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2019年研学旅行课程开设方案
研学旅行专题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探索自然奥秘,传承文化精髓》研学旅行专题课程二、课程背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研学旅行的相关政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程旨在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三、课程目标1. 了解研学旅行活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 通过实地考察,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分析能力。
3.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四、课程内容1. 研学旅行前的准备- 研学旅行目的地的选择与介绍- 研学旅行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研学旅行所需的物资准备2. 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活动- 参观自然景观,了解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 走进历史遗迹,感受历史文化底蕴- 参与互动体验,体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开展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3. 研学旅行后的总结与反思- 撰写研学旅行心得体会- 交流研学旅行中的收获与感悟- 总结研学旅行活动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五、课程实施1. 时间安排- 研学旅行活动为期3-5天,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地点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址、民俗风情村等地。
3. 组织形式- 采用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担任研学旅行活动负责人。
4. 安全保障- 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确保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 配备充足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
六、课程评价1. 学生自评- 学生根据研学旅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3. 家长评价- 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对研学旅行活动进行评价。
4. 研学旅行成果展示- 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心得体会、摄影作品、视频等形式,展示研学旅行成果。
七、课程资源1. 教材与资料- 编写研学旅行专题课程教材,收集相关资料。
研学旅行课程计划方案模板

一、方案概述1. 方案名称:XX学校XX年级XX主题研学旅行课程计划2. 方案背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特制定本研学旅行课程计划。
3. 方案目标: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研学旅行主题及内容1. 主题:XX主题(如:红色文化、自然风光、科技创新等)2. 内容:(1)参观XX地标性建筑或博物馆,了解相关历史、文化知识;(2)参与XX实践活动,如植树、环保、手工制作等;(3)体验XX民俗风情,了解地方特色文化;(4)进行XX专题讲座,拓宽学生视野;(5)开展XX户外拓展活动,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三、研学旅行时间及地点1. 时间: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2. 地点:XX省XX市(具体地点根据主题选择)四、研学旅行组织与实施1. 组织:(1)成立研学旅行领导小组,负责研学旅行的整体规划、协调与监督;(2)各班成立研学旅行小组,负责本班学生的研学活动组织与实施;(3)邀请家长代表参与研学旅行活动,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2. 实施:(1)制定详细的研学旅行行程安排,包括每天的行程、活动内容、时间安排等;(2)提前与研学旅行目的地联系,预订门票、住宿、餐饮等;(3)为每位学生配备研学旅行手册,记录研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4)安排专业讲解员,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文化知识;(5)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五、研学旅行评价与反馈1. 评价:(1)对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团队协作、纪律性、实践能力等方面;(2)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评价,包括课程设计、实施效果等方面;(3)对研学旅行活动组织与实施进行评价,包括组织协调、安全保障等方面。
2. 反馈:(1)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研学旅行课程;(2)总结研学旅行经验,为今后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参考。
六、经费预算1. 交通费:根据实际情况计算;2. 住宿费:根据实际情况计算;3. 餐饮费:根据实际情况计算;4. 门票费:根据实际情况计算;5. 其他费用:如保险费、资料费等。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一、课程主题“探索自然奥秘,领略人文魅力”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所参观地区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掌握一定的观察、调查和研究方法,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和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时间具体时间,共X天四、课程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具体班级或学生群体六、课程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对研学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路线、景点和相关活动安排。
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案,准备教学资料和工具。
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并明确小组任务和职责。
2、学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学地点的基本情况。
准备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相机等。
参加行前培训,了解研学活动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七、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第一天:上午:出发与抵达学校集合,乘坐大巴前往研学目的地。
途中进行安全教育和课程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
下午:自然探索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观察动植物的生态特征和生存环境。
由专业的讲解员介绍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和保护措施。
学生分组进行生态调查,记录观察到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
晚上:小组讨论与总结各小组分享当天的观察成果和心得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保护的重要性进行讨论,培养环保意识。
第二天:上午:人文历史考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
观看历史纪录片,加深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理解。
下午:传统文化体验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如剪纸、陶艺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了解饮食文化。
