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化学合成开题报告

药学、化学合成开题报告
药学、化学合成开题报告

目录

目录............................................................................................................. I 以线粒体呼吸链为靶标基于吡唑结构的活性分子设计与合成 .......... I II 摘要........................................................................................................... I II ABSTRACT ............................................................................................. IV

一、课题背景 (1)

二、文献综述 (2)

2.1 线粒体呼吸链介绍 (2)

2.1.1线粒体呼吸链组成 (2)

2.1.2电子传递过程 (3)

2.2 作用于呼吸链的杀虫剂 (3)

2.2.1 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物(Ⅰ)抑制剂 (3)

2.2.2 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物(Ⅱ)抑制剂 (5)

2.2.3 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物(Ⅲ)抑制剂 (5)

2.2.4 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物(Ⅳ)抑制剂 (6)

2.3 吡唑环的合成方法 (6)

2.3.1 取代的异氰酸胺与炔反应 (6)

2.3.2 取代肼与1,3-二酮结构反应 (6)

2.3.3 芳基取代的烯胺酮结构与腈类反应 (6)

2.3.4 酮腈、酯腈化合物与肼的缩合 (6)

2.3.5 α,β-不饱和酮、酸、酯与肼的缩合 (7)

2.4 吡唑环的应用 (7)

2.5 分子设计思路 (8)

三、研究目标 (8)

四、研究内容 (9)

五、技术路线与可行性分析 (9)

5.1 合成路线 (9)

5.1.1 吡唑部分 (9)

5.1.2 萘醌部分 (9)

5.2 可行性分析 (10)

六、预期研究成果和(或)创新点 (10)

七、工作基础和条件 (10)

八、研究进度安排 (10)

参考文献 (11)

以线粒体呼吸链为靶标基于吡唑结构的活性分子设计

与合成

摘要

线粒体呼吸链是生物细胞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阻碍线粒体呼吸链中电子的正常传递是一系列重要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在作用于呼吸链的杀虫剂分子中,很多都具有吡唑结构。含有吡唑结构的化合物在结构衍生和化合物活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即以吡唑结构为核心,通过模拟线粒体呼吸链中某些重要辅酶结构,设计合成新的化合物分子。

关键词:线粒体呼吸链;吡唑;有机合成

ABSTRACT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erobic respiration process within mitochondria . Blocking the electron transfer i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mode of some insecticides,most of which contain pyrazole moiety. Insecticides that have pyrazole moieties always showed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derivatiz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 Herein a series of novel compounds containing a pyrazole moiety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modifying some important coenzyme structure in the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

KEY WORDS: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Pyrazole;Organic Synthesis

一、课题背景

线粒体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1]是细胞内有氧呼吸过程中的能量传递系统。它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循环、NAD或黄素相连的酶系统中接受电子,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中间产物把电子传递到氧原子上,在此过程中,释放出提供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以线粒体呼吸链为靶标,通过阻碍呼吸链电子传递,干扰昆虫正常的生理行为,实现对害虫的抑制或者灭杀作用,是一类重要杀虫剂的设计理念。

吡唑(pyrazole)结构是含有两个相邻氮原子的五元芳香杂环,广泛存在于各种农药分子中,与其他结构共同构成具有药效作用的活性片段。

唑虫酰胺(Tolfenpyrad)[2](如图1-1)即为含有吡唑结构并且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的一种商品化的杀虫剂。其为日本农药公司在1988年开发的新型高效杀虫、杀螨剂,各种生物药效试验及安全性试验证明了该药的高效性和安全性,1996年在日本开始试验,2002年登记,2004年开始在中国进行蔬菜及果树的大田药效试验。该药杀虫谱很广,对各种鳞翅目、半翅目、甲虫目、膜翅目、双翅目害虫及螨类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该药还具有良好的速效性,一经处理,害虫马上死亡。唑虫酰胺的作用靶标为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物I,该化合物分子由取代的吡唑芳环,通过酰胺键连接另一部分二苯醚的结构所组成。

灭螨醌(Acequinocyl)[3](如图1-2)是杜邦公司于1975年研制成功,日本Agro—Kanesho公司开发的醌类杀螨、杀线虫剂,是一种呼吸抑制剂,主要作用于呼吸肌系统,使呼吸肌麻痹,最终缺氧致死。同时,其对蚜虫的飞行肌系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本文的设计思想即基于呼吸链作用靶标,采用唑虫酰胺的吡唑酰胺结构,连接其他作用于呼吸链的杀虫剂的部分活性片段,合成类似呼吸链辅酶、复合物等电子传递链组成部分的新化合物,进行杀虫剂分子设计。

图1-1 唑虫酰胺结构

图1-2 灭螨醌结构

二、文献综述

2.1 线粒体呼吸链介绍

2.1.1线粒体呼吸链组成

线粒体[4]是真核生物细胞内一种重要的细胞器,是通过呼吸链酶复合体产生ATP的主要场所。线粒体为双层脂膜结构,含有众多酶系,与氧化磷酸化有关的酶位于线粒体内膜。由三羧酸循环或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NADH及FADH2等以还原当量进入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被用来使ADP转化为ATP。

呼吸链[5]主要由五种分子组成:吡啶核苷酸连接的脱氢酶、黄素相关的脱氢酶、铁硫蛋白、辅酶Q,细胞色素。

吡啶核苷酸连接的脱氢酶类以NAD+或者NADP+为辅酶,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催化代谢物质脱氢后,NAD+被还原为NADH,同时产生一个H+。NADH把它的两个电子和一个质子转移给黄素单核苷酸(FMN),作为呼吸链电子传递的起始。

黄素相关的脱氢酶主要有:以黄素单核苷酸(FMN)为辅基的NADH脱氢酶(即通常所指的复合物1)和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为辅基的琥珀酸脱氢酶(即通常所指的复合物2)。

铁硫蛋白是电子传递的组分之一,常见的是含有Fe2S2和Fe4S4的铁硫蛋白,通过铁原子2价与3价的转变实现电子的传递过程。

辅酶Q是分子量较小的脂溶性的醌类化合物。具有氧化型(Q)、还原型(QH2)和自由基半醌(QH)三种氧化还原状态,是氢原子的载体。

细胞色素[6]是一类特征性蛋白。其中含有血红素铁,与蛋白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通过铁离子2价与3价两种氧化态的转换实现电子的传递。

线粒体呼吸链主要组成即是由上述分子或者作为辅基形成的四种蛋白酶复合物:NADH脱氢酶(复合物1),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2),Co Q-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3),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物4)。

