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苏格拉底的教学法

合集下载

浅谈班主任工作过程中“苏格拉底法”的运用

浅谈班主任工作过程中“苏格拉底法”的运用

浅谈班主任工作过程中“苏格拉底法”的运用班主任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和保障者。

顺利高效高质量地完成班主任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学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同时,班主任工作又是一项针对学生灵魂的工程,有它自己的特点和复杂性。

具体说来,它是针对全班个性不同、脾气各异的一个个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个性的千差万别、不同情境纷繁复杂的变化决定了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方法不能整齐划一。

在众多的方法中,笔者对“苏格拉底法”情有独钟。

一、何谓“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他将一生的主要精力致力于讲学——在各种场合与人交谈、辩论,探讨政治、社会和道德问题,并以这种方式培养了一批学生,其中包括著名哲学家柏拉图。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错误和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

“苏格拉底法”就是这样一种教师与学生交谈、辩论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包括三个步骤:1、苏格拉底法讽刺。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诘问,使学生意识到原有认识中存在的错误、混乱和模糊。

苏格拉底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步骤,因为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无知时,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也才有可能学习知识。

2、定义。

在前一个步骤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归纳,使学生逐步明确定义和概念。

3、助产术。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由于“苏格拉底法”明显的启示性、帮助性特点,因而它也被称作“产婆术”。

在它产生之后两千多年来,西方教育在它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恢弘的教育理想,沧海桑田变化万千,但是它的精神——尊重个体,促进学生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以思促学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弘扬。

二、“苏格拉底法”运用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可行性首先,“苏格拉底法”的出发点和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存在一致。

“苏格拉底法”探析及其现代意蕴

“苏格拉底法”探析及其现代意蕴

“苏格拉底法”探析及其现代意蕴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自我认识,人不能认识自然而只能认识自己,并且人只能在外界的帮助下才能掌握自己头脑中固有的知识。

他认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获取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他的这种教学方法习惯上被称为“苏格拉底法”,至今仍具有借鉴的意义。

标签:“苏格拉底法”;启发式教学;启示一、“苏格拉底法”概述“苏格拉底法”是苏格拉底为了进一步论证“德行可教”的观点而在实践中创立的教学法。

所谓“苏格拉底法”是指苏格拉底在与人谈话时,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对方,而是向对方提出问题,再根据对方的回答而不断地提出问题,一直追问到对方无词以对,自陷矛盾,从而自然而然、心悦诚服地得出正确的结论,形成对事物本质的概念。

因此,苏格拉底在讲学和辩论时总喜欢采用这种方式去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

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可以把每个人心灵中的真理引导出来。

受他的母亲助产职业的启发,苏格拉底把哲学家帮助人们把每个人心灵中固有的真理引导出来的方法称为“产婆术”。

他也把“产婆术”运用于教学中,创立了他的启发式教学法。

西方教育史上公认这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学法。

“苏格拉底法”包括四个步骤:(1)讥讽:即从对方的观点中引出矛盾,迫使其否定所肯定的东西。

苏格拉底认为这是使人变聪明的一个重要步骤,除非一个人很谦逊并且自知其无知,否则他是不可能学到什么的。

教师要通过巧妙的连续诘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念的混乱与不确切,从而怀疑自己原有的知识,迫使自己独立积极思考。

(2)“产婆术”:即在否定已有的错误意见后,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索,得出新的结论和知识。

否定了已有的观点,就可以不断地去发现新观点,产生新知识。

新知识开始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经过讽刺、启发而成为一个确定的真理。

(3)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行为的分析来找寻一般美德,通过讽刺否定了个别的、偶然的、错误的意见,通过“产婆术”不断找到普遍的、必然的道理。

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引言苏格拉底法,也被称为Socratic method,是一种通过对话和提问来引发思考和探寻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得名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认为是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苏格拉底法在教育和哲学领域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和思考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苏格拉底法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定义苏格拉底法是一种通过提问和对话来引导他人思考和表达观点的教学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深入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或接受他人观点的教学方式。

原理苏格拉底法的原理是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这些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不仅仅要求答案,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过程。

通过对话和互动,苏格拉底法旨在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苏格拉底法的核心是思辨性的提问。

教师应该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通过进一步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

这种提问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应用苏格拉底法在教育和哲学领域被广泛应用。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教学在教学中使用苏格拉底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对话和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辩论和讨论苏格拉底法在辩论和讨论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提问和对话,可以引导参与者深入探讨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理解他人观点,并学会解决争议和冲突。

