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ppt

合集下载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pptx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pptx

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 藏遭到严重破坏。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 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 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 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 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 壁画26块。
唐代的其他著名书法家:
欧阳询,工楷书, 代表作:《九成宫醴泉 铭》
褚遂良(596—659), 楷书,代表作:《慈恩寺 圣教序》。
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草书,被称 “草圣”,和怀素并称“颠张醉素”或“颠 张狂素”,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 四帖》等 。
怀素(737—799),唐代著名 书法家,草书,称“狂草”。
三、盛大欢腾的乐舞
舞蹈也是我们人类最早创 造出来的一种活动。最原始的 舞蹈,其实就是古代人集体劳 动时的动作。到了汉代和唐代, 舞蹈艺术非常繁荣,一些有名 的舞蹈到现在还让许多人着迷 呢。
唐代舞蹈
唐代继承和融合了两汉、南朝及隋代以来的汉族传统乐舞 和北朝各民族乐舞,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唐代舞蹈。
唐代宫廷设置了各种专门的乐舞机构──教坊、梨园、太 常寺等,集中了大批专业歌舞艺人。而专业艺人和民间艺人的 辛勤劳动和创造,则是推动唐代舞蹈高度发展的主要因素。
唐代舞蹈高度发展的原因: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 繁荣,人民生活安定,各国和各民族间交往十分频繁;②基础 广阔深厚,既有汉以来的舞蹈传统,又有各国各民族间的融合 借鉴,广采博收,大胆创新;③舞蹈活动极为普遍,宫廷与民 间、饮宴与祭祀,各个阶层、各个场合都有舞蹈活动;④统治 阶级的重视和提倡,宫廷设置庞大的乐舞机构,集中、培养了大 批优秀专业舞蹈人才。

隋唐五代的乐舞与仪仗乐队(上).doc

隋唐五代的乐舞与仪仗乐队(上).doc

隋唐五代的乐舞与仪仗乐队(上)敦煌220窟唐壁画乐队敦煌217窟壁画敦煌莫高窟390窟壁画隋代乐队。

画面上有演奏者八人,所持乐器有琵琶、竖箜篌、方响、笛、排箫,均站立演奏,属行进中的仪仗乐队。

莫高窟220窟乐舞图。

窟中有唐贞观十六年(642)的题记。

其北壁“东方药师净土变”中间有舞伎四人,两侧有乐队。

左侧十五人,所奏乐器有羯鼓、毛员鼓、答腊鼓、鼗鼓、拍板、横笛、尺八、筚篥、笙、贝、竖箜篌,另有一人耍盘歌唱;右侧十三人,所奏乐器有腰鼓、都昙鼓、毛员鼓、拍板、方响、横笛、筚篥、排箫、筝、阮咸,也有一人耍盘歌唱。

此图为画面局部,原画中央尚有灯楼一座,舞伎两侧各有灯树一株,场面华丽辉煌,似仿唐代元宵灯节的宫廷歌舞表演。

唐《宫乐图》敦煌445窟壁画乐舞图隋、唐两代是中国乐舞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宫廷设置了各种乐舞机构,如教坊、梨园、宜春院、太常寺等,其中的乐工、歌舞艺人多达数万人。

士大夫阶层和豪富之家还有很多能歌善舞的官伎、舞伎。

这些人中间集聚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献身于艺术创造,将乐舞艺术推向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

我们从敦煌壁画以及各地唐墓出土的乐舞俑即可看到丰富多采的乐舞形象。

220窟是初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窟中的乐舞图是驰名中外的壁画杰作。

画面上的乐队规模宏伟,奏乐者形象生动逼真,好像使人们倾听到优美、明朗的旋律,观赏到急遽腾旋的舞蹈、歌舞表演。

唐李寿墓乐舞壁画(残)这个时期的乐舞画面一般都在经变故事壁画的中下部,几乎在所有佛座前面都绘有伎乐歌舞的场面,中间有舞伎婆娑起舞,两边有乐队管弦齐鸣。

画面结构谨严、对称均匀、色彩绚丽。

画中的人物形象虽然都是西方净土中的“菩萨伎乐”或神仙境界中的“天宫伎乐”、“飞天伎乐”、“天王伎乐”,却都以神化和夸张的艺术形式曲折地反映着隋唐宫廷和富贵人家的乐舞情景。

