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7-非言语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汉语的外国学习者也随之增加,中外交流更加密切,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使用语言交际,人们还使用非语言行为来进行交际。
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手势、触摸等肢体语言,也包括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
了解特定文化中的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和规则,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标签: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不光使用语言进行交际,非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
由于跨文化交际中的大部分信息是靠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同时由于非语言交际具有模糊性和文化规约性,并受到语境的影响,因此,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产生跨文化交际误解和冲突最多的领域之一,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中心内容。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及分类1.1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以下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1)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
(胡文仲,1999)(2)通过多种交际渠道进行有意和无意的编码与解码的非语言行为。
(Ting Toomey,1999)(3)非语言交际涉及所有在一种交际情境中发出者自己生成的以及他(她)对环境利用形成的非语言刺激。
这些刺激对发出者或接收者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
(Samovar et al,2010)1.2非语言交际的种类一般分为以下四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也是就我们所说的肢体语言,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例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
(2)副语言(Paralanguage),也称辅助语言,它包括发音的各个要素:音质、音幅、音调、音色等。
语言有真有假,而副语言作为思想感情的表现却较为真实,往往是不自觉流露的。
(3)客体语(Object Language)。
客体语指的是人的相貌、服装、饰品、体味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与语言交际互为补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人们并没有给予非言语交际以足够的重视,使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发生因非言语交际误解导致交际无法顺畅进行,因而影响交际质量的情况。
本文从手势,面部表情,目视行为等几个方面分析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以期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质量。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言语交际交际能力文化差异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鄄munication//Xue MeiAbstrac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an important means to pass information and express feelings,complements mutually with 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However,non-verbal communi-cation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and has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Misunderstanding 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affects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The essay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such as gestures,facial expressions and visual behaviors, so as to improve people's sensitivity and quality of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y word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non-verbal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skills;cultural difference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之间所进行的交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注重语言本身,而忽视了交际过程中的非言语行为。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分类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分类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一、引言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与民族间的合作日益密切。
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
自然而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需要频繁地交往。
基于这个原因,跨文化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交流就成为一个问题。
“人类学家评估言语仅占交流的 35%,而文化因素,例如非言语交际,基本文化假定,价值观影响着其余的 65%。
”(张爱琳,2003,P103)现在,我们知道非言语交际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它。
二、定义及分类(一)跨文化交流及非言语交际什么是跨文化交际?“简言之,跨文化交际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张爱琳,2003,P11)作为跨文化交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什么是非言语交际?按照一些作家的说法,非言语交际包括交际场景中所有的促进因素,它产生于本体及本体所使用的环境。
这些促进因素对于本体及受众有着潜在的信息价值。
这一定义要求我们在一场交流事件中包含有意识行为以及无意识行为。
(二)非言语交际的分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非言语交际有许多分类方法。
这篇文章中,我们会研究其中一种分类方法,它把非言语交际分为四个方面。
它们是身体语言,时空行为,超语言(指叹息声,呻吟声等)以及客体。
其中,身体语言包括姿态、手势、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及身体接触。
三、非言语交际的影响(一)积极影响非言语交际有许多积极的影响。
非言语交际使我们能够重复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增加更多的信息,替代我们试图表达的意思,控制局面。
以下是一些特定的实例至于第一种影响,我们可以看以下的例子。
例如,有人询问如何到达某地,你可能会说:“朝南走 200米,你会看到楼在你的左手位置。
”同时,你用食指指向南方。
你的手势与言语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并且起到加强的作用。
同样,当你表达“是”的时候,你点着头说:“是的,我同意你的意见。
”有时候,你点着头说“嗯”。
甚至你会向与你交谈的人微笑。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摘要:当今社会,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在这样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巨大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不同的文化别井下非语言交际的行为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之间的区别、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使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一、引言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
尽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
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
人们在交往中有时用有声语言,有时用无声语言,以便增强交际的效果和感染力。
作为交际行为,语言在表达思想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
然而非语言行为在情感和态度的表达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交际中,没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配合,言语行为往往很难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探讨非语言交际,对于有效地避免与克服文化冲突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关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的成败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有着更显著的地位。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在交际时人们一般只注重语言交际的影响,而忽视了非语言交际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及由于文化差异和运用不当所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因此,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2.1 非语言交际的界定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知识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
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各种信息。
非语言交际就是除了语言交际活动之外的所有交际活动,即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
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中的冲突

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中国的传统历来重视非言语行为。孔子 主张人们要多用姿势容貌方式进行人际交流, 提倡人们与别人交际时要先察言观色,见什 么人做什么姿势。荀子也主张人们应“礼 恭”、“辞顺”、“色从”,而后才能交流。 中国人历来讲究在交际时不仅做到言行质朴, 而且气度温和,姿态恭敬。
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两臂在腰部交叉,然后再向下,向身体两侧
伸出
完了、没救了
用手拍打自己的后肩
自我庆幸
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参看课本P99.
