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电生物反馈技术监控运动性疲劳实验研究_迟淑勋

生物反馈治疗仪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神经功能组织重建仪)生物反馈治疗仪就是利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并结合多种电刺激模式进行肌肉 训练治疗,以达到改善肌肉功能,帮助病人重建并恢复肌肉正常运动功能,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得运动功能障碍及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等。 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原理: 生物反馈治疗仪就是利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并结合多种电刺激模式进行肌肉训练治疗,以达到改善肌肉功能,帮助病人重建并恢复肌肉正常运动功能,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得运动功能障碍及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等。 生物反馈治疗仪结合生物反馈与神经功能重建得最新康复理念,集肌电、直肠、盆底得评估、治疗、训练于一身得康复专家。 什么就是生物反馈 生物反馈 (biofeedback) 又称生物回授。它在不同得场合下具有不同得涵义,既可以指有机体内发生得一种过程;又可以表示一种方法;还可以表示一种特殊得治疗手段。 生物反馈疗法 运用生物反馈疗法,就就是把求治者体内生理机能用现代电子仪器予以描记,并转换为声、光等反馈信号,因而使其根据反馈信号,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遂意得内脏机能及其她躯体机能、达到防治身心疾病得目得,由于此疗法训练目得明确、直观有效、指标精确,因而求治者无任何痛苦与副作用。据国内有关报道证实:生物反馈疗法对多种与社会心理应激有关得身心疾病都有较好得疗效。运用于生物反馈治疗得设备有:肌电反馈仪、皮肤湿度反馈仪、脑电反馈仪、脑电反馈仪及脉搏反馈仪等。仪器得操作者需经过专业训练,以保证结果得可靠性与科学性。

生物反馈治疗仪得作用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就是根据条件反射理论发展起来得,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用于临床。生物反馈就是用电子仪器测定神经-肌肉与自主神经得正常或异常活动情况,并把这些信息放大成视觉与听觉信号,反映给受试人。医生帮助受试人了解原来不能感觉得机体得变化,通过学习控制这些反映信息,学会调节心理生理变化,来治疗与预防特定疾病。 治疗焦虑障碍 用脑电生物反馈等治疗后,多数人能控制焦虑与惊恐发作,不再影响其工作与生活,能更好地平稳发挥脑功能。 治疗睡眠障碍 生物反馈疗法,使失眠伴紧张情绪病人控制全身肌肉松弛水平,快速进入睡眠。可增加失眠不伴焦虑病人睡眠波,产生强烈得困倦感。 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可作为纤维肌痛综合征综合性治疗措施,能改变患者得慢波活动。 治疗慢性疼痛 生物反馈治疗紧张性头痛与偏头痛,使患者得肌肉放松,头痛得症状减轻或消失。 治疗高血压病 用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比药物治疗合并放松训练治疗效果好。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体育锻炼与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在1982 年的第5 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种疲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的运动水平。但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而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体育运动员的健康,所以对人体疲劳的这种反应要能掌握其规律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体育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各国学者较公认的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机制有以下几种: 2.1 衰竭学说 2.1.1 磷酸原储备的减少 在人体骨骼肌中,ATP(腺苷三磷酸)含量约为 6mg 分子/kg 湿肌,CP(磷酸肌酸)的含量约为 17~20mg 分子/kg 湿肌。在激烈运动的 30s 内,肌肉中的 ATP 和 CP 大量消耗供能,其储存量明显下降;而以极限强度持续运动 2~3min 至精疲力竭时,CP 的浓度下降至接近于零但不会为零。最新用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结论不支持 CP 大量消耗是疲劳产生的原因,而认为 CP 在运动时的主要作用是使ADP(腺苷二磷酸)再磷酸化为 ATP,以保持 ATP 达到放松时需要的

