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复习:实验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共32张PPT) PPT 课件
合集下载
2.4 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课件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2.频闪照相
工作原理:
在频闪照相中,频闪灯每隔相等的时间闪光一次,可得
运动物体间隔相等的频闪照片。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频闪灯的灯光频率相当于打点计时器交变电源的频率,
而间隔相等时间出现的影像则相当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频闪照相技术应用于体育、艺术领域时,不但能记录
考虑到实际测量的误差,所选的两点也不宜太近。
1+2
。
2
打下点1时小车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等于点0至点2间的平均速度,即v1=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4.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一端,并将该端垫高,使长木板形成斜面。
(2)将长60 cm左右的纸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另一端固定于小车,尽
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出其加速度。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运动时间和位移的记录
1.两种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器
❖ 打点方式:
振针振动,利用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点迹
❖ 工作电压: 4-6 V交流电
❖ 打点频率:与交流电的频率相同,若为
50Hz,则每隔0.02s打一个点
❖ 阻力来源:振针和纸带之间的摩擦,以及
计数点
0
1
2
3
4
5
t/s
s/m
v/(m·s-1)
(2)根据计算试据绘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判断小车是否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作者编号:43999
新知学习
v - t 图像法分析数据
1.根据所得数据,选择合适的标度建系
新人教版第1章实验1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课件(58张)

〔变式训练1〕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 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甲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 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 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50 Hz交流电源。
(1)设电火 =___d_51-0_T_d3__。
Δt1、Δt2中的字母表示) (6) 由 此 可 测 得 当 地
的
重
力
加
速
度
g
=
_2_1L_·__Δ_dt_2_2-___Δ_dt_1_2_ (
用
L
、
d
、
Δt1、Δt2中的字母表示)。
[解析](1)因为游标尺精确度为0.05 mm,每个小格实际长度为0.95 mm,所以可得游标尺中第6格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刻度线为+×6) mm=9 mm。
六、实验拓展 1.有效数字: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而这 位不可靠数字往往是产生于测量时的估读,有效数字位数是从数字左边 第一位不为零的数字算起的,如为两位有效数字;有效数字与物理量的 单位无关,如1 000 mm与1.000 m均为4位有效数字;乘方不算有效数 字,如×102 m为3位有效数字。
(2)为了计算打B这个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我们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是__A_C__之__间__的__距__离__,测得该物理量为___8_._0_0_c_m____,计算得到B点的速 度为____0_._4_m__/s_____。
(3)你能根据图中的点迹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是__匀__加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 你 的 判 断 依 据 是小__车__在__连__续__相__等__时__间__内__的__位__移__越__来___越__大__,__且__连__续__相__等__时_ _间__内__的__位__移__差__几__乎__相__等______。
第一章实验一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PPT课件

(3)这段时间内该飞行器加速度的大小 a=____7_9___ m/s2(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9页
解析:(1)第 1 s 内的位移 507 m,第 2 s 内的位移 587 m,第 3 s 内的位移 665 m,第 4 s
内的位移 746 m,第 5 s 内的位移 824 m,第 6 s 内的位移 904 m,则相邻 1 s 内的位移之差
x (3)铁球的加速度由 t -t 图线分析得
出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1.[实验器材创新]如图甲所示为利用光电门测瞬时速度的装 置,铁架台放在水平台面上,上端固定电磁铁 M,电磁铁正下方 安装一个位置可上下调节的光电门 A.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 d= ___1_5_._3__mm.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21页
/高/分/技/法 实验误差分析
1.交流电源的频率变化引起误差 交流电源的频率出现波动时,打点周期会随之变化.频率升高时,打点周期减小,由
xn+xn+1 于计算时仍按照原打点周期值,各点的瞬时速度的测量值 vn= 2T 将偏小,加速度的测
Δx 量值 a= T2也会偏小.
2.位移的测量引起误差 如果各计数点间的位移较小或相邻计数点之间的位移之差较小,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 就会较大,从而导致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误差较大.
