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及其治疗
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及其治疗

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及其治疗临床上根据病因及引起疼痛的机理不同,将疼痛大体上分为三种类型:①伤害源性疼痛,与各种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伤害感受器有关;②神经源性疼痛,与神经损伤或自发性功能障碍有关;③交感神经性疼痛,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介导性,与交感神经的功能障碍、受损有关。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慢性疼痛;虽然绝大多数是上述三种类型的混合性疼痛,但是根据其主要病因的不同,而又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其中,与交感神经介导性密切相关的疼痛,大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指继发于意外损伤、医源性损伤或全身性疾病之后,出现的以严重顽固性、多变性疼痛,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它包含了两类典型的交感神经性疼痛疾病,即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efr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和灼性神经痛(causalgia)。
此类疼痛性疾病,尽管病因及机理不同,但临床表现多有相似之处,故多命名为损伤后疼痛综合征、灼性神经痛、痛性营养不良、慢性损伤性水肿、损伤后血管运动障碍等等。
2 内脏痛,来源于胸、腹、盆腔等内脏器官的疼痛,可通过植物神经向中枢传导,多由肿瘤、缺血或炎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其特点是:部位不明确,疼痛范围广泛,常伴牵涉痛。
而壁层胸、腹膜及肠系膜、膈肌引发的疼痛,则由体神经传导,故一旦病变侵袭,即可出现较为固定而明确的疼痛。
3 周围血管性疼痛性疾病,包括周围血管收缩功能失调、栓塞、硬化等病变引起的疼痛。
这些疾病大多存在着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可通过交感神经阻滞进行诊断、判断预后和治疗。
如雷诺氏病、红瘢性肢痛症、手足发绀症、网状青斑、动静脉栓塞、脉管炎、视网膜病变等。
本文以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的诊断及治疗为重点进行讨论。
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意义及方法全身或局部的植物神经功能判断,对疼痛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并发症的防治和预后判断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202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分析》CATALOGUE目录•引言•文献综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估•研究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指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反射性症状。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包括心悸、胸闷、出汗、头痛、头晕、失眠、上肢麻木等。
主要症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定义与症状颈部姿势不良长时间低头工作、久坐、睡姿不当等。
颈椎退行性变颈椎结构与功能的退化,包括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
颈部外伤与感染颈部扭伤、落枕、颈椎感染等。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目的分析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
研究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02文献综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发病危险因素研究认为,长期低头伏案工作、颈部姿势不良、慢性劳损等是主要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流行病学研究VS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也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颈椎间盘退变颈部肌肉韧带劳损可导致颈椎稳定性下降,进而引起颈椎骨关节和周围软组织损伤,最终引发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部肌肉韧带劳损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因学研究交感神经受压交感神经受到颈椎间盘突出、椎体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因素的压迫,导致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自主神经系统失调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常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失调,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在颈椎病得到治疗后可得到缓解。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理生理学研究0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1诊断标准与流程23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发病过程,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病史采集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特别是交感神经受累的症状和体征。
体格检查通过在颈椎病变节段进行局部麻醉和激素注射,观察症状是否缓解,以明确诊断。
腰交感神经微创介入治疗下肢疼痛的研究进展

腰交感神经微创介入治疗下肢疼痛的研究进展腰交感神经微创介入治疗是指在影像学(X线摄影、CT 及MRI扫描、超声)引导下,采用微创经皮穿刺方式,应用神经阻滞剂或神经毁损药物以及射频消融等方法,对腰交感神经节进行破坏,达到微创下腰交感神经节切除的目的,可以治疗各种交感相关性下肢神经病理疼痛及下肢缺血性疾病。
其主要理论依据为:①交感神经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到重要的信号传递作用,切断交感通路可使相应区域疼痛消失;②交感神经调节多种疼痛相关介质的产生与释放,如神经细胞生长因子、IL-8及缓激肽等;③交感神经参与血管舒缩调节,交感神经毁损可扩张下肢痉挛血管,增加侧支循环,改善局部血供,促进致痛物质清除,促进局部溃疡愈合。