水平。可见,有关 ATP 和CP 在疲劳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1.2 糖原储备的减少 研究表明,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在补充糖以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事实上在血液等细胞外液中,葡萄糖贮量约为 20g,而 1 个马拉松运动员每分钟可消耗的葡萄糖为 5g,因此,肝脏必须不断地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以防止因低糖而导致疲劳,但肝糖原贮量约为 100g,仅可供约 20min 运动时能量的供应。人体肌肉中糖原含量约 300~400g 左右,当肌糖原被大量消耗时,运动能力就下降,这是长时间运动疲劳的重要原因。 2.2 堵塞或窒息学说 该理论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首先,19 世纪兰克发现肌肉收缩期产生的乳酸、二氧化碳等可使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其次,1907 年费来切和露普金斯发现,在肌肉疲劳的同时,出现了高乳酸浓度;再次,1925 年迈耶霍夫把离体肌肉放进碱性任格氏中,发现肌肉工作时间延长、乳酸增多,因之认为是氢离子浓度上升造成的 PH 值下降是引起疲劳产生的机制;最后,Karlessonl975 年的研究认为,乳酸堆积会引起肌肉机能下降,原因是通过乳酸分子上的氢离子起作用的。上述学者们都是支持“堵塞”学说的,另外,因为乳酸是由于缺氧产生的,所以“堵塞”学说也叫“窒息”学说。

低频电刺激治疗仪

目录

技术参数: 1、进口电机(丹麦电机314100+113004A)和气弹簧(德国弹簧4218)双重保 护,安全稳定。 2、双轴承结构,床板运动平稳。 3、电机缓慢起动和停止,让患者更舒适。 4、宽大的固定绑带极为舒适,适用于胸、腰和膝等部位的固定。 5、连续可调的扶手和桌板,方便不同高度的病人。 ▲6、抗菌耐磨高弹力皮革,高阻燃性、抗菌、耐温、防划、床体弹力好、舒适。 7、宽敞的床面,可内外翻、上下调节的脚踏板。 电压: 220V±10%,50Hz 功率: 150VA 电源保险丝: 2A延时保险 控制方式:手动 床面尺寸: 65×185cm 起立角度: 0°~ 90°任意可调 脚踏板内外翻角度: -30°~ 30° 脚踏板上下翻角度:-20°~20°

技术参数: ▲电机驱动:电机驱动,气弹簧辅助 ▲最大推力:6000N ▲床面规格(长×宽):205cm×120cm (大床)/195cm×74cm(小床) 高度范围:43-93cm 气动靠背可调范围:00 - 850 最大承重:150Kg 床重:100kg 特点及优势: 采用原装LINAK电机 进口电机(丹麦电机274500A1119040)和气动弹簧(德国弹簧2038)双重保护,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 采用原装德国气动弹簧,使用灵活安全 床面使用高强度高密度海绵长时间使用不容易变型 阻燃抗菌皮革长时间使用不容易损坏 可收缩脚轮便于固定及活动

技术参数及特点: 1、操作平台: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 2、床体:采用抗菌耐磨高弹力皮革,高阻燃性、抗菌、耐温、防划、床体弹力好、舒适。 3、床体控制装置:3个丹麦进口直线电机。 4、配备减重吊带,使训练保持在减重状态下进行。 5、训练驱动装置:松下伺服马达。 6、训练模式:主动模式、被动模式。 7、多功能脚踏板:踏板间距可调;角度可调整,适应患者内、外翻足型;提供生物负载。 8、痉挛侦察功能:自动检测患者训练异常,当痉挛发生时反向放缓运动速度,原 点休后降低速度重新开始训练,减少患者痉挛发生。 9、治疗音乐:训练全程提供语音反馈提示信息,配合舒适的治疗音乐。 10、跟踪模式:描绘跟踪曲线,实时跟踪显示患者腿部受到的电机力矩大小。 11、评估模式:评估训练过程中左/右腿的僵硬度。 12、安全保护装置:紧急停止开关。 电源输入:a.c. 220V 50Hz 额定功率:500VA 保险管规格:3.15A /250V 承载重量:135 Kg 床体升降高度范围:52~86 cm; 床体站立角度范围:0~80 °; 床体后仰角度范围:0~10 °; 腿长调节范围:0~25cm 踏步角度范围:0~25 °; 踏步速度范围:1~80 步/min; 治疗时间:1-90min

