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微生物病常用药
鱼类常用药的用量

鱼病常用药物敌百虫本品为白色晶体,稍有臭味,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
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对鱼非常安全。
90%的敌百虫晶体,溶于水后,对锚头蚤、鱼虱、三代虫、指环虫等寄生虫有较强的杀伤力。
该药虽高效、低毒,但是不能连续多次使用,以防止鱼儿神经系统的毒害。
常用浓度:浸泡每升水20~50毫克,泼洒每100升水20~40毫克。
该药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碱分解成毒性较强的敌敌畏,继续分解后失效。
本品药性温和,对人畜、鱼体毒性都较低,是一种常用的杀虫药品。
孔雀石绿为绿色结晶体,药性温和,毒性较小,能溶于水。
本品对因真菌引起的肤霉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小瓜虫、车轮虫、斜管虫亦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孔雀石绿是一种致癌物质,使用的时候严防入口,也不要接触皮肤。
不要连续多次使用,以防对鱼鳃丝的伤害。
常用浓度:浸泡每升水5毫克,泼洒每100升水0.1克。
对水霉病,水温在20度以上,用2/100万~3/100万的水溶液药浴1小时,也可以用1%的水溶液涂抹患处;对小瓜虫病,水温20~26度,用0.3/100万~0.4/100万的水溶液,药浴2小时。
高锰酸钾又称过锰酸钾、灰锰氧,深紫色晶体,溶于水,是优良的杀菌消毒剂,广泛用于伤口、皮肤、器皿的消毒,对锚头蚤、三代虫、指环虫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常用浓度:浸泡每升水20毫克,泼洒每100升水200毫克。
对指环虫病用20/100万的水溶液药浴,水温在10~20度时药浴20~30分钟,水温在20~25度时,药浴15~20分钟;对斜管虫病、口丝虫病,用20/100万的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
痢特灵又名呋喃唑酮,色黄味苦,有片状的粉状两种。
易溶于水,是一种杀菌药,是治疗肠炎的良药。
在鱼药中广泛用于皮肤溃疡、烂腮病和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呋喃西林。
常用浓度:浸泡每升水10毫克,泼洒每100升200毫克。
福尔马林甲醛溶液,医用防腐消毒剂,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致癌物质。
对各种微生物有强烈的杀灭作用。
七彩鱼的常用抗生素药七彩鱼常用药物

七彩鱼的常用抗生素药七彩鱼常用药物
1. 四环素:药浴法10-20ppm,长期使用可防治烂肋,烂尾,烂鳍.
2. 磺胺片:药浴法10-30ppm,可以防治一般细菌性疾病。
3. 卡那霉素:药浴法25-60mg/1,2-3天,每次换水50%,可防治细菌性疾病。
4. 土霉素:药浴法25-60ppm,也可以防治一般细菌性疾病。
5. 驱蛔灵:口服10mg/kg鱼体重/天,可以驱体内的寄生虫。
6. 呋喃系列:药浴法10-25mg/1, 可防治细菌性疾病,又可以治疗肠炎。
7. 青霉素:药浴法10-20ppm, 可防治细菌性疾病。
8. 氯霉素四环素:药浴法10-20ppm,可防治细菌性疾病。
9. 庆大霉素:药浴法20-30ppm,可防治细菌性疾病。
亦可以用于鱼卵的消毒。
10. 氟派酸:药浴法20-30ppm,可防治细菌性疾病, 亦可以用于治疗肠道内的疾病。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

观赏鱼病常用药物硝基呋喃类:常用的有呋喃西林,呋喃唑酮(痢特灵),呋喃妥因(呋喃旦啶),呋喃它酮(呋吗唑酮),呋喃那斯等。
本类药物为硝基呋喃的衍生物。
作用为通过抑制乙酰辅酶 A 和脱氢酶,干扰细菌的糖代谢,对细菌产生抑制作用,在低浓度(5〜10 ppm)时起抑菌作用,但是高浓度(2 0〜5 0 ppm )时可起杀菌作用。
抗菌谱广,能抑制很多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部分呋喃也有抗原虫的作用。
黄色结晶性粉末,遇光变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在酸性水中的溶解度要稍大,Ph6的水中咲喃唑酮的溶解度为6 0ppm。
在酸性水中抗菌力强。
鱼病上可以用来防治柱状曲挠杆菌,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等的感染。
包括赤皮病,烂鳃病,肠炎,打印病,腹水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尾柄病,竖鳞病等。
