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
身体素质柔韧度训练方法

身体素质柔韧度训练方法身体柔韧度的训练是提高身体灵活性和避免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
通过适当的训练方法,我们可以增强肌肉弹性,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身体素质柔韧度训练方法。
1. 热身运动在进行柔韧度训练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是十分必要的。
热身动作可以通过增加身体温度,使肌肉更加松弛,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常见的热身动作包括小跑、跳绳、转臂环等。
热身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2. 静态拉伸静态拉伸是常用的柔韧度训练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缓慢拉伸肌肉至舒适的位置并保持20-30秒,来增加肌肉弹性和关节活动范围。
常见的静态拉伸动作包括臀部伸展、腿部伸展、胸部伸展等。
3. 动态拉伸与静态拉伸相比,动态拉伸注重动作流畅和连续性,通过较大幅度的运动,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
动态拉伸可以模拟实际运动的动作,例如高抬腿、手臂挥动等。
这种方法可以在减少肌肉紧张的同时,提高身体的准备度。
4. 瑜伽瑜伽作为一种古老的身体锻炼方式,以柔和的动作和深呼吸为特点,能帮助提升身体柔韧度。
通过瑜伽的练习,可以有效地伸展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和关节,使身体更加柔软灵活。
常见的瑜伽动作包括下犬式、蝴蝶式、上鸽式等。
5. 超量伸展超量伸展是一种逐渐增加拉伸幅度的方法。
从舒适位置开始,逐渐加大拉伸的力度,使肌肉达到更深层次的伸展。
这种方法要慎重使用,以避免过度伸展引起的损伤。
超量伸展适合在已经具备一定柔韧度的基础上进行。
6. PILATES训练PILATES是一种融合了柔韧度、力量和平衡训练的运动方式。
通过呼吸控制和特定的姿势,PILATES训练可以提高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并增强身体的柔韧度。
常见的PILATES训练动作包括桥式、船式和双腿伸直等。
7. 拉筋训练拉筋训练是一种专门针对身体柔韧度的训练方法。
通过使用拉筋器械或者借助伴侣的帮助,可以有针对性地拉伸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和关节,达到增强柔韧性的效果。
总结起来,身体柔韧度的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
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

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柔韧素质是指人体肌肉、关节和韧带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
在运动中,良好的柔韧素质可以提高运动表现,并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柔韧素质训练方法。
1.静态伸展法静态伸展法是最常见的柔韧训练方法之一、运动员可以通过静态伸展来增加肌肉和韧带的伸展能力。
方法是找到一种舒适的姿势,使伸展的肌肉感到轻度不适,然后保持这个姿势15-30秒钟。
重复3-4次。
2.动态伸展法动态伸展法是通过带动肌肉进行渐进式伸展来提高柔韧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运动前的热身和比赛或训练中的休息间隙。
常见的动态伸展动作包括高抬腿、踢腿、转体等。
3.瑜伽瑜伽是一种获得柔韧性的理想选择。
瑜伽通过各种体位法(姿势)和呼吸技巧,可以同时增强身体的力量和柔韧性。
练习瑜伽可以通过拉伸全身各个部位来提高柔韧性。
4.动态稳定性训练柔韧性往往与稳定性有关。
动态稳定性训练通过结合运动和柔韧性训练来提高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和柔韧性。
例如,平衡训练、平板支撑、单腿倒立等。
5.柔韧性带训练柔韧性带是一种用于拉伸和增强柔韧性的便携式设备。
可以用来进行各种伸展动作,如肩部伸展、腿部伸展等。
柔韧性带的弹性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节,适应不同的训练强度。
6.高度柔韧性训练高度柔韧性训练是一种结合传统柔韧性训练和力量训练的方法。
在该训练中,运动员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柔韧性训练,以提高肌肉的弹性。
例如,采用最大范围的运动幅度进行训练,增加训练的重量等。
7.动态伸展连锁法动态伸展连锁法是一种通过运动链条进行伸展的方法。
它利用全身动作,通过连锁反应来提高柔韧性。
例如,双脚交叉踢腿、臂部穿越等动作,可以同时伸展多个肌肉群。
8.节奏伸展法节奏伸展法是一种将动态伸展和静态伸展相结合的方法。
它使用轻松的气息和节奏性的动作来帮助肌肉更好地放松并达到更深的伸展。
方法是通过深呼吸,每次呼气时伸展更深一点。
在进行柔韧素质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过度伸展,避免拉伤肌肉或损伤韧带。
柔韧素质训练方法