复合物1是最复杂的酶系,至少由25条多肽链组成,辅基有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铁硫蛋白,复合物1横跨线粒体内膜,使质子从基质侧转移到细胞质侧,是质子移位体。

复合物2至少由4条多肽链组成,辅基有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铁硫蛋白,细胞色素b。作用为催化电子从琥珀酸通过FAD和铁硫蛋白传递到辅酶Q。

复合物3辅基有细胞色素和铁硫蛋白,作用为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递给细胞色素c,同时发生质子跨膜转移。

复合物4每个单位至少由9-13条多肽链组成,包含两个细胞色素和两个铜原子,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其作用为将细胞色素c接受的电子传递给氧。它横跨线粒体内膜,突出于内膜两侧表面。这种跨膜方式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横穿膜进行质子矢量传递的功能密切相关。

2.1.2电子传递过程

在泛醌Q[7]参与的电子传递过程中,基质一侧细胞色素[8]bK(b562)把泛醌(Q)还原成半泛醌(QH+),然后接受来自复合体1和复合体2的电子和基质中的氢质子,完全还原成为还原型辅酶Q(QH+)。运动到内膜外侧还原型辅酶Q又被细胞色素bT(b566)氧化为泛半醌,并向内膜外侧释放一个H+,最终由细胞色素c l完全氧化成泛醌,同时向内膜外侧释放一个H+,泛醌将再次扩散至基质一侧。细胞色素bK还原细胞色素bT,bT将重复过程的第一步。电子再经过细胞色素c,从复合物3传递给复合物4,最终与分子氧,氢质子结合成水,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线粒体电子传递过程[9]

2.2 作用于呼吸链的杀虫剂

2.2.1 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物(Ⅰ)抑制剂

唑螨酯(Fenpyroximate)

唑螨酯[10]是日本农药公司九十年代开发的吡唑类新型杀螨剂,通过选择性抑制昆虫体内细胞线粒体泛醌过氧化物酶而阻断线粒体氧化呼吸链而起到杀虫作用。唑螨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柑橘、苹果、桃、梨等果树及各种农作物上防治螨虫;该药的特点是:属超高效农药,低毒、速效,对螨虫的卵、幼螨、若螨、成螨各发育期均有特效,用于多种植物上防治红叶螨和全爪叶螨。对小菜

蛾、斜纹夜蛾、二化螟、稻飞虱、桃蚜等害虫及稻瘟病、白粉病、霜霉病[11]等病害亦有良好防治作用。

图2-2 唑螨酯结构

吡螨胺(Tebufenpyrad)

吡螨胺[12]是日本三菱化学公司与美国氰胺公司(现BASF公司)合作开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螨剂。其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吡唑酰胺类[13]杀虫杀螨剂,是继哒螨灵、霸螨灵之后最新的一代杀虫杀螨剂。它与三氯杀螨醇[14]、苯丁锡[15]、噻螨酮[16]等常用杀螨剂无交互抗性,并对目标农作物有极好的选择性。同时,因为它在化学性质方面独特,在作用方式方面的新颖,对各种螨类和螨的发育全期均有速效、高效、无内吸性、持效期长、毒性低、渗透性好的特点。

图2-3 吡螨胺结构

唑虫酰胺(Tolfenpyrad)

唑虫酰胺[17],是日本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虫杀螨剂。该药杀虫杀螨谱广,具有触杀作用。对属于鳞翅目幼虫的小菜蛾、缨翅目害虫的蓟马[18]均有特效。通过室内活性测定,该化合物原药对2龄的小菜蛾和1龄的花蓟马有较高活性。经由田间药效试验,得出的结果表明含15%乳油剂[19]的唑虫酰胺对小菜蛾[20]、茄子蓟马[21]等十字花科蔬菜有较好的防效。在害虫卵孵化繁盛期至低龄弱虫发生期间以喷雾德形式施药,具有较好的速效性,持效期长达11天左右。

图2-4 唑虫酰胺结构

2.2.2 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物(Ⅱ)抑制剂

腈吡螨酯(Cyenopyrafen)

Cyenopyrafen[22]是由日产化学公司开发,2009年在日本、韩国上市,商品名Starmite[23],用于防除叶螨,对蜜蜂[24]低毒。Cyenopyrafen在叔丁酯水解后对线粒体蛋白复合体II表现出优秀的抑制作用,阻碍电子传递,破坏氧化磷酸化过程。这种作用机制在已有的杀虫杀螨剂中还未见报道,预计与现有杀虫杀螨剂无交互抗性。腈吡螨酯的结构如图2-5。

图2-5 腈吡螨酯结构

2.2.3 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物(Ⅲ)抑制剂

灭螨醌(Acequinocyl)

灭螨醌[25]是杜邦公司于1975年研制成功、日本Agro—Kanesho公司开发的醌类杀螨、杀线虫剂,是一种呼吸抑制剂,主要作用于呼吸肌系统,使呼吸肌麻痹,最终缺氧致死。同时,其对蚜虫[26]的飞行肌系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药在生物体内脱去2位的乙酰基,生成2-羟基化合物,从而产生药效。通过抑制电子传递链中的铁硫蛋白氧化和电子传递链复合物中的细胞色素b还原,干扰正常的电子传递过程。在Rhodopseudomonas sphaeroides[27]的色素细胞中,

3位上烷基链长度不同的2-羟基-1,4-萘醌,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也不同。3位十一基取代时,IC50值为2 μM,辛基取代时为3 μM,戊基取代时为40 μM。在不同细胞中,其抑制效果最佳的3位取代基长度亦有不同。在以异辛烷萃取部分辅酶Q[28]的色素细胞中,十一基取代的萘醌衍生物的抑制效果得到提高,这一现象表明,此类药物的作用方式和辅酶Q存在竞争性。辅酶Q结构如图2-7所示。

图2-6 灭螨醌结构

图2-7 辅酶Q氧化态结构

2.2.4 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物(Ⅳ)抑制剂

磷化氢[29](Phosphine)、氰化物[30](Cyanide)、磷化锌[31](Zinc Phosphide)等无机物。

2.3 吡唑环的合成方法

2.3.1 取代的异氰酸胺与炔反应

以取代的异氰酸铵[32]与取代的炔类化合物,以3+2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吡唑环。反应如下:

2.3.2 取代肼与1,3-二酮结构反应

利用1,3-二羰基化合物与取代的肼类化合物在冰醋酸的催化条件下反应,两个羰基的活性类似,肼进攻时没有优先顺序,因此得到3,5位有取代基的吡唑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反应如下:

2.3.3 芳基取代的烯胺酮结构与腈类反应

Julia J[33]等在应用芳基取代的烯胺酮进行分子内氧化环加成合成吲哚结构时发现,在醋酸亚铜催化条件下,以乙腈作为溶剂并参与反应,意外地生成了芳基取代的吡唑结构,并且该反应具有较好的普适性,从而合成了系列芳基取代的吡唑化合物。

2.3.4 酮腈、酯腈化合物与肼的缩合

酮腈类化合物[34]分子中兼有羰基和氰基等官能团,羰基具有亲电活性,能与肼或者取代的肼进行缩合,得到取代的吡唑化合物。一般而言,2位取代的羰基腈和取代肼反应,可得到两种异构体。事实上,当所用的肼为芳基或者其他杂环取代时,肼中氮原子的活性是远离芳环的氮原子活性更高,从而该氮原

子优先和羰基反应,得到唯一的产物。当肼为烷基取代时,由于烷基的供电子效应,导致氮原子的亲和性提高,从而产物种有两种异构体兼有。反应如下:

2.3.5 α,β-不饱和酮、酸、酯与肼的缩合

肼、取代肼等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反应有两种途径:其一,肼首先和羰基缩合成腙,然后腙中的氨基再与双键进行环加成生成吡唑衍生物;其二,肼先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Michael加成[35],再和羰基缩合。两种方式所得取代基位置不同的异构体,反应一般以第一种方式进行,这表明在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中,与氧原子直接相连的不饱和碳π键电子云优先向氧原子转移,因而具有比β-碳更强的亲电活性,故肼基中胺基优先进攻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碳,再接着环化得吡唑啉衍生物.

1999年,刘天麟[36]等人发现α,β-不饱和酮与苯肼反应,在三乙胺-乙醇体系中则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仅得到反式异构体。

在文献[37]中同样的报道了α-三唑基查尔酮与苯肼的缩合反应,一步法合成出吡唑类化合物。并进一步讨论了在醋酸介质中,生成顺、反吡唑啉的异构体,推测该反应是苯肼的α-氮原子与烯酮的β-烯碳进行1,4-加成,然后β-氨基与羰基碳原子发生分子内的关环,生成顺,反式吡唑啉.而在碱性介质中,只得到反式的吡唑啉异构体,推测,在三乙胺催化条件下α-氮原子与烯酮发生1,4-加成更倾向于生成热力学稳定的过渡态,后者经环化而导致生成反式吡唑啉化合物。

2.4 吡唑环的应用

吡唑[38]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药理活性方面,它具有抗感染、抗病毒、抗焦虑、抗癌等活性,另外,许多含吡唑基团的化台物因其高效、低毒,都具有良好的除草[39]、杀虫[40]、杀菌[41]等性,在农药领域中也得到一定的应用。

除在医药和农药方面的应用外,人们很早就发现吡唑啉类化合物能发出很强的蓝色荧光,具有较高的激发能量和发光亮度,因此可以作为一种基本的发

光材料,早在1949年,吡唑啉类化合物已应用于荧光增白剂,吡唑啉衍生物还可作为空穴传输层材料,用于光导及电致发光体系,用吡唑啉化合物所构成的器件具有优良的电致发光特性。特别是在5-位处连有芳基的双吡唑啉化合物,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成膜能力和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因此所制得的器件有很好的稳定性.双吡唑啉化合物作掺杂染料用于客体染料掺杂于主体载流子传输层内,构成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亮度。近年来吡唑啉化合物的光物理和光化学特性也已有很多详细的研究。另外,吡唑啉化合物还可用做荧光染料和激光染料。

除此之外,在洗涤剂、造纸、皮革、塑料,涂料、照相显影等行业都有应用。由于吡唑环1,3,4,5四个位置可进行基团变换,可修饰的位置多,使得吡唑类化合物的数量较多,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2.5 分子设计思路

新药研发的重点在于设计具有较高活性和改造潜力的先导化合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一般而言有四种主要的途径:1)经验筛选,2)天然产物模拟,3)类同合成,4)生物合理设计。经验筛选所得到的先导化合物通常具有新的作用靶标与独特的作用方式,是比较具有研究和开发潜力的。该方法的缺点在于所需筛选的样品数量极多,工作量庞大,耗费时间。天然产物模拟是根据一些已知结构的天然产物,根据其主体结构去设计作用靶点相同或者相似,生物活性更好的先导化合物。该方法难点在于,天然产物往往结构复杂,具有活性的母体结构不容易确定。类同合成即根据已知的商品化的化合物进行简单的改造,设计活性更高,药害更小的化合物。该方法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较少,往往容易得到具有高活性的化合物,但因为作用靶点类似,容易产生交互抗性等问题。生物合理设计是开发前景最广阔的一个领域,伴随着人们对于生物体结构的不断了解,一些靶标的结构与化合物的作用方式逐渐被揭示,根据已知的靶标来设计新的化合物即为生物合理设计。

本文设计思路是根据线粒体呼吸链的一些重要酶结构,模拟合成化合物,并且结合某些作用于相同靶标的商品化化合物的部分结构,通过脂肪链,酰胺键等一些链接键连成新的化合物。此类设计方法结合了生物合理设计与类同合成,在一些最新的期刊中常有运用。

三、研究目标

本文主要研究新型的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的杀虫剂并对其活性进行测试,目标有四个:一是通过文献调研设计出合理的目标化合物结构;二是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提高目标化合物的产率;三是对化合物母体结构官能团进行修饰,

寻找具有更高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四是对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根据活性数据结果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更高活性的化合物。

四、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新型的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的杀虫剂。主要参考的商品化的化合物有唑虫酰胺,灭螨醌等作用于呼吸链的杀虫、杀螨剂。首先以吡唑结构为核心,合成不同取代基的吡唑羧酸,之后再链接上与线粒体呼吸链辅酶结构类似的活性片段,设计新的先导化合物。本文所设计的化合物母体结构如下:

化合物母体结构

R1,R2,R3为烷基芳基等取代基,X为卤素,取代的烷基,烷氧基等。

五、技术路线与可行性分析

5.1 合成路线

5.1.1 吡唑部分

吡唑酸的合成以1,3-二酮结构与肼在乙酸催化条件下缩合,以下以N-甲基取代的吡唑酸的合成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5.1.2 萘醌部分

萘醌部分以取代的苯乙酸酯经过酰基化,在邻位连接一个丙酰基,之后再在甲醇钠的醇溶液中进行羟醛缩合,形成萘醌环。

5.1.3 Linker部分

Linker部分可以选择直接形成酯键,或者中间以氨基酸等形成酰胺和酯键,加长Linker的长度。

5.2 可行性分析

吡唑环部分所采用的方法是较为成熟的吡唑合成路线,具有较高的产率。萘醌环部分的合成因考虑到苯环上取代的替换的问题,故选择自行合成萘醌环,使得底物可以具备一定程度的扩展空间。之后进行Linker的选择,将可以得到一系列化合物。三个部分不同取代基进行排列组合,可以在合成几种原料之后,进行平行反应,快速的得到所需要的化合物。