这种辩论和讨论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合作精神。

3. 解决问题苏格拉底法也可以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通过提问和对话,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人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

这种思考方式有助于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总结苏格拉底法是一种通过对话和提问来激发思考和探索真理的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教学方法是一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独特的讨论和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提问和对话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

以下将详细介绍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强调问题的提出和探究。

苏格拉底不会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他会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思考,进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兴趣。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主动分析、总结和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深度和逻辑思考能力。

其次,苏格拉底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

苏格拉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追求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他相信通过相互对话和辩论,学生可以发现问题的更多维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并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从与他人的观点碰撞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考能力。

再次,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强调启发性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苏格拉底的教学中,学生不仅仅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苏格拉底鼓励学生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最后,苏格拉底教学方法注重伦理、道德教育。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他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使他们能够根据道德原则和伦理标准去思考和行动。

通过这样的教育,苏格拉底希望培养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苏格拉底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苏格拉底方法的优势与局限

苏格拉底方法的优势与局限

苏格拉底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摘要:“苏格拉底方法”是一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鼓励学生共同讨论,互为激发,通过逻辑性的推理和判断,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

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

不少教育工作者都提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种方法,提高学生思辨的能力。

关键词:苏格拉底方法理想国教学实践一、苏格拉底方法的内涵《理想国》里最让人心潮澎湃的,除了它自身所有的精辟思想外,就是苏格拉底的辩才。

不管对手最初是多么气势汹汹,“像一只要把我们吞噬的猛兽一样”,最后也只有“大汗淋漓,满脸绯红”地落荒而逃。

一般来说,苏格拉底的辩论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苏格拉底坦率地表示自己对争论的话题一无所知,然后鼓励对话者说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苏格拉底开始分析这个观点,分析的结果往往证明了对话者这个观点的前后不一致之处,或者指出这个观点与对话者所持有的其它信念是冲突的。

最后迫使对话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原有观点。

二、苏格拉底方法的优势首先,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能形成一种自由的氛围,很好地调动对话者的兴趣。

每次谈话,苏格拉底总是一脸谦虚地表示自己对所谈的话题一无所知,希望能够聆听对话者的真知灼见。

这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很乐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辩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允许争执。

其次,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能够帮助打破定势,促进新思想的产生。

不得不承认苏格拉底那一番关于正义的辩论深刻影响了在座的所有对话者。

苏格拉底方法要求的是对话者说出自己心中的真实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往往是此人早已根深蒂固的观念。

而苏格拉底进一步分析并加以彻底批驳这些观念,给对话者的震撼是相当大的。

进而会促使对话者重新思考自己的先前一些成见。

最后,苏格拉底问答法能够很好地说服对话者。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辩论之中最狠的一招。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就是将这一招推向了极致。

苏格拉底会提出很多诱导性的问题,毫不知情的对话者轻易地钻进他设下的圈套。

然后被他抓住了观点之中的矛盾之处。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对教学方法的启示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对教学方法的启示

苏格拉底所提出旳“产婆术”虽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究其主线因素在于它对现实旳教育教学仍然起到了一定积极意义。

作为基层旳教师,学习、理解了“产婆术”后不禁要把它与现时旳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对老式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旳同步,感悟“产婆术”对语文课堂教学旳积极意义。

一、老式语文教学方式旳弊端不可否认,老式旳教学方式在一定旳时期符合了特定旳历史政治背景,但是通过实践检查却发现:老式旳教学方式需要革新!需要革新是由于其存在旳弊端阻碍了学生旳学习,特别是与“学生为本”旳课堂理念之间有着较大旳背离。

1、教师旳教。

老式旳教学中,教师是知识旳拥有者,是课堂旳决策者。

课堂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完全由教师根据自己旳状况来决定,教师高高凌驾在课堂之上。

对于学生旳对问题回答,教师掌握着生杀大权,不加引导,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犹如在给学生喂食,不管学生要不要,不管要多少,一股脑儿全倒进去,至于消化吸取那是学生自己旳事情,扼杀了学生学习旳积极性。

2、学生旳学。

以往旳“填鸭式”旳教学方式,把知识作为饲料,不加分析理解地倒入学生旳“口”中,学生记住了诸多旳“知识”,从文字上是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但是真正理解多少,明白多少,不得而知。

