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组织培养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半夏无菌组织培养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半夏无菌组织培养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作者:张利霞孟彦斌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7期摘要分析了建立半夏组培体系过程中存在的污染、次生代谢产物毒害、低成活率、再生方式多样化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对高效建立半夏组织培养体系的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半夏;组织培养体系;建立;问题;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7-082-02半夏组织培养技术主要用于大规模繁殖半夏优良品种和珍贵种质资源,茎尖脱毒和无毒苗扩繁以及人工半夏种子生产中,其首要环节是建立无菌组织培养体系。
建立半夏无菌组织培养体系,就要解决污染、次生代谢产物毒害、成活率低、再生方式多样化的问题,笔者在此就这几种问题的发生情况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1 污染及其预防措施污染可导致组织培养体系建立工作失败,且引起污染的因素复杂多样,所以半夏组织培养无菌体系建立中最为关键和困难的问题是防止污染发生。
1.1 污染原因在组培半夏外植体建立中,引起污染的一类因素是外植体、消毒用容器、培养基、接种器械和接种室消毒不彻底,超净工作台过滤装置失效,操作人员未遵守操作规程等,使得培养材料外部或培养基上带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培养最初的几天内培养材料和培养基上滋生菌丝或菌落,不及时处理会使所有材料和整个培养基表面均受到感染。
引起污染的另一因素是外植体携带内生菌,培养初期并不表现污染,培养5 d后或更长时间才出现,污染程度较轻,但最难控制。
在半夏外植体材料中,以块茎尤其是生长结束后采收的块茎引起的污染最为严重,珠芽的污染最轻。
1.2 污染的预防措施1.2.1 接种环境严格消毒。
接种室、培养室、超净工作台、消毒用容器、接种用器械、冲洗外植体材料所用的蒸馏水、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和手都要严格消毒。
笔者将冲洗外植体材料用的瓶装蒸馏水、消毒外植体用的容器也用牛皮纸包扎好,用高压锅消毒,减少了污染。
半夏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半夏组织培养研究概况组织培养,又称离体培养,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活器官、组织或细胞放置在适宜的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而重新形成的细胞、组织或个体。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医药开发等研究。
应用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组培快繁和脱毒技术大规模生产优质种苗满足种植的需要;二是通利用组织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或悬浮细胞中直接提取药物所需的有效成分或通过生物转化、酶促反应等手段间接获取药物所需药物。
3.1 半夏组培扩繁的研究为了解决某些药用植物天然野生资源过度采挖,人工栽培繁殖系数低,用种严重不足等问题,已经药用植物对植物组培快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组培快繁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某些有性繁殖系数低的药用植物的用种问题。
我国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始于上世纪50年代,罗士韦(1964)首次报道了我国关于人参组织培养获得成功的研究成果。
1983年全国召开了第一届药用植物组织培养讨论会。
目前为止,我国药用植物已有100多种,其中大多数为珍贵的药用植物通过组培快繁技术繁殖获得了成功。
目前,通过组培快速繁殖已获得了半夏无菌苗苗。
张振媛(2008)报道了不不同激素对不同品系荆半夏的诱导作用是不同的。
黄海波等人比较不同激素对半夏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发现较低浓度的6-BA和NAA对半夏植株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张丽梅等(2003)以珠芽和块茎为外植体在添加1.0 mg/L BA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发现不需要转移培养,就能在外植体上可长出多株根系粗壮,植株健壮小苗。
郝会军(2008)等报道了半夏组培苗炼苗技术的研究,发现对组培获得的无菌苗进行炼苗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其无菌苗在大田的移栽成活率。
3.2 半夏的悬浮培养的研究贾永芳等人采用半夏细胞悬浮培养对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发现将半夏幼嫩叶片在MS + 2.0 mg/L 2,4-D + 0.5 mg/L BA培养基上一个月内可以诱导出较好的愈伤组织,取颜色鲜黄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经3-4次继代后得到分散性好的半夏细胞悬浮系,并将细胞悬浮液过滤获得到的小细胞团接种于MS + 0.2mg/L NAA + 1.0 mg/L BA分化培养基上,40 d后分化出小植株。
药用植物半夏细胞悬浮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研究

药用植物半夏细胞悬浮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研究丁兰;欧巧明【期刊名称】《北方园艺》【年(卷),期】2007(000)009【摘要】为了建立甘肃产药用植物半夏的细胞悬浮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通过对其不同外质体筛选、愈伤组织诱导和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类型、激素水平、起始密度、震荡速率等影响因素以及细胞生长状态、生长曲线和pH值变化等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叶柄为外质体,选择"松散型"愈伤组织和2×105个/mL的起始培养密度,在附加2,4-D 2.0 mg/L+BA 0.5 mg/L+NAA0.5 mg/L的1/2 MS培养基上培养,温度(23±2)℃,转速90 rpm,pH值6.0,黑暗培养为最适悬浮培养体系;经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培养液pH随着细胞的生长先上升后下降,18 d时细胞基数达到最大值;悬浮继代培养后,通过降低或停止震荡转速,在添加BA 0.5 mg/L+NAA0.5 mg/L的MS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上可诱导分化出芽和根,进一步形成完整的植株.