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与分级

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与分级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了解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与分级有助于了解其发展和预后。
本文将详细讨论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以及目前常用的分级系统。
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主要涉及前列腺组织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恶性转化。
以下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病理变化:1. 原位前列腺癌原位前列腺癌是指癌细胞仅在前列腺管腺上皮内生长,并未侵犯腺体基底膜。
这种早期阶段的前列腺癌通常无症状,仅能通过组织活检才能发现。
原位癌的恶性程度较低,预后也相对良好。
2. 浸润性前列腺癌浸润性前列腺癌是指癌细胞侵犯了前列腺腺体基底膜,并向周围组织扩散。
这种癌变形式通常表现为前列腺增大、尿频、尿急等症状。
浸润性癌的恶性程度高,预后相对较差。
3. 前列腺癌的细胞学变化前列腺癌的细胞学变化主要涉及细胞核的变化。
癌细胞的细胞核多呈现多形性、畸形性和巨大性。
细胞核的染色质呈现不均匀分布和明显增多的特征,核仁也常常增大。
这些细胞学变化是前列腺癌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前列腺癌的分级系统为了更好地评估前列腺癌的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人们开发了不同的前列腺癌分级系统。
常用的分级系统包括:1. Gleason评分系统Gleason评分系统是最常用的前列腺癌分级系统之一。
它根据癌细胞在组织切片中的特征来评分。
具体地说,医生根据最主要的癌细胞样式给予一个主要分级,再根据次要的癌细胞样式给予一个次要分级。
两个分级的总和即为Gleason评分。
Gleason评分可以从2到10分,分数越高表示癌变的程度越严重。
2. WHO分级系统WHO分级系统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特征将前列腺癌分为四个等级:I级到IV级。
I级前列腺癌细胞较为分化,组织学特征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似;IV级前列腺癌细胞分化较差,组织学特征异常。
WHO分级系统主要根据组织学观察结果来进行分级。
3. D’Amico分级系统D’Amico分级系统是一种根据临床和病理特征来进行前列腺癌分级的系统。
前列腺病理诊断分级标准

前列腺病理诊断分级标准一、前列腺癌的分类和特点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类和特点如下:1.腺癌:最为常见,占95%以上。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
2.鳞状细胞癌:较为少见,占不足5%。
恶性程度较高,发展较快。
3.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
二、前列腺增生及其分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良性疾病,其分级如下:1.I级:前列腺大小正常,无增生。
2.II级:前列腺轻度增生,体积略有增大,但未超过正常范围。
3.III级:前列腺中度增生,体积增大明显,但未超过正常范围。
4.IV级:前列腺重度增生,体积显著增大,超过正常范围,可伴有膀胱结石、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三、前列腺炎与其他良性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组织发生炎症的疾病,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
其他良性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囊肿、前列腺结石等。
这些疾病一般预后较好,但需要及早治疗。
四、组织学评估和诊断标准组织学评估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性质、分级和分期。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肿瘤细胞形态学特征;2.组织学分级;3.临床分期;4.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五、分期与TNM体系简介分期是指根据肿瘤侵犯的范围和深度,将其分为不同的阶段。
TNM体系是最常用的肿瘤分期体系之一,包括T(原发肿瘤)、N(淋巴结转移)和M(远处转移)三个部分。
根据TNM的不同组合,可以将肿瘤分为不同的分期,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六、风险评估和预后分层风险评估是指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特点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和分层。