3、坐、站、行、蹲 在西方,站立者通常在职位、年龄或地
位上长于坐者,在交谈中扮演主导角色。因 此,交谈一方采取站立姿势或来回走动,就 意味着他位尊职高,有权决定谈话过程的进 行。而在中国,情况正好相反。
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中指和食指交叉相叠:在中国,中指和食 指交叉相叠表示数目“10”和“加号”;在香 港,这一手势则表示“关系密切”。在英国、 美国、法国、墨西哥、新加坡、“菲律宾、 马来西亚,这一手势表示“祝愿”、“祈祷 幸运”。在澳大利亚,表示“期待”、“期 盼”。在斯里兰卡,表示“曲折”和“邪 恶”。在印度,表示“结束”、“完成”。 在荷兰,表示“发誓”、“赌咒”,或指 “对方撒谎”。
非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地流传开来。不过,做这一手势时务必记
住把手心朝外、手指朝内,在英国尤其要注 意这点,因为在欧洲大多数国家,做手背朝 外、手心朝内的“V”形手势是表示让人“走 开”,在英国则指伤风败俗的事。在中国, “V”形手势表示 “剪刀”。在非洲国家, “V”形手势一般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东西。
同样是点头yes摇头no,中国人跟英美人 由于在回答“是”“否”问题时存在思维方 式的差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课件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 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 知。
-------韦庄《女冠子》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李清照《浣溪沙》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 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第二,语言交际使用特定的符号,而非语言交际却 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英语是字母文字 ,26个字母组成的词是表达概念的符号,汉字是 表意符号,无疑同样具有明确的意义。但是,非 语言交际的表意符号并不都具有固定的意义。例 如,拇指和食指合拢,其余三指伸直,这个动作 在英美文化中是“Ok”,在日本是“铜板”,在有些 拉美国家却是猥亵的动作。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包括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 的对于传播者和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刺激。这一 概念的界定,着重指出:1)非语言交际发生在交际过程 中,包括从事交际的双方。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一个 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例如,一个人独自工作时伸懒腰 打哈欠不能算作非语言交际,但假如一个人出席一个会 议,坐了许久,不断明显地作出伸懒腰的动作,则是在 进行非语言交际---他可能企图暗示会议太长、或乏味、 不耐烦。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2)非语言交际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 以是无意识的。例如由于汽车拥挤造成 乘客之间的距离缩短,是无意识的,但 这种拥挤现象却造成了人们之间的非语 言交际。 3)无论哪一种非语言交际,都必须包括 潜在的信息。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源自• 二、非语言与语言交际的异同
• 相同点:二者都是用来表征实体的符号 系统,两产生的意义都必须经过传送者 与接受者编码与解码的过程才能彰显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探析

的作用 。M l a a n d r o & B a r k e 差 别 。按 照 中 国人 的 习 惯 ,这 个 手 势 表 示 的 是 际 的六 个 独 到 的功 能: 补 足( c 0 m p l e me n t i n ; 抵 触 “ 零” ; 法 国人 表 示 的却 是 “ 零” 或“ 无” ; 在 日本 , 此 ( c o n t r a d i c t i n g ) ; 重 复( r e P e a t i n g ) ; 调 整( r e g u l a t i n g ) ; 替 手 势 表 示 的含 意 更 是 相 去 甚 远 ,他 们 表 示 的 是
二、 跨 文化 交 际 中非 语 言 交 际的 功 能
在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与语 言 交 际行 为 相 比 , 非
往 往 被 赋 予 不 同 的意 义 。 譬如 : O K 语 言 交 际 行 为 所 起 的作 用 更 大 。尤 其 是 在语 言交 因文 化 的不 同 , 在不 同 的文化 背景 下 , 意 义 便 有 很 大 际不能顺 利进行 的时候 , 它 更 是 发 挥 着 不 可 低 估 这 一 手 势 ,
为 的过 程 . 它 在 特 定 的 场 合 或 语 境 中要 么 独 自 出 的电影 中经 常会看 到抗 日游 行 的队伍 带头人 带
“ 打倒 日本帝 国主义 !” 同时伸 现. 要 么与 语言 行为 同 时发生 , 以表 达 自己的思 着一 大群人高 呼 : 用 以 表 示 态 度 的坚 决 。 想 或 理 会 别 人 的意 图 。 ” [ 2 1 根 据 学 者 们 多 年 来 对 非 出拳 头 用 力 向 上举 ,
行 为 所 占 比重 进 行 估 计 之 后 , 认 为 非 语 言 交 际所 的 属性 或 行 动 。这 些 属 性 和 行 动 由 发 出者 有 目的 传达的信息高达 6 5 %, 而 语 言 在 人 际 交 流 中所 表 地发 出或 被 看 成 是 有 目的 地 发 出 ,由接 受 者 有 意 达 的信 息 只 占不 超 过 3 5 %的 比重 。 通 过 这 个 数 识 地 接 受 并 有 可 能进 行 反 馈 ” 。I l l “ 非 语 言交 际 指
非言语交际手段和言语交际手段不同

非言语交际简述非言语交际手段和言语交际手段不同,并无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分。
它包括除了使用言语之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
从广义上讲,非言语交际手段包括身体动作与姿势、触摸行为、声音暗示、人际距离、服装容饰等?!"身体动作与姿势又称身势,传递信息者通过自身器官或部位的动作即手势、面部表情、腿部动作、头部动作来达到交流的目的。
!"! 手势主要包括手指、手掌和双臂体态语。
鉴于手是动作灵活的器官,人们广泛利用手势进行交流。
食指靠近嘴唇并与嘴唇交叉成十字型,表示#请安静#、#不要出声#。
将中指和食指叉开或将双臂叉开成$型,表示争取胜利的决心或表达胜利的喜悦。
双手抱臂体现一种高傲、漠然、。
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各种手势在各国所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
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或“棒极了”,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
用手指在太阳穴旁边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美国人和巴西人则表示神经有问题。
美国人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圈,其余% 个指头分开向上伸直,则表示“&’”一词;在日本,这种手势表示钱;阿拉伯人做这种动作常常伴以咬紧牙关,一起表示深恶痛绝。
中国人表示“(”时伸出食指和拇指,而英美人通常用这一手势表示“)”。
英美人向人示意向其走进时,通常是掌心朝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则是掌心向下,手指同时弯曲几次。
英美人站在公路旁向上伸出拇指,向过往汽车司机表示希望能搭他们的车,(*+,-. / 0123);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表示希望事情办得成功,故有“4335 67389 :17;309 <069932”的说法。
!") 面部表情则通过面部各个器官眼眉口舌等的变化来表情达意。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 8 语言 8,比嘴里讲的语言更复杂到千百倍的 8 语言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头 lowered head
Ws Cult'=defeat/uncertainty Asian Cul'=accept hierarchy社会等级/ =intent listening专注听 A lowered head in Western culture can signify defeat or uncertainty. In Asian culture lowering one’s head may represent accepting one’s place in the hierarchy等级, but it also may be an indication of intent listening.
