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外胎选择资料

自行车外胎选择资料
自行车外胎选择资料

前言:

不论装上多么高级的零件,轮胎对于行走还是产生最大的影响,单车外胎是单车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决定着单车的基本性能,因此对于刚入门的车友来说,又不太懂,以至于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外胎,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几种外胎的功能和特点给大家具体说说,以方便大家能够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车胎。

轮胎的尺寸:

对于目前的山地自行车来说,也称MTB,车轮直径都是26英寸,标记为【26X1.95(后面的数字有外胎粗细部分决定)】

轮胎的分类:

所谓车靠轮胎马靠鞍,一款合适的外胎往往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的骑行乐趣!在选择一款车胎时,由于自行车所有部件中只有车胎是接触地面的,因此根据不同车友骑行的路面,针对使用的车胎的各项要求也各有不同,其中就包括外胎的抓地性、滚动阻力、抗磨损性、防扎刺性、重量、防侧滑、方便安装、操控性、加速度、制动性能、胎噪等。下面我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比较常见的几款外胎的作用和实用路段:

A款越野用山地外胎

A款外胎有着明显的深齿结构,同时齿纹之间间距相对较大,其主要用于山地越野,深齿纹带来了良好的抓地力,一定的避震效果以及挡泥等性质,在越野用轮胎中是具有综合性机能的全能产品,换句简单易懂的话说,如果你是一位山地越野爱好者,平时喜欢去那些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地方骑行,那么该款外胎是首选,犹豫深齿纹的作用,在一般公路上骑行的时候,会带有很明显的阻力,因此,也很适合那些需要锻炼减肥的车友们使用,再有,山地外胎本来就是非常皮实耐轧的。

B款休闲式山地外胎

B款外胎和深齿外胎比较起来,其纹路明显要小很多,其主要是用于城市周边骑行,应付一些环湖小路,又或者是乡间的干燥小路,能够得心应手,属于多用途的休闲式山地外胎。如果你是一位平时仅仅是骑行玩耍的车友,又希望外胎抓地性能良好,那么这款外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C款城市用光头外胎

C款外胎一看基本上就和公路外胎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山地车和公路车之间,因为骑行姿势不一样,所以,很多车友都不愿意去购买只注重速度的公路,而是选择舒适为主的山地,但是,还是有很多车友喜欢奔跑的感觉,就诞生出了光头的山地外胎,山地外胎最明显的优势就是阻力非常小,能够很快地加速,同时也能够让单车将速度提升至极限,带来骑行的畅快感受!光头外胎是比较偏向于速度的,因此他的抓地性能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计,越野十有八九都会摔跤,所以,如果你是一位注重速度,平时只在城市里面转悠又或者只在柏油路面上水泥路面上骑行的车友,这款外胎将会是你的不二首选。

D款多用途半光头山地外胎

D款外胎和他的名字一样,既具有山地外胎的抓地性能,又具有光头外胎的小阻力,所以,它的各项能够55开,如何选择,就看自己使用情况,比如平时上班用,周末还会出去周边逛逛,去下乡下呼吸新鲜空气的话,这款外胎就是第一选择了!

E款山地外胎

E款外胎属于比较大众化的外胎,其设计上综合了山地半光和光头的设计,对于那些四处奔走,什么路面什么路况都能够碰到的车友是比较适合的,而且这类的胎都比较皮实,容易维修,也成为长途骑行的首选外胎之一。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最主要还是看车友们自己的喜好。

F款山地越野外胎

F款外胎是比较适合碎石较多的路面的外胎,齿纹分布广,跨度大,对于小碎石可以说是得心应手,特别适合风沙较大碎石较多的路面骑行,不过缺点和山地一样,阻力较大,这类外胎就算你全力冲刺,也很难上到45km/H。

薄边胎:薄边胎和厚边胎的区别,轮胎是边越薄性能越好,厚胎一般是低档普通胎,薄边的加速性能,舒适性,耐磨性更出色。

如何选购轮胎:

①TPI:TPI是轮胎编织密度的缩写,数值越大,轮胎的性能越好,高TPI的特点:高速性能更好,抗刺能力强,重量更轻一些,耐压值高。因制造技术高,价格比常规TPI的要贵一些。

②26*1.5:26代表轮胎的直径,1.5代表轮胎的胎面宽度(单位:英寸),后面的数字越小轮胎阻力越小。

常见问题解答

1.原车是26*1.5,26*1.75,26*1.9,26*1.95,26*

2.0,26*2.1,等型号,是否可以安装此款?

答:只要是26*几点几的都可以换这款轮胎。

2.是否需要更换内胎?

答:只要原车不是1.5或者1.75的胎,都要换内胎,原车是1.5或者1.75的胎则不需要更换。

3.1.5和1.75代表什么,都有什么特点?

答:数字代表胎面宽度值,越小轮胎越细,越细阻力越小,越粗通过性越好。

4.我为什么要换细胎?

答:山地车出厂为了整体美观性,配的是比较粗的越野胎,这种胎阻力很大,而我们实际使用中很少有人会去越野,大部分骑的都是比较好的公路,这时就需要更换细一些的光头或者半光头胎来减小骑行阻力。5.这个胎的侧边为什么是薄的,是正品吗

答:轮胎越高级,边是越薄的,薄边胎在强度和舒适性方面都优于低档的厚边胎,我们是建大正规授权经销商,有完善的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

6.这个胎耐磨吗,可以用多久,可以骑多少公里,多久更换一次

答:轮胎的使用寿命和环境,路面,骑行方式,胎压,都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没办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就一般人使用频率而言,2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轮胎时间久了即使没有磨损性能也会下降影响骑行安全,超过5年就要换新,如果是高频率的长途骑行,建议每年都要换。

7.山地车换了比较细的胎,安全吗?

