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合集下载

运动康复科普,关于臀肌挛缩的那些事

运动康复科普,关于臀肌挛缩的那些事

运动康复科普,关于臀肌挛缩的那些事针刀课程推荐▓课程▓☆河南省针刀临床与尸体解剖←▓时间▓☆11月11日(11月10日报到)▓地点▓☆河南省中医学院(郑州市)导语:“走路外八,不能并膝下蹲,行走跑跳时髋关节弹响,臀部外侧肌肉空虚好像有两个凹陷……”你有这些症状吗?如果你已经有了以上症状的一项或者是多项,那么,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你出现了臀肌挛缩。

今天,我就要要跟大家聊聊臀肌挛缩的那些事儿。

臀肌挛缩臀肌挛缩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畸形和屈曲障碍的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的问题。

此问题的病理性疾病称作臀肌挛缩综合征,常见于儿童。

臀肌挛缩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就目前研究来看,主要的病因有:注射因素;儿童易感因素;免疫因素;疤痕体质;遗传因素;外伤、感染;臀部感染等因素。

对于臀肌挛缩综合征目前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但是,臀肌挛缩综合征的发病率并不是很高。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仅仅是出现臀肌挛缩的症状。

多数人是由于臀部肌肉的废用或者不常锻炼而引起的臀部肌肉的轻度挛缩。

在早期,这种挛缩是可以逆转的,但如果长时间对这样的问题置之不理,那就很有可能发展到不可逆的程度了。

臀部肌肉的位置和作用在臀部,我们最常用到的肌肉主要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股方肌和闭孔内外肌。

臀大肌:位于骨盆后外侧臀部皮下,是一块很宽大的肌肉。

可以使大腿产生伸展,外展,内收外旋的动作,还有保持身体位置稳定和平衡的作用。

臀中肌,臀小肌:位于臀大肌深面,可以起到让大腿外展,围绕髋关节环转的作用,还有维持骨盆位置稳定的作用。

梨状肌:在小骨盆后壁,有使大腿外展外旋,骨盆后倾的作用。

臀肌挛缩的病因1、注射原因:多数学者认为臀肌挛缩的发生与臀部肌肉注射有关。

由于针刺创伤和药物化学反应刺激,引起创伤性、化学性筋膜炎和肌纤维炎,纤维组织增生,筋膜增厚而挛缩。

2、先天性与遗传性因素:有研究认为部分臀肌挛缩是由于先天臀肌发育不良导致的,有遗传因素。

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臀肌挛缩症患儿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研究

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臀肌挛缩症患儿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的效果研究

15例;其年龄在54~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2.4)岁。

Ordinary组31例患者中有男性19例,女性12例;其年龄在5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0.35)岁。

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Ordinary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对症护理、认知训练等。

在此基础上,对Research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

方法是:1)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例如做有氧健身操、手指操、进行步行训练等。

嘱咐患者家属全程陪伴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并注意控制患者进行锻炼的时长(以15~30 min为宜)。

2)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尽量让其自行料理日常生活,鼓励其自行进食、穿衣、洗漱。

3)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家属注意监督患者用药。

在患者口服磺脲类药物后,注意观察其是否发生低血糖。

在为患者注射胰岛素后,注意观察其是否发生注射部位皮肤瘙痒、皮疹等不良反应。

4)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鼓励其多与他人进行交流,多进行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2]。

定时对患者进行记忆训练。

通过让患者观看旧照片等方式引导其回忆往事,鼓励其讲述过往人生中一些难忘的经历,以增强其记忆力。

鼓励患者通过读报纸、听广播、与他人进行交流等方式保持与外界世界的联系[3]。

此外,还可以鼓励患者进行玩纸牌、下象棋、打麻将等益智游戏,以提高其认知能力[4]。

1.3 观察指标观察治护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认知障碍的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的血糖水平、认知障碍的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对护理的满意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治护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与Ordinary组患者相比,Research组患者治护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较低,P<0.05,详见表1。

