良好、系统审计完善、系统安全机制强、系统备份功能完善、系统结构清晰、系统的专业性和可制定性强的特点。
3.何为UNIX shell?有那些常用shell 命令?答:UNIX Shell 是Unix 内核与用户之间的接口,是Unix 的命令解释器。
常用的shell 命令有Bourne Shell(sh)、Korn Shell(ksh)、C Shell(csh)、Bourne-again Shell (bash)。
实验二:Tcl脚本命令与编程——从1到100的累加一. 实验目的掌握Tcl 基本命令,脚本编程的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命令,以及基本Tcl 脚本编程。
二. 预备知识与实验原理见本章第二节,Tcl/Tk 脚本基础。
三. 实验设备与软件平台UNIX 服务器一台,工作站数台,Tcl 8.3.2。
四. 实验要求(1)掌握Tcl 的基本语法、命令结构。
(2)编写脚本程序实现1 到100 的累加。
五. 实验步骤阅读第二节内容并完成如下实验:1.熟悉Tcl 的基本语法。
注释,变量特点,置换,命令结构。
“命令”是指每一条Tcl 语句都可以理解成命令加参数的形式:命令[参数1] [参数2] [参数3] [参数4] ...... [参数N]2.变量的声明,赋值,输出: set,puts, incr 的使用。
3.掌握条件、循环、分支控制流:if 语句,while 语句,for 语句;Tcl 脚本的编写过程;掌握$ %#等符号的意义。
4. 掌握置换方法:变量置换$命令置换[expr ]5. 编写Tcl 脚本实现1 到100 的累加和(使用VI 或gedit 编辑TCL 脚本,脚本末尾加指令:exit) 。
6. 运行脚本:dc_shell –tcl –f filename.tcl实验代码为:for {set I 0;set sum 0;} {$i<=100} {incr I; set sum [expr $sum+$i];} {puts $i;puts $sum;}思考题1.何为TCL 脚本语言,并简述特点和程序编写的注意事项?答:tcl 是类似于Unix Shell 的一种解释性的语言,它可以利用tcl 语法来创建按钮、滚动杆、对话框以及窗口等GUI 组件。
需要注意的是,交互的命令以百分号( % )开始;在通常情况下,tclsh 和wish -般是以非交互的方式来使用的,这就是说,它们在Unix 的提示符( $ )下被调用并执行脚本;Tcl 是一种可嵌入的命令脚本化语言(Command Script Language)。
“可嵌入”是指把很多应用有效,无缝地集成在一起。
2.如何编写Tcl 脚本语言的过程,如何调用?答:打开Terminal就可编写Tcl脚本语言。
键入正确的文件地址即可调用。
3.请简要说明何为tcl 的置换,有哪些置换方式?答:TCL 解释器在分析命令时,把所有的命令参数都当作字符串看待,TCL 提供三种形式的置换:变量置换、命令置换和反斜杠置换。
每种置换都会导致一个或多个单词本身被其他的值所代替。
置换可以发生在包括命令名在内的每一个单词中,而且置换可以嵌套。
实验三:8位累加器VCS CLI仿真验证一. 实验目的掌握集成电路计算机设计工具验证仿真工具VCS(Verilog Compiled Simulator)的基本操作命令行命令,从集成电路Verilog 设计到VCS 验证的基本流程;掌握利用命令行来实现对Verilog 设计的调试与分析。
二. 预备知识与实验原理1. VCS 部分见第一节;2. 8 位累加器逻辑框图;3. 8 位累加器源码中有错误,调试并找出错误。
三. 实验设备与软件平台UNIX 服务器,unix 工作站及Synopsys VCS。
四. 实验内容1. 掌握VCS 的基本命令行命令(包括编译,仿真等);3.掌握集成电路设计验证的基本流程;4.掌握VCS 调试、验证结果分析;5.运用Verilog 实现8 位累加器;6.掌握VCS 命令和选项的意义;7.按照实验步骤找出8 位累加器的错误并改正;8.结果分析并明确其含义。