目前该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下肢末梢循环障碍性疾病治疗,如Buerger's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雷诺氏病、糖尿病足、冻伤、难治性溃疡、多汗症、下肢骨无菌性坏死等;以及神经病理性下肢痛治疗,如下肢烧灼痛、幻肢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下肢外伤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脊柱手术后下肢痛、癌性痛等。
1.腰交感神经相关解剖(1)腰交感干及神经节:腰交感干属于腹膜外组织,位于脊柱前外侧缘与腰大肌之间,其前方有椎前筋膜覆盖。
向上方与胸交感干相延,向下方与骶交感干相延,左右交感干通过交通支相互连接。
腰交感神经节的大小、数量和位置是可变的,数目在2~8个之间不等,4个较为常见。
可出现神经节之间的合并,通常为两个节的合并,常位于腰椎间盘处。
少数情况于交感干下端出现节间支的分裂。
文献报道交感干分裂出现率为(36.4±2.6)%。
腰交感干交通支的存在及节间支的分裂成为交感神经毁损术后疗效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2)腰交感神经邻近结构:①毗邻的动静脉:右交感干位于腰椎右前方与腰大肌之间,其前外侧有下腔静脉走行,前方有时有1至2支腰静脉越过。
左腰交感干位于腰椎左前方,其内侧缘为腹主动脉,两者相伴走行。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及药物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
患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疾病时,多种病理生理过程 都可产生和维持疼痛症状。
从概念上讲没有一种机制是疾病特异性的,每 种疾病可能存在与之相关的几种典型机制。 一旦产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系统的多个层 面(包括周围神经、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在 产生和维持疼痛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
概
念
包括糖尿病( Diabetic neuropathy , DN)、 甲状腺功能低下、尿毒症、营养缺乏和化疗以 及格-巴二氏综合征( Guiillain-Barre syndrome,GBS)、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进行性神 经病性肌萎缩( Charcot-Marie-Tooth , CMT )病、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Complex region pain syndrome-Ⅰ,CRPS-Ⅰ)和缺血 性神经病变等。 放疗后神经丛病、神经根病(颈、胸或腰骶)、 压迫性脊髓病、放射后脊髓病
抗癫痫药物—钠通道阻滞药
拉莫三秦(lamotrigine) 通过阻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和抑制周围神经产生 的异位冲动,减少中枢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和天冬 氨酸的释放。 300-400mg/day,治疗中枢性疼痛以及三叉神经 痛 效果明确。 有研究报道拉莫三秦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中枢性疼痛、HIV-相关神经病变有效果。 拉莫三秦的缺点是出疹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和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
抗癫痫药物—钠通道阻滞药
苯妥英钠(phenytoin)
剂量200-300mg/day。
缺点是其复杂的代谢、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高剂量神经毒作用和对心脏传导作用的影响。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研究进展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研究进展作者:李其虎李卓洲卢文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5期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1]。
颈椎病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
其中,交感神经型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高且治疗时间长,患者在经济上、心理上皆负担较重,因此接受度并不高。
保守治疗有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电疗、针刀、穴位注射、颈椎牵引、推拿等。
经过长期实践,我国传统医学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其中推拿、中药、综合治疗是使用最多的方法,并且国内按摩推拿治疗各种证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已被医疗领域学者所证实,可见非药物、无创的治疗方法将是未来治疗颈椎病的发展趋势。
基于此,本文就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做如下分析,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种非药物、无副作用、便廉的中医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引起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因有很多,例如患者慢性或过劳损伤,引起椎间盘退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使椎间盘发生了变性,局部稳定性减少,加上椎间孔变狭窄,关节囊应力增加及骨质增生因素,对周围交感神经末梢产生刺激,激惹了神经根及关节囊和项韧带上交感神经末梢以及椎管内脑膜反支,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此外,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故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科学、合理选择治疗手段。
2 推拿结合针灸疗法推拿治疗可改变肌肉与韧带的状态,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相应的改善,以促颈椎组织的恢复,在此基础上通过摇动与旋转能够对突出物与增生物进行调整,以减轻交感神经受到的刺激,保证颈椎内外的平衡。
而针灸是对患者免疫细胞功能进行改善,使炎症得到充分吸收后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病症状。
人迎穴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相关性中医机制浅析

人迎穴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相关性中医机制浅析
王壮志;林均馨;刘玉江;林基华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7(25)9
【摘要】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颈部组织牵拉、挤压、刺激交感神经所引发的一系列症候群。
