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专题一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课件

防火材料的购买有可能使买卖 双方外的人受益,因为这些材料 会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降低了 第三方的财产遭受损失的概率。
教育
教育机构收取费
教
用;教育的消费
育
者成为生产率高 的工人,从而以 高工资的形式获 得大部分利益。的 外 部 性教 育 的 私 人 利 益
受教育的更多人 成为更理智的选民, 这对每个人来说意 味着更好的政府; 更低的犯罪率; 促进技术进步的 开发与扩散。
例如,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把粮食价格限定在 均衡水平之上,供给就会超过需求。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b.寻租现象
寻租行为一般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 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 (租金)的行为。
一些政府干预形式如颁发许可证、配额、执 照、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证等都可能为 寻租行为创造条件。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政 府人为地创造一种稀缺,这种稀缺会产生潜 在的租金,必然引发寻租行为。
个人收入取决于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 以及投入资本的多少,即承认个人禀赋、 受教育程度及私人财产所有权,因而必 然形成收入差距,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
一
概述
二
政府的经 济作用
三
政府失灵 的表现与
原因
一、概述
1.特征
政府拥有(被 赋予)某种私 人机构所没有 的政治权力。
在民主社会,政 府领导人是由选 举产生的或经政 治程序任命的。 从而其合法性直 接或间接取决于 公共选择过程。
d.投票规则的缺陷
首先,存在“阿罗不可能定律”,即 “那种能保证效率,尊重个人选择, 并且不依赖议事日程的多数规则的投 票方法是不存在的”。 其次,确定投票程序的权力常常就是 决定投票结果的权力。 再次,多数票规则不能反映个人的偏 好程度。因为无论一个人对某种议案 的偏好有多么强烈,他只能投一票, 没有机会表达其偏好程度。
公共经济学 第2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

所谓“分利联盟”型垄断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经济主体受共同利益的驱使,在 划分消费市场、规定商品数量、价格等方面,通过协议、联盟等方式形成的行 业或集团垄断。
不稳定性
微观性
3.识别准公共产品与判定公共产品的步骤
(1)准公共产品
同时具备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三个特征 的产品被称作纯粹的公共产品。
不完全具备三个特征的产品,可称作“混合产品”(mixed goods)或“准 公共产品”、“不纯公共产品”(impure public goods)。 俱乐部产品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由个人出资,并在此范围内的所有个人都可 以获得利益的产品,
2.公共产品的特性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指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便 有众多的受益者共同消费这一产品,要将其中的任何人排除在对该产品的消 费之外是不可能的或无效率的。
(2)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指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增 加一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人对同一物品的消费机会和 消费数量。
为什么公共物品会导致市场失灵?
主要原因就在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样的特点。
2.2.2 外部性
1.外部性的含义 外部性(externalities)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 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或没有为此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
2.外部性分类 正的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 的未在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效益。负的外部效应也称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 济,指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PPT演示

3
市场机制
能运 济 够动 功 引或 能 起发 的 某挥 市 种某 场 经种 系 济经 统
市 场 价 格 机 制
生产什么?