六、预期研究成果和(或)创新点

本文研究的是一类以吡唑结构为核心的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的新化合物,其化合物的结构是以往文献没有报道过的。

七、工作基础和条件

已完成了相关文献调研,取代吡唑的合成路线已经非常成熟。现阶段进行的主要工作为合成萘醌环,并且以适当的方式连接到吡唑结构上形成新的化合物。

八、研究进度安排

2012年第3-4季度,文献调研;

2013年第1-2季度,进行课题设计并预期实验结果;

2013年第3季度—2014年第3季度,进行实验操作;

2014年第4季度,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015年第1-2季度,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 David M. Fash,Omar M. Khdour. Effects of alkyl side chain modi?cation of

coenzyme Q10 on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 function and cytoprotection[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13,21:2346-2354.

[2] Okada. Pyrazole amides and insecticide and miticide containing them as active

ingredient[P]. Japan:JP891189144,11.10.89.

[3] Bhupinder P. S. Khambay. A New Group of Plant-Derived Naphthoquinone

Pesticides[J]. Pesticide Science,50(1997):291-196.

[4] Dr. Danling Wang .A Small Molecule Promotes Mitochondrial Fusion in

Mammalian Cells [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2012,51(37): 9302–9305.

[5] 唐振华.杀虫剂作用的分子行为[M].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2003,446-448.

[6] Fu Wang,Hui Li. Design,syntheses and kinetic evaluation of 3-

(phenylamino)oxazolidine-2,4-diones as potent cytochrome bc1complex inhibitors[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11,19(15):4608-4615. [7] 张勇.呼吸链电子传递: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的重要限速步骤[J].天津体育

学院学报,2000,15(1):17-19.

[8] Tiago Rodrigues,Rui Moreira. Identification of new antimalarial leads by use of

virtual screening against cytochrome bc1[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11,21(19):6302-6308.

[9] Gebhard von Jagow.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Energy-Converting System of

Mitochondria[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1980,19(9):659–675.

[10] Hong Dai,Yong-Qiang Li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Novel

Pyrazole Oxim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a 2-Chloro-5-thiazolyl Moiety[J].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8,56(22):10805–10810. [11] Clemens Lamberth,Andre Jeanguenat.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 in fungicide

research: The discovery of mandipropamide[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08,16(3):1531-1545.

[12] Stephen D. Lindell.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ovel inhibitors of

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04,14(2):511-514.

[13] Hongjian Song. Design,Synthesis and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Novel Pyrazole

Der ivatives Containing α-Hydroxymethyl-N-benzyl Carboxamide,α-Chloromethyl-N-benzyl Carboxamide and 4,5-Dihydrooxazole Moieties [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2,60(6):1470–1479.

[14] Hongyuan Yan. Synthesis of Multi-core–shell 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Microspheres for Rapid Recognition of Dicofol in Tea[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3,61(11):2896–2901.

[15] Hidetaka Yanagida. Methodology for Predicting OEL from Rodent LD50 Values

for Metals and Metallic Compounds[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5,39(1):371–376.

[16] Sudeb Mandal. Photodegradation of Hexythiazox in Different Solvent System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Ultraviolet Light and Sunlight in the Presence of TiO2,

H2O2,and KNO3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hotometabolites [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1,59(21):11727–11734.

[17] Hongjian Song. Design,Synthesis and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Novel Pyrazol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α-Hydroxymethyl-N-benzyl Carboxamide,α-Chloromethyl-N-benzyl Carboxamide,and 4,5-Dihydrooxazole Moieties[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2,60(6):1470-1479. [18] George P. Lahm. New and selective ryanodine receptor activators for insect

control[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09,17(12):4127-4133. [19] Santos Fustero. Improved Regioselectivity in Pyrazole Form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Fluorinated Alcohols as Solvents: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Fluorinated Tebufenpyrad Analogs[J].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08,73(9):3523–3529.

[20] Ranfeng Sun. Synthesis,larvicidal activity and SAR studies of new

benzoylphenylureas containing oxime ether and oxime ester group[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10,20(15):4693-4699.

[21] Christian Gnamm. Novel diamide insecticides: Sulfoximines, sulfonimidamides

and other new sulfonimidoyl derivatives[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12,22(11):3800-3806.

[22] Haibo Yu,Bin Li. Synthesis and acaricidal activity of cyenopyrafen and its

geometric isomer. ARKIVOC,2012(vi):26-34.

[23] Santos Fustero. Synthesis of New Fluorinated Tebufenpyrad Analogs with

Acaricidal Activity Through Regioselective Pyrazole Formation[J].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08,73(21):8545-8552.

[24] John E. Casida. Pest Toxicology: The Primary Mechanisms of Pesticide

Action[J].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2009,22(4): 609–619.

[25] Pierluigi Caboni. Determination of Acequinocyl and Hydroxyacequinocyl on

Fruits and Vegetables by HPLC-DAD[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4,52(22):6700–6702.

[26] Tom M. Lam. Novel epoxide formation in the reaction of 2-bromo-3-methyl-1,4-

naphthoquinone with 1,3-propanedithiol[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10,20(24):7226-7229.

[27] Bhupesh S . Novel naphthoquinone derivatives: Synthesis and activity against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2013,23(15):1420-1423.

[28] K Matsuura. Inhibition of Electron Transfer by 3-Alkyl-2-hydroxy-l,4-

naphthoquinones in the Ubiquinol-Cytochrome c Oxidoreductases of Rhodopseudomonas sphaeroides and Mammalian Mitochondria[J].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983,258:1571-1579.

[29] Dietmar Glindemann. Phosphine from Rocks: Mechanically Driven Phosphate

Reduction[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5,39(21):8295–8299.

[30] Yasuhiro Igarashi. A concise synthesis of α-glycosyl cyanides[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1997,7(5):613-616.

[31] Wayne E. Aluminum Phosphide—Preparation and Composition[J]. Prepar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aluminum phosphide,1944,66(10):1666-1672. [32] Christine Bleasdale. Preparation of ethenyl and oxiranol carbamate and their (2-

2H2)-derivatives using selenium chemistry;thermolysis of oxiranol carbamate

and reaction with adenosine[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1994,4(2):291-296.