武术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手段

武术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手段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武术的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疲劳的消除和机体机能不断恢复的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按照现代竞技的要求,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遵循着“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生理现象一直伴随着武术运动的实践存在而存在,疲劳与恢复决定的训练的成败,而合理的机能恢复手段正是弥补了运动性疲劳的不足。因此,研究武术运动性疲劳的特点与恢复手段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sports fatigue或sport fatigue)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 2.武术运动性疲劳机制: 2.1.身体疲劳机制: 武术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其套路演练要求节奏明快、劲力顺达、动作连贯,是一种短时间、运动强度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生理理论已阐明,运动时人体内的能量供应可以分两种代谢类型: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这两种代谢类型包括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一般情况下,武术的供能体系是由ATP—CP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两部分组成。运动时,肌糖原是骨骼肌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运动强度越大,糖供能的百分率也越高。耐力训练对运动时肌糖原的利用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时,较多的利用脂肪酸的氧化来供能,对糖的利用有节省作用。根据上述生化的特点,要提高武术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能力,提高肌体在缺氧时的能量供应和增加肌糖原消耗,使肌糖原达到较高的超量恢复,以保证运动员在激烈比赛时的能量供应。 2.2心理疲劳机制: 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长期处于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心理不安和疲劳感,称之为“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国内外学者对运动性心理疲劳认识不同,项目不同对其定义的界定亦有所不同。结合我国的训练实际情况,学者张力伟、林岭认为运动性心理疲劳是特指在运动训练环境中发生于运动员身上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疲劳现象,从成因、环境到发生的主体,该现象均应具有明显的运动性特征;是“一种运动因素性的包括中枢疲劳(中枢信息加工能力下降)、负性情绪变化、训练动机水平下降、躯体行为症状等内部外部现象的脑功能下降为:训练动机不强,甚至厌倦训练,比赛成绩下降、发挥失常等。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发表时间:2016-04-25T10:27:05.11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1月第11期作者:柏敏于红娟康小前[导读] 南京市中医院因社会趋向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妇女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盆底松弛,压力性尿失禁一系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该文章依据多年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临床经验,制定和总结了本科室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的临床操作流程、护理事项和心得体会,为该仪器规范性的运用和操作提供了依据,以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操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 