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齐物论研讨论文

庄子的齐物论研讨论文

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思想家之一,其《齐物论》是其重要的代表著作。《齐物论》是一篇哲学性质的文献,是“庄子”思想的代表之作,它的内容包括诸多思考人类存在与世界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今天,人们依然可以通过学习和理解《齐物论》来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哲学素养。

《齐物论》的核心思想是“物无贵贱,自有取舍。”庄子认为,物体并没有天生的贵贱之分,这种分类只是人类社会对物品下的标签。就其本体而言,物品的价值并不是内在的、天然的,而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分追求任何物质好处,从而避免对于物品的过分期望,也避免由于物品的失去而带来的悲痛,从而避免人与物之间的彼此限制。

庄子还认为,天地万物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互相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所谓“齐物”,就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存在,每一件物品都同样重要且一视同仁。因此,人们不应该去追寻某种物品的贵重地位,而应当理解一切事物的相同价值和重要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庄子的思想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人与自然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同时也不应该过分地介入自然,破坏自然界本来纯洁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庄子看来,人类的感知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人类可以通过感知,从而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但是庄子同时也指出感知本身是具有局限性的,人的认知和感知能

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应该将我们所感受到的全部当作事实,应当理性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世界。

最后,庄子还指出,要想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们应当以一种“不为所动”的状态去面对世界,即不要被外界事件所左右,并完全包容一切、接纳一切,这样才有可能享受到真正的自由。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被外部环境的改变所左右,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总之,《齐物论》是一份思想深邃的哲学文献,其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在学习和思考庄子的思想时,注重把握其核心价值,从而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庄子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内容摘要]庄子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他提出的齐物论思想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促进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庄子;齐物论;生态伦理;人与自然 一、庄子的齐物论思想综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古到今始终是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思考,试图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庄子的齐物论。庄子主张物我平等、物我同一,站在道的高度,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庄子齐物论思想有如下内容: 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庄子在这里指出彼与是、生与死、可与不可、是与非是对立存在的,而且相互转化。实际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存在着它的对立面,而且事物自身内部也包含着对立面,对立的彼此双方各有其是非,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不可分割。从道的角度来看,道和万物本来就是同为一体的,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不过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而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客观事物的,这样势必无法认清自然的本来面目,损害道的完整性和和谐性,“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齐物论》)。真实存在的只有道,所以庄子强调“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齐物论》),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是庄子的重要论辩思想,宏观看来,齐物论包括齐物和齐论两个方面。其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品性,看起来虽是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却是齐一,有其相似性;而人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其内在没有所谓的是非同异,这种相似性决定了庄子齐物论断的主旨。 庄子的齐物论断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不同论断。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通过论述人籁、地籁和天籁的不同,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突出事物的本真性。最后一句“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突出天籁的不拘束,再次张显自然的可贵,只有返璞归真,才能达到无我境界,直至物我同界,真正融入自然之中。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用对比的方式引出第二个论断,进一步描述出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形态,并且明确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用朴素的辩证法论证了虚无和存在的关系,用对立统一的方式引出人存在的合理性,同时用这种方式教导人们不要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更重要的应该注重自己的修养。 接下来大段地描述了庄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现实社会中的是非之争并没有意义,因为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非对错并没有完全正确的标准,因为万物都会向它对立的那一面转化,是对立统一的,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万物的齐一性,既然是齐一的,那么是非对错就没有区别的必要,因为是非都是无穷尽的,不能用具体形态来断定事物的真假,而应该追本溯源,直至事物的本源。正是是与非没有其判定的标准,也就没有追求所谓的是非对错了,才智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大智若愚才是真正达到了一种境界。 通过逐渐深入,进一步指出没有区分大道的根本评判标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是非无别,才是人之境界的升华。“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一段有无之辩,以一种全新的视觉来论证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通过对象的不同,来得出不同的结论,与天地共存,万物同长,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顺应事物的发展,才能得到不同反响的效果。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物我两忘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区别是非曲直的必要。道德修养高的人已经达到了对事物的超然态度,利害已然在身外,根本没有区分的必要,这样也让自己更加超脱,这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论述中庄子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昔者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周即蝶,蝶即周,物化登仙、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直达庄子本意,无所凭依,物我两忘。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整个论述生动形象,在中国文学思想上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整篇文章都强烈地透视出早期朴素辩证思想的观点,但其中也有不少诡辩的内容,具有形而上学的特点,所以在学习这段文章时,要细心体会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庄子《齐物论》的主要思想 及其当代意义 庄子是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显然,这些消极避世,过分脱离现实的唯心主义观点是不足取的。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为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其外涉及政治、处世、养生、世界起源论和本质论、唯物辩证法等各个方面。它既是道家用以认识世界的工具,更是其劝人律己的道德手段。 《齐物论》是《庄子》的代表篇目,“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起构成了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题。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齐物论”即“齐同物论”,阐述万物平等观。庄子认为,万物在作为个体的存在意义上,主要表现为差异性,也就是对立性;而在“道”面前则是统一的,均齐的,“道通为一”。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他主张应该抛弃万物相对性的差异,而去把握道永恒性、绝对性的统一。 《齐物论》的核心思想就是“齐物”与“齐论”,即万事万物看起来是千差万别的,但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的是非与不同。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9)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以上一段话深刻的说明了庄子之言的特点。《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者的作品,后世按郭象的编注共三十三篇。我择其中一篇《齐物论》作评述,欲以一窥而见全貌。《齐物论》篇是内七篇之二,有人认为是庄子早期作品,其余几篇是《内篇.逍遥游第一》《内篇.养生主第三》《内篇.人间世第四》《内篇.德充符第五》《内篇.大宗师第六》《内篇.应帝王第七》。《齐物论》篇,词汇丰富,用词华丽,构思精巧,善用连类比喻。它的洞察力十分深刻,行文如流水,不仅为说理文,更可作抒情散文来读。庄子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所谓“齐论”,是指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人们的认识说到底也应是齐一的。《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在这里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庄子在下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看法。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举例说,早上给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栗子,与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没有区别。在庄子的理论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厚古薄今的思想,庄子写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古代的人,知道知识是有限度的,不一味求知。庄子说:“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被庄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庄子渴望这样一个时代,人民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不相争,无欲无求,而非像方孝儒所形容的人“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的时代。庄子所追求的,不是现代,而是一个远古时代,一个被美化的远古时代。庄子对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持批判态度,认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到了庄子的时代人们追求知识和区别,小成掩盖了大成,小道掩盖了大道。昭文、师旷惠子都是当代有名的人,但是人演奏出的人籁,会将天籁掩盖了,就如人的智慧,会掩盖天的智慧一样。有如《马蹄》篇中的马“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庄子追求道心,即无我之心,“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庄子认为,顺自然而生,不强求,才是道,不妨碍别人,不将自由强加于人,平

