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案

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一、教材简析:

第三单元3.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对本框题的基本要求是: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说明全面建设小康,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框在新教材中有着重要地位,且对我们的经济生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同时对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树立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此框题是新教材的教育目的和归宿。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有感性的认识,但缺乏理性的分析。科学发展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中学生要学习其内涵,并把握我国国情和走科学发展道路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解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在情感上是愿意选择环保行为的,但是当前社会中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消极影响,给学生养成努力学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习惯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了解现代科技与教育的作用,知道各项基本国策和战略的含义及意义。

(2)能力目标:理解我国走科学发展道路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具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参与实践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意

识,形成稳定的努力学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行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意义.

2.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

五、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一体机

七、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分组】

学生活动: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制作一棵树的树干,并准备若干的空白小纸片用作树叶。通过合作,第一小组搜集有关“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资料;第二小组搜集有关垃圾分类的资料;第三小组搜集蓝天保卫战的资料;第四小组搜集有关推行河长制的资料;第五小组搜集美丽乡村的资料;第六小组搜集若干反映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国情的照片或图片。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资料图片,让学生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从而引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课题。

二)、设疑自探:

1、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课题,认真思考,提出自探问题。(学生每提

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加五分)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自探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或补充,形成如下自探题:

①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③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④我国应怎样选择科学发展?

4、学生自探:

(提示: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62-65页有关内容,可在课本上圈点批注,做好笔记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时间6分钟。)三)、解疑合探: 1、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和评价分工,各小组按分工做好准备。

展示要求:书写快速,字迹工整,排版整齐答题重点突出,内容准确详实,答题规范。非展示同学迅速记录,认真纠错或补充。

评价要求:面向全体同学,神态自然,声音洪亮;指出优点,不足,题号展示人展示方式评价人

1 口述

2 板书 3口

4

及时补充;打分并说明扣分原因。

非点评同学认真听讲,有疑问或见解及时提出来,以补充或阐述不同观点。

2、全班合探:

(1)各小组按分工进行展示。

(2)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展示图片、材料进行点拨和精讲。

第一题: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方面作答。)

第二题:教师重点点拨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是发展的根本原则。图片出示(社会保险制度、新农合制度、希望工程、政府资助等具体制度或事例),充分说明政府以人为本的举措。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进步和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协调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发展。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相协调。

统筹兼顾:意思是统一筹划,全面照顾。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内开放。党的十七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第三题:要让学生分清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视情况学生讨论或教师精讲。

第四题:学生可按政治常识性答题落实到“做”上。可展示图片或出示材料帮助理解。

四)、质疑再探:

师再次出示学习目标,快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查找问题质疑再

探。

五)、运用拓展:

结合本节教材,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自编1道习题并且拟好答案,小组内相互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每个优秀题目加五分。)拓展训练: 1、单项选择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

①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②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继续深化改革开放;④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国家体育场是第29届奥运会的主会场,建筑面积25.8万平米,因酷似中国瓷器裂纹和“鸟巢”形状,而得名“鸟巢”。同时,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建造“鸟巢”,办绿色奥运,充分体现了我国()

A.注重经济发展

B.注重对外交流

C.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D.注重体育精神

2、活动与探索一

在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我国哪些做法或措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3、活动与探索二(河南中招)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

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材料二当前我国石油、铁矿石等主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全国年均缺水量超过5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矿

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左右,资源综合率用率只有35%左右,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资源能源消耗远高于发达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现象凸显,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加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7%,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8%,8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都退化。

据悉你校正在举办“美丽中国,你我共建”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凝练的描绘出未来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请你谈谈打造“三个空间”有何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2)“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哪些措施?(两个方面即可)

(3)美丽中国人人共建,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会落实哪些具体

行动?

(两个方面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