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锻炼护理的

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锻炼护理的

预防复发与后遗症护理
坚持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对于预防复发和减少后遗症至关重要。家长应督促儿童按 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功能锻炼,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注意生活姿势
保持良好的生活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轻对手术部位 的压力。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若儿童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疼痛、肿胀、发热等异常情况,家长应立即 带儿童就医,以便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
治疗方法简介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挛缩,包括物理治疗、按摩、 拉伸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挛缩,通过手术松解紧张的臀 肌,术后需配合功能锻炼护理。
请注意,以上提供的信息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意见。如 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更详细、准确的建议和 治疗方案。
02
术后早期护理
Chapter
手术切口护理
防止并发症
适当的锻炼可以减少手术 并发症的风险,如肌肉萎 缩、关节僵硬等。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功能锻炼,儿童可以 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的生活 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锻炼方法与步骤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臀肌的主动 和被动收缩练习,以增强肌肉力 量。
进行平衡训练,如坐立平衡、站 立平衡等,以及协调训练,如步 态训练等。
清洁与消毒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并遵循医生的消毒指导,以降低感染风 险。
观察并发症
密切观察手术部位是否出现红肿、渗液、出血等异常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儿童的疼痛程度,了解他们的疼痛感受,并根据医 嘱使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
镇痛措施
根据医生的指导,及时给予儿童合适的镇痛药物或非药物镇 痛方法,如冷敷、按摩等,以缓解疼痛。
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锻炼护理

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锻炼护理的研究现状

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锻炼护理的研究现状

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锻炼护理的研究现状xx年xx月xx日•引言•儿童臀肌挛缩症的基本概念及诊断标准•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的功能锻炼•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的护理措施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引言1背景介绍23儿童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术后康复护理对于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锻炼护理的研究现状探究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锻炼护理的重要性分析现有研究在术后功能锻炼护理方面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范围研究范围包括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为近5年的研究报告和临床案例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价,确保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进行研究02儿童臀肌挛缩症的基本概念及诊断标准儿童臀肌挛缩症是一种由于臀部肌肉及筋膜纤维变性、挛缩而导致的髋关节屈曲、外旋、外展受限的疾病。

该病主要发生于儿童期,主要表现为步态异常、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等。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定义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创伤、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发病机制儿童臀肌挛缩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进行诊断。

典型的步态异常、髋关节屈曲、外旋、外展受限等是重要的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可见臀部肌肉及筋膜挛缩,髋关节活动受限等表现。

03儿童臀肌挛缩症术后的功能锻炼03减轻疼痛锻炼可以增强患肢的肌肉力量,减轻疼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术后功能锻炼的目的01恢复髋关节正常功能通过功能锻炼,可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02促进血液循环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和减少并发症。

术后功能锻炼的原则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疼痛,促进恢复。

早期开始个体化原则适度原则长期坚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手术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以达到最佳效果。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护理_郑艳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护理_郑艳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护理郑 艳,仲肇平,姚陆丰,彭琳瑞,严友梅(宁波市第六医院小儿骨科,浙江宁波315040)摘要:目的 总结关节镜手术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的护理。

方法 我科对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22例臀肌挛缩症患儿采用关节镜下治疗挛缩的臀肌及筋膜,对其进行精心护理,指导其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住院时间3~8d,平均(5.1±0.4)d。

17例患儿获得成功随访,其中优12例,良4例,可1例。

术后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8.2±0.5)个月。

5例患儿因失访未联系,具体情况不详。

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微创、美观的手术方法,且围术期的细心护理和早期正确的功能训练,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关节镜;儿童;臀肌挛缩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993(2009)6A-0049-02 臀肌挛缩症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及局部肌内注射等外部因素引起的臀肌及筋膜等软组织纤维变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进而表现为特有的姿势及体征的临床病症。

以双侧多见,单侧较少见。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此病与反复多次臀部注射药物有关[1]。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手术,但是患儿创伤大,出血多,容易并发积液或血肿,影响伤口愈合,有的易以切口为中心形成新的条索样瘢痕组织。

近年来,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

关节镜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优越性在于能达到彻底松解或切除挛缩带;且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炎性反应轻,愈合快,瘢痕小;术后能早期下地功能锻炼,不需长时间固定双下肢[2]。

我科对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22例臀肌挛缩症患儿进行关节镜下松解挛缩的臀肌及筋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8~16岁,平均(9.2±1.1)岁;其中19例有多次臀部肌内注射史,2例无明确诱因,1例为脑瘫伴单侧髋关节脱位。