舞者的舞姿非常新颖别致,有爽朗、敏捷的健舞,舒缓、温柔的软舞,托盘散花的飞天,足踏莲花的童子等各种姿态。

〔人教版〕辉煌的隋唐文化 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辉煌的隋唐文化 教学PPT课件
六.教法和学法
①教法:问题教学法,教师设置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问题, 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新旧知识的联系,加强学 科渗透。
②学法: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制作、音视频材料收集等
八.教学流程
云冈石云窟冈石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今天的哪个 地区?最早于凿于什么时期?为什么 说它是一座“大型绘画馆”?它从哪 些方面反映了唐朝时期的社会风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活动二:写一篇介绍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 作品的小短文。
《霓裳羽衣曲》 即《霓裳羽衣舞》 ,是唐代大曲中的 法曲精品,唐歌舞 的集大成之作。直 到现在,它仍无愧 于音乐舞蹈史上的 一个璀璨的明珠。 唐玄宗作曲。
《胡旋舞》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旋转 性的舞种。白居易写长诗《胡旋舞》,将胡旋 女的姿态神情跃然纸上。舞因动而美,心因为 舞而飞。
《游春图》
《游春图》 隋代展子虔所作的绢本设色《游春图》, 是现存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画家表现了贵 族游春的主题,以抒情而又近似记实的手段 展示了祖国江山的美丽,和贵族生活的优雅 舒适。
《步撵图》
《步撵图》 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阎立本绘。 此图记述了吐蕃赞普松赞幹布遣使臣禄东赞 来唐都长安拜见唐太宗,迎接文成公主入吐蕃 与松赞干布成亲之事。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ppt9(说课) 人教版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ppt9(说课) 人教版

敦煌莫高窟佛像
莫高窟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由学生播放插图,培养学生 的操作能力,感性认识中华民 族的伟大创造力,突出重点。
激发学生勿忘国耻,为中 华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感。
乐舞组
口头介绍唐代乐舞的特点、种类。 播放图片详细介绍不同种类的舞蹈。
一般学生不明白什么 是石窟艺术,这样的 介绍有助于突出重点。
谢谢大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第四章第一讲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589—960年)