(决定于消费者和技术)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4
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
任何一方追求利益最大化 等价交换原则
特点 特点
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价格来决策
亚当〃斯密:“一般说来,单个的个人实际 上既没有增进公共利益的打算,也不知道他 的行为增进了多少公共利益。但是,由于他 宁愿投资支持本国产业而不支持外国产业,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交换为基础的 他盘算的只是自身的安全;由于他管理的产 生产社会化的经济运行方式,最 业的目的是产品价值最大化,他所盘算的也 主要的优点是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只是自身的利益、个人在这一过程以及其他 许多过程中,都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并 最终增进了社会的利益,虽然这样做的结果 并非出自其个人的意愿。”
政策决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a. 由于选民偏好的差异以及政府能 力、决策和行为工具等方面的限 制,政府行为选择的结果可能会 使一部分选民偏好表达不充分, 甚至完全没有表达其真实偏好。
b. 在某些情况下,政府的某些行为 并非出于政府的真实愿望,而只 是一些政治家为了讨好一部分选 民而产生的“政府”行为。 c. 在某些情况下,迫于某利益阶层、 某些利益集团甚至某个人的利益 要求,政府行为并不能完全真实 地表达所有选民的偏好,甚至完 全不代表大多数选民的偏好。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指导教师:王丽娅
I.前言
一 政府与市场 二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
政府与市场
要点1 要点2 要点3
市场与政府 共同构成 社会资源 配置系统
财政即是 政府配置 资源的 经济活动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表现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表现一、市场失灵的涵义所谓市场失灵就是指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与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一)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这就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就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
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
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瞧,这就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
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二)外部负效应问题外部负效应就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主体造成的损害。
外部负效应实际上就是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漫延。
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就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就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这样就可减少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从而对环境保护、其它企业的生产与居民的生活带来危害。
社会若要治理,就会增加负担。
(三)竞争失败与市场垄断的形成竞争就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
竞争就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竞争就是在同一市场中的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之间展开的。
但一方面,由于分工的发展使产品之间的差异不断拉大,资本规模扩大与交易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与自由竞争。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垄断的出现,减弱了竞争的程度,使竞争的作用下降。
造成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
①技术进步;②市场扩大;③企业为获得规模效应而进行的兼并。
一当企业获利依赖于垄断地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
(四)失业问题失业就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后果,一方面从微观瞧,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及其弥补关键词: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干预合理化摘要:市场并非万能,很多情况下无法合理的配置资源,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进行弥补,适当的干预市场才能促进市场更好的运作;政府在进行市场干预时需以正确的信息为前提,制定适合市场发展及解决市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内部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竞争,缓解政府失灵造成的影响。
一,市场失灵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就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然而,市场的功能不是万能的,包含着两方面。
一方面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一些方面是有所作为的,市场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调节需求、奖优罚劣、价值评估;市场机制或者价格机制能传递充分的信息,提供刺激,形成合理的分配格局;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另一方面,市场不是万能的,意味着市场机制在经济调节中还存在重大缺陷。
这一缺陷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市场经济机制所决定的经济决策不能兼顾长期与短期、生产与生态、效率与道德、经济与政治等类目标;二是在需要政治、文化等决策的经济问题面前,市场机制是无能为力的。
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①。
市场失灵包括市场无效率和不公平两种,分类为收入分配缺陷、通货膨胀风险、信息不完备性、商业保险的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⒈无法合理的配置公共物品资源,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效用从而实现良好的资源配置状态。
不完全竞争导致“市场失灵”。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买者和卖者的数量是有限的,存在不同程度的买方垄断或卖方垄断;它们有能力影响或决定市场价格,有能力阻止竞争者进入,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不再相等;由于投入品受限制,投入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也不再相等。
这样,消费品在消费者之间的配置和资源在生产者之间的配置均不能达到最优状态②。
公共经济学专题一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1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 围
公共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政策的学问,特别关注 公共经济学作为研究经济政策的学问, 分析一种政策可能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分析一种政策可能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公共经济学的“公共” 两字决定了它特别关注 公共经济学的“公共” 公平、稳定、安全的政策目标。 公平、稳定、安全的政策目标。 公共经济学既关注“市场失灵”问题,同时也关 公共经济学既关注“市场失灵”问题, 政府失灵”问题。 注“政府失灵”问题。 公共经济学也是研究公共决策的科学。 公共经济学也是研究公共决策的科学。 公共经济学的“经济” 二字,有效率要求。 公共经济学的“经济” 二字,有效率要求。
政府行动的推动力——市场失 5、政府行动的推动力 市场失 灵
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竞争(垄断) 不完全竞争(垄断) 外部性 公共物品 收入分配不公 失业与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不平衡
5.1 不完全信息
信息的不完全性 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 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 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 何地方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 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 即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够生产出足够的 信息并有效地配置它们。
5.5 收入分配不公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收入分配不公的表现: 初次分配:居民、企业和政府(居民消费不足的原 因4%) 地区:发达与不发达地区 行业:电力、电信 个人收入:煤老板、企业高管(平安6500万) 政府间收入分配不公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会自发调节吗?(地区、个人、行业)
失业与通货膨胀 经济中的必然现象 失业:摩擦性失业(求职、结构、技术)、 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 通货膨胀:需求拉上、供给推动 (工资、利润-房地产、进口)、结构性、 供求混合推动;货币过量发行 通货紧缩
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4 第四节 为什么消费者更容易被骗?
