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治疗现状(一)
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现状

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现状黄褐斑(chloasma, melasma)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现代医学认为多种病因可致本病,如紫外线照射、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过度疲劳、种族和遗传等。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
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较多,其中针灸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方法主要有毫针针刺和耳穴贴压,还有穴位埋线、刺络放血、拔罐等。
笔者查阅了CNKI数据库中近5年国内运用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文献,发现利用针灸治疗黄褐斑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综述如下。
1毫针及其复合疗法毫针是针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具,可以针刺全身腧穴[1]。
毛忠南等[2]采用经络美容法,选取百会、风池、大椎、肺俞、肝俞、脾俞、肾俞、手三里、足三里、关元、三阴交,印堂、四白、颧髎等穴位,配和辨证施针及局部皮损美容针围刺治疗黄褐斑,总有效率93.3%。
张学丽等[3]根据时辰的干支按时取穴,同时取合谷及色斑所在部位腧穴,配合辨证取穴(肝郁气滞加太冲、三阴交、膈俞,脾胃虚弱加足三里、脾俞、胃俞,肝肾亏虚加三阴交、太溪、关元),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史红裴等[4]选取双侧蠡沟、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或丰隆及中脘、尺泽(右),配合皮损局部围刺和辨证取穴,总有效率90.0%。
宋鹏[5]采用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配合辨证治疗。
总有效率为97.2%。
魏凌霄等[6]采用围刺配合体针辨证治疗。
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和中药辨证治疗。
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朱玉[7]采用辨证针刺配合对大椎及背俞穴进行梅花针叩刺和拔罐治疗,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
李子勇等[8]应用皮损局部挂针加直接灸配合体针并辨证配穴治疗黄褐斑,全部有效。
2耳针及其复合疗法“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口问》),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内分泌、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而通过刺激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尤其对调整内分泌的功能非常重要。
黄褐斑的治疗方法

黄褐斑的治疗方法黄褐斑,亦称肝斑、蝴碟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疾病。
现在我为你分享了,希望能够帮到你。
针灸治疗:肝郁型选择肝俞、太冲、血海、足三里,脾虚型选择胃俞、脾俞、足三里、血海,肾虚型选择肾俞、照海、足三里、血海。
刮痂治疗:使用水牛角板,沾取红花油,按针刺穴位取穴。
食疗:应经常食用维生素C含量较多的食品如大枣、韭菜、菠菜、橘子、萝卜、白菜、冬瓜、西红柿、大葱、柿子、芹菜、黄瓜、梨、香蕉、西瓜、荔枝、核桃等。
用干净的茄子皮敷脸,一段时间后,小黄褐斑就不那么明显了。
每天喝一杯西红柿汁或常吃西红柿,对防止去黄褐斑有较好的作用。
因为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可抑制黑色素,从而使沉着的色素减退或消失。
去黄褐斑的偏方是将鲜胡萝卜辟碎挤汁,取10-30毫升,每口早晚洗完脸后涂抹,待干后,洗净。
此外,每日喝一杯胡萝卜汁,可美白肌肤,有效去除黄褐斑。
去黄褐斑的偏方可以在洗脸时,在水中加1-2汤匙的食醋,有减轻色素沉着的作用。
去黄褐斑的偏方我们需要每天吃一片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达到去黄褐斑的作用。
将柠檬汁搅汁,加糖水适量饮用。
柠檬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钙、磷、铁等。
常饮柠檬汁不仅可美白肌肤,还能使黑色素沉淀,达到去黄褐斑的作用。
黄褐斑的治疗误区治疗黄褐斑误区之一,初期盲目祛斑很多女性在面部刚刚出现色斑,还不是很严重,就随意使用祛斑产品白行祛斑,结果斑越来越严重,耽误了祛斑的治疗时间。