[33] Julia J. Neumann,Mamta Suri,and Frank Glorius. Efficient Synthesis of

Pyrazoles: Oxidative C-C/N-N Bond-Formation Cascade[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2010,49(10):7790–7794.

[34] 貊雪霞. 异噁唑、吡唑类杂环衍生物的合成.新疆大学,2007.

[35] Marco Bandini. Catalytic Functionalization of Indoles in a New Dimension[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09,48(51):9608–9644.

[36] 刘天麟,谢建华,余盛良.具有生物活性的吡唑啉衍生物的合成[J].南开

大学学报,1999,32(1):101-104.

[37] 刘天麟,谢建华,杨卓鸿.α-三唑基查尔酮与苯肼的加成-关环反应研究

[J].有机化学,2000,20(6):900-904.

[38] Xiaohu Deng. Reaction of N-Monosubstituted Hydrazones with Nitroolefins: A

Novel Regioselective Pyrazole Synthesis[J]. Organic Letters,2006,8(16):3505–3508.

[39] Tasir S. Parallel Synthesis of Potent, Pyrazole-Based Inhibitor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J]. Th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2,45(21):4669-4678.

[40] Shaun R. Pyrazole Ligands:?Structure?Affinity/Activity Relationships and

Estrogen Receptor-α-Selective Agonists[J]. Th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0,43(26):4934–4947.

[41] Mark A. Novel Synthesis of 5-Amino-3-bromo-1-(tert-butyl)-1H-pyrazole-4-

carbonitrile: A Versatile Intermedia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5-Amino-3-aryl-1-(tert-butyl)-1H-pyrazole-4-carboxamides [J]. Organic Letters,2012,14(15):3906–3908.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本科毕业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连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及解热实验研究 班级:07药学 学生姓名:林波波 导师所在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 研究方向:药理实验研究 导师姓名:周欣陈旭 职称/职务:主管药师药师 课题研究起止时间:2011年1月5日至2011年5月11日填表时间:2011年1月23日

说明 一、本计划由学生本人在向导师小组作过开题报告后填写,一 式一份,最后经系(院)及实习单位批准后,留系部存档。 二、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在课题研究前完成。 三、计划批准后不得随意更改。 四、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导师检查两次。检查情况及变动情况应记 录在表内。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连花解毒颗粒由金银花、牛蒡子、芦根等多味中药提取制成,该处方是我院中医科专家长期在临床使用的验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临床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支气管炎、腮腺炎、斑疹等病症治疗[1-5]。 中医理论认为:由于风热之邪犯表,则热郁肌肤腠理,卫表失和,故见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等症;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上犯则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口渴欲饮、鼻塞、流黄浊涕。中医的“毒”含义甚广,清热解毒中药所解之的“毒”为火热壅盛所致的“热毒”及“火毒”,主要用于温热病及热毒炽盛症。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清热解毒中药所解之“毒”不仅包括“外源性之毒”(细菌、病毒、内毒素),还包括氧自由基和细胞因子过度释放等“内源性之毒”[6]。 连花解毒颗粒所含主药均为清热解毒中药的典型代表,利用动物发热模型对发热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对解热作用进行进一步研究。本课题还对药物的急性毒性进行了考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2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目前,国内外研究药物急性毒性的方法有很多,经典的有半数致死量试验(50% lethal dose,LD50)、最大给药量试验等,除此之外,还有限量试验、近似致死剂量实验、扩展试验、固定计量法、剂量累积试验等。中药新药中应用最多的是半数致死量和最大给药量试验。 《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规定未在国内上市的由中药、天然药物组成的非注射给药的复方制剂,如该复方制剂处方组成符合中医药理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经验,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一种动物,按临床给药途径进行急性毒性反应的观察。本课题选用啮齿类动物小鼠为实验动物,采用口服给药方式,对连花解毒颗粒进行急性毒性反应的研究。 发热是清热药最主要的适应症之一,解热作用是清热药的一个重要共性。在实验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起实验动物发热,如细菌或细菌产物、造成无菌炎症、化学药物、刺激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及暴露于高热坏境等,这些发热模型均可用于解热实验研究,如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注射腐败枯草浸液、角叉菜胶、牛乳或蛋白胨、加热杀死的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菌液、伤寒副伤寒菌苗、啤酒酵母、2,4—二硝基苯酚等发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 ) XXX医院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制度 … 为加强对医院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 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 学品。 : 二、危化品的采购原则上由使用部门或科室提出计划,相 应采购部门负责实施采购。危化品存放点应有醒目的职业健康安全警示标志,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和上报。 三、危化品的供应商应当具备危化品生产或销售资质,其 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严禁向无生产或销售资质的单位采购危化品。危化品凡包装、标志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或有破损、残缺、渗漏、变质、分解等现象)的,严禁入库存放。 —

—1—

四、严格控制采购和存放数量。危化品采购数量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得超过 1 个月的使用数量。核定数量由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根据往年每月平均使用量核定。 五、建立危化品管理档案,建立岗位职责、培训教育、应 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供应商以及危化品的日常安全 管理,认真做好物资的检验和交付、使用、处置等完整记录。 六、危化品的存放应严格遵循分类、分项、专库、专储的 原则。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品不得同存一库。对不同化学性质,混合后将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燃烧、爆炸, 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灭火方法又不同的化学危险品,必须分 别贮存,严禁混合贮存。 七、危化品及其用后的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须严加 管理,使用部门或科室统一集中回收,按医疗废物处置原则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危化品及其包装物。 八、医院危化品安全管理执行分级责任制管理,部门和科 室负责人为安全管理责任人。使用部门和科室对危化品安全管 理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包含药学部、总务科、医学装备科对相应使用危化品科室进行每月定期督导、监管工作,并作出分析 评价(质量控制),上报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是医院危化品安全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医院危 —2—

生物化学(药学72学时)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适用专业: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执笔人:朱利娜 审定人:方振伟 学院负责人:马文丽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六年十二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B820003 学分:4分 学时:72学时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医用物理学、细胞生物学 后续课程:医学遗传学、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适用专业: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生物化学是一门应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的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许多疾病的病理或征象都要用生化的理论在分子乃至基因水平上加以解释;生化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生物化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由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二部分内容组成。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和调控规律,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以及血液、肝脏的生物化学等生命科学内容,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具有实际应用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药学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具有综合应用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术和优化实验条件的能力,密切联系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应用的实际。 Introduction COURSE CODE:B82003 UNITS OF CREDIT:4 HOURS OF CREDIT:72 REQUIRING COURSE:Inorganic Chemistry,Organic Chemistry,Medical Physics,Cell Biology COUNTINUING COURSE:Medical Genetics,Pharmacology,Biopharmacyand Pharmacokinetics,Microbiotic and Biochemical Pharmacy SUITED PROGRAM:Pharmacy(Undergraduate Courses For 4 Years) Biochemistryis the study of life on the molecular level. Life, at its most basic level, is a biochemical phenomenon including two basic characteristics: self-refresh (metabolism)and self-replication and self-assembly (ex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of genetic information). The 21st century is an era of life science. Lots of wonders are being created, and explosive information is being provided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s a window opening to the world of life science. Thus, the knowledge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which involves the study of chemical molecules and reactions in living organisms, and the elucidations of the nature of live phenomenon on the molecular level, is essential to the students of medical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also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who are going to pursue their scientific career in the future.