晚上:文化交流晚会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并分享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初中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案背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研学旅行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人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为了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我们初中计划开展研学旅行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研究经验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1. 提供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见识。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开发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养。
实施步骤1. 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的研学旅行计划。
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级水平,确定研学主题和相关活动内容。
2. 确定时间和地点安排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研学旅行。
选择与研学主题相关的景点或目的地,确保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研究相关知识。
3. 组织和安全制定组织和安全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研学旅行。
安排专业的导游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指导。
4. 编制教学资源准备研学旅行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包括研究任务、参考资料、活动设计等,以便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能够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实践。
5. 实施评估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研究成果和对整个研学过程的反馈。
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或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评估。
6. 总结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意见。
依据学生和教师的反馈,不断优化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方案,以提高教育效果。
预期成果通过初中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成果:1. 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2. 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学科知识掌握更加扎实,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实施时间表以上是初中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希望这份方案能够帮助学校顺利实施研学旅行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初中研学游活动方案

初中研学游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拓宽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活动主题本次研学旅行的主题是“走进科学,探索自然”。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探索自然规律,提高科学素养。
三、活动时间本次研学旅行的时间为1-2天。
四、活动地点本次研学旅行地点为当地的科技馆、自然保护区或相关科研机构。
五、活动内容1、参观科技馆,了解科学知识和技术,感受科技发展的魅力。
2、参观自然保护区,了解自然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种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参加科研机构的专家讲座或实践课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进行团队拓展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户外生存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5、进行主题讲座或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研学心得和体验,加深对研学旅行的认识和理解。
六、活动安排第一天:08:00-09:00:集合出发09:00-12:00:参观科技馆,了解科学知识和技术12:00-13:30:午餐时间13:30-15:30:参观自然保护区,了解自然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种类15:30-17:30:团队拓展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户外生存技能训练等17:30-19:00:晚餐时间19:00-21:00:自由活动时间第二天:08:00-09:30:早餐时间09:30-12:30:参加科研机构的专家讲座或实践课程,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12:30-14:00:午餐时间14:00-16:00:参观科研机构实验室或工作室,了解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和成果展示16:00-18:00:团队拓展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户外生存技能训练等18:00-20:00:晚餐时间20:00-22:00:自由活动时间七、注意事项1、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
2、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和规定。
3、注意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_设计模板

一、方案背景为了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特制定此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二、课程目标1.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提升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研学主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科需求和地区特色,确定研学主题。
2. 研学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文化场馆等。
3. 研学活动:(1)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址等,了解相关知识和文化。
(2)实践活动:开展实地调研、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团队协作: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文化交流:组织学生与当地居民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四、课程实施1. 研学时间:根据学校安排和研学地点的交通情况,确定研学时间。
2. 研学人数:根据班级人数和研学地点的承载能力,确定研学人数。
3. 研学师资:由学校教师、专业导游和研学基地工作人员组成。
4. 研学流程:(1)前期准备:制定研学计划、购买门票、安排住宿、联系交通等。
(2)研学途中:讲解研学主题,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
(3)研学结束:总结研学成果,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研学旅行的满意度。
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
3. 家长评价:通过家长会、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家长对研学旅行的看法。
4. 学校评价:根据研学旅行的整体效果,评价课程的实施情况。