答:轮胎的设计和生产有严格的测试,只要您是正常骑行都是安全的(当然这款轮胎不适合越野),要知道公路车的胎比这个胎还要细很多,都可以同样安全骑行,所有这个您不需要担心。

首先光胎的胎压很高,山地车用的光头胎可以打到70~80PSI,而齿胎大多40~50PSI。多出来的这30PSI可以让光头胎在行进时的形变降到最小,而齿胎由于胎压低,轮胎很软,前进时很容易变形。导致能量的损失。然后齿胎的重量比光胎要重,消耗的能量比光胎更多。

这些损耗的能量需要你去额外的踩踏,时间一长自然会觉得累。而用光头胎则不需要你去额外的踩踏保持速度,自然会觉得轻松一些。

ps

选光胎时记得选有排水纹的,全光胎路面干燥时骑得很爽,但是一旦有点水就会很悲剧。

自行车轮胎资料

自行车轮胎资料 我骑的通勤车,是一台很普通的十八段变速脚踏车,三千多块买的。因为家住得离市区有点距离,所以每次通勤,大约要花30-50 分钟,才会到达目的地。有时候,我也会拿它来载女朋友,在家里附近代步。骑了一年多,这台车一直给我一个感觉:「怎么都骑不快?怎么骑起来这么累?」当然,它是一台粗轮胎又笨重的通勤车,不能和轻巧的公路车相比,心里嘀咕,却也不会苛责它。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找了许多有关自行车轮胎的资料,并仔细去比对手边四五款轮胎的差异。有一天我骑通勤车去车行买东西,灵机一动,就想何不换个光头胎看看?于是就跟老板买了一对适合通勤车使用的便宜光头胎,宽度比原厂配的轮胎稍窄(从 1.9 吋改成 1.5 吋),只有一些简单的凹纹,一条只要350 元。乒乒乓乓换好以后骑回家,乖乖不得了,起步轻松,加速灵敏,而且高速还很容易维持。怎么会差这么多!回家以后载着女朋友去吃饭,也觉得「扭力」似乎变大了,不论是起步还是缓上坡,都可以轻易克服。不只如此,先前骑起车来遇到不良路面的颠簸不顺,也都变成平顺的路感。 一台三千多块的车子,当然不可能花七百块的成本在轮胎上,可以想见原本配的轮胎是多么不理想了。可是为什么换个胎就有这么神奇的效果?是因为从凸纹胎换成光头胎的关系,还是因为轮胎的宽窄所造成的?看到这边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只不过是一条三百五十元的轮胎,有必要这么认真讨论吗?」不过即使是要评比两三千块的轮胎,其原理和便宜的胎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已。 轮胎的构造

说到这个轮胎的构造,也许用「再生胎」这个词会比较好解释。每次发生大型车辆因爆胎出车祸的社会新闻,「再生胎」的问题总是会被拿出来检讨。所谓的再生胎,就是把磨损的胎皮清除掉,保留原有的胎体,再重新贴上一层胎皮。听起来好像很不可靠是吗?但其实轮胎的构造就是这个样子。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 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轮胎的特性 一般在描述轮胎的特性时,大致上是分成几个方向:滚动阻力、抓地力、路感、耐磨性、防爆、重量、价钱。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性是经常被忽略但很重要的:力量传导以及制造质量。如果要用「名词解释」来说明这些词汇的话,各位可能还没看完就先睡着了,所以我还是用「感觉」的方式去描述这些特性,读起来比较容易消化。 滚动阻力 当轮子开始滚动的时候,你会希望它一直滚下去不要变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会面临风阻和其他阻力。以自行车本身的阻力来说,一小部份原因是花毂培林的阻力,另一个主要的部份就是轮胎的「滚动阻力」了。滚动阻力越小,速度就越容易维持,换句话说你用同样力气去踩速度就会加快。不必说,滚动阻力越小越好。 抓地力 在你过弯或煞车的时候,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打滑,此时轮胎的「抓地力」就是一个关键。即使是直线加速,力道强大的时候也会需要抓地力。抓地力是越大越好。 路感 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有些胎会让你觉得很颠,震得全身不舒服,有些胎是闷闷的没什么感觉,另有些胎则是让你感觉得到有路况的变化但不觉颠簸。这些感觉统称为「路感」,你会希望有一个舒适的路感,而不是一个颠得你七荤八素的路感。

案例分析1自行车外胎的使用寿命

自行车外胎的使用寿命问题:目前,自行车在我国是一种可 案例分析1: 自行车外胎的使用寿命问题:目前,自行车在我国是一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小巧、灵活、方便、易学,而且价格适中,给广大居民带来了不小的益处。但是,自行车也有令人头痛的地方,最常见的问题莫过于扎胎了。扎胎的原因有很多,但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外胎磨损,致使一些玻璃碴、小石子很容易侵入、扎破内胎。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如何估计自行车外胎的寿命,及时更换? 分析:分析角度:由于题目里未明确指出我们是应从厂家角度,还是应从用户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因此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合理判断。若从厂家角度,我们面对的应当是一大批自行车外胎的平均寿命的估计。这样的估计要求一定精确度和相对明确的使用环境;而从用户角度来说,面对的仅是个人的一辆车,不需要很高的精确度,这样的寿命估计更简单,易于随时了解,下面仅从用户角度进行分析。产品的使用者需要了解产品的寿命,是基于安全性及更换的费用来考虑的。我们将这两个标准作为主要标准来分析,首先值得注意的两个关键性问题是如何定义寿命、何时为寿命的终止。寿命的定义要做到科学,直观,有可比性,在航空工业中航天飞机的使用寿命是用重复使用的次数来衡量,而工厂机器设备的寿命则以连续工作的时间来定义。本题外胎的寿命亦可用时间来表征,但由于外胎的寿命直接与其磨损速度相关;而磨损速度又与使用频率及行驶速度相互联系,致使外胎的寿命不一定与使用时间成正比(这种非正比关系使我们不能拿一辆—天跑200 公里的自行车与一天只跑1 公里的自行车进行寿命比较),降低了可比性。如换成自行车的路程寿命来比较,就好得多。产品寿命是在安全性和更换费用相互制约下达到的一个点,在这个点上,外胎的安全系数降到用户不可接受的最低值,更换费用(寿命越长,在一定意义上更换费用越低)也达到了最大限度的节省。弄清了上面两个问题后,我们继续明确建立模型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及建立模型的重点难点。自行车使用过程中,一来影响因素多,二来这些因素之间彼此相关,十分复杂,要做到比较准确地估计使用寿命,不但要对外胎的性能有相当的了解,而且对使用环境更不能忽视。当然我们由于是站在用户角度上来考虑的,相对地就可忽略一些次要的影响因素。这样的数学模型面对着两个主要问题。一、自行车使用寿命与外胎厚度的关系,二、外胎能够抵御小石子破坏作用的最小厚度。后者可处理得相对简略些(如只考虑一块具有一般特征的小石子对外胎的破坏作用),而重点(也是难点)是第一个问题。车重、人重、轮胎性质(力学的、热学的、甚至化学的)和自行车使用频率等都左右着它们的关系。这么多相关因素,不必一一都加以考虑(用户是不会在意这么多的),有些因素,可以先不考虑,在模型的改进部分再作修改,采取逐步深入的方法,如:摩擦损耗有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损耗两种,由于滚动摩擦占用的时间(或路程)显然占绝对优势,因此可重点考虑。但滑动摩擦造成的一次损坏又比滚动摩擦大,在刹车使用过频的情况下,就不能不考虑了。最后,需对得出的结果用简单清晰的文字进行说明,以供用户参考。案例分析2:城市商业中心最优位置分析问题:城市商业中心是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定位过程。商业中心的选址涉及到各种因素制约,但其中交通条件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即商业中心应位于城市“中心”,如果太偏离这一位置,极有可能在城市“中