预后分层是指将患者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监测。
通过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和预后分层,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和监测策略。
七、治疗方法选择及针对性诊断试验剂开发方向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制定。
对于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前列腺癌例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例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当前住院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癌症的病理诊断是确诊疾病的基础,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是诊治该疾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列腺活检前列腺活检是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标准方法,又称为“定位活检”,是指通过直肠壁或经会阴入路,取前列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前列腺活检可根据组织学、病理学、生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确定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
2、病理标本处理及检查前列腺活检的标本处理及检查包括组织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显微镜下诊断,以及分级、分期等病理学评估。
前列腺癌的分级和分期是前列腺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
3、前列腺癌的病理分型前列腺癌的病理分型常根据前列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特点进行分类,主要分为3种类型:腺癌(Adenocarcinoma)、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和转移性癌(Metastatic carcinoma)。
二、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主要是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进行区分,避免误诊或漏诊。
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炎的鉴别前列腺炎是近期内性交或排便后发生异常液体排出等症状的前列腺炎症状体现。
在前列腺活检中,前列腺炎表现为浆液性炎症或慢性炎症,前列腺癌组织则显示为癌细胞集落或灶。
2、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年龄增长时前列腺组织增生所引起的一种病理变化。
前列腺增生组织通常为良性,呈腺体增生、积红素沉着、小分泌物积聚等病变,而前列腺癌病变则为癌细胞增生。
三、总结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是确诊该疾病、进行个体化治疗、制定恰当预后判断及预防转移等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知识,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切实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正确认识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前列腺癌主要起源于前列腺腺上皮细胞,并常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以下病理特征。
1.组织学类型:前列腺癌可以分为多种组织学类型,包括腺泡状、鳞状、未分化等。
其中,腺泡状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据了大多数前列腺癌的病例。
2.组织学分级: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通常使用Gleason评分系统进行评估。
该系统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分为1-5级,其中1级表示肿瘤细胞形态规则,5级表示肿瘤细胞形态不规则。
高Gleason评分与预后差相关联。
3.核分级:前列腺癌的核分级也是一项重要的病理学指标。
根据肿瘤细胞的核型学特征,可将前列腺癌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两类。