臀肌挛缩症的康复护理

臀肌挛缩症的康复护理

更换 ,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保持伤 口敷料 干洁 ,发现浸湿 、脱落等情
况及 时处理并报告 医师。严密观察双 下肢末梢血运 、感觉 、足趾活动
情 况 ,有无坐骨神 经损伤表现 ,如足趾 活动情况 ,足 背有 无麻木 区,
足背小 腿外侧皮肤刺 痛有无减退 消失 等。注意倾听患 儿主诉 ,观察双 下肢 绷带是否包 扎过紧 ,引起疼痛 。评估伤 E疼痛 的性质 、程度和持 l 续时间 ,分析疼痛 的因素 ,遵 医嘱使用 或药物 ,以减 轻和缓解疼痛 , 做好护理记录 。 31 .2术 后用毛 巾或弹力 绷带将双 膝并拢 ,双 下肢维 持并膝 位 ,膝下 . 放置软枕 ,使髋 、膝关节呈轻度屈 曲位。
关节屈 曲。
3 . 动双膝 交叉练习 .3被 3 患者平 卧位 ,护士帮 助将其一侧腿 交叉 搭在另一侧腿 上 ,膝部为 交叉 点 , 右交替 ,反复进行 ,可 以避免臀部肌 肉粘连 。 左 3 . 动双膝屈 膝练习 .4被 3 患儿平 卧于床上 ,护士 逐渐屈 曲患 儿膝关节 、髋 关节 ,使屈 曲的
关节功 能恢 复情 况 。结 果 5 患者 全部康 复 ,全部 没有 出现 并发 症。 出 院后 对 惠 儿进 行 随访 3~ 6个 月 ,功 能恢 复达到 满 意效 果 ,髋 关 O倒
节无 出现弹 响 。结 论 对 患儿进行 系统、有 效 的护理 与康 复锻 炼非 常重要 ,它不但 能减 少并 发症 ,而且 能提 高手 &- 效 。 f 【 键词 】臀 肌 挛缩 症 ;儿童 ;康 复护 理 关
受 限 ,患者可见皮 肤不但 凹陷成 沟状 ,而且皮 下可触 及条索带 ,并且 有 典型 的跑跳 受 限 ,并膝不 能 ,下蹲呈 蛙式蹲 位 ,髋关 节屈伸 有 弹 响,划圈及交腿试验 阳性 。多年来 ,我科室对术后5 例患儿进行臀肌 0

小切口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

小切口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

小切口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摘要】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患者小切口松解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功能锻炼的疗效。

方法对52例臀肌挛缩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指导,了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髋关节中立位屈曲活动度均在100°以上,内收大于10°,双下肢能并拢下蹲。

本组疗效优45例,良7例,优良率100%。

结论通过优质全面护理,术后早期系统功能锻炼,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关键词】小切口臀肌痉挛症围手术期护理功能锻炼臀肌挛缩症是因臀肌及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或瘢痕形成,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综合症[1]。

轻者造成患者异常姿势和特殊步态,严重者骨关节畸形,骨盆倾斜,跛行等,影响患者的正常发育及生活能力。

我院应用小切口松解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结合围手术期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做好臀肌挛缩症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臀肌挛缩症患者为我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均采用小切口松解手术进行矫正。

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8岁~37岁,平均17.5岁。

42例患者发病前有反复肌肉注射史,6例有髋部病史,4例无明显诱因。

患者均表现为跛行,双下肢交腿,并膝下蹲困难。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臀肌挛缩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又因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恐惧,担心手术效果,患者心理状态较差。

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介绍术前、术后配合知识,预期效果,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鼓励患者战胜疾病,使患者能主动配合各项治疗、护理[2]。

2.1.2 饮食:合理膳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高纤维饮食,保持大小便通畅。

2.1.3 术前指导: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并说明术后排便的方法,防止因排便不慎污染伤口造成切口感染而影响疗效。

做好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并说明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锻炼

