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湿地-三江源地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①湖泊面积缩小 ②湿地面积扩大 ③草场退化严重 ④水土流失加剧
⑤虫鼠猖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我国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D )
A.防止水源污染
B.禁止乱捕滥猎
C.增加木材蓄积量 D.保护生态环境
1.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像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
河流
下游输水。( D )
A.长江、黄河、怒江
B.长江、澜沧江、怒江
C.黄河、澜沧江、怒江
D.黄河、长江、澜沧江
2.三江源地区的调蓄器指的是( B )
A.河流
B.湖泊、沼泽
C.地下水
D.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3.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会带来的影响有( C )
这里的降水量并不丰富,为什么还成了那么多江河的发源地融水
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
江河之源
护三江源之地
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 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图
归纳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全球变暖,冰川萎缩,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水源补给。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生态环境 的恶化。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措施?
退全禁休建
耕面采牧设
还禁砂育天
草猎金草然
()
林
林 和
天
然
牧
场
倡议书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中华 水塔”,义不容辞。虽然我们生 活在不同的地方,但是我们共 饮一江水,就是一家人。爱护 环境,共建我们的和谐家园。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原湿地的特点及其生态价值;2.了解三江源地区及其生态环境;3.能够了解长江、黄河、黑龙江三大江源;4.能够写出湿地生态保护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1.高原湿地特点及其生态价值;2.三江源地区及其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湿地生态保护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课件演示法;2.课堂讨论法;3.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内容1. 高原湿地特点及其生态价值高原湿地是指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湿地,由于位于高海拔,气温低,水汽饱和,水量充沛,形成了以水为中心、植被茂密的湿地。
高原湿地具有以下几点特点:•面积广阔:高原湿地面积约为中国湿地面积的一半;•植被丰富:高地蓝堇、藏北紫花、珍稀白头鹤等众多特有植物和动物;•水源丰富:是长江、黄河、黑龙江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生态价值高:高原湿地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碳汇储存、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2. 三江源地区及其生态环境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是长江、黄河、黑龙江的发源地。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丰富多彩,包括高山冰川、高山草甸、高山森林、高原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
其中,高原湿地是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景观之一。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有利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3. 湿地生态保护的措施湿地生态保护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严格管理和监管湿地的开发和利用,禁止违法开发和破坏行为;•增加湿地保护支出,加大湿地修复和生态修复的投入;•加强科学研究以提高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效益;•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为湿地保护和修复提供法律保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高原湿地的特点及其生态价值、三江源地区及其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了解了湿地生态保护的措施。
对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同时,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学生的实地考察和体验,加深学生对高原湿地的理解和对生态环境的感受。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
人教版初二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
区》知识梳理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既要及时跟上老师步伐,也要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要及时总结,这是做其他练习必备的前提,下面为大家总结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仔细阅读哦。
一、【知识框架图】
三江源
江河的源地
中华水塔
江河水源
高原湿地→ 水源调储器
三江源地区高原湿地
水源涵养地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恶化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二、【知识点】【亲爱的同学们,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一】、江河的源地
1、地理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源区、源区、
以及源区的总称。
②措施:。
10、P96活动
1、答案:①三江源是中华水塔,冰川的消退意味着供给长江黄河的水量将减少;
冰川消退后地表裸露,土壤沙化;②湖泊、沼泽对河流起到调储器的作用,他们的萎缩,导致气候温暖时河流流量大,寒冷时河流流量小,甚至断流。
2、答案:草场退化,导致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更严重,致使河流泥沙量增大,泥
沙在下游沉积,河床升高。
有了上文为大家总结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知识梳理,大家及时提前复习,在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附习题)

2372 3126
卡日曲为黄河源头。因为这条源流在众多 的源流中,长度最长,流速最快,流量最大, 流域面积最广,终年有水。
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由于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冰川、 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 干涸。
1976年 2010年
冰川消退
生态恶化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 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 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 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 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状元成才牧路 、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加速了三状元成才路 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 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 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新课导入
这里是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 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这 里是江河之源。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美丽的地 方——三江源地区。
课文梳理
江河的源地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 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1.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 “中华水塔” ②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中生物 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③降水丰富,江河水量 稳定、充足 ④是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 缩,这直接导致三江源地区( A ) A.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 B.水土流失得到缓解 C.野生动物数量增加 D.河流源头含沙量过大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广 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 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
所以,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地理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三江源地区概述 • 高原湿地的特点与价值 • 三江源地区湿地现状与问题 • 三江源地区湿地保护与恢复 • 三江源地区湿地的未来展望
01
三江源地区概述
地理位置
01
02
03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 ,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 地。
具体范围包括青海省的玉树、果 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 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及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的部分区域。
教育与科研
环保教育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教育,提高人 们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科研支持
加强科研力度,对三江源地区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进行深入 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学术交流
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三江源地区湿地保护方面 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该地区的国际影响力。
国际合作
三江源地区湿地的保护与恢复得到了 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多个国 际组织与我国政府合作,共同推进该 地区的湿地保护工作。
经验交流
通过国际会议、学术交流等方式,三 江源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湿地保护 工作者分享了彼此的经验和技术,促 进了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05
三江源地区湿地的未来展望
可持续发展
提供生态服务
高原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 候、维持生态平衡等生态服务功 能,对人类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
意义。
维护生态安全
高原湿地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于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
促进可持续发展
高原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图说13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填图训练手册(人教版)

