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为简去芜存菁发现语文课堂之美

合集下载

语文课堂,因简约而更美丽

语文课堂,因简约而更美丽

语文课堂,因简约而更美丽作者:万晓霞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4年第12期江苏扬州市汶河小学(225003)万晓霞语文课程内涵丰厚,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承载着过多的职责与使命。

在面对教材文本时,教师往往“深挖洞,广积粮”,致使语文教学陷入了繁琐分析、面面俱到,甚至无休止纠缠的泥潭之中。

那语文课堂如何才能高效呢?一、不绕弯子,在直接中践行简约之美(一)导入简洁,开门见山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要激活学生的情感,如磁铁般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干练简洁,开门见山,这样才能富有实效。

否则,繁琐冗长的导入不仅不能有效地链接学生与文本,反而阻碍学生对文本的有效解读,起到适得其反的反作用。

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教师这样导入:“对兵马俑你们了解吗?”这一问题有效地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即将教学的文本对接起来。

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了解了学情,为随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可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又补充了秦始皇的相关资料,并告知学生秦始皇为什么要建造兵马俑。

显然,这些内容与文本描绘兵马俑的特点关系不大,使得整个导入环节花费5分钟以上,明显得不偿失。

因而,准确考量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满足学生的阅读诉求,才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二)删繁就简,有的放矢古语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

”有价值的问题不仅能够成为解构文本的钥匙,也是联系教师、学生与文本的有效桥梁,更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助推器。

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告知学生,或者适当地引导以促发学生的自我感受。

但很多教师却偏偏不明就里,硬让学生在细枝末节中自主探究,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例如,在教学《游园不值》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扣”字的意思,教师直接抛出工具书上的几种解释供学生选择。

由于语境的缺失,加之对解释的意思学生理解不清,学生的选择不正确。

这样教师只能对工具书上的解释再次逐一解释,最终得出结论。

化繁为简,从“情”出发,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化繁为简,从“情”出发,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化繁为简,从“情”出发,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布时间:2021-12-15T01:58:52.134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8期作者:谢勇[导读]安徽省合肥汽车机械技术学校安徽合肥 231100随着科技的进步,加之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教学手段也逐渐的自动化、电子化、机械化。

现在我们课堂教学模式与手段逐渐摆脱了一块黑板、几根粉笔,教师讲、学生听的原始状态,出现了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甚至远程网络教学,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方式方法是异彩纷呈。

毋庸置疑,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手段的丰富,对我们的教育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取得了一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取得的教学突破。

比如,网络教学可以打破时空阻隔,使不同地区的人受到同等同步的教育;又如,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我们展示一定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化丰富化,同时也简化了教师的一些板书过程,缩短了教学的用时,使教学容量更大。

但有得必有失,正如网络使世界变小的同时,也使人缺少了更多的现实交流。

我们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学手段是有益的,如果过多过滥地依靠于教学手段,不重视教学知识的钻研、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流程的设计,那么只会取得适得其反。

记得第一次听多媒体教学课,已有近二十来个年头了,上的是《故都的秋》。

这堂课,凭心而论,那位老师上得还是很不错的,但课后,我脑中所留下的也就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日、潭柘寺的钟声以及庭院中的牵牛花,那些很漂亮的景物画面,其他的似乎都已杳然。

也许是大姑娘上轿,身为教师的我没能把握好关注的重点,为这些表象所惑。

此时对于我来说,教学的“有效”也变成了“无效”或“低效”了。

身为教师的我尚且会感觉如此,试问学生又能怎样呢?随着时间的流逝,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观摩优质课的机会是越来越多,感受也越来越多,但不管怎样,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直观性教学、情境教学,这林林总总,称谓各异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在不断地发展与运用,身在其中的我们自然也是难脱窠臼,逐渐融入到这些所谓现代化教学的洪流中来了。

语文教学如何化“繁”为“简”

语文教学如何化“繁”为“简”

语文教学如何化“繁”为“简”作者:谢明尧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4年第03期当下不少地方的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所运用的教学理论,都显得有点繁琐而臃肿。

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明确自主的认知活动,是达成教学目标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手段。

要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必须化繁为简,以简驭繁,走“简约”语文之路。

著名画家郑燮曾经写下这样两句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在语文教学上,我们也要有这种“删繁就简”的精神。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处理上要化繁为简。

教语文不像教物理,学了牛顿定律才能学重力、浮力。

对力的单位的认识是基础,后面的属于“上层建筑”。

语文看起来并非如此。

小学语文书里有《论语》和《诗经》的片段,初中照样有,高中还会有。

如何把握一篇教学材料的深度,并没有一个精确的梯度,而且任何一个材料里,都包含了大量的可以延伸的教学角度。

如果用三维目标去细分的话,可以有很多很多个教学原点。

比如高尔基的《海燕》,可以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对散文诗的认识、对海燕的象征意象的理解、朗诵能力、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整句和散句、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而这些原点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

在此,我们提出建立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概念。

核心目标的制定应基于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以及对课文包含的主要内容、核心概念和知识的深度理解。

1. 核心目标的制定应该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总体目标做了这样的阐释:“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我们设计核心目标,既要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又要力求简明。