山地车外胎全攻略

山地胎经常用我知道的有1.0 ,1.25 1.5 1.75 1.95 2.1 2.3 2.5 ,当然还有1.9和1.8(类似1.95)这里的数值表示的是轮胎充气后的宽度,单位是英寸(约1英寸等于2.54厘米),1.0 1.25 1.5一般都是光头胎,设计专门用来跑公路,胎压35PSI到100PSI不等,1.75以上的胎,胎压一般是35PSI到65PSI的多都是有明显纹路的,多为齿胎,设计用来跑山地的多,XC一般用到2.1已经是很大了,2.5经常见用在街车和DH,FR等重型车上,关于轮胎品牌就不多说了,建大,正新,MAXXIS,WTB,马牌,米其林等等很多 这里想说的是XC时候轮胎气压的设定,山地车需要良好的减震,很多人以为,有个FOX 或SID等级的叉,车子的减震就很好了,当然不否认,高级的叉确实减震很好,但我要说,山地车的减震, 第一位是人,高水平的车手,用个硬叉,也可以应付很多路面,人的身体才是最好的减震,协调的动作,是骑山地车最关键的技术, 第2位是轮胎,正确的胎压设定,可以让轮胎最大程度的提供减震和抓地力,很多车友的轮胎是标注的气压范围是45PSI--65PSI,很多人都是骑公路多,所以气压都打得很高,甚至超过65PSI,在跑公路的时候,高气压可以使轮胎的滚动阻力很小,但到了跑XC的时候,很多人就忘了把气压降低,这样,轮胎就很“跳”,抓地力也不够,很容易打滑,XC时候不安全,减震也不好,跑山地的时候,前轮30PSI,后轮45PSI,是比较合适的胎压,不信的话,可以比较下,高胎压和低胎压跑山地时候减震和抓地力的不同,如果是真空胎的话,气压还可以再降5个点,轻松放点气,就可以使车子的性能有质的飞跃,又不用花钱,何乐而不为? 叉子的位置排到第3,很多人不认同,不过我写的都是经验之谈,有空大家体验下就知道了 MAXXIS MAXXIS 玛吉斯山地轮胎如何选择 从这个表里面看,平时压马路,郊游,偶尔爬爬山,LARSEN TT是足够了 经常越野,劈山的,可以选择适用范围更广阔的HIGH ROLLER 长途越野加穿越,公路+泥路混合的,可以选用CROSSMARK 至于超级轻的310,压马路吧。干不了重活 其他的就不列举了,国内基本上都有卖的,希望大家能选好合适的外胎! WTB WTB 轮胎XC级使用简介竞赛级XC WTB Wolverine 狼獾1.95/2.2 适合湿地和干地,全地形胎,耐力和山地比赛 WTB Raijin 2.1 适合泥泞的和极限条件下的赛道

山地车外胎

大家经常骑山地车,代步,骑长途,跑XC,一车多能,但是很多车友都山地车的轮胎知识都不是很清楚,这里简单说下 山地胎经常用我知道的有1.0 ,1.25 1.5 1.75 1.95 2.1 2.3 2.5 ,当然还有1.9和1.8(类似1.95)这里的数值表示的是轮胎充气后的宽度,单位是英寸(约1英寸等于2.54厘米),1.0 1.2 5 1.5一般都是光头胎,设计专门用来跑公路,胎压35PSI到100PSI不等,1. 75以上的胎,胎压一般是35PSI到65 PSI的多都是有明显纹路的,多为齿胎,设计用来跑山地的多,XC一般用到2.1已经是很大了,2.5经常见用在街车和DH,FR等重型车上,关于轮胎品牌就不多说了,建大,正新,MAX XIS,WTB,马牌,米其林等等很多 这里想说的是XC时候轮胎气压的设定,山地车需要良好的减震,很多人以为,有个FOX或SID等级的叉,车子的减震就很好了,当然不否认,高级的叉确实减震很好,但我要说,山地车的减震, 第一位是人,高水平的车手,用个硬叉,也可以应付很多路面,人的身体才是最好的减震,协调的动作,是骑山地车最关键的技术, 第2位是轮胎,正确的胎压设定,可以让轮胎最大程度的提供减震和抓地力,很多车友的轮胎是标注的气压范围是45PSI--65PSI,很多人都是骑公路多,所以气压都打得很高,甚至超过6 5PSI,在跑公路的时候,高气压可以使

轮胎的滚动阻力很小,但到了跑XC的时候,很多人就忘了把气压降低,这样,轮胎就很“跳”,抓地力也不够,很容易打滑,XC时候不安全,减震也不好,跑山地的时候,前轮30PSI,后轮45PSI,是比较合适的胎压,不信的话,可以比较下,高胎压和低胎压跑山地时候减震和抓地力的不同,如果是真空胎的话,气压还可以再降5个点,轻松放点气,就可以使车子的性能有质的飞跃,又不用花钱,何乐而不为? 叉子的位置排到第3,很多人不认同,不过我写的都是经验之谈,有空大家体验下就知道了 MAXXIS MAXXIS 玛吉斯山地轮胎如何选择 从这个表里面看,平时压马路,郊游,偶尔爬爬山,LARSEN TT是足够了 经常越野,劈山的,可以选择适用范围更广阔的HIGH ROLLER 长途越野加穿越,公路+泥路混合的,可以选用CROSSMARK 至于超级轻的310,压马路吧。干不了重活 其他的就不列举了,国内基本上都有卖的,希望大家能选好合适的外胎! WTB WTB 轮胎XC级使用简介竞赛级XC