柔韧素质训练方法柔韧素质是个人的柔韧度和灵活性,对于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表现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柔韧素质可以提高运动表现,预防运动损伤,并且对于身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柔韧素质训练方法:1.伸展运动:伸展运动是最常见的柔韧素质训练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肌肉和关节得到充分的拉伸,并提高其柔韧性。
常见的伸展运动包括前屈、后伸、侧屈、扩胸等。
进行伸展运动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避免过度用力或者过度伸展,以免造成拉伤。
2.瑜伽:瑜伽是一种结合了柔韧性、力量和平衡的运动方式,对于提高柔韧素质非常有效。
通过各种体式的练习,可以帮助身体的柔韧度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增强体质。
瑜伽练习中包括了各种体式的拉伸和扭转,可以有效地锻炼身体的柔韧素质。
3.普拉提:普拉提是一种集合了柔韧性、力量和核心稳定性的运动方式。
在普拉提练习中,需要通过控制肌肉的伸展和收缩,来实现身体的柔韧性和稳定性的提高。
普拉提训练通常包括了各种肌肉的拉伸和收缩动作,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柔韧素质和核心稳定性。
4.动力瑜伽:动力瑜伽是一种结合了瑜伽和有氧运动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协调性和柔韧性,又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动力瑜伽中的运动方式相对较快,强度较高,可以有效地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爆发力。
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提高人体的反应能力和协调性。
5.舞蹈: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对于提高柔韧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
舞蹈运动中包括了大量的柔韧性和协调性的动作,可以促进肌肉的伸展和关节的活动,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同时,舞蹈还可以提高人体的节奏感和动作表现力,带来更好的运动效果和艺术表现。
在进行柔韧素质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温暖身体:在进行柔韧训练前,要先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帮助身体预热和关节活动,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2.注意呼吸:在进行柔韧训练时,要注重自然呼吸,避免屏住呼吸,以免影响运动效果。
3.逐渐增加训练强度:4.注意休息:在进行柔韧训练后,要注意适当休息,给身体充足的恢复时间,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稳定状态。
论形体训练中的柔韧素质训练

论形体训练中的柔韧素质训练
形体训练是现代人日常锻炼体魄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柔韧素质训练作为形体训练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非常重要。
在进行形体训练的过程中,柔韧
素质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还可以改善身体的姿态和身体功能。
本文将重点
介绍柔韧素质训练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柔韧素质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柔韧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1. 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柔韧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使身体更加柔软和灵活。
当我
们的身体柔软和灵活的时候,我们在进行各种形体锻炼和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时就不容易受伤,身体的灵活性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更好地完成各种动作。
2. 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
3. 改善身体的姿态和身体功能
进行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柔韧素质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柔韧素质训练。
1. 瑜伽
瑜伽是一种非常适合进行柔韧素质训练的运动。
在进行瑜伽的时候,要求身体进行各
种柔软的伸展动作,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而且瑜伽还可以帮助我们放
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是一种非常全面的柔韧素质训练方法。
2. 拉伸训练
进行拉伸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拉长肌肉,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在进行拉伸训练
的时候,要注意动作要慢慢进行,不要太过用力,以免造成拉伤。
