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

合集下载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思路罗强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思路罗强

梅毒-RPR联合TPHA/TPPA;HIV:真菌(毛线菌放线菌)结核(PPD、结核DNA、全 身多部位)寄生虫;细菌、病毒(水痘带状疱疹、 乙肝、丙肝);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弓形虫 HB低、WBC、N、PLT、ESR、丙球高、抗核抗体、补体正常
2原发性Βιβλιοθήκη 大:发热、跛行、无脉、血压不对称、杂音、主扩、Allen(Takayasa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 中:结节、溃疡、网状青斑、坏疽、血管瘤、多发单神经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川崎病)PACNS:慢性头痛串珠样梗死活检余正常 小:关节、紫癜、荨麻疹、肉芽肿、眼肺肾病变(肉芽肿性:wegener肉芽肿、churg-strauss综合征;非肉芽肿性:过敏性紫癜)
脑 卒 中 诊 断 思 路
病因:动脉夹层、外伤性脑血管病、静脉血栓形成、烟雾病、放射性动脉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头颈血管鞘肿瘤、头颈 血管发育不良(卷曲扭曲环行)、麦角中毒、 动脉开窗术、偏头痛性脑梗死、其他遗传如遗传性高脂血症、高血压、 高HCY。 FMD :一种病因不明的非粥样硬化性、非炎性、特发性全身血管病,其主要累及多部位中型动脉远端,如肾动脉、脑 血管等,病理多发性狭窄和交替性血管壁扩张(串珠样表现)是最常见的类型 ,DSA多种血管病变。 动脉夹层:头颈动脉夹层是儿童及青年人卒中的主要病因。大多数夹层累及颈内动脉颅外段,椎-基底动脉和颈动脉颅 内段很少发生。头颈动脉夹层发生于钝性或贯通性外伤,它们也于肌纤维发育异常,马凡综合症,囊性中层坏死,咽部 感染,梅毒性动脉炎,色斑病等有关,通常自然起病。 放射性动脉病:是放射性治疗后脑供血动脉的迟发性损伤。微血管损伤表现为纤维素样坏死、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外膜 纤维化、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大动脉损伤亦出现类似改变,受累区域动脉呈节段样狭窄和闭塞,颅底损害酷似 moyamoya 血管表现。从放疗到出现症状时间:脑部 < 5 年;颈部平均为 20 年。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干预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干预

青 年 缺血 性 脑 卒 中的护 理 干 预
胡云霞 ( 河南省汝阳县人 民医院, 河南 汝阳 4 7 1 2 0 0 )
[ 摘
要] 目的 : 分析探讨干预护理对青年 缺血性脑卒 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 选取 2 0 0 5年 8 月一 2 0 1 1年 8月进行治 疗的缺
血性脑卒 中青年患者 1 1 8例 ,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 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 , 分别 分析 两 组 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 、 血小板和凝血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 的比较 。结果 : 与对照 组相 比, 观 察组患者 神经功能评分 和凝
膜 的同时通过增加排尿 , 促使 体内乙醇 的排泄 。 3 . 7 预 防并 发 症 : 中毒 性肺 水肿 早期 可使用 大量 糖皮 质 激 素, 心脑损害可用血 管扩 张剂 。 3 . 8 健康 指导 : 加强健康 宣教 , 护士宣 教时要有充 分的思 想 准备 和足够 的耐心 , 运用 沟通技巧 , 诱 导患者接受和配合健 康 教育 。强调长期过 量饮酒 的危害性 , 使 患者 对急性 乙醇 中毒 和慢性 乙醇 中毒有所认识 。
入, 必要 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
2 0例急 性乙醇 中毒患者 , 经过 相应 的急 救和对症处理 , 全
部治愈出院。
5 讨 论
3 . 3 催吐 、 洗胃: 诱 发呕吐 , 可用压舌板或手指刺 激非 昏迷患
随着 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 , 酒成 了宴请 聚会 的必备饮 品 , 但饮酒过 量容 易 引起 急性 乙醇 中毒。通过相 应 的急 救和 护 理, 加 速排 除体 内 乙醇 和保 持 呼吸道 通 畅, 减 少并 发症 的发
者 咽喉壁 、 舌根 部 , 使患 者呕 吐, 减少 胃内残 留乙醇 吸收 。如 果摄入量极大或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则 可以用温开水洗 胃。洗 胃应在患者饮酒 1 h内进行 , 在洗 胃时勿使洗 胃液误入气 道而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析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分析