高级别前列腺癌的细胞核畸形程度更高,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4.肿瘤扩散:前列腺癌常通过局部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扩散。
通过肿瘤扩散的程度和方式,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前列腺癌的预后分析前列腺癌的预后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病理学特征以及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等。
在病理学特征方面,以下几个因素尤为重要。
1.Gleason评分:高Gleason评分与预后较差相关。
高级别的前列腺癌细胞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和浸润能力,因此患者的预后更差。
2.核分级:高级别前列腺癌的核畸形程度更高,预后较差。
3.肿瘤扩散:前列腺癌的扩散程度也与预后密切相关。
局部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策略和预后。
此外,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以及治疗手段也会对前列腺癌的预后产生影响。
较年轻的患者和早期诊断的患者通常具有更好的预后。
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不同治疗手段对预后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结论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密切相关,包括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核分级以及肿瘤扩散的情况。
前列腺癌诊断

大多数前列 腺 癌起 源 于前列 腺 的外 周 带 ,DRE对 前 列腺 癌 的诊 断和分 期都 有 熏要 价值 。 3,2.2 前 列腺 特 异 性 抗原 检 查
3.2.2.1 PsA检 测指 征
对 50岁 以上 有 下 尿 路 症 状 的男 性 可 以进 行
DRE和
MRI来 确 定 .前 列 腺 穿刺 活 检 阳性 数
目和部 位 。
注 3:M分 期 主要 针 对 骨 骼 转 移 。
穿刺活检发现 的单 叶或 两叶肿瘤 、但临 床无法扪及或影像不能发现 的定为 T1c∶
侵 犯前 列 腺 尖 部 或 前 列 腺 包 膜 但 未 突 破包 膜 的定 为 T2.非 T3;
形 ,大 小可不 同 ,可 不规则 ,疏 松排列在一起 。
GIeason3:癌 肿最常见 ,多 发生在前列腺外周 区 ,最 重要 的特征是浸 润性生 长 ,癌 腺 泡 大小不一 ,形 状各异 ,核 仁大而红 ,胞 浆 多呈碱性染色 。
GIeason4:癌 肿分化差 ,浸 润性生长 ,癌 腺泡不规则融合在一起 ,形 成微小 乳 头状或筛状 ,核 仁 大 而 红 ,胞 浆可为碱性或灰色反应 。
3.2.4.2 穿刺活检 的并 发 症
主要 有发 热 ,直 肠 出血 、肉眼血 尿 、尿 路 剌激 症 状 ,排 尿 困难 甚 至尿潴 留 ,感 染 ,包 括 菌血 症 ,败 血症 , 肛周脓肿 等 。
3.2.5 磁共振 (MRI/MRs)扫 描
MRI检 查 可 以显示 前列 腺 包膜 的完 整性 、是 否 侵 犯 前 列 腺 周 围组 织 及 器 官 ,MRI还 可 以显 示 盆 腔
3.2.4.1 前 列腺 穿刺 指征
前列腺癌8例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参考模板

前列腺癌8例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是男性前列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类型。
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前列腺癌的发生率逐渐增高。
内分泌因素在前列腺癌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这种疾病不发生在青春期前就去睾的男性,并且在肝硬化导致雌激素过多的病人中发生率低。
多数病例是在50岁以后诊断的。
据文献报道,还可发生于青年人,甚至是儿童和青少年,它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在尸检时得到证实。
此外据文献报道前列腺外区萎缩后增生和异型增生等癌前变化与前列腺癌似有密切关系,而内区腺体的良性增生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似无直接关系。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我院2000~2004年间前列腺癌的手术标本8例。
其中5例由手术摘除的前列腺病检出,余3例从电切的破碎组织检送,材料全部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
本组病例进行了术后随访,最长者12年,最短者3年。
1.2 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3.8岁,大多数患者主诉排尿困难、尿频、血尿和发热等症状。
直肠指检:腺体增大Ⅱ~Ⅲ度,与B超检查一致;质中或较硬,结节状或中央沟浅平,少数精囊变硬。
1.3 病理检查1.3.1 肉眼观完整标本呈结节状或弥漫增大,最大径7.5cm。