拉伸训练最好在锻炼前
后进行,可以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
3. 舞蹈
4. 柔术
5. 徒手体操。
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

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
柔韧素质训练是指针对身体的柔软度和灵活度进行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和防止运动损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柔韧素质训练方法:
1. 静态伸展:通过保持肌肉、韧带和关节的伸展状态来增加柔韧度。
可以选择常见的静态伸展动作,如站立腿部伸展、俯卧撑伸展、坐姿前屈等。
每个动作保持20-30秒,每次做2-3组。
2. 动态伸展:通过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运动来增加柔韧度。
例如,高抬腿、踢腿、做大幅度的手臂摆动等动作。
每个动作进行10-15次,每次做2-3组。
3. 瑜伽:瑜伽是一种综合性的运动方式,注重呼吸和身体的柔韧度。
通过不同的体式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柔软度和力量。
有些瑜伽体式如低犬式、脚后跟式等,可以针对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柔韧训练。
4. 柔韧度训练器械:可以使用一些专门设计的柔韧度训练器械,如瑜伽轮、拉力带等。
这些器械可以帮助身体达到更深的伸展,进一步提高柔韧度。
5. 预防性拉伸:在进行其他运动之前,进行一些预防性拉伸,帮助准备身体并防止运动损伤。
这可以包括一些动态伸展、活跃拉伸和传统的静态伸展。
需要注意,柔韧训练应该逐渐进行,避免过度拉伸或者用力过猛导致拉伤。
同时,
应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柔韧训练方法,并结合其他运动进行综合训练。
《柔韧素质训练方法》课件

柔韧素质的重要性
提高运动表现
良好的柔韧素质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更高的水平,减少 受伤风险。
预防运动损伤
通过柔韧素质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运 动损伤的风险。
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柔韧素质训练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使身体更加灵活 自如。
柔韧素质训练的原则
渐进性原则
表达力。
普通人的柔韧素质训练
办公室工作人员
长时间坐姿导致肌肉僵硬和关节活动受限,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柔韧性训练,以缓解 肌肉疲劳和预防慢性疼痛。他们的训练方法通常包括简单的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以及一些简单的瑜 伽动作。
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关节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容易发生关节僵硬和疼痛。因此老年人需要进 行适度的柔韧性训练,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和预防关节疾病。他们的训练方法通常包括简单的拉伸动 作、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
运动康复
对于一些受伤后的学生, 进行柔韧素质训练可以帮 助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 弹性。
在舞蹈课程中的应用
舞姿优美
柔韧素质训练可以帮助舞蹈学生 更好地展现优美的舞姿。
舞蹈技巧
通过柔韧素质训练,舞蹈学生可 以更好地掌握一些高难度的舞蹈
技巧。
防止受伤
在舞蹈过程中,由于需要经常进 行大幅度的身体伸展和扭曲,进 行柔韧素质训练可以预防肌肉拉
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肌肉和关节处于最佳位置,提高训练效 果,同时减少受伤的风险。
CHAPTER 04
柔韧素质训练的实践应用
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
01
02
03
准备活动
在体育课程开始前,进行 适当的柔韧素质训练可以 帮助热身,预防运动伤害 。
柔韧素质训练方案幼儿

柔韧素质训练方案幼儿概述柔韧素质是指人体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
幼儿期是培养柔韧素质的关键时期,有效的柔韧素质训练不仅可以改善幼儿的身体灵活性,还有助于促进其整体发展。
本文档将介绍一套适用于幼儿的柔韧素质训练方案,包括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等。
训练目标柔韧素质训练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提高其身体灵活性和运动能力。
通过柔韧素质训练,幼儿可以有效预防运动伤害,增强运动表现,并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姿态。
训练内容关节运动训练关节运动训练可以增加幼儿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关节运动训练:1.旋转运动:让幼儿双手自然下垂,慢慢旋转手腕、肩膀和腰部,每个关节重复10次。