对第四学段的教学要点,应该有所规划和侧重,绝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

笔者建议:初一语文教学,教师多做做园丁的工作,侧重在学生心中播撒下热爱语文的种子和钟爱文学的种子,多做做种植和锄草的工作,不要急着去收获。

删繁就简,破茧成蝶——让小学语文课堂因简约而精彩

删繁就简,破茧成蝶——让小学语文课堂因简约而精彩

删繁就简,破茧成蝶——让小学语文课堂因简约而精彩
方勤
【期刊名称】《学子:教材教法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正>在新课改的初始阶段,语文课堂呈现出热闹纷繁的模式,面对这样的情形,有人也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的热闹喧哗,真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吗?经过冷静思考之后,认识到化深奥为浅显,化复杂为简单,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这样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简单语文"教学理念的核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简形式化的环节,彰显学生的自主意识,让语文课堂简约、真实、有效,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总页数】1页(P52-)
【作者】方勤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删繁就简,践行简约之美——浅谈小学语文简约教学 [J], 丁亚锋
2.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例说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简约化 [J], 郭金斐
3.删繁就简,践行简约之美——浅谈小学语文简约教学 [J], 马媛媛
4.删繁就简三秋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简约追求 [J], 年应科
5.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浅谈小学语文的简约教学策略 [J], 叶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删繁就简”话语文课堂教学

“删繁就简”话语文课堂教学
励 和期 待 ,并 作 出激 励 性 评 价 。 洪 兆 英 老 师 说 过 . “ 会 欣
与 创 新 ; 对 不 足 之 处 则 要 认 真 分 析 、 克 服 、纠 偏 与 改 革 。 教 师 应 当 随 时 将 反 思 铭 记 于 心 .用 笔 记 录 下 来 .留 心 应 用
于 下 次课 堂 教 学 中 ,并 在 教 学 中 不 断 提 炼 和 升 华 。 通 过 这
的所 谓 创 新 ,不 要 也 罢 。
学 唱有 关 歌 曲 。一 堂 课 就 在 学 生 们 昂扬 的歌 曲声 中 结 束 了 。 上蒲 松龄的 《 狼 》 时 ,要 对 狼 的 形 象 作 简 单 分 析 ,老 师 却 引 用 了 一 些 狼 的 生 活 习 性 的知 识 ,由 此 谈 到 了动 物 保 护 之 话 题 。学 生 听 得 情 绪 激 动 ,对 课 文 中 的 狼 却 知 之 甚 浅 。
删 肇 就 简 话 语 文 课 室 教 学
◇甘 肃 省 张 掖 市 第 五 中学 范 玉 玲 摘 要 :在 新 课 程 改 革 教 学 实践 过 程 中 ,语 文 教 师 要 以 有 效 的 教 学 理 念 为 指 导 , 进 行 有 效 的课 堂教 学 , 让 学生 得 到 应
有 的 发展 , 因 此 , 面对 “ 乱 花 渐 欲 迷 人 眼 ” 的 语 文 课 堂 ,我 们 应 “ 删 繁 就 简” ,在 课 堂教 学设 计 中体 现 简约 之 美 。
罗 万 象 了吗 ?
2 . 如果 l 叶 J 示 的幻 灯 片 不 被 有 效 使 用 ,那 么 出 示 这 样 可
【 反问】
1 . 学 生 会 怎 样 讨 论 ,老 师 事 先 知 不 知 ?
新 孵 踮 ~

删繁就简,打造生态语文课堂

删繁就简,打造生态语文课堂

行 小组 讨论 ,最后进行课文复述 ,用 自己的话讲述这个 故事。 学 生开始操作 时 ,教师跟进指导 。在成果展示 时,教师让每

闹参与课 堂学 习 ,学习收获并不 够扎实 。摒弃 花架子 ,追求
个小组选派代 表参与课堂故事 大赛 ,教师给 出评 价。整个
语文教学本真 ,成为现代课 堂教 学最需要反省 的 内容 。生态 课 堂追 求 的是 简简单 单教语 文 ,要 求学生 扎扎实 实学语 文 。
二 、 简 约 教 法 。 凸显 学 生主 体 地 位 教 无 定 法 ,贵 在 得 法 。在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方 法 选 择 时 ,教 师 要 注 意 从 学 生 实 际 出发 ,不 过 分 占用 学 生 学 习 时 间 ,扣 住 教 学 目标 ,突 出 教 学 重 点 ,将 学 习 主 动 权 还 给 学 生 。在 实 施
课堂教 学都交给多媒体 ,形成对多媒体 的依 赖症 ,不仅偏 离
了教学 轨道 ,还会养成不 良教学习惯 ,对语 文教学造成不 可
盲 目加 以借鉴 , 恐 怕就是东施效颦了 。因此 ,在教学设计 时 ,
不仅要 考虑 自身学情 ,还要注意删繁 就简 ,适 当删 除一些环 节 ,给学 生 自主学 习更 多空间 ,这对 提升学生学 习品质有重
要 端正教学思想 ,遵循教 学规律 ,删繁 就简 ,返 璞归真 ,实现课 堂教 学的原 生态 ,塑造学生语 文素质。
关键词 : 小 学语 文
【 中图分类号 】 G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1 2 1 6( 2 0 1 5) 0 9 B 一 0 0 3 8 — 0 1
用多媒体展示 了几幅 图片 ,并 以此作为设置 悬念的手段 ,激