切面见瘤组织分界不清,灰白淡黄色,质硬,常有砂粒感,大小不一(由直径<5cm大至占据数个前列腺),最大均在4cm以上。
破碎标本则选色灰白的小块组织制片。
1.3.2 镜下观按占优势的组织形态可分三型。
(1)高分化腺癌3例:腺体大小不一,大者不整形、成角、出芽或见三两个细胞散入间质;小者小圆。
腺体稀疏分布,纤维间质增生,腺周平滑肌囊变平直。
上皮多为单层,细胞立方、圆形,核圆、椭圆,核膜厚,染色质不匀,一些细胞见单个突出的核仁。
(2)中等分化腺癌2例:腺体密集,背靠背或共壁。
有的形成乳头或筛状结构;一些分泌细胞中核仁显目。
其他特征与高分化腺癌大致相同。
(3)低分化腺癌3例:癌细胞呈实性巢状,梁状排列,或弥漫散在,几乎无腺样分化。
前列腺癌切除标本的病理特征与预后评估

前列腺癌切除标本的病理特征与预后评估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前列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术后切除标本的病理特征以及预后评估成为关键的指标。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癌切除标本的常见病理特征,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特征来评估患者的预后。
1. 前列腺癌的病理特征前列腺癌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肿瘤的分级、分期以及组织学类型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特征。
1.1 分级前列腺癌的分级常采用格里森(Gleason)评分系统,该系统将前列腺癌细胞的组织学特征分为1-5级,级别越高代表细胞异常程度越高。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细胞特征进行评估,然后分别给出两个区域的得分,并将两个得分相加,最终得到总分作为分级结果。
一般来说,分级结果越高,代表着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越差。
1.2 分期前列腺癌的分期常采用TNM系统,该系统基于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以及远处转移(M)等因素进行分类。
分期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早期分期的前列腺癌预后较好,而晚期分期的前列腺癌预后较差。
1.3 组织学类型前列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有腺癌(adenocarcinoma)、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等。
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据了大部分的前列腺癌病例。
而神经内分泌癌则相对较少见,通常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和预后差的特点。
2. 前列腺癌切除标本的预后评估通过对前列腺癌切除标本的病理特征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预后。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预后评估指标。
2.1 切缘检查切缘检查是评估前列腺癌切除标本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查肿瘤在切除标本边缘的情况,可以评估手术切除的完整性。
如果切缘呈阴性,即无癌细胞残留,那么预后较好;如果切缘呈阳性,即有癌细胞残留,那么预后较差。
2.2 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常常通过淋巴系统进行转移,因此检测切除标本中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前列腺癌95%以上为腺癌,其余为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等。
前列腺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癌,但绝大多数发生于外周带。
前列腺腺泡是从尿道向四周呈放射排列的结构,癌变时组织学差异极大,破坏了腺体的排列。
分化差的前列腺癌,其组织像远远偏离正常前列腺组织学,诊断并不困难,但分化好的前列腺癌非常接近正常前列腺组织,往往诊断困难,主要表现为导管、腺泡结构的紊乱,瘤细胞核的间变和浸润现象。
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的开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了重要价值。
现将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作如下总结。
1 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要点1.1 前列腺腺体结构异常正常前列腺的腺体以尿道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腺泡内缘呈特殊的迂曲及锯齿状,前列腺癌时腺体的这种规律性生长方式消失,表现为腺体形状大小不等。