R3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267-02 因社会趋向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妇女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盆底松弛,压力性尿失禁一系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此病好发于更年期妇女.对生命威胁并不大,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据报道经产妇患病率约20%,而大于60岁老年女性则达到35%以上。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2]。常常给女性带来精神和生活上的困扰,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针对此类疾病,我院于2006年引进加拿大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VROSTYM),治疗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妇女。该仪器引进后,因为是新技术,厂家没有提供规范的操作流程,且该仪器较精密,对其应用和护理,应有一套科学合理、系统、操作性好的工作流程,保证仪器在工作中正常使用,并在临床运用中规范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基于以上原因,根据临床运用情况,我们总结了一套实用性强的操作流程,使患者在安全,有效,舒适的氛围里接受治疗,为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提供了依据。现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一、准备流程(表1) 1.打开电脑以及生物反馈电刺激仪开关。 2.电脑开机后,进入生物反馈文件夹。 3.创建新病人,填写病人信息资料,每次填写完成后储存。 4.病人平躺后取膀胱截石位,戴手套取出清洁后的探头,用2%洗必泰消毒液冲洗探头,再用0.9%生理盐水冲洗,用无菌纱布擦试干,将探头顺应病人阴道位置放置于阴道底部。 二.肌电评估操作流程(表2) 1.将任务菜单中的盆底肌评估(表面肌电) 选中,移动至任务栏后,点菜单上的开始。 2.嘱病人用最大力收缩盆底肌肉肌群,电脑银屏上显示病人肌肉收缩的最大值;嘱病人完全放松后用中等力量持续收缩盆底肌肉,显示屏上出现病人持续收缩时的肌电图。 3.测量肌电图上的最大收缩力和持续收缩时间,打印肌电图表。 三.电刺激操作流程(表3) 1.了解病人病情 2.排除禁忌症 3.根据病人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4.初次治疗病人选择初级电刺激程序,不同的疾病选择相应的电刺激程序。 1.将任务菜单中的电刺激程序选中,移至任务栏后,点击菜单栏上的开始。 2.调整菜单栏“+”“—”至病人能感受的最大耐受值后嘱病人放松肌肉接受电刺激治疗,嘱病人放松肌肉接受电刺激治疗,每次20分钟。 治疗完毕: 先关电刺激仪开关,拔出阴道探头,用2%洗必泰消毒液冲洗探头,再用0.9%生理盐水冲洗,用无菌纱布擦试干后将探头用消毒纱布包裹放入盒中。 病人整理完毕,操作者与病人交流并评估此次电刺激的感受,并制定下次电刺激强度方案。电刺激注意事项: 1.阴道探头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探头给予病人时交待要轻拿轻放,探头电源接头不能进水,扭曲,不能摔,否则探头极易损坏。 2.操作者掌握电刺激的禁忌症,特别注意的是胸部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电刺激程序。 3.电刺激时,嘱病人选择合适的刺激强度,以舒适为标准,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提高强度,而不是追求高强度,勿急必反。 4.探头应根据病人子宫位置放置,如子宫前屈位或后屈时,应将探头顺应子宫的位置放置到阴道底部,让探头金属环充分接触病人阴道组织。 四.生物反馈操作流程(表4) 1.掌握病人病情 2.排除禁忌症 3.根据病人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4.初次治疗病人选择初级生物反馈程序,不同的疾病选择相应的生物反馈程序。