2.弛缓运动:让幼儿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慢慢向前弯腰,尽量触碰脚尖,保持5秒钟后恢复原位,重复10次。
3.屈伸运动:让幼儿双脚并拢,慢慢向前弯腰,尽量触碰地板,保持5秒钟后恢复原位,重复10次。
柔韧度训练柔韧度训练可以增加幼儿肌肉的伸展和弹性,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柔韧度训练:1.肌肉伸展:让幼儿坐下,屈膝抱腿,慢慢将脚尖伸直,尽量触碰脚尖,保持5秒钟后恢复原位,重复10次。
2.身体伸展:让幼儿侧卧,慢慢将身体向后弯曲,尽量触碰身体的后侧,保持5秒钟后恢复原位,换另一侧重复10次。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的重要训练内容。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平衡训练:1.单脚站立:让幼儿抬起一只脚,保持身体平衡,每只脚重复10秒钟,一共进行3组。
2.跳跃训练:让幼儿双脚并拢,慢慢弯曲膝盖,然后用力跳起并尽量保持平衡,每次跳跃3次,共进行3组。
训练方法柔韧素质训练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训练方法:1.温暖身体:在开始训练前,可以让幼儿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快走、拉伸等,以准备身体进行柔韧素质训练。
2.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刚开始进行柔韧素质训练时,可以选择较简单的训练动作和较低的训练强度,随着幼儿逐渐适应,可以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
发展柔韧素质的常用方法

发展柔韧素质的常用方法
发展柔韧素质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伸展运动:进行适度的伸展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改善身体的灵活性。
2. 深度呼吸:通过深度呼吸,可以放松身体,增强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
3. 慢性肌肉放松法:通过逐渐放松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使肌肉逐渐松弛,增加柔韧性。
4. 循序渐进:在进行柔韧训练时,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的幅度和强度,避免受伤。
5. 定期训练:要保持持续的训练,定期进行柔韧性的训练,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柔韧性。
6. 深度放松:通过冥想、放松音乐等方法,可以使身心得到深度放松,促进身体的柔韧性的提高。
7. 正确的姿势: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可以减少身体的僵硬,提高柔韧性。
8. 饮食调理: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可以促进肌肉的健康和柔韧性的提高。
9. 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压力和紧张情绪,有利于身体的柔韧性的提高。
10. 适度休息:在进行柔韧性训练后,要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让肌肉得到恢复和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柔韧素质训练
(一) 柔韧素质的概念及训练意义
柔韧素质是人体各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的伸展活动能力和弹性的总称。
柔韧素质好坏主要取决关节组织结构和跨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的伸展性,也受到天气、年龄、训练水平的一定影响。
健美操成套中,大幅度的上肢以及踢腿、控腿、劈叉和大跳动作都充份体现了柔韧能力。
良好的柔韧性是提高运动幅度、动作速度、动作力量以及完成一些难度动作和高质量动作的基础,同时减少运动性损伤。
因此发展柔韧素质,对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
发展柔韧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两种方法。
动力拉伸法是指有节奏地通过多次重复某一动作的拉伸方法。
静力拉伸法是指通过缓慢的动力拉伸,将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拉长,并停留一定时间的练习方法。
这两种方法均可采用主动的拉伸和被动的拉伸。
主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借助自身的重力或力量拉伸。
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依靠外力的拉伸。
在训练过程中,通常是把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法、主动练习法和被动练习法结合起来运用。
根据不同关节活动范围的技术需要来确定发展柔韧性和保持柔韧性阶段练习的重复次数。
每组练习持续时间大约10秒钟左右;静力拉伸练习,停留在关节最大伸展程度的位置上,保持30秒左右。
为保证运动员在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下一组柔韧练习,在间隙休息时做一些肌肉放松练习或按摩。
如体后屈练习后做体前屈放松练习,劈叉练习后做并腿团身动作等。