庄子齐物思想研究综述

庄子齐物思想研究综述 首页> 作品展示 > 文学作品 前言 《庄子》是一部伟大的著作。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的文学也不能绕开《庄子》。中国人几千年的艺术思想、文学创造、为人处世都莫不受到庄子的巨大影响。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文人他们思想中受庄子思想的熏陶又何其大矣。 《庄子》对于中国文明有着如斯重大的影响,但是《庄子》解起来又是如此之难。而也因此,从古而今研究《庄子》的作品也是颇多。 《庄子》内篇的七篇作品可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这七篇作品也并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的。而是有一个严谨的理论关系在其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唐代西华法师成玄英在《庄子序》中说:“所以《逍遥》建初者,言达道之士,智德明敏,所造皆适,遇物逍遥,故以逍遥命物。夫无待圣人,照机若镜,既明权实之二智,故能大齐于万境,故以《齐物》次之。既指马天地,混同庶物,心灵凝澹,可以摄卫养生,故以《养生主》次之。既善恶两忘,境智俱妙,随变任化,可以处涉人间,故以《人间世》次之。内德圆满,故能支离其德,外以接物,继而随物升降,内外冥契,故以《德充符》次之。止水流鉴,接物无心,忘德忘形,契外会内之极,可以匠成庶品,故以《大宗师》次之。古之知人,与造化同功,即寂即应,既而驱驭群品,故以《应帝王》次之。”【注1】