4 参考文献 Eli 顾学兰 ,丁新生 ,狄晴 ,等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 的临床疗
效观察[J].中国新药与I临床杂志 ,2005,24(2)l113. [2] 中华神经科学会 。各类 脑血管疾病 的诊断要点/脑卒 中患者临
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 分标准 (1995)EJ].中华神经科 杂志 ·
急 性 脑 卒 中 是 中 老 年 人 常 见 病 ,其 发 病 率 随 年 龄 增 长 而 增 加 ,但 本 病 在 青 壮 年 中亦 不 少 见 ,且 随着 近 年 来 工 作 节 奏 地 加 快 、生 活 压 力 地 增 大 ,青 年 脑 卒 中呈 逐 年 增 高 趋 势 ,为 了能 够 减 少 青 年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发 生 ,我 们 对 青 年 缺 血 性 脑 卒 中病 因及 诱 因进 行 研 究 ,现 报 告 如 下 。
E4] 欧 阳晓春 ,余小骊 ,瓮燕红 ,等 .依 达拉奉联合按 扎格雷钠治疗 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J].实用 医学杂志 ,2008·24(21)t 3 758—
3 759.
[5] 饶春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 急性脑梗死 90例[j]. 陕西 中医,2009,29(1o):1 304—1 305. (收 稿 201 1-10—09)
同期 健 康青 年 体 检 人 员 150例 为 青 年 正 常 对 照 组 ,对 青 年 卒 中 组 、青 年 正 常对 照 组 进 行 总 胆 固 醇 (TC)、甘 油 三 酯 (TG)、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HDL-ch)、低 密 度 脂 蛋 白 (LDL—ch)、载 脂 蛋 白 A(Apo—A)、载 脂 蛋 白 B(Apo—B)及 同 型半 胱 氨 酸 (Hey)测 定 并 比较 。 1.3 统 计 学 方 法 使 用 SPSS 10.0统 计 软 件 包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计 量 资料 用 均 数 ± 标 准 差 ( ± s)表 示 ,采 用 t检 验 处 理 数 据 。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

本组患者有43例DSA检查正常,其原 因可能为小的穿通动脉病变或血液动力 学的改变引起的脑缺血
女性DSA正常的比例要高(男:女=23.2%: 51.2%), 提示青年女性脑缺血时要更多关 注其他原因,如口服避孕药、偏头痛、 免疫性疾病以及静脉性疾病等引起的小 血管病变
但也有大部分单一的大脑中动脉及椎 动脉-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并没有可查的 危险因素
除心源性栓塞、MoyaMoya病、多发 性大动脉炎外,动脉夹层被认为是青年 人中风的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只发现5 例动脉夹层,远低于Lee、Kristensen等 报道,但发现另有4例椎动脉系统的发育 不良和变异,说明在年轻人中出现动脉 梗死时除考虑狭窄外,还要想到动脉夹 层及变异的可能性
差异,以30~44岁组多见(P﹤0.05)
不同年龄的血管病变分布示意图
120
100 80
80 55
60
40
20
0
总数
24 11
正常
29 23
单支
31-45岁 15-30岁
P﹤0.05
26 7
6 2
多支
MoayMoay病
不同年龄的血管病变分布(例、%)
年龄 总数 DSA正常 单支血管病变 多支血管病变 MoyaMoya病
15-30岁 55 30-44岁 81
19(34.5) 24(29.6)
﹡P﹤0.05
23(41.8) 29(35.8)
7(12.7) 6(10.9) 26(32.1)﹡ 2(2.5)
并发症发生情况
136例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 造影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致残、死亡等严 重并发症
病例1女30岁,椎基底动脉梗塞
单支与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

