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整复联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桡骨下端骨折保守治疗新方法研究

内蒙 古 中医药
品, 可达气行血活 , 通则不痛之 目的 , 所 以胃脘疼 痛痊愈 。( 4 ) 凡 因热结 胃脘致痛 者 , 其病 因多是 因热 灼伤 胃阴 , 或瘀 久化 热伤 津, 呈现阴虚 阳亢 , 升降失调 , 中焦 阻滞 , 故 胃之 阴 阳不能平 秘 , 气滞血瘀致 胃脘 疼痛 。证 见 胃脘部 灼热急 痛 , 嘈杂善 饥 , 口臭 善饮 , 大便干结 , 小便 黄赤 , 舌 质 红绛 而 干 , 苔黄 而燥 , 脉、 洪. 大、 数等 。治则和 胃养 阴 , 甘平滋润 , 佐 以行气化瘀 。方用一贯 煎加减化裁 。( 沙参、 山 药、 生地 、 女 贞子 、 枸杞子、 川栋 子 、 天 冬、 寸冬 、 元参 、 木香 、 枳壳 ) 煎服 。方 义 : 取 其 滋阴护 津。舒气 化滞 , 使热去瘀解 , 滋 润滞 消, 气 机舒 畅, 胃腑得 通 , 升 降调 顺 , 则疼痛 自愈 。
手法复位桡骨下端骨折84例疗效观察

文 0 0 0 — 0 4 0 17 — 2 8 2 1 ) 10 5 — 2 中 图分 类 号 : 6 1 R 8. 8
met i todm ni s I E rn lao ereet Fe ns n w i e s n [ o E ETa sUt snF r lc rq r o r
C nrl2 0 ,2 8 : 3 0 13 1 o t ,0 5 5 ( ) 1 0 — 1. o
[] 3 肖沪生 , 徐智章 , 张爱宏, .T A KN 等 eR C IG技术 的原理及参数探讨
弘
詹 譬睡学嚣 硼
现 生 医 代 物学
me t s se f r wa e i tn iy e a u to f c r td re i l w v n y t m o v n e s t : v l ai n o a o i at ra a e
20 1 O V o . N o. 111 1
[ ]i gY L T e eH, o ool , 1 N n vs em au — 5 La ,ed K t puo D e a n s s t . o i a v es e n i r
E T技术可以在血管未发 生形态学改变之前 , 定量 检测妊娠女.的血管弹性 , 内皮细胞功能 的改变 。 } 生 评估
Hyet s n 2 0 ,0 1 )24 7 24 4 p r ni ,0 2 2 (2 : 0 - 1. e o
[] 7 罗燕, 庄华 , 李永忠,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颈动脉脉搏波放大指 等. 数的检测及其意 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0 7 2 ( )6 — 2 J. 2 0 ,3 1 : 6 . 0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粉碎性骨折68例

定成 败 的关 键 在 于 : 旋 转 畸形 与 短 缩 畸 形 应 同时 ① 予 以矫正 。手 法整 复如 先矫正 短 缩 畸形 , 利 的骨 折 尖 面互 相 紧密接 触后 , 再矫 正旋 转 畸形 就 非 常 困难 。如
后 改用 石膏 托 固定 , 防止骨折 移 位 。按 骨折 3期辨 证 治疗原 则给 予 中药 内服 。 骨折 整 复 固定 后 即开 始 指 导 患者进 行 手指 、 关 节 及 肩 关 节 功 能 锻 炼 , 除 夹 中医标准 整 骨 手 法 整 复 骨 折 。年 轻 体 壮 及 骨折粉 碎不 严重 者 , 用 牵 抖 复 位 法 : 臂 中立 位 牵 采 前 引矫正 重叠 移位 后 , 前 臂 旋 前 , 用 牵 引力 顺 纵 轴 将 利
方 向骤然 猛抖 , 同时 迅 速 尺 偏 掌 屈 腕 关 节 , 骨 折 复 使
的患肢 疼痛 及 功 能 障 碍 。按 照 上 述 疗 效 标 准 进行 评
定, 本组优 4 3例 , 1 , 9例 , 4例 , 良率 良 2例 可 差 优
8 1% 。
4 体
会
桡 骨远端 伸 直 型 骨折 的 治疗 在 祖 国 医学 文 献 中 早有 记载 。公 元 1 1 , 4 6年 明代 朱棣 所著 的《 普济 方
果短 缩畸形 和旋 转 畸形未 予矫 正 , 正其 他 畸形 就 成 矫 为奢谈 。应 根据 桡骨 远端 伸直 型 骨折 的受 伤机 理 , 在
复位牵引时应将前臂旋前。② 掌握折 顶技 巧。整复
・
6 ( 40 0・总 6 )