1,呋喃西林。
鲜黄色结晶粉末。
口服毒性大,一般用作体外浸洗用药,主要治疗细菌引起的皮肤性疾病。
2,呋喃唑酮。
黄色结晶粉末。
遇碱分解。
对一般的细菌性疾病效果都还可以,可以外用,也可以内服,特别是用于治疗细菌性肠炎。
而且有抗原虫的作用。
防治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等,用量为每天5〜10克每10 0公斤鱼口服,用3〜5天。
治疗烂鳃,赤皮,打印病,疖疮病白头白嘴病等,可以用0.2~0.5ppm 遍撒,或10〜20 ppm浸洗。
3,咲喃那斯。
暗黄色结晶粉末。
抗菌力强,对气单胞菌属的抗菌力为咲喃唑酮的10〜3 0倍。
在国外使用较多,特别是日本。
大多细菌性疾病(见上面)都可以使用。
口服用量为2-4克每100公斤鱼。
遍撒浓度为0.05~2ppm。
浸洗浓度为1〜2 ppm。
四环素族:广谱抗菌,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较强的作用,低浓度时为抑菌,高浓度时为杀菌。
四环素族都含有萘并嗪环的母核。
不同点再与5,6,7位上的取代基不同。
作用机理为在肽链的合成和终止阶段其作用, 抑制细菌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
1,四环素2,土霉素(氧四环素)3,金霉素(氯四环素)这三种均为黄色结晶粉末,常用盐酸盐,在水中溶解,在碱性水中失效,金霉素在水中也会缓慢失效。
鱼病治疗的常用药物

第五讲鱼病的治疗●一、鱼类微生物病常用药物;●二、鱼类寄生虫病常用药物;●氯消毒剂●1漂白粉及漂白粉精;●2氯氨---T又称氯亚明;●3二氯异氰脲酸钠又称优氯净;●4二氧化氯;●磺胺类●1磺胺嘧啶(SD);●2磺胺甲基异哑唑(SMZ);●3磺胺脒(SG);●4磺胺噻唑(ST);●呋喃类●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呋喃西林;●呋喃那斯;●抗生素类●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类;红霉素●喹诺酮类●萘啶酸;●吡哌酸;●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食盐;●生石灰;●高锰酸钾;●硫酸铜;●硫酸亚铁;●敌百虫;●硫酸二氯酚(别丁);●碘鱼类常用中草药物●大黄;●五倍子;●大蒜和大蒜素;●地锦草;●苦楝;●槟榔;●菖蒲;类别名称浸浓度PPM泡时间(分)遍洒浓度PPM使用范围备注含氯类漂白粉10 20~30 1 病毒细菌有效氯25~32% 漂白粉精 3 20~30 0.3 病毒细菌有效氯80~85% 三合二 5 20~30 0.5 病毒细菌有效氯56~60% 复方强氯精2 10~15 0.3 病毒细菌优氯精 3 10~15 0.3 病毒细菌有效氯60~64% 鱼乐10 10~15 1 病毒细菌有效氯24~26% 杀菌灵2~5 10~15 0.3 病毒细菌染料类龙胆紫1%溶液杀菌亚甲基蓝10 20~30 2 真菌中性吖啶黄100 40~60 4 菌/虫利凡诺0.1%20~30 1%软膏杀菌类别名称浸泡遍洒浓度使用范围备注浓度ppm 时间(分)ppm 杀菌硼酸3~5%10~20 5%软膏杀菌生石灰80 20~30 30 病毒细菌小苏打500 15~30 细菌食盐2%~5%10~15 1%~5%细菌真菌硫酸铜 4 60~90 0.7 菌虫氯化铜 4 60~90 0.7 菌虫重铬酸钾50 10~15 菌虫大黄1~1.5 细菌乌桕 6.25 细菌五倍子2~4 细菌乌蔹毒5~7 细菌类别名称浸浓度ppm泡时间(9分)遍洒浓度使用范围备注混合药类其他氨氯净5~10 病毒细菌高效净消毒剂2 30 0.6~0.8 病毒细菌敌虫灵0.5~1 病毒细菌毒灭净0.6~1 病毒细菌福尔马林60 30 30 病毒细菌高锰酸钾30 15~303 病毒细菌。
水产药物的分类和具体的通用名称

一、水产药物的分类水产药物是指用于水产养殖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根据其作用和用途可以分为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抗真菌药以及生物制剂四大类。
1. 抗生素抗生素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土霉素、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
2. 抗寄生虫药对抗寄生虫药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的寄生虫感染,如多粘菌素、洁达螨灵等。
3. 抗真菌药抗真菌药可用于治疗水产养殖中的真菌感染,如甲硝唑、咪康唑等。
4.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指利用活体菌、酵母等生物制成的药物,如益生菌、酶制剂等。