生物电理疗的好处

传统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有决生死、处百病的作用,就是说人体的疾病均可通过对经络的调理来使人体得到康复。 生物电经络疗法就是以中医经络学为原理,生理学为基础,把古老的中医学同现代西医反射学、生物电学技术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将专用“生物电疗仪”输出的电能经过人体调控后,根据人体经络的走向与病症所处部位,采用适当电量运用各种手法,用电能刺激经络,使电能迅速传导,瞬间打通人体受损、萎缩的经络,使人体气血畅通,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生物电经络疗法改变了中、西医看病必须打针、吃药的常规,为人们在医疗保健中摆脱药品的毒副作用向前迈出了跨跃性的一步,特别对不能用药或有药物过敏反应者,采用此疗法治疗,更为适宜,此疗法也是保健长寿的理想选择。 该疗法是不打针、不吃药、无毒副作用、见效快的纯绿色疗法,并具有成本低、实用方便、适应范围广等特点。 疗法原理与作用: 1、疏通经络。体控电疗法是利用电能在人体内的流动,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人体经络畅通,则血脉和利,血脉和利则苛疾不起,精神乃居,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2、促进血液循环。生物电能渗透到人体后,使血管扩张,血流阻力及血液粘度降低,改善微循环,增加细胞的储氧及排除二氧化碳的能力,对于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病有奇迹般的功效。 3、活化细胞。能够增加人体生命电能,提高细胞粘膜吸收能量,调整人体电位平衡,活化提高多种酵素,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增强。 4、活化神经与肌肉组织。应用电流刺激神经、肌肉组织后,可使低落的神经兴奋活跃起来,促使肌肉有规律的收缩,强化、增减肌肉,复健并修补软化受伤的肌肉。因此用体控电疗法治疗中风、痹症及肌肉萎缩,疗效显著。 5、调节消化作用。电疗对多种内分泌腺体具有调节作用,可调节受内分泌腺体控制之脏器,如消化系统。 6、具有消炎作用。电疗可使白血球的数量增加,使其灭菌能力增强,达到消炎之作用。 7、具有止痛作用。电流注入神经时,可舒缓因神经过度紧张而引起的各类疼痛。 8、消除疲劳。电疗过程中,可促使体内安多分(ENDORPHIN)具有兴奋及愉快感,同时消除疲劳。 9、净化身体。由于血液循环的加快,快速代谢并排除体内酸性物质,使血液碱性化,使粘附在血管壁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物质分解代谢,改善体内环境。 10、美容、瘦身、健体。生物电能对人体产生电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反应,使红血球增加,造氧及供氧能力提升,而氧是人体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能使体内系统器官动作、通畅,增强新陈代谢,有助于分解体内多余的脂肪细胞,排除毒素,有利于人体对抗和消除自由基的损害,有显著的抗衰老、美容、瘦身、健体的功效。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运动性疲劳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重要的课题,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预防及恢复手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运动疲劳;身体机能;恢复 Abstract: Exercise fatigue is always a key subject of sports science for a century. This paper analyzes mechanism,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of exercise fatigue in order to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making deeply research. Key words: exercise; fatigue; body function; recovery 1. 研究目的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是当代竟技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我们常说,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或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为了提高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就要及时消除负荷后产生的疲劳。负荷后或过度负荷后不采取有效措施使运动员的机体得到必要的恢复。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过度疲劳,所以“没有恢复就不可以继续训练”【1】。恢复与训练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而负荷—疲劳一恢复始终是运动训练中紧密相连的过程,是决定训练成败的最基本因素。训练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训练时的消耗即要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又必须在极限内进行,这使得我们对负荷、疲劳与恢复三者既统一又复杂的关系很难掌握。因此,研究疲劳的发和加快机体恢复的措施已与运动训练本身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运动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与恢复措施进行研究,目的是提高对恢复过程在训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把训练和恢复过程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加速运动疲劳的恢复速度,促进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提高。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理和生物化学机制 3.1.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标志和本质特性【2】。 疲劳概念的研究与人类探索疲劳的研究是同时起步的,它一开始就成为疲劳问题研究的热点。1880年,莫桑( Mosso )就开始了对人类疲劳的研究,在1915年他就提出了: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1980年,Karlsson提出【3】,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预想的输出功率。经过近100年的历史,直至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近些年来,对运动性疲劳概念的提法已较为明确,这些提法的共同点,即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已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 3.1.2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a.“衰竭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例如百米跑运动,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磷酸肌酸的

技术规格及要求第一节说明

技术规格及要求 第一节说明 1.总体要求 1.1交货期及交货地点 *1.1.1交货期:合同生效后30个日历日完成整个项目的交货、安装及调试。 1.1.2交货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2.其他说明: 2.1本技术规格及要求提供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当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及要求和有关标准的优质产品。