自行车轮胎常识

自行车轮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经常有车友问我轮胎的规格问题,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方便车友:1、自行车内胎大小规格要配合外胎,外胎的胎壁会标明大小,比如外胎: 26×1.95 700×23c这样的字样26是指配合轮径,山地车一般都是26寸,儿童用山地车一般24寸;1.95指的是断面宽度。要根据外胎大小来选择内胎。一般内胎大小有一个适合范围,比如:标有26×1.95~2.1的内胎,则说明这个内胎可以配合使用26寸的,宽度在1.95~2.1范围内的外胎。2、自行车内胎气嘴类型和规格,气嘴要配合车圈来选择,车圈上的气嘴孔大小决定你使用美式嘴还是法式嘴,车圈的厚度决定气嘴长短的选择,我们所说的刀圈就需要使用加长气嘴的内胎。国内常见的气嘴类型有英式嘴、美式嘴、法式嘴。我们原来日常骑行的26寸、28寸车都是英式嘴(E/V),需要用气门芯橡皮管的的,我小时候用来做弹弓的弹性材料,大部分都是用英式嘴的气门芯橡皮管做的:)因为橡皮管比较容易老化,造成气密性不佳,并需要经常更换,目前运动类自行车很少会采用英式嘴。下载(8.69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2006-12-30 21:17 下载(4.66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法式嘴(F/V)是几种内胎里高压时气密性最好的,公路车胎需要高的气压,所以大都使用法式嘴。法式嘴很细小,在车圈上的孔也很小,有利于车圈强度,公路车使用法式嘴为多,也可能和这个有关系。它的弱点是比较脆弱,容易弄断,打气时要小心一点。下载(8.35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2006-12-30 21:18下载(7.85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我们见的摩托车内胎基本都是用美式嘴(A/V),所以美式嘴也俗称摩托嘴。美式嘴的气密性较好,打气比法式嘴方便很多,所以使用的最为普遍,山地车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美式嘴,很多低端公路车也是配置美式嘴。美式嘴目前在国内打气很方便,绝大多数的便携式打气筒都可以打美式嘴,在外的修车摊和摩托车维修处也都可以打气,最适合自行车旅行郊游使用。3、下载(7.46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2006-12-30 21:19下载(5.6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2006-12-3气嘴长度:标准美式嘴的长度是2.8cm,法式嘴的长度是3.2mm,我们要根据车圈的厚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气嘴,气嘴从车圈突出来部分长度方便打气即可。自行车内胎厚度,不同厚度的内胎适合不同的情况使用,以建大为例,一般厚度的内胎时0.87毫米,在这个基础上还有0.73、0.6、0.45毫米厚度的轻量化内胎,也有1.2、2.25、4.3毫米厚度的加强型内胎。轻量化内胎主要用于自行车速度竞技上,轻量化的内胎可以减少轮子转动的重量。因为厚度减轻了但强度要求不小,所以价格上比普通厚度内胎要贵。加强型内胎用于高强度使用,比如高强度山地越野、DH、BMX等,4.3mm 的超厚内胎内薄外厚,极粗极重,看着很有信心不爆胎,简直就是一个外胎。使用这种轮胎的肯定是对补胎极其厌倦的车友,用于自行车旅行。一般的骑行,我们使用普通厚度的或是稍厚的内胎即可,很多车友不了解,以为贵的一定结识耐用,在做旅行用途时候也选购轻量化内胎是不对的。4、自行车内胎材料,一般常见的为天然胶和丁基胶,丁基胶耐高温性和延缓老化都比天然胶好,使用寿命长。同时,气密性也好很多,所以中高档内胎基本都是使用丁基胶做为材料。一般修车摊上几块钱的都是天然胶内胎,目前在运动自行车用的都是丁基胶内胎。5、自行车内胎补漏液(也叫防漏液),内胎补漏液可以购买回来自己灌注,也可以购买已经灌注好补漏液的内胎。曾经一个车友从骑行者购买了补漏液内胎,刚骑走一会儿就推着车回来,扎胎了,责问怎么补漏液内胎扎胎还漏气。其实内胎补漏液仅能自动修补较为细小的孔洞,同时加强内胎的气密性,对于一般的较大扎胎是没有办法的。6、自行车

自行车内胎规格

1、自行车内胎大小规格 大小规格要配合外胎,外胎的胎壁会标明大小,比如26×1.95(26是指配合轮径,山地车一般都是26寸,儿童用山地车一般24寸,1.95指的是断面宽度),700×23c这样的字样,要根据外胎大小来选择内胎。 一般内胎大小有一个适合范围,比如说标有26×1.95~2.1的内胎,则说明这个内胎可以配合使用26寸的,宽度在1.95~2.1范围内的外胎。 2、自行车内胎气嘴类型和规格 气嘴要配合车圈来选择,车圈上的气嘴孔大小决定你使用美式嘴还是法式嘴,车圈的厚度决定气嘴长短的选择,我们所说的刀圈就需要使用加长气嘴的内胎。 国内常见的气嘴类型有英式嘴、美式嘴、法式嘴。 我们原来日常骑行的26寸、28寸车都是英式嘴(E/V),需要用气门芯橡皮管的的,我小时候用来做弹弓的弹性材料,大部分都是用英式嘴的气门芯橡皮管做的:)因为橡皮管比较容易老化,造成气密性不佳,并需要经常更换,目前运动类自行车很少会采用英式嘴。 法式嘴(F/V)手动锁死气门,耐高压,漏气线性较平滑,气嘴基础较细,轻量,

气嘴直径小,对圈的强度影响少,可以使用在19C尺寸的内胎或窄圈,价格高!是几种内胎里高压时气密性最好的,公路车胎需要高的气压,所以大都使用法式嘴。法式嘴很细小,在车圈上的孔也很小,有利于车圈强度,公路车使用法式嘴为多,也可能和这个有关系。但也比较脆弱,我打气不小心弄断过几个了。 我们见的摩托车内胎基本都是用美式嘴(A/V),所以美式嘴也俗称摩托嘴。主要靠内压顶力锁死,耐高压,漏气线性较陡,也就是说,气压不够时漏气更快,气嘴基础大,气嘴的直径也大,不过充气流量大,美式嘴的气密性较好,打气比法式嘴方便很多,所以使用的最为普遍,山地车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美式嘴,很多低端公路车也是配置美式嘴。美式嘴目前在国内打气很方便,绝大多数的便携式打气筒都可以打美式嘴,在外的修车摊和摩托车维修处也都可以打气,最适合自行车旅行郊游使用。 气嘴长度: 标准美式嘴的长度是2.8cm,法式嘴的长度是3.2mm,(上面的数字记的不太清楚了,回头查查如果有误再做修改)我们要根据车圈的厚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气嘴,气嘴从车圈突出来部分长度方便打气即可。 3、自行车内胎厚度 不同厚度的内胎适合不同的情况使用,以建大为例,一般厚度的内胎时0.87毫