二、具体的通用名称1. 土霉素土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细菌的杀菌作用较强,常用于治疗鱼类细菌感染。
2. 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水产动物感染的细菌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3. 多粘菌素多粘菌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寄生虫药,对水产养殖中的寄生虫感染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4. 甲硝唑甲硝唑是一种常用的抗真菌药,对水产养殖中的真菌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5. 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种生物制剂,能够调节水体中的微生物裙落结构,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总结回顾水产药物的分类主要包括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抗真菌药和生物制剂四大类。
在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水产药物对预防和治疗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水产药物的分类以及具体的通用名称,能够帮助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和健康水平。
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在水产养殖中,除了合理使用药物外,还应加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高水产动物的抵抗力,减少药物的使用,以免造成药物残留和抗药性的问题。
不同的水产药物有着不同的作用和适用范围,在使用时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合理使用,避免药物滥用带来的风险。
在知识的文章格式中,以上的内容可以使用序号标注,如:1. 水产药物的分类1.1 抗生素1.2 抗寄生虫药1.3 抗真菌药1.4 生物制剂2. 具体的通用名称2.1 土霉素2.2 氧氟沙星2.3 多粘菌素2.4 甲硝唑2.5 益生菌通过以上文章的撰写,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水产药物的分类和具体的通用名称,提高你在水产养殖方面的知识水平。
水产养殖抗微生物类药

水产养殖抗微生物类药抗生素类一、青霉素1、主要成分和性状: 本品是一种含有氮和硫的有机酸,通常以钠盐或钾盐的形式被提出,为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极不稳定,光、热、酸、碱、重金属盐、氧化剂、乙醇等均能迅速将它破坏。
2、作用与用途: 本品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转肽酶,从而干扰细菌合成细胞壁,进而起到杀菌作用,对繁殖期的细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的细菌作用较弱。
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注射产后亲鱼,防止继发性感染和鱼类运输中防止水质变化。
3、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用量为5~10万国际单位/千克鱼体重。
4、注意事项①现配现用。
②贮存于低温处。
二、链霉素1、主要成分和性状: 本品属于氨基甙类抗生素,系链霉菌经发酵培养所产生,为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或颗粒。
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潮解,干燥状态下可保持1年的稳定性。
2、作用与用途: 本品的主要作用机理为于扰细菌氨基酸和核糖体从而起到杀菌作用。
在水产养殖上主要用于防治鱼类的结节病、疖疮病、弧菌病及鳖的赤斑病等。
3、用法与用量 (1)内服用量为50毫克/千克鱼体重,拌人饲料,连用10天。
(2)肌内注射用量为20万国际单位仟克鱼体重。
4、注意事项贮存本品于低温处。
三、氯霉素1、主要成分和性状: 本晶属于丙二醇类化学物质,为白色晶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2、作用与用途: 本品属于抑菌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在水产养殖上用于治疗鱼类弧菌病、痘疮病、鳗红点病、爱德华菌病、赤鳍病、烂尾病等。