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第11页
(1)已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均为 0.1 s.以打出 A 点时小车位置为初 始位置,将打出 B、C、D、E、F 各点时小车的位移 Δx 填到表中,小车发生对应位移所用 时间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Δt 和 v ,表中 ΔxAD=__2_4_.0_0___cm, v AD=__8_0_._0___cm/s.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一章实验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

数据分析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 置的速度,可以通过极短时间或极短 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 得到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瞬时速度随 时间或位移的变化规律。
测量方法
使用光电门、打点计时器等设备可以 测量物体通过某一点的速度,进而求 得瞬时速度。
拓展应用
运动学公式推导
加深对直线运动物体 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 。
学会使用光电门、气 垫导轨等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瞬时速度的定义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 理量。
测量原理
利用光电门测量物体通过两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结合物体在气垫导轨上的位移 ,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Δx/Δt计算出物体的瞬时速度。其中,Δx为物体在两个光 电门之间的位移,Δt为物体通过两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
高考物理总复习课件 第一章实验测量做直 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
汇报人:XX 20XX-01-24
目录
• 实验目的与原理 • 实验器材与步骤 • 数据记录与处理 • 误差分析与减小误差方法 • 实验结论与拓展应用 • 注意事项与实验安全
01
实验目的与原理
实验目的
掌握测量做直线运动 物体瞬时速度的方法 和技能。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实验器材与步骤
实验器材
直线轨道
使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 动。
挡光片
固定在滑块上,用于遮挡光电 门的光线。
光电门计时器
用于测量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 间,从而计算物体的速度。
滑块
放置在直线轨道上,可沿轨道 滑动。
测量尺
用于测量挡光片的宽度以及滑 块在轨道上的位置。
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PPT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__和 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 度大小为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m/s2。 【解析】(1)由于计数点6之前相邻计数点之间距离之差约为2cm ,而计数点6、7之间的距离比计数点5、6之间的距离多1.27cm, 故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4)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避开点迹密集部分,从距 打点的开始端几厘米处选择一个点记为点0。在该点后 面,依次标出间隔时间相等的计数点1,2,3,4,5, …… (5)根据打点计时器的周期,计算各计数点到点0对 应的时间t,测量各计数点与下一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 s,将t和s的相应数据填入课本表中。
【思考·讨论】 (1)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采用电火花 打点计时器?(科学探究) 提示: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纸盘轴上,把纸带穿过限位孔。这种 计时器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比较小,实验误差也比较小。 (2)开始实验时对小车和打点计时器有什么要求?(科学探究) 提示: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加速度的平均值,好处是各个 数据都得到了利用,达到正、负偶然误差充分抵消的 作用,使计算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2.用v-t图像求加速度: (1)在纸带中选择一条最清晰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 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为了测量方便和减 小误差,通常选择相隔0.1s的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在选好的 第一个点下面标明0,在第六个点下面标1,在第十一个点的下 面标2,依此类推,每隔4个点下面计一个数,这些标数字的点 叫作计数点。如图所示,测出两相邻计数点的距离分别为s1、 s2、s3…填入表中。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课件)高中物理实验

4.测量各计数点到起始点0的距离x,记录在各计数点旁边。 5.设计表格,记录数据。选择合适的包含计数点在内的位移Δx 及对应的时间Δt,测量并填入表格。
试一试自己设计表格
实验步骤
计数点
0
1
2
3
4
5
6
对应时刻t/s
包含计数点的位移Δx/m
Δx对应的时间Δt/s
计数点的瞬时速度v(m/s)
6.根据 v x 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 的瞬时速度
《高中物理实验》
目录 01
目录
02 03
04 C O N T E N T S
05
实验目的及原理 实验仪器及步骤 数据分析及处理 误差分析及讨论 实验的典型例题
PART 01
实验目的及原理
实验目的
➢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 ➢会根据纸带上点迹的疏密判断速度的大小 ➢会测量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会用该 思想方法合理选取时间间隔测量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 ➢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
PART 05
实验的典型例题
实验的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所示的A、B、C三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 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连接小车),电源频率为50Hz。
(2) 从以上三条纸带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_____A______是匀速 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B________是越来越快的,纸带____C_______是
感谢观看
实验原理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物体拖动纸带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表示纸带 在不同时刻对应的位置。