【总页数】4页(P187-190)【作者】丁兰;欧巧明【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7.23+9;S035.3【相关文献】1.草莓细胞悬浮培养条件优化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J], 张洁;葛会波;张学英;郑丽锦;时翠平2.掌叶半夏细胞悬浮培养及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 [J], 朱宝成;吴爱民3.苹果体细胞悬浮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J], 李玉生;吴永杰;赵艳华;吴雅琴;程和禾;陈龙4.枸杞髓部细胞悬浮培养及其高频率植株再生的研究 [J], 曹有龙;贾勇炯5.三叶半夏细胞悬浮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J], 贾永芳;侯玉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半夏的组织培养研究

半夏的组织培养研究马宗新(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安徽阜阳236065)摘 要:本文以半夏茎尖,叶片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培养基为MS+BA1.0+NAA0.05mg/L,增殖培养基为BA1-1.5mg/L+NAA0.5-1.0mg/L,半夏的不同器官均能够进行培养出芽,本文还探讨了试管小球的形成条件,BA对试管小球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糖浓度在30-160g/L范围均有试管小球形成而以80g/L形成小球较多,在MS+BA1.0+NAA0.8mg/L+糖45g/L,无光照条件下形成小球较大。
关键词:半夏;组织培养;试管小球中图分类号Q949.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731(2009)08-040-02Study on The tissue culture of 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Ma ZongXin(FuYang Agriculture Institute of AnHui Province, FuYang 236065, China)Abstract: The blade and shoot tip of 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 as a material in vitro culture are studeid , the result indicate that the shoot tip culture medium is MS+BA 1.0+ NAA0.05 mg/l, the multipropagation culture medium is MS +BA1-1.5 mg/l+ NAA0.5-1.0 mg/l, the different organ of 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 all produced adverilitious buds earsily, the formulating condition of the tube bulb was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BA is the key to the tube bulb formulation. when the sugar oncentration was 30-160 g/l, the tube bulb occurred ,and the concertration was 80 g/l, the bulb grow smaller, and with MS+ BA 1.0+ NAA0.8mg/l+sugar 45 g/l as media, the bulb grow biggest.Key words: 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 tissue culture; tube bulb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天南星科草本植物,有狗爪半夏[Pinella ternate(Thunb)Breit],三叶半夏(Pinella,ternate),掌叶半夏(Picria,Pedatisecta)3个种。
半夏研究进展_毛子成

第20卷 第1期江西科学V ol.20 N o.12002年3月J I AN GXI SCIENCEMar ,2002文章编号:1001-3679(2002)01-0042-05收稿日期:2001-08-14,修订日期:2001-10-08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00—46),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毛子成(1977-),男,重庆奉节县人,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半夏研究进展毛子成,彭正松(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 南充 637002)摘要:半夏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生存环境遭到日益严重破坏,造成半夏资源匮乏。
为保护和开发这一重要药材资源,已对其进行了系列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半夏的人工载培、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半夏研究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半夏蛋白是一种从半夏块茎鲜汁中提取出来的植物蛋白,它是一种植物凝集素,具有抗肿瘤、抗生育等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对其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半夏;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半夏蛋白;抗生育;抗肿瘤中图分类号:Q931.2 文献标识码:AProgress on R esearch of Pinellia ternateMAO Z i-cheng ,PE NG Zheng-s ong(Department of Biology ,S ichuan T eacher ’s C ollege Nanchong 637002PRC )Abstract :Pinellia.ternata (Thunb.)Breit is a kind of im portant herb plants.The environmental condi 2tion has been seriously destroyed which leads to the deficiency of this res ources.