青年卒中的诊断与治疗

青年卒中的诊断与治疗
青年卒中的诊断与治 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青年卒中概述 • 临床表现与分型 •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管理与教育支持
01
青年卒中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青年卒中是指年龄在18-50岁之间发生的脑卒中,包括 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优势
MRI对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MRI还可 以进行多种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等,有 助于评估卒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DSA检查技术及其适应症
DSA检查技术
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即数字减影血管 造影,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处理将造影前后的影像相减,仅留 下血管影像的技术。DSA可以清晰地显示脑部血管的形态、 分布和血流情况。
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价
定期随访安排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通过电话 、门诊等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的康 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
题。
效果评价标准
制定明确的效果评价标准,包括神 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程 度等,以便科学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和效果评价结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为患者提 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高凝状态、静脉损伤等。
尿路感染
患者因排尿障碍或长期留置尿管,易 引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尿管留 置时间、个人卫生习惯等。
褥疮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过 久,导致缺血、坏死而形成褥疮。危 险因素包括营养不良、皮肤潮湿等。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呼吸道管理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 ,促进痰液排出,保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研究进展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研究进展
5 0% 的人 闭 塞 再通 。 3 纤 维 肌 肉 发 育不 良 ( M D) F
般 情 况 下 , 脉 粥 样 硬 化 多见 于 4 动 0岁 以 上 的 中老 年 人 。
多 数 学 者 认 为 , 发 性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是 青 年 脑 卒 中 , 别 是 早 特
3 O岁以上脑卒 中的主要原 因 。早发性 动脉硬化 尽管 在发病
剂 充 盈 分 为 直 接 和 间 接 征 象 。郑 洪 波 等 ¨ 刮报 道 的 1 7例 C D A
患 者 中小 于 4 5岁 者 1 1例 , 且 颈 内 动 脉 夹 层 (C D) 而 I A 与椎 动
d sl i,MD) 。为 更 好 地 预 防 青 年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提 供 借 yp s F aa 等 鉴, 本文 就 国 内外 近 几 年 在 青年 缺血 性 脑 卒 中 与 心 脏 血 管 有 关 的病 因方 面 研 究进 展 做 一 综 述 。 1 早 发 性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伤机制病人 , 而且常常是开始并不 能被认识到 。但 目前 国内仍 缺乏该病详实的流行病学 资料 。根据 受累 的血管不 同分为颈
内动 脉 夹 层 (C D) 椎 动 脉 夹 层 ( A 。 D A 是 诊 断 C D IA 与 V D) S A
最可靠的方法 。D A表现根据 管腔 的形态和 夹层 内是 否造影 S

脉夹层( A ) V D 的构成 比为 1/ 。R bnt nS 等[ 6 2 u i e M si 1 ¨系统综述
了 20 0 5年 以前 的关 于 C D 的文 章 , A 发现 个别 研 究 报 告 了 C D A
与以下风险因素有强联 系 : 主动脉根部 直径 >3 m、 头痛 、 4m 偏 颈总动脉心脏周期过程 中相对直 径的变 化和在颈 部推 拿疗 法 中小 的创 伤 (>1 . 1 8%) 而 同型 半胱 氨 酸 和最 近的感 染 与 , C D为弱关联 。Me o M等 研究 显示 C D更常见于男性 , A t sT A