其实色斑早期很容易去除,关键是选用正确的方法,否则不仅不解决问题,还增加治疗的成本。
治疗黄褐斑误区之二,不分肤质祛斑每种类型的肌肤都可能出现长斑的现象,也就是说每种肌肤产生斑的原因不同,一瓶祛斑霜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用,否则将会出现越抹越重的现象,所以祛斑一定要分肤质祛才能达美白效果最大化。
治疗黄褐斑误区之三,只顾〃效果〃不顾后果由于患者对祛斑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情,使得不少人选择了〃见效快〃的添加了汞、激素、腐蚀性漂白剂的化妆品,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漂白肌肤,但皮肤表层正遭到严重损害,自身免疫力大大减弱,无疑是一种饮鸠止渴的做法。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黄褐斑的中医药治疗进展黄褐斑属巾医“面尘”、“黧黑斑”范畴,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丁女性。
其特征为颜面部有对称性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局部多无自觉症状,发病率较高,病情亦较顽固,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口晒、妊娠、化妆品使用不当、口服避孕药及抗癫痫药等均为本病的主要诱因,内分泌紊乱、皮肤微生态失调和自由基损伤是其主要病机,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而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中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义就近血年来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黄褐斑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中医学认为,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瘀血阻络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其病机关键为湿浊瘀毒阻滞络脉。
苏红认为本病主要有三个病机:①脾虚肝郁:凡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偏嗜五味者,使脾上输布失职。
则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机体的气血生化不足,不荣于而,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湿阻于内,气滞于中,影响肝气的疏泄,脾病及月十,痰聚气结而发病;②情志不遂:情志的大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气滞则血瘀,瘀久耗气,阴亦伤,气滞血瘀、血虚则生黄褐斑;③精血受损:房室过度、不正常的孕育史或久病,导致。
肾气及肾阴的亏耗,肝肾同源,衰则同衰,精血同亏,水亏不能制火,虚火上炎,颜面不能荣润向发黄褐斑。
晏淑梅认为黄褐斑多见于育龄妇女,该年龄段的妇女由丁事业、家务繁忙,加之孕育亏耗,使肝肾不足,气血不调,不能上荣于面;或肝气郁结,肝火亢旺而致火燥结滞于面皆可形成黄褐斑。
但肝肾不足,血虚血瘀是奉病的主要病理特点。
张文高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上于曲,血行通畅则表里俱荣;若腠理受风,或痰浊内生,或血气不干和,经脉涩滞,或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气虚血少,不能荣于皮肤,则易变生黄褐斑,本病的发生机制为血气不和,涉及血瘀和血虚,致使血泣经络,上不能荣于面,下不能充盈血海,故临床常见奉病同时伴发月经不调。
黄褐斑最佳治疗方法

黄褐斑最佳治疗方法
黄褐斑是皮肤产生的一种色素沉积,主要出现在面部、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
最佳的治疗方法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晒保护: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使用高SPF值的防晒霜进行防晒,戴帽子、太阳镜等遮阳工具也很重要。
2. 美白产品:使用美白产品有助于减少色素沉积并均匀肤色。
可以选择含有抗氧化剂、维生素C、熊果素等成分的产品。
但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使用过量或过于刺激的产品,以免引起皮肤过敏或刺激。
3. 化学剥脱:化学剥脱是通过某些化学物质去除表皮的一种方法,有助于促进新的皮肤细胞的生长并减少色素沉积。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化学剥脱的过程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