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tect and exploit this herb res ources ,a few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A review is presented on the researches achievements in farm growing ,tissue culture ,rapid reproduction.And then predict its re 2search prospects.Als o included is a kind of lectin -Pinellin ,which is a s ort of plant protein extracted from the fresh tubers of Pinellia.temate.It has many im portant functions such as anti -tum our and anti -procreation actions etc.K ey w ords :Pinellia ternate (Thunb.)Breit ,T issue culture ,Rapid reproduce ,Pinellin ,Anti -tum our ,Anti -procreation 半夏(Pinellia ternate (Thunb.)Breit ),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其块茎入药。
半夏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共3篇

半夏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共3篇半夏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1半夏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半夏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包括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功效。
然而,由于采摘和种植不规范,半夏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受到了很大影响。
为了提高半夏种植的效率,保证半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进行规范化种植的研究。
半夏规范化种植的关键技术包括:选地、施肥、定植、灌溉、除草等。
如何选择适宜的种植地是规范化种植的第一步。
半夏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但不能太过潮湿。
因此,要选用排水良好的土地,并且在施肥时要采取科学的方法。
对于不同的土壤类型,要制定相应的施肥计划以满足植株的需求。
在定植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密度,以避免种植过密或过疏导致的影响。
在灌溉方面,需要注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的问题,对于半夏的生长,要掌握好湿润度的平衡。
在除草方面,可以采用物理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此外,为了提高半夏的种植效率和产量,建立组培快繁体系也是十分必要的。
半夏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已经得到很好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组织培养基的合理配方和培养环境的优化,以及对半夏快速繁殖的方法和过程的研究。
建立起完整的半夏组培快繁体系,可以大大提高半夏的种植效率,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半夏的品质。
总之,半夏规范化种植的关键技术和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半夏的种植效率和保护半夏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土壤、气候、栽培、病虫害等因素,综合分析选择最适合半夏生长的方法和技术,以实现稳定的种植产量和高质量的半夏药材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半夏的规范化种植和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对于半夏药材的高质量和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若想要保护半夏资源和提高种植效率,应该在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科学施肥、合理灌溉和除草等方面用心,同时建立起半夏的组培快繁体系,以有效地实现稳定的种植产量和高质量的半夏药材半夏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及组培快繁体系建立的研究2半夏是一种珍贵中药材,在中医学中广泛使用。
遗传转化体系育种

遗传转化体系育种遗传转化体系育种农业作物的遗传改良一直是提高产量、质量和抗病性的重要手段。
而近年来,遗传转化体系育种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育种模式。
遗传转化体系育种,简称GTS育种,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遗传改造技术,将外源性优异基因导入目标植物,使其永久性地获得这些基因的方法。
按照实施方法不同,遗传转化体系育种可分为基因鉴定转化技术、生物技术转化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
其中,基因鉴定转化技术是将目标植物DNA进行随机切割、扩增、鉴定,筛选合适基因,并通过质粒等载体将目标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达到基因改造的目的;生物技术转化技术主要包括冷冻保存、冷冻干燥和超标准压缩等方式,使得细胞质和细胞结构都能够得到保护,经过复苏的细胞呈现出更好的生存能力和自我复制能力;细胞培养技术利用健康组织营养母细胞形成支持组织,进而产生育苗、扩繁;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利用无菌培养环境稳定、细胞自生分化等特点,增加获得变异比例,从而使遗传转化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遗传转化体系育种的优点在于其缩短了优异基因筛选过程中所需的时间,提高了遗传材料筛选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GTS育种不仅可以加快杂交中亲本类型的选择和单体型的光谱密度,还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适应环境的稳定性和产品的品质。