1
加强信息沟通
2
政府管制
TThhaannkk YYoouu
思考:“搭便车”会带来哪 些问题?如何解决呢?
2 第二节 野生动物谁来保护?
我们身边的公共悲剧不断上演
欧洲小镇的羊毛事业 广场上的公共绿地
2 第二节 野生动物谁来保护?
➢ 公共性的悲剧产生在具有非排他性和具有竞争性的公共资源上。 ➢ 这些公共资源都是开放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无偿使用。 ➢ 消费者并不愿意损失自己的利益来保护这些公共资源,缺乏保护公
1 第一节 市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问题?
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现象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 包括公共性失灵、垄断性失灵、外部性失灵和信息失灵四种情况。
公共性 失灵
垄断失 灵
市场失灵
外部性 失灵
信息失 灵
依靠市场调节,公共物品会出现零供 给的现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很难在公共 领域发挥作用,需要依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 手解决公共物品的问题。比如马路上的盲道、 路灯都属于公共物品,因为没有人为止付费, 赚不到钱,所以需要政府来提供,市场是不 愿意提供的。
案例分析
琳达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性格开朗大方,人见人爱。但是已经年逾三十 却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大家都认为琳达的追求者一定非常多,但是实际 情况是追求琳达的男生基本上没有。汤姆森是琳达的一个朋友,跟琳达相识多年 ,心中一直对琳达充满爱慕之情,但是却从未说出口,原因是他觉得肯定有很多 优秀的男士追求琳达,自己并不十分出色,配不上琳达,即使表达了爱意,结局 也许只是被拒绝而已,所以从未说出自己的实际想法。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 “巧妇伴拙夫”的现象,漂亮女孩身边的男孩总是貌不出众、能力平常,而那些 普通女孩倒是不乏优秀男生与之相伴。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巧妇伴拙夫的情况?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一、公共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政府经济活动的经济科学。
公共经济学是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研究和规范政府行为及其政府功能的科学,亦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政府经济学。
二、社会经济部门主要有两个,即私人(市场)部门和公共(政府)部门。
三、市场失灵1.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政府的职能:(1)配置资源职能:公共支出、财政补贴、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税收(2)收入分配:税收→转移支付制度→结果公平①累进所得税的收入用于公共事业投资②对奢侈品征高税率、对日用品补贴,减轻低收入阶层的负担(3)稳定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累进所得税、失业救济金、农产品价格补贴)四.政府失灵1.含义: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经济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
或指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
2.表现:1)①管制导致的短缺和过剩2)②信息不对称3)③官僚主义和无效率4)④削弱市场激励5)⑤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3.原因:1)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投票规则的缺陷、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的动机、利益集团的存在2)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缺乏竞争、缺乏激励3)政府干预的无效率:寻利是一种生产性活动,这种活动通过生产新产品或重新配置资源来创造价值;(自然形成)寻租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这种活动通过浪费经济资源而消灭价值。
(人为产生)五.帕累托标准(衡量公共利益的标准)1.帕累托最优:指政府的经济活动或政策变化如果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就没有一个人的境况编号的状态。
2.帕累托改进:指政府的经济活动或政策变化至少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没有让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坏的状态。
六.外部效应1.概念: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生产函数)包含的变量是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即存在外部效应。
U A=U A(X1,X2,X3, …,Xn,Y1) (布坎南的定义)2.分类:正的外部效应:(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