4.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通过高能量激光束来破坏色素沉积区域的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激光治疗有助于减少黄褐斑的颜色和大小,但需要多次治疗才能看到显著效果。
激光治疗也需要由专业医生操作。
除了上述几种治疗方法,还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果酸换肤等方法,但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
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改善黄褐斑的状况,如保持良好
的睡眠、饮食均衡、减少吸烟和饮酒等。
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控。
黄褐斑怎么治疗最好

黄褐斑怎么治疗最好黄褐斑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对人们的形象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找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治疗黄褐斑最好的方法就是三步走——内服药物、外用药物以及穴位点按,再加上规律的作息、晨起空腹喝温开水以及空腹喝温豆浆,会有显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试一试。
★一、去黄褐斑三步走一是内服药物自制参芪膏,做法是取人参30克,黄芪200克,麦冬100克,白芷50克。
将上药洗净切碎,加适量水煎煮2次,去渣取汁,将2次的药液合并,以文火浓缩成膏状,再加入与药液等量的蜂蜜收膏即成。
每天早晚服用10克,用温开水冲服。
人参、黄芪补益五脏元气,麦冬滋养体内津液,白芷气味芳香,活血消斑。
二是外用药物外敷的药物有消斑膏,做法是取白芨、白附子、白芷各6克,白蔹、白丁香各4.5克,以上药物研成细末,每次用少许药末放入鸡蛋清中调成稀膏。
晚上睡前先用温水洗脸,然后将此膏涂于面部有斑处,过15分钟后洗净。
外洗的药物配方有紫草30克,茜草、白芷各10克,赤芍、苏木、红花、厚朴、丝瓜络各15克。
加水2000毫升,煎煮20分钟后关火,用药液洗面部,并将纱布用药液蘸湿之后敷面部1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即可。
三是穴位点按选取鱼腰(眉毛中点处)、太阳(外眼角与眉梢中点向后1寸)、阳白(鱼腰向上1寸)、颧髎(外眼角向下,颧弓下缘处)、地仓(口角旁开0.5寸)、下关(颧弓下缘,下颌骨髁状突前方)等穴位,用手指按压,共做20分钟,每天1次,7次为1疗程。
★二、去黄褐斑方法1:规律作息时间身体经常处于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是导致黄褐斑出现的原因之一,因此,日常的作息时间一定要合理安排,要想去除黄褐斑,首先一定要规律自己的作息时间,不熬夜通宵,尽量养成晚上11点前入睡的习惯,给皮肤创造良好的自我修复时间,对皮肤保养有很大的帮助。
去黄褐斑方法2:晨起空腹喝温开水对于晚上睡眠不佳的女性可在睡前喝杯热牛奶,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对保养皮肤的效果更好。
黄褐斑的概况及治疗

黄褐斑的概况及治疗黄褐斑(chloasma,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以颜面部位的对称性分布、大小不一、形态不定、无自觉症状的淡褐色斑片为临床特征,又称“蝴蝶斑”,是临床常见而又难以治愈的皮肤病之一。
1病因与发病机理黄褐斑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真正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本病多见于女性,目前认为可能与妊娠、口服避孕药、内分泌、某些药物、化妆品、遗传、微量元素及紫外线等有关;某些慢性病,如妇科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肝脏疾病、甲状腺疾病(尤其甲亢及甲状腺切除综合征患者)、内脏肿瘤等患者中也常发生本病;日光照射亦是黄褐斑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皮肤的微生态失衡也可能与黄褐斑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1.1内分泌因素:已经证明雌激素可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颗粒,而孕激素能促进黑素体的转运和增加黑素量。
妇女妊娠期、月经周期紊乱、性生活不协调及精神压抑、口服避孕药等易造成体内雌激素变化,雌激素通过解除谷胱甘肽或硫氢基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使黑素形成增加。