五. 实验步骤1. VCS的编译2. 利用Verilog SystemTask Calls进行调试3. 利用VCS CLI进行调试思考题1.集成电路从设计到验证的基本流程?答:用VCS 编译Verilog 源程序→执行simv 进行仿真验证→在错误点停下→确定错误并改正→编译仿真确认修改是否正确→解释结果2.VCS 对verilog 模型进行仿真包括两个步骤?答:VCS对verilog模型进行仿真包括两个步骤:编译verilog文件成为一个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运行该可执行文件。
3.VCS 验证各选项参数的含义?答:①$stop 为了设置断点将$finish 改为$stop,这样每当发现一个错误的时候,结果都会由$display 函数显示出来,同时仿真过程会停在出错的地方。
②-s 可以启动CLI 并且将仿真时间停在0 时刻,-l 可以将所写过的命令记录下来。
③?,可以显示所在的位置,即位于模块的哪一层。
④print 显示所有的变量值。
⑤scope 命令进入指定模块⑥alias 命令新设立一个命令pravas,用来显示变量值。
4.在lab1 中,能不能在adder.f 文件中加入-R?答:不能。
-R的作用是显示文件及所有子目录,而adder.f为自定义格式,没有其他文件或子目录可以显示。
5.在lab1 中,是否可以用-v 代替-y?如果可以该怎样进行?答:可以,-v lib_file 在文件lib_file 中寻找未被编译的相关模块。
-y lib_dir 在lib_dir 的路径下的所有文件中寻找未被编译的相关模块。
可以利用TCL命令的置换功能来实现。
三、实验效果分析(包括仪器设备等使用效果)实验四:8位累加器VCS 图形界面仿真一. 实验目的掌握并理解VCS 集成电路设计仿真的基本操作、基本命令、调试;独立完成累加器的设计,掌握VCS 图形界面8 位累加器RTL 级仿真、调试与结果分析。
二. 预备知识与实验原理1. 集成电路Verilog 设计基础,Solaris 9 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2. VCS 的基本功能,VCS 验证的基本流程。
3. Verilog的基本语法结构4. 8位累加器代码:Fa.v:基本的加法模块;Add4.v:4位的加法器;Add8.v:顶层的模块,通过引用4位加法模块实现;Addertb.v:实验中的测试模块;5. 实验流程用VCS 编译Verilog 源程序并激活VirSim→进行仿真验证→在错误点停下→确定错误并改正→编译仿真确认修改是否正确→解释结果三. 实验设备与软件平台UNIX 服务器,unix 工作站,synopsys VCS。
四. 实验内容1. 基于Verilog 的8 位累加器的设计;2. 掌握并理解VCS 基本仿真操作和命令;3. 基于VCS 的累计器的验证;4. 基于VCS 的累计器的调试;5. 结果分析。
五. 实验步骤1. 了解8位累加器各个模块和源程序(参考synopsys Lab3累加器)2. Lab 3 parta(分别为步骤3和步骤6)3. Mupdate 的作用4. 打开波形图5. 从工程树状管理面板中加入信号模块到波形图的左边的面板,在Window子菜单中选择Hierarchy6. 修改仿真StepTime7. 利用按钮观察波形图的变化Z观察z观察100%z观察8. 仿真时间复位9. 设置仿真时间为100010. 利用逻辑图跟踪sum_test的值,并定位错误。
11. 修改8位累加器的设计源码a) 打开“Source Windows”b) 将2:1 多路选择器模块从逻辑图中拖至“Source Window”c) 在“Source Windows”窗口中,点击鼠标中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Go to Parent”12. 重新编译进行仿真验证思考题1.VCS 有命令行仿真命令(Command Language Interface CLI),同时VCS 具有有图形仿真工具,二者在功能和特点上有那些异同?答:相同点在于二者都能进行编译和仿真;而不同点则是:前者是利用程序代码来进行编译仿真,比较繁琐,而后者主要利用直观的图形来描述,无需花费大量时间用在程序的书写和检查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