药学部岗位职责

药学部主任岗位职责 一、任职要求 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药学专业,副主任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接受过专业岗位知识、医院管理和行政管理知识培训。达到医院行政管理主任聘任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岗位职责 1.制订本科室的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和质量监控方案,组织实施,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总结和汇报; 2.负责组织学习行业技术规范、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工作程序、操作程序和服务规范,落实遵守、执行情况,并进行监督检查; 3.负责本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4.负责追踪职能部门PDCA项目的制定、数据收集及不定期成果汇报; 5.负责本科室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计划,根据本学科的发展,有计划地培养和调整科室各类人员; 6.负责制订科室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组织实施每年度人员考核工作; 7.负责JCI指标库的制定、数据收集及不定期成果汇报; 8.负责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会议的召集和组织工作,负责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在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贯彻相关的药政法规,组织监督、检查全院的法规执行情况;

9.组织编写《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处方集》及《药讯》的出刊、发行等; 10.负责我院药品引进工作,负责组织、检查药品的采购、供应及保管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 药学部副主任岗位职责 一、任职要求 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药学专业,副主任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接受过专业岗位知识、医院管理和行政管理知识培训。达到医院行政管理副主任聘任规定的其他要求。 二、岗位职责 1.协助主任做好药学部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2.负责分管药品采购、配送、药品质量、绩效分配和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3.开展科学研究,配合临床开展新剂型、新技术; 4.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生、实习生学习;做好科内各级人员业务培养提高工作; 5.制定药学部门的各类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并组织实施及监督检查;

2020年药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

药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药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的详细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了一下发到。 药学类的该怎样写才显得专业性强一点呢?这里专业模板可以帮到各位同学。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加味芍甘颗粒的制备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专业名称:药物制剂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xx年3 月 15 日 1 说明 1.根据 ___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审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毕业实习开始后8周内完成,各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报药学院。 2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 4 5 ___:

[1]假野隆司.高催乳素血症的汉方疗法.国外医学.中医分册,1995,11:31 [2]板本贤二.芍药甘草汤及甘草酸对高睾酮血症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8,10:45 [3]袁海宁,王传跃,冯秀杰,等.芍药甘草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xx,15(6):337-338 [4]周威,张恩景,高铁祥.大麦芽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xx,30(10):10-11 [5] 徐勇,戢翰升.炒麦芽含药血清对MMQ大鼠垂体刘细胞NGF、PRL分泌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xx,12(12):736-738 [6] 郭晓东,郭丙章.不同炮制规格的麦芽对回乳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xx,8(5):658-659 [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xx,附录6,96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药学专业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药学 专业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基础医学部适用专业:药学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既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又与其它基础医学课程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生化知识解释疾病的发病机理,并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 围绕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后续课程和医疗岗位实际工作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合理取舍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基础理论与药学知识进行对接。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物质代谢、基因信息传递三大模块共八个章节。药学专业在第二学期开课,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验6学时。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系统掌握人体的物质组成、正常的物质代谢和基因信息传递的过程、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2.熟悉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 3.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二)能力目标 1.能运用生化知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 2.能使用常规生化仪器来测定常用生化项目,并能解释其对疾病诊断的意义,为后期药学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素质目标

1.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德医风。 2.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的整体观念。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XXX医院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医院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二、危化品的采购原则上由使用部门或科室提出计划,相应采购部门负责实施采购。危化品存放点应有醒目的职业健康安全警示标志,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和上报。 三、危化品的供应商应当具备危化品生产或销售资质,其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严禁向无生产或销售资质的单位采购危化品。危化品凡包装、标志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或有破损、残缺、渗漏、变质、分解等现象)的,严禁入库存放。 四、严格控制采购和存放数量。危化品采购数量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得超过1个月的使用数量。核定数量由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根据往年每月平均使用量核定。 五、建立危化品管理档案,建立岗位职责、培训教育、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供应商以及危化品的日常安全管理,认真做好物资的检验和交付、使用、处置等完整记录。 六、危化品的存放应严格遵循分类、分项、专库、专储的原则。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品不得同存一库。对不同化学性质,混合后将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燃烧、爆炸,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灭火方法又不同的化学危险品,必须分别贮存,严禁混合贮存。

七、危化品及其用后的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须严加管理,使用部门或科室统一集中回收,按医疗废物处置原则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危化品及其包装物。 八、医院危化品安全管理执行分级责任制管理,部门和科室负责人为安全管理责任人。使用部门和科室对危化品安全管理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包含药学部、总务科、医学装备科对相应使用危化品科室进行每月定期督导、监管工作,并作出分析评价(质量控制),上报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是医院危化品安全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医院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督促各职能部门做好危化品监管工作,定期分析医院危化品安全管理情况。 九、医院将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对使用部门及职能监管部门进行考核。 十、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相关制度或规定在本制度执行之日废止。 附件:1.危险化学品清单、分布图 2.危险化学品考核方案 XXXX医院 2016年9月22日附件1: 危险化学品清单、分布图