笔者在推拿或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本病的过程中,发现加针人迎穴或以指代针按揉人迎穴,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页数】2页(P1-2)
【作者】王壮志;林均馨;刘玉江;林基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威海264400;山东省青岛市骨伤科医院;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省威海市中心医院,山东威海264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2.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3.中医“动静结合”理论与骨载荷自适应重构机制相关性探讨
4.皮肤瘙痒的发生机制和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初探
5.中医药防治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相关性高血压的分子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交感神经链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

03
电刺激:通过电 刺激缓解肌肉紧
张和疼痛
04
超声波治疗:通 过超声波治疗减
轻炎症和肿胀
05
运动疗法:通过 运动疗法增强肌 肉力量和灵活性
06
水疗:通过水疗 缓解肌肉紧张和
疼痛
07
针灸:通过针灸 缓解肌肉紧张和
疼痛
08
推拿:通过推拿 缓解肌肉紧张和
疼痛
09
牵引:通过牵引 缓解肌肉紧张和
0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04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 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饮食护理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 水果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 油腻、生冷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 鸡蛋、豆腐等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水, 避免脱水
心理护理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 观,积极面对疾病
减轻焦虑情绪: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减轻心理压力
及时就医,发 现疾病及时治 疗
定期复查,了解 疾病发展情况, 调整治疗方案
谢谢
疼痛
10
康复训练:通过 康复训练增强肌 肉力量和灵活性
心理治疗
01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认识 和改变错误的 认知模式,减 轻焦虑和抑郁 情绪
02
心理教育:向 患者及其家属 普及交感神经 链综合征的相 关知识,提高 对疾病的认识 和应对能力
03
放松训练:教 授患者进行深 呼吸、冥想、 渐进性肌肉松 弛等放松技巧, 减轻紧张和焦 虑感
抗焦虑药物:如 苯二氮䓬类药物, 可缓解焦虑和紧 张情绪
抗抑郁药物:如 选择性5-羟色胺 再摄取抑制剂, 可改善抑郁情绪
抗癫痫药物:如 卡马西平、苯妥 英钠等,可缓解 疼痛和抽搐症状
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

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近年来,有关神经网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神经网络在许多学科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其中,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神经网络的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在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的研究中。
本文将会探讨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特点以及研究意义。
首先,什么是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是人体中控制相关性功能的神经网络,主要被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主要负责人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而副交感神经则主要负责人体的“休息和消化”反应,两者都在调控人体内分泌的荷尔蒙,从而影响人体的生殖功能。
那么,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的功能特点是什么呢?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体内分泌的激素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男性的睾酮水平会对男性的性欲产生影响,女性的卵巢产生的激素则会对女性的月经周期以及生殖健康产生影响。
另一个特点就是,环境因素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也是极大的,比如压力、健康、饮食等等都可能对人体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那么,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在临床上有什么研究意义呢?首先,了解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性疾病,比如性功能障碍、月经不调等。
其次,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的研究也可以辅助人们了解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对控制内分泌系统产生的激素和荷尔蒙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助于精细化治疗。
另外,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的研究也有助于探究人类生命过程的许多未知问题。
总而言之,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是内分泌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人体的相关性功能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了解它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相关性疾病,也能够加深我们对内分泌系统的理解。
同时,加强相关性功能神经网络研究也是必要的,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探究人类生命过程中的未知问题,还能够为未来人类利用神经网络解决其他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刺激治疗