可见内七篇的内在关系。《逍遥游》是作为人终极的理想境界。而《齐物论》则是实现此境界的根本道理。后面的五篇皆为具体运用。《养生主》与《人间世》所言的是个人的养生和全生之道,《德充符》为具体之理想人物。《大宗师》、《应帝王》所言者为内圣外王之道。 因此齐物思想是庄子整个思想的核心。读懂了《齐物论》,了解了庄子的齐物思想也就读懂了《庄子》的一半了。 但是《庄子》本身便格外难通,而《齐物论》又是《庄子》中最难通的。因而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对《齐物论》和齐物思想有足够的重视。 二、《庄子》研究概况 (1)、上古时期 《庄子》的成书,大概被认为在战国后期。在战国后期已经有一些作品谈到的了《庄子》。《荀子》在《解弊篇》中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注2】应当是对于《庄子》最早的批评文字了。《吕氏春秋》、《韩非子》等书中也曾屡次引用到《庄子》中的文字。到了汉代,则有由刘安编,刘向校对的《庄子》。即为《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庄子》五十二篇。 魏晋时期,《庄子》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峰,各种研究注疏作品不可枚举。

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

庄子齐物论主要观点 引言 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以寓言故事和警句的形式表述了自己的思想,通过对人生和宇宙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其中,《庄子·齐物论》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庄子·齐物论》的主要观点。 一、道与物的关系 1.1 齐物论的基本思想 齐物论表明了庄子关于宇宙万物之间关系的观点。庄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原则,是万物的本源。道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它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贯穿一切事物。物即为天地间的万有,包括人、动物、植物、石头等所有存在于世界上的事物。庄子认为,道与物相辅相成,互为存在的基础。 1.2 道与天地的关系 庄子在《齐物论》中着重强调了道与天地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天地是无穷无尽的,包含了一切万物。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即道。道是不可见、不可触及的,但却存在于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之中。道是天地的本质,是宇宙的规律和秩序。庄子认为,天地之间的存在是道的体现,道通过天地表现出来,而天地则是道的具体体验。 1.3 齐物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启示 庄子的齐物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庄子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在庄子看来,人不应该以人为中心,而是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共生共存。只有这样,人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二、世界观与人生观 2.1 求道与放弃功利 庄子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道”的观点。他认为,人们过于注重功利和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庄子提倡人们抛弃功利的心态,不要被物质和欲望所束缚,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宽广和深处的解脱。只有在放弃功利的基础上,人才能够真正获得自由和幸福。 2.2 自由与无为 庄子提出了自由与无为的理念。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自由,但自由并不是在追求外在的权力和地位上得来的,而是在内心的宁静和平静中获得的。自由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是对内心需要的满足和追求。同时,庄子还主张无为,即不追求功利,不固执己见,顺应自然的发展和变化。 2.3 人生的平衡与和谐 庄子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平衡和和谐。他提倡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静,遵循自己的本心而行,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动摇。庄子认为,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衡,不过分追求外在的物质和享受,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平衡,从内心寻找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三、齐物论的启示与意义 3.1 齐物论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庄子的齐物论对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教人们放弃功利和名利的追求,返璞归真,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宽广。庄子提出的自由与无为的理念,可以帮助人们远离烦恼和困扰,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3.2 齐物论对社会的影响 庄子的齐物论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真理和智慧。这种理念有助于人们改善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浅析《庄子?齐物论》的主旨-论文网

浅析《庄子・齐物论》的主旨-论文网 2018-10-06 李明旭 摘要: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下,庄子作《齐物论》,他所表达的主旨不是对万物、物我齐同为一的认识,而是站在道的高度,以道观之、用超然的态度抛弃物我、彼此、是非、大小等各种判断标准,实现“吾丧我”和“逍遥”的自由精神境界。如今谈及《齐物论》的主旨思想对现代社会的人们仍有着重大的意义。 ------------------------------------------------------------ 关键词:庄子;齐物论;主旨;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145-02 ------------------------------------------------------------------------------------ 《齐物论》是《庄子》中最重要的篇目,理解其思想是真正把握庄子思想的前提。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齐物论》的主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朱贻庭认为:“在哲学上,庄子把老子的辩证法引向了相对主义,又把老子的'道’演化为'未始有封’的无差别的绝对的'一’,建立了一个以相对主义为认识论基础的唯心主义的庞大体系。”[1]把庄子思想单纯评价为唯物或唯心是欠深思的,只有与圣人直接对话、体悟他的精神真谛,才能真正抵达庄子。体会《齐物论》丰富内涵及真正主旨,首先要了解庄子作《齐物论》的现实背景。 一、《齐物论》的现实背景 战国时期,百家议论纷纷,思想复杂混乱,庄子认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的感情和思想看起来千差万别,但根本上都出于自身、是齐一的。以道观之,万物一体,不断的发展变化。庄子批判那些执着于分别是非对错、好胜好强的心态。他认为“道”本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自然而然的,那么追求真理,寻求“道”的人也应具有逍遥自在的、没有任何束缚的、