3、用法与用量(1)治疗鱼类弧菌病用量为每天30~80毫克仟克鱼体重拌入饲料投喂,连用5~10天。
(2)治疗鳗鱼红点病用量为每天15~20毫克仟克鱼体重,分2次拌饲投喂,连用7~10天。
(3)治疗发病初期的鲤科鱼类痘疮病每尾鱼用量为25毫克,肌内注射,同时用本品0.225克/立方米水体药浴。
(4)治疗对虾幼体弧菌病用量为1~2克/立方米水体,浸浴15~20分。
4、注意事项①贮存于低温处。
②过量用本品会损害鱼类的造血机理和肝脏。
水产专家带您一起了解水产中一些常用药物的介绍以及使用方法

水产专家带您一起了解水产中一些常用药物的介绍以及使用方法(一)抗微生物药注射用青霉素青霉素义名苄青霉素、青霉素G,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状粉末,有吸湿性,无臭或微有特异性气味,溶于水、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溶液。
在溶液中为右旋,在脂肪油或液状石蜡中不溶。
遇酸、碱、重金属、氧化剂、甘油很快失效。
干燥结晶稳定,其水溶液极不稳定,室温中效价很快降低。
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属及螺旋体、放线菌等,在细菌繁殖期起杀菌作用。
分支杆菌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立克次体属、奴卡氏菌属等均对本品耐药。
在鱼病防治上用于产后亲鱼预防继发感染及鳖的细菌性败血病、憋疖疮病、龟的腐甲病和皮肤创伤等感染,亦可用千防止鱼类长途运输时的水质恶化。
氟苯尼考粉氟苯尼考粉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溶于水,在冰醋酸中略溶,在甲醇中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极易溶解。
本品为广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在水产业上主要用于防治鱼类由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孤菌、屈挠杆菌、链球闲、巴斯德菌、诺卡菌、爱德华菌、分支杆菌等细菌引起的疾病。
如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白皮病、白头白嘴病、竖鳞病、细菌性肠炎病、打印病等。
混饲拌饵投喂10~ 15毫克(以氟苯尼考计) /千克体重,1天1次,连用3~5天。
恩诺沙星粉恩诺沙星粉为微黄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易溶于碱性溶液中,在水、甲醇中微溶,在乙醇中不溶。
遇光色渐变为橙红色。
有广谱抗菌活性及很强的渗透性,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孤菌、屈挠杆菌、链球菌等绝大多数水生生物致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可用于防治淡水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黄鳝出血病等。
对有耐药性致病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有效,与其他抗菌素无交叉耐药性。
内服,10~20毫克/千克体重,拌饲投喂,连用5~7天。
(二)杀菌消毒药生石灰生石灰又名氧化钙、块灰。
灰白色,块状,无臭。
在空气中易吸水,逐渐变成粉状熟石灰,降低效力,以致失效,故应密闭保存。
水产养殖药品种类

水产养殖药品种类
水产养殖药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抗生素类药品:包括广谱抗生素、特异性抗生素以及青霉素类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水产养殖中的细菌性疾病。
2. 杀虫剂类药品:包括有机磷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和菊酯类杀虫剂等。
主要用于防治水产养殖中的寄生虫和外寄生虫。
3. 抗菌类药品:包括抗菌肽、抗菌多肽、免疫增强剂等。
主要用于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增强其抵抗力。
4. 防霉剂类药品:主要用于防治水产养殖中的真菌和霉菌感染。
5. 消毒剂类药品:包括氯化铜、次氯酸钠等。