最常见的异常是出现大量小腺泡,这种小腺泡聚集成腺瘤样,缺乏正常的分叶状结构,也可在间质内弥漫浸润生长,或是通过腺体的共壁、搭桥形成片状的融合性腺泡壁或类似胃肠道低分化腺癌的结构。
分化最差的是非腺性结构,指实性团块、条索或单细胞结构,这时肿瘤已完全不呈腺样分化。
1.2细胞核的异型性良性腺泡及导管上皮的细胞核,一般呈均匀的圆形.染色质纤细,几乎不见核仁。
癌细胞一般体积较大,核染色质粗,有时核呈空泡状,常有大而明显的核仁,此为前列腺癌的特征.前列腺癌的核在高倍镜下和邻近正常大腺泡上皮细胞核相比,略有增大和染色质增多。
而在穿刺活检中出现明显的多形性核,反而要怀疑前列腺癌的诊断,这时应注意以下3种情况:(1)是否误穿精囊腺;(2)是否为放疗或内分泌治疗后的前列腺;(3)是否为膀胱、直肠或其它脏器的浸润性或转移性癌。
1.3 浸润现象浸润现象包括前列腺包膜内及包膜外浸润。
特别要注意包膜内浸润,前列腺良性腺体有完整的基底膜,周围有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包绕。
发生浸润时,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表现为腺体密集或融合的“背靠背”或共壁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 肾实质约 05~ c 防止 难 以控 制 的 肾实 质 出血 。( ) 中可 . lm, 4术 静脉注射亚甲蓝观察囊腔有无排蓝 , 并检查出血情况。() 5 游离肾 囊肿表面时应操作轻柔 , 以避免肾囊肿破裂。 因此 , 只要手 术适应证 掌握得 当 , 由经验 丰富 的腹腔 镜手 并且 术 医生操 作 , 腔镜 肾囊 肿 去顶 减压 术 较传 统 的开 放性 手术 创 后腹 伤 和 出血更 少 , 作更 加 简便 ,是 目前 治疗 单纯 性肾 囊 肿 的理 想 操 术式 ,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鉴别 22 1 萎缩 萎缩 是最容易 误诊 为前列 腺 癌 的一 种病 变 。腺泡 .. 萎缩性病 变常 见于老年 患者 , 与 良性 前 列腺 增生 及 前列 腺癌 并 常 存, 而萎缩 性病变 常见 于外周 区。腺 泡 的萎缩 性病 变 呈小 叶性 分 布, 腺泡小 , 被覆单层 小而核 深染 的 细胞 , 的胞 浆很 少 , 常 细胞 问质 纤 维化 , 像前列 腺小腺 泡癌 。若 导管 一腺泡 因某 种 原 因而发 生 很 萎 缩后增 生时 , 前列腺 癌 的鉴别 更 为 困难 , C 3 1 1 及 P3 与 但 K4E2 3 6 的表达显示 这些被覆 的单 层 上皮 主要 是 基底 细 胞 。导 管萎 缩 后 , 其所 属腺 泡的增生 细胞都为基底 细胞 , 这与前列腺 癌有本质 区别 。 222 基底 细胞增 生 基底 细胞 增生 可 累及 少数 腺 泡或 整个 小 .. 叶, 甚或更 大范 围 , 现为 腺泡 被覆 上皮 的 复层 化 、 表 呈实 性或 筛 状 结构 , 易误认 为前列腺 癌 、 行细 胞癌 或移 行 上皮 增生 。其 时 。 移 若 仍为 保 留 内层 分泌 上皮 、 PA及 P P表 达 阳性 , 其 S A 而大 多数 增生 细胞 的 C 3 1 1 性表 达 , P0 s K 4 E 2阳 3 而 54 阴性 , 无 异 型性 , 增 J若 是 生 的基 底细胞 。若基底 细胞移行 性明显 , 核分 裂像且 有坏 死者 , 有 则有 基底 细胞 癌或囊 性腺样癌 的可能 。 2 23 前列腺 增生 两者通 常情 况下 易 于鉴别 。但在 增生 的前 .. 列腺腺 体 中, 些 区域上 皮 细胞 形态 不典 型 , 有 可被 错误 的认 为癌 。 辨别 要点是 : 增生腺 体中腺 泡稍 大 , 边 的胶 原纤 维 层完 整 , 周 上皮 为双层 高柱状 , 细胞核较 前列 腺 癌小 , 居 于细胞 基底 部 , 并 腺体 排
1 前 列腺癌 的组织 病理学 诊断要点
11 前列腺腺 体结 构异 常 正常 前列 腺 的腺 体 以尿道 为 中心 , . 向四周呈放 射状分 布 , 内缘呈 特殊 的迂 曲及锯齿 状 , 腺泡 前列腺 癌 时腺 体的这种 规 律 性 生 长方 式 消失 , 现 为 腺 体形 状 大 小 不等 。 表 最 常见的异 常是 出现大量小 腺泡 , 种小 腺泡 聚集成 腺瘤 样 , 乏 这 缺 正 常的分叶状 结构 , 可在 间质 内弥漫浸 润生 长 , 通过 腺体 的 也 或是 共壁 、 搭桥形成 片状 的融合 性 腺泡 壁或 类 似 胃肠 道低 分 化腺 癌 的 结 构。分化最 差 的是 非 腺 性结 构 , 实 性 团块 、 索或 单 细胞 结 指 条 构, 这时肿瘤已完全不呈腺样分化。 12 细胞核 的异 型 性 良性 腺泡 及 导管 上皮 的细胞核 , 般呈 . 一 均匀 的圆形. 色质纤 细 , 染 几乎 不 见 核仁 。 癌细 胞一 般体 积 较大 , 核染色质 粗 , 时核呈 空泡 状 , 有 常有 大 而 明显 的核 仁 , 为前列 腺 此
【 分类号】 7 .5 中图 R 3 2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62 22(010 —00 0 1 — 5321)8 02 — 1 7
而无完整的基底细胞层, 常伴发于 B H, P 最需与小腺泡型前列腺癌 鉴别。若密集的腺泡无浸润现象 , 其分泌上皮又无间变, 则应诊断 为小腺泡性增生。2 2前列腺癌与前列腺癌相混淆 的良性病 变 .
癌 的特 征. 前列 腺癌 的核 在高 倍 镜 下 和邻 近 正 常 大 腺 泡上 皮 细胞 核 相 比, 略有 增大和 染色质 增 多 。而 在 穿刺 活 检 中 出现 明显 的多形 性