臀肌挛缩症术后功能锻炼
采用的 中智公 司提供 的全 科医生 工作 平 台 V . 在建立 、 20, 管理 、 析健 康档 案 的 分
的循 环过 程 , 即对健 康 危 险 因素 的监 测 ( 发现健康问题 ) 一评价 ( 识健康 问题 ) 认
一 干预( 解决健康问题 ) 一再 监测一 再评 价一 再干预。健康 管理 每循 环一周 , 以 可
般 资料 : 本组患者 8 7例 , 5 男 6例 ,
臀 肌 挛缩
功 能锻 炼
女 3 例; 1 年龄 5~ 1 , 2 岁 平均 1. 26岁 ; 单 侧l 4例 , 双侧 7 3例 。8 7例 患者 均来 自 农村或小城镇 , 且都 有臀 肌注射 史 , 家 其 属普 遍缺乏用 药及 用药途径利弊的知识 , 患者均表现为跛行 , 双下肢交腿 、 并腿 、 并 膝下蹲困难。 手术方法 : 全醉 或腰麻 , 取侧 卧位 双
理念和实践[ ] 中国公共卫 生管 ,06 J. 20 ,2 ( ) 7一l . 21: 0
验室指标 如血脂的下降 、 反映病情变化 的
臀 肌挛 缩 症 术后 功 能锻 炼
徐风 朱霞
而且会使挛缩 复发 。因此 , 术后 及时 、 坚
持进行功能锻炼 就 显得尤 为重要 。我科 19 2 0 9 7— 0 7年 共 收治该 病 患 者 ( 不完 据 全统计 )7例 , 8 手术松 解术后进行 有效 的 功能锻炼 均 收到 了 满意 效果 , 报告 如 现
长期的观察指标如慢病的有效控制率 、 发 病率和病死 率。第二 个类 型的指 标是 主
观评价指标 , 主要通 过 自行设计 问卷来 评 价近期 的观察 目标 , 如对 危险因素的认 识
发 , 面评估病人存在 的问题 。卫生部 印 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 7 6 7 .