【图说地理】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填图训练手册图说13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读图识图·要点归纳·方法点拨)1.读图识图1.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省区),其中河流C是_________________,河流D注入_________________洋。
(2)山脉甲是_________________,山峰乙是世界最高峰,其南侧是_________________(国家).丙地形区号称聚宝盆,它是_________________盆地。
(3)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湖泊、湿地不断缩小甚至干涸.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点归纳要点1:江河的源地1.三江源地区的位置与范围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如同一个巨大蓄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
因此,三3.三江源地区的水源(1“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2断,流向大海。
4.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
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一,(1)当雨季来临和冰雪融水丰盈之时,这些湖泊储蓄河水,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
到了冬、春季节,因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湖泊将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定。
(2)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沼泽分布区。
由于每年夏季冰雪融水补给丰沛、稳定,因而沼泽分布面积较大,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千米。
广布的沼泽像海绵一样,吸纳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也对河流流量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
要点2:三江源地区的保护1.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尤为关键的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课件

1976年 2010年
冰川消退
生态恶化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 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这直 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 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 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状元成才牧路 、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加速了三状元成才路 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 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 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提示:河流是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 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沟 谷只是在降水时才有水流,状元成才路 不能称为间歇性特征的 河流。那么三江源状元成地才路 区河流的源头水,除了积雪融 化的水源外,还应当有较为稳定的水源补给。)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补给源之 一。到了冬、春季节,因冰雪封冻,河流水量减少, 湖泊将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河流流量的相对稳 定。
3.如果你到三江源地区旅游,为 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你该怎么做?
解决措施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 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保护三江源,需要我们一起行动!
【思考】
1.从干湿状况来看属于 半干旱 地区。
2.这里降水并不丰 富,为什么有这 么多的河流发源 于这里?
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夏季降水不是太多,但 是其他季节也存在其他降水形式,如降雪等。在 气温升高后,山上积雪和冰川消融,形成涓涓细 流,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思考:在气温较低时,江河源头的水从何而来?
D.禁止一切生产活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27张ppt)

学以致用
• 大家一起来讨论: 1 . 除了三江源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生态环境被迫坏的例子, 试着说说解决的措施有哪些? 2 . 你的家乡有环境遭受破坏的事情吗?你认为怎么处理才 能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 3 . 你认为人与环境应如何相处才能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亲爱的同学们,下面请你们欣赏一组图片,猜一猜 它会是我国的哪里?
讨论:三江源遭到严重破坏,会对我国长江、 黄河中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大美三江源——地位及意义
海拔最高、 面积最大 高原湿地
流域的生 态环境与 社会经济 发展
1. 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 缩枯竭,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则会出现干旱、断流 。 2. 若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则长江 中下游地区 洪涝加剧 、黄河中下游地区断流增长 。
住在‘世界屋脊’上的我们,也能吃到绿草。
我们这儿湖泊众多,碧水蓝天。
我们这儿还有潺潺的小溪和密布的沼泽。
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纪念 碑是由花岗岩雕成,纪念碑碑体高6.621 米,象征长江正源地格拉丹冬雪峰6621 米的高度;纪念碑基座面积636平方米, 象征三江源保护区36.3万平方公里的面 积;基座高4.2米,象征三江源4200米的 平均海拔;碑体由56块花岗岩堆砌而成 ,象征中国56个民族;碑体上方两只巨 形手,象征人类保护“三江源”。碑体 正面刻有原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八个大字。整个 纪念碑造型美观,寓意深远,气势宏伟 。
解决措施
• 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 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沙金、休牧育草。 •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
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 持续恶化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
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
A. 珠江、长江、黑龙
江
B. 黄河、长江、黑龙江
C. 珠江、长江、澜沧
江
D. 黄河、长江、澜沧江教育精品
2.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冰川逐年萎缩,这反映了()
A. 地壳活动强烈
B. 海陆变迁剧
烈 C. 开采活动频
繁 D. 全球气候变暖教育精品
3.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日前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即将启动。
根据新规划,三江源治理范围从15.2万平方千米扩大至39.5万平方千米,下列有关三江源扩大治理范围的理由,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更好地保护高原湿
地
B. 更好地解决就业人口
C. 更好地保护高海拔生物多样
性 D. 更好地保护水
源涵养地
4.我国西部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是因为()
A. 西部地区的气候适宜森林的生长
B. 西部地区人口少,需要的粮食数量也少
C. 西部地区有悠久的畜牧业历史,当地少数民族的人们擅长于种植牧草
D.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5.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像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河流下游输水。
A. 长江、黄河、怒江
B. 长江、澜沧江、怒江
C. 黄河、澜沧江、怒江
D. 黄河、长江、澜沧江教育精品
6.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野生动物现象屡禁不止,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产生的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大江河的经流量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 地表蒸发更加旺盛,三大江河长度会变长
C. 这里野动物资源稀少,破坏后容易恢复原貌
D. 植被退化、减少.草地沙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二、选择题(共3题;共14分)
7.(2016•漳州)读图“三江源地区的水质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