林新瑜等对黄褐斑女性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做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雌二醇(E)、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水平显著增高,雄激素(T)水平低下;孕激素(P)、泌乳素(PRL)水平未见异常,故认为女性黄褐斑的发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失衡有显著关系。
但翁智胜等研究发现,黄褐斑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性激素六项水平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是否存在性激素水平失衡的亚临床状态有待进一步研究。
男性黄褐斑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通常认为雌、孕激素水平增加是女性发病的主要病因,而男性激素的变化似乎不起作用。
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患者患有黄褐斑可能是因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释放的各种细胞因子影响激素代谢,使促黑素激素分泌增多,黑素细胞抑制因子浓度降低,致使激素代谢紊乱形成色斑。
1.2黄褐斑与目光:日光照射是引起黄褐斑的重要因素。
黄褐斑中医治疗现状(精)

黄褐斑中医治疗现状关键词黄褐斑;中医治疗中法分类号R758.42黄褐斑(Chlosma)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发生于日晒部位并于日晒后加重。
常见于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都有。
临床表现为黄褐色或淡黄色斑片,不规则形状,对称分布于面部,无炎症及鳞屑,无自觉症状。
随季节、日晒、内分泌变化等因素减轻或加重,呈慢性病程〔1〕。
凡七情内伤,肝郁气滞,饮食劳倦,妇人经血不调等均可致病。
①情志不遂:如肝气郁结、暴怒伤肝、思虑伤脾、惊恐伤肾等,皆可使气机紊乱,气血悖逆,不能上荣于面而生。
②劳伤脾土:凡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偏嗜五味,使中土转输失职,或土虚不能制水,水气上泛,气血不能濡煦而生斑。
③肾精受损:凡房室过度,久伤阴精,水亏不能制火,虚火上炎,颜面不得荣润而酿成褐斑〔2〕。
刘爱民〔3〕调查436例黄褐斑患者,年龄多集中在26~45岁之间,妊娠或分娩后发病者228例(52.3%),脉多属虚脉,故认为本病是以虚为主的病证,以气血阴虚为多;病位在心、脾、肾、肝;病因病机:26~45岁的妇女,经妊娠分娩后,气血耗伤,肝肾亏损,加之繁重的家务工作多劳伤心脾,气血阴虚或气郁而结,络脉瘀滞,热与瘀亦是其中病理表现之一。
本文就黄褐斑中医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1 治疗现状1.1 中医内治法1.1.1 分型治疗多从肝、脾、肾三脏入手,调理气血为主〔1,2〕。
①肝郁气滞型:治宜舒肝解郁,选柴胡疏肝散。
胸闷乳胀加郁金、川楝子;口苦加龙胆草、栀子;瘀血重加大黄?虫丸。
②肝脾不和型:治宜舒肝健脾,选逍遥散化裁。
月经不调,加丹参、益母草;经来血块,加桃仁、红花;两乳胀痛,加青橘叶、青皮;腹胀便溏,加党参、炒山药。
③劳伤脾土型:治宜温阳健脾,选苓桂术甘汤或四君子汤加减。
大便溏薄,加煨姜、炒山药;腹胀纳差,加炒山药、陈皮;④肾水不足型:滋阴补肾为法,选六味地黄丸加减。
伴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选知柏地黄丸。
遗精盗汗者,加金樱子、芡实;失眠多梦,加生龙骨、生牡蛎。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

黄褐斑的治疗新进展黄褐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多发生在面部和颈部。
该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包括暴露于紫外线、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药物反应等。
黄褐斑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因此代表着一项重要的医学难题。
近年来,黄褐斑的治疗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就此作一介绍。
1. 光学及激光治疗光学治疗可分为黄光治疗和胡萝卜素光动力疗法。
黄光治疗是应用可见光在特定波长下照射皮肤,以治疗黄褐斑。
这种治疗能够直接破坏多色素细胞,而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胡萝卜素光动力疗法是应用单纯的胡萝卜素在不同波长的激光照射下治疗黄褐斑。
该治疗能够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增加胶原蛋白生成,从而使皮肤明亮光滑。
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应用多种化学物质来改善皮肤色素,治疗黄褐斑。
其中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用药治疗和内服药治疗。