因此,遗传转化体系育种被认为是现代高产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遗传转化体系育种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外源基因转移对所增加基因的不适应性可能会导致生成不稳定的表观遗传剖面,增加了杂交后代的不确定性。
同时,由于外源基因与目标植物自身基因生理缺陷或遗传交互作用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产生某些新的毒性成分,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注意对外源基因和整体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进行研究和评估。
总之,遗传转化体系育种是一种将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与遗传学理论相结合的创新型育种方法,具备显著的优点和挑战。
在实际生产中,对其应用进行科学研究,并积极探索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半夏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第一作者简介:陶米林(1990-),女,湖南长沙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植物细胞工程与遗传。
E-mail:xiaomi19900506@163.com.责任作者:黄红梅(1978-),女,湖南长沙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植物细胞工程与遗传。
E-mail:hhm7418@163.com.收稿日期:2012-10-23半夏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陶米林,刘清波,黄红梅(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摘 要:以半夏块茎和顶芽为试材,对顶芽愈伤组织诱导、顶芽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块茎不定芽分化和不定芽诱导生根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半夏最佳顶芽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mg/L+NAA 0.2mg/L;最佳顶芽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最佳半夏块茎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最佳不定芽诱导生根培养基为MS+2,4-D 2.0mg/L+KT 1.0mg/L。
关键词:半夏;组织培养;顶芽;块茎中图分类号:S 567.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3)04-0113-05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属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等省。
半夏是中国中药宝库中一种重要及常用的药材,其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距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
据统计,在558种中药处方中,半夏的使用频率居第22位。
半夏药用部分主要为块茎,含半夏蛋白、生物碱、半夏淀粉、甾醇类、氨基酸、挥发油、芳香族成分、有机酸类、黄酮类、鞣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能[1-3]。
由于长期过度采挖,半夏野生资源已近枯竭,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已进行人工种植。
半夏的人工栽培历史较短,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山东和江苏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组织培养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主要产地是中国和日本。
半夏在中药材中的使用排名是第22位,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其加工的产品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燥湿化痰,和胃,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
在自然生态条件下,野生半夏主要依赖块茎、珠芽进行无性繁殖,繁殖率偏低。
为满足用药需求,人类长期依赖采集半夏野生资源,但由于环境污染和耕作制度
改革,导致了市场上半夏野生资源供不应求。
为满足市场需求,人工长期进行半夏的无性繁殖和高密度种植,不仅造成危
害半夏的植物病毒、内生菌和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横向扩散,而且造成病毒垂直传播在植株中大量积累,严重影响产量及品质。
同时调查发现,田间杂草也同样威胁着半夏产量。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大批量的半夏种苗,利
用茎尖脱毒技术对半夏进行脱毒,能够有效保障半夏品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得
到抗草甘膦半夏新品种,可有效降低半夏的栽培管理成本。
本研究选用半夏叶柄为研究材料,探索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半夏无菌苗叶柄诱导脱分化、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生根的影响。
结果表明:半夏叶柄诱导脱分化最佳培养基是MS+1.0mg/L 2,4-D+0.2mg/L
6-BA。
愈伤组织增殖最适培养基是MS+1.0mg/L 2,4-D+0.2 mg/L 6-BA。
分化最适培养基是MS+1.0mg/L 6-BA+0.2 mg/L NAA。
半夏生根最适培养基
是1/2 MS+0.2 mg/L IBA+0.01 mg/L 6-BA。
同时得到半夏一步成苗的最佳培养基是MS+1.5 mg/L 6-BA+0.2mg/L NAA。
本研究运用茎尖脱毒技术,获得半夏脱毒苗。
用RT-PCR法检测黄瓜花叶病毒CMV和大豆花叶病毒SMV的脱毒情况,检测的5株脱毒苗中,有1株成功脱除黄瓜花叶病毒,有4株成功脱除大豆花叶病毒,仅有1株成功脱除两种病毒。
本研究的半夏遗传转化采用农杆菌叶盘法,外源基因载体为pM3301UbiSpCP4,转化后的再生植株用PCR对株系进行目的基因检测,50株转化苗中有2株植株表现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