第二节技术规格及要求 一、采购用途:自用 二、采购需求: (一)生物刺激反馈仪(评估+治疗) 一、技术参数及软件要求: (一)硬件参数: #1.通道≥4个,包括EMG/STIM/EMG-STIM通道,各通道相互独立。 #2.AD采样率:≥8100Hz。 3.采样位数:≥16位。 4.通频带:25Hz~480Hz(-3dB)。 5.最高分辨率:≤0.2μV(r.m.s)。 6.刺激电流强度可调范围:0~100mA。 #7.电刺激脉冲宽度可调范围:20~800μs。 8.电刺激脉冲频率:2~220Hz。 9.内置云模块,与其他筛查评估设备以及治疗设备无线共享诊疗数据。 10.一键式开、关机,开机后直接进入软件操作界面。 (二)软件参数: 1.内置筛查及评估双模式。 1.1.筛查模式用于短时间内筛查出盆底肌异常者,快速筛查耗时≤1分钟,标准筛查耗时≤2分半钟。筛查指标包括:前静息平均值、前静息变异性、快速收缩上升时间、快速收缩最大值、快速收缩下降时间、持续收缩平均值、持续收缩变异性、后静息平均值、后静息变异性。 #1.2.盆底表面肌电评估(Glazer评估),用于标准化全面的盆底肌评估,耗时≤6分钟。评估指标包括:前静息平均值,前静息变异性,快速收缩上升时间,快速收缩最大值,快速收缩下降时间,持续收缩平均值,持续收缩变异性,耐久收缩平均值、耐久收缩变异性、耐久收缩后前10秒比值、后静息平均值,后静息变异性。 2.评估报告包括评估指标数值、肌电图、报告简要解读说明和治疗建议。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的综述.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的综述 学号:2010540101018姓名:莘建一 一运动疲劳不同层面的概述 参加体育锻炼以及运动训练和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早在1880年,莫索(Mosso就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此后,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 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指出,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概念把疲劳时体内 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同时有助 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 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 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疲劳时工 ,疋 作能力下降,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工作能力又会恢复,只要不是过度疲劳,并不损害人体的健康。所以,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运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又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能采取一些措施,就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就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运动疲劳的分类 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以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有其不同的表现,躯体性疲劳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 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可行性研究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可行性研 究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疗效。方法选择260例住院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生物电反馈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无康复措施,比较两组产妇42d 和132d时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张力和阴道肌电压。结果132d时两组患者盆底肌张力较42d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实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2d时实验组患者尿失禁发生率和阴道肌电压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电反馈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有效恢复产妇盆底功能,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标签:盆底功能;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 妊娠和分泌过程中,胎儿和手术因素均可导致产妇的盆底肌张力降低、盆底肌肉损伤,进而影响盆底功能。有研究[1]指出,孕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极高,极大的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因此,产后及时给予康复措施对改善产妇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为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中的实际效果,笔者于2011年4月~2013年12月选取了260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2月的260例住院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130例,年龄20~33岁,平均(25.1±3.7)歲,孕周39~41w,平均(39.3±1.3)w,其中顺产97例,剖宫产33例;对照组产妇130例,年龄21~33岁,平均(24.8±3.5)岁,孕周38~41w,平均(39.5±1.2)w,其中顺产94例,剖宫产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对照组产妇不进行康复治疗。实验组产妇首先采用phenix型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法国)进行治疗,电流强度以产妇无疼痛感为上限,嘱咐产妇按指示进行训练,20min/次,3次/w。电刺激治疗后,将盆底康复器放入阴道,进行夹持训练,逐渐增加重量,同样20min/次,3次/w。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月。记录产妇盆底肌张力、阴道肌电压和尿失禁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其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一)填空题 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疲劳、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3.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5.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6.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7.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8.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 9.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 1.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2.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3.极量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疲劳可能与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去极化,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有关。() 4.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5.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性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6.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7.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肌肉活动量愈大,消耗过程愈剧烈,超量恢复愈明显。() 8.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9.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是从整体出发,分型注重征候、项目特性、个体表现、四时气节与环境等。() 10.定量负荷后,恢复时间延长;基础心率加快不一定是疲劳的征象。() (三) 多选题 1.突变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在于() A 能量消耗引起肌肉的兴奋性下降; B 在ATP耗尽时,不引起肌肉僵直; C 肌肉兴奋性下降、能量消耗和肌肉力量衰退的综合表现; D 兴奋性突然崩溃,并伴随力量或输出功率突然衰退。 2.目前,有关运动性疲劳发生部位的外周疲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脊髓运动神经元 B 神经-肌肉接点 C 肌细胞膜 D 肌质网 3.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较容易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是() A 不习惯性的动作 B 节奏性强的动作 C 要求精力高度集中的动作 D 运动中动作多变化的动作 4.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 A 运动时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 B 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不变。 C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各器官功能立即恢复到原来水平