第四章第一讲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589—960年)
第四章 第一讲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589—960年)
教学设计
• 一、对学生作业及预习情况做了解 (20分钟) • 二、本节课内容知识点讲授(突出重 点(50分钟) • 三、学生对本节课难点的讨论 (30分钟) • 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 • (50分钟)
教学要点
• 教学重点:唐代宫廷音乐的发展内容
宫廷音乐· 坐部伎、立部伎
• 立部伎人数较多(64-120),规模较大,坐部 伎(3-12)人数少,对表演技巧有更高的要求 。 • 坐部伎和立部伎分别以西凉乐和龟兹乐为 主,其中也有“唯《龙池》备用雅乐”, 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内容三
音乐机构
太常寺由政府 管辖。 大乐署与鼓吹 署隶属于太常寺。 大乐署监管雅 乐、部分宴乐、 对艺人的训练和 考核。 鼓吹署主管鼓 吹乐和部分宫廷 礼仪活动。
• 1、书写作业:整理唐代宫廷音乐的内容 • 2、知识拓展: • (1)查阅音乐作品《亲王破阵乐》的创作背 景和音乐故事 • (2)了解李隆基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与贡献 • 3、预习作业:唐代歌舞戏的发展
宫廷音乐· 坐部伎、立部伎
• 与“九部乐”、“十部乐”不同,坐、立 部伎多为唐朝的创作乐舞。“分乐为二部 ,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 之坐部伎。”
宫廷音乐· 坐部伎、立部伎
• 立部伎八曲:《安乐》、《太平乐》、 《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 《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 • 坐部伎六曲:《宴乐》、《长寿乐》、 《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 》、《小破阵乐》。
概述
• 唐朝最高统治者对音乐的爱好与提倡,对 音乐文化的发展起着引导以及某种支配性 的作用,形成了举国朝野普遍喜爱音乐的 社会风气;贵族文人不断地大席小宴,必 以歌舞相佐,使得歌舞音乐的社会需求量 无限的膨胀,歌舞伎人大量涌现;高质量 的音乐机构对于培养高水平的宫廷燕乐表 演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民间俗乐中的“ 曲子”和“变文”开始盛行,促进了歌唱 艺术的发展和说唱艺术形式的兴起。总之 ,“宫廷音乐”和“民间俗乐”是唐代音 乐的两大潮流。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
目录
• 引言 • 隋唐时期音乐舞蹈的发展背景 • 隋唐时期音乐舞蹈的主要类型 • 隋唐时期音乐舞蹈的艺术特点 • 隋唐时期音乐舞蹈的影响和传承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 的文化繁荣时期,音乐舞蹈艺术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02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不仅在当时 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的音乐舞 蹈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宗教音乐舞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其风格庄重、 肃穆。在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等宗教音乐舞蹈得到了广泛 的发展,如佛教的《飞天舞》、道教的《步虚词》等。
04
隋唐时期音乐舞蹈的艺术特点
音乐特点
音乐形式多样化
隋唐时期的音乐形式丰富多样, 包括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 音乐等,每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在理论上也有所创新,如燕 乐、雅乐等,这些理论的提出和实践,为中国音 乐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对隋唐时期音乐舞蹈的研究应该更加深 入,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去探讨其艺术 特点和内涵,进一步揭示其历史和文化
价值。
在研究方法上应该更加多元化,除了传 统的文献研究和考古发现外,还可以运 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虚拟 现实技术等,来复原和呈现隋唐时期音
民间音乐舞蹈是隋唐时期音乐舞蹈的另一重要类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 风情。
详细描述
民间音乐舞蹈来源于民间生活,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在隋唐时期,民间音乐舞 蹈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许多优秀的作品如《踏歌》、《狮子舞》等流传至 今。
宗教音乐舞蹈
总结词
宗教音乐舞蹈是隋唐时期音乐舞蹈的一个重要类型,主要服 务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1)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1)
公元10世纪初我国北方先后建立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南方先后出现吴越吴前蜀楚南汉闽后蜀辽南唐北汉等十个国家史称?五代十国?但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面貌一旦形成不会由于政治经济的衰落而立即消失殆尽仍然会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延续而且以新的形式发展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
(公元581—960)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
第二节 宫廷燕乐——多部伎


伎,即西凉(伎)乐,泛指流行于甘肃一带的音乐。
南北朝时,此地先后建立后凉、西凉、北凉政权,位于中西交通枢纽,音乐 特点是‚变龟兹声为之‛,是汉族乐舞与龟兹乐舞相结合的产物。

清商伎,又名清乐,是汉族传统的民间音乐,包括汉代“相和歌”,晋魏 “清商三调”,南北朝的“江南吴歌”和“荆楚西曲”。
唐朝统治者提倡音乐,形成了喜爱音乐的社会风气;
音乐机构对培养高水平的宫廷燕乐人才提供了重要保证; 贵族文人偏爱歌舞,歌舞音乐的社会需求量使得歌舞伎人大量涌现; ‚曲子‛促进了歌唱艺术的发展和 ‚变文‛开始盛行促进了说唱形式的兴起。
宫廷燕乐和民间俗乐是唐代音乐的两大潮流,在社会上层与下层遥
相辉映,形成蔚为壮观的局面。
第一节 概述[1]

隋朝的建立实现了南北的统一,结束了从东汉末年以来长达三个多世纪 的分裂割据局面。自此,国家的统一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历史潮流, 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辉煌阶段。开放性的文化政策,在客观上使中国封 建社会的音乐文化朝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世界性规模发展,其历史意义
不容低估.
隋朝统治者创立‚教坊‛机构; 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音乐文化成果,建立了‚七部乐‛、‚九 部乐‛的宫廷音乐体制,将音乐文化的发展建立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 础上; 民间散乐百戏的发展也受到高度重视。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

“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
23
旋 如 疾 风 的 胡 旋 舞
24
25
26

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男子独舞,流行
于唐代,风靡一时。舞者头戴尖顶帽,身穿
窄袖胡衫,腰束带,足穿锦靴。
• 舞蹈以跳跃和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为主。