认识青年卒中

认识青年卒中

一.青年卒中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全球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差异 来源:Boot E.et al.J Neurol Neuresurg Psychiatry 2020
一.青年卒中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 青年卒中的患病率及病因分布也有明显的 种族差异,比如说非洲裔、西班牙裔、亚 裔青年卒中的发病率高,其中亚裔青年卒 中的常见病因多见于烟雾病、颅内动脉夹 层等。
• 3.遗传性疾病基因筛查的诊断价值:较低。虽然几种单 基因遗传病可增加青年卒中风险,但因患病率过低,遗 传筛查的诊断价值较低。不推荐常规筛查遗传基因。
三. 病因、危险因素
• 中国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分布 与欧美人群有差异,应该针对中国青年卒 中人群制定适合的病因检查流程,要充分 权衡病因差异性、复杂性和诊断的创伤性 及性价比。
• 目前缺乏规范化的病因诊断流程,为诊断青年 卒中病因可能需进行多方面的辅助检查。随着 青年卒中发病率升高,医生对其认知和重视程 度增加,大量辅助检查被无选择的应用于青年 缺血性卒中患者。青年缺血性卒中根据TOAST 病因分型后,大部分患者为不明原因或其他原 因,基于TOAST分型指定的诊断流程往往不能 满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诊断需求及卫生经 济学要求,必须尽可能明确具体病因,指导青 年卒中治疗和二级预防。
青年卒中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
小结
• 1.青年卒中患者患病率呈升高趋势,尤其是青年缺 血性卒中,应引起重视。
• 2.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复杂,但早发动脉粥样硬化 仍是最常见病因,需关注夹层、卵圆孔未闭(PFO) 等特殊病因。
• 3.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多,但传统血管病危险 因素仍对绝大多数卒中负责,应加强控制。
三. 病因、危险因素
• 可控制的血管病危险因素在青年卒中比例 中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部分患者可能同时 合并两种以上的危险因素,应尽量发现患 者潜在的病因机制或危险因素,并加以治 疗和控制。自身免疫病、感染、肿瘤、放 疗等即可作为卒中的直接病因,也可作为 危险因素加速早发动脉粥样硬化。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2 1 — 5 0 收 稿 , 0 0 0 — 0 修 回 000—9 2 1— 6 1
块脱落形成栓子, 造成远端小动脉栓塞机制, 越来越 被人 们所认 识 ,且 超声 检查 与颈动 脉造影 的符 合率 达 9%1, 血管 彩超 检测 I 0 s颈部 J MT及 斑 块 , 已成 为一 种 经济 、 便 、 全 、 复性好 的检测 手段 。 方 安 重 本组病例颈 动脉粥样硬 化斑块检 出率 为 6. 28 %,颈 动脉 粥样 硬 化斑 块 以颈动 脉 分叉 处最 多 见, 占所有斑块 的 5 .%( 00 )其次 为颈总 动脉 , 3 2 . , 5 这 是 由于 动脉分 叉处 血流方 向和性 质改 变形成 低切 应 力所导致 的 , 有研究 证实 , 持续低 血流 剪切力 状态 可 导致动 脉管壁 内皮 功能损 害 ,粥 样硬 化斑块 的形 成 与低血流 剪切力 呈正相关 本研究 显示斑 块多发 。 生 在梗死病 灶 的同侧 , 少数发 生在对 侧 , 块检 出部 斑 位 与脑梗 死 部位有 明 显 的同侧 相关 性 ( < .1 , P O )说 O 明颈动脉 硬化斑 块与脑 梗死 关 系密切 , 机制 为 : 其 ① 粥样化斑块不断增长 , 直接阻塞血管; ②斑块不稳破 裂, 破裂的斑块栓死远端的血管 ; ③破裂或破裂 的斑 块 表面粗糙 , 小板 和凝血 因子被激 形成 血栓 ; 血 ④狭 窄 的动 脉 使远 端 的灌 注 压 下 导 致 分 水 岭 区 供血 不 足, 形成边缘 带梗死 或低灌 注性梗死 l 】 ] 。
2 结 果
2 6
2 4