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探析-模板

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探析 1建立课程标准 改革药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区分专业特色。课程标准是教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大纲,在教学中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课学时的分配,实验内容项目的选择等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应该根据我校实际的教学经验,借鉴其他院校的成功实例,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药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使老师在教学中有章可循,更好地完成课程任务,更有针对性地因生施教。根据课程标准,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药学相关性大的章节应该多分配学时和精力,以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应该合理分配实践教学的内容,在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中达到平衡,适当增加药学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另外,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尽量做到2人1组,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而不是以往因为人多,很多同学只是看实验,理解实验这种误区。在实践中渗透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知识,强化理论知识。知道为什么做,怎么做。 3有效的教学过程 引人入胜的绪论 绪论是生物化学的开篇,是整门课程的缩影。所以,精彩的绪论对之后的内容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合理把握绪论的介绍,简明扼要地讲明整门课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组成成分是什么,什么作用,怎么变化,怎么调节,发生机理及专题生化。介绍时层层递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可引入一些临床或生活实例提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对生物化学的了解更形象更实际,从心里接受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在绪论结束,介绍几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轻松。总之,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绪论上应该多下点功夫,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 精美的课件 教学过程几乎都是以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课件的美化与内容的涵盖。首先,教师应该坚持独立制作课件,依据自己上课的思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药学专业)19870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基础医学部适用专业:药学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既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又与其它基础医学课程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生化知识解释疾病的发病机理,并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 围绕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后续课程和医疗岗位实际工作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合理取舍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基础理论与药学知识进行对接。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物质代谢、基因信息传递三大模块共八个章节。药学专业在第二学期开课,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验6学时。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系统掌握人体的物质组成、正常的物质代谢和基因信息传递的过程、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2.熟悉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 3.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二)能力目标 1.能运用生化知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 2.能使用常规生化仪器来测定常用生化项目,并能解释其对疾病诊断的意义,为后期药学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素质目标 1.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德医风。 2.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的整体观念。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432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加强对医院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二、危化品的采购原则上由使用部门或科室提出计划,相应采购部门负责实施采购。危化品存放点应有醒目的职业健康安全警示标志,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和上报。 三、危化品的供应商应当具备危化品生产或销售资质,其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严禁向无生产或销售资质的单位采购危化品。危化品凡包装、标志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或有破损、残缺、渗漏、变质、分解等现象)的,严禁入库存放。

2020年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2020年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由于这类疾病常伴有严重的认知障碍及精神异常症状,甚至瘫痪和感觉障碍[1],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探讨脑衰老机制,研究有效的延缓衰老进程的药物,防治老年疾病己成为当今社会和医药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诸多老年性疾病中,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率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社会问题。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中枢系统神经组织非正常退变引起的一类进行性功能缺陷与衰退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亨廷顿氏舞蹈症等[2-4]。其中,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占老年人口的4.6%,其中半数为老年原发性退行性痴呆。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老年原发性退行性痴呆的发病率达2.9%。该病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受基因调控和多种环境因素影响,是一类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的疾病。临床上,对于这类疾病尚无有效控制病程进展的措施,患者最终将丧失生活能力甚至死亡。目前,我国人口老化速度居世界之首,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因此寻求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衰老疾病的药物迫在眉睫。 我国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在几千年的实践发展中,已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理论体系。特别是针对疑难病和慢性病,中医药更有它的独到之处。中药具有多靶点多效性特点,既可改善症状以治标,又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治本,而且副作用较少、药源丰富。中医在治疗老年性痴呆与记忆减退的数千年临床经验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化学药品开发所存在的技术难度高、价格昂贵、毒副作用明显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实际问题,传统中医药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生物化学 总结归纳

生物化学总结归纳 第一节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一、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1.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平均为16%。 1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16%) 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⑴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⑵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是: L-α-氨基酸(甘氨酸、脯氨酸除外) 3.氨基酸的分类: ⑴极性中性氨基酸(7个) 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胺酰胺 ⑵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8个)(甲硫氨酸=氮氨酸) 4.多肽链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肽键(—CO—NH—,酰胺键) 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⑴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⑵基本化学键:肽键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⑴概念:局部主链 ⑵主要的化学键:氢键 ⑶基本结构形式: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⑴概念:一条多肽链内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包括主链、侧链构象内容。 ⑵化学键:疏水作用力、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力。(次级键) 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⑴亚基:由二条或二条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其中每条多肽链称之。亚基单独存在没有生物学活性。 ⑵蛋白质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之间的空间排布及相互接触关系。 ⑶亚基之间的结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其次是氢键和离子键。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构决定功能) 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镰刀形红细胞贫血(分子病)(六月,携镰刀割谷子) 注:第六个氨基酸,谷氨酸→缬氨酸 四、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质的两性解离: ⑴蛋白质分子是两性电解质。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规定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XXX医院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医院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二、危化品的采购原则上由使用部门或科室提出计划,相应采购部门负责实施采购。危化品存放点应有醒目的职业健康安全警示标志,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和上报。 三、危化品的供应商应当具备危化品生产或销售资质,其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严禁向无生产或销售资质的单位采购危化品。危化品凡包装、标志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或有破损、残缺、渗漏、变质、分解等现象)的,严禁入库存放。 四、严格控制采购和存放数量。危化品采购数量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得超过1个月的使用数量。核定数量由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根据往年每月平均使用量核定。 五、建立危化品管理档案,建立岗位职责、培训教育、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供应商以及危化品的日常安全管理,认真做好物资的检验和交付、使用、处置等完整记录。 六、危化品的存放应严格遵循分类、分项、专库、专储的原则。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品不得同存一库。对不同化学性质,混合后将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燃烧、爆炸,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灭火方法又不同的化学危险品,必须分别贮存,严禁混合贮存。

药学专业最新版生物化学含英语名词解释总复习

生化名词解释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氨基酸分子带有相等正、负电荷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肽键(peptide bond) 是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 肽键平面(peptide bond)由于肽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使参与肽键构成的六个原子被束缚在同一平面上,这一平面称为肽键平面 模体(motif) 在蛋白质分子中,若干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结构区域,称模体 结构域(domain)在一级结构上相距较远的氨基酸残基,通过三级结构的形成,多肽链的弯折,彼此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些在功能上相对独立的,结构较为紧凑的区域,称为结构域(domain)。 亚基(subunit)就是指参与构成蛋白质四级结构的、每条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 变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由于蛋白质分子构象改变而导致蛋白质分子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变构效应。 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严格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不包括肽键的断裂),从而引起蛋白质若干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改变,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第二章核酸 遗传密码(coden)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组,在蛋白质翻译合成时代表一个特定的氨基酸,这种核苷酸三联体称为遗传密码。 核酶(ribozyme)某些小分子RNA具有催化特定RNA降解的活性,这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小RNA被称为核酶(ribozyme)。 DNA的变性(denaturation)在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螺旋的两条互补链松散而分开成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变性。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加热DNA溶液,使其对260nm紫外光的吸收度突然增加,达到其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就是DNA的变性温度(融解温度)。 核酸的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两条来源不同的单链核酸(DNA或RNA),只要它们有大致相同的互补碱基顺序,经退火处理即可复性,形成新的杂种双螺旋,这一现象称为核酸的分子杂交。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restriction enzyme)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顺序,并从特定位点水解核酸的内切酶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当DNA 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 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第三章酶 酶(enzym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对特定的化学反应或能量转换进行高效率催化的生物催化剂。 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of enzyme)酶分子上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部位,该部位化学基团集中,直接参与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反应过程,这一部位就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药学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编号:SY-AQ-01844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药学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 度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dangerous chemicals in Pharmaceutical Department