李瑞《胡腾儿》
•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也有很高的成就。由于民族关系 密切及中外文化交流,当时中原地区的音乐、舞蹈中融合了大 量来自少数民族和外国的成份。唐王朝的宫廷舞蹈更是表现了 万国来仪的气度,民间舞蹈也同样不逊色。大量的诗歌反映出 当时歌舞的活跃局面。
2
隋唐音乐
(一)隋唐燕乐是宴饮所用的音乐,专指统治阶 级宴请宾客时所用的乐舞,原称“宴乐”,后通 称“燕乐”。
1
隋唐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的时期, 各种文化艺术在我国文化史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当时的世 界文化领域,也处于领先的地位。隋唐文化所以这样发达,主 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政治的长期稳定,二是社会经济的空前发 展,三是大量吸收融合边疆民族和邻近国家的文化成果。
五代时期在政治上虽然分裂割据,但在文化方面却继续 发展。
3
隋代(初)七部乐
西凉伎 甘肃,汉族乐舞风格,吸收有西域和周边民 族乐舞成分
清商伎
原汉魏六朝时的汉族民间歌舞
高丽伎
今朝鲜
天竺伎
今印度
安国伎
今俄国布哈拉
龟兹伎 库车。唐时龟兹是西域各地的政治经济和音 乐文化中心,对周边各地影响颇大。
文康伎 隋七部乐的最后一部,后改名为礼毕或宴后 ,是一种热烈的舞蹈《狮子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代时期在政治上虽然分裂割据,但在文化方面却继续 发展。
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也有很高的成就。由于民族关系 密切及中外文化交流,当时中原地区的音乐、舞蹈中融合了大 量来自少数民族和外国的成份。唐王朝的宫廷舞蹈 更 是 表现了 万国来仪的气度,民间舞蹈也同样不逊色。大量的诗歌反映出 当时歌舞的活跃局面。
4、《六幺》、《凉州》、《后庭花》、《水调》、《甘
州- 》
10
现- 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 骆驼平台上的表演——三彩 骆驼载乐俑
• 1957年出土于西安鲜于庭诲 墓,
• 驼背平台上的乐俑头戴软巾 ,足穿短靴,貌似西域人。
• 中间站立一人为歌唱者。 • 四周坐着4位。一为弹琵琶,
一为吹奏竖笛类乐器者,另 外两个姿态相同,双手抬至 胸部正欲下拍,可能是击鼓 。除琵琶外其它三件乐器均 失。这类演奏形式是丝绸之 路音乐活动的反映。
-
27
-
28

柘枝为西域古城名,在今中亚
江布林一带。《柘枝舞》从西域传入中原。
原为女子独舞,头戴绣花卷边虚帽,帽上施
以珍珠,缀以金铃。身穿薄透紫罗衫,纤腰
窄袖,身垂银蔓花钿,脚穿锦靴。即将结束
时,有深深的下腰动作。
• 《柘枝舞》在中原广泛流传后,出现了专门 的柘枝伎,并由独舞发展成双人舞。
• 《柘枝舞》与今新疆流行的《手鼓舞》有许 多相似之处。
-
29
是唐代汉族舞蹈,是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 的成名舞蹈。已失传。《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 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极富优 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自如。
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 鸿舞》,一座光辉”。
-
23
旋 如 疾 风 的 胡 旋 舞
-
24
-
25
-
26

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男子独舞,流行
于唐代,风靡一时。舞者头戴尖顶帽,身穿
窄袖胡衫,腰束带,足穿锦靴。• 舞蹈以ຫໍສະໝຸດ 跃和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为主。•
李瑞《胡腾儿》
•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
• 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
• 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
-
22

原为中亚一带的民间舞。唐有“
胡旋女,出康居(中亚撒马尔罕)”之说。
• 伴奏以鼓为主,快速连续的多圈旋转。
• 《胡旋舞》在唐代风靡一时。白居易《胡旋 女》诗:“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圈 转”。唐代除专门表演胡旋伎外,杨贵妃、
安禄山、武延秀等均是舞胡旋的能手。
• 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均有《康国乐》部, “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隋唐舞蹈:
一、软舞
宫廷一般性歌舞。这些歌舞规模较 小,娱乐性较强,在宫廷中随时
可供帝王、后妃们享用,并在一些 达官贵族的府邸中多有流传。 特 点 : 动作比较抒徐、安详、温婉
,表情较细腻。 代表舞:《绿腰》 《春莺啭》
《垂手罗》 《乌夜啼》
-
18
国“乐”的综合艺术表演形式达到全盛时期。
(三)法曲。又名“法乐”,隋唐宫廷燕乐中的
一种重要形式,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起于隋
,唐代亦盛行,集中了“大曲”的音乐精华部分