化繁为简 简出精彩

化繁为简 简出精彩

化繁为简简出精彩作者:袁学凯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年第09期语文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一道道新的风景:美美的人文情怀,浓浓的自主探究,靓靓的多元感悟……但是,我们也冷静地看到由于教学内容“胖”了,教学形式“花”了,教学环节“碎”了,导致教学效果也“虚化”了。

语文教学到底如何是好?“万变不离其宗”,应通过万变转其宗,删繁就简,留住语文的“根”。

一、探求简准的文本核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然而,在实践演绎中却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教《落花生》一文,一教师在分析课文的主题时,启发说:“读了这篇短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其中,有一个女学生答道:“苹果、桃子、石榴五颜六色,高挂枝头,真漂亮。

像苹果、桃子、石榴一样引人注目,多好呀!”老师听了,愣了一下,说道:“你从苹果、桃子、石榴身上说开,也是一种理解。

”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但是并非每种反应都能准确指向文本的核心,显然,这个女学生的理解是偏离了文本的召唤结构,偏离了文本的审美取向,教师的不作为(不引导或不知如何引导),是对多元解读理念的误读与曲解,也是语文教师的失职。

尽管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批判固守一隅的教学方式,反对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条条框框上,但我们同样不能混淆是非,指鹿为马,不能为了尊重而尊重,为了激励而激励,为了创造而创造,这样做的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帮助者,教师始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有效地甄别、调控和引导,帮助学生不断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让学生将理解的个性化、独特性与理解的普遍规律相统一,从而让每一条独立的思想之河在宽阔的入海口汇合奔流。

二、选用简当的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资源的开掘必须考虑几个因素:一是必须明确课堂教学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运用资源要掌握时机,增强使用的目的性;二是必须用足用好文本,不能无限制不加选择地运用资源,应该把必须且有用的资源引入课堂,服务于文本,与文本教学结成浑然天成、水乳交融的课堂结构。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摘要】面对在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纷繁杂乱的只追求形式新颖的而失去“语文味”的不良教学倾向,教师应具有清醒的头脑,在课堂上摆脱浮躁、虚荣、急功近利的做法,做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求简求活,才能使课堂教学发挥其最大效益与效能,才能让语文教学早日返璞归真,达到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删繁就简;高效课堂;求真;务实;求简;求活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8-083-02◆省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得不够准确,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几种现象。

[现象一]学习目标过高过深我们说,作为教师自己,对文本解读是要有一定的高度,对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多了解一些是好的,但不是说教师知道多少就要教给学生多少,教师自己能走多远就领着学生走多远。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教师执教《长城》一课,问学生:“你们知道古人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吗?”学生都摇头,教师用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告诉学生秦始皇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明代修长长城是为了防御鞑靼、瓦剌族的侵扰……接着老师话锋一转,说道:“一道长长的城墙,就把他们隔开了,而历史上有一个皇帝康熙,他却不修长城,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们又一脸茫然。

这些正在老师的预设之中,于是继续补充资料……最后得出结论,康熙是不想长城把各个地方阻隔开。

试问,课堂中花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了解这些,有必要吗?[现象二]过程安排过多过碎一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雨点》时,安排了这样几个流程:第一,唱《小雨沙沙》;第二,读课文;第三,画小雨点;第四,表演小雨点落下的样子;第五,教师介绍小雨点是怎么来的;第六,展开想象,说说小雨点还会落到什么地方。

这堂语文课,集音乐、美术、自然于一体。

虽然这样的课夸张了一点,但许多老师在公开课时也只是以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繁为简去芜存菁发现语文课堂之美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化繁为简、去芜存菁,发现语文课堂之美
——全市语文精品课程与教改项目交流活动在青岛财经学校举行5月24日上午,青岛市职业学校语文精品课程与教改实验项目交流活动暨市级公开课在青岛财经职业学校举行。

全市高二相关语文教师及精品课程、教改实验项目参与人员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首先由青岛财经学校的孙海萍老师出示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淡之美》,这节课是该校市语文教改实验项目研究成果的一个典型展示,课堂围绕“淡之美”的主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去芜存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市中心组组长陈钊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从教师的准备过程、课堂效果以及教师的态度和素质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恰当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接着,胡红霞老师介绍了财经学校语文组被评为青岛市首批精品课程的《职校生言语与修养》的建设情况;刘志佳老师就财经学校语文组获得市教改实验项目一等奖的《“支架式教学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和财经语文组近些年来的校本专题教研情况向大家作了简要介绍。

最后,市职教研室胡修江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财经语文组对市语文教研活动所做的贡献和在市精品课程建设、教改实验项目研究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对学科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财经孙海萍老师授课《淡之美》中心组陈钊老师评课
财经刘志佳老师进行教改实验项目交流财经胡红霞老师进行精品课程交流
市职教语文中心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