《自行车内胎规格》

自行车内胎规格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套通用的轮胎尺寸体系,以消除各种困扰。这种体系从前被称作"E.T.R.T.O"体系,是由欧洲轮胎及车圈技术组织(European Tyre and Rim Technical Organization)制定的。 ISO体系使用两个数字: 第一个是轮胎或车圈的宽度,单位为毫米。(轮胎的实际宽带根据车圈的宽度会有一点变化。车圈宽度测量的是车圈边缘之间的距离。) 第二个ISO数字是一个关键数字,就是车圈轮毂底的直径,单位是毫米。通常来说,如果这个数字相同,轮胎就能安装到车圈里;如果这个数字不同,轮胎就安不上去。 举例:26英寸(车圈直径)X 1.5英寸(内外胎打足气后的直径) 26X1.5/7----表示26英寸车圈,可安装1.5或1.7(包括 1.75)的内外胎. 常见自行车内胎规格: 26 x 1..........571 mm 26 x 11/4.............597 mm 26 x 13/8 (S-6).......597 mm 26 x 13/8 (E.A.3).....590 mm 26 x 11/2 (650B)......584 mm 24 x 1.................520 mm

24 x 11/8.............520 mm or540 mm 24 x 11/4.............547 mm 24 x 13/8 (S-5).......547 mm 24 x 13/8 (E-5).......540 mm 20 x 13/8.............451 mm 20 x 13/4.............419 mm 17 x 11/4............369 mm 16 x 13/8.............349 mm 16 x 13/4.............317 mm 12 x 1/2 x anything......203 mm 10 x 2 ................152 mm 8 x 11/4 .............137 mm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 自行车轮胎在一辆车子里的重要性,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视。轮胎特性对整车的性能和效率密切相关。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自行车轮胎的构造和轮胎的特性,以及自行车轮胎价格。 轮胎的构造 说到这个轮胎的构造,也许用「再生胎」这个词会比较好解释。每次发生大型车辆因爆胎出车祸的社会新闻,「再生胎」的问题总是会被拿出来检讨。所谓的再生胎,就是把磨损的胎皮清除掉,保留原有的胎体,再重新贴上一层胎皮。听起来好像很不可靠是吗但其实轮胎的构造就是这个样子。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构造: 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特性: 一般在描述轮胎的特性时,大致上是分成几个方向:滚动阻力、抓地力、路感、耐磨性、防爆、重量、价钱。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性是经常被忽略但很重要的:力量传导以及制造品质。 1.滚动阻力 当轮子开始滚动的时候,你会希望它一直滚下去不要变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会面临风阻和其他阻力。以自行车本身的阻力来说,一小部份原因是花毂培林的阻力,另一个主要的部份就是轮胎的「滚动阻力」了。滚动阻力越小,速度就越容易维持,换句话说你用同样力气去踩速度就会加快。不必说,滚动阻力越小越好。 2.抓地力 在你过弯或煞车的时候,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打滑,此时轮胎的「抓地力」就是一个关键。即使是直线加速,力道强大的时候也会需要抓地力。 3.路感 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有些胎会让你觉得很颠,震得全身不舒服,有些胎是闷闷的没什么感觉,另有些胎则是让你感觉得到有路况的变化但不觉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 自行车轮胎在一辆车子里的重要性,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视。轮胎特性对整车的性能和效率密切相关。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自行车轮胎的构造和轮胎的特性,以及自行车轮胎价格。 轮胎的构造 说到这个轮胎的构造,也许用「再生胎」这个词会比较好解释。每次发生大型车辆因爆胎出车祸的社会新闻,「再生胎」的问题总是会被拿出来检讨。所谓的再生胎,就是把磨损的胎皮清除掉,保留原有的胎体,再重新贴上一层胎皮。听起来好像很不可靠是吗?但其实轮胎的构造就是这个样子。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构造: 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特性: 一般在描述轮胎的特性时,大致上是分成几个方向:滚动阻力、抓地力、路感、耐磨性、防爆、重量、价钱。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性是经常被忽略但很重要的:力量传导以及制造品质。 1.滚动阻力 当轮子开始滚动的时候,你会希望它一直滚下去不要变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会面临风阻和其他阻力。以自行车本身的阻力来说,一小部份原因是花毂培林的阻力,另一个主要的部份就是轮胎的「滚动阻力」了。滚动阻力越小,速度就越容易维持,换句话说你用同样力气去踩速度就会加快。不必说,滚动阻力越小越好。 2.抓地力 在你过弯或煞车的时候,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打滑,此时轮胎的「抓地力」就是一个关键。即使是直线加速,力道强大的时候也会需要抓地力。 3.路感 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有些胎会让你觉得很颠,震得全身不舒服,有些胎是闷闷的没什么感觉,另有些胎则是让你感觉得到有路况的变化但不觉

山地自行车补胎教程(图文)

自行车之旅,是我们的爱好。走在长线无人区,在我们迎风飞翔,为身旁的景色陶醉的时候,也或者正在卖力的爬坡,风云变幻,天色近晚,突然此时,发觉自行车轮胎泄气了,咋办?很显然,自行车遭遇了埋伏战——车胎破了。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没有其它的选择,补胎,是唯一做的。 1、补胎工具 补胎必备工具: 1.撬棒 2.锉刀 3.胶片 4.胶水 5.气筒 6.水(水盆/或其它盛水器具) 选择工具: 7.扳手(一般为15) 8.螺丝刀(帮助撬胎) 9.尖嘴钳(钳出外胎锋利物)

PS:必备工具为常规必备,当然在一些特别时候,是可以省略掉1、2、6、7、8、9五项的。

2.撬外胎 补胎的正式第一个步骤:撬开外胎。不然,没办法补胎哦。 外胎是由橡胶构成,外胎封边内有钢丝(紧固作用),所以在撬外胎的时候,单靠手力是不够的(除非你真的很有力气。。),我们需要辅助撬开外胎的工具——撬棒。 在专用补胎组合工具中,一般包含有撬棒。但在没有组合工具的时候(比如我们这次展示的),可以由其它工具代替。我们这里选择了一字螺丝刀。 注:在撬开外胎的时候,需要小心谨慎,小心把螺丝刀(撬棒)插入泄完气的外胎边缝(不要插入太多,一般为一公分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太多,可能会戳烂内胎。)用一定的力气往外拉开外胎,当外胎拉开一个缝隙的时候,可以把撬棒向一边滑动,从而把外胎完全从自行车钢圈里脱离开来。(滑动撬棒时,需要小心,不然一样可能二次戳穿内胎,如果那样,就太得不偿失了——撬棒如果顶烂内胎,一般都会是一个大窟窿。。。) 另外提醒下:由于外胎的钢边成分,所以在撬外胎的时候要小心自己的手哦,很有可能会背坚硬的外胎夹出血泡哦。。。小心!)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

自行车轮胎在一辆车子里的重要性,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视。轮胎特性对整车的性能和效率密切相关。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自行车轮胎的构造和轮胎的特性,以及自行车轮胎价格。 轮胎的构造? 说到这个轮胎的构造,也许用「再生胎」这个词会比较好解释。每次发生大型车辆因爆胎出车祸的社会新闻,「再生胎」的问题总是会被拿出来检讨。所谓的再生胎,就是把磨损的胎皮清除掉,保留原有的胎体,再重新贴上一层胎皮。听起来好像很不可靠是吗但其实轮胎的构造就是这个样子。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构造:? 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特性:?