8 O.
中 医正 骨 2 1 6月第 2 0 0年 2卷 第 6期
牵 引 中何 时折 顶 以及 力量 大小 的掌握 非 常重要 , 果 如
国家中医药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分型(1)无移位型(2)伸直型(3)屈曲型(4)半脱位型(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3)局部肿胀严重者;(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2)尿常规(3)凝血功能(4)肝功能、肾功能(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T、MRI,骨密度测定等。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手法整复与治疗

屈 尚好 ,血运 尚正常 ,双侧 肩 、肘关节活动正常 ,其他骨骼未 发 现异 常 。给予 双侧 腕前 臂 正倒位 X线摄 片 ,结果 显示 :
“ 左侧 桡骨远端骨折 ,远端 向背倾斜 ,向掌成角 ,尺骨茎突骨 折分离 ;右桡骨远端骨折 ,折线呈 ‘ ’形穿透膀关节面 ,关 T 节 凹 凸约 3 m,并 向掌 成 角 ,背侧 嵌 插 ,尺 骨茎 突 晃腕关节 ,消除 残余 错 位 ,恢复 有 关关 节 面的 生理 角度 。在 助 手保持 牵 引 下 ,着重 使用 两手掌 太鱼际肌从 掌背倒各跨 骨折线位置傲 对 向按压 { 背侧 力点偏重于远 端 ,掌倡 偏 重于近端 ) I ,接着一手
握住 已整复完毕 的骨 折部位 ,一手牵拉指掌傲 上下左右摇 晃
折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0例 中,男 10例 ,女 9 0 l 0例 ;年龄 I —4 0岁 1 3 8 2
肉有情 、温通 血脉 的龟板 、阿肢 、鹿角胶 、桂枝 、五加皮 、补
骨脂 。同时用 药液行局 部熏洗 ,并逐 渐加大腕关 节的活动幅
度。 3 治 疗结 果
板的各 1 2 / ,桡 侧板下端 止 于闭咽窝 ,尺倒板下 端止于 腕豆
骨。然后按需求 放置压垫和小 夹板 ,扎缚 后屈肘 旋后位 约 l 5 度悬吊胸前。术后第 3天复诊 ,观察肢端肿胀及血运情况 ,及 时调整松紧度 ,并指导其做伸指 握拳 动作 在不影响折端稳定 的前提下 { 折愈合 ,折端无 明显压痛) 骨 尽早拆豫外 固定或第 3 周起免 去超腕 关节 固定 。多 数患者可 在 3 0天 内拆豫 夹板 固 关t词 :桡 骨骨折 ;正骨 手法;中药疗法 中围分类号 :R 7 . 1 文献标识码 :B 24 1 文章编号 :0 5 7 1 (0 2 0 0 5 2 6. 4 52 0 )2— 05—0 2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对手部功能的影响及康复训练建议

康复训练建议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05
伸直型桡骨下 端骨折概述
伸直型桡骨下 端骨折对手部 功能的影响
伸直型桡骨下 端骨折康复训 练建议
伸直型桡骨下 端骨折患者的 生活指导
伸直型桡骨下 端骨折的预防 措施
01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 折概述
定义和成因
治疗的必要性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可能 导致手部功能受损,影响
日常生活和工作
及时治疗可以减轻疼痛, 加速骨折愈合,恢复手部
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预防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长期不治疗可能导致手部 功能永久性丧失,影响生
活质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 折对手部功能的影 响
疼痛和肿胀:骨折部位会 出现疼痛和肿胀,影响手 部活动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指桡骨下端发生骨折,通常发生在腕关节处 成因:常见于跌倒、撞击等外伤,也可由骨质疏松、骨肿瘤等疾病引起
症状和诊断
疼痛:骨折部位疼痛,活动受限 肿胀:骨折部位肿胀,皮肤发红 畸形:骨折部位变形,活动受限 功能障碍:手部功能受限,无法正常活动 诊断:X光片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
参加康复训练, 增强自信心和 自我效能感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规律作 息、合理饮食等
预防措施和健康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使用手部, 减少手部疲劳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补充足够的营
养
定期进行手部锻炼, 增强手部肌肉力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熬夜、吸
烟等不良习惯
定期进行手部检查, 及时发现和处理手
中医正骨学模拟试题

中医正骨学模拟试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中医正骨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 (50分,每题型下每小题各1分)【A1型题】1.“令人两手牵其颐已,暂推之,急出大指,或昨伤也。