外用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等,通过改善皮肤人瑟质水平,促进色素代谢来达到治疗效果。
而内服药物则以抑制甲状腺素、维生素C等药物为主,能够有效抑制麦拉宁色素的合成和分泌。
3. 植物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黄褐斑的治疗中,许多植物也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比如,很多人已经知道,醋中含有丰富的醋酸,醋酸可以通过分解清除皮肤表层的老废物质,促进细胞代谢及细胞更新、祛黄美白;在中药中,防风、菊花、苦参等也一直被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具有天然的美白祛斑功效。
综上所述,黄褐斑的治疗研究在不断进步,并且还有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包括光学及激光治疗、化学治疗和植物治疗等。
然而,只有全面了解并准确识别引起黄褐斑的因素,才有可能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同时,注意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紫外线照射,也是有效改善黄褐斑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褐斑的治疗现状(一)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慢性难治性色素性皮肤病。
主要特征是面部对称性色素过度沉着,为形状不规则,颜色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无炎症表现及鳞屑,无明显自觉症状。
皮损主要分布在前额、颞部、鼻部和颊部1]。
黄褐斑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男女比例约为1∶92]。
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
黄褐斑发病机理复杂,真正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多数学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妊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血清铜含量,口服避孕药,内分泌失调,子宫卵巢疾病,甲、乙型肝炎,胆囊炎,激素治疗,酪氨酸功能障碍,化妆品,光敏性药物,氧自由基,皮损区微生态改变,抗癫痫药及情绪波动等。
在上述诸因素中内分泌失调、遗传和紫外线照射被认为是发病主要原因。
黄褐斑几乎是所有种族共患疾病,但以居住在紫外线照射强烈地区的∶-∶型肤色的人,尤其以亚洲人和西班牙人为多2,3]。
由于黄褐斑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人们的面部美观,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影响,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化,现将目前的黄褐斑治疗方法综述如下,以供参考:1、局部药物治疗1.1遮光剂:患者外出可以使用遮光的工具(如伞、太阳冒)或在曝光部位外涂宽光谱的遮光剂(如5%氧化锌霜和5%对氨基苯甲酸霜),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在患处。
遮光剂分为物理和化学遮光剂,它不但能遮挡阳光还能起到皮肤美容的功效。
1.2脱色剂的使用:黑素的多少决定皮肤色素的深浅。
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治疗色素增加性疾病的药物是酪氨酸酶抑制剂。
这是因为酪氨酸酶作为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其异常过量表达可导致人体的色素沉着性疾病。
酪氨酸酶的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而达到抑制黑色素合成。
它主要有含酚基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巯基化合物等4]。
1.2.1含酚基化合物:羟基苯甲酸和羟基苯甲醛对酪氨酸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5%的氢醌酸又名对苯二酚,与酪氨酸酶的底物酪氨酸结构类似,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酪氨酸转化为黑素,减少黑素的合成。
它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治疗黄褐斑药物之一。
最佳浓度为3%,最合适的赋形剂是水醇基质(等量的丙二醇和无水乙醇)。
常用方法是2次/d外用,8-10周5]。
副反应有接触性皮炎、外源性褐黄斑等6]。
目前常用的衍生物有:3%氢醌单戊酸酯霜,本品是氢醌与戊酰氯在催化剂作用下酯化制得,性质较氢酸稳定,脱色力更强;对二酚单丙酸酯(MPHQ)是氢酸的一种脂肪酸酯,由氢醌和丙酸反应制得。
此外,MPHQ在含水基质内非常稳定,有明显的脱色作用和抑制黑素细胞产生黑素颗粒的能力。