3
隋代(初)七部乐
-
4
隋代九部乐(隋炀帝时增加康国、疏勒两个乐部)
-
5
• 唐初因袭隋制,在九部乐基础上制定了 十部乐。唐太宗时又增为十部乐 , 多 增 高 昌 乐 。 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 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 乐、康国乐、高昌乐 ( 今新疆吐鲁番 ) 。成为著名的《十部乐》
记载。
-
19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
20
隋唐舞蹈:
二、健舞
健舞是中国唐代的汉族舞 蹈,属于广泛流行于宫廷、 贵族士大夫家宴及民间的
小型表演性舞蹈。
特 点 : 动作比较爽朗、快捷、 刚健。
健舞名目:《剑器》《胡旋》
《胡腾》《柘(zhè)枝》
《惊鸿》
-
21
《剑器》(《剑气》,西域传入,武舞,着军装,持武器)
-
2
隋唐音乐
(一)隋唐燕乐是宴饮所用的音乐,专指统治阶 级宴请宾客时所用的乐舞,原称“宴乐”,后通 称“燕乐”。
隋唐燕乐包括歌舞大曲、百戏、散乐等各类音 乐形式,大致融汇了三方面的源流。 隋唐燕乐音乐成份的突出点在它的继承性和兼融 性。大多数音乐来自少数民族和外国。
(二)“大曲”,结构有散序、中序。标志着我
-
6
• 隋唐主要乐器
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乐器
数量骤增。胡琴,琵琶,笛,角,芦管,胡笳,
羌笛,特别是鼓类乐器,这可能是由于歌舞音乐
的发展所致。
打击乐可以说是音乐史上最早出现的乐器种
类,打击乐器有铜钹、拍板、节鼓、杖鼓、腰鼓
、羽葆鼓、棡(gāng)鼓(gǔ)、桴(fú)鼓(gǔ)
、齐(qí)鼓(gǔ)、担(dān)鼓(gǔ)、羯(jié)
-
1
隋唐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的时期, 各种文化艺术在我国文化史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当时的世 界文化领域,也处于领先的地位。隋唐文化所以这样发达,主 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政治的长期稳定,二是社会经济的空前发 展,三是大量吸收融合边疆民族和邻近国家的文化成果。
鼓(gǔ)、都(dōu)昙(tán)鼓(gǔ)、毛(máo)
员(yuán)鼓(gǔ)、答(dá)腊(là)鼓(gǔ)、鸡
(jī)娄(lóu)鼓(gǔ)。
-
7
尺隋 谱唐
时 期 的 曲 谱


-
8
琵琶工尺谱
-
9
隋唐时期的著名歌曲(代表作):
1 、 《秦王破阵乐》,唐代驰名中外的一部乐舞作品,原 是隋末的军歌,在武则天时传至日本。
• 初为霓裳后六幺——古 典舞《绿腰》
《绿腰》又名《六么》,
属唐代歌舞大曲。为女
子独舞,节奏先慢后快,
舞姿轻盈飘逸,以舞长袖
为其特色。是唐代创制
的著名软舞,属唐、宋
大曲的一种,流传甚广
。顾闳中的名画《韩熙
载夜宴图》中就有舞女
王屋山舞《六幺》的场
面。这是中国舞蹈史上
舞者姓名及形象与舞蹈
名称相符合的惟一造型
2、《霓裳羽衣曲》,原名《婆罗门》。后世影响最大的 唐大曲,内容与道教有关,唐玄宗所作,是一部具有浪 漫主义气息的作品,兼有清雅的法曲风格,为世所称道 ,代表着唐代歌舞音乐的最高成就。
3、《雨霖铃》,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 起杨贵妃,故作此曲。宋代柳永的词《雨霖铃》最为有 名,而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