及时协助清洗会阴部 , 保证皮肤清洁。
3 功能锻炼方法 术后 由护理人员指导患儿早期 进行功能锻炼 。 31 心理护 理 . 因患儿对疼痛 比成人更具 有恐惧感 , 故
( 收稿 日期 :0 2 0 — 6 21—32 )
小 儿 注射 性臀 肌挛 缩 症 术后 早 期功 能锻炼
起训 练 , 坐起过程 中不断鼓励 患儿 。因为坐起 时 , 由于伤 口疼
痛, 患儿往往不愿遵照做 , 并且容易背 向仰 , 护士应在~旁指导 并督其做 正确坐起 姿势 , 可慢 慢将患儿扶起 , 使其 头尽 量 向前
倾, 身体 弓背向床尾方向, 达到最大限度后停留 1 i 0mn再躺下 , 如此反复 6次 , 每天 4次 , 可起到防止粘连的作用。 33 术后第 3天 . 可开始进行关节持续被动活动( P , C M) 被动屈髋 、 屈膝训 练 , 患者取仰 卧位 , 双手握住患者双小腿 , 用
4 . 8
严密观察下肢骨突部位局部血运情况 , 时协助 翻身防压 定
疮, 骨突处垫棉垫 , 同时注意保持伤 口敷料干燥清洁 , 大小便后
【 乐杰. 2 】 妇产科学【 】 7 北京 : M . 版. 第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8 8 . 2 0 :1 p 郑 修霞 . 】 妇产科 护理 学[ 】 4版. M. 第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6 人 20 :
每天 4次 , 每次 l 0下。 5天鼓励 患者可下床行走进行步态训 第
练。 方法 : 步态训 练前先指定一直线为行走 路线 , 在此基础上扶 持 患者踩直线进 行“ 一字步 ” 行走 , 每次行走 5rn 1 i , i ̄ 0m n 以 n
搏、 呼吸 、 血氧饱和度。 严密观察双下肢末梢血运情况 以及有无
儿 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是 目前临床常见的医源性疾病 , 是 由于患儿臀部反复肌 注药物 , 引起臀大肌纤 维化 , 生挛缩而 发 导致髋关节功能 障碍 。手术彻底切除臀部瘢痕变性组织 , 松解 挛缩索带 , 是有效 的治疗方法 。
1 临床 资 料
使其双膝并拢 , 逐渐使膝关节屈曲 , 再将膝部 向下按压 , 做屈髋 被动运动从 4 。开始 , 0 每天 2次 , 每次 3 an 每 日增加 5 , 0r , i 。
口处 以压迫止 血 , 保持伤 口引 流管通畅 , 以防创面积血 导致 伤
口感 染 。
25 皮肤护理 .
术后用绷带在踝部 、膝部缠 绕交 叉固定
达 到并膝的 目的, 固定 1 一 。 3 d d
[ 曲利利. 1 】 婴幼儿 喂养与护理【 】 M. : 北京 北方 妇女儿童 出版社 ,0 4 20 :
更新知识 , 改变观念 , 牢记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 , 认真 细 致地 指导 , 消除孕产妇 的种种顾虑 , 纠正产 妇不正确不规 范的 母乳 喂养方法 , 使产妇能够掌握正确的母 乳喂养方法 。护 理工 作做得越到位 , 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也就越高 。
参 考 文 献
多, 应密切观察伤 口敷料渗血情况 。渗血多时可用沙袋置于伤
下 肢 并 拢 、 跟 着 地 的下 蹲 姿 势 , 般 蹲 下 2mn再 慢 慢 站 起 , 脚 一 i
21 病情 观察 .
对全麻患者应把头部偏 向一侧 ,防止呕
吐物 吸入 , 保持呼 吸道 通畅 , 必要 时牙间放置 牙垫 , 防止舌 咬 伤。硬膜外麻醉患者应平卧 , 禁食 、 禁水 6 。观察患儿血压 、 h 脉
直至 C M达到 9 。。 P O 初期锻炼应在无痛范 围内进行 , 屈髋要适 度, 以能忍受为宜 , 避免剧烈 的被动活动 , 引起伤 口疼痛 , 造 并
20 0 6年 5 月—2 1 5月我科收治 2 0 O年 0例注射性臀肌挛缩
患儿 , 年龄 5岁 ~ 3岁 , 1 临床表现 : 外八 字步态 , 能走 模特步 , 不 跑步跳跃状 , 并膝下蹲困难 , 跷二郎腿困难 , br 征 阳性( 卧 Oe s 侧 位, 将上方腿曲 9 。 , 0 向床面按膝关节 , 不能 贴床面为 阳性 , 反 之阴性 )双下肢不等长 , , 长侧往往为重侧。手术后早期行功 能
坐骨神经损伤表现 , 如足趾 活动情况 , 足背有无麻 木区 , 足背小
不感到疲惫为宜。并注 意观察患者步行时动作是否协调 , 及时
给予纠正。
腿外侧皮肤刺痛有无减退 消失等[ 注意患儿 主诉及反常表现 , 1 1 。 绷带是否包扎过紧 、 压迫引起疼痛。 2 饮食护 理 . 2
保持大便通畅 。
锻 炼 , 得 了 良好 效 果 。 取 2 术 后 护 理
成伤 口内出血形成局部血肿而影响伤 口愈合 。 每天锻炼 2次 , 每 次2 遍 。逐渐增加至 3 ,, O 次 d 每次 5 ~ O遍。行此训练时速度 O6
不能过快 , 用力不宜过大 , 以防止伤 口裂开 。 3 术后第 4 5天 - 4 , 指导患儿两手抓住床栏 ,慢慢做 双
■鳓
密强
位, 双侧 臀肌挛缩症患儿仰卧与俯 卧交 替 , 预防骶尾部压疮 的 2 伤 口护理 . 4 由于臀肌挛缩松解手术创面大 ,出血较
产妇掌握正确的喂养 知识 和方法 , 有利于母婴情感建立与
沟通 , 促进母婴 的身心健康 。产科护理人员在积极倡导母乳 喂 发 生 。 养 的同时 , 在平 时工作 中要 多加观察细心护理 , 强宣传教 育 , 加
郭 凤 英
( 中信机电制造公 司总医院, 山西 运城 0 3 0 ) 4 8 1
护理人员应耐 心解 释 , 让患儿及其 家属知道术后 医生、 士采 护 取什么方法缓解疼痛和帮助顺利完成功能康复 , 缓解患儿紧张 t情 , l 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性 , , 从而很好地配合术后功能锻炼 。 32 术后第 2天 . 病情稳定后 ,即协助患儿床上进 行坐
35 如患儿 能完成 以上各项 训练 ,即可指导行一条腿放 . 在另一条腿上的翘二郎腿训 练以及交叉双腿慢步走 , 以利 于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