”这是世界上最早记载的颞颌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此方法记载于A.《五十二病方》 B.《诸病源候论》 C.《备急千金要方》D.《肘后救卒方》 E.《世医得效方》2.一般的单纯性骨折,全身症状不甚明显或不严重,只是由于局部积瘀化热,其体温一般不会超过A.37.5° B.38° C.38.5° D.39° E.39.5°3.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中,下肢功能测定要求,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能连续徒手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多少步A.200步 B.150步 C.100步 D.60步 E.30步4.骨折愈合过程分期是A.炎症期、血肿机化期、塑形期 B.炎症反应期、修复期、塑形期C.炎症期、血肿机化期、骨痂改造期 D.炎症反应期、新生骨痂期、骨痂改造期E.炎症期、血肿机化期、修复期5.锁骨骨折在绷带固定后,常常还可能出现骨折的再次移位,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功能锻炼方法不当而引起的,下列功能锻炼你认为正确的为A.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和用力握拳 B.早期可作肩后伸及扩胸活动C.肩外展和外旋练习 D.平抬患肢 E.耸肩练习6.下列易并发桡神经损伤的骨折是A.肱骨干三角肌止点以上骨折 B.肱骨干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C.肱骨干上段骨折 D.肱骨干中下段骨折 E.以上都不是7.肱骨外髁骨折手法复位不佳与夹板固定不牢,都可能导致骨折出现不愈合,在骨骼以后的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肘部发育畸形进而发生A.正中神经麻痹 B.桡神经麻痹 C.尺神经麻痹D.前臂外侧皮神经麻痹 E.前臂内侧皮神经麻痹8.尺骨鹰嘴骨折早期不宜采用的功能锻炼方式是A.肩关节屈伸 B.肘关节屈伸 C.腕关节屈伸D.掌指关节屈伸 E.腕关节旋转9.股骨颈骨折持续牵引时,应将患肢置于A.外展、外旋 B.内收、内旋 C.内收、中立D.内收、外旋 E.外展、中立10.Bryant牵引适用于A.婴儿 B.3岁以下的幼儿 C.3岁~5岁的幼儿D.4岁~8岁的儿童 E.1岁~4岁的幼儿11.髌骨骨折适用于抱膝圈固定的为A.分离移位0.5cm~lcm B.分离移位0cm~0.5cm C.分离移位0.5cm~1.5cm D.分离移位0cm~lcm E.分离移位0cm~2cm12.胫腓骨干骨折应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是A.所有开放性胫腓骨干骨折 B.陈旧性胫腓骨干骨折不愈合者C.儿童陈旧性胫腓骨干骨折畸形愈合者 D.所有成人胫腓骨干骨折 E.以上均不对13.肋骨牵引固定法适用于何种类型的肋骨骨折A.对胶布过敏者 B.一肋一处骨折 C.一肋双处骨折D.多肋双处骨折 E.以上均可14.关于颈椎骨折脱位的X线照片显示说法错误的是A.颈椎骨骨折时椎体不会呈楔状B.半脱位时可出现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移至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尖部或前部C.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消失D.受累椎体后缘、椎板前缘与脊髓之间的关系异常E.受累椎体椎弓根、关节突与椎间孔的关系异常15.胸腰椎骨折与脱位早期局部肿痛,胃纳欠佳,大便秘结,舌苔白薄,脉弦紧等,血瘀气滞的,治以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可内服A.复员活血汤加减 B.腰伤二方 C.八珍汤 D.壮腰健肾汤 E.六味地黄丸16.下列哪项骨折不是因骨盆侧面受挤压时容易发生的骨折A.坐骨结节骨折 B骶骨纵形骨折 C.耻骨联合分离D.髂骨翼骨折 E.耻骨单侧上下支骨折17.关节脱位的特有症状是A.疼痛 B肿胀 C.局部压痛 D.关节盂空虚 E.功能障碍18.陈旧性关节脱位手法复位较难的原因是A.关节囊内、外血肿机化 B.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C.近关节伴有骨折D.近关节骨质疏松 E.关节韧带萎缩19.肘关节新鲜性后脱位整复手法哪项不可用A.拔伸屈肘法 B.膝顶复位法 C.推肘尖复位法D.牵引回旋法 E.A、B、C皆可用20.关于月骨脱位,错误的是A.掌腕横纹处有压痛 B.腕关节呈背伸位,手指伸直困难 C.腕关节功能障碍D.握拳时第3掌骨头明显塌陷 E.X线正位片显示月骨由正常的四方形变成三角形【A2型题】1.某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因投掷手榴弹用力过猛,而造成肱骨干骨折,此病因为A.间接暴力 B.累积性力 C.骨疾病 D.肌肉牵拉暴力 E.直接暴力2.某患者,男,37岁。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郑尤辉; 郭颖彬; 张细祥; 叶春晓; 陈开宇; 张小玲【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9(034)019【总页数】3页(P2954-2956)【关键词】中医手法整复;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小夹板固定【作者】郑尤辉; 郭颖彬; 张细祥; 叶春晓; 陈开宇; 张小玲【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骨伤科福建泉州362000【正文语种】中文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可以通过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疗效可观[1]。
但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难度大大增加,而且随着患者年龄、骨质疏松等因素影响,导致难以通过常规方法治愈[2]。
中医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独特研究,通过中医手法整复,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进行夹板固定,再给予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并减少并发症出现[3]。