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发表于战国时期。庄子通过对自然万物的 观察和思考,提出了“齐物”的道理。他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贵贱 之分,也没有上下各有差别,只有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下是 我对庄子齐物论的一些见解。 首先,庄子在齐物论中强调的“物皆平等”和“物无善恶”等观点,对于人们的做事 方式有很深刻的启示。我们生活中总是习惯性地将一些事物进行二元比较——好坏、高低、优劣。而庄子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发现万物的平等性。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对待事物,不要 盲目地去判断和评价,而是要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和认识事物。抛弃过度的分析和批判,借鉴自然之道,演绎出自己的人生哲学,从而达到积极的生活意义。 其次,庄子的齐物论也提出了“无我”与万物之间的关系。他主张人们应当“舍我而 后能,否则不成器”。这个“我”既指个人的私欲,也指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庄子认为, 只有放下个人的私欲,才能真正与万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如此一来,人们才会更容易接纳、理解自然界中的万物,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境界。庄子还在齐物论中提出了“清净无为”的境界,他认为,在这种境界下,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才能达到灵魂的升华与完善。 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庄子的“大道无门”。他认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一种无 私无欲的情感,并且这种情感不是可以人为获得的。在自然界中,万物复苏,与人们没有 任何关系,但是这样的复苏实在是孕育了人们对自然的借鉴。人们可以不断地学习从自然 界中获取灵感和启示,这便是庄子所强调的自然之道。不拘泥于特定的思想体系,虚空着 天地,尚无可言,这便是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境界。 综上所述,庄子的齐物论透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总结出了很多精彩的思想。这些思想启 示着人们如何去正确地对待和理解自然界,同时也引领我们去寻求一种和谐共处的方式。 我们需要摆脱浮躁的心态和只求利益的思想,接下来要保持初心,不断学习自然之道,摸 索出我们的“精神根源”,才能开创出一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未来,这才是庄子齐物论的 真正价值所在。

《庄子》之齐物论读书心得

《庄子》之齐物论读书心得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

试论庄子的“齐物”思想

试论庄子的“齐物”思想 作者:吴扬帆 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14期 摘要:当今人类心理问题、环境问题等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解决。本文通过对庄子“齐物”思想内涵的分析,了解其思想的精神实质,并对生态、心理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影响。 关键词:齐物;齐物我;齐万物 一、庄子《齐物论》的思想背景 (一)《齐物论》与老子 关于“道”。老庄的核心思想都在于“道”。庄子对“道”的阐述并不多,更多的是体现他与老子言路之间的联系。对于在“道”的名义下,表达反对世俗的是非观念的价值立场上,庄子几乎是全面呼应老子的。庄子与老子的哲学思想有着共同的前提,就是反世俗的价值观或“与物反”的立場。庄子强调不同主体本身在同一情形下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价值准则,但是没有优劣对错之分,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正所谓“我与若与人,据不能相知也”。 关于“知”。庄子细化了老子的说法,认为知、名、道是相互联系的。道是名(或言)的对象,而名言是知的手段,归根到底“道”是知的目标。庄子认为“未始有封”之“物”是“齐”之物,而“齐”的最高境界是视若无物,故齐物是为了齐是非,而无物是齐物的最佳状态,这比老子的“逐物之知”和“见道之知”的区分更透彻,更有条理。 二、庄子“齐物”思想的内涵 庄子的“齐物”思想包含三层含义:齐是非、齐万物和齐物我。齐是非是对是非本身的正当性的怀疑;齐万物是对万物自身价值的自然性和自足性的肯定;而齐物我则是从自然性上把握生命以及生活的意义。这三层含义,层层递进、相互贯通,不仅是《齐物论》一文的主要内涵,同时还是《庄子》一书的哲学纲领。 (一)齐是非 齐是非即抹杀主体对一切事物是非、然否的价值判断的确定性和差别性。这一思想从以下论述中展开。