1 0


4 9
4 7
垦兰 土
! §
1 2
1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分类
• 心源性栓塞(8~35%)
– 很可能来源 :心内膜炎、房颤、近期心梗 ,扩张性 心肌病,心内栓子或肿瘤 ,瓣膜赘生物 ,瓣膜修复 术,静脉血栓形成 ;
– 可能的来源 :房扑、陈旧性心梗,左室肥厚,二尖瓣 环钙化,钙化性主动脉狭窄
病因分类
• 血液疾病或异常(3~18%)
– 原发性高凝综合征 – 凝血—纤溶异常 – 血小板寻常 – 血液流变学异常 – 血管表面异常
• 好发部位 :颈内动脉,椎动脉,主动脉弓 • 临床表现
– 颈内动脉夹层病:同侧头面痛,特别眼周痛伴 Horner和同侧头面痛伴同侧大脑缺血→出现对 侧神经功能缺失。
– 椎动脉夹层病:颈外伤后→后枕颈痛,伴脑干 及小脑缺血症状
夹层动脉病(arterial dissection)
• 临床表现
– 主动脉弓处夹层病 • 常见胸背疼痛伴晕厥。 • 一侧脑部缺血症状和枕动脉搏动减弱 。 • 实际上呈主动脉弓综合征的一种病因 。
• 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
脂蛋白(a)呈一种类似低密度脂蛋白物质遗传 因素决定
危险因素
• 抗磷脂抗体(aPLs)
antiphospholipice antibodies
– apls是存在于血清中与阴性磷脂特异性结合的多克隆 免疫球蛋白,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L),狼疮抗 凝物(LA)。
– aPLs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女性多,患病具有多灶、复 发的特点。
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 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肉芽肿性综合征 (血管炎),淋巴瘤样肉芽肿病,中枢系统孤立
性血管炎等 。
病因分类
• 感染性疾病
– 囊虫病 – 带状疱疹 – 神经回归热螺旋体病
• 遗传性疾病
– 马凡(Marfan)综合征 – 表皮痣综合征
病因分类
• 遗传性脑血管病
房间隔动脉瘤等
卵圆孔未闭 (Paten foramen ovale, PFO)
• 可伴有持续(肺动脉高压)或暂短性
(Valsalva动作或咳嗽)右室高压
• 食道超声心动图测定PFO口径及右向左分流
程度
• 深部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经静脉造影,
放射核素标记纤维蛋白原或血小板闪烁法 等证实。
夹层动脉病(arterial dissection)
• 分自发性和继发性 • 继发性 :颈部外伤,脊柱不正规按摩,颈部过伸 • 机制
– 动脉夹层分离于局部损伤处发生动脉闭塞; – 于损伤处形成血栓→脱落→远端动脉→动脉栓塞而引
发缺血性卒中; – 于局部损伤处→夹层动脉病→破裂→出血性卒中
夹层动脉病(arterial dissection)
因子阳性
• 治疗:激素,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聚集。
卵圆孔未闭 (Paten foramen ovale, PFO)
• PFO是心脏各种右向左分流中最常见的疾病 • 年龄≤40岁原因不明缺血性卒中PFO占56% • 反常栓子源于右房-静脉系统 • PFO口径≥2cm或4cm • 有反常检子来源:静脉栓塞,肺动脉栓塞,
闭塞症状(TIA,脑梗)
• 颈外动脉闭塞:颞浅动脉搏动消失 • 锁骨下动脉闭塞:同侧上肢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两侧血压不等
主动脉弓综合征 (aortic arch syndrome)
• 椎—基底动脉受累:枕叶缺血,视野缺损 ; • 颈肩周及锁骨下凹区听诊有血管杂音。 • B超:颈、主动脉弓血管狭窄或闭塞 • 血管照影:可确诊 • 其他检查:血沉升高,贫血,抗核抗体及类风湿
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
定义
• 年龄在15~45岁之间的年轻人所发生的缺
血脑卒中。
概况
• 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3~5% • 30岁以前女性患者多,30岁以后男性患者多 • 年青人卒中发病率虽不及老年缺血性卒中多,
但也并非罕见,随经济发展有增高趋势,病 因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特点,其中有些病因 是可以治疗的。
■ 常见病:镰状红细胞病,血红蛋白SC病,红细胞增多症,球蛋白
异常血症,血小板增多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 凝血(DIC),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抗凝血酶Ⅲ缺陷,蛋白C缺陷,游 离蛋白S缺陷,纤维异常
病因分类
• 药物或其他物质泛用
乙醇,可卡因,海洛因,拟交感药物等
• 偏头痛 (2~18% ):偏头痛性脑梗死 • 炎性血管病(血管炎) :风湿性血管炎,系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M)
Phperhomocy stinemia
– 是卒中独立危险因素
各论
• 动脉粥样硬化
– 占年青人脑卒中的3~36% – 早熟的动脉粥样硬化 – 具备下列二项或二项以上危险因素
• 高血压(BP>16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mmHg );高血压卒中后至少持续一周以上。 • 糖尿病(卒中前服降糖药或饮食治疗) • TIA冠心病史 • 高脂血症 • 吸烟 • 周围血管病史 • 年龄>35岁
• 所以掌握该领域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病因分类
• 动脉硬化(3~36%) • 非动脉硬化性动脉病
– 动脉夹层病(Dissection) – 无脉病(Takayasu病) – 动 脉 肌 纤 维 发 育 不 良 ( Fibromuscular Dysplasia ,
FMD) – Moyamoya病(烟雾病) – 动脉炎
– 颈动脉夹层动脉病 • 血管造影和血管数字减影(DSA)示:颈内动脉颅外段血管呈
不规则狭窄或串珠状,也可发现远端血管闭塞。
• TCD:同侧颈动脉及眼动脉血流速度慢。 • 治疗:抗血小板或其他抗凝治疗。
主动脉弓综合征 (aortic arch syndrome)
• 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 • 主要累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也可累及肾、股动脉 ; • 早期发热,关节痛、肌痛,体重下降 • 女性多见 • 颈内动脉闭塞:一过性黑朦,晕厥发作及颈内动脉
• 线状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
(MELAS)
• 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脑动脉病(CADISIL)
• 家族性Sneddon综合征
危险因素
• 天然抗凝血系统某些因子的缺乏
近年发现年轻缺血性卒中病人中血抗凝血酶Ⅲ ( AT-Ⅲ ) ( antithrombinⅢ ) , 蛋 白 质 C (Protein C),蛋白质S(Protein S)缺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