周期每隔0.02s打一点,测量纸带上任意两点的距离,根 据 v Δx ,可求出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试一试自己设计表格
实验步骤
计数点
0
1
2
3
4
5
6
对应时刻t/s
包含计数点的位移Δx/m
Δx对应的时间Δt/s
计数点的瞬时速度v(m/s)
6.根据 v x 求得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 的瞬时速度
《高中物理实验》
目录 01
目录
02 03
04 C O N T E N T S
05
实验目的及原理 实验仪器及步骤 数据分析及处理 误差分析及讨论 实验的典型例题
PART 01
实验目的及原理
实验目的
➢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 ➢会根据纸带上点迹的疏密判断速度的大小 ➢会测量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理解用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所采用的思想,会用该 思想方法合理选取时间间隔测量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 ➢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
PART 05
实验的典型例题
实验的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所示的A、B、C三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 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连接小车),电源频率为50Hz。
(2) 从以上三条纸带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_____A______是匀速 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B________是越来越快的,纸带____C_______是
感谢观看
实验原理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物体拖动纸带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表示纸带 在不同时刻对应的位置。
周期每隔0.02s打一点,测量纸带上任意两点的距离,根 据 v Δx ,可求出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实验一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绘v-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
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越小
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s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
如下表所示。
对应点
速度/(m·s-1)
B
C
D
E
F
0.122 0.164 0.205 0.250 0.289
(1)计算vF的公式为vF=________(用已知量字母表示)。
(2)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作出v-t图像,令B点为计时起点,
并求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而做实验的同
➢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
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⑴作用:计时仪器,接频率为50 Hz交变电流,每隔0.02 s打一次点。
⑵工作条件
电磁打点计时器:约8V交流电源
电火花计时器:220 V交流电源
➢区别“两种点”——计时点和计数点
数字)。
图4
(1)水滴从滴到位置1至滴到位置6用时________s。
(2)小车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水滴滴到位置5时,小车的速
度大小为________m/s。
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跟踪训练
1.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2甲所示的是一次记
(5)描绘v-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
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越小
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s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
如下表所示。
对应点
速度/(m·s-1)
B
C
D
E
F
0.122 0.164 0.205 0.250 0.289
(1)计算vF的公式为vF=________(用已知量字母表示)。
(2)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作出v-t图像,令B点为计时起点,
并求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 Hz,而做实验的同
➢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
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⑴作用:计时仪器,接频率为50 Hz交变电流,每隔0.02 s打一次点。
⑵工作条件
电磁打点计时器:约8V交流电源
电火花计时器:220 V交流电源
➢区别“两种点”——计时点和计数点
数字)。
图4
(1)水滴从滴到位置1至滴到位置6用时________s。
(2)小车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水滴滴到位置5时,小车的速
度大小为________m/s。
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跟踪训练
1.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2甲所示的是一次记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2章第4节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热点一、实验原理与操作 某同学按图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
(1)图中仪器 A 叫做__________打点计时器,使用 220 V________ 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 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仪器 A 的位置.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 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穿好纸带 C.把计时器固定好 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以上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2)电源频率低于 50 Hz 时,若仍按照 50 Hz 计算,则测出的速 度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大”或“小”).
[解析] (1)v2=2s1T3=(5.40-21×.200.)1 ×10-2 m/s=0.21 m/s v4=2s3T5=(12.00-2×5.400.1)×10-2 m/s=0.33 m/s 根据各速度值作 v-t 图如图所示
七、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3.取下纸带前,先断开电源. 4.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适当舍弃点密集的部分,选取适 当的计数点(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 隔 T 的数值.