一般在描述轮胎的特性时,大致上是分成几个方向:滚动阻力、抓地力、路感、耐磨性、防爆、重量、价钱。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性是经常被忽略但很重要的:力量传导以及制造品质。? 1.滚动阻力? 当轮子开始滚动的时候,你会希望它一直滚下去不要变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会面临风阻和其他阻力。以自行车本身的阻力来说,一小部份原因是花毂培林的阻力,另一个主要的部份就是轮胎的「滚动阻力」了。滚动阻力越小,速度就越容易维持,换句话说你用同样力气去踩速度就会加快。不必说,滚动阻力越小越好。? 2.抓地力? 在你过弯或煞车的时候,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打滑,此时轮胎的「抓地力」就是一个关键。即使是直线加速,力道强大的时候也会需要抓地力。? 3.路感? 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有些胎会让你觉得很颠,震得全身不舒服,有些胎是闷闷的没什么感觉,另有些胎则是让你感觉得到有路况的变化但不觉颠簸。这些感觉统称为「路感」,你会希望有一个舒适的路感,而不是一个颠得你七荤八素的路感。? 4.耐磨性? 自行车轮胎普遍来说算是贵的,用单位橡胶所需的金额算起来的话,比汽车轮胎不知贵了多少倍。所以你当然会希望这么贵的东西能

单车轮胎轮胎尺寸表

单车轮胎 自行车轮胎的尺寸种类繁多且令人迷惑。更糟糕的是,在早期阶段,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一套尺寸标称体系制造自行车。这些不同国家的尺寸标称方法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同样尺寸的轮胎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数字标识。最麻烦的情况是不可互换使用的非相同尺寸的轮胎常常拥有相同的数字标识! 2/传统的尺寸体系 传统的尺寸体系依据的是对轮胎外径的测量。这种办法通常是以英寸为单位(26",27"等等),或是以厘米为单位(650,700等等)。 不幸的是轮胎与车圈的发展使得这种测量方法不再符合实际情况。让我们举例看看为什么:26×2.125在30年代后期是一种重型"气球胎(ballon tire)"自行车最流行的尺寸,时至今日这种尺寸的胎在"海滩巡洋舰(beach cruiser)"这种车中也很常见。这种尺寸的轮胎其实际直径与26英寸非常接近。然而一些骑手对这种轮胎并不满意,他们想要更轻更快的轮胎。于是业界就制造出了"中型"轮胎,其标称尺寸为26×1.75,可以适用于同种车圈。虽然它们仍被称为"26英寸",但是这些轮胎的真正尺寸是25 5/8寸,而不是26寸。相同的车圈尺寸也被西海岸的klunker先驱们采用,并成为了山地车的标准。在市场上,你能够找到25mm那么窄的轮胎配合这种车圈使用,而这种26寸的胎其实际尺寸差不多是24 7/8。 第二个数字或字母编码表示轮胎的宽度(26 x 1.75, 27 x 1 1/4...650B, 700C...)

3/ "0.75"等于"四分之三"吗? 请注意英寸制的标称有时用十进制表示宽度(26×1.75),而有时用分数来表示(26×13/4)。这是造成不匹配的最常见的原因。虽然这些尺寸标称在数学上是相等的,但它们却是不同尺寸的轮胎,这两者是无法互换使用的。想要总结出轮胎尺寸的特点虽然有点悬,但我有自信提出以下规则: 轮胎尺寸的布朗规则: 如果两个轮胎的标识尺寸在数学上相等,而一个使用十进制另外一个使用分数,那么这两个轮胎无法互换使用。 有时轮胎制造商甚至也在这个问题上犯胡涂。特别是一些欧洲型号也标错了,它们本应使用十进制标称却错误地使用了分数。 4/尺寸欺诈 竞争压力经常导致宽带测量的误差。原因如下:假设你正在市场上寻找高性能的700×25的轮胎,你可能会通过调研目录手册和广告找出最轻的700-25的胎。如果百事轮胎公司和可口轮胎公司的轮胎有着相同的质量和技术,但是百事的700-25胎实际上是700-24胎只是标称为25,那么百事的胎就会比可口公司真实标称的700-25胎更轻一些。这样百事公司就有了竞争优势。而可口公司为了防范这种情况,他们甚至会将更轻的700-23标识为700-25。 这种情况在70年代和80年代屡见不鲜,后来发展到不可收拾,于是又出现了回归精确宽度测量的趋势(但不很普遍)。 5/ISO (E.T.R.T.O.) 体系:

自行车轮胎规格介绍

自行车轮胎的尺寸种类繁多且令人迷惑。更糟糕的是,在早期阶段,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一套尺寸标称体系制造自行车。这些不同国家的尺寸标称方法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同样尺寸的轮胎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数字标识。最麻烦的情况是不可互换使用的非相同尺寸的轮胎常常拥有相同的数字标识! 1.传统的尺寸体系 传统的尺寸体系依据的是对轮胎外径的测量。这种办法通常是以英寸为单位(26",27"等等),或是以厘米为单位(650,700等等)。 不幸的是轮胎与车圈的发展使得这种测量方法不再符合实际情况。让我们举例看看为什么:26×2.125在30年代后期是一种重型"气球胎(ballontire)"自行车最流行的尺寸,时至今日这种尺寸的胎在"海滩巡洋舰(beachcruiser)"这种车中也很常见。这种尺寸的轮胎其实际直径与26英寸非常接近。然而一些骑手对这种轮胎并不满意,他们想要更轻更快的轮胎。于是业界就制造出了"中型"轮胎,其标称尺寸为26×1.75,可以适用于同种车圈。虽然它们仍被称为"26英寸",但是这些轮胎的真正尺寸是255/8寸,而不是26寸。相同的车圈尺寸也被西海岸的klunker先驱们采用,并成为了山地车的标准。在市场上,你能够找到25mm那么窄的轮胎配合这种车圈使用,而这种26寸的胎其实际尺寸差不多是24 7/8。第二个数字或字母编码表示轮胎的宽度(26 x 1.75, 27 x 1 1/4...650B, 700C...) 2.“.75”等于“四分之三”吗? 请注意英寸制的标称有时用十进制表示宽度(26×1.75),而有时用分数来表示(26×13/4)。这是造成不匹配的最常见的原因。虽然这些尺寸标称在数学上是相等的,但它们却是不同尺寸的轮胎,这两者是无法互换使用的。想要总结出轮胎尺寸的特点虽然有点悬,但我有自信提出以下规则: 轮胎尺寸的布朗规则: 如果两个轮胎的标识尺寸在数学上相等,而一个使用十进制另外一个使用分数,那么这两个轮胎无法互换使用。 有时轮胎制造商甚至也在这个问题上犯胡涂。特别是一些欧洲型号也标错了,它们本应使用十进制标称却错误地使用了分数。 3.尺寸欺诈:

自行车外胎选择资料

前言: 不论装上多么高级的零件,轮胎对于行走还是产生最大的影响,单车外胎是单车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决定着单车的基本性能,因此对于刚入门的车友来说,又不太懂,以至于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外胎,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几种外胎的功能和特点给大家具体说说,以方便大家能够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车胎。 轮胎的尺寸: 对于目前的山地自行车来说,也称MTB,车轮直径都是26英寸,标记为【26X1.95(后面的数字有外胎粗细部分决定)】 轮胎的分类: 所谓车靠轮胎马靠鞍,一款合适的外胎往往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的骑行乐趣!在选择一款车胎时,由于自行车所有部件中只有车胎是接触地面的,因此根据不同车友骑行的路面,针对使用的车胎的各项要求也各有不同,其中就包括外胎的抓地性、滚动阻力、抗磨损性、防扎刺性、重量、防侧滑、方便安装、操控性、加速度、制动性能、胎噪等。下面我就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比较常见的几款外胎的作用和实用路段:

A款越野用山地外胎 A款外胎有着明显的深齿结构,同时齿纹之间间距相对较大,其主要用于山地越野,深齿纹带来了良好的抓地力,一定的避震效果以及挡泥等性质,在越野用轮胎中是具有综合性机能的全能产品,换句简单易懂的话说,如果你是一位山地越野爱好者,平时喜欢去那些比较具有挑战性的地方骑行,那么该款外胎是首选,犹豫深齿纹的作用,在一般公路上骑行的时候,会带有很明显的阻力,因此,也很适合那些需要锻炼减肥的车友们使用,再有,山地外胎本来就是非常皮实耐轧的。

B款休闲式山地外胎 B款外胎和深齿外胎比较起来,其纹路明显要小很多,其主要是用于城市周边骑行,应付一些环湖小路,又或者是乡间的干燥小路,能够得心应手,属于多用途的休闲式山地外胎。如果你是一位平时仅仅是骑行玩耍的车友,又希望外胎抓地性能良好,那么这款外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单车维修之内胎修补及外胎处理办法

给单车骑行者分享几个修补内胎的方法,除此还对外胎的处理方式也进行探讨。 1、修补内胎 现代的内胎多由丁基合成橡胶所制,外观呈黑色。乳胶内胎重量较轻,外观倾向乳脂色。乳胶的分子结构较不紧密,容易漏气,每次骑行之前均要检查胎压。两种材质的内胎都可藉由贴补方式修复。 用全新的内胎替换遭刺穿的内胎是最安全也最可靠的做法。在某些条件下,贴补内胎的小洞亦不失安全性。但是刺穿洞若颇大,或许无法修复。如有任何疑惑,骑行者应该更换新品为宜。 2、免上胶内胎用补胎片 Park Tool GP-2免上胶内胎用补胎片已在制作过程预涂黏着剂,使用时无需上胶。补胎片依靠内胎的压力紧贴外胎,封补破孔。相对于外胎而言,如果内胎尺寸太小,补胎片会过度拉伸,无法有效贴附。使用免上胶内胎用补胎片,务必再三确认内外胎尺寸相互搭配。 使用Park GP-2免上胶内胎用补胎片的程序: a、在寻找破孔的过程,画下记号。用高号数的纱布或砂纸将破孔边缘略微磨粗,进行清晰。磨得太深或太用力,造成橡胶表面出现沟槽,反而令补胎片失效。 b、若可能,用干布和酒精去除橡胶表面的油脂,静置干燥。 c、撕去背胶的蜡纸。尽量捏住补胎片的边缘。 d、将背胶对正破孔的中心,贴上内胎。 e、大力按压补胎片。让补胎片和内胎在拇指与食指之间来回滚动。

f、装回内胎。未将内胎塞回装妥于轮框的外胎之前,切勿单独对内胎充气测试。此举会令内胎过度膨胀,导致补胎片失效。 3、硫化橡胶补胎片 使用硫化橡胶补胎片之前,需在内胎表面薄涂一层硫化液体。补胎片与硫化液反应之后,将附着与内胎表面。由于内胎的化合物成分不尽相同,贴补成功率也互有高低。 使用硫化橡胶补胎片的程序: a、在寻找破孔的过程,画下记号。 b、用高号数的砂布或砂纸将破孔边缘略微磨粗。磨得区域要大于补胎片的尺寸。 c、若可能,用干布和酒精去除橡胶表面的油脂,静置干燥。 d、取出补胎片,开启硫化液的瓶盖。硫化液的涂抹范围必须比补胎片的覆盖面积还大。以干净的手指或补胎片的背纸,均匀涂抹一层稀薄的硫化液在破孔周围。不要过量,会变成黏糊状。 e、静置数分钟,等待硫化液呈半固态。用手指轻触涂抹的周边,检查固化程度,不要摸到补胎片的覆盖范围。 f、将补胎片从背纸剥下。保留透明塑胶纸。捏住贴片的边缘。 g、将补胎片中心对正破孔,贴上内胎。 h、大力按压,令其密封,尤其是补胎片的边缘。最好持续按压数分钟。