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从《齐物论》看庄子的是非观 摘要:本文以庄子的《齐物论》为研读文本,先就“齐物论”三个字分析了两种传统解读,再从“是非观”的来源、“是”与“非”的存在形式、对待“是”与“非””的态度这三个方面来简单探到一下庄子的“是非观”。 关键词:齐物论、庄子、是非观 首先看一下对“齐物论”三个字的两种传统解读:一、将“齐物”两字连读,“论”字是文章的题材,如《文心雕龙·论说》篇“庄周齐物,以论为名”,便是这种看法,其意义是说万物的形色性质虽至不同,但在庄周看去却是齐一的,如《秋水》篇“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天下》篇“齐万物以为首”,正是这种意思。似此,则“齐物论”,就是用论说题材来阐发“齐物”之旨的;二、将“物论”两字连读,“物论”成了一个名词,自王安石、吕惠卿、张文潜、王伯厚、归有光、王夫之,以及当代有些研究《庄子》的人,都是这种看法。其意义是把百家争鸣的学说当做物论,庄子以道的观点,来齐一些“物论”。如儒墨的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名家的坚白异同之辩,在庄周看来都是剖判大道,只见其偏,不见其全的,所以庄周要纠正他们,统一他们相持不下的异说,于是而作《齐物论》。① 其实这两种解读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严格来说,庄子《齐物论》的主旨就是通过齐“物”(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存在根据,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是平等的)而齐“物论”(各种不同的思想学说都有自己的产生根源,虽然彼此的是非观念截然不同,但都有自己存在的权利。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是平等的)。②所以本文要阐述的“是非观”即可从“物”的层面理解,即判断世间万事万物是非对错的主观标准;也可以从“物论”的层面来理解,即先秦诸子“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坚白异同之辩”的各种学说观点。 那么庄子的《齐物论》到底是如何体现其是非观的呢? 一、“是非观”的来源——“成心”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夫随其成心而师之, 谁独且无师乎? ”,即如果依据个人的成见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那么谁没有这个标准呢?③何谓“成心”?上文引用的译本将其译为“成见”,而王富仁认为,一个人在其人生道路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己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相对完整的人生观念和宇宙观念,就是“成心”。它是内在于自己的心灵而又自然地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之中的观念性的东西, 是不一定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内在的意识系统。④庄子又说道:“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心自取”,即以自己的想法为准,自己认为好的就是好,自己认为不好的就是不好⑤(这点又等同于“成见”之说)。“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也就是说,即使一个连基本常识都不懂的愚昧的人,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的意见,只要 ①张默生、张翰勋:《庄子新释》,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②王富仁:《庄子的平等观(上)—庄子<齐物论>的哲学阐释》,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6期,第190页 ③翻译参考:孙通海《庄子》,中华书局2007年,第30页 ④同②,第178页 ⑤同②,第178页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9)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以上一段话深刻的说明了庄子之言的特点。《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者的作品,后世按郭象的编注共三十三篇。我择其中一篇《齐物论》作评述,欲以一窥而见全貌。《齐物论》篇是内七篇之二,有人认为是庄子早期作品,其余几篇是《内篇.逍遥游第一》《内篇.养生主第三》《内篇.人间世第四》《内篇.德充符第五》《内篇.大宗师第六》《内篇.应帝王第七》。《齐物论》篇,词汇丰富,用词华丽,构思精致,善用连类比方。它的洞察力十分深刻,行文如流水,不仅为说理文,更可作抒情散文来读。庄子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所谓“齐论〞,是指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人们的认识说到底也应是齐一的。《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沟通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表达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表达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异其实是道的差异。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学问,而不是狭隘的学问,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受的