药学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目的:为规范我院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订我院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适用范围:全院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所有部门,包括临床科室及药学部。 危险化学品定义: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制定:院感办参考权威机构公布的危险化学品目录,结合我院实际使用情况制定目录。我院危险化学品目录应根据临床使用实际定期进行更新与修改。具体品种目录见附件1。另附一般化学品目录见附件2。 危险化学品的采购验收及储存 5.1由药学部危化品管理组长提出计划,药库采购员负责实施采

购。严控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15天使用数量。危险化学品的供应商应当具备生产或销售资质,其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5.2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内,发放人员应认真做好验收、发放、处置等完整记录,相关记录应当保存3年以上。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储存方法、储存数量和安全距离,实行分类、分隔储存。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得混放。库房中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不超过30℃)。应准备好消防器材并保持良好状态。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 6.1全院危险化学品制定统一的警示标识,包括各品种标识、区域标识(见附件3)。 6.2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危险化学品性质,具备防火灭火知识。定期检查,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然和爆炸事故。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冲击,防止摩擦、倾倒。 6.3病区的危险化学品领取,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负责清点申领

药学开题报告

2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本科毕业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 连花解毒颗粒急性毒性及解热实验研究 07 药学 林波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药学科 药理实验研究 说明 一、 本计划由学生本人在向导师小组作过开题报告后填写,一 式一份,最后经系(院)及实习单位批准后,留系部存档。 二、 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在课题研究前完成。 三、 计划批准后不得随意更改。 四、 在课题执行过程中导师检查两次。检查情况及变动情况应记 录在表内。 篇二:药学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范本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 告 课 题 名 称:加味芍甘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所 在 学 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专 业 名 称:药物制剂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013 年 3 月 15 日 说明 1.根据教育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 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审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 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 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 2000 字, 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毕业实习开始后 8 周内完成,各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 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报药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 )开题报告 篇三:药学论文开题报告 附件 3: ** 药学院毕业论文选题审批表 1 ** 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计划任务书 班级 学生姓名 导师所在单位 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职 称/ 职 务 周欣 陈旭 主管药师 药师 课题研究起止时 间: 填表时间: 2011 年 2011 年 1 月 5 日 1 月 23 日 至 2011 年 5 月 11 日

GMP2010附录12-生化药品

附录12 生化药品 第一章范围 第一条本附录所指生化药品是指从动物的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中经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等制得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主要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多糖、核苷酸及其衍生物、脂、酶及辅酶等(不包括生物制品附录所列产品)。 第二条本附录适用于原材料的前处理、提取、分离、纯化等原料(原液)及其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原材料的采集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监督控制其来源及质量。 第三条来源于人的组织、尿液的产品按照本附录执行。 第二章原则 第四条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依据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结合品种特点,明确从原材料采集至成品放行各阶段的质量管理责任,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第五条生化药品具有以下特殊性,应对原材料的来源及质量、生产过程、中间产品的检验进行特殊控制:(一)生化药品的生产涉及器官、组织、体液、分泌物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等过程,原材料本身具有不均一性。 (二)生化药品的质量控制通常采用生物分析技术,比理化测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 (三)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是污染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原材料中的病原微生物对产品质量和生产环境存在较大风险。 第三章人员 第六条从事生化药品生产、质量保证、质量控制、采购及其他相关人员(包括清洁、维修人员)均应根据其生产的产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及安全防护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并纳入个人培训档案。 第七条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如微生物学、生物学、免疫学、药学、生物制药、生物化学等),并能够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切实履行职责。从事供应商审计的人员,应了解动物种属、饲养、屠宰、检疫、采集及其原材料贮存运输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供应商管理和审核过程中有效履行其职责。 第八条应对所生产品种的生物安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生产、维修、检验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第九条一般情况下,人员不应从原材料的前处理区域穿越到已经灭活产品、其他产品的处理区域。如果不能避免这种穿越,必须基于质量风险管理原则采取防污染控制措施。 第四章厂房与设备 第十条生化药品生产环境及厂房设施与设备不应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造成污染;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与产品预定用途和生产操作相适应。 第十一条厂房应设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等进入的设施。特别是用于加工处理动物脏器、组织、体液或分泌物的生产操作区应配备有效的防虫防鼠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 第十二条原材料采集的厂房设施与设备应符合产品相应特性、卫生管理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并与药品生产区域分开。 第十三条应结合产品潜在风险、不同生产阶段的工艺要求与特点,设置相应生产操作区域的环境控制要求,应尽可能降低产品(或原料)被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第十四条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特性、工艺、预定用途和设备等因素,使用风险评估的手段,采取相应的预防差错、交叉污染、安全防护措施,如使用专用厂房和设备、阶段性生产方式、使用密闭系统等。若使用敞口容器或设备操作时,应有避免污染的措施。难以清洁的设备或部件应专用。生化药品的去除/灭活病毒前的工艺步骤,不宜与其他动物源的药品共用设备和设施,不可避免时,应有适当的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五条原材料前处理应有专用区域,原料(原液)制备与制剂生产区域应严格分开。原料(原液)制备和制剂生产的空调净化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第十六条原材料前处理和提取、纯化使用的设备、工器具、管道、阀门和容器具,包括取样器具应光洁、耐腐蚀、易清洗或消毒,并根据产品特性和过程控制要求进行有效的清洁或消毒处理。

药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

药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 药学类的开题报告该怎样写才显得专业性强一点呢?这里专业模板可以帮到各位同学。 药学类开题报告范文篇一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加味芍甘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专业名称:药物制剂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017年3 月 15 日 1 说明 1.根据教育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审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毕业实习开始后8周内完成,各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报药学院。 2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 4 5 参考文献: 假野隆司.高催乳素血症的汉方疗法.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1:31

板本贤二.芍药甘草汤及甘草酸对高睾酮血症的影响.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8,10:45 袁海宁,王传跃,冯秀杰,等.芍药甘草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15(6):337-338 周威,张恩景,高铁祥.大麦芽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湖北中医杂志,2017,30(10): 10-11 徐勇,戢翰升.炒麦芽含药血清对MMQ大鼠垂体刘细胞NGF、PRL分泌的影响.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12(12):736-738 郭晓东,郭丙章.不同炮制规格的麦芽对回乳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7,8(5):658-65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附录6,96 尹秀莲,游庆-红.野马追颗粒成型工艺考察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国药房,2017,22(3):236-237 李雪玲,黄德浩,刘莉,等.正交设计优选炎宁无糖颗粒成型工艺.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5(1):58-60 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