(三) 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手段
根据竞技健美操项目特点和要求,采取以下练习发展运动员的肩、胸、腰、髋、腿的柔韧性。
1、肩、胸、腰部柔韧性练习
主要手段有压、拉、吊、转环、体转、体前屈、体后屈等,具体做法如下:
(1) 面对墙壁或肋木,手扶一定高度体前屈压肩胸。
(2) 背对墙壁或肋木,手臂后举扶墙或反握肋木,下蹲向下拉肩。
(3) 侧向墙壁或肋木,侧向手扶墙或握肋木,向侧拉肩。
站立体前屈,双手互握后举,帮助者一手顶背,一手向下按压练习者手臂拉伸肩、腰部。
(4) 悬垂,反握肋木,向下吊肩。
两手握棍或绳,做直臂向后和向前的转肩练习,逐渐缩短握距。
(5) 站立,连续快速直臂向前、侧、后绕肩。
(6) 体前屈手握脚踝,躯干与腿尽量相贴,可在帮助者用力压其背部,逐步垫高臀部或脚的高度的情况下练习。
(7) 站在一定高度上做体前屈,手触地面。
(8) 腿垫高的分腿体前屈,或手握肋木的高举腿分腿坐,在外力下向后压腿的体后屈练习。
(9) 俯卧,上体挺胸抬起,两手上举,帮助者站在背后,两手握练习者上臂,向后拉压肩胸,向后下拉伸腰部。
(10) 仰卧在横马上成背屈伸,两腿固定,帮助者两手握练习者上臂,向后拉压肩、胸、腰。
(11) 仰卧成弓桥,向上顶腰和向前拉肩练习,逐步缩小手与脚的距离。
2、髋、腿的柔韧性练习
主要手段有压、搬、踢、控、绕腿、劈叉等,具体做法如下:
(1) 压腿:将一腿置于肋木上,直膝、胯正,可向前、侧、后压腿。
(2) 搬腿:单腿站立,一腿举起,直膝、胯正,在外力作用下,前、侧、后板腿。
(3) 劈叉压:在纵叉和横叉姿势下,两脚垫高,上体挺直、直膝、胯正,在外力作用或自身重量下,向下压髋。
(4) 踢腿:包括大幅度的快速前、侧、后的正踢、绕腿以及体前屈后踢腿练习。
可以通过扶把杆踢腿、行进间走步踢腿、原地高踢腿等进行练习。
(5) 控腿:通过扶把杆和不扶把杆的单腿站立的前、侧、后高举控腿,体前屈后举控腿,仰卧劈叉的搬控腿等,可采取慢速控腿和搬腿、快速踢起控腿和搬腿。
3、综合性的柔韧练习
(1) 柔韧性难度动作练习
在一定的柔韧能力练习基础上,必须结合健美操的难度动作和技术要求进行专门的柔韧性练习,如各类分腿大跳、大跳落成劈叉、支撑劈叉、控腿落成劈叉、纵横劈叉转换以及不同方向高踢腿等。
(2) 柔韧操练习
除了采用以上的柔韧练习外,也可采用柔韧操形式进行练习,如关节活动操、拉伸操等。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和节奏下做动静结合的拉伸操,速度由慢到快,幅度从小到大,可不知不觉地、愉快地达到提高柔韧性的作用。
(3) 高低冲击的健美操步伐组合练习
采用持续的高低冲击的健美操步伐组合进行柔韧练习,即在走、跑、跳中进行包括转肩、绕肩、扩胸、转体、踢腿、控腿、劈叉等柔韧练习,可提高练习的兴趣,同时提高了耐力。
(四)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1、发展柔韧性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柔韧练习本身就是由不适应到适应逐步提高过程,停止训练柔韧效果就会消退。
训练要长期化、经常化、系统化,且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不能急于求成,以免出现拉伤现象。
2、发展柔韧性应应从小培养
柔韧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在5~10岁,力争在12岁以前把柔韧练习作为训练的重点,发展好柔韧能力。
应多采用“缓慢式” 和“主动式” 活动,不宜长时间用力搬、压,或做过份扭转肌肉骨胳的活动,以免造成关节、韧带的损伤和骨胳变形,不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16岁后,可逐渐加大柔韧练习的负荷量和强度。
3、发展柔韧性应与专项和个人特点相结合
发展柔韧性训练必须根据健美操项目特点和个人具体情况安排,在全面发展身体各部位柔韧性的基础上,要重点发展健美操所需要的髋部、腿部、腰部的动力性和静力性的柔韧能力,尤其是发展肩、髋关节的全方位的伸展性和灵活性,大腿后部肌群以及腰背、腹部肌群、韧带的伸展性,并结合柔韧性难度动作练习,发展快速大幅度的前侧后的踢腿、控腿以及地面和空中劈叉能力,达到专项技术要求。
另外根据不同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做到区别对待,使训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4、发展柔韧性应与力量、速度能力发展相结合
柔韧的发展是建立在肌肉力量增长基础上的,良好的柔韧能力同时也反映良好的力量能力。
健美操是动力性项目,健美操的柔韧性表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静力性力量下的柔韧性,如控腿、支撑劈叉等,第二种是在速度力量下的柔韧性,如快速高踢腿、分腿大跳、劈叉倒地等。
所以速度力量、相对力量与柔韧训练应同步发展和提高,力量训练还可增强关节的稳固性。
而在力量训练后进行柔韧训练,可以使肌肉、肌腱和韧带保持相应的弹性和伸展性。
保证肌肉韧带柔而不软,韧而不僵,促进身体能力的全面发展。
5、发展柔韧素质应兼顾身体各个部位相关因素
健美操柔韧性大部份表现均涉及到几个相互有联系部位的柔韧性程度。
如纵劈叉和前踢腿柔韧度,它与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伸展性有很大关系,也与大腿后部肌群、韧带伸展性有密切关系。
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对相应的几个部位都应进行发展。
6、注意外界温度与练习时间
一般当外界温度在18度时,有利于柔韧的发展,如在冬天气温较低时,必须在保暖条件下,先进行慢跑或热身有氧操,只有机体到达一定温度(如出汗) ,再进行柔韧练习。
早晨柔韧能力相对较低,必须小强度练习,而在下午柔韧能力较高,可进行大强度柔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