主要用于消毒养殖场、水产设备和水体等,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在水产养殖药品的使用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正确使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畜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微生物病常用药鱼类与陆生动物有许多不同的生物习性,在使用鱼药时要考虑鱼类的特性及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同时还应掌握各种药物的性质、功用、用法和剂量,避免因使用不当而无效,甚至出现严重事故。
(一)漂白粉漂白粉又称含氯石灰,是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制成,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为灰白色粉末,有氯臭,含有效氯25-30%。
漂白粉稳定性差,极易受潮分解失效,遇光、热、潮湿分解更快。
一般保存条件下,每月损失有效氯1-3%,因此在使用前应估算补足用量,最好是能测定有效氯的含量,市售有"水生"漂白粉有效氯测定器,经常使用漂白粉的养殖场可以考虑购买。
1.作用与用途 漂白粉加入水中产生次氯酸,而次氯酸又可放出活性氯和初生态氧,呈现杀菌作用。
能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及真菌。
其杀菌作用强,但不持久。
2.用法与用量 ①鱼池清塘消毒为20ppm;②浸洗鱼种为10ppm;③全池泼洒为1ppm;④食场挂篓,每只袋内装100-150克,通常挂3-6只。
3.注意事项 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不可与易燃物品放在一起,对金属有腐蚀作用,盛装时用陶器或木器。
用时现配,久贮易失效。
附:漂白粉精 是从漂白粉中提取的较纯的次氯酸钙,含有效氯56%左右。
其作用与注意事项与漂白粉相同,全池泼洒时0.1-0.2ppm。
(二)优氯净与防消散优氯净为二氯异氰脲酸钠的制品,防消散为二氯异氰脲酸的制品,前者含有效氯56%,后者含有效氯60%。
均为白色粉末,作用同漂白粉,但作用较强而持久,且稳定性好。
是目前广为应用的有机氯消毒剂。
1.用法用量 ①以0.3ppm浓度全池遍洒;②按每100公斤鱼用1.5-3克的用量拌入饲料喂,3天为一个疗程,对细菌性肠炎病疗效好;③食场挂篓,每篓内装50-100克,一般挂3-6个篓。
2.注意事项 同漂白粉。
(三)鱼安鱼安是三氯异氰脲酸的国内商品名,国际商品名为TCCA。
为白色粉末、微氯臭,稳定性好,能长期贮存,有效氯在80%以上。
本品在水中分解成次氯酸和异氰脲酸,次氯酸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异氰尿酸能阻止次氯酸的进一步分解,维持较长时间的药效。
本品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留残毒,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
1.用法与用量 ①鱼池清塘消毒用10ppm;②鱼池泼洒为0.3 ppm。
2.注意事项 同漂白粉。
(四)磺胺类1.磺胺药特点 磺胺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性质稳定、便于长期保存、价格便宜等优点,但也有结晶尿、血尿、过敏反应等缺点。
此外单独使用,微生物易产生耐药性。
2.磺胺药分类 磺胺类药可分为全身感染用磺胺、肠道磺胺和外用磺胺三类。
全身感染用磺胺在水产上应用较多的有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等,此类药物口服后吸收较好。
肠道磺胺口服后吸收甚少,在肠道中浓度较高,起制菌作用,水产上常用的为磺胺脒。
外用磺胺如磺胺醋酰钠、甲磺灭脓等,主要用于治疗鱼类体表的皮肤病。
3.抑菌机制 磺胺类药物主要是抑制细菌的繁殖,一般认为细菌在生长时,需要利用一种"生长物质"即对氨基苯甲酸(PABA),磺胺药的基本化学结构与PABA很相似,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妨碍二氢叶酸的形成,最终影响核蛋白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如果磺胺药与三甲氧苄氨嘧啶(TMP)等抗菌增效剂联合应用,能显著增强磺胺药的疗效,并可扩大治疗范围。
4,在使用磺胺药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对氨基苯甲酸对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较磺胺类大5000-15000倍,故使用磺胺类必须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剂常用加倍量,使血中磺胺药迅速达到有效抑菌浓度。
2)在内服时,除磺胺脒等少数不易吸收的外,应给予等量的碳酸氢钠,使尿液呈碱性,避免在肾脏内出现磺胺结晶引起肾结石的发生。