与其说学生学到了知识,还不如说是背上了“知识”,与其说学生是知识旳拥有者,还不如说是知识旳奴隶。

学生旳学法变得单一,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与课堂学习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二、苏格拉底及其“产婆术”苏格拉底(公元前469一前399)是古代希腊出名旳奴隶主阶级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旳发源地,苏格拉底对当时及后世旳奉献不仅是在哲学思想上,更多旳是表目前他旳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上。

他收授弟子,悉心教导,造就了有助于雅典社会乃至整个欧洲社会发展旳人才,是古希腊教师旳楷模。

在世界教育史上,素有“西方旳孔子”之称。

苏格拉底十分注重教育旳作用。

他觉得:教育旳目旳就在于培养具有“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旳人,教育目旳就在于“心灵旳最大限度旳改善。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实践(3篇)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是一种以提问和对话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起源于古希腊,由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通过灌输,而是通过提问和对话来获得的。

本文将探讨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实践,以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二、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1. 唤醒学生的思考能力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

2. 倡导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实践步骤1. 提出问题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2. 引导对话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对话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耐心倾听,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

3. 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

分析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

通过分析,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4. 总结归纳在学生分析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梳理知识脉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5. 拓展延伸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拓展延伸。

在总结归纳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介绍

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介绍

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介绍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

它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为名,强调通过提问和对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本文将从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的背景、基本原则、应用场景以及优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背景苏格拉底式教学法诞生于古希腊,正是因为受到希腊民主制度的影响,人们开始注重个体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能力。

苏格拉底作为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了“只有了解真理才能成为善良的人”的理念。

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他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找到真理。

二、基本原则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发问和对话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传授者,而是提问者和引导者。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不仅能记住知识,更能理解和运用知识。

同时,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独立的判断。

三、应用场景苏格拉底式教学法适用于各个学科和教育阶段。

它可以用于大班教学,其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个别辅导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提问,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

四、优点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提问和对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辨析,学生能够形成独立的判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对话和讨论中,学生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五、实施步骤苏格拉底式教学法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首先,教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来设计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炜2010213952 化学学院
如何看待苏格拉底的教学法
在这之前,只知道在古代的教育思想家中,东方有我们的老祖先孔子,西方就是那苏格拉底,但知道的也就仅此而已,但要谈到具体,就不敢惶可而论了,因为对苏格拉底实在不是很了解,大二的时候,在教育课堂上了解接触到的教育家也只是夸美纽斯,卢梭,斯宾塞,杜威,巴班斯基等人罢了,所以对于如何看待苏格拉底还要从头开始。

经查阅,才对这位西方圣贤有了些了解:
苏格拉底(希腊文:Σωκράτης,拉丁文:Socrates,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人,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从此可以看出来,苏格拉底有着这崇尚的人格与师德,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
苏格拉底的教学法
苏格拉底对于西方思想最重要的贡献或许应该是他的辩证法(用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来提出问题,这被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或诘问法(反诘法),苏格拉底将其运用于探讨如神和正义等许多重要的道德议题上。

这最早的记载是出自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对话录上,苏格拉底通常被视为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奠基之父,也是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在这种方法下,苏格拉底会运用一系列的问题协助一个人或一群人来判断他们的信念,例如神或正义是否存在的问题,并从他们的回答中寻找漏洞加以击破,借此增长他们的知识。

这种方法是属于假说消除的被动方法,随着受测者承认更进一步的假说,在消除之前的假说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矛盾。

这种方法是用于逼使一个人检视他自己的信念和这种信念的真实性。

《西方哲学史》苏格拉底篇中,有这样的文字:苏格拉底不想人们只是重复那些他们听到的却不经过消化的东西。

在苏格拉底富有挑战性的助产术的引导下,谈话的目的是让被问者形成属于自己的个人知识。

苏格拉底的教学法中还有一个就是问答式谈话教学法,即与学生对话,一道进行哲学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进行着学习,其办法是“通过讨论而探索”,探索到一个
关于问题的更深的见解。

讨论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就能获得一个学生能够亲身体会的反思性洞见。

这一见解不是“敲打”或“设计”出来的。

它也不会自动产生出来。

见解是通过关于一个问题的对话而获得的。

个人觉得,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在我们现在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合作交流,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更多扮演着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所以苏格拉底的诘问法与谈话式教学法就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心理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引导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