生物反馈电刺激用于脊髓损伤病人自主排尿训练的研究

生物反馈电刺激用于脊髓损伤病人自主排尿训练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6-06-24T10:25:44.1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作者:陈燕颜1 刘德清2 杨幸华1 肖喜辉1 [导读] 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问题,由于临床治疗的局限性。 陈燕颜1 刘德清2 杨幸华1 肖喜辉1 (1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广东广州 510440) (2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创伤骨折康复科广东广州 510440) 【摘要】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患者自主排尿训练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93.7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充盈末逼尿肌压力以及最大尿流速均 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关键词】脊髓损伤;自主排尿;训练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056-02 The study of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Chen Yanyan,Yang Xinghua, Xiao Xihui. Physiatry Department of Spinal Injury, Work Injury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440,China; Liu Deqing. Physiatry Department of Trauma Fracture, Work Injury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44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Method 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5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of 48 cases. 48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4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77.08% and 93.75% respectivel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urine flow dynam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t the end of the 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 and filling detrusor pressure and 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Biofeedbac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utonomic micturition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Spinal injury; Automatic micturition; Train 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问题,由于临床治疗的局限性,神经治疗等方式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多数患者必须采用导尿管引流,不仅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也增加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如何解决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研究发现[1],生物反馈电刺激调节可有效改善机体器官活动状态,使患者更好的控制自身情况。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调节对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96例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和诊断均符合脊髓损伤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②能配合主动康复训练的患者;③训练前无反射性膀胱及自律性膀胱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肾等功能不全的患者;②有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等。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6.2±5.4)岁。脊髓损伤类型:颈、胸、腰脊髓损伤分别为21例、10例、14例,脊髓圆锥、马尾损伤分别为2例、1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35.9±5.2)岁。脊髓损伤类型:颈、胸、腰脊髓损伤分别为20例、12例、14例,脊髓圆锥、马尾损伤分别为1例、1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性别、年龄、脊髓损伤类型等)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盆底肌肉训练法,每天指导患者自主收缩盆底会阴部肌肉,用力收缩10s放松5s,每次50组,每日3次。①屈膝仰卧,大腿放松,做肛门收缩运动,收紧时间不少于3s,放松不少于5s,一收一放为1组,每次50组。②快速收放肛门为1组,每组2s,10组/次,3次/d。共治疗2个月。尽可能让患者进行半坐卧位或作为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采用由南京伟思公司生产的YZB/CAN 1217-2010生物刺激反馈仪进行治疗,洗必泰浸泡电极30min进行消毒。患者取侧卧位,采用内窥式电极作为通道一,男性、女性患者分别采用肛门电极和阴道电极。普通电状电极为通道二,贴附于腰椎两侧平髂棘部位。采用自动编程盆底电刺激模式,一个循环60次,时间20min。让患者观看屏幕,嘱咐患者根据屏幕反馈信号进行主动收缩、舒张训练,1次/d,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尿流动力学情况。根据治疗标准[3],显效:治愈:治疗后尿失禁症状消失,腹压增加及日常活动无尿液漏出;显效:治疗后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腹压增加及日常活动下漏尿次数少于治疗前的一半;有效:治疗后尿失禁症状有所改善,腹压增加及日常活动下漏尿次数多于治疗前的一半;无效:治疗后尿失禁症状及漏尿次数无改善。尿流动力学观察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充盈末逼尿肌压力以及最大尿流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以及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93.7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见表1。