5.常用于鱼病防治的磺胺药有:1)磺胺嘧啶(SD) 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遇光颜色易渐变深,应盛于遮光的容器内密闭保存。
吸收快而排泄慢,有效浓度可维持较长时间,融作用和毒性小,可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鱼病防治上用以治疗赤皮病、肠炎病,鳗鱼弧菌病等。
用法用量:内服。
5-10克/100公斤鱼体重,第一天用10克,第2-6天厨5克,配制成药饵或直接拌入饲料中投喂。
2)磺胺甲基异噁唑(SMZ) 本品又叫新诺明或新明磺,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抗菌作用较SD强,如与抗菌增效剂TMP合用,抗菌作用可增强数倍至数十倍,疗效近似氯霉素、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应用范围也相应扩大。
鱼病防治上常用于治疗赤皮病、肠炎病、嗜水气单胞菌性败血症等,效果明显,用法用量同SD。
3)磺胺脒(SG) 为白色针状结晶性粉末,口服后不易被吸收,存留于肠道,因而肠内浓度较高。
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肠炎病,用法用量同SD。
4)磺胺噻唑(ST) 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口服后易被肠道吸收,血液中有效浓度为1-7毫克/100毫升,副作用小,常用于治疗赤皮病,疖疮病和艾美虫病。
口服用法用量同SD,也可作注射用。
(五)呋喃类呋喃类药物为硝基呋喃的衍生物,能抑制一般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抗菌谱较宽,能干扰细菌糖代谢,抑菌力强,有的呋喃类药尚具有抗原虫作用,一般认为细菌对本类药物较少产生耐药性,鱼病防治上常用的有:1.呋喃唑酮 又名痢特灵,为黄色结晶性粉末,几乎不溶于水,遇碱分解,在强光下色变深,应遮光,密封保存。
本品对细菌性鱼病,特别是肠炎病疗效甚好,且有抗原虫作用。
具有高效低毒、价格便宜,较少产生耐药性,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等优点,是目前水产上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
常用剂量如下:1)内服 每100公斤鱼,每天5-10克,或以0.1-0.2%的比例拌入饵料中制成药饵投喂,3~5天为一个疗程,用于防治肠炎、烂鳃、赤皮等细菌性鱼病。
2)全池遍洒 用0.1-0.2ppm浓度全池遍洒,每隔3天一次,连用3次,可用于治疗白头白嘴病、烂鳃病、打印病、嗜水气单胞菌病等。
若内服和全池遍洒相结合,则疗效更好。
2.呋喃西林 本品为鲜黄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能耐热,对光敏感,容易分解,应遮光,密封保存。
内服毒性较大,因此主要是外用,治疗细菌性皮肤病。
3.呋喃那斯 为黄色或暗黄色结晶性粉末,抗菌作用强,对鱼类病原菌如弧菌和产气单胞菌的抗菌作用比呋喃唑酮或四环素强10-30倍,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鱼药,目前在日本已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性鱼病,我国一些单位正在研制、开发。
其用法为:1)口服 每100公斤鱼每天用药2-4克混于饵料中投喂,连喂3-5日;2)药浴 1-2ppm浓度,浸洗鱼体5-10分钟;3)全池泼洒 浓度为0.05-0.1 ppm。
(六)抗生素类抗生素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物质的一类药物。
抗生素能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细菌等病原微生物,能防治多种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的种类很多,目前用于鱼病防治的有:1.青霉素 是青霉菌属的某些菌种产生的抗菌素。
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的天然青霉素。
另一类是用天然青霉素的基本结构通过化学方法加上不同的化学基因而得到的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青霉素。
青霉素主要是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有作用,能干扰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从而呈现抗菌作用。
青霉素常用于产后亲鱼预防感染,一般每尾亲鱼约用10~20万国际单位。