我院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应用中医手法整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8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将以上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29例、11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2.1±4.6)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8例、12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2.4±4.5)岁。
2组患者在基础信息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所有患者以及家属清楚了解本次研究内容,阅读过试验方案,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该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1.2.1 对照组行石膏治疗。
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观察,用相应石膏绷带进行多次折叠,浸湿后快速覆盖到患处,待石膏变硬后,用绷带固定。
整个操作在5 min内完成。
1.2.2 观察组行小夹板固定+中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法整复联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法整复联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门诊部收治的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20例,全部患者采用手法整复、超腕关节夹板外固定,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内服中药汤剂及外用熏洗治疗,随访4个月~1年,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V AS评分和腕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20例患者中,优13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5.0%。
其中1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夹板固定后移位明显,后转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治疗后的V AS评分(2.15±0.4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22±1.13)分,而腕关节功能评分(91.02±5.66)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38.46±3.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法整复联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减轻腕关节疼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标签:手法整复;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中药治疗;临床疗效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其中桡骨下端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桡骨下端骨折通常指在桡骨远侧端2~3 cm处,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遭到破坏,多为闭合骨折,临床上也称为桡骨远端骨折[1]。
桡骨下端较为粗大,主要为松质骨构成,此处易发生骨折,其原因是由于应力的薄弱点位于松质骨与坚质骨的交界处[2]。
桡骨下端骨折主要分为屈曲型、伸直型、掌侧缘和背侧缘四种骨折类型。
其中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类型最常见,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多是由于间接暴力所致,例如患者跌倒后腕背屈掌心着地、后肘部伸展、前臂旋前等。
若复位不当,则易造成手指与腕部的慢性疼痛、僵硬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及正常使用[3]。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因此笔者所在医院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的20例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超腕关节夹板外固定,同时配合按摩康复、中药汤剂及熏洗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从笔者所在医院骨科门诊部20例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7~69岁,平均(46.1±5.2)岁;伤后就诊时间1~13 h,平均(5.3±1.3)h;受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或摔伤;其中左侧9例,右侧11例;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1例、横断性骨折10例、斜面型骨折9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移位。
排除标准: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他骨折类型患者、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及治疗依从性差者。
1.2 治疗方法1.2.1 手法整复(1)手掌向下一人整复法:此法多用于嵌入不严重,肌肉不发达的患者。