老子自然观.庄子齐物论

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太极阴阳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误解了此处自然的意思。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关于老子的宇宙观,根据之前的道,“无”与“有”会相互转化。因此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辩证法属于方法论,方法论包含道论,老子道论中那些与辩证法非常相似的内容,素为人们所称道。“方法”也就是“人们所循沿的道路”。方法论或道论,就是关于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一般论述,是关于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为达目的该如何选择道路的探究。 “道”的本义是指人们循着它行走以便到达某一目的地的“道路”,是“运行之所遵循”,引申为人们行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法,系统的组织范式、运行的程序规则,以及各种存在物的运动规律等。谈道就是谈论在走向目标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怎么走”。“德”的本义即“心、行之所陟”,是关于行动者的心境、行为在某一评价空间中到达哪里或站在哪里的判断。论德是评价、对比人们“走路的水平”怎么样。 道论就是关于道与德的论述,是围绕着理想范式而进行的对行为的评说。在其中,对道的选择指的是行动者对自身的行为方式的选择,而不是对身外的线路的划定;是对“走路方式”或“在途规范”的取舍,而不是对环境路况或身外之世界规律的把握。它的着眼点在于考察行为方式—行为情态—行为结果之间的关联,继而确立一个理想范式以便一般行动体仿效、遵循,并不是讨论世界或客观存在以何方式运行的实证问题。 一个人可以从幼稚“走”向成熟,一个国家可以从专制“走”向共和。“行走”有非常抽象而广泛的比喻意义。老子道论的本质是:把平常的三维空间中的行走类推为“描述空间”或广义的“价值空间”中的“行走”。在平常三维空间中的到某地,在“描述空间”中就表现为成某名,在“价值空间”中则表现为达某德。所以,方法论问题也就是“走路”的问题;走什么样的路、成为什么样的存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是老子道论的基本问题。 的训练。 含义:齐物之谓,含义就是到了来到了一个非人的境地,这个境地的生命践踏了神圣道德的含义,几乎不配为人,因此言“物”。神话小说西游记有齐天之说,就是这个含义。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论文。作者选择《齐物论》这一经典文本,借助于对它的研究,

庄子的齐物论研究论文

庄子的齐物论研究论文 [摘要]面对战国百家争鸣的烦乱形势,庄子用道家超然的态度对待各个学派的争辩,庄子乃作《齐物论》,让世人们重新体会与自然为友的逍遥自适,旨在解开人们心灵的桎梏。庄子主张破除社会议论的绝对性,用自然齐一的态度看待人们的是非争辩,并以多元化的价值标准评价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从而使人们卸下沉重的心理包袱。道家以道为宇宙之总法则,认为人和天地万物均出于道,均应遵循道,因此,人们最终向自然之道回归,心灵桎梏得以消除,真正达到逍遥自适的生活境界。 [关键词]庄子齐物论价值标准道 《齐物论》是《庄子》中的代表篇目,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战国百家争鸣,各不相让,陷于是非之中的人,激于意气,互相攻击。庄子主张忘彼此、齐是非、混成毁、一有无,让光彩含而不露,“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追求“真宰”,即超越于万物是非变化之上的“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是统一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各种各样的学派和争论也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 一、对是非争辩的齐一 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既然世间万物是齐一的,那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此即“齐论”。因此,“破除社会议论的绝对性”是庄子解开心灵桎梏的方法。 庄子批判在理论思辨的观念市场中的争逐,批判那种汲汲营营,担心受怕,好胜好强的心态处境。庄子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抅,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齐物论》)他认为,追求真理至道的人,应该有一种舒适愉悦的心境,因为自然的奥秘本也是如此的逍遥自适,庄子观念中的“道”就是一个“逍遥自适无目

别人的齐物论分析

别人的齐物论分析 《齐物论》赏析 《齐物论》是庄子的著名哲学论文,本篇题目历来有多种解释,但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齐物”论;一是齐“物论”。就前者说,庄子所“齐”的逻辑中心在于“物”;就后者说,庄子所“齐”的逻辑重心在于“论”。事实上两种不同的理解在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而且本身并不对立,在“齐”这一基本理论上是内在一致的,或者说这两种说法是同一个思路而切入点不同而已。庄子就是通过这种“齐”的方式,追寻超拔、脱俗的自由境界。 通过对《齐物论》文本的爬梳与分析,笔者认为,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追寻可以从齐物我、齐“物论”、“齐物”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齐物论》以开篇的“吾丧我”为始,提出“人籁”、“地籁”、“天籁”,认为万物自得,虽然风窍不同,形声各异,至于各自取足,未始不齐。因此,应齐物我,从而破除物我界限。第二,庄子提出“知”和“言”的问题,指出执著于“小知”、“小言”的人,未明大道,未得真知。认为知识是人的智慧的来源,但也是人生自由的最大障碍。应该超越知识、超越语言,齐同“物论”。第三,庄子的齐同万物的思想,贯穿《齐物论》的始终,听其不齐而自齐,尊重事物差别性,让事物在本性范围内各当其分,各安其性,这便是“物本自齐”的“齐物”论。 一、齐物我——破除物我界限 《齐物论》以子游与南郭子綦的对话开篇,首先提出“吾丧我”的重要命题。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① 这里的“吾”和“我”有着不同的含义,“吾”是指内在的、精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通用6篇)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通用6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庄子齐物论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篇1 《庄子·齐物论》中说: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生与死,是人的一生中开始与结束的两极。一般来说,人们是乐生恶死。我也一直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理所应当的事。但读了《庄子》上述文字却使我有了新的感悟。按庄子说的意思,死后去的那个世界不一定就不好。这就如同做梦一样,好梦不一定是好预兆,而坏梦也不一定就是坏预兆(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庄子认为,对于未知的事没有必要忧伤。他给我们讲了丽姬的故事:她开始被晋国掠去,因而哭泣(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后来成为王妃,享尽荣华富贵(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就为曾经哭泣而后悔(而后悔其泣也)。庄子借此告诫我们:有可能到了那个世界后,我们会像她一样,后悔当初哭泣。而且还有可能后悔死而投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生与死所在的两个世界到底哪个更好些,恐怕无人说得清。 婴儿出生时,都是哭来到人世间的。有人说,一落生就啼哭,是