亦常用于鱼类长途运输时与链霉素联用防止水质恶化,提高运输成活率,使用剂量为8-20国际单位/毫升。
2.链霉素 主要对抗酸杆菌和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链霉素的抗菌机制在于干扰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使用方法同青霉素,常以相同剂量与青霉素联用于鱼类长途运输,以及加强防止水质恶化的作用。
3.氯霉素 是广谱抗菌素,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拮抗作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较强。
主要为抑菌作用,是很强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以5毫克/公斤鱼的剂量注射鱼体可治疗竖鳞病、打印病和预防亲鱼感染。
对患痘疮病的鱼每尾肌注25毫克,并与0.225ppm浸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以每公斤每天3-5克内服可防治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及嗜水气单胞菌性鱼病,效果甚好。
4.四环素 是一类广谱抗生素,主要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四环素族的半合成衍生物,如强力霉素、甲烯土霉素、二甲胺四环素等。
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螺旋体、放线菌、霉形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某些原虫都有抑制作用,主要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生物合成。
土霉素常以每100公斤鱼重5-10克的量拌入饵料内投喂。
可防治肠炎病、烂鳃病、竖鳞病和白皮病等。
四环素和金霉素常以5毫克/公斤鱼重的剂量注射可治疗打印病等。
四环素类还可以12.5-25ppm的浓度浸洗鱼体治疗烂鳃病和白皮病等。
5.红霉素 属于大环内酯类,也是广谱抗菌素,但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比阴性菌强,特别适用于对青霉素敏感而又有抗药性的病原微生物。
常以0.3克/公斤鱼重红霉素拌入饵料投喂或以0.3ppm全池遍洒防治烂鳃病及白头白嘴病。
本品在碱性溶液中抗菌效能加强,在酸性溶液中易破坏,如同服小苏打可增效。
(七)氟哌酸又名诺氟沙星,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遇光则色渐变深。
本品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的特点,尤其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强的杀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远较常用的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为低,与许多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抗感染药。
水产上可以3-5克/100公斤鱼重混入饵料中投喂治疗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嗜水气单胞菌病等。
也可以0.5-1.5ppm的浓度浸洗鱼体,或以0.05-0.1ppm的浓度全池遍洒防治细菌性鱼病,效果甚佳。
(八)孔雀石绿为一种生物染色剂,是绿色有闪光的结晶,是药用染料中激力强大的一类。
本品在化工染料上称为碱性绿,易溶于水。
因其能与微生物生化系统中的必要物质,如谷氨酸等产生竞争对抗而呈现疗效。
在鱼病防治上常用以治疗水霉病,也有用于治疗某些原虫病,如小瓜虫病和鱼波豆虫病。
其用法和用量如下:1.以0.1~0.2ppm浓度全池泼洒,防治水霉病。
2.以7ppm浓度浸洗鱼卵10-15分钟,以10ppm浓度浸洗病鱼15-30分钟,肪治水霉病。
3.以0.2-0.4ppm孔雀石绿浸洗病鱼2小时,或0.05~0.1 ppm孔雀石绿与15~25ppm福尔马林合用全池遍洒,隔天一次,共2-3次,治疗小瓜虫病。
注意事项:①不可用镀锌的铁桶盛装孔雀石绿,因它可以溶解锌,造成鱼的急性锌中毒。
②在使用孔雀石绿时,应避免阳光直射。
③孔雀石绿有一定的副作用,影响鱼的食欲和生长,故不可常用,此外据报道孔雀石绿有致癌作用,因此有人建议避免使用。
和孔雀石绿一样具有治疗鱼病作用的染料还有吖啶黄、亚甲蓝等。
(九)食盐即氯化钠,味咸,易溶于水,具有强烈的渗透和脱水作用,不但杀灭细菌和寄生虫的效果较好,而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