5.要防止钩码落地,避免小车跟滑轮相碰,在小车到达滑轮前 及时用手按住. 6.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要适当,以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的 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而使各段位移差别不大. 7.在坐标纸上画 v-t 图像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 应使图像尽量占满坐标纸.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 4 节 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 时速度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测量小车的瞬时速度. 3.判断沿斜面下滑的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4.能利用 v-t 图像求加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4.(2017·全国卷Ⅱ)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 不同的矩形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27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 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 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 光片遮住的时间Δt; ③用 Δs 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v表示滑块 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 Δ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v;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位置 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2
三、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原理
3
2.用“平均速度法”求速度
瞬时速度没法直接测量,因此根据极限的思想,要测量某点的瞬
时速度,可通过测量对应的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测瞬时速度。
在公式
v=������
������
中,当Δt→0时v是瞬时速度。
4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原理图,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 好电源; 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适量的钩码,纸带 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7
六、注意事项 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2.靠近:释放小车前,应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3.先后顺序: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一次实验结束时 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4.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 地和小车与滑轮碰撞。 5.准确作图。 七、误差分析 1.纸带运动时摩擦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误差。 2.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 3.作图有误差。
8
方法二 用光电门、光电计数器测瞬时速度 光电门测速原理是把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内认为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利用极短时间的平均速度替代瞬时速度,因此,只要测出 物体的宽度和物体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即可测定物体的速度。 方法三 用频闪照相法测瞬时速度 利用频闪照相拍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再根据照片和实 物的比例推算出照片中不同时刻物体位置间的位移,根据运动学公 式测得物体的速度。
(3)由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所以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定的,
由Δs=at2得x2-x1=x3-x2,小车的加速度
a=������
4
+������3-������2 4������2
-������
1
,代入数据可得
a=1.13 m/s2;
(4)如果实际电源频率低于50 Hz,则周期偏大,计算时还用0.02 s,计
大于0.02
s,由v=
������ ������
可知实际计算中时间t偏小,则测出的速度值将比
真实值大。
(2)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0 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
均速度,可以求出打下2、4点时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
v2=(17.962-4×.008.1)×10-2 m/s=0.694 m/s
时器和
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 Hz的
交流电源,但前者所接的电源电压为
V,后者所接的电源
电压为
V,振针每隔
s打下一点。现在使用
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 Hz时,若仍按照50
Hz计算,则测出的速度值将比真实值
。
(2)某同学在用小车做“测定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实验时,从打出
12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解析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
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
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
源,但前者所接的电源电压为4~6 V,后者所接的电源电压为220 V,
振针每隔0.02 s打下一点,当电源频率低于50 Hz时,打点时间间隔T
算用的周期偏小,由a=
������������ ������2
,得测得的加速度偏大。
25
3.(2019·山东烟台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研究匀
变速直线运动所得的一条纸带,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纸带
上的计数点为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
间间隔Δt=
s,若测得计数点0、1之间的距离为1.20 cm,
cm,x3=5.88 cm,x4=7.01 cm,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计算结
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实际电源频率低于50 Hz,则加速度的计算结果比实际
(选填“偏大”“不影响”或“偏小”)。
24
答案 (1)AD (2)AD (3)x2-x1=x3-x2 (4)1.13 m/s2 (5)偏大
图(a)
图(b)
16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
(填“从右向左”
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
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m/s,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1)从右向左 (2)0.19 0.037
9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基本实验仪器及数据处理 1.由纸带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 时刻的瞬时速度来计算,即vn=������������-21���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 (1)逐差法:如图所示
a1=������34���-������2���1,a2=������35���-������2���2,a3=������36���-������2���3⇒a=������1+���3���2+������3
19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回答下
列问题:
(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在打出
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
答案 (1)0.56 0.96 (2)2.0
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
14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创新实验 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很多,测量工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计时工具, 一类是测距工具。除了现教材讲的用的打点计时器及教材提到的 频闪照相、光电门法外,还有很多方法。因此,要在夯实基础实验 的基础上注意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 方法和技巧处理新问题。
15
21
2.(2018·辽宁沈阳期中)某人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 线运动。安装调整好实验器材后,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 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 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取几个计数点,如图乙中a,b,c,d,e点。测出x1、 x2、x3、x4。
22
计数点5、6之间的距离为4.7 cm,则可求得加速度a=
m/s2。
答案 0.1 0.70
解析 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5×0.02 s=0.1 s;根据Δx=aT2
可解得: a=������556���-������2���01
=
(4.70-1.20)×10-2 5×0.12
m/s2=0.70 m/s2
m/s,a=(150+1334-×8323-1s002)×10-3 m≈0.037 m/s2。
17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本题的创新点是利用滴水计时器代替打点计时器,根据水滴的位置 分布情况分析小车的运动状态,并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18
1.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 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 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 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 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实验1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 瞬时速度
方法一 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通过纸带上的点测瞬时速度。 2.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二、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继续完成下列任务:
(1)(多选)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
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必
须使用的有
(填选项前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秒表
D.刻度尺
E.天平
F.重锤
G.弹簧测力计
23
=
(������4+������5+������6)-(������1+������2+������3) 9������2
(2)图象法:v-t图象的斜率即为加速度。
10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典例1(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
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仪器,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
v4=(9.92+21×1.08.51)×10-2 m/s=1.09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