熊果甙也是一种含酚基的化合物,对酪氨酸酶也有抑制作用,虽然其抑制效应明显比羟基苯甲醛和羟基苯甲酸差,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小,已作为增白剂添加入美白化妆品中,与全反式维甲酸连用效果较好。
1.2.2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尤其是许多中药材中含量丰富。
其中包括人们熟知的茶多酚(儿茶素)、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与黄豆甙)和来自柑橘的橙皮甙与柚甙等。
黄酮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包括:抗氧化作用、消炎作用、抗癌和抗基因诱变作用。
近年来,许多富含黄酮类物质的植物天然提取物(如银杏、甘草提取物)应用于化妆品中4]。
1.2.3巯基化合物:巯基化合物是酪氨酸酶独特的抑制剂,例如半胱氨酸、L-半胱氨酸二羧酸盐、半胱氨酰色氨酸等半胱氨酸衍生物等化合物都是酪氨酸酶的有效抑制剂N-乙酰-4-硫-半光胺基酚就是一种新型退色剂,治疗黄褐斑有极好的效果。
4%水包油乳剂,每日2次,6个月后有满意的疗效,有效率达74%,且性质稳定,刺激性小,不引起永久性色素脱失。
其机制可能是减少功能性黑素细胞的数量和减少黑素小体向角元细胞转运的量6]。
1.2.4壬二酸:是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培养液中分离出的二羟基酸。
它既是酪氨酸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直接干扰黑素的生物合成,同时对过度活跃或异常的黑素细胞有选择性的细胞毒作用。
通过破坏线粒体呼吸和细胞的DNA合成,而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素的生成,达到脱色素作用。
20%壬二酸霜结合广谱遮光剂治疗表皮型和混和型黄褐斑,60%以上的患者有效,但疗程需6个月以上。
有人认为壬二酸的疗效至少与氢醌制剂相当,而理化性质稳定,无明显副作用是其优点7]。
其浓度在15%-20%时是人们可以耐受的,过敏反应和光毒反应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包括瘙痒、轻度的暂时性红斑、鳞屑和灼热感,这些不良反应症状通常2-4周可以消退且没有系统损害。
1.2.5维甲酸:可抑制体外培养黑素瘤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黑素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减少角质形成细胞粘合度,增加药物渗透。
0.1%维甲酸霜每晚使用1次,68%患者有明显改善,但疗程较长,约24周。
表皮型效果明显,真皮型效差。
副作用为轻至中度红斑、脱屑。
可从低浓度起使用,逐渐增至1%,以免引起局部刺激8]。
1.2.6激素:一般观点认为激素不宜用于面部皮肤,因为容易导致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毳毛增多和色素沉着。
但是有国外文献报道,用0.01%的氟新诺龙联合氢醌和维甲酸治疗黄褐斑患者8周后,并未发生明显副作用9]。
激素与维A酸和氢醌联合外用,不仅见效早,且能有效抑制黑素的合成与分泌,减少黑素产生9]。
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联合维A酸和氢醌治疗黄褐斑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1.2.7复合制剂:Taylor等采用0.05%维甲酸+4%氢醌+0.01%氟轻松三联制剂治疗641例黄褐斑患者,8周疗程结束时,色素完全消褪及75%消褪的患者分别为26.1%、70%,虽有轻微不良反应,但均可耐受10];且疗效和安全性较长,可达1年。
许建波等曾报道,用3%复方氢醌乳膏(氢醌、果酸、地塞米松)与斑必治(4%氢醌)相比较,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70.27%,差异有显著性11]。
由此可见,复方制剂有强化、协同、增效作用。
1.2.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霜:通过抑制和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来减少黑素的形成。
1.2.9金属硫蛋白(MT):其分子量很小,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能力。
对黄褐斑患者来讲,外源性补充MT非常必要。
它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使细胞尤其是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得以保护,从而起到保护细胞膜流动性、防止细胞衰老的作用,也能使丙二醛的产生减少,色素沉着减少。
迄今为止,MT是清除自由基最强的蛋白质之一,它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SOD的1万倍以上,作为祛斑产品,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当今世界上较热门的研究课题。