.. 核 , 而要怀疑 前列腺 癌的诊 断 , 反 这时应 注 意以下 3 种情 况 :1 是 2 24 肉芽肿 性前 列腺 炎 肉芽肿 性前 列腺 炎 的病理 学表 现 为 () 可聚集成片状。具备透明或淡红染色胞浆, 小的泡状细胞 否误穿精 囊腺 ;2 是 否 为放 疗 或 内分 泌 治疗 后 的前 列腺 ;3 是 细胞大 , () () 核 , 象前列腺 癌 , 实为 巨 噬细胞 。另 一种 细胞 则 呈 多形性 , 很 但 细 否为膀胱 、 直肠 或其它脏 器 的浸润性 或转移性 癌 。 13 浸 润现 象 浸 润现象包 括前列 腺包膜 内及包膜 外浸润 。特 胞核固缩 , . 呈空泡状, 体积小, 成排或成簇排列, 有时候可见一些腺 病变 与 正常情 况 别要注意包 膜 内浸 润 , 列腺 良 腺体 有完 整 的基底 膜 , 围有弹 泡 。鉴 别时应 留意 肉芽肿性 前列 腺炎 的腺泡 少 , 前 性 周 常 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包绕。发生浸润时, 癌细胞突破基底膜, 侵入 下腺 管的关联无 变化 , 常可 以见退 行性 变 的淀 粉样 体 和多 核 巨 有 致 间质 , 现为腺体 密集 或融 合 的“ 靠背 ” 共 壁现 象 。间质发 生 细胞 。而前列腺 癌的 细胞呈低柱状 或立 方形 , 清楚 的细胞 壁 , 表 背 或 密 嗜酸性 的胞 浆 , 核较 正 常大 , 色 及形 态会 有 变异 , 分裂 细胞 染 核 增殖性反 应 。前 列腺 癌常见 癌 细胞 侵 入 神经 周 围 间隙 , 甚至 侵入 缺少 正 无 淋巴管或血管。若发现神经周 围浸润 , 可确诊为前列腺癌。前列 不活跃 。其腺 泡较小 , 曲管 状 , 常 排列 形态 丧 失 , 规则 地 向基 质浸润 , 胶原结缔组 织层 已不成 活 。腺 泡 内包含小 量分 泌物 , 腺周围组 织的浸润 表现 为包括神 经组织 的脂 肪组 织 中出现肿 瘤性 但极少有淀粉样体。前列腺癌如产生显著的退行性变, 则组织结 腺泡或 细胞团 。前列腺 周 围的浸润为 晚期浸 润。 构根 本不见 了 , 没有腺泡形 成的倾 向。 完全 2 前列腺癌 的鉴别 诊 断 ・ 225 前列腺 鳞状上 皮或移行上 皮化生 常发 生在腺体 内梗 死 .. 2 1 前 列腺 癌 与癌前病 变和癌 相似 的病 变鉴 别 . 鳞状 无 211 前列腺 上 皮 内瘤 变( I ) PN是 一种 腺泡 内 的分 泌上 区 的愈合部 , 上 皮 或移 行 上皮 分 化 良好 , 退 行 性变 或 分裂 .. PN I 皮的病变, 表现为原先存在的一群导管 一腺泡。其细胞成分 比其 相。化生的最突出特征是缺血性坏死或缺少平滑肌的纤维结缔组 邻近 的腺 泡更 紧密 , 胞常增 生 , 的增 生可 呈 4 形态 。平坦 细 细胞 种 状、 、 簇状 小乳头 状和筛 状 。增 生 的细 胞 , 核增 大 , 其 形状 不 一 , 空 泡化 , 1 2个大 核仁 。其 核 的形 态 与 2— 有 ~ 3级 前 列腺 癌 的核不 能 区别 , 此 时 仍 存 在 不 完 整 的 基 底 细 胞 层 , 疫 组 化 染 色 但 免 C 3 0 1 P3呈间断性阳性表达, P0 s K 4 E 2及 5 而 54 呈阴性 , 可资 鉴别 。PN是前 列腺癌 的癌前 病变 , I 因此 , 在 穿刺 活检 标本 中见 若 到高级别的 PN时, I 病理医师应详细检查所有检材, 以寻找前列腺 癌 , 尿科 医师亦 要警 惕前列 腺癌 的发生 , 泌 定期 复查很 有 必要 。2 . 12前列腺非典 型性 腺瘤样 增生 ( A . A H)有人 认 A H 为是癌 前病 A 变 ]虽根据 尚不充 分 , 其 组 织像 确 需 与 癌鉴 别 。A H是 一组 , 但 A 新形成腺 体的病变 , 现为一群 密集 的小腺 泡 , 表 被覆单 层分 泌上皮 织结 构基质 。 23 其 它病 变 其 它 病 变 , 硬化 性 腺病 、 源性 腺瘤 、 opr . 如 肾 C oe 腺、 精囊等在穿刺活检中, 易被误诊过为前列腺癌。其中腺病、 C oe 腺及精 囊都可 用免 疫组 化染 色 ( K 4 E 2及 P3 而确 定 opr C3 1I 3 6) 有无基底细胞存在, 而有别于前列腺癌。 综上所述, 前列腺癌的诊 断 思路主要 强调腺体 结 构紊 乱 、 胞 异型 和组 织 浸润 。若 细胞 间 细 变不明显 , 又缺乏浸润根据时, 诊断前列腺癌主要依据结构的紊 乱 。主要 表现为 :1 不见正 常及增 生 时腺泡 的两 层上 皮 , () 基底 细 胞层 缺如 , 而只见一 层分泌 型肿瘤性上皮 细胞 , 细胞 中出现 大 分泌 核仁 , 断前列腺 癌最重要 的标准 。( ) 见正常或 增生时均 匀 是诊 2不 的大而迂 曲的腺泡 , 每个 腺泡周 围 ( 不见 下转第 2 ) 2页
2 2
4 讨 论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Se d a A dA kT eMein 2 1 年第 9卷 ekMei l n s h dc e 0 c i 1
第 8期
单 纯性 肾囊肿 是 泌 尿外 科 常 见 病 , 肾囊 性 疾 病 中居 首 位 。 在 对于单 纯性 肾囊肿 , 如果囊 腔 小且 无 症状 或并 发 症者 一般 先 予 以 观察。当囊肿 ≥ c 或存在压迫症状或继发感染、 4m, 出血、 疑有恶变 者 须予 以外科 治疗 。开放囊肿 去顶术是 单纯 性 肾囊 肿治 疗传 统的 手 术方式 , 可缩小 囊肿体 积 , 解囊 中膨胀 压迫 造成 的症状 , 疗 缓 治 较彻底, 但手术损伤较大 , 并发症较多- 。B超定位下穿刺抽液 3 】 注入硬化剂的方法损伤虽小 , 但疗效较差, 复发率高 , 而且位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