山地车轮胎花纹方向

轮胎花纹的安装方向与影响 依据一些轮胎相关资料和使用手册来看,方向主要影响排水、抗帖服力,阻力微服系数等有关系。(但并不是直接的,只是部分的)对轮胎的直接抓地力量和所造成的相关扩张力变化关系不为明显。 很简单的举例,只需要看一看世界杯山地大奖赛时所使用的一些轮胎情况,也因针对路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引伸到业余自行车运动来说,如在水、泥路上走时,轮胎凹槽内会充满水,或泥,轮胎为了保住直接抓地力量会进行排水工作。 大部分自行车越野轮胎的胎槽都为“人”字形的,而对于汽车有纵向槽的,对于越野性能来说可能并不是十分有用。轮胎胎纹有单向斜,是相对于单侧不对称性排水而言。轮胎在接触地的部分会受挤压,如果单从轮胎表面的某一个形状进行具体分析,你会发现有规律可寻。 “人”型的上部分,具体位置指向与车轮转动前进方向相同时,与地面接触,必将先从“头部”开始受到挤压,最后才到“脚部”,头部由于是尖括状,于是把路面中间的泥、或水有序的引导入其下部。类似于军舰头部破水时的波纹从其船舷两侧绕过,或者是航空飞行时绕流空气的作用。 这个过程逐渐继续直到整个“人”形受到挤压,其中多余的水、泥也被排到外面。离地时压力减小并回复原状态。并通过“人”字形槽与地面形成的管道从槽的外侧吸水、泥,此时“人腿”部分还处于压缩状态,它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充分吸泥、水。当这一过程逐渐进行下去,“人”字槽里会有水,或者不太紧的泥,这些可以被甩掉。所以,这一方向是典型的排水方向; 如果“人”形下部的方向与车轮转动方向相同。那么接触面积和压力先后顺序包括引导作用等都作想反的运动。这时压力明显分担于头部,成为倒置“人”型,引流等则明显朝着车手一方向进行运动。“人”行槽内部会有很大的压力。车速越快,轮胎转速越快,这个压缩过程也越快,形成的压力也越大。恶劣的路面积水或者泥“人”浆等,将不能顺畅排出,导致轮胎面附着物明显增加,也就是轮胎与地面的直接接触被积水或者泥隔离层,而如果车手骑行速度过快,将导致这层所谓的隔离层利用惯性和前进离心力的作用把整个车胎托起,使车轮失去摩擦力,进而导致打滑等事故的发生。简而言之,反向安装可能存在部分隐患。 但对于特殊路面情况,比如说在位于很厚的泥泞路面,这样反向安装又具有很好的磨擦效果。(走过青藏线的车友遇到过这种情况,大型卡车等深陷泥泞,在这个漫长的很厚泥泞路面,轮胎必须依靠轮胎的花纹和泥面的接触来抓住它,而一味的加速油门反而越陷越深)所以车友在这个路面行进,不要指望把泥水排出,而是需要依靠胎纹与泥面的接触和咬合,凭借“借路”的优势从而达到满意的可通过性效果。(对于自行车的后轮的这种反向安装方法,显然具有较大优势)

(推荐)自行车内胎规格

自行车内胎规格 1、常见的几种自行内胎规格 规格(英寸) 重量(g) 12*1/2*1/4 120 14*1.75 120 16*1.75 150 18*1.75 160 20*2.125 210 20*1.75/1.95 190 22*1.75/1.95 200 24*1.5/1.75 200 24*1.75/1.95 215 24*1 3/8 180 26*1.5 220 26*1.75/1.95 240 26*1 3/8 210 28*1 1/2 250 1、 自行车内胎大小规格大小规格要配合外胎外胎的胎壁会标明大小比如26×1.95(26是指配合轮径山地车一般都是26寸儿童用山地车一般24寸 1.95指的是断面宽度)700×23c这样的字样要根据外胎大小来选择内胎。 一般内胎大小有一个适合范围比如说标有26×1.95~2.1的内 胎则说明这个内胎可以配合使用26寸的宽度在1.95~2.1(打足气)范围内的外胎

2、自行车内胎气嘴类型和规格气嘴要配合车圈来选择车圈上的气嘴孔大小决定你使用美式嘴还是法式嘴车圈的厚度决定气嘴长短的选择我们所说的刀圈就需要使用加长气嘴的内胎。国内常见的气嘴类型有英式嘴、美式嘴、法式嘴。 我们原来日常骑行的26寸、28寸车都是英式嘴(E/V),需要用气门芯橡皮管的的。因为橡皮管比较容易老化造成气密性不佳并需要经常更换目前运动类自行车很少会采用英式嘴。 法式嘴(F/V)是几种内胎里高压时气密性最好的公路车胎需要高的气压,所以大都使用法式嘴。法式嘴很细小在车圈上的孔也很小有利于车圈强度 公路车使用法式嘴为多也可能和这个有关系。但也比较脆弱 我听说有不少车友打气不小心弄断过。 我们见的摩托车内胎基本都是用美式嘴(A/V)所以美式嘴也俗称摩托嘴。 美式嘴的气密性较好打气比法式嘴方便很多所以使用的最为普遍山地车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美式嘴很多低端公路车也是配置美式嘴。美式嘴目前在国内打气很方便绝大多数的便携式打气筒都可以打美式嘴在外的修车摊和摩托车维修处也都可以打气最适合自行车旅行郊游使用旅行郊游使用。

自行车圈轮胎尺寸标准

自行车圈轮胎尺寸标准 (2010-08-21 10:00:11) 转载 分类:自行车 标签: 杂谈 1、轮胎尺寸与车圈尺寸的配合 自行车轮胎的尺寸种类繁多且令人迷惑。更糟糕的是,在早期阶段,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 的一套尺寸标称体系制造自行车。这些不同国家的尺寸标称方法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即 同样尺寸的轮胎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数字标识。最麻烦的情况是不可互换使用的非相 同尺寸的轮胎常常拥有相同的数字标识! 2、传统的尺寸体系 传统的尺寸体系依据的是对轮胎外径的测量。这种办法通常是以英寸为单位(26",27"等 等),或是以厘米为单位(650,700等等)。 不幸的是轮胎与车圈的发展使得这种测量方法不再符合实际情况。让我们举例看看为什么 :26×2.125在30年代后期是一种重型"气球胎(ballon tire)"自行车最流行的尺

寸,时 至今日这种尺寸的胎在"海滩巡洋舰(beach cruiser)"这种车中也很常见。这种尺寸的轮 胎其实际直径与26英寸非常接近。然而一些骑手对这种轮胎并不满意,他们想要更轻更快 的轮胎。于是业界就制造出了"中型"轮胎,其标称尺寸为26×1.75,可以适用于同种车圈 。虽然它们仍被称为"26英寸",但是这些轮胎的真正尺寸是25 5/8寸,而不是26寸。相同 的车圈尺寸也被西海岸的klunker先驱们采用,并成为了山地车的标准。在市场上,你能够 找到25mm那么窄的轮胎配合这种车圈使用,而这种26寸的胎其实际尺寸差不多是24 7/8。 第二个数字或字母编码表示轮胎的宽度(26 x 1.75, 27 x 1 1/4...650B, 700C...) 3/ "0.75"等于"四分之三"吗? 请注意英寸制的标称有时用十进制表示宽度(26×1.75),而有时用分数来表示(26×1 3/4)。这是造成不匹配的最常见的原因。虽然这些尺寸标称在数学上是相等的,但它们却 是不同尺寸的轮胎,这两者是无法互换使用的。想要总结出轮胎尺寸的特点虽然有点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