机理 激活内源性阿片肽镇痛 刺激粗纤维通过闸门机制镇痛 改变感觉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减轻慢性疼痛 终止继发性生理/病理反应
方法 TENS、HANS、SCS、DBS ……
精品PPT
CRPS诊断标准
1、较久的或近期损伤史、疾病史 2、持续性烧灼样疼痛,或异样疼痛,或
痛觉过敏 3、血管及发汗功能障碍,营养性改变
如肌肉萎缩,肢体水肿或脱水,对 寒冷等刺激过度敏感 4、诊断性交感神经阻滞试验多为阳性
精品PPT
CRPS治疗
原则 一旦被诊断为CRPS,应尽可能地及早寻 求减轻疼痛的方法,同时积极开展康复治疗
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及其治疗
精品PPT
疼痛临床分类
伤害源性疼痛 与各种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伤害感受器 有关。
神经源性疼痛 与神经损伤或自发性功能障碍有关。
交感神经性疼痛 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介导性,与交感 神经的功能障碍、受损有关。
精品PPT
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
复杂的局部痛综合证
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 灼性神经痛
精品PPT
预防性治疗
早期 完善处理创面 充分镇痛十分重要 急性期完善制痛,避免慢性化 注重精神方面治疗
精品PPT
神经阻滞治疗
交感神经阻滞为主 常用方法 SGB 胸交感神经阻滞 腰交感神经阻滞 静脉内局部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 局部痛点阻滞
精品PPT
神经阻滞的原则
交感神经阻滞应强调用药单一、以局 麻药为主的原则 反复阻滞 局麻药阻滞后,疼痛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或 短时改善,考虑交感神经毁损或切除术
开始数15秒脉搏,计算分钟脉搏数,与检查前脉搏数 比较 正常值:可减少4-12次/分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减少12次/分(阳性) 迷走神经张力显著增高:减少18-24次/分以上 倒错反应:压眼球后脉搏增加,提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
精品PPT
白色划纹症
用竹签或指甲轻而快地划过皮肤 8-20秒内出现白色划纹,持续3-5分钟 表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由于神经性反射引起血管收缩所致
判断交感神经功能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精品PPT
诊断性交感神经阻滞
选择性阻滞支配病变部位交感神经 疼痛迅速缓解 患部由阴冷潮湿转为舒适的温暖感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发汗减少
说明该痛症的发生与交感神经密切相关
精品PPT
其他
心电图R-R间期法 血中激素浓度测定 ……
精品PPT
CRPS的概念
局部损伤所引起的病理性疼痛,持续时间久,常导 致运动功能低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进行性地引起 多种综合征
神经阻滞前 重视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检查 典型病变
诊断、制订治疗方案不困难 非典型病变
充分把握全身或局部的植物性神 经功能状况下,方能对其做出正 确的判断
精品PPT
植物性神经功能检查的意义
神经阻滞后 鉴定疼痛类型 决定治疗方案 判断预后
精品PPT
常用的植物性神经功能检查方法
精品PPT
眼心反射
方法: 手指轻压病人一眼球两侧,3-4秒后(轻度疼痛)
自发痛(spontaneous pain) 诱发痛(evoked pain)。
痛觉过敏/痛觉超敏 注意:不少患者有多年剧痛及异样疼痛
史,而无疼痛以外的其他典型表现
精品PPT
疼痛
自发性疼痛 损伤后数天、数周或数月,表现为突发性, 约持续数周
疼痛性质 多种多样 不少患者无自发痛,身体活动时才出现 多因机械性、温热性、精神性、情感性刺激 诱发异样疼痛
精品PPT
营养障碍
血管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损伤部位及其周围组织 浮肿或肿胀感
早期:湿润、潮红,皮温不定,毛发、指甲生 长速度变快
后期:皮温下降,呈缺血性变化。毛发、指甲 生长速度减慢,皮肤菲薄、指甲卷曲失 去光泽
精品PPT
运动功能
握力下降、精巧运动功能降低 运动范围减小,肌肉废用性萎缩 关节僵硬 X线检查 骨质疏松
精品PPT
微量发汗测定法
出汗方式 温热性出汗 与环境温度相关,调节体温 温神经性发汗 植物神经功能控制 汗腺受胆碱能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 监测皮肤神经性汗腺分泌,可实时判定交 感神经的紧张度。
精品PPT
微小神经电极法
硅碳微小神经电极法 尖端直径0.1μ,可以插入单个神经 细胞内,在铜网屏蔽的环境下,直 接引出交感神经的冲动发放
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SMP) 交感神经无关性疼痛(SIP) ABC综合征 同一病人,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可有SMP、 SIP、ABC综合征等表现。
精品PPT
CRPS的概念
CRPS 绝大多数为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 CRPSⅠ型 RSD 有神经损伤的可能性,但不能确 定究竟是什么神经受损。 CRPSⅡ型 灼性神经痛 常有较明显且明确的神经损伤
精品PPT
红色划纹症
用竹签稍加压力划过皮肤 正常
3-5秒出现红色划纹,持续8-30分钟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红纹较宽、持续时间较久。 严重时,划过皮肤1-2分钟方可出现,持续1- 12小时。划纹处皮肤隆起、水肿,系血管扩张 并有血液渗出所致。
精品PPT
卧立试验
方法 平卧计数1分钟脉搏 坐起再计1分钟脉搏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脉搏增加10-20次/分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脉搏减少10-20次/分
精品PPT
竖毛反射
方法: 寒冷刺激物患者颈后或腋窝数秒,可见竖毛肌收 缩,皮肤毛囊处隆起呈鸡皮样外观。该反射受交 感神经节段性支配,根据不同部位的反应,可对 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进行定位诊断。
头颈:C8-T3 上肢:T4-7支配 躯干:T8-9支配 下肢:T10-L2支配
精品PPT
CRPS的临床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精品PPT部位多发四肢,躯体及头面部也可见到 CRPSⅠ型
受损部位以及其远端有特征性病理变化,损 伤部位的中枢端一般正常。少数情况病理变 化从损伤部位向中枢侧发展。 CRPSⅡ型 通常仅在神经受损部位产生感觉障碍性末 梢病理变化。
精品PPT
症状
表现多种多样 疼痛为主要特征
内脏痛 周围血管性疼痛性疾病
存在着交感神经功能失调 交感神经阻滞可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
精品PPT
植物神经特点
节后神经元的数量远比节前纤维多(1:2-30) 节前神经元可控制相当大范围的外周效应器官
植物神经对外周组织和终末器官的反应起放大作用 交感神经性疼痛
复杂性及对各种疗法反应的多变性
精品PPT
植物性神经功能检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