(2)牵抖复位法:此法适用老年患者,骨折线已进入关节,骨折粉碎者,其手法的要领为一牵、二抖、三尺偏[4]。
主要内容如下: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肘部屈曲90°呈前臂中立位,让一助手握住上臂作反向牵引,以矫正折断重叠及解除嵌插。
患者双拇指置于远端背侧,其余四指置于腕掌部,扣紧大小鱼际,触摸准确后,按照原移位方向先顺势拔伸2~3 min以达到纠正重叠移位的目的,随即将远端旋前同时利用牵引力,骤然猛抖,在持续牵引下迅速尺偏掌偏,然后缓慢放松牵引力,若折断无畸形、无阶梯感,则复位成功。
1.2.2 固定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四块夹板超腕关节固定。
骨折经整复后,在维持牵引的前提下,包缠绷带数层。
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各置一平垫,再相应放入夹板,夹板上端应达到前臂中部或上部1/3处,桡侧及背侧木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
最后用四条布带捆扎,松紧调整适度,外面再用绷带包缠以加固防脱,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保持固定4~6周,在此期间定时检查,及时调整夹板的松紧度,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
1.2.3 功能锻炼在关节复位后,所有患者均给予主动、被动活动,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
首先,患者持续1~2周的主动、被动活动指间关节,为了预防制动而引起的僵硬现象,建议患者适当活动肘部及肩部。
其次,增大患者的活动度,鼓励其积极进行掌指关节屈伸训练,共持续2~3周的时间。
再次,当患者达到骨折愈合标准时,解除固定后应主动缓慢活动腕关节,可用健侧手辅助患侧腕关节向各个方向活动,持续2周[5]。
最后,在增强以上锻炼的前提下,可行前臂旋转活动,持续3周。
切记动作要适度,不要因为动作过大而起反作用。
1.2.4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年龄及具体病情将骨折分为早、中、后三期进行辨证施治。
(1)早期:此阶段以活血祛瘀、行气消肿止痛为主,同时兼以清热解毒,方用桃红四物汤,主要包括:桃仁、没药、红花、乳香、川芎、伸筋草、桑枝、土鳖虫、赤芍、元胡索、连翘、蒲公英、三七各10 g,当归、生地各12 g,茯苓20 g,金银花15 g,甘草4 g。
水煎服,1剂/d,分两次服用,可根据实际症状进行药物加减,儿童可酌情减量。
(2)中期:此阶段以和营生肌,舒经活络为主。
方用碎骨丹加减,主要成分包括骨碎补、没药、乳香、三七、陈皮、虎膝骨、血竭、地鳖虫、冰片等。
(3)后期:此阶段以补肝肾养气血,濡养筋骨为主。
方用左归饮+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
左归饮主要功效为补益肾阴,主要成分包括熟地20 g,山药、枸杞、山茱萸各6 g,炙甘草3 g,茯苓4.5 g,用水400 ml,煎至200 ml,空腹时服用。
补充益气汤主要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要成分包括黄芪、人参、炙甘草各15 g,柴胡12 g,白术、当归各10 g,生姜9片,升麻、陈皮各6 g,大枣6枚,用水300 ml,煎至150 ml,空腹时服用。
中药熏洗法:以舒筋活络为主,方用四肢损伤洗方加减,主要成分包括:桑枝、桂枝各20 g,透骨草、伸筋草、红花各20 g,木瓜、牛膝、乳香、没药各20 g,补骨脂、淫羊藿、羌活各9 g。
1剂药用2 d,每次熏洗15~30 min,4 d为一疗程,在熏洗过程中谨防因水温过高而引起烫伤。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6],其中经治疗后,腕关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经X线片显示位置良好,且关节功能活动灵活,为优;经治疗后,腕关节仍偶有疼痛感,X线片显示位置良好,但关节活动轻度受限,为良;经治疗后,腕关节的疼痛未有减轻甚至加重,X线片显示骨折断端显著移位,关节活动严重受限,伴有骨关节炎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为差。
同时采用V AS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腕关节功能评分(Gartland-Werley 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腕关节功能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本文全部病例随访4个月~1年,平均6.2个月,20例患者中,优13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5.0%。
其中1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夹板固定后移位明显,后转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治疗后的V 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是发生率最高的桡骨下端骨折的类型,多是由于跌扑伤、间接暴力所致,例如患者跌倒后腕背屈掌心着地、后肘部伸展、前臂旋前等。
若复位不当,则易造成手指与腕部的慢性疼痛、僵硬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及正常使用。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临床诊治经验可得出,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尤其是移位或嵌插骨折,能够通过手法复位、小夹板超腕关节固定、中药内服及中药熏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不仅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更能间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在临床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中,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是如何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关节正常功能,如何准确进行骨折复位而不产生退行性病变。