六、课程保障1. 安全保障: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安全。
2. 资金保障:合理规划研学经费,确保研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

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方案设计》一、课程名称:研学旅行二、课程目标:1. 能够从旅行出发点出发,对社会、历史和文化做出初步的分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2. 根据旅行地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特点,了解地域文化活动的延续性与演变规律,获取实际的历史经验;3. 通过研究旅行地点,了解当地风俗、文物及当地古物,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的变迁;4. 熟悉社会发展历史,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国家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的科学性方法。
三、教学时间及地点:1. 教学时间:12小时(具体根据学校安排)2. 教学地点:学校教室以及旅行活动地点四、教学内容:1. 研学旅行的意义2. 旅行的准备及路线设计3. 研学旅行期间的行程安排4. 研学旅行期间的课程活动设计5. 旅行期间的安全管理6. 在旅行归来后的研学期间的规划五、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用讲座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研学旅行的理论和实践的知识;2. 讨论式教学:根据具体旅行路线,由老师提问,引导学生讨论旅行的行程安排,熟悉所研学的内容;3. 实践教学:学生按照讨论好的行程安排进行实践,实地拜访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进行文化体验;4. 话剧教学:在旅行期间,利用话剧的形式,以活跃的形式,让学生记住所拜访的地方;5. 问题讨论研究:在旅行结束后,进行研究问题讨论研究,完成研学旅行的学习记录。
六、教学效果:1. 能够了解有关旅行的重要性,学会利用旅行进行历史文化研究;2. 熟悉研学旅行中所设计的行程安排和课程活动;3. 掌握旅行期间的安全管理方法;4. 提高社会意识,增强对社会文化的认识;5. 能够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的变迁;6. 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 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获取实际的历史经验,增强国家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初中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初中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方案导言:初中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是一种结合学校教学和实践的教学方式。
它可以使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参观、实践、体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初中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方案。
一、确定活动主题确定活动主题是研学旅行方案的第一步。
活动主题应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关,可以围绕历史、地理、科学等课程展开。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展览、历史古迹等。
二、选择合适的目的地针对不同的主题,选择合适的目的地非常重要。
目的地应具有教育意义和参观价值,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
同时,要考虑目的地的安全问题和交通情况。
三、制定活动计划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是确保研学旅行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活动计划应包括出行日期、行程安排、活动内容、学习目标等内容。
同时,还需考虑学生的休息和用餐时间,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四、组织安全保障措施学生的安全是研学旅行活动的首要任务。
在组织研学旅行活动时,学校和老师要制定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明确的领队责任、保险购买、紧急预案等。
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律意识教育。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学习成效与他们的学习兴趣息息相关。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可以设置趣味性的任务和互动环节。
例如,组织学生分组参与讨论、合作完成任务等。
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研学旅行活动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活动中可以通过实践、观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
例如,参观博物馆时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展品,参观工厂时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生产过程。
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研学旅行活动是一个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好机会。
在活动中可以设置合作任务,要求学生彼此合作、相互帮助。
通过合作,学生能够增进友谊、加深交流,并培养相互尊重、团队意识等价值观。
八、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研学旅行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机会,也是他们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近乡土,热爱劳动”研学旅行实施方案
临淄区凤凰镇召口中学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和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纲要》的要求,“亲近乡土,热爱劳动”研学研行课程开设,将建设一批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丰富劳动实践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喜悦和对家乡的热爱。
一、活动时间
5月17日下午
二、活动主题
亲近乡土,热爱劳动
三、内容形式
参与人员:7.5、7.6全体学生、班主任、助理、级部主任、家长代表。
活动流程:(1)学生来回徒步,确保交通安全和队列秩序。
(班主任、自愿参加家长)
(2)园区负责人整体介绍项目情况,重点突出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园艺生产和观光农业的广阔发展前景等。
(园区负责人、级部主任)
(3)学生分区域对特色种植、养殖项目进行观摩学习和劳动体验。
(园区负责人、班主任)
(4)结合樱桃、火龙果、芍药、牡丹、猕猴桃、桑葚等实例,讲解生物知识。
(生物老师)
(5)围绕乡村风景、特色种植、花卉水果等主题,进行摄影、绘画、歌咏、朗诵、手抄报、征文等一系列现场比赛,形成实践作业。
(班主任)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
各班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和学校方案要求,创新开展活动,扩大学生参与面,努力提高教育实效。
(二)精心组织。
班级主题教育活动要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组织,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文教育资源,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同时注意保障安全,不搞铺张浪费,实现与勤俭节约教育相融合。
(三)做好总结。
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各班学生的组织管理情况,纳入班级考核。
学校设计的实践作业,各班进行合理分解,在班内展示交流后,分别评选5份优秀作业上交,学校将对研学旅行优秀作业进行布展,纳入班级考核。
参与活动的教师,捕捉精彩图片,积极撰写稿件,积极进行宣传报道,发表后纳入教师宣传项目考核。
凤凰镇召口中学
2018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