长发年轻女甩发,拂发:toss hair&flick hair
=implies courting/flirting
A
young woman wearing long hair down to her shoulders usually has a habitual action: suddenly tossing her hair over to her back, together with one hand flicking(拂一下) the hair. If she is a single girl and on some occasion, it implies courting求偶,讨 好 or flirting调情,卖弄风骚.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2. Functions功能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 Repeating重复 2)Complementing补充 3)Substituting替代 4)Regulating调节、校正 5)Contradicting反驳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rm
Arm
movements 手臂动作
movements take up space and thus enlarge the size of the speaker. A speaker who uses big arm movements can =threaten the listener and appear more powerful. In most cultures men tend to use larger gestures than women do. 频率frequence: man>woma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communication through means other than language— for example, facial expression, personal space, eye contact, use of time, and conversational silenc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3. Behaviors and mea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 Kinesics: Our body language举止神态 2) Head Movements头部移动 3) Arm movements 手臂运动 4) Hand gestures手势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3) Behaviors and mean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 Kinesics: Our body language身体语言包括 The term kinesics refers to ge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eye contact, body positions, body movements, and forms of greeting and their relation to communication. Certain kinds of body movements are physiological生 理的, such as yawning stretching, and relaxing. Other kinesics patterns—staring, walking slumped over, raising a clenched fist, showing a victory sign—are personally and culturally conditioned.
双拳压台、边讲边有节奏敲台
When a businessman from the United States wants to emphasize a point in a discussion, he may pound his fist on the table and underline his statements with intermittent drumming of the tabl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When
angry, disappointed, bored or anxious, one from E-S countries 东方国家 = toss his head/ accompanied with smacks(咂嘴声) (Chinese will gnash咬牙切齿 /grit 磨牙their teeth.)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The way we fold our arms, the direction of our body orientation (toward or away from the other person), the direction and manner of our eye contact, and our manner of walking and sitting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s are significant kinesics behaviors that differ culturally. Other people can quickly decide if we are angry or pleased with them, if they are members of our culture and share our nonverbal code.身体语言的方向和礼貌说tion
同一种身体语言会因各种文化而异 But not all body language means the same thing in 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ways of making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Even nodding the head may have a different meaning. To Nepalese, Sri Lankan, some Indians and some Eskimos it means not“yes”, but“no”. So in order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a foreign language, one should know also the gestures, body movements, that accompany a particular language.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
Definition: 1.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volves all those nonverbal stimuli促 进因素、刺激 in a communication setting that are generated by both the source and his or her us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hat have potential message value for the source or receiver.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When
greeting an acquaintance, E-S countries = tossed his head once (扬 一下头)or just nod his head, but tossing the head is more friendly, amiable(随和 )and equal(平等). An Englishman = tosses his head slightly as the greeting to his acquaintance or just raises his brows(眉).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od to express understanding&approval, affirm&continue A speaker may nod her head to affirm what she is saying and emphasize the verbal message. The listener may nod to signal understanding and approval. Nodding can be signal that the listener understands and that the speaker can continue with the discuss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