熊学华等[7]指出,手法整复的主要目的在于恢复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以恢复患者腕关节的稳定性及关节面的匹配性。
值得注意的是,医生在手法整复前需要充分熟悉X线片,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方向,选择正确的复位方法。
在本研究中,笔者根据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受伤机制,采用手掌向下一人整复法和牵抖复位法等常用手法的结合运用,给予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者相应的手法整复。
同时在手法整复时应当注意:牵抖复位的时候应掌握力度的大小,如力度不够则不能使骨折复位,如力度过猛则会造成矫往过度,严重者会损伤桡动脉和正中神经。
整复后需要放置小夹板超腕关节固定,以维持患者于掌屈尺偏的稳定位。
在固定夹板后要密切观察患侧的末梢血运情况,嘱咐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适当调整夹板松紧度,以防止夹板过紧引起的筋膜间室综合征及血流不畅等循环障碍问题,夹板过松则会导致骨折断端再次移位。
在本研究中,笔者在复位后鼓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如掌指关节屈伸、握拳等,目的是为了改善关节功能,使关节面得到改造,预防后遗创伤性关节。
在解除固定后,应加强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此时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而适得其反。
中医认为骨折愈合的过程包括“瘀去-新生-骨合”三个阶段,根据骨折三个阶段的特点分别采用相应的“攻、和、补”三大治法[8]。
本研究中在骨折早期采用桃红四物汤,以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消肿、凉血清热之功效;在骨折中期采用碎骨丹进行外敷治疗,旨在和营生乳、舒筋活络;在骨折后期采用左归饮+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目的在于补气养血、补益肝肾。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配以四肢损伤洗方加减进行中药熏洗,此法具有疏通气血、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等作用。
金伟等[9]的研究认为,中药熏洗的一大优势是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可以起到流通气血、缓解痉挛的功效。
经以上治疗后,本文的20例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中,优13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5.0%。
其中1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夹板固定后移位明显,后转手术治疗。
所有患者治疗后的V 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手法整复联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减轻腕关节疼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1]赵存跃,孟凯.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总结[J].黑龙江中医药,2012,41(5):35-36.[2]王和鸣.中医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52.[3]李福龙,毕荣修.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6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730-731.[4]问建全,王帮才,刘立华.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桡骨下端骨折10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3):162-163.[5]黄宏.化瘀通络洗剂促进colles骨折支具外固定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6]杨海焱,栗国强,孙玉忠,等.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41例[J].河南中医,2015,35(10):2425-2426.[7]熊学华,许月莲,王克刚,等.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6):1221-1223.[8]谢浩强,蔡豪彬,张朝林,等.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30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0):84-85.[9]金伟,翁浩达.手法整复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2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4):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