齐物论读后感

齐物论读后感 第1篇:齐物论读后感 万物有别,道通为一 ——读《庄子·齐物论》有感 对于庄子,大家都并不陌生,中学时期我们都学过他的《逍遥游》、《庄周梦蝶》。“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些名句我们至今尚能娓娓道来,庄周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庄周梦蝶的故事便出自庄子的《齐物论》。近期我也读了一下庄子的这篇名篇,感触颇深,若要了解这篇文章,首先得从题目入手,齐物论是谓何意?齐物论是齐物和齐论的结合,二者的结合方为这篇文章的主旨。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要表达的主旨不是对万物、物我齐与不齐的认识与论断, 即不是认识论的问题;而是站在一个道的高度, 以道观之, 抛弃物我、彼此、是非的对立, 超越人是人非的立场的前提下, 实现臻于“吾丧我”之精神自由境界。 庄子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所谓“齐论”,是指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人们的认识说到底也应是齐一的。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像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庄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篇一: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万事万物终有“道”,顺其自然可寻“道”. 什么叫做“道”?文学上对它这样拆解说明:道(中国汉字),dao,从辵(辶chuò)从首,首亦声。“首”指“头”。辶是辵,指“乍彳乍止、走走停”。“辵”与“首”联合起来表示“从头起先行走”;引申也可以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引领大家一起走在前行的路上。道,头行走也,也就是意识带领身体(的走向),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建一切的力气;是生命的本性。 而在《齐物论》中,庄子这样说到:“已而不在其然,谓之道。”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说:顺着自然的路径行走而不知道它的所以然,这就叫做“道”。第一次在这篇文中听到关于“道”的阐释,自身却是一头雾水,带着疑问接着往下看,我才发觉原来,我们生活在自然之中,没有必要去追求每一个事物的所以然,因为它们都是互通的,正如这句话所说:“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也就是说,万事有所分,必有所成,有所成,必有所毁。所以一切事物从通体来看就没有完成和毁坏的区分,都复归于一个整体。 我们在当前这个世界,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世界,生活

在其中,就避开不了弱肉强食的激战。所以就经常有人这么想:一间小屋,一张床,一个意中人,一块地,我就可以逍遥自由。但是,生活是不允许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许多青年人甚至中年人都还在为生活而奋斗拼搏。当你是一个小孩子,你在悲伤:为什么我要去上学?当你是一个青年人:你在悲伤:生活为什么这么艰难?当你是一个中年人,你仍在悲伤:为什么家庭生活这么难以经营?而当你是一个老年人,你起先释怀: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雨腥风,但它就是生活,让你始终探究,直到你停止生活。我们活在疑问之中,期望每一次的疑问都可以得到合适的解答。但是,你真的想要答案吗?你想知道你的幼年、青年、中年时的全部悲伤问题的答案吗?我认为是你不须要知道的。因为我们没有必要耗费心神去求得事物的原来,因为事物本身就具有同一的性状和特征。所以我们不须要知道这个社会所谓的“是”与“非”,我们只须要“两行”(物与我各得其所,自行发展)。正如当你老了,你就会变得通情达理一样,起先明白生活和享受生活。 在中学阶段,我们接受了许多的老庄文学学问传达,但更多的是孔子的`学说传达。我们曾经折服于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悠闲见南山”,希望将来的生活就是如此的无忧无虑。后来,我们遇到老庄,起先思索“庄周梦蝶”中,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