2局部物理治疗2.1化学剥脱雷琐辛:雷琐辛是儿茶酚的同质异构体,是早期应用于化学剥脱剂的药物之一。
浓度为50%的雷琐辛可用于中、深层剥脱,治疗黄褐斑合并雀斑和日光性着色斑亦有效。
羟乙酸:羟乙酸化学剥脱剂代表了一类安全有效的治疗面部色素沉着的方法,它已较广泛地用于治疗黄褐斑。
用10%-15%的羟乙酸洗剂加2%氢醌可增强疗效。
曲酸:当曲酸凝胶治疗黄褐斑无效时,可用曲酸化学剥脱剂,它由2%曲酸与3种羟基酸(水杨酸、柠檬酸、乳酸)组成。
使用曲酸化学剥脱剂后发生皮肤干燥现象比羟基乙酸化学剥脱剂少。
羟乙酸联合曲酸或羟乙酸联合氢醌治疗黄褐斑的色素沉着都有很好的疗效。
缺点是曲酸制剂的刺激性比氢醌大。
三氯乙酸:三氯乙酸为中深层剥脱剂的一个辅助用药,可用于治疗泛发性及持续性的黄褐斑。
水杨酸:浓度为20%-30%的水杨酸化学剥脱剂也可治疗黄褐斑的色素沉着,这种剥脱剂可以间断2周使用。
Grims12]的研究表明,水杨酸化学剥脱剂对于改善黄褐斑和炎症后色素沉着有中等到显著的疗效。
2.2超声波:用维生素C注射液、肤康宁霜、本草去斑灵霜均匀按摩,再用超声探头在皮肤作螺旋式移动治疗,每次20-25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据丘雁等报道,采用超声波加不同比例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进行超声波导入,经过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13]。
2.3冷冻:采用液氮、液氧、液氢等低沸点介质制造成表皮浅∶°冻伤,借助自愈新皮达到治疗目的,一般无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
2.4微晶换肤:其原理是用气泵把天然矿物“微晶体”通过管口嘴高速冲击表皮,使老化变质的表皮脱落,通过组织的自愈功能创造新的表皮,使皮肤变得白腻柔软和富有弹性。
3-10d接受一次治疗,8-10次为1个疗程。
一般第3次治疗以后,皮肤即有明显改善。
该技术尚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确切效果应进一步验证。
2.5磨削术:用磨头将表皮去一层而达到去色素的目的,易发生瘢痕、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2.6光学治疗:铜蒸气激光、氩激光是利用选择性光热分解的原理,疗效不稳定。
如设定的能量输出过高,则有产生色素减退、色素沉着和瘢痕的危险,现少用。
脉冲CO2激光和2940nm 的Er:YAG激光治疗过程中表皮和真皮上层受到损伤,术后有感染、色素沉着或减退、疤痕等风险,故术后应注意局部护理,避免阳光直射。
强脉冲光,532nm倍频Nd:YAG激光,1064nmQ开关Nd:YAG激光,优点在于选择性破坏色素颗粒或色素细胞,而临近的正常细胞不被或较少被破坏,是目前治疗黄褐斑常用的手段之一14]。
刘洪波等15]治疗黄褐斑90例,能量密度为20-26J/cm2,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结束后3-6个月对53例随访,有3例复发。
黎宁等16]治疗黄褐斑35例,能量密度为18-35J/cm,总有效率占71.4%。
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应该重视治疗参数的设置。
Q开关Nd:YAG激光,激光穿透皮肤的深度与激光的波长正相关,波长532nm的激光在皮肤中穿透深度小,较为适合治疗分布于表皮及真皮浅层的色素病变;1064nm波长的激光在皮肤中穿透较深,故可用于祛除皮肤深层色素。
王志刚等17]使用532nm倍频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102例,能量密度为5-10J/cm2,总有效率占88.4%。
温景18]对72例黄褐斑激光治疗和71例祛斑面膜治疗作为对照:对于浅棕色的黄褐斑予以532nm倍频Nd:YAG激光治疗,能量密度1.5-6.0J/cm2;对于深灰蓝色、棕黑色的黄褐斑予以1064nmQ开关的Nd:YAG激光治疗,能量密度3.0-12.0J/cm2,对照组采用超声波美容仪祛斑面膜倒膜疗法,经4个疗程治疗,激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2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03%,两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7中药面膜外用:目前以中药为主的面膜治疗黄褐斑日渐成熟。
猪苓、白芷、白薇、党参、紫草、丹参、马齿草、蔓荆子、山茱萸、乌梅、白鲜皮、白蒺黎等均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
特别是一种油溶性甘草提取物(LPT),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光甘草定(10%-40%),它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比氢醌大16倍,以0.1%的浓度,每天使用3次,连用4周,可明显亮洁皮肤。
用甘草的提取物制成霜剂,外用治疗黄褐斑、老年斑均获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