模电负反馈学习总结

1、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馈是指放大器输出负载上的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称为反馈网络),送回到输入回路,以对放大器的输入电压或电流产生影响,从而使输出负载电压或电流得到自动调节。 2、有无反馈的判断 是否存在将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相连接的通路(即反馈通路),输出量的大小是否会影响放大电路的净输入。 3、负反馈放大器的四种基本组态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1)按反馈极性分:正反馈、负反馈 反馈极性的判别: 先假定输入量的瞬时极性为正极性; 根据放大电路各级的组态逐级推出电路中各点的瞬时极性,直至推出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最后在输入回路进行比较综合,判断引入反馈后净输入量如何变化。 (2)按取样方式分:电压反馈、电流反馈 取样方式的判别 方法1:根据输出回路对电压或电流的取样方式确定。 方法2:推论(适用于有公共地时) 若负载与反馈从放大器件的同一输出端接出,则为电压反馈。 若负载与反馈从放大器件的不同输出端接出,或负载没有直接接地,则为电流反馈。 方法3:根据反馈表达式 若反馈量可以表示为与输出电压成正比(表达式中不含负载RL),则为电压反馈。 若反馈量可以表示为与输出电流成正比(表达式中不含负载RL),则为电流反馈。 方法4:推论(负载短路法) 将放大电路的负载短路(RL=0),若输入回路中仍然存在反馈量(Xf ≠0),则为电流反馈;若输入回路中不存在反馈(Xf =0),则为电压反馈。 (3)按求和方式分:并联反馈、串联反馈 串联反馈、并联反馈的判别 方法1:根据输入回路的连接方式确定。 方法2:根据求和表达式 若以电压量进行比较求和,则为串联反馈。 若以电流量进行比较求和,则为并联反馈。 方法3:推论(适用于有公共地时) 若输入信号与反馈接到放大器件的同一输入端,则为并联反馈。 若输入信号与反馈接到放大器件的不同输入端,则为串联反馈。

生物刺激反馈仪盆底产后康复中心

加拿大TT生物刺激反馈仪 经销商:武汉精诚伟业 一、为什么选择生物刺激反馈仪 (一)、生物刺激反馈仪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适应症:产后盆底康复、尿失禁、盆底术后功能重建、阴道痛 (二)、关于产后康复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预防医学和社会医学家们提出了包括一切慢性疾病“三级预防”新概念。对于妇女生育这样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只有从三级预防的高度着眼,“预防为主”,全面综合防治,重视“预防在先、及早治疗、防治结合”(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结合),才能相辅相成地为更好的保证妇女健康。其中【Ⅰ级预防】目标是防止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Ⅱ级预防】其目标在生产后,及早进行盆底功能的评估,尽可能的减少产后出现“尿失禁、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Ⅲ级预防】其目标是针对已经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防止病情恶化。 妇女产后会导致多种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疾病,比如尿失禁,器官脱垂,阴道疼痛,性生活质量下降等。其中,超过50%的已婚育女性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产后3个月内,70.59%的妇女存在性问题(性交疼痛占第一位),产后6个月后发生率为13.21%。同时,医源性因素作为盆底功能障碍的致病因素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例如:阴道前壁缝合术后,原先没有尿失禁的膀胱膨出患者可能会发展成有压力性尿失禁。Beck等报道阴道前壁缝合术后继发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10%。 国外在70年代开始了系统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即在产后42天就进行盆底肌肉功能的评估及锻炼,可有效防止出现“产后尿失禁、产后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等问题”。治疗模式为:先进行受试者的盆底肌肉功能评估,然后进行盆底训练,训练内容包括盆底肌肉生物反馈训练,可视化的Kegel训练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最后再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评估。运用了“评估-治疗-评估“的康复模式。 (三)、目前治疗情况 Kegel操:以前在没有其他有效治疗手段的时候,一般就是让患者回家自己做一种盆底运动操(Kegel操),但由于该方法比较枯燥,患者很难坚持,训练效果差。 手术治疗:临床经常采用手术来恢复盆底结构,通过放置补片等方法重塑原来的盆底“吊床”结构。但手术有严格的手术指证,并非任何患者都适合,而且手术有并发症出现,较难处理。另外手术效果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段时间后补片功能失效,患者通常面临二次手术。 生物反馈技术(biofeedback):生物反馈技术即使用声音及可视图像反馈刺激大脑来调控身体的功能,从而训练病人加强盆底肌肉功能。经过国外多年的实验证明,生物反馈技术作为一种主动训练盆底肌的方法,是一种效果明确、绿色无创、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